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优质公文 > 《穿过迷雾》读书笔记

《穿过迷雾》读书笔记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8-31 23:38:01 | 移动端:《穿过迷雾》读书笔记

《穿过迷雾》读书笔记

  投资界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年轻的基金经理康布斯向巴菲特求教,如何才能不断提高投资水平?巴菲特的回答简洁而直白:

  “每天读这样的书500页。书里都是知识,而知识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就像复利一样。你们所有的人都能做这件事,但是我敢说没有多少人会做这件事。”

  就我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要想在工作之余,每天完成500页的阅读量,几乎不可能。但等到我的翻译任务完工,每周写一篇读书笔记,则是可以尝试的。

  之前写过一篇《奥马哈之雾》的读书笔记,也有幸获得雪球“今日话题”推荐和任俊杰先生转发,今天趁热打铁,就任俊杰先生另一本解读巴菲特的著作《穿过迷雾》谈谈阅读体会。

  1.巴菲特的选股标准是什么?

  巴菲特理想的投资企业要符合四项条件:(1)我们懂的生意;(2)有良好的经营前景;(3)由德才兼备的人士管理;(4)非常吸引人的价格。

  在巴菲特看来,依靠上述标准选择出来的“超级明星股”是走向投资成功的唯一机会。他和芒格自认为没有能力靠灵巧地买卖普通企业的股权来实现足够的收益,他们也不认为其他人能够依靠频繁交易实现长期获利。

  2.如何理解能力圈的内涵?

  投资要坚守自己的能力圈,是因为:(1)控制风险。每个人都会犯错,但只要把自己限制在能力圈以内,风险就会大大减小,处于可控的范围内;(2)事半功倍。投资回报并不与投资的复杂程度成正比。投资简单易懂的公司,回报并不比投资复杂难懂的公司差;(3)提高精度。投资是乘法,不是加法,如果企业涉及到10个变量,每个变量有90%把握,最后成功的概率就只有35%,因此决策链条越少越好。

  固守自己的能力圈,会不会让自己错失机会呢?其实不会。巴菲特早年坚持不投科技股,虽然错过了微软、谷歌,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全球顶级富豪。错过微软、谷歌的同时,也让巴菲特避免了更多的“踩雷”。

  用巴菲特自己的话说,“伯克希尔永远有机会找到它能力范围内可以做的事情”。那为什么不把自己擅长的事情先做好呢?谨记:能力的大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很清楚自己的能力边界在哪里。

  3.如何看待企业的历史业绩表现?

  虽说并不能完全从“后视镜”里看待问题,但历史信息确实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参考。巴菲特非常在意企业的经营历史是否具有稳定性。最赚钱的生意,并不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剧烈变化的行业或公司,而是那些5-10年来一直做着相同生意的公司。

  来自《财富》杂志的一项研究表明,1977-1986年美国1000家企业中,满足10年平均ROE达到20%且没有任何1年低于15%的企业只有25家。而这25家企业制造与销售的产品或服务不仅非常普通,而且与10年前也大致相同。

  为了掌握企业经营历史,巴菲特甚至会去看可口可乐100年前的年报。作者引用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的历史观,我也非常赞同——如果你对自己出生之前的事情毫不了解,那么你永远都是一个无知的孩童。

  4.投资是否要追求确定性?

  人们常说,股市有风险,投资须谨慎。言下之意,投资是一件不确定性挺高的事儿。但在巴菲特看来,投资就是要在不确定的环境追求尽可能的确定性。巴菲特说:“我们寻找的是那些在未来10年或20年内能够拥有确定竞争力的公司。快速变化的产业环境或许可以提供赚大钱的机会,但却无法提供我们想要的确定性。”

  越专注,确定性的概率就越高。历史上,可口可乐、吉列公司都曾经舍弃生意的重心,去尝试和主营业务毫不相关的事情。对此,巴菲特断言:“当一家优秀公司的运行轨迹出现偏差,比如将原本运转良好的主业弃之不顾,反而跑去购并一堆普通甚至更差的公司时,就会出现一些大的问题。”

  追求确定性,让巴菲特醉心于投资那些“结果必然如此”的生意。在2002年致股东信中,巴菲特坦言,“在我们经营伯克希尔的38年里(不含由通用再保险与GEICO自行做出的投资),我们从股权市场获取的投资收益与投资亏损的比值关系大约是100:1”。

  5.商业模式是否有好坏之分?

  答案是肯定的。好的商业模式,赚钱不辛苦;坏的商业模式,辛苦不赚钱。

  坏的商业模式,特点包括:(1)资本密集。每年需要大量的资本支出,才能维持原有的利润率水平。就像芒格所形容的,虽然每年可以赚12%,但是你不得不把赚来的钱重新投资。(2)产品普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在性能、外观、售后方面跟其他商品没有什么不同,无法做到差异化。(3)竞争激烈。由于产品没有竞争优势,就必须面临激烈的市场同质化竞争。无法成为Price Maker,只能被动做Price Taker,比如砂糖、电视机、低端白酒都是如此。

  好的商业模式,具有广阔的经济护城河,很重要的一项就是具有市场特许经营权:(1)被人需要;(2)找不到替代品;(3)不受价格管控的约束。贵州茅台就是非常典型的具有“市场特许经营权”的企业,在高端白酒市场几乎没有竞争者,可以自由提价,因而为投资者创造了高额的投资回报。

  6.一家公司的管理层素质是否重要?

  巴菲特不止一次地说过,他倾向于和自己喜欢的管理层打交道。也就是说,他认为管理层对经营一家优秀的企业至关重要。

  然而,如果一家企业本身不行,靠优秀的管理层能“挽狂澜于既倒”吗?巴菲特给出了偏否定的答案:“当一个以管理出色而闻名的人遇到一家经营惨淡的公司时,最后的结果通常是后者维持原状。当你遇到一条总是会漏水的船时,与其不断花费力气去修修补补,不如干脆换一条好点儿的船。”

  相比于管理层素质,巴菲特更看重企业自身的商业模式。有的行业比如零售业属于“必须每天聪明”的生意,而巴菲特更喜欢“只需聪明一次”的生意,比如互联网时代来临之前的电视台,即使没有优秀的管理层,也可以成功地运营数十年之久。

  7.如何理解“经济护城河”?

  作者认为,巴菲特提出的“护城河”概念其实并不神秘,当企业的某项关键竞争优势难以模仿时,就会构筑起难以逾越的护城河。具体表现为三种组合:

  (1)低成本+低价。内布拉斯加家具城给客户提供的价格,永远是全市场最低的。其中广为流传的一个故事是,B夫人被竞争对手告上法庭,说她涉嫌违反公平交易法,结果不但法庭判她无罪,连法官都到她店里买了一条1400美元的地毯。

  (2)出色的产品+优秀的服务。喜诗糖果的销量远远高于同行业的竞争者,消费者甚至愿意花费2-3倍的价格来购买喜诗糖果。喜诗糖果在全美拥有为数众多的直营店,服务品质与产品品质同样好。

  (3)品质+品牌。巴菲特认为,“买商品,卖品牌”一直是企业成功的方程式。1886年成立的可口可乐,1891年成立的箭牌,都依靠这一方程式取得了巨大且可持续的经营利润。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护城河的建造及加固是一项久久为功的系统工程。巴菲特在2005年致股东信中提到:“如果我们能取悦于我们的客户,消除不必要的成本支出,不断改善我们的产品和服务,我们就会变得更强。”

  8.为什么企业的“经济商誉”很重要?

  巴菲特对经济商誉的认识,有一个逐步转变的过程。巴菲特早期学到的知识,都是要重视企业的有形资产并尽量回避那些主要倚靠经济商誉去估算内在价值的公司。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不断的学习,巴菲特最终对拥有持久经济商誉且仅需要少量有形资产的公司大有好感。

  喜诗糖果就是“经济商誉”的受益者。1972年,巴菲特收购喜诗糖果时,其800万美元的有形净资产盈利大约200万元。而如果是一家没有经济商誉的公司来运营,取得同样的盈利可能需要1800万美元的有形净资产。而且,没有经济商誉的公司必须用更大的资本支出,才能满足通胀带来的要求。

  9.巴菲特为什么不喜欢

  资本支出高的企业?

  首先,资本支出就如同囚徒困境,水涨船高。巴菲特形容说:“站在单一公司的角度看,每家公司的资本支出计划看起来都是合理而有效的。但如果整体观之,其最终效果就会被相互抵消掉。”

  其次,高资本支出的企业并不能带来理想的投资回报。巴菲特以伯克希尔的纺织业务举例说:“大笔的资本支出虽然可以令我们的纺织事业得以存活,但投资回报却少得可怜,但如果不再继续投资,我们将变得更加没有竞争力。”

  10.巴菲特选用经理人的标准是什么?

  作者认为至少包括六个方面:

  (1)以股东利益为导向;

  (2)有强大的资本配置能力。保留下来的每一美元至少要为股东创造一美元的市场价值;

  (3)严格的成本控制。巴菲特对GEICO的奈斯利、内布拉斯加家具城的B夫人、国民赔偿保险公司的林沃尔特提出多次表扬,盛赞他们在控制企业开支方面所做的努力;

  (4)真诚。巴菲特非常不屑于请投行来参加并购,而且他在很多收购当中根本就没有厚厚的一沓尽调材料,很多交易甚至就写在一页纸上,这是因为双方都做到了以诚相待;

  (5)热爱工作。B夫人每周工作7天,从家具店开门一直工作到关门,直到100岁生日当天,也是等到关店后才开始自己的生日宴会;

  (6)理性并购。收购的目标应该着眼于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非管理版图与报告利润的最大化。

  11.巴菲特选股更看重价格还是品质?

  巴菲特早期投资生涯,无疑是更看重价格,即寻找被低估的股票,不论其企业质量好坏,等到被高估时卖出。而随着资产规模的不断增大,以及在优秀企业投资上的成功经历,让巴菲特逐步转变了思想。在1987年致股东信中,巴菲特提到:

  “我们的目标是以合理的价格买到优秀的企业,而不是以便宜的价格买进平庸的企业。查理和我发现,在投资领域,同样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12.聪明投资的基石是什么?

  在1997年致股东信中,巴菲特明确指出:“现在的股票价位已经严重背离了格雷厄姆一直强调的安全边际准则——这是聪明投资的基石所在。”

  安全边际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给我们留出了容错的空间。对于投资人来说,如果买进一家优秀企业的价格过高,那么有可能抵消掉公司未来10年的发展成果。

  13.巴菲特是否“择时”?

  作者认为,巴菲特投资并不是基于股市预测的那种时机选择,而是基于价值评估的机会选择。巴菲特在阐述自己的投资原则时,多次以棒球举例:“耐心等待好球出现后再发力一击,才是通往名人堂的大道。”

  巴菲特虽然认为现金是糟糕的资产,但当没有合适的投资机会时,他宁愿把大额资金放在账上。这也间接证明了,巴菲特会耐心等待股票被低估的机会,而不是不分时机一哄而上。

  14.“持有”是否等于“买入”?

  有人认为,你既然持有一只股票,说明你对它的评价是积极的,也就意味着可以买入。对此,巴菲特给出了明确的答案:“目前,我们拥有的这些好公司的股票价格并不吸引人。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并不急着增加持股的原因所在。尽管如此,我们也没有相应地降低投资部位。”

  也就是说,目前的持仓没有高估到必须要卖的地步,但是也没有低估到值得去买的程度。其实,对于真正的高手而言,这种状态比股价疯涨要舒服得多。因为你不必去做决策,静静持有就好。

  15.通胀对投资有哪些影响?

  假设一项生意的资本回报率为20%,而当年的通胀率为12%,公司决定把利润全部发放给股东,如果公司适用的税率是50%,那么10%的资本回报率将上缴国库,另外10%则不够抵御通胀的影响。

  巴菲特将通胀对投资的影响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每个纳税人就好像是在一个不断下滑的电动扶梯上拼命往上跑,而加速跑的结果却往往等于只是在原地踏步。

  16.巴菲特对报纸行业的态度如何?

  众所周知,巴菲特因为小时候做报童的原因,很早就和报纸结缘。成年以后,也热衷于收购具有竞争力的报业公司。

  上世纪80年代,巴菲特对报纸的前景相当乐观:“当一些一流的报纸大赚其钱时,不少三流的报纸同样赚得盆满钵满,甚至更多——只要报纸能在当地社区占有统治地位。”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巴菲特对报纸的评价显得更加审慎:“虽然相较于美国其他产业,有些媒体事业会继续维持不错的繁荣景象,不过已经远不如我个人、业界或贷款人在几年前的预期。”

  到了互联网蓬勃发展的21世纪,巴菲特明显感觉到报业“那种可以赚取可观利润的岁月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他还断言“随着时间的推移,伯克希尔源自新闻事业的收入几乎可以确定是逐渐下降的”。

  17.巴菲特对银行业的态度如何?

  巴菲特坦言,银行业并非是他的最爱,这是由银行业的经营特性决定的。银行是高杠杆、高负债的行业,只要资产端发生一点点状况就可能把大部分股东权益蚕食掉。因此,巴菲特对用便宜的价格买入一家普通银行没有兴趣,他只会以合理价格买进一些经营良好的银行。

  18.喜诗糖果对巴菲特的意义是什么?

  对于巴菲特而言,收购喜诗糖果是一笔不大不小的投资,一共花了2500万美元。虽然喜诗糖果为伯克希尔贡献了非凡的利润,但更重要的意义是,靠着在喜诗糖果身上学到的投资理念,巴菲特对“如何去评估一项特许事业的价值有了更多的认识”。巴菲特后来运用这一思路,大手笔购买可口可乐,赚到了更多的钱。

  19.价值投资是否等于长期投资?

  巴菲特投资股票时,很少会考虑以什么样的价格卖出。事实上,只要预期这家公司的内在价值能以让人满意的速度稳定增加,巴菲特愿意无限期持有这些股份。虽然长期持有可以节省大量的资本利得税,但这并不是构成长期投资的前提条件。

  在巴菲特看来,“买入并持有”是最好的投资方式。但这也并不意味着,价值投资就是拿着一只股票长期不动。只有企业长期创造价值,市值不断增长但不高估,才值得长期持有。所以说,长期投资只是结果,并不是原因。

  20.集中投资和分散投资,

  哪种风格更好?

  在1978年致股东信中,巴菲特对自己的投资风格阐述得非常清楚:“我们的策略是集中持股。当我们觉得某个投资对象有足够吸引力时,我们就会大量地买进。”

  选择集中投资有以下原因:(1)过度分散投资所面临的问题是:如果你有40个女人,那么你永远都不可能深入了解她们中的任何一位;(2)每个人的知识与经验都有一定的限度,很少同时有2-3家以上的公司可以让人完全放心;(3)集中持股的做法更能降低风险,这里的风险并不是指波动性,而是指资产永久性损失的可能性。

  21.逆向投资的精髓是什么?

  在1990年致股东信中,巴菲特说:“不是我们喜欢悲观情绪,而是我们喜欢由悲观情绪所造成的价格下跌。乐观主义才是理性投资人的敌人。”

  在1994年致股东信中,巴菲特重申:“事实上,我们通常都是在人们对某个宏观事件的恐惧到达高峰时,才找到最佳的买入点。”

  为什么股票下跌时,巴菲特不但不恐惧,反而能逆向买入呢?这与他的思维模式有关:(1)巴菲特认为自己是一个股票净买入者,既然未来还要不停买买买,当然不希望当下的价格太高;(2)巴菲特认为投资需要的是独立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或者随波逐流;(3)巴菲特坚持用“内部记分卡”来评判自己的投资,获得别人的赞许并不是投资的目的。

  22.巴菲特为什么推荐大多数人

  投资指数基金?

  巴菲特认为,通过定期投资指数基金,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投资者通常能打败大部分的职业经理人。原因主要包括:(1)主动管理型基金通常有较高的费率;(2)指数基金不选股、不择时,规避了投资中的绝大多数难题;(3)指数基金的“寿命”接近于永续存在,适合长线投资。

  23.如何看待股价波动?

  关于“市场先生”的话题,我们多次谈到过。“市场先生”只是我们的侍从,而不是我们的引路人。我们要利用“市场先生”的愚蠢,而不能被“市场先生”的愚蠢轻易带节奏。

  事实上,“市场先生”越是焦躁不安,对于真正的投资者来说,越是有利。因此在我们看来,A股市场并不是无效市场,而是全球最美好的市场之一。

  24.优秀公司的股票高估

  是否应当卖出?

  1952年,巴菲特以15259美元的价格将GEICO保险的股票出清,这部分股票的价值在1972年增长到130万美元。

  1966年,巴菲特以0.31美元的价格买入一大笔迪士尼股票,然后在1967年以0.48美元的价格卖出。到了1995年,迪士尼股票的价格达到66美元/股。

  不难看出,巴菲特每笔卖出,从当时看都是对的,但是事后看都是卖得太便宜,原因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优秀公司的内在价值一直在增长,短暂的高估很快就会被不断增长的业绩消化掉。因此,巴菲特得出一个结论:不要轻易卖掉一家优秀上市公司的股票。

  25.除了股票和私人股权,

  巴菲特还做过哪些投资?

  巴菲特的投资工具箱非常丰富,包括但不限于:固定收益证券、可转换优先股、非常规性投资(如原油期货、白银、零息债券等)、套利、金融衍生品等。选择这类投资的直接原因是——当伯克希尔暂时不能为资金找到一个理想去处时,就会选择将资金投入到一些较短期限但品质优良的投资工具上。

  26.如何看待短期预测?

  巴菲特坦言:“我们从来不会去尝试预测股票市场的短期走势,事实上我们也不认为包含我们自己在内的任何人,能够持续成功地预测股市的短期波动。”

  能否准确预测股市短期波动,对取得长期投资成功没有任何影响。借用彼得·林奇的话说:“不论道琼斯工业指数是一千或两千或三千点,你手上有默克、麦当劳的股票,就什么都不用担心。”

  27.巴菲特和经理人之间

  是怎样的相处模式?

  巴菲特说:“我们不需要去告诉布鲁姆金家族如何去售卖家具,也不需要去指导海德曼家族如何去经营服装事业。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尽量提供一个高水准的音乐厅,让这些商界的天才艺术家们愿意来这里进行表演。”

  巴菲特和芒格的任务,主要是物色出色的经理人,然后为他们搭建舞台,让他们尽情地发挥才干。不得不说,巴菲特不仅是一流的投资大师,更是一流的管理大师。

  28.巴菲特做出一项投资决策

  需要多长时间?

  巴菲特说,自己做出一项投资决策通常不超过5分钟。他对收购企业的要求是这样的:(1)每年税后利润至少500万美元;(2)有持续稳定的盈利能力;(3)高ROE且负债很少;(4)具有管理层;(5)生意模式简单;(6)提供报价。

  巴菲特购买内布拉斯加家具城的时候,仅仅写了1.25页纸的收购意向书。为什么巴菲特可以避免收购当中的连篇累牍的繁文缛节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观察一家企业和它的管理层已经很多年,在出手之前早就有了多年的积累。

  29.股价与业绩之间有什么关系?

  早在1969年,巴菲特就引用过格雷厄姆的话,来描述股价与业绩之间的关系:“短期看,股票市场是投票机;长期看,股票市场是称重器。由基本面决定的重量容易测出;由心理因素决定的投票很难评估。”

  正是因为谨遵格雷厄姆的教诲,巴菲特通常以企业经营成果,而不是每天甚至每年股价变化来判断投资是否成功。有人问:如果股价一直低估,迟迟不反映价值怎么办?巴菲特也早就给出了答案:“迟到的市场认可有时是个优势,它能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以便宜的价格买进它的股份。”

  30.巴菲特如何评价“价值投资”?

  被普罗大众视为“价值投资”典范的巴菲特,反而很少提“价值投资”。巴菲特认为,“价值投资”的提法是多余的——如果投资不是为了追求价值的话,那还是投资么?明明知道所支付的价格远高于价值,还寄希望于有人以更高的价格接盘,这是投机,不是投资。所谓投资,是资产剩余年限的自由现金流,以一个适当的利率折现后得到的数值。

  巴菲特也不认同“成长股投资”和“价值股投资”的划分。如果一家企业没有“成长”,谈何“价值”?在计算一家公司的价值时,成长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变量。

  31.巴菲特如何看待“有效市场理论”?

  巴菲特对“有效市场理论”的批判可谓是一针见血:“我们可以说股票市场‘常常’是有效的。但学者们却给出了一个错误结论:股票市场‘永远’是有效的。”

  “永远”和“常常”,一组词汇之差,结论大相径庭。认为市场“永远”有效,意味着市场当下的每时每刻、过往和将来任何时点都是有效的,那我们根本就没有办法战胜市场,因为市场反映了一切信息。认为市场只是“常常”有效,也就是承认了市场“有时”无效,而无效正是我们可以利用的时间窗口。

  32.巴菲特能成功是因为生在美国吗?

  不可否认,出生在美国是获得投资成功的必要条件。同样禀赋的人,出生在美国和出生在孟加拉,肯定是不一样的结局。巴菲特多次坦言,他的成功来源于搭乘美国经济增长的“顺风车”。

  但巴菲特这样说,只是强者的谦辞。同样出生在美国,大多数人也终生碌碌无为。巴菲特对美国经济始终保持着高度的乐观和自信,认为美国最好的日子永远是在前头。

  33.巴菲特为什么

  既投资股票又做企业收购?

  做股票投资的原因,是因为拥有一项出色生意的部分所有权,价格要比协议买下整家公司便宜得多。而且,由于“市场先生”的不理性,在二级市场购买股票常常能获得较大的折扣。

  做股权投资的原因,是因为控股一家公司时,就拥有了分配资金的权力。另外就是,持有上市公司股权,会承担比控股私人企业更高的税负成本。

  双管齐下的投资方式,让巴菲特在投资时拥有了更多的选择。对此,他幽默地说:“双性恋者最大的好处,就是在周末时比一般人有多出一倍的约会机会。”

  34.巴菲特如何计算“透视盈余”?

  “透视盈余”并不是一个会计科目,需要自行调整得出。在1990年致股东信中,巴菲特引用了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透视盈余”的计算过程:

  在被投资公司按持股比例应占的利润2.5亿美元,减去2.5亿美元利润所应缴的股利所得税0.3亿美元,再加上报告利润3.71亿美元,得出当年的“透视盈余”为5.91亿美元。

  35.巴菲特如何看待

  公司与股东之间的关系?

  巴菲特认为,公司与股东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公司会吸引和它企业文化相投的股东。如果公司注重短期经营成果或短期股价波动,也会吸引同质的股东。伯克希尔以长期投资闻名于世,因而其股东的换手率也极低。

  一家公司一定要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正如餐厅有自己的特色一样,但餐厅不能时常变换其固有的特色。如果今天是法国大餐,明天又改成外卖炸鸡,这样做的结果,必然是招致顾客不停地变化,并最终都带着困惑与不满而离去。

  36.如何评估伯克希尔的内在价值?

  巴菲特最近若干年份的致股东信,扉页都是伯克希尔和标普500的业绩比较。巴菲特近似地用伯克希尔的净资产增长率,来作为内在价值的替代指标。除了每股净资产之外,巴菲特还运用每股投资金额(包含现金及等价物)、每股税前营业利润(扣除利息与营业费用,但未扣除购买法会计调整)两项指标来追踪企业的内在价值。

  37.“股神”从来不犯错吗?

  在国内一些著名的投资论坛上,有一种常见的“怪现状”:凡是某某大V持有或看好的某只股票,短期内遭遇暴跌,就会引发围观群众的不齿甚至谩骂。言下之意是,你看看某某大V,水平也不过如此。

  其实,投资犯错是一种常态,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从来不从错误当中汲取教训。我们看看巴菲特,多次坦承自己的投资失误,从伯克希尔到德克斯特鞋业,从美国航空到康菲石油,不一而足。

  巴菲特的过人之处不在于“不犯错”,而在于“不诿过”,他总是大大方方承认自己犯下的投资错误,而且认为自己以后不可避免地还会犯错。能容忍自己的不完美,这是心智走向成熟的标志。

  38.巴菲特做投资是否“加杠杆”?

  巴菲特一贯遵守保守的财务政策,几乎不举债。他很清楚地看到,任何一长串让人动心的数字乘上零,结果只能是零。投资是做乘法,而且是要一直做,只要还在这个市场上没有退出,就不能排除遭遇“黑天鹅”的风险。因此,巴菲特连99:1的小概率风险都不愿意承担,他更愿意享受过程,更愿意夜夜安眠。

  巴菲特对举债保持着非常克制和理性的态度,并不意味着伯克希尔没有财务杠杆。只不过,伯克希尔的“杠杆资金”来源于保险浮存金,成本低廉,有时甚至为负,这也是伯克希尔长期保持20%以上年化复合回报率的重要盈利来源。

  39.巴菲特“不做什么”?

  大部分解剖巴菲特投资成功的文章,视角在于巴菲特“做了什么”,而很少关注到巴菲特“不做什么”。从负面清单的角度去思考,也许“不做什么”更能让我们规避显而易见的投资“陷阱”。

  (1)巴菲特不会投资那些难以评估内在价值的生意。在伯克希尔,巴菲特和芒格只会坚守在那些可以合理预期其未来数十年利润增长的生意上面;

  (2)巴菲特绝不会依赖陌生人的善举。在2008年9月,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候,伯克希尔是流动性和资本金的提供者,而不是求助者;

  (3)巴菲特不会对旗下企业的经营实施指导和监视。巴菲特旗下一些企业的CEO,甚至自被伯克希尔收购后,从来都没有去过奥马哈汇报工作,大家靠的就是彼此之间的相互信任;

  (4)巴菲特不会讨好华尔街;

  (5)巴菲特从不投机;

  (6)巴菲特从不预测短期市场,从不择时;

  (7)巴菲特从不买高价股,也不同时持有很多股票;

  (8)巴菲特从来不和市场潮流共舞,从来不和大多数人站在一边。

  如果我们能以上面的负面清单对照自己的投资,相信在市场上可以少踩很多“雷”。

  40.巴菲特如何给企业估值?

  价值有多重维度:账面价值反映过去,市场价值反映当下,内在价值反映未来。

  账面价值和内在价值的区别在哪里呢?巴菲特举例说明:如果两个小孩花了相同的学费读书,一直念到大学,其账面价值(即学费支出)是相同的,但两个小孩的学习成绩、工作能力有差异,反映到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就可能会有截然不同的内在价值。

  内在价值由于涉及到现金流的折现计算,这也是巴菲特坚持选择简单易懂企业去投资的重要原因。如果生意比较复杂,经常变来变去,那么就很难去测算其未来的现金流。而简单易懂的企业,给了巴菲特想要的确定性,这正是长期投资胜出的基石。

  冠亚说

  任俊杰先生在《穿越迷雾》前言中说,自己主要做了三件事情:一是把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解构成86个相互联系的独立单元;二是对照英文原文对中文翻译做了逐句的核对和重译;三是补充提供了大量的辅助性阅读资料。

  在我看来,《穿越迷雾》是《奥马哈之雾》的姊妹篇。只不过,《奥马哈之雾》更强调对误读的修正,《穿越迷雾》更强调对真知的理解。一破一立,相得益彰。

  《穿越迷雾》也是研究巴菲特非常好的工具书。巴菲特的投资思想,散见于各个年度的致股东信当中,任俊杰先生按照主题重新做了归类,非常方便投资者学习和查阅之用。这本书我翻了很多遍,受益匪浅。穿越厚厚的迷雾,揭开神秘的面纱,我们终将看到真知的本来面目。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穿过迷雾》读书笔记》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784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