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赴美教学总结

赴美教学总结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8 17:01:32 | 移动端:赴美教学总结

赴美教学总结

赴美教学总结

自201*年9月10日至201*年1月10日,我受学校派遣,非常荣幸的前往美国纽约州奥尔巴尼市BOCES学区TechValley中学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汉语教学工作。现对此期间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

在美工作期间,我的主要工作是在TechValley高中从事汉语一年级和四年级的教学。汉语一年级班级是由5个上一学年汉语成绩不及格的男孩组成。虽然5个学生有过1年的汉语学习经历,但是他们无论是汉语成绩还是综合表现,在学校里都是最差的孩子。所以在教学工作上,有一些困难。好在孩子们都非常友好,不论学习成绩如何,对待老师都没有任何的抵触情绪,所以我的策略是一上来,一定要让孩子们喜欢我,接受我。所以一学期以来,在这个班的教学上,我始终尽可能的采取轻松,愉快,边学边玩,劳逸结合的方式,利用各种媒体手段和资源,让学生慢慢的接纳汉语并喜欢汉语。课上,我有时会安排答题有奖环节,主动回答问题的同学将会得到我从中国带去的小礼物,有时会播放在美国家喻户晓的功夫明星成龙的电影,有时会请我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朋友去课堂,和学生们交流学习生活和中美文化。美国的孩子喜欢各种各样的活动,学校和家长也相当赞成学生多多参加活动,所以,上课期间,我就把各种活动溶入我的教学。比如学习运动专题时,我带领孩子们去操场,教给他们中国的毽子。学习中国食物专题时,我们去了中国餐馆,由孩子们自己用中文点餐,品尝了中国的美食。学习颜色专题时,学生们各自穿上自己喜欢的颜色衣服,表演小品等等。总之,虽然这个班学生不多,但我尽量把汉语课安排的丰富多彩一点,因为孩子们除了汉语就没有其他的第二外语了,我知道学好汉语对这几个孩子的重要性。经过1学期的学习,我与汉语一年级的5个孩子建立的良好的师生关系,孩子们全部顺利的通过了考试。

除了汉语一年级,我在TechValley的更多的工作其实是负责汉语4年级。这个班级有13个孩子。再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过3年的汉语,并且是汉语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所以从第一节课开始,我们之间就可以用简单的中文交流了。这个班的学生是学校里最出色的学生,学习能动性也极强,所以对我来说汉语4年级的教学课是很享受的。孩子们课上课下都活跃极了,非常积极主动的帮助我,课堂氛围也相当的好,这点是我们在国内教学所达不到的。对于这个班的教学,我主要是训练学生的汉语听说交流能力,读写汉字的能力(之前学生们是只会写拼音的),和读简单的中文文章的能力。这个班的学生大部分去年夏天都来过中国,他们对中国文化和中文都非常感兴趣,所以课上,我们也学习了很多当下中国非常流行的词语,探讨很多中美文化差异等等。工作期间,我还和这个班的孩子们一起去了联合国,听了关于世界疾病问题的报告,班里的学生家长还邀请我去家里做客,班里的学生还为我亲手做了蛋糕,我们一起吃了饺子,离别时,我还收到鲜花和由全班同学签名的信。总之,在我看来,虽然我们相处的时间并不长,但我和学生们的这分友谊是真诚的,永远难以忘怀的。

在TechValley的教学工作之外,由BOCES安排,我还去了农村Scoreherry中学和当地的一所幼儿园教学。由于教学时间不长,所以在这两所学校主要是介绍中国文化和简单的中文。美国农村的学校的教学相比较城市,也是落后的,那里人的思想同时也是比较落后和封闭的,所以,那里的老师和学生对于今天的中国和中国的发展都不太知道,同时,和他们的谈话中,我发现他们对于今天的中国和中国的政策(计划生育,西藏问题等)都存在不理解,所以在我们的交流中,我始终是尽自己所能的对中国进行积极的,正面的宣传,把中国的好,中国的发展,客观的告诉大家。

2主要收获:

谈起此次美国之行的收获,对于我而言,无疑是巨大的,甚至是可以改变我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工作上,我深知,此次学校派我去美国工作,不但是起到对外交流的作用,更主要是学校领导希望我通过半年在美国的学习生活,提高我的业务水平。作为一个中学英语教师来讲,一段国外生活的经历是尤为宝贵的,尤其是在生活上,我能够有机会和当地的美国家庭每天朝夕相处,工作上,又都是与美国同事打交道。这样的语言环境,对于我来讲,是难能可贵的。通过半年的工作生活,在语言上,我觉得自己取得了飞跃式的进步,同时,这个机会也让我真正融入了地道美国人的生活圈子,让我理解并喜欢上了美国人的热情,开朗,同时又把中国人的含蓄,婉约传递给美国朋友。在美国期间,我特别主动的参加一切当地的社交活动,丰富了自己的阅历,了解了美国的文化,同时,也结交了很多非常友好的美国朋友。

总而言之,此次美国之行,对于我来讲,是一次难能可贵的学习机会。在此,特别感谢学校领导能够委以重任,能够把这样好的学习机会给我,也特别感谢学校领导的关心,因为我在美期间,学校领导还总是通过各种渠道和我联系,询问生活,工作方面的情况,真心感谢学校。同时,此次在美工作期间我也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美方交给的工作。工作和生活中虽然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遗憾和不足,但对我来讲,这次美国教学工作,收获特别巨大,除了比较顺利的完成了学校交给的教学任务,对于我个人而言,性格中,我学习到了美国人的热情,包容,开放的生活态度,业务上,又极大的提高了自己的英语能力,同时,一群可爱的美国人,让我爱上了美国,爱上了英语,也更加热爱我的英语教师这份职业。新学期开始了,我会把这份对于学校和领导的感谢,和这份工作热情完全投入到今后的工作,不会辜负领导的良苦用心,尽可能使这次美国教学任务的影响和作用发挥到最大。

扩展阅读:赴美研修学习总结报告

赴美研修学习总结报告

感谢国家教育部和湖北省教育厅提供这次赴美学习的机会,让我们这些工作在最偏远地区、最基层的普通教师能够近距离感受美国教育。二十一天的美国之旅,我从一个一线教师的视角观察美国教育的特点,对比中美教育的异同,在思辨中理解美国教育的理念,感受良好的教育环境、全新的教育思想、多样的教学方式及良好的教育成果对我们思想的冲击。

一、赴美学习概况:

在加州的二十几天时间,我们主要在洛杉矶镇考察学习,中途去了旧金山两天。由于时间和活动范围的限制,我们没有机会参观更多的学校,我们看到的只是美国教育的一角,但我们还是努力地通过这个窗口尽量多地去感受美国教育。

在美期间,我们生活愉快而充实。联系人苏教授对我们的行程做了周密的安排,各学校校长、教师、翻译黄老师和谢老师、导游杨先生给予了我们热情的接待和细心的关怀,我们感受到了美国人民的热情友好。在整个培训期间,聆听了15位不同教授的教育研究,4次走进3所不同特色的学校,领略不同的办学风格和教学方法,了解到不同的办学模式和办学体制。尤其是VanghnNextCenturyLearningCenter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同时还参观了加州州立大学北岭分校、柏克莱大学和斯坦福大学,我们利用有限的时间尽最大努力多看、多听、多问、多讲、多思考、多学习。有多年教育研究的传递,有改革成功学校的参观,有大学校园的欣赏,融入了新的思想,打开了新的视野。

1.中小学听课、学习。我们参观考察了2所小学和一个教育中心。参观了他们的教学设施,听了不同科目的课,包括中小学阅读、写作、数学、科学、历史、美术、体育、音乐,了解了美国的课程设置、知识程度、学校教学体制、课堂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等,让我们大开眼界并深受触动。(后面有专题介绍。)

2.聆听专家讲座。在北岭我们共听了18节讲座,从中美教育的比较与思考到美国学校的历史与改革动向,从各科教学研究到特殊教育研究,从教师的培养与评估到学生的考试与评估,从宏观到微观,从学校到学科,从老师到学生,丰富的内容设置让我们感受到苏教授的良苦用心和北岭大学教育学院丰厚的教育基垫。教授们严谨的置学精神和风趣幽默的谈吐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让我们敬佩的是很多有博士学位的教授都有一二十年的中小学教学经验,所以他们的讲解不仅仅是理论还有更多的实例做依托。一个个生动的例子,一个个设计新颖的活动把我们带入到学科教学情景中,我们在参与的过程中,在同伴的互动中内化了理论。让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丝毫没有受到语言不通的影响。

3.参观加州州立大学北岭分校。这所大学建校于1958年,为一所州立综合大学,属于加州州立大学系统,是国家级大型高等教育机构。它以其优异的教学和研究著称,小班制以及强调与教授间的互动,是其让学生能够在职场上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加州州立大学北岭分校的设备齐全:图书馆拥有超过1百多万册的图书和期刊藏量,并拥有最先进的电子操作管理系统;拥有设备完善的计算机教室,高科技的实验室,运动场,休闲运动设施等等。这所大学没有大门,没有围墙,大学与城市融为一体,让人感受到它的开放与包容;行走在大学校区内,整个校园的一切都显出不凡的气度。随处可见的松鼠,体现了人文与自然的和谐。4.参观柏克莱大学和斯坦福大学。柏克莱加州大学全名柏克莱加利福尼亚大学,是美国最负盛名的一所公立大学,也是美国大学协会的创始者之一。柏克莱加州大学为世界学术的知名学府,在众多权威的大学排名里名列前茅,130个以上的系所被组织在14个学院中。这学校培育了一批对早期互联网发展、自由软件运动和开放源代码软件运动很关键的技术,其校友遍布各领域,其中包含61位诺贝尔奖得主和23位美国国家科学奖章得主。

斯坦福大学是美国一所私立大学,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杰出的大学之一。斯坦福大学拥有的资产属于世界大学中最大的之一。它占地35平方公里,是美国面积第二大的大学。斯坦福大学(StanfordUniversity)始建于1885年。当时的加州铁路大王、曾担任加州州长的老利兰斯坦福为纪念他在意大利游历时染病而死的儿子,决定捐钱在帕洛阿尔托成立以他儿子命名的大学,并把自己8180英亩用来培训优种赛马的农场拿出来作为学校的校园。他们的这一决定为以后的加州及美国带来了无尽的财富,尽管当时这里在美国人眼中还是荒凉闭塞的边远西部。直到现在,人们还称斯坦福为“农场”。因此,在斯坦福大学,自行车是学生们必备的交通工具。斯坦福大学的楼房都是黄砖红瓦,四平八稳,一律是十七世纪西班牙的传道堂式没有哈佛、耶鲁大学那些年代不同、风格各异的楼房,更少了东北部大学墙壁上爬满的常春藤,进入大学,首先看到的是土黄色石墙环绕下的红屋顶建筑,拱廊相接,棕枷成行,在古典与现代的交映中充满了浓浓的文化和学术气息。斯坦福大学中最有名的建筑有:胡佛纪念塔,斯坦福大学的地标性建筑。它是为庆祝斯坦福建校50周年而建,同时为了纪念时任美国总统胡佛对学校建设做出的巨大贡献。纪念塔下面特别设立了一个展室用来介绍胡佛总统的生平及业绩;OldUnion兴建于20世纪初,缘于时任美国总统胡佛HerbertHoover的提议。一开始OldUnion是用来作为学生集合、活动、娱乐的场所,里面设有小礼堂、餐厅、图书室等等。有一段时间,其中部分建筑被征用做学校行政办公室。目前,所有建筑已经恢复初始的功能并对学生开放;斯坦福纪念教堂,兴建于1903年。20世纪,旧金山发生的两次大地震给教堂造成了严重损坏。虽然整体结构并未倒塌,但钟楼和外墙上精美的马赛克损毁严重。1989年大地震之后,教堂整整关闭了4年以进行修复,修复无疑是很成功的,现在在教堂内外均看不出地震破坏的痕迹了。纪念教堂只在工作日的白天向游人开放,没门票,但只能在一层参观。5、座谈。

(1)与中国教师工作坊的苏教授座谈,了解美国的教育体制;加州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措施;学区确定学段、课程及教材的依据;对辖内学校的管理和评价;提高本学区教育质量面临的阻碍和有效的措施等等。

(2)与特殊教育专家座谈,了解州政府及本学区的特殊教育情况。特殊教育团体由特殊教育专家、心理辅导老师、特殊教育老师、社区人员组成。需要接受特殊教育的学生有三种,一是残疾智障学生,由护士和老师全过程陪护和教育,;二是学习障碍学生,他们由特殊教育老师辅助学习;三是智优学生,学校没有义务提供特别的课程教育,但学科老师可以针对他们进行分层次教学,(数学从五年级即实行分层编班)学校也鼓励这些学生根据能力修高一年级的课程,高中学生可以提前选修大学的课程,拿到更多的学分,为申请名牌大学增加筹码。

(3)与各学校校长副校长座谈,了解校长的主要工作,各学校课本课程的开发利用,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谈的最多的是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他们没有如我们一样的考核细则,量化管理,绩效工资。虽然有每学年州政府的统考成绩,但学校不会以此来考核老师。他们评价老师的工作主要有三种途径:最主要的是校长和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每天观察课堂,一种是五分钟观察,在上课的不同阶段短时观察老师和学生的课堂行为;二是十五分钟观察,每节课听十五分钟左右,观察学生在这一时间段的学习状态;三是四十五分钟听课观察,这个不是每天进行,而是不定期观察;四是在各种会议和研讨活动中观察老师的发言和表现。每个月由校长副校长组成的评价委员会对每个老师的课堂教学状况作出总体评价,写成报告,并反馈给该老师。存在问题的老师,校长将与其谈话,并提供帮助。其次是通过年级的大组长每周一次的汇报来了解评价老师的工作。我们对其提出质疑:大组长反映的情况可信吗?校长们对我们的疑问很诧异,他们相信大组长反映的情况绝对可信。还有就是通过家长、学生对老师的评价来评判老师工作的优劣,但是这一点会非常慎重,家长学生的意见需要辩证地看。他们的评价方式,包括学监对学校的评价(依据校长自己递交的本校工作情况报告来评价学校的工作)都建立在一种公平、诚信的系统之下,否则这些措施均无法实行。

(4)与教师的座谈。了解老师的工作量,备课情况,提高课堂效益的措施,家庭作业的布批,对待工作的态度等。老师们非常辛苦,比我们的工作量大得多,小学教师每天在6节课左右,还要组织学生的午餐;中学教师至少也要4节课。但他们很少有疲惫和倦怠,包括六、七十岁的老师也是充满热情和活力。我想这应该是宽松的环境,课堂教学创新的快乐,让他们体验着工作的乐趣。

(5)与学生座谈。3月6日,我们与小学的学生进行了座谈,参加座谈的是学校学生会的的学生,下面是谈话记录整理:

1.老师提供很多课外知识,很感兴趣。2.老师们都非常关心学生,很有安全感。3.学校有很多动手操作的课程,学生很喜欢。4.喜欢敬业而有学问的老师。

5.州政府的统考压力不大,SAT和ACT考试对同学们来说压力更大。从谈话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压力和为此而付出的努力。美国学生的学习远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轻松自由,他们如我们的学生一样,为升入理想的大学准备着,拼搏着。不同的是,我们准备的只是知识,人家除了知识,还有能力。

二、美国之行的反思与收获

中美两国社会制度不同,国情不同,价值观念不同、教育体制不同、教育模式也不同。教育模式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同的文化背景、文化传统,构成了不同国家、不同社会的教育差异。长期在中国古老传统文化浸染下的中国人,形成了谦逊与内敛的性格。这种性格反映在教学过程中,即是老师关注学生的缺点,希望通过弥补不足来完善学生品格,丰富知识、提高能力。美国第一代拓荒者开垦这块新大陆时那种对征服与梦想的追求传承下来,形成了美国的文化传统,体现在教育中即崇尚民主、张扬个性,教师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通过欣赏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两种教育模式各有优势,不好说孰优孰劣,也无法直接移植,适宜美国今日社会的教育模式或教育体制并不一定适应于中国现在的社会。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于美国中小学教育的一些做法特别是包含在其中的一些教学观念,还是很值得我们在教学中借鉴的。同时,在美国看到的一些现象不时地冲击着我的心灵,感到美国教育很多方面远远地走在了我们的前面,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一)学习美国严格的制度管理和日常渗透性教育。

走进美国学校的第一天,就看到了美国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201*年1月21日,是我们非常期待的日子,因为这天我们将到一所美国小学校园,全天参与教师上课,去亲眼看一看传说中美国学校浅显的教学内容和自由、混乱的课堂秩序。不知老师在课堂上是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管教这些顽劣的孩子,让他们学会知识进而提高能力的?带着好奇与疑问,我们早早来到学校。

到校:学校两位老师带领我们走进校园。学生书包大多非常有秩序地放在教室外面,校园内特别安静,没有一个人大声喧哗,连回应老师的问候也是轻声细语。这种情形给了我很大的震撼,让我很难将此与校园持枪案、酗酒、吸毒、寻隙滋事等现象联系在一起。

上课:教室里桌椅随意地排放着,学生歪着、趴着、翘着腿,以各种各样自己舒适的姿势坐在座位上,但他们都在认真地听老师讲课,没有一个人走神。分组活动或自由练习的时候,他们可以跪在椅子上,趴在地上,但他们都在做,没有学生趁机偷懒或玩耍,而是努力认真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课间:美国学生课间只有四分种。下课后,学生快速地到自己的柜子里拿取下节课需要的书本。时间紧迫,但学生动作迅速、秩序井然,没有推搡打闹、大声喧哗。上课铃响后,走廊里一个人也没有,地面上一片纸也没有。

厕所:厕所里的取纸机旁是一个大大的纸桶,擦手后的纸塞满了纸桶,地上却没有一团。

午餐:由于餐厅的限制,学生各年级轮流午餐,从十点半开始到下午一点二十才能全部结束。每个学生吃完后,都自觉地把餐盘送到规定的地方,餐具分类放置。餐桌上没有饭粒,餐桌下没有垃圾。所有学生吃完后,食堂里依然非常整洁。就餐的餐厅只有一个义务服务的家长负责管理。

美国是个法制国家,法律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也植根于美国人的思想意识之中。学校实行的也是制度化管理,每个方面都有制度加以规范。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严格的制度管理。

记得在一篇文章中看过这样的案例:

在上计算机课之前,学校发给每位学生家长一份纪律规则,由家长和学生分别在上面签名,然后交给学校存档。规则明文规定所有不允许违犯的纪律,并有相应的惩罚条例。条例规定的非常细,处罚也很严格明确,并且毫不留情。果然,在计算机课上有的学生开始犯规,下载不允许下载的游戏,去不应该去的网站。学生侥幸地认为没有人知道,岂知老师在学校计算机终端将学生的一举一动看得一清二楚。违反规定的学生受到了严厉的处罚:不允许再使用学校的计算机。家长学生苦不堪言,但已在规定上签定认可,也无可奈何。

在学校参观时,问到其中一位教师是否真有此类事情,她说有,不过学校还是愿意给学生多一些改正错误的机会的。学校有各种规章制度,都会在学期初下发给学生和家长,他们有意见或建议可以提出来,学校会非常重视,对于合理的建议也会接纳。但家长学生签过字的制度、规定就一定要严格执行。

他们爱学生,欣赏学生,但对犯错误的学生的处罚也是相当严厉的。据学校教师介绍,他们学校的规章制度非常精细,从方方面面对学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学生每违反一次规定都要由教师、学生写出情况报告并签字。累计到五张,即请家长到学校,由校长、教师、家长、学生一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累计到十张,就要填空红色表格,由副校长、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填写(因为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权力),并关禁闭室。对于情节恶劣,影响极坏,屡教不改的学生,学校有权停课,最长可停九十天。停课期间学生要完成规定时间的社区服务,回到学校后有专门教师对其进行心理辅导。这样的经历以后,学生大都会有所转变,不过因为个人情况和生活环境不同,效果会有差异。

没有制度就没有规范,没有惩罚就没有教育。其实惩罚是一种教育手段,关键是如何惩罚才能达到有效的教育目的,这是最需要我们去研究的问题。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来自于严格的管理制度,也得益于学校日常的渗透性教育。

美国学校没有思想品德课,但他们的品德教育天天都在进行,一点一滴地渗透到学生的血液里。

不管在哪个城市,美国学生每天上学的第一件事就是面对国旗宣誓:“我宣誓为美利坚合众国的旗帜和它所代表的共和国效忠。上帝庇佑下的国家不可分割,民众自由平等。”然后唱响国歌《星条旗永不落》。每次正式的集会也都要宣誓。美国是一个宗教国家,据统计大约有80%左右的美国人都是基督徒。教堂遍布每个城市。每个周日上午,那些去做礼拜的基督教徒,总要带上他们的孩子,去参加专门为孩子准备的主日学。在日积月累的熏陶中,通过那些深浅不一的圣经故事,主日学的老师们向孩子们传递着爱人如已的道理,孩子们学会了爱与无私。

我们在美国的学校中,看到学习优秀的孩子,会放下学习,去帮助那些残疾或智障的孩子,陪件他们上体育课,协助他们进行训练。

(二)教师高度的职业精神和创造性的教学方式值得我们去学习。在美国听的一节二年级的写作课,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课始,老师简单地介绍了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习重点,提出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要求,然后让学生分组完成学习任务。要求每小组先上网查查“全世界今日的热话题”,然后以“今天”为主题谈谈关于今天的话题,最后以写或者画的方式展现你关于今天要表达的内容。

学生四人一小组,围坐下来很认真的在互联网查询了解“全球今日热题”,接着思考了几分钟,然后开始热烈的交流,共同分分享不同角度的有关于今天的主题,其间老师巡回指导,并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也有小组有问题需要老师帮助,接着是各自完成自己的作业,最后是全班展示。他们用流畅的语言大方地宣读着自己的作品。

很多学生都以一幅画表达了他今天一天所做的事情以及感受,有一位学生很特别的是,在他的图画中,他加进去了一群中国人的画面,并且在画面边缘还画了一个兴奋和高兴的笑脸,最后老师把他的画在全班展示了,并且做出了很高评价,原因在于:他更善于发现身边发生的细节,并有自己的感受。

这节课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

1.教师的职业素养值得我们学习。研究问题的设计、合作过程中的参与和指导、学生展示时的精彩点评等,无不看出老师精心的备课,充分的知识准备。没有人检查她的教案,没有人迫使她写多少页的备课,这一切都是她的自觉行为。这位老教师说,这是她的职责和责任,她必须这么去做,每一个老师也都必须这么去做。朴实的话语体现了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敬业精神和职业素养。

因为他们每天在思考,在改变,在创造,所以他们激情永驻。

2.对美国学生计算机信息素养的培养值得我们学习。美国学生能快速地从浩瀚的信息海洋中筛选出必要的内容,并对其分析整理。这节写作课中,学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的速度和质量即可以看出美国学生较高的信息素养和能力,这种素养和能力来自于美国学校按照课程标准对学生扎扎实实的培养。这体现了美国基础教育课程标准中“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取向,重视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目的是为21世纪的教育作好准备,从而为国家综合实力和国家地位的进一步提升奠定基础

3.学生本位的教学思想值得我们学习。美国基础教育改革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始终强调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向学生介绍学习科学知识的方法,以便于学生获得知识并提高理解能力。美国的“2061计划”特别强调学校要注意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鼓励学生思考问题而不是告诉其现成答案。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发展思维和想像能力并解决实际问题。要达到这一点,必须切实做到以学生为本。本节课的主角始终是学生,学生在查找、分析、思考、交流和表达的整个过程中,懂得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学习,应该具有怎样的观察视觉和领悟能力,这才是写作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

我想起了在国内某中学听过的一节作文课,与美国这节课相比,教学方式是大相径庭。老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利用多媒体投影给学生展示了大量的资料,并从中归纳出写作时使用各种资料的合适时间和地点,让学生记到课本上,然后让学生独立的完成写作任务。这样的教学,学生学到的是什么,对其终身发展又能够起起什么样的作用?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也许有的老师会说,我们没有那么好的条件,我们学生那么多,怎么能够做到人手一台电脑?是,我们达不到这样的标准,无法让学生在课堂上随时去查阅资料,但是我们为什么不把问题提前告诉学生,让他们课前去查阅资料呢?我们学校可是有电脑教室啊,我们的学生有的家庭也都有电脑啊。这还是应试教育思想在作怪,新课程理念理解得不到位,不能够真正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

要改变的是我们自己!(三)学会欣赏与尊重

赴美之前的培训会上,培训老师告诉我们,到美国要多说“谢谢”,要多夸奖别人。曾去过美国的陈老师也跟我们说,要多冲他们竖起大拇指。懂得欣赏与尊重,这是美国之行给我留下的最为深刻的印象。

1.校长对学校和员工的欣赏与尊重镜头:对食堂人员的介绍和感谢。美国校长接待像我们这样的来访客人早已是家常便饭,但我们接触到的校长没有丝毫的应付差事,没有居高临下,他们的真诚的欢迎、灿烂的笑容、热情的话语、不倦的脚步给我们全新的感受。印象最深的是旺恩教育中心的陈校长,她已经是68岁得高龄,亲自带领我们参观学校的教学设施,一丝不苟地介绍着这些设施在培养学生方面所起的作用,伴随着我们一起欣赏着学校的每一个角落。从校长的介绍中,我们感受到她对学校的一草一木都充满着热爱,也感受到她对自己工作的尊重与热爱。

在走廊里遇到教职员工,校长都停下脚步向我们介绍他们的姓名及在学校所承担的工作,从校长的语气中我们感受到每一个人对学校来说都是那么重要。最给我触动的是在我们就餐,看到了正在送食物进来的校工。陈校长赶快站起来,向我们介绍说,这两位妈妈是学校非常出色的厨师,因为有了她们,老师和学生才能在干净的餐厅享受美味的午餐,话语中充满尊重与欣赏。校工一脸的幸福,热情地跟我们打招呼,向我们介绍她们的工作,对我们的问题有问必答,没有丝毫的羞怯与自卑。陈校长是个非常漂亮的女校长,她的行为与她的人一样的美。每个校长带领我们走进老师的课堂时,都是先轻轻地敲门,得到允许后才悄悄地进去,并且示意我们要轻声慢步,不要打扰了孩子们上课。对人的尊重已经渗透到美国校长的每一个管理细节之中。

2.校长对学生的欣赏与尊重镜头:小学师生午餐会。

参观有一个小学时,学校组织了学生会学生和我们共进午餐,见面地点没有华美的灯光,吃的午餐也非常简单,而且师生吃一样的饭菜,午餐完毕,我们建议在场的学生介绍一下自己,学生一个一个非常认真的介绍自己并说出自己对学校的看法,专注于学生发言的还有一个人,她一直站在台边,笑看欣赏孩子们的发言,不时地鼓掌叫好,她就是这个学校的校长。发言结束时,她对孩子们的表现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她说,孩子们很好的展现了自己和学校,她为孩子们感到骄傲!校长的微笑,是对孩子们最好的鼓励!

3.老师对学生的欣赏与尊重镜头:美术老师对学生作品的展示。走进美术课堂,学生正在练习色彩的搭配。热情的老师让一名学生给我们看他的作品,并请他说说这样设计的理由。老师说,这个学生对色彩很敏感,有绘画天赋,也许将来他会成为一名画家,他们这个班里都是绘画天分很好的学生。然后带我们去了与教室相通的材料室,从不同的箱子里拿出学生的各种作品,有绘画、设计、陶器、布艺、手工作品、粘贴画等,一一向我们展示,这些作品很稚拙,很粗糙,比我们学生的作品差远了,但老师对这些作品极具赞美之辞。如陶器的花纹多么艺术,作品的设计多么新颖,绘画的设计多么有创意,手工作品多么可爱,粘贴画的材料选择多么出人意料老师兴奋的表情,赞赏的语气,让我们觉得她手里的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艺术品。

这种欣赏是一种对工作的责任感,也是一种享受工作的乐趣,欣赏和尊重学生成为美国教师工作的活化剂!我们一直有个疑问,为什么我们的老师四十岁就觉得老了,厌倦了教学,而美国的老师六七十岁了仍然热情不减,从对学生的欣赏中感受到工作的幸福感,应该是其原因之一吧。

老师对学生的尊重还体现在其他各个方面,课堂中老师蹲在课桌边跟学生一起讨论的情形让我们深深感动。我们常说老师要俯下身子跟学生交流,这不仅指我们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传授知识,更应该是建立在平等之上的一种对学生实实在在的尊重。4.营造欣赏的氛围镜头:学校的装饰。

每到一所学校,我们都能从学校的装饰陈设上感受到学生的被欣赏和被尊重。他们的学校不像我们张贴的是名人字画,是名家画相,他们的走廊里张贴的是学生获奖的照片,是学生做的专栏等。教室里更是学生作品的天地,就连图书馆里书架上摆放的都是学生的陶艺作品。学生看到自己的制作被学校和老师奉若至宝,这是多么大的鼓励。

学校和老师对学生的欣赏和尊重,虽是职责所需,但更是爱之使然。这样的一份责任,加上一份欣赏和尊重,成就了美国孩子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

渴望被赏识是人类最本质的需求之一。反思我们的教育,我们给了学生多少赏识?我们天天做的事情似乎就是用敏锐的眼睛,来寻找学生的不足。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我们特别关注他回答不恰当的地方;批作业的时候寻找的是他做错了的地方,有时候还会把这些不足不断放大。试想,在这样的目光注视下,我们的学生怎么热爱学校,渴望学习,怎么能能够充满信心,不断进步呢?

(四)关爱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有感于美国的特殊教育

在美国听得最多的一个词即特殊教育。美国是一个人权国家,在教育领域,体现了对每个人受教育权的尊重。每个儿童不管他的性别、种族、文化背景以及社会经济地位如何,也不管是否是残疾,都有权利接受优质教育。美国的特殊教育得到了国家的制度保障、经费保障和法律保障,但我们感受最深的、最值得我们学习的还是老师的责任感和爱心。

美国的特殊教育包括两个方面,对残疾儿童的教育和对学习有障碍学生的教育服务。

1.对于残疾儿童,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怀、照顾,通过教育让他们学会去获取适合他们发展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这是孩子的权利,也是教育的职责。

美国特殊教育以立法的形式加以保障和促进。1975年颁布《残疾人教育法案》,201*年被修订并更名为《残疾人教育促进法》。这一法规包含如下原则:家长参与决策,非歧视性评价,个性化的教育计划,免费的适宜的公立教育,宽松的受教育环境,适当的法律程序。这一特殊教育法规确保了残疾学生有权利接受跟普通学生相同的教育,并且有权力享受特殊教育服务。

在美国学校参观学习期间,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那些存在智力障碍、行为失常等问题的孩子所受到的特别关注和优质教育。

在一个特殊学生比较多的学校,教室里布置得与众不同,墙上张贴着色彩缤纷的卡通图画,由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图形组成的简单图案等,地上摆放着玩具,桌上的电脑键盘等都是彩色的、还有专门的轮椅、学习机等等,最震撼的是有一名专门的老师协助这个特殊学生学习。

(1)中年女教师在耐心地教一个智障且语言障碍的学生读单词。老师手把手地教学生输入单词,学生迟缓地在键盘上寻找着字母,老师微笑地看着她,每输对一个,都会拍拍她的肩膀以示鼓励。然后再教发音。学生的发音很含混,但老师不厌其烦地轻轻地教读。看到我们,老师让她跟我们打招呼,并介绍她自己。她含混地说着,我们听不懂,翻译听不懂,但她的老师能听懂,因为老师已经陪伴了她好几年了。老师拥抱着她,夸奖她说得非常好,孩子一脸灿烂与天真的笑容。我想这个孩子一定会逐渐地学会表达和交流,她也一定会生活得很幸福,因为有爱相随。

(2)年轻美丽的女教师在教一个智障的孩子认识颜色。桌子上放着几个色卡,老师一个一个教他辨别着色彩,并拼出单词。老师说,她计划用两个周的时间教会这个孩子所有的表示色彩的词语,这很重要,因为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我们经常说,教会孩子一个新问题,要做好二十遍的准备,可这个老师说,一个单词用多种方法教他一百遍他能认识就很好了。老师就这么不厌其烦地、认真地做着。孩子很听话,也许在他混沌的脑子里,也能够感受到这份爱与关心。

(3)男老师正在用一个模拟的色彩艳丽的钟表教另一个智障孩子判断秒针所指示的时间。老师说,经过两周的努力,这个孩子已经基本学会了认识钟表。老师夸奖他非常努力,是个好学生。老师拨动指针,让他读出所指示的时间,他说的很准确,我们为他竖起大拇指,孩子露出了非常天真地笑容,并主动跟我们打招呼。

然后老师又用一个彩色的收款机模型和印制的模拟纸币教他利用收款机收钱,找零钱。他们的身后是一个摆满各种食品和小物品的货架,教师介绍这是他设计的,是用来教学生学习购物的。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为他将来融入社会,自食其力打下良好的基础。魁梧、粗壮、满脸胡须的老师却心细如发。

(4)非常奇怪的是一个很胖大的男孩子躺在桌子后边的角落里,身上裹着薄薄的毯子,抽噎着。老师蹲在他的旁边,不停地抚摸着他的腿,孩子闭着眼睛,身体在蠕动。老师介绍说,这个学生是个自闭证患者,他会无端地发脾气,或者浑身颤抖,有时又非常恐惧。很少与别人交流,老师也无法走进他的世界。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就无端地捂着脸害怕得厉害,既而嚎啕大哭,躲到桌子后边的墙角里。老师轻轻地安抚他,一会儿就会好了,他的这些表现是没有任何规律的。这就极大地考验着老师的耐心。果然,很快他自己就起来的,整理好衣服,擦干眼泪,主动地做到课桌前。现在他很适应教他的老师,他也能按照老师的要求,跟我们做一些简单的交流。

这些老师的工作就是每天形影不离地陪伴这些孩子,从早晨迎接他们到校,到下午把他们送上校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毫无怨言,他们是教育行业中最可爱的人。

为了让这些孩子学会跟正常的孩子交往,体育课、音乐课由学生志愿者陪伴他们一起上。体育课上,四个已掌握了所学内容的学生,征得任课老师的同意,陪伴四个学生学习篮球,他们两两结对,练习运球、传球、断球、投篮,非常投入。另有一特殊教育老师跟班照料。

这些孩子是不幸的,他们没有健全的大脑,但他们又是幸运的,生在这样的国度,有这样的老师和同伴。

2.对学习障碍学生的教育服务。

有些学生虽不属残疾或智障,但具有某些方面的学习障碍,他们也需要特殊的教育服务。

201*年2月8日,布什总统正式签署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教育改革法案。其法案的预期目标中指出了要建立绩效责任制。首先,州、地区和学校都必须把提高学生成绩当作重要工作来抓,凡业绩突出者获得奖励,业绩不明显者将受到处罚;其次,家长有权了解其子女在学校的学习情况;此外,3-8年级学生在州年度阅读和数学评估中的表现将与学校教育效果的评判相结合。同时赋予家长权利,家长有权了解子女所在学校教学质量信息,绩效差的学校必须给学生另行择校的机会。学校要在绩效评估取有好的成绩,就必须保障这些学习障碍学生学习不断进步。

法案针对目标,制定了优先政策。其中前两条即:提高弱势学生的学业成绩,提升教师素质。同时要求政府对这个项目增加投资力度。

在联邦政府《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的指导下,各学区在特殊教育服务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如何确定哪些学生需要特殊教育服务呢?这就需要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组成的评估小组,对那些可能需要特殊教育服务的学生进行“非歧视评价”,确定他们是否需要接受特殊教育服务及其程度,评估小组采取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测评,不能有语言、文化、种族上的歧视。

需要特殊教育服务的学生,跟正常学生一起上课,除了任课老师之外,学校配备专门的老师跟班指导。所以我们常常看到的一个教室里有两到三个老师,指导老师跟学生一起听课,在学生自主学习或合作讨论时坐在学生的旁边,随时进行指导。

每个走廊里,都摆放着桌椅,这也是为了方便对特殊教育学生进行指导。《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的实施,尤其是作为该法核心的责任制,正一步步在全美得到落实,并且取得了巨大进展。有研究证明,这场改革在提高学生、尤其是有学习障碍的学生的阅读和数学成绩方面已取得了显著成效。

美国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有了制度和财政的保障,这一点我们无能为力。但作为一个老师我们有责任反思我们的教学。我们也有许多学习困难的学生,我们是如何对待他们的呢?有的老师说,我们没有那么多经费,没有那么多老师,没有那样的条件,这是事实。但我们不可以没有那样的意识,没有那样的爱心。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强调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我们应该反思,我们是不是有针对性地去教育过他们,有没有平等地去看待他们,是否真正用爱去关心过他们,我们有多少次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有没有去追根究底弄清楚他们落后的真正原因?

让我们用爱心、耐心、恒心去关心教育帮助那些落后的孩子吧,让他们有阳光的心态,健全的人格,积极进取的精神,学会生活的技能。在我们的努力下,让他们有快乐的童年和幸福的一生。

(五)校本课程的卓越教学值得我们学习

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变革,课程体系日趋完善。为了顾及我国各地区、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极不平衡的实际,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管理的课程方案,各地区、各学校都做了积极的尝试。但在实施过程中,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是一个非常薄弱的方面,疲于应付,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发挥它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关注学生兴趣、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能力的作用。如何开发利用好校本课程,是我一直非常困惑的事情,带着困惑踏上美国之旅。

在美国学习期间,了解到美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与我们有所不同,主要体现了“国家建议、州级标准、学区决策、学校执行、校本课程、周期修订、分综合理”的特点。但两种课程体系都关注到了校本课程。美国校本课程的开发有较长的历史,自十九世纪初以来,美国地方学区就利用“以儿童为中心的课程”、“进步教育运动”、“课程改革运动”等契机,强调学校参与课程开发的活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各级各类学校掀起了“学校完善运动”和“学校有效运动”,学校进一步积极参与了校本课程的开发。他们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先进的理念和做法。所以,学习期间,我们为此做了特别的关注。但由于参观考察范围和时间所限,我们在加州主要了解了所在学区校本课程的设置及实施情况,观一斑而窥全豹,从中透视出美国校本课程的卓越教学。

美国校本课程的设置和实施体现出如下特点:

1.根据本校学生和老师的特点向学区申请开校本选修课,这其中充分考虑到教师的资源。一旦学区通过学校设置自己的特色校本课程,学校可以得到州政府教育部和学区资助的课程经费。

2.根据学生的兴趣决定要开设的选修课类型。有兴趣才能迸发出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努力而又快乐地学习,从而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3.通过校本课程,开掘学生潜力,给予学生自信。他们有一种理念,即无论是谁,至少有一项应该是出色的。学生能德、智、体全面发展固然好,但如果某些方面的学习有困难,即可通过特色的校本课程去开发学生潜力。文化课不好,可以学厨艺,厨艺学不会,可以做木工只要孩子有一项出色,就有了自信的资本。

4.校本课程开设得扎实有效。专业的教师、详实的计划、完备的设施、有效的评价,加之各种创新的教学方式,保证了校本课程的教学效益。

三、几点困惑与思考1.如何实现全员育人?

美国没有班主任,每个教师都要在自己的课堂上关注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的养成。教书育人是教育的两大功能,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双重职责。但在我国,育人的功能基本上落在了班主任的身上,绝大多数人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因为班主任拿着补贴。如何改变这一现状,真正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使每个教育工作者真正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责任,也许需要班级管理体制的改革。但如何改革呢?很困惑。

2.教师迫切需要培训的是什么?

在美国,每一位老师都充满着工作的热情,六七十岁依然活跃在课堂上。而我们的老师三四十岁就产生了职业倦怠,原因很复杂,我也说不明白到底是为什么。但是有一点很清楚,与美国的老师相比,我们很多老师缺少了一种职业精神。我认为只要有了高度的职业素养,老师们就会自觉地去学习,去提高,去创造,去享受教书育人带来的乐趣。所以我们的培训最重要、最迫切的应该是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的培训,这是教师专业成长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最根本的东西。

3.如何实现学科教学的协作?

在美国初中的历史课、阅读课、写作课、科学课及小学的数学课堂上,我们都发现教师教学生单词的发音和拼写。据了解,在美国,教学生学习语言是每个老师、每门学科的任务,特别是在低年级更要如此。我们各门学科教学分工明确的多,除语文老师外,其他学科教师很少在课堂上教学生认汉字,因为这是语文课的功能。如此明晰的功能划分,“各人自扫门前雪”“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心态,影响了学习氛围的营造,降低了教学效率。

那么,如何实现各学科教学的相互协作?值得我们思考。4.我们把培养人的任务寄托给了谁?

我常常思考我们的教学目的,想来想去,都没有脱离开“升学”二字。我们通过各种方法来试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效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指的就是单位时间内学生掌握知识的量,目的还是升学。小学教育的任务是让学生能上好的中学,把培养人的任务寄托给了中学,而中学又把教育任务定为让学生能上重点高中。而学生从进入高中的第一天起,学校、老师就在想方设法让学生努力为高考做准备,而把培养人的任务寄托给了大学。大学里松散的管理又无力承担这一重任,且大学阶段错过了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最佳时期。那么,我们把培养人的任务寄托给了谁?

近年来,湖北省教育厅出台了一系列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文件,采取了很多措施,应试教育的情形正在逐渐地发生改变。希望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素质教育思想能够深入到每个教育者的内心世界,教育真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梅芳201*年3月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赴美教学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赴美教学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赴美教学总结》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598886.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