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组织部门常用公文写作(5)--关于工作总结的写作

组织部门常用公文写作(5)--关于工作总结的写作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9 02:29:18 | 移动端:组织部门常用公文写作(5)--关于工作总结的写作

组织部门常用公文写作(5)--关于工作总结的写作

组织部门常用公文写作(5)--关于工作总结的写作

总结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事务性应用文。

总结就是对已做过的工作进行理性思考,主要是回顾过去做过什么,如何做的,做得怎样。

总结与计划是相辅相成的,总结要以计划为依据,计划总是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1、工作总结的结构形式及内容

年终总结(包括综合性总结)或专题总结,其标题通常采用两种写法,一种是单位名称+时间+文种,如“××单位××年工作总结”;另一种是采用新闻标题的形式,如××县委组织部的专题总结:“我们是如何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正文一般分以下三大部分表述:

第一部分:情况概述,这是总结的开头部分,简要介绍工作的目的、背景、内容、主要成绩和经验,并点明总结的主旨,总领全文,为正文的写作做好铺垫,读者对全文有个概括的印象。这部分文字篇幅不宜过长,只作概括说明,不展开分析。

第二部分:主要经验或者是解决的主要问题,这部分是总结的主体,在第一部分概述情况之后展开分述,应占主要篇幅,集中阐述主要经验,具体做法和体会。有的用小标题分别阐明成绩与问题、做法与体会或者成绩与缺点。专题性的总结,也可提炼出几条经验。

第三部分:今后打算。这是总结的结尾部分,主要是根据已取得的成绩和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提出今后的设想和打算。内容包括应如何发扬成绩、克服存在的问题及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也可以展望未来,提出新的奋斗目标。2、工作总结的写作要求

一要精选材料。我们平时做过的事情比较多,动笔之前,要大量收集整理材料,掌握第一手资料,做到“巧妇”有米可炊。材料收集整理完毕之后,要对原材料进行取舍、加工和概括,做到去粗存精,把主要的能够反映主题的材料留下来,去掉与工作无关紧要的“枝叶”。二要抓住重点。有了材料之后,要理清头绪,找出重点。不能主次轻重不分、面面俱到。总结要做到工作中的重点方面要详写,次要的略写,与主题无关的不写。总结中引用的事例要典型,数据要精确,语言要简练,凡能用一句话或一个事例说明的问题,就不要再用其他的事例来补充。要紧紧围绕总结区间的中心工作来写,做到一条主线贯穿到底,这样就会给人一种清晰、明白的感觉,让人一目了然。

三要写出特色。特色,是区别其他事物的属性,任何单位或个人在开展工作时都有自己一套不同于别人的方法,经验体会也各有不同。因此,写总结时我们要在充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进行认真分析比较,找出突出特点,不要停留在一般化的文字上。

四要实事求是。工作总结要全面深入地回顾、检查、总结前一时期或某一项工作,找出成绩与缺点、成功与失败、经验与教训,实事求是地作出评价。既不夸大成绩,也不缩小缺点,更不能回避矛盾和问题,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端正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作出评判,使大家认识统一,思想一致。这样的总结,才能让群众心服口服。同时,通过总结,把成绩、经验、问题和今后打

算等向领导汇报,还可以引起领导的重视,争取领导的支持、指导,以便更好地开展下一步工作。

五要条理清楚。写好总结要抓住典型事例和材料,用正确的理论进行阐述,用准确的语言进行表达,做到思路敏捷,概念清楚。既突出重点,又安排好章节。一个问题说清了,再叙述另一方面。这样就可以抓住事物本质,揭示事物规律,有的放矢,切中时弊,使人一目了然。

六要语言流畅。在总结写作中,不能出现一串串漫无边际的套话、空话。语言表达要生动、形象、优美、流畅、活泼,使人读起来琅琅上口,看起来赏心悦目。在问题的提法上、内容的安排上、段落的衔接上,观点和材料的配合上,都要尽可能作到出彩出新,使读者、听者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还要注意语言形象化和修辞方法的适当选用,特别是对一些拔高性的评价用语,要慎重选用。

扩展阅读:组织部门常用公文写作

组织部门常用公文写作

首先讲第一个问题:公文拟写和文字工作的重要性公文,是指公务文书的简称。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处理公共事务时所使用的一种书面文件或文字材料。是上传下达、来往于各个公共部门之间的书面文件,代表着一个机关、单位的整体素质,体现着一个机关、单位的理论水平、业务能力和工作作风。

公文拟写是机关发文处理的第一个环节,在全部文书处理工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文件起草的好坏,对于保证文件的质量和发挥文件的效应都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文件的拟写比较起收发、登记、打印、催办等文书处理环节来说,往往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尤其是一些重要文件的拟写,更是一种艰苦细致、劳心费神的脑力劳动。特别是组织部门所发的政策性文件和各种会议上的领导讲话,涉及面广,影响力大,所产生的政治影响和社会效果比较深远,最能体现发文机关和讲话者的理论水平、领导艺术、业务能力和工作作风。因此,拟写公文既是一项思想性、政策性、业务性很强的工作,是保证文件质量的重要基础,也是对每位公文拟写者综合素质的检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提高每一位组工干部的文字能力。

当前,文字工作已经成为机关干部的一项基本技能,而不是职业,就像开车原来是职业现在是技能,操作电脑也正从职业变为技能一样。文字工作是机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字能力是每一个机关干部必备

的能力和基本功。文字工作的重要性从组织部门这个角度看,至少有三个方面:

第一,文字是指导工作的主要方式。组织部门指导工作,大量地要依靠文件或领导讲话,而无论是文件,还是领导讲话,主要都是通过书面文字形式表达和体现的。从实践经验看,乡镇以下指导工作很少需要文字,主要是面对面指导、安排、布的机会很多,口头上讲一讲就等于工作部署了。从村和社区到乡镇街道,再从乡镇街道到县(市)区,从县(市)区再到市里,越往上、行政级别越高,上级面对面指导下级工作的机会就越少。比如我们全市有近千个村,近百个乡镇街道,100多个市直单位,10个县(市)区,无论是从空间上,还是时间上,你都不可能当面去部署、安排、指导。因此,作为上层机关,指导工作的主要手段是文字,用文字指导工作可以突破很多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由此可见,提高文字水平与提高组织部门指导工作水平是直接联系在一起的,对组工干部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文字是请示、汇报工作的重要手段。就市委组织部而言,对下是领导机关,对上是市委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对省委组织部又是下级机关。我们向市委、省委组织部请示汇报工作,经常性的、大量的是通过文字形式进行的。即便有些工作当面请示、汇报,也需要准备文字材料。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哪个科室不需要请示汇报工作、不需要文字工作,只是文字量有多有少,文字工作的难度有大有小。

第三,文字是交流信息的有效载体。组织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部内科室与科室之间,大量信息交流、情况沟通、意见反馈等等,都是通

过文字形式实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字是工作协调的媒介,文字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信息交流的效率和效果。

文字工作是指导工作的主要方式,是请示汇报工作的重要手段,是机关部门之间交流、协调工作的信息载体。文字水平高低反映机关工作水平高低,文字工作质量影响机关工作质量,文字工作效率关系机关工作效率,文风体现机关工作作风。因此,文字工作对于组织部机关工作来说十分重要,对组工干部来说,是每一个人都必须具备的基本功。

这就要求各级组织部门领导必须十分重视文字工作,重视文件的拟写工作,并要求组工干部都能十分熟练地掌握文件的拟写要领和写作方法,不断提高文字能力和工作效率,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严肃认真的态度搞好公文写作。

组织部门常用公文写作(2)--关于领导讲话稿的写作下面讲第二个问题:组织部门几种常用公文的写作要领中办发“1996”14号文件《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规定,党的机关公文包括决议、决定、指示、意见、通知、通报、公报、报告、请示、批复、条例、规定、函、会议纪要等十四种。这十四种公文是法定公文。

除上述十四种法定公文外,作为组织部门在工作中,还经常使用诸如领导讲话稿、调查报告、汇报材料、工作计划、工作总结、经验介绍、信息简报、会议记录等非法定公文。

这些非法定公文与法定公文同等重要。

今天,我重点就组织部门平时常用的领导讲话稿、汇报材料、工作计划、工作总结、调查报告、经验介绍、信息简报等七种公文的写作要领讲解一下。

(一)关于领导讲话稿的写作

在日常工作中,领导讲话稿的使用频率很高,使用的范围很广,发挥的作用也很大。我们每次阅读一篇优秀的领导讲话稿,都会从中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声音,感受到时代的号角、历史的脉搏和人民的心声。从一些卓越领导者的讲话中,都不难看出其中蕴涵的不同凡响的力量。

如毛主席的讲话生动诙谐、气势磅礴;

邓小平的讲话绵里藏针、简洁明快;

朱基的讲话机智幽默、谈笑风生;

胡锦涛的讲话思维缜密、情理交融;

温家宝的讲话温文尔雅、坦诚真挚。

他们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讲话中都充分表现出了个人的魅力,使我们从这些领袖人物的讲话中体味出他们渊博的知识,高超的领导艺术,从而去追求睿智的人生,去呼唤奋斗的激情。同时,领导讲话稿的写作对于完善领导者自身形象,体现其工作成效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一名政治上成熟的领导者,都很注重讲话稿的写作。讲话稿的结构,一般由标题、时间、称谓、正文几部分组成。正文又包括开头、主体、结尾三个部分。

1、领导讲话稿的标题。标题是入眼的第一印象,要给予高度重视。领导讲话稿的标题有两种写法。

一种是单标题。由讲话人姓名、会议名称、文种组成,如《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也可以省略讲话人姓名,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另一种是双标题。写法是:将主要内容或中心思想概括为一句话或两三句话作主标题,再由讲话人姓名、会议名称、文种组成副标题,或由会议名称和文种组成副标题,然后将讲话人姓名再另起一行。至于哪些讲话用单标题,哪些讲话用双标题,没有明确的规定,主要是看起草讲话稿人的爱好和讲话领导的习惯。在一般情况下,如果一个会议有两位领导讲话,重要领导的讲话用单标题,次要领导讲话用双标题。

在拟写双标题的主标题时,或揭示讲话主旨,或明确讲话的主要内容,或提示受众注意,或引发读者兴趣,总之,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拟写标题的基本要求8个字:准确、规范、醒目、精练。所谓准确,就是在确定标题时要抓住讲话稿的内容和要点,准确地加以提炼,使题文相符,概括精要。

所谓规范,就是要合乎格式要求,根据不同类型的讲话确立不同类型的标题。

所谓醒目,就是不抽象模糊,力求特色鲜明,感染力强。

所谓精练,就是标题语言应凝练概括,言简意赅,使人读其题而明其文、知其意。

2、领导讲话稿的称谓。称谓是指对受众的称呼,写在正文之前的顶格位上,根据参加会议、活动和各种仪式的受众不同来确定,分别使用同志们(党的会议常用)、各位代表(代表大会常用)、各位专家学者(学术会议常用)、女士们,先生们(国际性会议常用)等。

总的要求是,称呼要适宜得当,不卑不亢。

3、领导讲话稿的正文。正文一般由开篇(引言)、主体、结尾三个部分组成。

(1)开篇。这部分虽然内容不多,表达比较简洁,但在文中处于特殊地位,具有引领全文,确定基调的作用。常见的开篇大致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是开门见山式。即用简明扼要的一句或几句话点明讲话的主题,不绕圈子。一般比较严肃的工作会议或部署性、指导性会议常用这种形式。

二是综合概括式。用精练的语言将讲话的主要内容或基本精神进行高度浓缩,概要精当的表述出来。一些比较重要的部署性会议、指导性会议或交流性会议常采用这种形式。

三是提示说明式。在开头先把要讲的主要问题用简单的几句话概括一下,说明讲话的缘由和要点,以引起受众的注意,这种方式多在专题性会议、座谈讨论会议中出现。

四是阐发意义式。一般适宜于一些重要的部署性、总结性、交流性和礼仪性会议。就是在讲话的开头既概括会议召开的背景,又全面阐明会议召开的意义。

五是开启作结式。先将讲话全文的主旨或结论以开篇,然后在正文的主体中用事实和依据分别予以分析和说明。一般礼仪性讲话和总结性讲话常采用这种开头形式。

六是自然入题式。开头先说几句题外话,将听众的注意力和兴奋点吸引过来后顺势进入正题,这种开篇方式比较适宜于座谈、研讨会议。

七是礼貌祝福式。就是在各种不同的礼仪场合,如表彰庆功会、欢迎欢送会、节日庆典会上对讲话受众或表示祝贺,或表示欢迎,或表示诚挚的慰问,起到宣传教育、鼓舞人心的作用。

(2)主体的结构安排。这是讲话稿的核心部分,应写得充实具体,条理井然。鉴于领导讲话稿特殊的实用功能,在长期的写作实践中形成了基本固定的结构形式,一般包括横向式、纵向式、总分式和纵横结合式4种结构形式。

第一,横向式结构,也称并列式结构。即在讲话稿的开篇,以寥寥数语阐明讲话的背景、目的、意义后,直接展开各部分的内容,各部分内容之间在逻辑上呈横式关系。部署性会、指导性会、总结性或表彰性会议常采用这种结构形式。

第二,纵向式结构,也称递进式结构。是指讲话以时间或空间为线索,按照事物的内在联系和人们的思维习惯,将其结构安排得循序渐进,层递有序,在叙述论理的过程中,不断使讲话主旨得以确立和深化。部署性、指导性、座谈会议以及领导干部就职、述职讲话常采用这种形式。第三,总分式结构,具体可分为两种形态,即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以前者居多。先总后分一般在开头部分对讲话全文进行总的概括,明确讲话的主要内容、基本观点或总体评价,然后以此为中心分别进行阐述和说明。总结式讲话、经验交流式讲话常采用这种形式。先分后总的结构方式,即先进行分述铺垫,最后进行总结。这种结构形式的好处是把最重要、最核心的结论性意见或评价安排在结尾,起到余音绕梁的作用,产生较强的说服力与震撼力。

第四,纵横结合式结构。这种结构形式是在纵式、横式结构的基础上,将二者很好地融合起来,形成纵中有横、横中有纵,彼此交错的结构方式。一般内容比较丰富、篇幅较长的领导讲话常采用这种方式。这种结构安排,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和认识事物的规律,也符合讲话层序分明的表达习惯。可使讲话议题集中、主旨突出、条理清楚、说服力强。

(3)结尾。相当多的实用文体都不一定要有结尾,但讲话稿不同,它一定要有一个结尾。否则,听众会认为,××领导还没有讲完怎么就转身下台去了?

结尾部分写得好,能给听众以完整的印象,使人们能从即将结束的讲话中受到启发,开阔视野,明确方向,增强信心。结尾一般应根据讲话内容的需要,或总结概括,提纲挈领;或自然作结,干净利落;或深情寄语,提出希望;或抒发感情,表达心愿;或强调意旨,引起重视,使讲话充满号召力和感召力。写结尾要注意两点:

首先,结尾要结在必然收束的地方。主要内容表达完毕了,主体部分结构完整了,文章就到了要结束的地方。这时如果还不结束,听众就会不耐烦。反过来,如果内容还没表达完,主体还不完整,既使有一个专门的结束语,文章也不完整。

其次,可采取自然结束和专门交代两种结尾方式。自然结束不用专门的结束语,但听众都能听得出来,讲话到这里结束了。专门交代则使用模式化的结束语。

(4)领导讲话与工作报告的区别。从广义上说,工作报告也是领导讲话的一种。但具体分析,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领导讲话一般是指各级组织的领导者在各种会议上或公众场合,就某项工作或某一问题表明其基本态度或提出工作要求的应用文。

工作报告是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的领导者,在重要会议上向与会者就一个时期的工作进行总结和安排部署时使用的应用文。

一般的专题性会议不需要工作报告,只要有领导讲话就可以了,而重要的工作会议既有工作报告,又要有领导讲话。

工作报告侧重于对工作的全面总结和安排部署,而讲话则是就某个特别重要的问题加以强调或阐述。

4、领导讲话稿的起草要求。由于领导公务繁忙,大部分领导讲话稿都要用工作人员来起草。

各位组工干部,在起草讲话稿时,要注意做到三要,把握两度。

三要:一要领会意图,进入领导角色。领导讲话是体现领导思路、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方面,往往涉及领导的政治观点乃至立场。这就要求起草讲话在立意上要尽可能地体现领导意图。

具体地讲,就是要求我们在写作构思时,应迅速进入领导角色,站在领导的高度考虑应讲些什么,不在其位,学谋其政。起草讲话的内容,一是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中去把握,二是从上级会议精神和相关指示中去理解,三是从讲话的领导一个时期的重大活动中去捕捉,四是从讲话的领导关注的热点、思考的难点和强调的重点中去领悟,五是从当地的实际情况中去发掘。二要胸怀全局,当好领导

外脑。领导讲话,总是围绕核心内容,站在全局高度发表意见和提出要求。因此,当你为领导起草讲话时,一方面,要胸怀全局,既要善于围绕关键性问题讲意见,还要善于围绕倾向性问题提要求。要知道,领导讲话越能抓住倾向性问题,就越有针对性、越能引起听众共鸣,也越有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要当好领导外脑,即善于发挥执笔三分主的优势。做好三分主,贵在布局谋篇要推陈出新。领导讲话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发人深省,打动与会人员,也才能更好地传达领导的意旨。在起草领导讲话的创新上,一是创新立意,二是创新观点,三是创新结构,四是创新语言。在讲话的语言上,要做到概括、严密、形象、恳切、通俗、有鼓动性。三要突出个性,符合领导口味。作为领导讲话的起草人,你一定要透彻了解领导的个人特点以及文风爱好,这样才能做到因人而异,写出符合领导个性特点的讲话来。同时,要针对听众的不同身份,适当引用符合听众口味的名言俗语,并穿插一些听众喜闻乐见的典型事例,以拉近讲话的领导与听众的心理距离,使讲者动情、听者入神。要知道,不管是哪一类型的领导,都希望自己的讲话体现很强的思想性、具有极大的鼓动性。因为讲话思想越深刻,听者就会越入神;鼓动性越强,聆听效果就会越好。两度:一要选准角度。和其他文章一样,每一篇领导讲话都有一个最佳角度,角度选准了宗旨才能突出,角度选不准,宗旨不突出,就会落入泛泛而谈、没有新意的俗套。如何选准角度呢?一般的做法,一是根据会议的内容来选。这个会议的主题是什么,领导怎样讲能达到最佳效果,怎样讲最能打动听众等因素,要综合考虑,然后确定领导讲话的角度。二是根据领导在会议中所扮演的角色来选。同一领导在不同

的会议或场合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不同职务的领导在同一场合扮演的角色也不相同。在起草领导讲话时,要根据其在特定的会议或场合中扮演的角色来确定讲话角度,使领导的讲话符合会议的主题、符合其在会议中的角色,防止喧宾夺主或相互撞车。三是根据工作的内容来选。领导讲话一般都是对某一项工作或某一项任务的强调。每一项工作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和重点,这个规律和重点就是领导讲话的角度。起草领导讲话要紧紧扣住工作的重点,阐明其规律,晓之以厉害。二要把握尺度。起草领导讲话把握尺度很重要。什么领导讲什么话,什么场合讲什么话,都有讲究。生活中常有这种现象,布某一项工作,会议开了,领导讲了,就是落实不到位,原因固然有多种,但与领导讲话尺度把握不准、不切实际有很大关系。因此,在起草领导讲话时,一是领会意图,根据领导职务把握尺度,防止将上级领导的讲话改变一下称呼,让下级领导一样讲,做官样文章。二是根据工作的重要程度把握尺度。召开会议的目的是什么,部署的工作在全局中的位怎样,领导讲话如何强调,强调的力度有多大等都要心中有数,要有度、有分寸。三是结合实际把握尺度。领导讲话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符合本地单位的实际,不讲大话、空话,不讲不切实际的话,不讲过头的话。

组织部门常用公文写作(3)--关于汇报材料的写作

(二)关于汇报材料的写作

汇报材料是组织部门经常使用的文种,在日常工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汇报材料的结构,一般由标题、成文时间和署名、称谓、正文等部分组成。

1、汇报的标题。一般有三种写法:

一是公文式标题,也称简式标题,即由"汇报事由+文种"构成。如《关于落实全省人才工作会议情况的汇报》等。

二是非公文式标题,也称复式标题,由正标题和副标题两部分组成。正标题一般是同汇报内容有关的一句话,如《突出实践特色确定活动载体》;副标题一般是标明汇报的内容、范围、文种等,如《关于我县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汇报》。

三是文称式标题,即用简略的文字直接点题,如××工作的情况汇报。

2、成文时间和署名。汇报的成文时间一般以作者定稿的时间为准,署名与成文时间多在标题之后,各占一行,居中排列。

3、汇报的称谓。称谓是指汇报的主送单位和个人。若是书面报送,一般只送单位不送个人。如果作为面对面的口头汇报材料,则应根据听取汇报的人员情况来确定。

4、汇报的正文。一般由开篇、主体、结尾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开篇部分。也称前言、开场白,主要介绍汇报的目的、原因,或概括工作的总体情况、得出的有关结论,介绍汇报的有关背景情况等。但不论何种开篇,都要体现简洁明快,开门见山。

第二,主体部分。汇报材料常用的主体结构分为三种,即纵式结构、横式结构、纵横交错式结构。纵式结构是指按照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或时间顺序来安排观点和材料。横式结构是指将掌握的材料和形成的观点按照其性质或类别,并列放,分别叙述,从不同的方面综合说明汇报的主题。纵横交错式结构,就是纵式结构和横式结构的结合使用。第三,结尾部分。汇报一般有一个简要的小结,用于对汇报的总体内容作一个纲要性总结,这一部分可以省略,也可扼要表述。汇报单位的名称可写在标题下面,也可放在文末,与成文时间并行。

5、要把握好汇报材料的文体特色。汇报材料的文体特点有五个方面,在写作时一定要把握好。

一是针对性。要根据汇报对象组织材料,要求汇报什么就汇报什么,不要讲不相关的事情,千万不要答非所问,风马牛不相及。

二是真实性。汇报必须尊重客观事实,以大量具体可靠的、可检验的材料为基础,真实反映事物的本来真面目,引用的事例必须准确无误,不能使用可能、大概一类语言。

三是新颖性。要体现工作的创新性和实践性,汇报的事实材料要新,不能老生常谈;汇报的观点要新,不能老调重弹;汇报的结论要新,提出的意见、建议要有创新性,并能用于指导实践。

四是条理性。内容要合乎逻辑,概念准确,阐述的观点不能自相矛盾;同时在通篇布局上要脉络清楚,整齐划一,让人一目了然。五是朴实性。语言要朴实简练,准确精当,汇报材料一般以不超过3000字为宜。

6、如何向领导汇报好工作。向上级汇报工作是各级组工干部的基本功,也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通过汇报,可以反映一个干部的综合能力和水平。凡是优秀的组工干部,都很重视汇报工作,凡有上级领导光顾,都要认真准备。

那么,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把无限的工作汇报清楚,给上级领导留下很好的印象呢?我认为,就一般的汇报而言,关键要讲清四点:

一要讲重点。上级领导到下属单位来,作为下属单位的领导,想详细全面汇报工作,也是情理之中,因为大家辛辛苦苦,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何况机会难得呢?但不能忘记,上级领导来检查工作或进行调研,是有明确任务的,要么是为分管工作而来,要么是为当时的中心工作而来。因此,在汇报工作时,必须摸清情况,突出重点,绝对不能求全贪大,面面俱到。汇报时,要讲上级领导想知道的重点,讲上级领导

最关心的重点,同时,一定要有做法、有成效、有经验、有体会,让领导听了后,感到有所收获,有所启发。

二要讲亮点。上级领导下基层,都希望多了解一些下属单位的情况,特别是各单位的亮点,尤其是对全局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和示范作用的好经验好做法,更是不能放过。在汇报亮点时,一定要把握好度,既不能夸夸其谈,又不能就事论事,一定要恰如其分,使上级领导愿意听,听得进,记得住,汇报亮点工作也要讲方法、讲技巧。有时可以陪着上级领导边走边汇报,有时可以陪着上级领导边看边汇报,有时还可以在餐桌上汇报。总之,就是要引起上级领导的关注,吸引其眼球和视线。三要讲焦点。焦点问题就是基层群众普遍关心的敏感和热点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是社会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有的是基层存在的倾向性问题,上级领导下基层搞调研或检查工作,也是最关心焦点问题的,如果听不到焦点问题,总会有块心病,调研也是有缺憾的。因此,向上级领导汇报工作,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主动汇报焦点问题,特别是那些影响或制约基层单位长远建设发展,并带有一定倾向性的问题,必须汇报清楚。这样,才会引起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注,才能达到汇报的目的。在汇报焦点问题时,事前必须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摆出问题要实事求是,分析问题要全面准确,提出建议要有的放矢。四要讲难点。单位有大小,困难有大小。在现实工作中,有些基层单位的领导向上级领导汇报困难时,不管是大小困难,生怕遗漏了,胡子眉毛一把抓,不作选择地抛向上级领导,让上级领导感到这个单位除了困难,就没有成绩,这既不利于基层单位的发展和建设,也不利于

基层单位的干部成长。当然,上级领导好不容易来单位一次,想多汇报一些困难,以取得上级的帮助和支持,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把所有困难,不分大小,不分难易,一律汇报,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对本单位或本人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要区分层次、区别轻重,对经过自己努力可以解决的困难,就不应再向上级汇报。向上级汇报的困难,必须是本单位或自己无法解决的重大困难,同时,也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一些成功的经验来看,汇报一、二个事关单位发展的重大困难,做到少而精,并讲清楚解决好这一、二个困难对单位长远发展甚至大局的影响,这样就可以引起上级领导的重视,你所上报的困难也就更容易得到解决。

向领导汇报工作除了要讲清上面的四点外,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

一要全面客观准确,这是向领导汇报工作的基本要求。因为领导只有全面了解工作开展情况,才能在此基础上作出准确的判断,形成合理的决策意见。所以,向领导汇报工作时,反映的情况要尽可能充分详实。首先是要全面。既要从宏观上汇报推进工作的基本做法、重要进展、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又要从微观上汇报工作开展中一些对整体效果有影响的细节,使领导不但能从总体上把握工作情况,又能从局部上把握工作推进中每一个重要环节的情况。

其次是要客观。既要报喜详细汇报工作所取得的成就和效果,又要报忧客观汇报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主客观原因,特别是对工作中人为失误要分清责任,力求具体。

再次是要准确。汇报工作用事实来说话,用数据来明理,切忌模棱两可,可能是、大概会,如果这样,就会误导领导,也会给领导留下你工作不踏实、作风不严谨的印象。

二要提出解决问题方案,这是向领导汇报工作的核心内容。汇报工作的实质,就是要通过对一系列材料的说明和分析,更清晰、更系统、更全面地说明情况,反映事情的来龙去脉,揭示事实背后的本质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建议,供领导选择。因此,在向领导汇报工作时,要准备多套方案,并将其利弊了然于胸,必要时向领导阐述明白,并提出自己的主张,然后争取领导理解和支持。对领导不太熟悉的领域需要决断的事项,要尽量把问题的全过程、自己的倾向性意见及其理由说清楚。一单位的领导曾批评向他汇报问题的一位下属是屎尿一块端上来,这话听起来虽然不雅,但也很形象地反映了一些人汇报水平的低下。大家要切忌!

三要因人而异,这是向领导汇报工作的关键所在。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每一个领导都形成了自己的工作特点,汇报工作时做到因人而异,既有利于争取领导对自己的理解和支持,也有利于与领导建立和谐关系。比如,有的上级领导性格内向,做事沉稳,是慢性子,向这样的领导汇报工作,就要有条理地有顺序地铺开,力求使他对你的工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有的上级领导性格外向,做事干净利落,是急性子,向这样的领导汇报工作,就要选择重点,简明扼要,少说过程,直奔主题,让他一下子抓住问题要害,然后再全面展开。如果你把顺序弄颠倒了,领导就容易不耐烦,听不进你的汇报。

四要选择时机,这是向领导汇报工作的必要条件。汇报工作要根据领导工作情况事先约定,按约定好的时间到达。过早到达会使领导因准备未毕而尴尬;迟迟不到,则又会让领导等候过久而失礼。当到达领导的办公室后,则轻轻敲门,待听到领导招呼后再进门。汇报工作时要注意自己的举止,做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文雅大方,彬彬有礼,还要控制时间。一般情况下,在听取汇报时,领导总是先了解事情的结果,所以汇报工作时要先说结果,再谈过程和程序。这样,汇报工作时就可以简明扼要,有效节省时间。

关于如何写好汇报材料,如果你什么都没记住,那就请你记住一位老领导关于搞好汇报的十字箴言面上有数字,深度靠典型。

组织部门常用公文写作(4)--关于工作计划的写作

(三)关于工作计划的写作

工作计划是组织部门使用范围很广的重要公文。各级组织部门,对一定时期的工作预先作出安排和打算时,都要制定工作计划,用到工作计划这种公文。

工作计划实际上有许多不同种类,它们不仅有时间长短之分,而且有范围大小之别。从计划的具体分类来讲,比较长远、宏大的为规划,比较切近、具体的为安排,比较繁杂、全面的为方案,比较简明、概括的为要点,比较深入、细致的为计划,比较粗略、雏形的为设想,无论如何都是计划文种的范畴。

不管其如何分类,计划内容的范围都是做什么、怎么做和做到何种程度三大项。

1、各种工作计划的特征和写作特点

(1)规划。规划是计划中最宏大的一种:从时间上说,一般都要在三五年以上;从范围上说,大都是全局性工作或涉及面较广的重要工作项目;从内容和写法上说,往往是粗线条的,比较概括。

规划是为了对全局或长远工作作出统筹部署,以便明确方向,激发干劲,鼓舞斗志,相对其它计划类公文而言,规划带有方向性、战略性、指导性,因而其内容往往要更具有严肃性、科学性和可行性。这就要求写作者必须首先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周密的测算,在掌握大量可靠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党、国家和具体单位的发展方针确定发展远景和总体目标,然后充分吸收有关意见,以科学的态度,反复经过多种方案的比较、研究和选择,确定各项指标和措施。

规划的具体写法:规划因具有严肃性,所以一般都是通过指示性通知来转发的,其格式都是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一般不必再落款,也不用写成文时间。

规划的标题是四要素写法:单位名称+时间期限+内容范围+规划二字。如,《佳木斯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2020年)》。

规划的正文一般都比较长,大致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①前言,即有关的背景材料,也就是制定规划的起因和缘由。这是制定规划的依据,因此不能简单地罗列事实,而应把诸多有关情况经过认真地综合、分析,找出其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这样才会使人相信下面所提的规划目标言之有据,有可靠性。

②指导方针和目标要求。这是规划的纲领和原则,是在前言的基础上提出的,因此既要写得鼓舞人心,又要写得坚定有力,要用精炼的语言,概要地阐述出来。

③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这是规划的主体和核心,是解决做什么和怎样做的问题,因此任务要提得明确,措施要提得概括有力。这部分写作通常有两种结构:对于全面规划或任务项目较多的规划,因其各项任务比较独立,没有多少共同的完成措施,一般采用以任务为主线的并列式结构(措施都在各自的任务之后分别提出);对于专题规划或任务较单一的规划,因其任务项目较少而其项目之间的联系又较大,一般采用任务、措施分说的分列式结构。

④结尾,即远景展望和号召。这部分要写得简短、有力、富有号召力。

(2)设想。设想是计划中最粗略的一种:在内容上是初步的,多是不太成熟的想法;在写法上是概括地、粗线条地勾勒。但时间不一定都是远的,范围也不一定都是宏大的。

一般说来,时间长远些的称设想,范围较广泛的称为构想,时间不太长、范围也不太大的则称为思路或打算。

设想是为制定某些规划、计划作出准备的,是一些初步想法。设想在严肃性、科学性和可行性方面的要求相对差一些,因为它是为正式的规划或计划作准备,不是给各级领导看的,就是交群众讨论的,不必也没时间考虑得太周密,只要基本成形就可以,且在提出任务或目标时,往往还有一些简短的论述语句。

设想与规划一样,在内容的写法上都是比较原则和概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写得太细、太具体。

设想的具体写法:设想因具有超前性,所以其写作要求并不十分严格,其格式也不大一样:

如果是给领导看的,报给上级,就要严肃一些,随报告报送,不必落款,也不必写行文时间;

如果是交给群众讨论的,或者不以通知或报告的形式转发或上报,就要落款并写明具体行文时间。

设想的标题可以是四要素,也可以是三要素,或省略单位名称,或省略时间期限,还可以是两要素省略单位名称和时间期限,如《关于机构改革的初步设想》。

设想的正文一般有两种写法。第一种是只讲目标、要求的条项并列式写法,适用于时间较长远的设想或工作计划的最初构思或打算。第二种是也按规划、计划、方案或安排的格式结构,只是内容粗略一些

的想法,适用于预备性计划,即只是征求意见的构想、思路或打算。

(3)计划。狭义的计划是广义工作计划中最适中的一种。这个特点表现在,时间一般在一年、半年左右,范围一般都是一个单位的工作或某一大项重要工作,内容和写法要比规划具体、深入,要比设想正规、细致,要比方案简明、集中,要比安排阔展、概要。

计划的具体写法:计划由于大多以一个单位的工作内容范围,只在单位内要求执行,所以一般不以文件形式下发,因而除标题和正文外,往往还要在题下或文后标明×年×月×日制定字样,以示郑重。计划的标题也是四要素写法,其中哪一个要素都不应省略。正文写法,由于计划是对一个单位的全面工作或某一项重要工作的具体要求,所以写作是要比规划和设想都要具体、详细得多。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①开头,或阐述依据,或概述情况,或直述目的,要写得简明扼要。②主体,即计划的核心内容,阐述做什么(目标、任务)、做到什么程度(要求)和怎样做(措施办法)三项内容,既要写得全面周到,又要写得有条不紊,具体明白。全面工作计划一般采取并列式结构(任务、措施分说)。

③结尾,或突出重点,或强调有关事项,或提出简短号召,当然也可不写结尾。

(4)要点。所谓要点,实际就是计划的摘要,即经过整理,把主要内容摘出来的计划。一般以文件下发的计划都采用要点的形式。要点的具体写法:要点大多是上级机关某一项重要或较大工作计划的摘要,一般都要以文件形式下发,因而多用某个通知作文件头,所以只要有标题和正文两部分内容就可以了,不必再落款和写成文时间。但也有些要点,由于涉及的工作重大,为郑重起见,往往要在标题下标明发文机关名称和制发具体时间。

要点的标题可写四要素,也可写三要素,但三要素的写法一般要在题下标明被省略的发文机关名称。

正文写法,由于要点的内容是摘录计划的主要之点,所以其正文都写得比较概要,既不要兼顾到各个方面,也不必讲具体做法,更不用讲道理没有过渡段,段落也不长。在结构方式上,大都是并列式,可分若干项目一贯到底,也可分几大项,大项下分若干小项,其中的小项可在每一大项下单独排列,也可全文排列。

(5)方案。方案是计划中内容最为复杂的一种。由于一些具有某种职能的具体工作比较复杂,不作全面部署不足以说明问题,因而公文内容构成势必要繁琐一些,一般有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重点、实施步骤、政策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

方案的具体写法:方案的内容由于是上级对下级或涉及面比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带文件头形式下发,所以不用落款,只有标题、成文时间和正文三部分内容。

方案的标题有两种写法:一个是三要素写法,即由发文机关、计划内容和文种三部分组成,如,《佳木斯市百名会长开发工程实施方案》;一个是两要素写法,即省略发文机关,但这个发文机关必须在领头的批示性通知(文件头)的标题中体现出来。成文时间,为郑重起见,方案的成文时间一般不省略,而且要注在标题下。方案的正文一般有两种写法:

一是常规写法,即按指导方针、主要目标(重点)、实施步骤、政策措施及要求几个部分来写,这个较固定的程序适合于一般常规性单项工作。

二是变项写法,即根据实际需要加项或减项的写法,适合于特殊性的单项工作。但不管哪种写法,主要目标、实施步骤、政策措施这三项必不可少的,实际写作时的称呼可以不同,如把主要目标称为目标和任务或目标和对策等,把政策措施称为实施办法或组织措施等。

在主要目标一项中,一般还要分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实施步骤一般还要分基本步骤或阶段和关键步骤,关键步骤里还有重点工作项目,政策措施的内容里一般还要分政策保证、组织保证和具体措施等。

(6)安排。安排是计划中最为具体的一种格式:由于其工作比较确切、单一,不作具体安排就不能达到目的,所以其内容要写得详细一些,这样容易使人把握。

安排的具体写法:安排的内容由于是涉及范围较小或单位内部的工作,所以一般有两种发文形式:一种是上级对下级安排工作,尽管涉及面较小,也要用文件头形式下发。

安排的格式是标题和正文两部分。另一种,如果是单位内部的工作安排,也可直接下发文件,格式就由标题、正文、落款及时间三部分组成。但不管哪种形式,作为安排本身都不该有受文单位,如果必须有,则或者以文件头形式下发,或者以关于.....安排的通知名义下发。

安排的标题可是三要素写法,也可是两要素写法(省略机关名称)。

安排的正文一般由开头、主体和结尾三部分组成。也有的省略结尾,主体结束,正文即随之结束。

开头同计划的开头差不多,或阐述依据,或概述简明扼要。主体是正文的核心,一般包括任务、要求、步骤、措施四方面内容。

在结构上可按这四方面内容分项来写,也可把任务和要求合在一起,把步骤和措施合在一起来写,还可以先写总任务,然后按时间先后顺序一项一项地写具体任务,每一项有每一项的要求及措施,要依据工作性质及具体内容来定。但不管怎样结构,其任务都要具体,其要求都要明确,其措施都要得当。

方案和安排的异同比较:方案和安排的共同之处,即写作题材都是单项的工作,即只对一项工作作出部署和安排。这也正是方案、安排与规划、设想、计划、要点的根本不同。

但二者在内容范围上也有个大小之分:方案的内容范围适合于上级对下级或涉及面比较大的工作,安排的内容范围则适合于单位内部或涉及面较小的工作。

方案和安排还有一种较为概要一点的写法,以便于下级具体实施时灵活掌握,叫做意见:方案大多称实施意见,如《佳木斯市名人工程实施意见》,安排往往称安排意见,如《××××关于开展增收节支活动的安排意见》。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有些机关把单位内部或涉及面很窄的单项工作计划也称之为方案,这是不合适的,因为这些工作都比较切近、具体,也并不复杂,只要用安排就足够了,如果较为原则,则可称为安排意见。

2、写好计划的方法。写好计划可能是公文写作中比较难的事。因为这不仅仅是个文字表达上的事,还是个涉及具体工作业务的组织和安排问题,需要有长远眼光和领导魄力,这种写作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表现。但是在写作上也有一些章法。

首先,写作者必须分清这个计划的内容属于哪一类,适合用哪一个具体的计划种类来表达,从而确定具体文种,即是规划、设想、计划、要点、方案、安排中的哪一种。

然后,再根据具体内容和文种写作要求进行写作。如果是时间较长、范围较广的计划,就要用规划。因为规划不必也不能写得太细,只要能起到明确方向,鼓舞人心,激发热情的作用也就差不多了。当然这并不是说规划就可以写得不切实际,但规划的切合实际问题的确只是个大致的切合。

如果是初步的、不太成熟的计划,就要用设想。因为设想是为计划作准备的,也不必写得很细,甚至不用写得很好,只要能把大致的思路或想法写出来也就够了。但这也不是说设想就可以写得没条理,而只是说它更注重想,即要有突破和创新。

如果计划内容是某一项工作,一般则用方案或安排,工作项目比较复杂者用方案,较简单者为安排。因为方案和安排都必须写得很细(或很全面,或很具体),否则工作就没法开展。当然,若考虑到要给下级执行中留有余地,这方案可变成实施意见,这安排也可变成安排意见。

如果计划内容既不是单项工作,又不是很宏大的,这就该用真正的计划了。因为狭义的计划是广义计划中最适中的一种。当然,若只想把这计划摘要加以公布,则可用要点来写。

3、计划写作的基本原则。不论哪种计划,写作中都必须注意掌握以下五条原则:

第一,对上负责的原则。要坚决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和上级的指示精神,反对本位主义。

第二,切实可行的原则。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定目标、定任务、定标准,既不要因循守旧,也不要盲目冒进。即使是做规划和设想,也应当保证可行,能基本做到,其目标要明确,其措施要可行,其要求也是可以达到的。

第三,集思广益的原则。要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博采众长,反对主观主义。

第四,突出重点的原则。要分清轻重缓急,突出重点,以点带面,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第五,防患未然的原则。要预先想到实行中可能发行的偏差,可能出现的故障,有必要的防范措施或补充办法。

组织部门常用公文写作(5)--关于工作总结的写作

(四)关于工作总结的写作

总结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事务性应用文。总结就是对已做过的工作进行理性思考,主要是回顾过去做过什么,如何做的,做得怎样。

总结与计划是相辅相成的,总结要以计划为依据,计划总是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1、工作总结的结构形式及内容

年终总结(包括综合性总结)或专题总结,其标题通常采用两种写法,一种是单位名称+时间+文种,如××单位××年工作总结;另一种是采用新闻标题的形式,如××县委组织部的专题总结:我们是如何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正文一般分以下三大部分表述:

第一部分:情况概述,这是总结的开头部分,简要介绍工作的目的、背景、内容、主要成绩和经验,并点明总结的主旨,总领全文,为正文的写作做好铺垫,读者对全文有个概括的印象。

这部分文字篇幅不宜过长,只作概括说明,不展开分析。第二部分:主要经验或者是解决的主要问题,这部分是总结的主体,在第一部分概述情况之后展开分述,应占主要篇幅,集中阐述主要经验,具体做法和体会。有的用小标题分别阐明成绩与问题、做法与体会或者成绩与缺点。专题性的总结,也可提炼出几条经验。

第三部分:今后打算。这是总结的结尾部分,主要是根据已取得的成绩和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提出今后的设想和打算。内容包括应如何发扬成绩、克服存在的问题及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也可以展望未来,提出新的奋斗目标。2、工作总结的写作要求

一要精选材料。我们平时做过的事情比较多,动笔之前,要大量收集整理材料,掌握第一手资料,做到巧妇有米可炊。

材料收集整理完毕之后,要对原材料进行取舍、加工和概括,做到去粗存精,把主要的能够反映主题的材料留下来,去掉与工作无关紧要的枝叶。

二要抓住重点。有了材料之后,要理清头绪,找出重点。不能主次轻重不分、面面俱到。总结要做到工作中的重点方面要详写,次要的略写,与主题无关的不写。

总结中引用的事例要典型,数据要精确,语言要简练,凡能用一句话或一个事例说明的问题,就不要再用其他的事例来补充。

要紧紧围绕总结区间的中心工作来写,做到一条主线贯穿到底,这样就会给人一种清晰、明白的感觉,让人一目了然。

三要写出特色。特色,是区别其他事物的属性,任何单位或个人在开展工作时都有自己一套不同于别人的方法,经验体会也各有不同。因此,写总结时我们要在充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进行认真分析比较,找出突出特点,不要停留在一般化的文字上。

四要实事求是。工作总结要全面深入地回顾、检查、总结前一时期或某一项工作,找出成绩与缺点、成功与失败、经验与教训,实事求是地作出评价。既不夸大成绩,也不缩小缺点,更不能回避矛盾和问题,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端正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作出评判,使大家认识统一,思想一致。这样的总结,才能让群众心服口服。

同时,通过总结,把成绩、经验、问题和今后打算等向领导汇报,还可以引起领导的重视,争取领导的支持、指导,以便更好地开展下一步工作。

五要条理清楚。写好总结要抓住典型事例和材料,用正确的理论进行阐述,用准确的语言进行表达,做到思路敏捷,概念清楚。既突出重点,又安排好章节。

一个问题说清了,再叙述另一方面。这样就可以抓住事物本质,揭示事物规律,有的放矢,切中时弊,使人一目了然。

六要语言流畅。在总结写作中,不能出现一串串漫无边际的套话、空话。语言表达要生动、形象、优美、流畅、活泼,使人读起来琅琅上口,看起来赏心悦目。

在问题的提法上、内容的安排上、段落的衔接上,观点和材料的配合上,都要尽可能作到出彩出新,使读者、听者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还要注意语言形象化和修辞方法的适当选用,特别是对一些拔高性的评价用语,要慎重选用。

组织部门常用公文写作(6)--关于调查报告的写作

(五)关于调查报告的写作

调查报告就是根据调查研究的结果,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的报告。撰写调查报告是组工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功,这不仅是工作上的需要,也是提升自身素质与能力的重要环节。

调查报告没有固定的格式和写法,类型不同,内容不同,要求不同,它的格式和写法也就多种多样。但不管采用哪种写法,一般都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1、调查报告的标题

调查报告的标题形式多样,要求或概括主题,或提示内容,都要鲜明醒目。调查报告的标题一般有四种写法:

(1)文章式标题。这类标题概括调查报告的基本内容,十分鲜明。例如《提升村党组织书记队伍素质刻不容缓》等。

(2)公文式标题。这类标题形如公文,规范庄重,一般都使用介词关于〃〃〃〃〃〃的调查报告的标题形式,标明调查对象和事由。这类标题可使读者对调查报告的内容和文体一目了然,但有时难免显得平淡冗长。

(3)正副双标题。正标题揭示报告的主题和意义,副标题往往指明调查的事项内容、地点和范围。如《以先进文化引领和谐社区建设--××街道××社区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4)提问式标题。即将作者及读者的疑问标示于标题中,以提问的形式揭示调查报告的基本内容,如《五常大米何以畅销全国》,总结一项工作经验或揭露某一个问题时可采用这一形式。

调查报告的标题是入眼的第一印象,除了要拟好大标题,使之传神、醒目外,还要精心拟好文中的小标题。可运用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重点突出,鲜活生动。2、调查报告的正文

这是调查报告的主体和核心,由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组成。前言部分着重是介绍和提出问题;

主体部分主要是写明调查的具体情况、总结出来的经验和规律;结尾部分是调查报告的结论部分,是全文的结束语。可以采用各种写法,比如总结全文,深化主题,加深理解,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意见、建议;面对现实,展望未来,指出方向;补充说明,使内容更周全,主题更完善;发出号召,鼓舞斗志等等。

由于调查的目的、方法和内容不同,正文部分的写作方法也不同,没有千篇一律、一成不变的格式,要根据调查目的、方法、内容和表达需要,灵活安排其层次结构。

大凡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大致是基本情况--成绩--问题--意见建议;

典型经验调查报告大致是工作成果--工作方法--工作经验或工作方法--工作成果--工作经验;

重大问题调查报告大致是存在问题--问题原因--解决问题的意见或事件发生过程--事件善后工作--处理意见或建议等等。3、调查报告写作的注意事项

第一,必须掌握符合实际的丰富确凿的材料,这是调查报告的生命。丰富确凿的材料,一方面来自于实地考察,一方面来自于书报、杂志和互联网。在知识爆炸的时代,获得间接资料似乎比较容易,难得的是深入实地获取第一手资料。这就需要眼睛向下,脚踏实地地到实践中认真调查,掌握大量的符合实际的第一手资料,这是写好调查报告的前提,必须下大功夫。

第二,对于获得的大量的直接和间接资料,要做艰苦细致的辨别真伪的工作,从中找出事物的内在规律性,这是不容易的事。调查报告切忌面面俱到。在第一手材料中,筛选出最典型、最能说明问题的材料,对其进行分析,从中揭示出事物的本质或找出事物的内在规律,得出正确的结论,总结出有价值的东西,这是写调查报告时应特别注意的。第三,用词力求准确,文风朴实。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是很好的典范。写调查报告,应该用概念成熟的专业用语,非专业用语应力求准确易懂。通俗应该是提倡的。特别是被调查对象反映事物的典型语言,应在调查报告中选用。目前,盲目追求用词新颖,把简单

的事物用复杂的词语来表达,把简单的道理说得云山雾罩、玄而又玄,实际上是学风浮躁的表现,有时甚至有没有真功夫之嫌。调查报告一般是针对解决某一问题而产生的。报告需要陈述问题发生发展的起因、过程、趋势和影响。如果用词概念不清,读者就难以了解事物的本来面目,也就达不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尤其是政策调查报告,用词准确有助于政策决策者迅速准确地理解调查报告的内容,有利于政策制定和调整的正确性。

第四,逻辑严谨,条理清晰。调查报告要做到观点鲜明,立论有据。论据和观点要有严密的逻辑关系,条理清晰。论据不单是列举事例,讲故事,逻辑关系是指论据和观点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如果没有逻辑关系,无论多少事例也很难证明观点的正确性。结构上的创新只是形式问题,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追求报告的形式上。调查报告的结构可以不拘一格。

第五,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思想素质。好的调查报告,是由调研人员的基本素质决定的。调研人员既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又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一项政策往往涉及到许多方面,并且影响到不同的社会群体,只有具备很宽的知识面,才能够深刻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正确判断政策所涉及的不同群体的需要;才能看清复杂事物的真实面目。恩格斯说过:如果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任何科学都没有存在的价值了。调研人员一定要具备透过现象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这源于日积月累,非一朝一夕之功。

第六,要对人民有感情,对事业、对真理有追求。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调查报告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作者所处的立场决定了报告的主题和观点,也决定了报告素材选取的倾向性。

巴金说,不是我有才能,而是我有感情。深入实际搞调研,一定要有为老百姓、为国家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和感情。

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遵循一定的规律,调研报告的写作过程实际上也是探索事物发生发展规律的过程。报告的论点和论据一定要符合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而不是追随潮流,迎合某些群体的需要。这就需要调研人员非常敬业,具有不懈追求真理的精神。

织部门常用公文写作(7)--关于经验材料的写作

(六)关于经验介绍的写作

经验介绍是集体或个人对某一方面的工作、学习、问题或某件事情进行总结和交流、推广时,所使用的一种文字材料,它在机关单位和社会上的使用频率很高,既可以用于口头语言环境下的交流,如经验交流会、先进事迹报告会,也可用于书面语言环境下的交流,如报刊、杂志上的经验介绍材料、典型介绍等。

经验介绍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签署和正文三部分:1、经验介绍的标题

标题一定要鲜明生动、富有吸引力,好的标题如同好的商品包装,能起到入眼入心的作用。

经验介绍的标题一般采用主题句的形式,即对经验、做法的内容进行高度概括和提炼后,将其作为文章的标题。2、经验介绍的签署

可以是个人姓名,也可以是单位名称,或者是单位名称加个人姓名,多署在标题下方居中位。3、经验介绍的正文

一般分导语、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

导语部分应简明扼要地概括开展工作、学习的背景或基本情况、取得的主要成效等,然后用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之类的过渡句引领下文,也可不用;

主体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包括要介绍的实践经验和取得的主要成绩;

结尾部分,书面经验介绍多采取自然结尾的方式,主体部分写完即结束全文;而在会上的口头经验介绍则多安排一个自然段收尾。该结尾段或者进行总的概况,以升华主题,或者提出下一步工作的设想,表明态度;或者概括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不足,阐述改进的意见等。

但不论采取哪种结构方式,都要力求简化层次,避免大题套小题,一般情况下采用两层标题即可。特别是会议上交流的经验材料,更要体现出层次的清晰性、简洁性。4、写好经验介绍的基本标准

要把经验介绍材料写好,关键要把握三句话12个字:特色明显,生动感人,说服力强。第一句:特色明显。

这是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标准。凡有特色的材料,让人一看题目和标题就有新风扑面之感,马上被吸引住了。

所谓特色,就是人无你有、人有你新的东西,就是你这个地方工作出成效、出经验的奥秘所在。

比如同样面临建设资金紧缺的困难,人家一时没有找到可行的办法,还在那里依赖上级拨款和银行贷款,而你这个地方却走出了一条通过激活民间资本搞建设的好路子,这就是你的特色;如果人家也想到了你这样的办法,那就不是你的特色。凡有特色的东西你尽可浓墨重彩去写,不是特色的东西就点到为止,或干脆不写。

我们有些同志不懂得也不善于抓特色,所反映的做法都是人家早就做过了的或大家都在做的,一看就让人觉得陈旧,那还有什么吸引力可言?

还有一种情况是,作者找到了特色,但没有把它作为重点来展开,而是与其他一般化的措施混在一起写,这就等于把好端端的特色给埋没掉了、浪费掉了,多可惜呢?第二句:生动感人。

这样才能使材料具有较强的可听性、可读性。与调研报告、文件、工作总结不同,经验介绍材料不仅要做到条理分明、事实充分,还特别要讲究生动二字。

即使材料抓住了特色,写得生动不生动,效果也还是不一样。为什么?因为你的经验是要用于打动人、启发人的,写得生动才能让人觉得亲切可信,才能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用于会上介绍的材料那更是这样。

如果材料写得干巴巴的,也像文件和总结那样严肃,那还有谁会喜欢?

要写得生动感人,关键是两条:

一条是,适当地举些例子,用活生生的事实说明问题。比如你介绍的是转变干部作风、密切干群关系的工作经验,其中写到:工作组结束‘联百村’离村时,群众都依依不舍。这样就显得抽象、刻板了一些,如果把后一句改成:全村群众依依不舍地送了一程又一程,一边挥手一边喊:‘以后常回来看看呀!’这样效果就大不相同了,特别

是回来二字,说明群众真的把干部当成自己人了,这种感情还能不感人至深吗?

另一条是,语言要力戒官腔、书生腔,尽可能写得生动活泼一些。介绍经验用的都是第一人称,就像跟人谈话一样,要力求口语化、通俗化,娓娓道来,轾松自然。比如这样的句子: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发展县域经济必须高度重视创特色,惟有创出特色才能加快发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操胜券。换成另一种说法是:实践告诉我们: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咬住特色不放,以特见长,以特取胜;有特色才能有起色,有起色才能出色。两种说法是一个意思,但后一种说法明显生动、鲜活得多。第三句:说服力强。

才能使工作经验令人信服并体现借鉴推广价值。人们看一个典型好不好,就看它有没有较强的说服力。而说服力强不强,关键就看你所反映的经验能不能站得住脚、能不能对人有所启发和帮助。

你说以诚招商,一招就灵,这是你的经验,那么依据何在呢?你得用事实来说明,比如你通过制止三乱、主动服务、简化办事程序、与客商建立深厚的感情,吸引了大批外商前来投资办厂,这条经验也就立住了。

经验还特别需要用成效来证明。有些材料在介绍成效时说得太笼统或者不确切,这就使说服力大打折扣。如有的材料在介绍完做法之后,接着只说一句取得了显著成效,显著在哪儿呢?材料上看不出

来,人家就很难相信。要让人相信,就得说具体点,能用数据的要用数据,没有数据的要用事实来说话。而且,这种成效还必须比别人的更明显、更突出,要让人感到佩服和羡慕才行,要不也会缺乏说服力。大家在写典型经验介绍时,一定要克服以下情况的出现:一是观点+例子;二是观点+口号;三是观点+数据。

组织部门常用公文写作(8)--关于信息简报的写作

(七)关于信息简报的写作

简报是机关内部用于汇报工作、反映问题、沟通情况、指导工作、交流经验、传递信息的一种简短且有一定新闻性质的文书材料。因为省部办公室关主任还要专题讲这个问题,这里,我简要介绍一下常用简报文稿的写法:1、新闻式写法

简报与新闻在内容与要求、结构与写法上都很雷同。它的结构主要由导语、主体、结尾几部分组成。

(1)导语。即文稿开头的第一段,先简明扼要地揭示简报的核心内容,引导读者阅读全文。常见的有叙述式导语、提问式导语、结论式导语等。

(2)主体。系简报的主干部分,一般紧承导语,将导语提出的中心内容,用充足、具体、典型的材料充分展开,或者将导语中提出的问题,分层次具体地回答清楚,可以叙述取得的成绩,分析成绩取得的原因,也可以介绍具体做法,取得的效果,提出存在的问题等等。在写简报时,要注意精选材料,突出重点,切忌平铺直叙,罗嗦冗长。(3)结尾。写法有三种:一是自然结尾,即主体部分写完即可。二是写一段简明扼要、概括全文内容或点明主题的话语作结束。三是根据主干内容,指出事物的发展趋势,或者提出希望和号召。2、综合式简报的写法

开头和结尾与新闻式简报相同,但主干部分的结构却不一样,多采用横式写法,紧紧围绕主题,点面结合,既有详尽的典型事例,也有较大面上的概况。3、专题式简报写法

就一个典型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内容单纯,主题明确,篇幅简短。4、进程式简报写法

只写报道对象的一个阶段或一个侧面情况,反映大型会议的简报或反映某项中心工作开展的简报多采用这种写法。撰写这类简报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总揽全局,紧扣主线;第二,要突出重点,写出特点;第三,要题材多样,写法各异。

组织部门常用公文写作(9)--组织部门公文写作应总体把握的几个问

第三个问题组织部门公文写作应总体把握的几个问题前面讲了七种常用公文的写作要领,那么组织部门公文写作应总体把握那些要求呢?

下面我要讲的七个写出来,就是对公文写作的总体要求。如果你出手的文章达到了这个要求,哪保证是精品;如果你出手的每一篇文章都达到了这个要求,那么你就是机关的大笔杆了。

这七个写出来分别为:

l一是写出思想水平来。二是写出层次结构来。三是写出大量信息来。四是写出特色风格来。五是写出系统语言来。六是写出真情实感来。七是写出精品佳作来。第一,写出思想水平来。

古人讲:文以载道。意味着写文章、写材料重在表达思想、占据制高点。所谓思想,亦称观点,即理性认识。毛泽东同志曾深刻指出,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开始是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并成了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也可以这样理解,思想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是我们筹划思考问题、研究指导工作和阐明政策规定所表述的鲜明立场和深刻见解,也是决定其成功与价值的关键所在。

体现文字写作的思想性,源于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行理性思考、归纳总结和综合分析。

具体地讲,就是善于把零碎的东西系统化、表面的东西深层化、上边的精神实际化、具体的东西政治化、传统的内容时代化、别人的观念自己化。

比如,起草领导讲话材料,核心的思想不仅是讲决策、部署和要求是什么,重要的是阐述确定这些决策、部署和要求的背景意图、基本依据、基本思想、基本道理;重要的是以非常深刻、准确、独到的见解来阐述问题。

再比如,撰写情况反映、工作总结、调研报告、课题研究论证等材料,应坚持以理统篇、主旨明确,力求抓住那些最主要、最带普遍性、代表性、最能说明问题、最具说服力、最能引发共鸣的东西,使人心明眼亮,从中领悟主题思想和深刻道理。

第二、写出层次结构来。

写文章如同盖房子一样,关键看如何科学设计、合理布局。一篇文章怎样开头、如何展开、分几层几段,以及怎么过渡、照应,最后怎样结束等,都属于布局或构架的范畴。文章有了清晰的脉络、合理的布局,才能思有所依、纲举目张,充分表达说明问题,不会出现重复阐述和逻辑混乱。

机关文字材料谋篇布局,主要是通过层次分明、前后连贯的纲目或段落来分别陈述问题,以便让他人快速浏览、掌握要义、把握重点。常用的几种结构方式是:

一是以时间顺序来划分,对归纳反映某一较长时间的情况,可先研究回顾历史,再总结分析现状,尔后再展望未来、提出努力方向。二是以性质类别来划分,在工作总结、调查研究、情况反映等材料中,可以问题大小、性质区分、内容主次、轻重缓急等相互关系来拟制结构、安排次序,体现来龙去脉。

三是以递进深化关系来划分,按照人们思考问题的逻辑顺序,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尔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

此外,领导讲话类型的材料,一般以条状结构来布局,以问题为序考虑安排结构,有多少问题讲多少问题,七条、八条都可以;工作报告、工作总结类型的材料,一般以块状结构来布局,以时间和空间为序组织结构,便于就其中一个问题展开集中论述。

第三,写出大量信息来。

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明确指出:最不应该、最要反对的是言之无物的文章。在文学作品中,信息称之为素材、题材,在机关文字写作中,则称之为用来说明问题的具体数据、事实、案例等,它是表现文章生命力的血与肉。

一份高质量的文字材料,应该是内容实、文不空,言之有物、寓事于理。没有丰富信息素材做支撑,再好的观点主张也无法令人信服。在信息占有上,应关注全局,注意收集相关重要动向、突发事件、单位举措、工作成绩、经验做法,特别是遇到的倾向性矛盾问题等;在信息鉴别上,要善于比较取舍、去伪存真、有根有据,多用一手情况,少用间接材料,尤其是要紧紧抓住那些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最能体现主题思想、最能深化认识问题、最有代表影响的典型素材;在信息运用上,要详略得当、真实贴切,善于进行感性与理性分析、定性与定量分析、经验与教训分析。

比如,课题研究论证、授课提纲中,可以列举古代的、近代的、现代的,地方的、军队的,宏观的、局部的、相关的有益做法,增强材料的纵深感;

还要注意借鉴一些鲜为人知的小知识、小故事、小细节,来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强化主题效果。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组织部门常用公文写作(5)--关于工作总结的写作》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组织部门常用公文写作(5)--关于工作总结的写作: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组织部门常用公文写作(5)--关于工作总结的写作》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648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