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学生成长沟通小组总结报告

学生成长沟通小组总结报告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8 21:16:30 | 移动端:学生成长沟通小组总结报告

学生成长沟通小组总结报告

学生成长沟通小组总结报告学生,沟通,成长

来自:中国社工时报发表于:12月3日21:05阅读原文»转播发送收藏

供稿:深圳市民政局

南山区社会工作协会王慧、董琴

一、小组基本情况

(一)小组名称:FLY小组

(二)活动对象:深圳市南山区华侨城央校初二学生

(三)参与人数:12人

(四)活动地点:央校心理咨询活动室

(五)活动日期:10月31日至11月29日每个星期三(如有特殊情况在另定),共六次活动

(六)活动时间:16:45~17:35

二、小组目标

(一)目标

使组员认识到团队的重要性,理解在小组中如何团结在一起,如何进行相互协助

(二)目的

1.增加他们的接触,改善组员之间的关系;

2.使大家能够认识到团结的力量及需要,让每个人适应团体协作,进行团体工作;

3.学习聆听的技巧,令孩子在沟通的过程中,更有被尊重的感觉。

三、理论与方法

根据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每个人都有几点基本的人际需要:包容需要、支配需要、感情需要。其中,包容需要是指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小组的需要。童年的人际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以及满足所形成的行为适应方式,影响并决定着个体在成人期对待他人的方式。这些需要早期满足的情况和方式与个人后来的行为方式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这个小组的对象是初中二年级的中学生,根据沙利文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他们正处于人格发展的少年期及前青春期。在少年期,儿童开始获得与家庭之外他人交往的经验,儿童与他人的互动关系,尤其是同伴关系对儿童的自我观念的形成影响很大;而前青春期是真正的社会化的人际关系的开始,他们通过与同伴的交往在他人眼里发现自己、形成自我,在这一阶段,同伴儿童对他们的影响也至关重要。然而,他们处于身心发展的高速期,生理上的变化可能促使他们的行为产生一些负面的变化,如内向、偏激等,容易影响他们与朋辈的交往;同时现代城市家户之间相对隔离的生活方式、沟通方式的多元化等因素,又使得学生与他人面对面沟通的机会变少,难以得到足够的实际沟通的锻炼。学生迫切地需要学习表达、聆听、处理与朋辈的冲突等方面的技巧,而又不知从何学起,同时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又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在这方面的需求。

对此,本小组采取社会目标的模式,即是透过一系列的原则和方法培养成员的社会责任感、社会意识和社会良知。在小组中强调参与、共识、与任务的达成,更重要的是强调自我了解和专业的训练。期望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团结的重要性,并使他们了解什么是团结,学到团结、聆听、沟通等方面的一些人际技巧。根据相关理念,本小组活动以游戏为载体,让组员在一些有针对性的游戏当中得到亲身的体验;然后在工作员的引导下进行的分享环节中,组员回顾自己的经历、感受,进行总结、反省,并将所习得的经验应用于日后的学习、生活当中,得到转变。

四、活动内容

小组各次活动采用社会目标的模式,该模式的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系统论和社会学的观点,他强调社会系统与任何群体间是相互影响的,强调人对社会的社会责任和社会意识。具体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发展小组的目的是通过小组鼓励成员参与,表达自己从而找出大家的共同兴趣和目标;第二,以次方式达成小组的目标(本次小组的目标是内部团结),促进小组成员的成长。注重组员在游戏中的亲身体验,在亲身体验中得到锻炼与成长。各次活动的目的及程序如下表:节数活动目标1.相互认识第一节2.小组契约形成的铺垫3.小组成员对信任的认识1.回顾上次活动的内容2.给小组起名并订立契约第二节3.认识自己1.回顾上次活动的内容主要程序1.介绍我们的小组2.热身游戏:信任背摔3.游戏分享4.心声卡的填写1.回顾小组契约及上次活动内容2.热身小游戏3.对自己的认识点的思考4.反思分享5.回顾总结1.回顾上次活动内容第三节2.了解团队协作的重要性3.增加这个小组的团结性1.回顾上次活动的内容2.继续进行小组的合作活动第四节3.增强组员间的合作与支持4.培养组员解决团队任务的能力1.回顾上次的活动内容2.认识团体内部的团结第五节2.热身小游戏:放松运动3.游戏“解手链”及分享4.回顾总结1.回顾上次活动内容2.热身游戏:0073.游戏“二人过河”4.游戏分享5.回顾总结1.回顾上次的活动内容2.热身小游戏:大风吹3.了解聆听的重要性,学会聆听他3.角色扮演人1.总结这次的小组所有学到的内容4.分享总结5.对社工的了解认识1.回顾上次的活动内容2.抚慰小组结束可能给成员带来的依恋2.热身小游戏情绪第六节3.对未来作出展望,以期大家的继续成长3.主体游戏4.回顾整个小组的历程5.愿望树

五、小组发展状况

本次小组的活动采用发展模式进行,社工在这个模式中的主要角色是支持者,主要任务是帮助小组实现目标,促进人际关系和个人的自我实现。通过小组内鼓励成员的参与,表达自己从而找到大家共同的兴趣和目标,在体现民主程序的构成中达到小组目标,促进小组成员的自我成长。

小组成立初期,虽然这些成员都来自一个班集体,大家都相识,但是由于工作人员的经验不足,忽略了对小组成员的认识。同时,对这些成员的不了解,希望通过他们的期望来确定自己的目标和小组共识,对小组的解释并不是很明确,使小组中产生了不信任感。于是在第一次的活动中,我们采用了信任游戏,让大家对信任有一定的认识,开启这个小组。

在第二次的活动中,由于自己对这个小组的认识和了解不是很明确,制定第二次的小组活动出现了,工作人员对小组成员的期望过高,造成活动不是很成功,小组内部的成员反应也比较差。最后,导致一名小组成员借口脱离小组,在之后的活动都没有来参加。但是,工作员并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做出正确地了解和判断后,调整了整个小组的开展方式,调动了小组的其他成员的积极性。

之后,开始对小组的成员作出一个清晰的认识分析,在第三次的活动中,做出了小组活动内容和形式的改变,产生了较大的效果。在这一次的活动结束后,分享时,11名同学就有8名讲到了团结,他们开始认识到自己的这个小组是一个团队,需要团结才能继续下去。这就是我的小组目的之一,也是这个小组的成长表现之开始。

通过小组的每位成员的个性分析与了解,我发现女生这边偏腼腆一些,在活动中,很多都比较从众,而且分享的时候也比较少讲自己的感受。这是我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让大家产生一种小组的责任感,能够积极得参加者每次的活动,出谋献策,能够热心完成小组任务,而不是将这些任务推给那些积极参加到活动中的同学,以达到我们真正团结的目的。

在每次的活动结束,大家都希望能够增加时间和活动的次数,提过几次这样的要求,但是因为这是活动的安排,而且一定需要结束,只能慢慢得在每次的活动中,引导大家形成独立性,以在最后一次的小组中能够接受小组结束的现实。

在最后一次的小组活动中,应大家的要求,还是安排了一次时间比较长,活动内容较丰富的一次。考虑到大家的时间,还是选择在正常的上班时间和上学时间。尤其是在室内的哪一个环节,当每位成员坐下来静静思考着几次的活动内容时,大家都情不自禁的哭了,回想到每个人在这个小组中的成长,看到大家的团结,大家都被自己的这些行为感动了,他们可能真的有了复出,有了收获。留下一颗愿望树,是他们的希望,是他们的成长,但愿每位成员都有自己的一颗愿望树,伴随着自己成长!

六、评估方法

1.每次小组结束,每位小组成员需要填写一份心声卡,说明这次活动的收获和对下次活动的期望;

2.小组活动的最后一节,运用评估问卷评估组员对小组活动的满意程度及学习成果;

3.91.7%的出席率和组员极高的参与度;

4.工作员在小组中持续的观察。

七、目标达成状况及相关评估

(一)小组成员变化分析

男生这边的变化较大,很多明显开始谈起自己的真实感言。而女生这边也有相应的变化,他们由开始的很拘束,在每次的活动中开始逐渐熟悉每位成员之后,变得很自然!尤其表现在每次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分享中,每位在工作员的引导下,都开始变得很积极,讲到很多在小组活动中的所得和收获。每一次来到大家的表现都热情了许多,而且大家都很愿意在这里表达自己的情感,形成一种公认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工作员的观察,很多同学在这个小组中的变化很大,尤其是性格方面的一些变化。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在心声卡中,大家都愿意留下自己的姓名;男女生之间隔膜打破,真正融为一个团体。

(二)小组成效分析

每次活动结束后小组成员填写的期望卡可以明显说明,小组成员在每次活动中都积极地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并且积极的思考每一次的活动收获;同时,这也表现在大家在填写完心声卡后,很多同学都愿意留些自己的姓名,这在刚刚开始的时候,是没有出现的情况。这些都说明我们的活动的确吸引了大家,他们在这里得到了一些自己想得到的东西。

八、工作员表现与反思

(一)经验总结

1.整个活动一定要按照计划进行,除非遇到特殊情况,达成最初的目的。因为小组的中断可能造成小组成员的期待性下降,影响小组的继续和成员的情绪。在每一次的小组活动中,要注意小组成员的细微变化,针对相对的成员表现进行下一次的小组活动的调整,以顾及到整个小组的整体发展。

2.在某些小组的游戏中,工作人员需要亲身涉及到活动中,身体力行,参与到小组成员的游戏中,让每位感觉到在小组内的平等。

3.在游戏中,实际女生和男生是很愿意大家一起来做活动的,只是需要我们给他们创造一个条件。对于游戏的失败,不要一味的追究,而应该引导他们看到正面的印象。这一点,在小组的这次活动中,工作人员没有及时地做好,因为在分享的过程中,由于失败而给成员造成的失落感,还有相互的责备,工作人员没有及时地给予正确的引导。

4.在游戏前,一定要将所有需要注意的说清楚,一旦开始游戏,他们就不会再认真听了。包括规则,注意事项,还有任务时间性。大家最后更多注意的是这个游戏的趣味性,而不是男生女生之间的隔膜。

(二)尚需改进之处

在每次的活动中,明显感觉做得很不好的一点就是时间把握不好,总不能按照原定的计划时间进行,所以希望以后在活动中,能够将时间把握好,不至于会造成有时的混乱;在小组中感觉最力不从心的一个环节就是分享,因为刚开始的经验不足,对于活动中小组成员的表现,总是以自己的价值标准来衡量,最后导致引导上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在这个方面,应该摆正价值取向,建立正面引导机制,使小组成员能够在这个环节得到鼓励和支持,以增加自己的自信。

扩展阅读:社工小组总结报告

社工小组评估总结报告

撰写者:杨茂

一、背景资料

1、小组名称:社工小组

2、小组性质:成长发展性小组

3、小组活动周期:一周一次,共七次。4、每次活动时间:120分左右

5、小组成员:黄慧、谭家琴、李文娟、刘琴、卢宗霖、王俊、杨亮、杨茂。6、出席状况:除了有事临时不能来的都来了,出席率高

二、小组目标

我们希望通过开展自我认知与成长小组和组员间的相互支持,来帮助组员认

识自我、认识他人、认识社工以及使每个组员能够体会并学习到带小组的专业知识和技巧,提升小组成员的专业知识、技巧和素质。

三、评估内容

1、小组目标是否达到:我们的每位小组成员都会带领一次小组活动,我们小组中有以前带过小组的,有没有带过的,各自在上升的空间是不一样的;我们的小组成员大家都是因为同一个目的聚在一起,都是真心的、以诚相待地对每一位成员,在整个活动的前后组员之间都很配合和支持,从自己带的小组活动和从别人的小组活动中也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和技巧,可以说我们的小组目标初步达到了。(每节活动的小组领导者的评估见附件一,每个组员的小组总结见附件二)

2、招募及宣传:招募首先是发起者在班上进行宣传招募,然后又私下里对个人进行招募,招募的成员都是以自愿的形式加入,招募是小组中比较困难的一个环节,但是我们还是招募到了成员。招募到的这些成员都是固定的参加小组的活动,基本上都能出席每一次活动。

3、时间、长度和地点的评估:聚会时间往往是由组长通过飞信与各成员协商而定,都是确定在大家有空的时间段,方便各组员的参加,每周一次活动,这样的间隔不是很远;每次活动的时间都在两个小时左右,时间的控制和把握每次活动都做得很成功;地点在食堂的二楼,因为时间不是吃饭时间,每次的活动都比较安静,场地也足够,但是有时候灯光不给力,场地显得有点暗,有时候也有其他同学在这里做活动,会影响到我们做小组的气氛。

4、小组结构:由于本小组是普遍性的成长性小组,且招募的对象都是本专业的学生,其背景都是学小组工作的课程,所以认为没有不合适的;在每次活动中都担当了不同的角色,保证了小组的专业知识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也促进了小组成员间的接纳和学习。

5、活动的内容及方式:本组的活动由每个成员带过一次,每次都有深沉的寓意,且方式各种各样,内容也是不一样的呈多样化,小组成员都能够接纳,同时也能让其他成员引起反思。在内容和方式上都是比较成功的。

6、个别小组成员的表现和改变:以前有过经验的同学就不用提了,他们有了提升。而杨亮和刘琴以前没带过这样的活动,在他们带的活动增加了我们对他们的了解,杨亮在活动中不是那么容易的笑场了,能够控制自己表情,刘琴同学刚开始很少发言,显得比较羞涩,但到后来慢慢接受了小组,对小组有了认同感,愿意发言了,还邀请其他同学加入进来。

7、小组互动:

1)沟通和交往模式:由于小组成员本来都是一个专业的同学,大家都认识,所以我们的沟通不存在着问题。

2)小组气氛:我们小组大都是比较外向、活泼开朗的同学,所以小组气氛从始至终都是保持着愉快轻松的气氛。在讨论过程中虽然会出现不一致的观点,但经过详细的讨论都能接受别人有效的观点和提议。

3)小组规范:本小组规范主要是尊重所有小组成员遵守保密原则,每次活动能够提前10分钟到场,不迟到早退,积极参加每次活动。各成员在活动中都能发挥得很好,除了有的临时有事来不了的,大家都能遵守我们的小组规范。

4)小组凝聚力:小组成员本来都有感情基础的,所以开始就有了较好的凝聚力基础了,在活动中大家的感情又不断的增进,交流增多,彼此更加了解,凝聚力也不断增强;凝聚力的增强使小组的活动顺利的开展,还能够更快更好的处理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5)领导模式:我们的小组每次活动都有领导人,而且每次都不同,带活动的同学相当于主持人组织大家开展活动,但是大家都处于平等的地位,相互之间都比较自由,领导的模式也不是很显现。

6)解决冲突的方式:本小组目前还没出现过冲突,但我们做好了预防冲突和解决冲突的方式,如果出现冲突,小组成员都会有明显的察觉,并共同面临问题,一起协商寻找解决冲突的方法。

8、小组的发展阶段:本小组分为开始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和结束阶段。在第一次会议中我们对组长的方案进行了商量并达成了一致的意见,这就是开始阶段,此后我们就进入了发展阶段,在每次的不同成员带的小组活动中,我们的小组一步一步的发展着,小组成员都积极开朗、情绪高涨、气氛活跃,给予了他们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平台,增进了组员更深的认识,提升了小组成员的素质和能力。到这里我们的小组也趋近于成熟的阶段了。最后大家搞了个聚餐,大家在一起聊聊各种话题,包括我们的小组和小组成员,这就标志着我们小组结束了。

四、财务经费报告

在我们的小组活动中,我们是各自准备各自的活动,这里所涉及的经费金额不大,都是自己个人解决了。

五、遇到的困难

1、招募的困难2、场地的限制3、小组规范的贯彻4、每次活动的总结报告,完成不及时。

六、建议

1、在招募宣传时要注意方式,在对大家进行宣传后,对个人进行面对面的宣传,对个人发电子邮件进行招募,也可以把招募的范围扩大,可以不限制于我们专业的或我们年级的。

2、场地的选择尽量是室内,有足够的空间,这个在事前做好准备和调查,当然也有天气的因素。

3、小组的规范主要是迟到的现象,对于迟到的组员可以做一些小小的惩罚(比如,迟到的同学请大家喝水),涉及到个人隐私的要坚守保密原则。

4、控制好活动的时间和节奏,有条不紊的进行。

5、如果有活动幅度较大的活动,要注意安全,比如闭眼行走的游戏。

6、各组员要及时完成每次活动的总结感想,以便于及时收集你们的需求等方面的信息,或者每次活动后留出一点时间大家进行每个人的分享和交流。

附件一:每节活动领导者的活动总结杨茂(0910010135):活动主题:我们来唠唠嗑

一、背景资料

我的小组活动的名字是“我们来唠唠嗑”,我带的小组活动很简单,因为受到了上一次小组活动的启发,上一次活动在每个人发言时大家都能说很多,时不时还想说很多,说出来还能引起他人的共鸣,一发不可收拾,但是在其他组员发言时不能打断别人,成员想说的话都被制止了,所以我感觉大家有很多话都是憋着的;大家平时能够聚在一起交流的机会很少,每周就一次活动,在活动后大家就解散了,没有更多的交流。二、活动目标

这个活动的目的就是让大家畅所欲言,没有任何限制,同时加深大家的交流深度,对小组成员彼此更加的了解,获取小组成员的需求和意见等方面的信息。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培养小组内部的和谐气氛,营造一个明了、轻松愉快的分为,提升小组的凝聚力,锻炼大家的团队协作精神。三、活动过程

活动前:我为大家买了一些瓜子花生之类的小吃,为了让在活动中大家不是那么枯燥。为了预防出现冷场的情况,我事前准备了几个话题,都是根据上次活动中的信息提取过来的:电影、饮食、英语、爱情等。

活动中:我刚宣布我们这次的活动主题,大家就开始七嘴八舌的开始了,看来我想的冷场的情况是不会出现的。大家聊的话题也是多样化的,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每个人都积极参与了,有的比较含蓄的组员也参加进来,但他们说得没积极组员的话多,他们倾听做得比较好。其中值得一说的是当大家谈到个人、性以及大家比较忌讳的问题时,我们的组员都很直爽,没有回避,这让我看到了我们小组的真心和真诚。

活动后:看到时间接近尾声,大家应该还有很多没说的吧,但是不得不宣布我们的活动结束,下来大家仍然可以进行更多的交流。

四、小结

一次无限制的聊天,给了大家广阔的自由,大家刚开始聊天都有点一般,后来大家都放开了,聊的话题也有了深度,使大家了解到了更多的社会知识和对组员彼此的了解;小组的氛围也随着活动的进行变得活跃、富有热情,组员的感情增进了一步,对于一个问题大家能够积极踊跃的讨论并作出回应,小组的凝聚力得到了提高。

五、遇到的困难

1、活动的场地光线不好,人员有流动

2、活动中有含蓄的小组成员参与度不高

六、建议

1、事前对场地选择进行调查,听取大家的意见,尽量选择比较安静,大家能做到一起的场地。

2、活动中积极引导含蓄的组员发言,让他们感受自己受重视,积极作出回应。

3、小组的规范主要是迟到的现象,对于迟到的组员可以做一些小小的惩罚(比如,迟到的同学请大家喝水),涉及到个人隐私的要坚守保密原则。

李文娟(0910010104):活动主题:案例分析

为了提高大家的专业技能,我们从一开始就规定,我们的小组成员每次带大家活动一次。而我带的一个主题是案例分析。鉴于大家从来没有接触过具体的案例,我选了一个争议性不大的案例来告诉大家一个具体的案例所需要哪些流程,以及流程过程中所需要的问题。以及设社工人员怎么针对案主的问题进行的回答。在这次活动中,我给大家准备了一些专业的资料,让我们每个组进行讨论,看他们如何对我们的问题进行解决,并告诉大家一些案例的背景。在这次活动中,大家都认真的学习了,了解了一个完整案例的流程。而对于我来说,收获远远大于这个。通过这次我自己准备开展小组的过程中,我知道一个成功的小组领导者需要具备很多素质,显然我还是没能够完成的很好。这就需要我们经常可以开展一些这样的活动,能够锻炼一下自己这方面的能力。

杨亮(0910010134):活动主题:学习与讨论残疾人社会工作一、活动背景

在本学期学习小组课程中,应黄慧同学号召成立了社会工作小组,目的在于使每个组员能够体会并学习和带领小组的专业知识和技巧,提升小组成员的专业知识、技巧和素质。团队规定由每人带领一次小组活动,活动主题有自己选择。因小组成员大部分都将参加二医院医疗小组与助残小组这一项目,同时自己也在看这方面的书籍,也存在一些困惑,比如怎样和残疾人交谈,怎样避免引起残疾人的情绪波动,因此本次带领活动的主题主要与残疾人心理状况有关,将自己的疑虑和常见问题形成书面问题,让大家进行讨论。二、活动目标

本次活动目的在于帮助大家对残疾人心理有个系统的认识和理解,比如残疾人的一般心理形成过程特、残疾人的心理特点(主要是情感方面、性格方面);通过角色扮演(企鹅行走上台阶、闭眼行走并下台阶、单手剥糖),让同学们感受残疾人的困难和心理变化;通过说出各自心中的困惑,组员一起讨论解决消除心中的疑虑,摒除心理障碍;形成正确的残疾人观,正确看待残疾人。三、活动过程及内容

活动前:积极准备相关知识,查询相关书籍,收集相关资料,购买相关材料活动中:以热身游戏(故事叙述,组员按要求做相关动作,如跳、跑、搓手、企鹅行走上台阶、闭眼行走并下台阶、单手剥糖)作为切入点,带领大家进入主题,随后大家就自己给的书面问题进行思考并回答和参与讨论,讨论完毕后,大家再看我给大家准备的相关知识与资料,系统学习残疾人相关方面知识。活动后:自己作个小结,请组员对此次活动进行评价并给与建议。四、活动小结与评估在本次带领活动中,虽然自己看了相关书籍有较长的时间,但在选择主题上不够果断,犹豫不决,以致活动准备比较仓促,导致一些小细节未能注意到,资料收集也不是很全面;小组活动过程中,组员积极性很高,富有热情,这样便于带领,存在问题是组员有时会顾左右而言其他,另外自己的语言能力不强,出现词穷想象,不知道怎样组织自己的语言;活动场地并不太理想。

卢宗霖:0910010136

一个月的社工小组已经结束了,用什么样的言辞来形容呢?“不往则已,一往情深”。因为我们参加这个小组都是因为彼此都有许多的共同点:对社工的热爱和兴趣,想真正的以一种比较专业的方式来开展自我认知和成长小组,组员间相互支持,相互帮助来让组员认识自我、认识他人认识社工,从而提高个人对于专业的认识和个人的专业技能。整个小组成员对这个小组都是很重视的,每次不同的同学带小组都经过了充分的准备,也真正的用心将他们做好,所以每次的小组都可以说得上精彩,在这样的小组中无疑会对自己很大的锻炼和帮助,并带给组员很多的快乐和成长。组员之间都很配合和支持,让整个小组都在和谐友好的气氛下进行,也在此过程中让我们对彼此都有了更多的认识,增进了彼此的友谊。

从黄慧主持的预示着小组正式开始的第一次小组会议,到最后一次小组刘琴带给我们小组难忘而精彩的结尾,从比较沉默的杨亮和杨茂的悉心准备,到文娟和家琴大胆开放的领导风采,再有王俊和小慧很富有经验的带领技巧。在整个小组中我们无所不谈,未来的打算、社工的发展、朋友的重要性、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和组员对自己的认识、还有人们避而不谈的性。内容相当广泛,过程相当刺激,结尾相当完美。当然、还有我们小组的聚餐,聚餐事实上就意味着我们小组的结束,有点不舍吧,但我们只要有心,有的是时间和机会。

社工小组评估总结报告报告人:王俊(0910010119)

一、小组简介

1、小组名称:社工小组2、小组性质:学习性小组3、小组周期:2个月4、小组共聚会次数:7次5、小组聚会密度:一周一次6、每次聚会的时间:90分钟左右7、小组组长:黄慧

小组成员:王俊、李文娟、卢宗林、杨茂、杨亮、刘琴

二、小组目标

目标:通过开展各种类型的小组,提升个人的专业素养

三、评估内容

1、小组目标的达成情况:

每一次讨论完毕,我们都进行简单的总结评估。每一次大家发言都很积极踊跃,而且准备得都比较充分。每一个作为小组领导者,往往感受到的提升是最强烈的。

2、小组开展的时间地点:

时间一般是周日晚上8点开始,在一食堂二楼召开。那时候一食堂二楼人很少,为我们小组提供了一个良好安静的活动环境。每次活动的时间在一个半小时左右,时间的控制和把握每次活动都做得很好。3、小组成员概况:

我们小组都是比较热心于社工的同学,所以每次开展的小组大家都能很投入的参与进去。

4、小组活动的适切性,内容及方式:

我们小组7个人每人都会带领做一次小组,有小组的领导者自己选择主题,制定小组计划,准备各种材料。这对个人的成长有一个很全面的提升。5、个别组员的表现和改变:

本小组除了个别同学偶尔缺席,其他人都每次到场,每次出席最多一个人缺席。

通过小组的开展大家都很享受这个过程,从中也有很多收获和启发。6、小组互动

1)沟通和交往模式:

小组成员都是熟人,所以每一次活动,大家交流都没有障碍。2)小组气氛:

由于每次活动都很有趣,所以小组气氛从始至终都保持轻松愉快的和谐状态。

3)小组规范:

大家都是很自觉的执行,用心的参与,在没有特别的情况下,大家都会按时的参加。

4)小组凝聚力:

以兴趣为导向形成的小组之中的凝聚力很强大。这就使得每一次活动进展得非常顺利。5)领导模式:

每个人都有后一次充当领导者的机会。自行解决所有问题,其余人则享受小组的过程。四、遇到的困难

1、时间上协调的困难2、自身能力的局限

3、周期太短,每个人都只有一次开展的机会五、建议

1、开展一个固定主题的小组,在某一方面进行专门的提升2、形势更加多样化

3、形式多样化的同时,遵循同一个主题附件二:组员对整个小组的总结感受:

杨茂:

接近一个月的社工小组的开展,让我们经历了很多、学到了很多,从刚开始的只有很少经验和知识到最后获得很大的成果,大家都花费了很多时间与精力。因为只有用心的付出,才能有更多的知识沉淀和收获。

我们希望通过开展自我认知与成长小组和组员间的相互支持,来帮助组员认识自我、认识他人、认识社工以及使每个组员能够体会并学习到带小组的专业知识和技巧,提升小组成员的专业知识、技巧和素质。

我们的每位小组成员都会带领一次小组活动,我们小组中有以前带过小组的,有没有带过的,各自在上升的空间是不一样的;我们的小组成员大家都是因为同一个目的聚在一起,都是真心的、以诚相待地对每一位成员,在整个活动的前后组员之间都很配合和支持,从自己带的小组活动和从别人的小组活动中也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和技巧,可以说我们的小组目标初步达到了。本小组是普遍性的成长性小组,且招募的对象都是本专业的学生,其背景都是学小组工作的课程,所以认为没有不合适的;在每次活动中都担当了不同的角色,保证了小组的专业知识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也促进了小组成员间的接纳和学习。以前有过经验的同学就不用提了,他们有了提升。而杨亮和刘琴以前没带过这样的活动,在他们带的活动增加了我们对他们的了解,杨亮在活动中不是那么容易的笑场了,能够控制自己表情,刘琴同学刚开始很少发言,显得比较羞涩,但到后来慢慢接受了小组,对小组有了认同感,愿意发言了,还邀请其他同学加入进来。小组成员本来都有感情基础的,所以开始就有了较好的凝聚力基础了,在活动中大家的感情又不断的增进,交流增多,彼此更加了解,凝聚力也不断增强;凝聚力的增强使小组的活动顺利的开展,还能够更快更好的处理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在第一次会议中我们对组长的方案进行了商量并达成了一致的意见,这就是开始阶段,此后我们就进入了发展阶段,在每次的不同成员带的小组活动中,我们的小组一步一步的发展着,小组成员都积极开朗、情绪高涨、气氛活跃,给予了他们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平台,增进了组员更深的认识,提升了小组成员的素质和能力。到这里我们的小组也趋近于成熟的阶段了。最后大家搞了个聚餐,大家在一起聊聊各种话题,包括我们的小组和小组成员,这就标志着我们小组结束了。

李文娟:

短短的一个月让我获益匪浅,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能力、行为能力和事前准备等,也从别的组员那里学到了不少的专业技巧和知识。最后,我衷心感谢大家对我的配合和支持,让我有机会在这个平台上能够锻炼自己以及展示自己。

参加这个小组是个特别偶然的机会,但是通过这样一个机会也让我认识和了解了很多人。我们这个小组是非常有活力的小组,从名字中就可以看出,这个小组是关于我们专业的一个课外小组,自然我们的小组成员都是对我们本专业极度任何和肯定的。因此,在开展这样一个活动对于我们来说就是很轻松愉快的了。当然,我们在这次的活动中收获也是非常大的。从一开始的针对我们专业的认识,到后面的专业的小组认识,个案、残疾人心理同感,再到后面的对我们小组成员的自我认识,我们在这样的过程中是非常开心和愉快的。最后一次的小组,我们是以刘琴的游戏的结束的。通过这样一个小组,我收获的不仅仅是我们小组成员之间的友谊,很重要的是我从中也懂得了还有很多很多人在爱着我们专业,他们想把它作为事业来爱,我很开心还有这么一群可爱的伙伴在这里陪伴我。

即使以后不能做社工,我也愿意我们都能以这种社工人的精神感染我们身边的其他人。

杨亮:

为期半学期的社工小组已经结束,在这个过程中,大家积极参与进来并融入其中,并认真、用心地去扮演自己的活动者、领导者的角色,将社会工作小组当作是一个学习交流、锻炼自己的平台。

加入社工小组,我们希望通过参与小组活动和领导小组活动获得进一步的提升,通过组员间的相互支持与鼓励,来帮助组员认识自我、认识他人、认识社工以及使每个组员能够体会并学习小组的专业知识和技巧,提升小组成员的专业知识、技巧和素质。

成立社工小组,第一次开会就形成小组规范,但自己在小组规范的实施方面不是很乐观,做得不够好。小组要求小组成员每人设计和带领一次小组活动,但是因为时间冲突、成员参加活动冲突等原因,小组默认为此次活动由他们带领。自己在带领小组活动中,深感带领小组不容易,做社工更不易。

对于自己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自己的目标是否达到,首先的说自己的要求比较高,在小组中不易实现,这需要自己的积累。在本学期的小组活动中,我比较注重细节方面,觉得一些专业技巧始终做的不够,有些东西不能被显现出来,这是需要思考的地方。在这个活动中,我相信一份经历就有一分收获,自己在语言能力、行动能力等都有所锻炼,我想社工小组在潜移默化中带给我们很多东西。

卢宗霖:

这个小组对我的影响蛮大的,首先是组员之间热情友好的气氛让我很愉快很轻松,在这样的小组真的是一种享受。组员之间的关系相当好,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平时没意识到或者忽略了的好朋友,很庆幸能在这个小组中重新找回来。其次,是组员们认真的范儿让我深受感动,每个带领小组的组员都在积极的准备,每次小组都是组员用时间和精力认真对待、用心准备的结果,所以每次小组我们都很重视。再次,每次小组的内容都是很精彩的,都与我们的生活和社会息息相关,都可能是每天发生的我们身边而忽略或者逃避去思考的问题,有的是沉淀下来的美好记忆,有的是对于生命和社会的反思和拷问,有的是感受我们所没感受过的经历,有的是对自己成长的认识和了解。借这样的机会和平台也算是给自己梳理一下,整理一下自己。不管是带领者还是参与者我们都在相互帮助,一起成长。就我本人而言,在小组活动的过程中是比较积极的,也能很好的配合组员,与组员合作,让活动的带领者能够很放松的开展小组,也带领组员一起参与进来,营造开放、活跃的氛围。

小组主题:《专业与个人成长》

时间:201*年11月13日晚8点半~10点半地点:一食堂二楼领导者:王俊

参与者:黄慧、王俊、李文娟、卢宗林、杨茂、杨亮、刘琴目标: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轮番阐述,追思专业与个人成长的逻辑关系,指导自己以后专业知识的学习。内容:(通过查阅专业文献资料提炼)

一、自我成长分析(一)我的人格特征。借助于人格测试量表,如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等,来探究自己的性格特征气质类型和情绪的稳定性等生理心理特性。(二)我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三)生命中具有重要影响的人和事。二、职业行为分析(一)专业反思1.为什么我会来到社工专业?2.影响我选择社工专业的主要因素和事件?3.我对社工的认识?4.学习社工,能给自己带来什么?5.我的人格特征是否适合社工职业?如果认为自己不适合,又当如何自处?6.面对理想与现实之中的差距,我们如何对待专业的学习?(二)职业期待7.我想成为什么样的社工?8.我对社工的职业有什么样的期待?9.我期望从社工的职业中获得什么?为了这个期望我准备付出什么?活动形式:热身:雨点变奏曲

每个人都会领到一张纸,上面记录着内容一栏中的所有问题。

从第一个问题开始,①由领导者进行引导,②思考一分钟

③依次按顺时针或逆时针的顺序对进行回答,阐释自己的想法④总结讨论自评:

通过对这些问题依次解答的过程,大家进行头脑风暴,说出自己内心中最真实的想法,倾听他人的答案,开拓自己的思维,激发自己更多的灵感。整个活动过程中大家都积极踊跃的投入到了其中,气氛非常之好,每个人收获也很大。小组开展得非常成功。

黄慧(0910010106)的小组总结和感受

作为这个社工小组的发起者,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我确实找到了一帮志同道合的组员们。他们对这个小组很热情,很积极。这使得这个小组的活动开展的很顺利。每个组员在其中都有领导的机会,每次他们都能给我们组员带来一些新的想法,引导我们思考,促进我们组员的交流。

第一次的领导者是卢宗霖,他的主题是社区建设。这个活动是土房子组织的,他作为我校的联络人,在中间起到沟通联系的作用。从这次活动当中,我们也看到他的组织能力。我们也从这次活动当中,不仅和其他学校的同学进行了交流和学习,共同学习了社区建设的一些方法,也亲身到了成都的各社区去做实地调查。这是一次户外的小组活动。

第二次的领导者是王俊,他的主题是专业与个人成长。在这节活动当中,他的活动形式是给每个人发了一张带着问题的纸,大家在上面写下自己的答案,然后一个个谈谈自己的想法。在这过程中,很多时候,我们发现我们有很多共鸣,同感。这次的小组让我们觉得彼此是有很紧密的联系的,我觉得找到了归宿感。这次小组也让我们更明确自己加入到这个小组的目的是什么,小组开展的意义不言而明。

第三次的领导者是李文娟,她的主题是案例分析。在这节活动当中,她的活动形式是给我们一个案例,两人一组去分析谈论,然后再共同探讨。这次的小组让我们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具体案例具体分析,不同的服务对象的工作方法也不一样,不同的社工采取的工作方式也不一样。所以对于同一案例,我们也有很多不同的想法。通过这次案例分析的活动,让我们深入学习了处理个案的一个流程,这是一次提高社工技巧的活动。

第四次的领导者是谭家琴,这次因为有阿佬过来做交流,所以这次我们小组改为和阿佬的交流活动。我们小组的成员基本上都参加了金堂学校的SMART课程,所以我们和阿佬交流了我们在这个实践当中遇到的困难。我们总结出,对于那些顽皮不听话的学生,我们的原则是不放弃,不抛弃。在课下和他们进行交流,适当时候要寻求他们老师的帮助。

第五次的领导者是杨亮,他的主题是主要与残疾人心理状况有关,将自己的疑虑和常见问题形成书面问题,让大家进行讨论。在他这节活动当中,我影响最深的是他带领的热身游戏。他讲述一个故事,我们听到故事里的动作时,要去体会模仿。这是一个残疾人的故事,这个游戏很好地让我们体验了残疾人的心理和残疾带来的行动不便。最后,我们还讨论到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残疾人设施,缺少哪些必备设施。因为我们其中有同学去过香港,所以我们有一个对比,发现我们内地在残疾人设施建设还有待提高和学习。

第六次的领导者是杨茂,他的主题是聊天。也许这是一个最简单的活动,但却是最有意思的,因为我们之前每次都有主题,谈的东西都是围绕主题而言,这次我们是随意发挥,谈天阔地,增进彼此的了解。我们小组是很真诚,开放的小组,这次我们谈到了男女问题,谈到红灯区,谈到性问题。我觉得这些问题,是在小组组员的关系到达一定的高度后,才能如此无所顾忌的讨论,交流。

我们社工小组原定的计划就是这六次活动。但后来刘琴的加入,她也给我们带来了最后一次小组活动。她这次主要带领我们做了几个游戏节目,包括冥想、优点轰炸,反思回顾自己的大学生活,说出自己的一个缺点,写下对每个人的祝福。最后这个祝福环节是一个很好的结束的方式。带着每个人的祝福,我们社工小组本学期的活动到此结束。

一个结束也是另一个的新开始。在这学期的社工小组里,我发现我们可以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可以交流的思想也是无穷的。当我们无穷的思想碰撞到一起时,激发出来的火花是可以点亮黑夜的。所以我期待着下学期我们第二期的社工小组,我们将会继续我们的热情,继续我们的学习,继续我们的交流,继续我们的共同成长。

社工小组个人总结

0910010115谭家琴

我们社工小组是因为专业的原因而组织起来的,因为对专业本身的喜欢和感兴趣,所以王俊、卢宗霖、杨亮、杨茂、黄慧、李文娟、刘琴、我们几个就决定成立这个小组,希望在小组过程中,大家一起分享有关专业的知识、技巧以及平时的问题等等。

为了方便交流,我们小组建立了自己的Q群,在群里讨论一些热点话题,或者上传一些有关社工的消息。有什么事情也在群里留言。

我们的第一次小组活动是在第一食堂二楼开展的,这次的主持人是王俊。王俊设计了一些问题,大家一起讨论了怎样来到这个专业的、对这个专业到现在的认识或者看法等等问题。那晚大家就专业发表了自己的很多看法,看的出来大家喜欢这个专业可是矛盾很多,迷茫不少。一些现实的因素出现在我们的专业中,使得我们自己在讨论后感觉到了莫名的紧张与不安,觉得现在都大三了,马上就要毕业了,但是却对这个专业的很多技巧了解很少,而且运用在实践中也没有太多的底气。我记得在那晚讨论完之后,我发表的心情是“今晚的小组讨论是我这个星期最大的收获,是喜还是悲?“确实,那晚我们对专业的认识深了不少,虽然迷茫,总比我们活在无知中好的多。

后来我们组定在每个星期天晚上七点半在食堂二楼开展我们的小组活动,由每一个负责一次,我们的形式很多样,比如分析案例、游戏、角色扮演、茶话会等等,在这些过程中,我们大家一起从专业的角度出发,一起探讨,共同成长,不知不觉间我们这个小组的友谊也增加不少。每个星期虽然短短的一个多小时,但是都是在思考、分享与欢笑中度过的。当大家谈到有关专业的问题时,大家都发表出了各自的观点看法,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自己正在发生着变化,我个人觉得在这个小组中,我们班的杨茂和刘琴的进步很大,杨茂原来大一基本上很难看到他活跃,但是现在的他很爱参加各种实践服务,给那些孩子们带去了不少的欢笑,而且他自己的经验也很丰富了。我们的最后一次小组活动是刘琴带的,玩了很多游戏,她自己对局面的掌控也很适当,游戏的内容也很多,还创新加入了瑜伽的冥想法等等。

对于我个人来说,我的很多想法当在小组中和大家分享交流的时候,发现这不只是我一个人的困惑,当我们这样有着相同兴趣的人聚在一起努力地解决问题改变原来的一些想法以及慢慢的让各种迷茫不再那么迷茫的时候,我觉得我们的目标达到了,我们对专业的认同让我们爱上这个专业,理解了我们专业的各种艰难,并且受益于这个专业的各种技巧带给我们的改变,其实很感谢我们的专业老师带给我们的这种小组形式,让我们领会了什么叫服务对象的改变,因为我们就是服务对象,而且我们在这种形式下得到了改变。

我想我们社工小组是会继续开展下去的,因为我们这群人真心的喜欢上了她社工!

总结人:谭家琴201*年12月25日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学生成长沟通小组总结报告》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学生成长沟通小组总结报告: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学生成长沟通小组总结报告》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621048.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