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党建材料 > 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述职报告

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述职报告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6-22 17:42:37 | 移动端: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述职报告

一、履职情况

自201*年11月担任**乡党委书记以来,坚决履行管党职责,努力创新工作举措。特别是今年以来,紧紧抓住教育实践活动机遇,以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为主线,以落实基层党建责任制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手段,切实履行党委书记抓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积极落实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各项措施,全乡各党组织活力明显增强。一年来,我着重抓了五个方面:

第一,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一是切实履行党建工作职责。实行周一党委会制度,定期研究党建工作运行情况。今年乡党委会专题研究党建工作12次,召开全乡村级党建工作会4次,召开全乡基层党建工作会4次,落实党建工作责任人,对党建工作负责。二是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建立和完善了乡党委班子成员联系村党建工作点的工作制度,明确了党委“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协助抓的工作责任制,并负责对村党建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完善目标考核体系,乡党委与村党支部签订了《组织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以严肃党建工作职责。三是加强领导,落实保障。为全面有效推进党建工作,乡党委将党建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质保量的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在财政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乡党委挤出资金修建并完善了**、**、**、**4个村的“两室”,并完成了党建示范区建设。

第二,注重“三提升、四坚持”,抓班子带队伍,充分发挥党委班子的领导核心作用。一是抓班子提升三种能力:第一是提升班子的执行力。我们规定:凡是县委、县政府做出决策和部署的工作,所有班子成员都要不折不扣的执行。第二是注重提升班子的创新力。我们要求:每位班子成员都要驻村撰写民情日记,学会在实践中创造新思路,解决新问题。第三是注重提升班子的团结力。关心尊重班子中的年长者,培育锻炼年轻者,使每一位班子成员都成为干部职工眼中的一个标尺,群众心中的一面旗帜。二是带队伍注重“四坚持”:第一是坚持正确的用人机制。结合乡部分站所长工作热情差的情况,通过干部自荐、集体推荐的形式,调整充实了各站所人员配备,让那些开拓进取、埋头苦干的同志得到了重用,在全乡形成想干事、让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第二是坚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制定了周二、周五学习制度,以学促用,以学促干,使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提升,干部为民服务本领得到增强。第三是坚持优化良好的创业环境。打造乡便民服务大厅,将新农合、农保、粮食直补等多项为民便民事务整合到便民服务大厅集中办公,通过一站式的高效便民服务,切实转变基层站所的工作作风,在全乡营造出爱岗敬业、争当模范的良好风气。第四是坚持民主监督。利用好党务、政务公开栏这个有效载体和平台,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权力运行,推行阳光政务,确保政府工作都置于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从而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通过抓班子队伍,乡党政班子团结务实,干部群众心齐劲足,全乡上下风清气正,各项工作取得长足进步。

第三,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和争当“五好干部”活动。自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乡党委把活动开展与争当“五好干部”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精心组织,强力推进。一是通过强化组织领导,确保活动进展顺利。乡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方案,成立了专门办公室和工作指导组。充实教育实践活动办人员,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落实。乡党委还通过发放宣传册、刷写标语、悬挂条幅等措施,强化舆论宣传,在全乡形成了浓厚的活动氛围。二是通过开展蹲点驻村活动,达到促进工作的目的。乡制定了《**乡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实施细则》、《**乡党员干部蹲点驻村活动实施细则》。在驻村期间,乡党委班子成员及所有干部职工都撰写了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办理了一批实事,共化解民间纠纷50件,引导、督促各村新修路12.9公里,新建村垃圾池26个,资助困难大学生5名。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全乡党员干部作风得到转变,党员干部访民情、汇民智、释民惑、解民忧、惠民生渐成热潮,并在社会中产生了极大反响。三是创新活动载体,增强活动实效。乡从创新机制、优化服务、关注民生的角度创新活动载体,做到与工作相结合,与改善民生相衔接。同时,乡党委、政府还对优秀村支部书记、致富带头人等先进予以大张旗鼓地宣传。通过表彰先进和典型,让党员干部学有方向,争有标杆,在全乡营造了学先进、争先进的良好氛围。如**南村支部书记**同志投资50万元成立了**瓜果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小邵寺村支部书记**同志投资80万元成立了**农机专业合作社。**村支部书记张西堂同志投资50余万元,种植苗木,发展林业经济,带领群众致富。党员自富与带富,在我乡已成为一种新风。

第四,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一年来,乡党委派出工作组深入基层,通过走访党员群众、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深入摸底,准确掌握了各村党支部在自身建设、作用发挥和群众评价等方面的问题,做好划类定级,其中“好”类党支部11个,“较好”类党支部7个,“一般”类党支部5个。另外,我乡制定并落实了村党支部书记半年、年终述职制度,结合各村年度任务目标完成及述职情况,对在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农业产业化发展等各方面表现突出的村,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方面予以适当奖励,对所在村党支部、支部书记年终评优评先予以优先考虑。

第五,做好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是认真抓好党员发展工作。始终坚持“三个培养”,即:把优秀青年农民培养成入党积极分子、把个人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发展成党员、把双强党员培养选配到村级班子,不断提高村级党员队伍素质,增强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提高收看率,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作用。今年19个行政村已完成远程教育接收站点检修工作,部分村配备了电脑和相关接收设备。各站点远程教育工作制度规范上墙,利用远程教育不定期对党员群众进行技术培训。今年累计培训党员群众1500人次,培养各类科技示范户50户。以远程教育基地为平台,加强培训,增强了农民致富的本领。三是加强各类优秀实用人才的推荐和管理。通过激励党员干部创业,全乡涌现出一批在养殖、种植和加工方面的农村实用人才。如**村兴健养殖有限公司白忠弟、**村迎春瓜果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杨泽连等。

二、主要问题和原因剖析

一是个别村党支部和党员作用发挥不明显。个别村党支部和党员发挥作用不明显甚至不发挥作用,当“老好人”的思想比较严重,仅仅满足于老百姓不上访、不告状,大部分群众上访与此有关。

二是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文化偏低,年龄偏大。全乡19村党支部书记中,60岁以上的4名,占21%;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14名,占73.6%。个别村党支部书记因循守旧,改革创新意识不强。部分村支部书记、主任不团结等情况。

三是农村党员队伍老化问题严重。全乡共有党员842名,60岁以上党员有505人,占总数的60%。大部分中青年党员外出打工、经商,“留守党员”致富能力、服务能力不强。农村青年入党积极性不高,农村党的建设后继乏人的问题比较普遍。

这些突出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从我自身履职来讲,主要有四个方面原因。一是倾注的精力不够。自己感到对抓基层党建认识是到位的,但在工作摆布上,确实存在重发展、轻党建的问题,对基层党建或多或少地存在放松思想。二是创新的办法不多。虽然提出改革创新基层党建工作,但给县乡提要求、压担子多,自己亲自谋划推动还比较少,使基层党建工作缺乏有效载体和抓手。三是抓落实的韧劲不足。一些工作落实不到位,有的还存在死角死面,主要是缺乏锤子钉钉子的精神,没有做到紧盯死盯、铆足劲抓落实,也没有督促形成督导检查的有效机制。四是责任传导的机制不健全。从体制机制上研究破解难题少,党建在政绩考核中的权重偏小,能够量化的指标不多,缺乏像抓发展、抓稳定那样的责任倒逼机制。

三、下步工作思路和主要措施

我感到,当前农村正处在重大转型期。一是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农民热切期盼缩小城乡差距、过上城里人的生活。二是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已不适应当前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成为大势所趋。三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农民必然要求改善居住条件,传统居住模式正在打破,农村新型社区、现代农业园区、工业园区“三区同建”提上日程。四是传统农业正加速向现代农业转型,农业已不再是满足温饱的基础产业,而越来越成为工商资本竞相投入的高效产业。新的形势要求农村基层党建必须跟上或适当超前于转型需求,否则,很有可能会延缓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基于此,我们将重新审视农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定位,着力建设素质高、服务能力强的基层党组织。一是抓责任落地。按照“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党建”的要求,进一步落实“第一责任人”职责,牢固树立“抓不好党建就是失职”的理念,像谋划经济工作那样谋划党建工作,像推动项目建设那样推动基层党的建设。定期研究农村党支部书记述职等制度。二是抓干部选拔培育。推动“企业家村官”、机关离职干部、退休教师回村任职长效化,吸引懂经营、会管理、党性强、有担当的能人成为农村党支部带头人。把优秀人才发展成党员,解决农村党建后继乏人的问题。三是抓服务平台。扎实推进“三级平台、两个代办”,探索党员志愿服务常态化机制。四是抓考核奖惩。完善《基层党建考核办法》,形成书记抓、抓书记,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加大对村支部书记的考核奖惩力度,真正把乡党委抓党建工作做实。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述职报告》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771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