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优质公文 > 《1984》读后感

《1984》读后感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20-07-09 22:42:16 | 移动端:《1984》读后感

《1984》读后感

  01 主要内容

  以“老大哥”为核心的执政党通过操控庞大的、密不透风的网络组织和运用全方位的、无所不用其极的手段来奴役群众,以维护其至高无上的地位、至大无外的权利和恒久永存的生命力。

  02 "英社”中的三类人

  核心党员、普通党员和群众。

  核心党员

  党的方针政策的制定者。享有永久的、至高无上的权利。完全控制社会其他人群,包括言语、行为举止、思想、情感和生命。

  普通党员

  完全接受核心党员的支配和监管,在言语、行为举止、思想和情感等方方面面忠于党,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党的方针政策。

  群众

  在言语、行为举止(包括表情)、思想和情感上,除了满足人作为动物的基本需求外,只能表现出对党绝对的忠诚和拥戴,不能再有其他的目的。

  03 本书的故事梗概

  温斯顿,一个普通党员,为了保护自己,不得已在表面上服从党的一切安排,而在内心深处与党已是同床异梦。他严重地怀疑眼前的一切都是虚假的。他深深地担忧他儿童时代以前的历史正在被党从人们的记忆中给抹掉。为了证实自己的怀疑,并找到直接的证据,他不惜多次跨越雷池—他与仅存无几的老人交谈往事,他搜寻和迷恋旧时代的物件,不仅如此,他还想利用职权之便保留手上待销毁的材料。他清楚自己势单力薄,想凭借一己之力去推翻党的统治无异于痴人说梦;他热切期盼身边存在着志同道合的同事。

  无独有偶,他发现一个名叫奥里伯恩的核心党员可能是他苦苦找寻的同志。他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奥里伯恩有意无意地跟他说过一句话:“我们会在没有黑暗的地方相见”。还有,奥里伯恩多次用模棱两可的眼神给他暗示他们是志同道合的。

  在他们俩人摊牌之前,温斯顿还碰到一个女的普通党员,这人叫朱莉亚。最初,他是及其厌恶她的。因为他观察到她不折不扣地、非常狂热地执行着党的一切指令,他认为她是党忠实的卫道士。有一次,他甚至想杀掉她,因为他发现她在跟踪自己,她可能已经知道了自己所做的背叛党的事情。可是,后来证明他的判断是错的,这个女孩也是反对党的,是与他一道的。是这个女孩主动联系他,才得以让他们相识相知的。不过,就像他说的一样,这个女孩是通过下半身反对党的。党对党员之间的恋情和婚姻有着严格的规定。对他俩而言,要想光明正大的在一起,简直是不可能的。所以,他们就搞地下恋情。他们通过这种方式来反对党,尤其是反抗党对人性的束缚。刚开始,他们是很谨慎的,约会的时间和地点都不为人所觉察,而且经常变动。后来,慢慢的,他们的胆子越来越大,在固定的时间和所租的固定的寓所相会。他们无所不谈,尤其是温斯顿,他把自己对党的所做所为的怀疑以及想要反抗党的想法都跟她说了。还有,他把对奥伯里恩的看法—他认为奥伯里恩是志同道合的同志,也跟她讲了。

  后来,奥伯里恩要求温斯顿来他的寓所与他相见。温斯顿认定他的判断正确无疑,所以他带着朱莉亚去了奥伯里恩的家,并把他们的一切“秘密”告诉了奥伯里恩。

  之后的情况就是,温斯顿和朱莉亚在约会时被抓了,地点就是他所租的便于他俩约会的那个寓所。让人惊恐的是,那个房间的墙上有个暗阁,里面竟然安装着电屏,也就是说他们在这里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被监控的一清二楚。更让人惊恐的是,平日里面善和蔼的房东此时竟变成了一个青面獠牙的思想警察。

  再之后的情况就是,他俩被带到了“仁爱部”接受万般种刑罚的改造,从言语上,到思想上,最后到感情上。可悲的是,主导这次改造工程的就是奥伯里恩,是温斯顿期盼已久且肝胆相照的“同志”。

  最后的情况是,他俩在彻底改造后被从仁爱部释放出来了,只是他俩已是行尸走肉一般,已是一副空空的皮囊。他俩再也不会对党造成任何影响,一丁点也不会。

  04 "老大哥"

  从狭义上讲,老大哥是一个人,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是虚构的。他是党的创建者,是党的核心人物,是党的一切统治思想的构建者。

  从广义上讲,老大哥指的是党,指的是党的思想、方针和政策;或者老大哥是千千万万个党员,他们忠实于党的一切,他们坚定地捍卫着党的权利和地位。

  05 “双向思维”

  战争就是和平/奴役就是自由/无知就是力量,这是党的至理名言。

  要理解这几句话,得用“双向思维”。说白了,就是辩证思维。所谓正则奇之,奇则正之,就是这种思维。通常而言,人们遇到的都是正常情况,他们的思考方式也是正向的;只有遇到特殊情况或反常情况时,可能采用逆向思维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但是,在大洋国,党为了统治群众,采用这种逆向思维,在正常人看来,实属诡辩之言。

  战争就是和平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战争从未中断过,和平只是暂时的、局部的。战争与和平就是一对矛盾体,两者相互依存,相互转换。当社会长久处在和平状态时,说明战争不远了;反之,当战争如急风暴雨般时,说明和平快到来了。忘战必危,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在党的领导下,大洋国总是与敌国在打仗,要么打欧亚国,要么打东亚国。之所以这么做,有两个目的:第一、给群众找一个外部的仇恨对象,让他们把注意力从国内转向国外。通过挑起种族主义争端,党就更容易操控群众。第二、通过采取积极的攻势,明确的警告邻国不要有非分之想,从而达到以战促和的目的。

  奴役就是自由

  人类社会到底能否实现完全的自由?到底有没有这样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没有人会遭受压迫和剥削?我想,答案是否定的,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未出现这样的社会。在任意形态的社会中,若人人都追求绝对的自由,那势必会产生冲突,群众内部会有,党内部会有,群众与党之间也会有。在大洋国,党秉持“奴役就是自由”的理念,就是通过奴役群众,把群众驯的服服帖帖的,并给他们带上紧箍咒,只允许他们在规定对条条框框中行事,即实现他们的“自由”。

  无知就是力量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名人通过装疯卖傻才躲避了杀身之祸,如孙膑和唐伯虎等。傻子和疯子一般不会对别人造成威胁。无知的人也不会。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他们是无懈可击的,是任何力量也打不败的。在大洋国,党通过各种方式让群众变得愚昧无知,甚至连一般动物都不如。一般动物还可以有享有自由交配的权利,而党的目标之一就是消除群众自然生育的能力,通过高科技实现人类繁衍。党认为,只有群众变得这样,他们才不会犯错误,党也不会为难他们,他们才能相安无事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1984》读后感》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798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