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教学反思七法_教学反思七法

教学反思七法_教学反思七法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20-10-20 09:25:51 | 移动端:教学反思七法_教学反思七法

点击查看更多:2020年最新教学反思范文合集

教学反思七法_教学反思七法

  编者按:所谓的教学反思,是对课堂教学的再思考,并非一定是课堂上做错了什么,而是对课堂教学环节“回头看”,从而让我们在后续的课堂上做得更好。反思,是一个中性词。

  一.记录教学“亮点”。

  (以执教《皇帝的新装》为例)

  “亮点”就在“君臣看新装”情节中的人物描写上。

  让学生阅读课文这个章节,思考问题:君臣看新装,去了三拨人,作者在写这三拨人的时候,有什么共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

  学生活动,首先找出“同”:

  1、当看不见这布料的时候,他们都不承认自己是愚蠢的。老大臣:“难道我是愚蠢的吗?”;官员:“我并不愚蠢呀!”;皇帝:“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我追问:他们共同关心的,是自己的智商吗?学生恍然:“不是,是担心自己的地位。”

  2、当确认别人能看见布料的时候,他们都是很恐慌的,惟恐别人识破他。老大臣:“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官员:“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皇帝:“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我追问:他们究竟恐慌什么呢?学生回答:“惟恐丢掉自己的权势地位,惟恐自己的尊严被贬低。”

  3、他们都一致称赞这布料很美,而且称赞的语言都是一样的。我要求学生把称赞的语言找出来,读一读,发现了什么问题?学生回答:“称赞的语言很单一,都是一个‘美’字!因为他们确实没有看见布,不知道究竟是怎样的美。”

  我最后板块小结和过渡:写君臣三次察看骗子织布,通过对他们心理活动和语言描写,反复揭露了他们口是心非的恶行,刻画了他们那种愚蠢虚伪的嘴脸。如果只写其中的一次,不足以揭露整个宫廷的腐败,然而三个场面又几乎雷同,作者是如何处理这样的“类而不同”的呢?

  老大臣和官员察看织布的神态、动作不同。课文中对老大臣的眼睛进行了细致的描写:“把眼睛睁得特别大”、“眼睛越睁越大”、“一边说,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而写官员仅仅是“他看了又看”。

  对他们的心理描写的句式也有不同。老大臣“愿上帝可怜我吧!”是祈使句;官员“这大概是我不配有现在这样好的官职吧?”是疑问句;而皇帝“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是反问句。

  对他们的语言描写也有所侧重。老大臣是第一个去的,所以对他的语言写得比较详细,不但反复描写他称赞布料,还“特地”交代了他回到皇帝那儿把骗子的话“照样背出来”。

  我在学生找出这些不同点之后,问他们:“为什么要对类似场面中人物描写采取不同的方法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样写既充分揭露了整个宫廷的腐败,又避免了雷同,而且,兼顾到人物的身份,娓娓道来,情趣横生。

  二.剖析课堂“弱点”。

  (以执教《幼时记趣》为例)

  课堂出现了问题,第二课时的时候,很郁闷。因为很意外的,学生几乎不举手发言。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设计了三个梯度的问题:

  1、抓住“忆”字来概说课文;

  2、抓住“小”字来分说课文;

  3、抓住“趣”字来详说课文。

  第一个问题,三个学生先后回答问题,一个过于详细,一个过于简单,第三个同学在前两个同学的基础上,回答的比较好。第二个问题,要求学生说说课文里写了哪些“藐小之物”来表现“物外之趣”的?学生全班一片沉静,居然无人举手。经过约5分钟(宝贵的5分钟啊!)的非课堂学习内容的开导,才进入第三个问题研讨。

  下课了,我心情很沉重,急忙找了三个学生,了解情况。学生告诉我:解决第一个问题的时候,大多数学生和第一个学生的答案是差不多的,结果却发现过于罗嗦了。第二个问题,他们不相信有这么简单的问题,以为老师在里面有“陷阱”,怕说错了,所以,才不敢举手的。

  原来如此!

  问题设计,需要斟酌。我立刻就把这三个问题进行了整合,合并为一个问题:“这篇文章紧紧围绕一个‘趣’字来写,请结合课文说说作者写了哪些趣事?”

  由此,我觉得:

  1、一问就答,一答就对的问题,可以简略或者合并。

  2、主问题是治愈“碎问碎答”的好方法,如此,一问能抵许多问。

  3、最好的问题,是应该“沿着这个问题,不断深入,长出新的问题”,比如,可以从“写了哪些趣事”这个点不断追问下去。

  当学生处于“非入境”状态的时候,我们要寻找原因,尤其是寻找教学上的原因。课堂上的问题,首先是“教”的问题。

  三.捕捉教学机智。

  (以执教《济南的冬天》为例)

  这节课,我对文段进行了细读,品析了写景的妙处,有一个学生无意中说了句:“三个小节写山的,这个小节写得最好。”对这样的个性解读,本来是可以忽略,但是,一刹那,我觉得需要对本文三段写“山”的文字进行比较,看看究竟有没有“最好”。

  于是有了下面的课堂活动:

  组织讨论:文中写“山”的三段文字,探究它们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教师提示:可以从山的状态、美的特点、侧重、详略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

  得出学习体会:

  1. 都是写山,状态态不同:第二段写晒着太阳的山,第三段写薄雪覆盖的山,第四段写城外远山;

  2. 都是写山,美感不同:第二段重在表现安恬之美,第三段重在表现秀气之美,第三段则是淡雅之美;

  3. 都是写山,用意不同:第二段喻山之形态(小摇篮),第三段绘山之色彩,第四段,描山之神韵(小水墨画);

  4. 都是写山,着墨不同:第二段全景(正面与侧面结合从大处落笔),第三段用工笔(“山上”、“山尖”、“山坡”、“山腰”多角反复),第四段用白描(寥寥两句,简笔勾勒)。

  在此基础上,我进行了小结:在文学创作中,这叫“一物三写,各具情态”,它既避免了用笔的单调重复,又使得景物丰富而有层次,细腻而又不失宏阔。

  这一板块的活动,是课堂上一个“旁逸斜出”的环节,但是,这样的处理,却是对前环节学习的深化,是更高层次的思维训练,它将学生的阅读欣赏,提高到文学鉴赏的高度,教师的活动小结,是总结,是升华,更是深入浅出地渗透了文学鉴赏的因子,从而使得文本研读有深度,学生积累有厚度。

  教学机智,在于捕捉有效信息,并顺藤摸瓜,扩大战果。

  四.进行再教设计。

  所谓的“再教设计”,就是不满足于已有的设计,而是推倒重来,另辟蹊径,换一个新的思路组织课堂教学。

  这种形式的教学反思,也叫“一课多案”。

  (以执教《台阶》教读课为例)

  《台阶》教读第一稿:

  1.读课文,说“台阶”。

  2.再读课文,说“父亲”。

  3.三读课文,说说“父亲”与“台阶”的关系。

  《台阶》教读第二稿:

  1.读课文,说说父亲对台阶的态度变化历程。

  2.从父亲对台阶的态度变化上,你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怎样的父亲?

  3.文中多处也写了“我”对父亲的态度,你是怎样看待“我”对父亲的评价的?

  《台阶》教读第三稿:

  1.导入。“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父亲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

  2.切入。高台阶的房屋建起来了,父亲的感觉又怎样呢?从“尴尬”选读赏析课文。

  3.追问。父亲“若有所失”,从“我”的角度看,他失去了哪些东西?

  4.总结。台阶是父亲的……

  《台阶》教读第四稿:

  1.导入。“父亲总觉得我们家台阶低”,父亲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

  2.说读。为了建高台阶的屋子,父亲做了怎样的准备。

  3.补白。从“尴尬”“倔强”和“茫然”入手,为坐在台阶上的父亲,写一段内心独白。

  4.以写促读。出示辅助材料,用“父亲,台阶,宿命”写一段话。

  五.加强横向比较。

  我执教《老王》,自己整理课堂实录,与郭初阳老师执教《老王》的实录,进行了横向比较。

  我的长处:对文本运用语言的艺术,进行了充分品析;郭的长处: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做得比较深入,尤其是批判文革,引发自省。

  我的短处:文本主题挖掘不够深入,对“愧怍”的认识比较浅显;郭的短处:没有组织丰富细腻的文本语言赏析活动,有点“泛语文”。

  经过比较,取长补短,我重新设计了《老王》,试上比较满意。

  与名师同课异构,然后对课堂实录进行比读,是最好的教学反思。

  六.整理课堂实录。

  对照录音或者视频,整理自己的课堂实录,是需要勇气的。

  但这样的整理,对自己是一个很好的磨砺。

  整理一般分两个步骤:1. 完全实录。也就是一字不差地整理;2. 理想状态实录。也就是根据情境,对课堂上的教学语言进行“美化”,当然,这里的美化,是需要用红色字体标注的。

  为什么美化?美化得有没有道理?多问问自己,你的教学语言就干净了。

  七.持续关注一个问题。

  一学期,一年,都关注某个点,都在这个“点”上进行教学反思,持续反思,就是课题研究;将反思结论缀连起来,就是很好的论文。

  比如,有一段时间,我就只在“教学细节”上进行教学反思。关注课堂教学细节的呈现与优化。

  如:切入,提问,评价,引导,过渡,小结,板书,讲析,示范,穿插,拓展……

  后来,我的课题《初中语文名师课堂教学细节微格研究》被立项为省级重点资助课题。

点击查看更多:2020年最新教学反思范文合集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教学反思七法_教学反思七法》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807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