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数量关系(第三课时)》教学反思

《数量关系(第三课时)》教学反思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20-12-08 17:16:44 | 移动端:《数量关系(第三课时)》教学反思

《数量关系(第三课时)》教学反思

  之前我的想法是,让学生从做题过程中去体会他们从小学到大的数量关系的类型,所以我花了很多力气和时间去寻1-7册教材中所有的数量关系题目,想尽可能多的让学生们把各种类型的题目都做一遍,从变中体会不变,自己觉得题目的设计既完整又有层次,还为此窃喜。但是,真正发到学生手里面,发现一些学生发现题目过多就失去的做题的兴趣,而且做题又不是他们喜欢的活动,在题目较多的情况下,虽然老师的初衷是好的,但是效果并不好。

《数量关系(第三课时)》教学反思

  张老师把我的活动一进行了修改,把我自己罗列题目,变成“给学生们80、 5和400三个数,自己去编一道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种想法真的很好,我当时听了觉得茅塞顿开,既解决了题目过多,学生厌烦,又解决了学生去被动的做题,没有创造性的问题,对于我这堂课本来的想法和思路来说,真的是既没有改变的我整体的思考,又给我的教学课堂增加的活跃性。 这让我想到了我的成长,其实我的成长道路一直是干很多傻事之后,会有一下子突然明白了什么,好像突然就开窍了,以后就会干了。数学教学也是一样,之前一直听别人说,要怎么教,怎么教,刚开始自己好像还有想法,慢慢的别人教多了,好像自己就没有想法了。之后再准备课,好像就一直要问别人,这个怎么上?怎么做?自己却毫无头绪。

  这节课,说实在的,我也这么做了,我问了很多人,但是他们说的,我都讲不出来,后来我思考,因为别人的思考不是我的思考,我如果重复别人的东西,我只是在演绎,我不想上别人想法的课。那几天一直在看《小学数学》杂志、在网上各种搜,某天晚上,我边翻看着“一课研究”中关于“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各种思考,突然有了灵感(我特别深信备课需要灵感),我起来,打开电脑开始写教案,凌晨4点完成。昨天上我自己想法的数学课,和平时一样,上完了,我是很高兴,很痛快。学生们和平时一样,这节课或多或少让他们对于这几年学的数量关系有了一点清晰的认识,我不急功近利,不妄想通过一节课,孩子们就都能清楚的明白我这节课的用意,对于像我这样反应迟缓、需要慢慢体会的学生来说,我以后还会再渗透,慢慢来,都不着急。

  但是我知道这节课真的很无聊,虽然都是简单的题目,因为题目过多,在我课上巡视的时候,我们班性格最可爱、数学最慢热的小男孩和我说:“老师,看到这么多题,我连做的欲望都没有了”,我想也确实是呀,我为了让学生们通过量的积累达到从多、变中抽象出归一、不变的质,我好像是用错了方法,好像我的东西“营养却不好吃”。但是张老师一语点醒我,张老师说,我们可以给孩子们数,让他们编题,不丰富的可以你来引导和补充,让学生们通过自己创造来实现我的想法,不一样的思维方式,一样的目的和效果。我才想到:这是不是就叫做“营养又好吃”?

  我又想到了我的成长之路。一开始,自己什么都不知道,但是不知者无畏,有自己的想法,但是不切合学生实际;后来,我也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就想学习别人,开始依赖别人的想法,慢慢的自己也没有了想法;再后来,自己还是什么也不知道,但是知道应该有自己的想法,应该舒服的工作,别拧巴。再后来,我还没有经历,我也不知道……。

  时移世易,对于我来说,这只是一时的想法,以后可能还会发展和改变,但我不着急,慢慢来,本来我就是一个需要很多量的积累才能发生质变的人,不是一个一点就透的聪明人。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数量关系(第三课时)》教学反思》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810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