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珍爱生命远离烟草

珍爱生命远离烟草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9 05:04:48 | 移动端:珍爱生命远离烟草

珍爱生命远离烟草

珍爱生命远离烟草

据统计,恶性肿瘤已连续5年位居北京居民死因之首,而肺癌占全部肿瘤发

病的1/5,肺癌主要的诱因之一就是吸烟。吸烟,包括二手烟,不仅造成高发的呼吸系统疾病,而且心血管事件也因之增多。吸烟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杀手。国家从群众健康着想,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促进禁烟活动。

为了提高我市戒烟服务水平,北京市疾病控制中心于201*年5月15-17日举办了戒烟技术培训班,对来自全市各级医院的医师进行了培训,以达到每家医疗机构至少配备一名戒烟医生的要求。我院呼吸科医师参加学习班,对戒烟的相关知识和技术进行了系统学习。

提供戒烟帮助、规劝吸烟者戒烟,医生是最佳人选。医生是健康形象的代言人,同时他们又直接面对患者,吸烟者在患病的时候也最容易遵守医嘱,此时医生的劝阻将会更加有效。然而,对医生来说,帮助吸烟者戒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一方面,临床医生缺乏充足的为吸烟者提供强化戒烟干预的时间。而另一方面,绝大多数医生不具备提供戒烟帮助的专业技能。正是为了克服这些制约因素,促使更多的医生为患者提供戒烟服务,世界卫生组织研究开发了简短戒烟干预的理念与技术,以帮助更多的人能戒烟成功。

还有一条好消息,北京市卫生局5月18日公布心脑血管、肿瘤、口腔疾病防治计划称,两区县将试点免费筛查肺癌,戒烟药物拟纳入医保报销。201*年前,北京成人吸烟率将争取从目前的29%下降至25%以内;男性吸烟率从目前的53.9%下降到50%以内。

目标既定,任务艰巨,为了百姓的健康,我们勇往而前行。

呼吸科

扩展阅读:珍爱生命 远离烟草(201*.5.28-29)

珍爱生命远离烟草(第一讲)

201*年5月29日(星期二)上午5:40~5:53

上海广播电台调频97.7千赫第一财金广播生活服务大课堂主持人:文仪特邀嘉宾:李广智

文仪:今天是5月29日,再过2天是5月31日,这一天,我们将迎来“世界无烟日”。世界无烟日是怎样由来的?她的目的和意义何在?我们有幸请来了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医疗卫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广智来谈谈珍爱生命、远离烟草。

文仪:李医生,世界无烟日是怎样由来的的?

李医生:先从烟草的发现谈起。烟草是生长在南美洲的一种野生植物,最初印第安人将烟叶口嚼或做成卷烟燃烧吸吮。烟草在全球盛行了200多年,直到20世纪,人类才开始认识到烟草对人类的危害。1977年,美国癌肿协会首先提出了控制吸烟的一种宣传教育方式无烟日。世界卫生组织决定从1989年起将每年的5月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中国也将该日作为中国的无烟日。

文仪:近两年“世界无烟日”的口号是什么呢?李医生:201*年的主题是: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口号是“烟草致命如水火无情,控烟履约可挽救生命”

201*年:主题为“烟草业干扰控烟”;口号是“生命与烟草的对抗”。口号在警示人们:要烟草,还是要生命。

文仪:这也就是我们今天要谈的话题:珍爱生命、远离烟草。烟草中究竟有那些有毒害的化学成分呢?

李医生:香烟中含有1400多种成分。吸烟时产生的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会促进癌细胞发展的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和多种其他有害金属化合物。一支烟所含的尼古丁就足以杀死一只健壮的小白鼠。香烟烟雾中大量的一氧化碳同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大240~300倍,严重地削弱了红细胞的携氧能力,因此,吸烟使血液凝结加快,容易引起心肌梗死、中风、心肌缺氧等心血管疾病。更为严重的是,吸烟者还严重妨碍他人健康。研究结果表明,吸烟者吸烟时对旁人的危害比对他自己还大。

文仪:吸烟有哪些危害呢

李医生:医学研究表明,吸烟是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多种疾患的行为危害因素,吸烟已成为继高血压之后的第二号全球杀手。据统计,全球每年有500万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如果不加控制,这一数字到2020年时将达到1000万。有资料表明,长期吸烟者的肺癌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10倍至20倍,喉癌发病率高6至10倍,冠心病发病率高2至3倍,循环系统发病率高3倍,气管类发病率高2至8倍。被动吸烟的危害更大,每天平均1小时的被动吸烟就足以破坏动脉血管。一些与吸烟者共同生活的女性,患肺癌的几率比常人多出6倍。

文仪:妇女和儿童吸烟较少,但是别人在抽烟,他们是被动吸烟,毒害也很大吗?妇女和儿童也深受其害吗?

李医生:调查还显示,在中国被动吸烟的主要受害者是妇女和儿童,尽管她们自己并不吸烟,但经常在家庭、公共场所遭受他人吸烟的危害。55%的15岁

以上女性每天都遭受被动吸烟的危害。儿童由于缺乏自我保护能力,被动吸烟情况更为严重。

文仪:吸烟对青少年有哪些危害

李医生:吸烟对青少年危害性更大。据医学研究表明,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各生理系统、器官都尚未成熟,其对外界环境的有害因素的抵抗力较成人为弱,易于吸收毒物,损害身体的正常生长。据美国25个洲的调查,吸烟开始年龄与肺癌死亡率呈负相关。若将不吸烟者肺癌死亡率为1时,15岁以下开始吸烟者其死亡率为19.68;20~24岁为10.08;25岁以上为4.08。说明吸烟开始年龄越早,肺癌发生率与死亡率越高。

吸烟损害大脑,使思维变得迟钝,记忆力减退,影响学习和工作,使学生的学习成绩下降。心理研究结果表明,吸烟者的智力效能比不吸烟者减低10.6%。

文仪:吸烟对对妇女有哪些危害?与宫外孕有关吗?李医生:吸烟会引发宫外孕。

近20年来,世界各地妇女宫外孕的发生率(主要是输卵管妊娠)增长了两三倍。过去都认为宫外孕的主要原因是盆腔炎和性传播疾病,然而为什么在盆腔炎和性疾病发病率减少的地区,宫外孕仍呈上升趋势呢?专家们一直在寻找新的宫外孕危险因素,其中之一就是卷烟的烟雾。所以,在美国等许多国家都提出了“如果你怀孕,请马上戒烟”的口号。孕妇不但不能吸烟,还应避免到烟雾较多的场所去。

文仪:吸烟与不孕症有关吗?吸烟会引发不孕症。吸烟女性卵子的受精率大大减弱。吸烟女性与不吸烟女性相比,患不孕症的可能要高出2.7倍。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吸烟者的生育力比不吸烟者低72%。英国的研究人员对45名正在接受试管受精的不育妇女发现,尼古丁的分解物可丁宁(cotinina)对受孕有明显影响。研究人员认为可丁宁能影响妇女生殖周期中雌性激素的产生,可丁宁的妇女与没有这种物质的妇女相比,受精卵的比例减少60%。如果丈夫也吸烟,情况就更糟,统计表明,吸烟的夫妇不孕的可能比不吸烟的夫妇高5.3倍。

文仪:吸烟还会引发哪些妇科疾病?

李医生:吸烟还会引发痛经、尿失禁;吸烟减少母乳分泌量;吸烟并服避孕药妇女易患心脏病;吸烟会诱发多种妇科肿瘤,如乳腺癌、宫颈癌、卵巢囊肿。吸烟还会促进女性的衰老。

珍爱生命远离烟草(第二讲)

201*年5月30日(星期三)上午5:40~5:53

上海广播电台调频97.7千赫第一财金广播生活服务大课堂主持人:文仪特邀嘉宾:李广智

文仪:今天是5月30日,明天就是第25个“世界无烟日”。昨天的这个时间,我们有幸请来了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医疗卫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广智来谈谈珍爱生命、远离烟草。今天我接着谈这个话题。

李医生:昨天您谈到了烟草的危害,特别谈到了妇女吸烟或被动吸烟,会促进衰老,请问有没有具体的报道?

李医生:早在1928年美国霍普金斯医学院的玻尔医生研究细胞生物学时,便首先提出缺氧可使衰老加速的理论。吸烟形成长期缺氧及体内雌性激素分泌减少而致提前衰老。美国学者把一部分年龄相仿的吸烟妇女,根据吸烟时间的长短及吸烟量的多少,划分四个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吸烟时间长,吸烟量大者进入绝经期早,嘴唇和眼角过早地出现皱纹,牙齿发黄,皮肤粗糙,失去富有弹性丰润的外表,过早地出现衰老的一些征象。英国的专家报道,长期暴露在烟雾缭绕的环境中,妇女也一样会衰老得快。

文仪:香烟对男性有些特别的毒害呢?

李医生:烟草中尼古丁有抑制性激素分泌及杀伤精子的作用。同时烟草毒素可阻碍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大大降低了妇女的受孕机会。

首先影响男性的性功能。据临床数据显示:现今男性性功能障碍的比例已经高达9.6%,且平均年龄只有36岁。这个惊人的数据表明男性健康问题已影响到不少家庭的幸福。通过对4万余例的门诊资料研究发现,吸烟已经逐渐成为诱发男性性功能障碍的一个主要因素。调查发现每天吸烟超过一包的男人,患勃起功能障碍的几率比不吸烟的男人高出近40%。

文仪:具体地讲,吸烟可能诱发哪些疾病?

李医生:具体地讲,吸烟会危害人体的各个系统和脏器,引发以下疾病:1.心血管疾病:吸烟与冠心病、高血压、猝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发病有关,吸烟促使血液形成凝块和降低人体对心脏病先兆的感应能力。

2.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肺癌。

3.消化系统疾病:消化性溃疡、胃炎、食管癌、结肠病变、胰腺癌和胃癌。4.脑血管疾病:吸烟增加脑出血、脑梗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危险。另外吸烟可损伤脑细胞、损害记忆力、影响对问题的思考及引起精神紊乱等。

5.内分泌疾病:吸烟20支/日,可使糖尿病危险增加1倍。吸烟亦促发甲状腺疾病。

6.口腔疾病:如唇癌、口腔癌、口腔白斑、白色念珠菌感染、口腔粘膜色素沉着、口腔异味等。

7.眼科疾病主要包括:中毒性视神经病变、视觉适应性减退、黄斑变性、白内障等。

文仪:吸烟对死亡有影响吗?李医生:据卫生部疾病控制局报道,吸烟是造成多种慢性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201*年中国由吸烟导致的死亡人数近100万,超过艾滋病、结核、交通事故以及自杀死亡人数的总和,占全部死亡人数的12%。如不采取控制措施,预计到2020年,该比例将上升至33%,死亡人数将达到200万,其中有一半人将在35岁至64岁间死亡。

文仪:李医生,今年的“世界无烟日”,我国有哪些重大的活动?

李医生:在第25个世界无烟日前夕,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国控制吸烟协会于201*年5月26日联合举办了“生命、健康、权利”为主题的志愿者街头控烟宣传活动,活动口号是“被吸烟,我不干!”。活动旨在通过志愿者的宣传和市民的参与,让民众们了解二手烟危害,唤醒民众积极维护自身健康权力的意识,在面对二手烟危害时敢于说“不!”,从而全面推进公共场所禁烟。

文仪:目前二手烟危害的情如何?

李医生:烟草危害就在我们的身边,影响着我们自己、我们的亲人和我们的社会。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我们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形成全社会的共识、氛围和行动。在当前形势下,吸烟及二手烟暴露已经成为危害社会公众生命健康的最大隐患之一待。

烟草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己是众所周知的事实。目前,中国有3亿吸烟者,7.4亿人受到二手烟危害,每年有120万人死于烟草相关疾病。吸烟者不但损害自身的健康,他们吸烟时产生的二手烟,也会给不吸烟者造成危害,引起肺癌等恶性肿瘤、慢阻肺、心血管病、脑血管病等严重疾病,尤其可危害孕妇、婴儿和儿童的健康。有研究表明,与吸烟者共同生活的女性,患肺癌几率比常人高出6倍;20%~30%的肺癌患者是由“二手烟”引起的。

文仪:二手烟毒害的场所在哪里呢?

李医生:据调查显示,在全国遭受“二手烟”危害的人中,67.3%是在家庭,63%是在工作场所,72.7%是在公共场所。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常务副会长许桂华指出,妇女和儿童是二手烟的主要受害者,但大多数不吸烟者在面对二手烟危害时,往往碍于面子、礼貌缺乏站出来制止的勇气,或采取默默忍受或选择离开,不敢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今天我们组织志愿者进行街头宣传的主题是“生命、健康、权利”,口号是“被吸烟,我不干!”。其目的就是不断唤醒更多的民众,勇于维护自身健康权益,在工作场所、公共场所面对二手烟敢于说“不!”,对在工作场所、公共场所的吸烟者,敢于主动劝导他们掐灭烟头或离开室内。同时,通过公众维护自身权益,全面推进“公共场所全面禁烟”立法与活动,实行公共场所全面禁烟,更有效地保护多数民众,特别是妇女、儿童免受二手烟危害。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珍爱生命远离烟草》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珍爱生命远离烟草: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珍爱生命远离烟草》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661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