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历史单元总结

历史单元总结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8 13:16:48 | 移动端:历史单元总结

历史单元总结

扩展阅读:历史单元总结

【单元总结】

一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历程、特点、演变趋势

(1)发展历程: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朝,巩固于西汉,完善于隋唐,加强于北宋,发展于元朝,强化于明清。

(2)特点:①君权对相权的削弱:皇帝通过对相权的分割、削弱,一步步地把各种大权集中到自己手中,从而有效地实行君主专制;②专制君权具有绝对性和独断性,它不允许任何人超越自己的权力。

(3)演变趋势:①不断改革中央行政机构,特别是削弱相权,加强皇帝对中央的控制;②不断改革地方行政机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严密管辖;③对人们的思想控制日益加强。

2.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中国封建社会绵延两千年之久,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主要有以下三大特征:(1)君主专制:一方面,在政治上的体现是帝位终身制,皇位世袭制,渗透着宗法制的原则。另一方面,皇权至上,集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于一身,从而保证君主个人的绝对权威。

(2)中央集权制:最根本的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政令。它是君主专制的前提和基础。(3)官僚政治:这是封建专制主义的派生物。一方面,中国官僚政治的特点是官为君设,即所有官员都要听命于皇帝,从而赋予官僚政治浓厚的人治而非法治色彩。另一方面是从选拔官员的程序、内容和对象来看都是与皇帝意志相统一的,体现了选拔的封闭性。

3.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及认识(1)演变①秦朝:设置御史大夫,可以兼理全国监察事务。②汉朝:汉武帝后期,把全国分为13个州,作为监察区;设刺史代表中央监察地方。东汉时期刺史增加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

③唐朝:唐太宗把全国分为10道作为监察区,唐肃宗时道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州县以上的行政实体。

④明朝在地方设置按察司,掌管地方的监察事务。

(2)认识:纵观中国古代社会,监察官在打击贪官污吏、澄清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古代监察官是为皇权服务的,当一个王朝出现统治危机时,监察官就难以发挥作用,甚至会催生吏治的腐败。

4.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应吸取的历史教训

(1)应防止重走读书做官的老路。选官制度给中国古代社会带来的最大影响,莫过于由它所造成的畸形发展的读书做官道路和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中国古代社会之所以从先进变落后,与此不无关系,我们应吸取这沉重的历史教训。

(2)应建立有效的逆向制衡,变个人意志为社会意志。选官制度的逆向制衡,指的是官吏的退免制度。官吏有选用必须有退免。

(3)应克服学用脱节、轻视实际才能的弊端。古代选官制度重视道德伦理纲常教育,而儒家的经典,则是实施这种教育的基本教材,特别是到了明清两代,学用脱节的距离被扩展到了最大的限度,轻视实际才能的弊端,亦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这一教训,值得我们认真吸取。

二、罗马法

1、概念:(1)形式上分为成文法和习惯法;整体结构上分公民法和万民法(2)公民法:基本上属于罗马及其公民的法律

万民法: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适用帝国境内各民族及外邦自由民

2、形成:(1)开端:《十二铜表法》

①背景:共和国时期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尖锐

②内容: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明确维护私有财产

③评价:是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虽没有给平民带来多少好处,但仍然是

平民的胜利,因为贵族不能随意解释过去的习惯法;是罗马法的渊源,

是罗马的基本法

(2)总结:《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查士丁尼法典)①背景:协调矛盾,巩固统治;历代法律庞杂;②组成:《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查士丁尼学说汇纂》《查士丁尼

新敕》

3、评价:(1)对罗马:标志罗马法已经发展到了完备的阶段。他保留了罗马在法学方面的

创造成果,对人的行为做出了详细的法律规范,为调解复杂的社会矛盾提供了法律手段,成为维系东罗马帝国统治的有效工具。

(2)对世界:是世界上的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

律。罗马法具有资本主义发展出去所需要的现成法律形式,成为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

古希腊的民主政治

一、古希腊文明(西方文明古希腊文明爱琴文明)

1、爱琴文明:

(1)克里特文明:时间:公元前201*公元前1700标志:君主制国家;王宫建筑和象形文字(2)迈锡尼文明:时间:公元前16世纪上半叶标志:王宫、卫城(尚武)、宏大王室陵墓、众多刻有文字的泥版文书2、黑暗时代(荷马时代):时间: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9世纪特点:封闭贫穷3、城邦时代:

兴起: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城邦:(1)概念:是指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它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的若干

村落(2)地理环境的影响〔是重要作用,而非决定作用〕

简析:多山小国寡民(是公民有更多机会参与政治)公民政治形成地少海外贸易和商业的发达、殖民扩张冲击血缘关系(形成宽松的社会环境,并较早接受平等互利观念)

港湾多

总结: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是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形成的,但它不是政体选择的唯

一影响因素。其中决定性的因素是经济形态

(3)主要特征: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4)政体类型(以政体类型的种类来解释政体的选择不是由自然地理环境决定的)①划分标准:各邦公民在公民大会中参政权利的大小

②类型:贵族制、民主制、君主制、寡头制、僭主制

(5)实质:古希腊城邦实际上是公民集体联合起来保护自身利益、压迫奴隶和外邦人的一种国家组织

二、雅典的民主政治1、政体的演变:(1)君主制

(2)贵族制(与君主制的区别:集体领导;平等协商、少数服从多数的法制原则;任期制和选举制):为进一步向民主制演化准备了条民主件)制(3)民主制:的确①梭伦改革背景:前7世纪末,平民与贵族之间的矛盾尖锐立时间:前594年过程意义:将国家引上了民主的轨道

②克里斯提尼改革时间:前509年

内容:陶片放逐法

意义:最终确立了民主制

③伯利克里改革:繁荣时期

2、民主政治

(1)基本特征:人民主权、轮番而治(2)体现:

名称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地位职能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最重要的程序是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关负责为大会准备提案并主持大会;休会期间,负责监督落实公民大会决议日常司法诉讼;终审高级公职人员的资格民众法庭(陪审法庭)日常的司法机众多规模不大的行政和军事机关(3)评价:①积极意义:a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法治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

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的运作方式,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

了宝贵经验;

b多数人参政减少决策的失误,群众监督减少以权谋私的可能性;c推动了雅典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②局限性:a仅就公民群体而言,外邦移民、奴隶、他国公民无公民权;

b是男性的民主,窒息限制了社会另一部分成员的自身发展能力;

c原始的直接民主,使不同素养的公民都可以参与政权,易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使雅典政坛长期动荡

③既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又是社会不公的暴力机器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确立

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制度保障的西方政治制度渊源久远,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演进和发展成熟的过程。英国在革命成功后建立了适合自己国情的君主立宪制,美国在独立战争胜利后,建立了民主共和制,二者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两种典型模式被以后的资本主义国家

纷纷效仿。法国大革命之后政局长期动荡不定,革命、政变、复辟频频发生,立宪、共和、帝制交替出现,直到19世纪后期才建立起稳固的共和制度。德意志顺应19世纪形成的民族统一潮流,完成了统一,建立了德意志帝国。帝国实行君主立宪制,但保留了普鲁士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

四国政体演变的方向一致,但选择的形式不同,与各国国情相关。

(1)英国:英国议会利用《大宪章》对王权加以限制同国王进行斗争。“光荣革命”后,他们通过一系列法案来限制王权。《权利法案》主要精神就是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王权,约束国王的行为。此后,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责任内阁制发展起来,议会改革运动也是在法律的框架内展开的。普选权的扩大同样是代议制的完善。

(2)美国:由于殖民地时期的民主传统以及独立后国家利益的需要,美国根据三权分立学说制定了1787年宪法。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和共和制,开辟了现代政体的另一种形式。美国的两党制逐渐形成,成为美国分权制衡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法国:法国政体演变过程则深受各种国内外因素的影响。法国国内封建传统浓厚,小农经济广泛存在,工业革命进展缓慢,不利于近代民主政体的确立。欧洲封建国家的干涉,使得法国的共和之路更加艰难曲折。其政体几经变换;封建势力曾一度复辟。

(4)德国:1871年德意志帝国的统一是自上而下完成的。社会没有进行过民主改造,始终没有摧毁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的基础。直至“二战”后德国才建立起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政体。

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是近代西方最基本的政治体制。尽管历史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但是政体演变的民主化趋势是明显的。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历史单元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历史单元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历史单元总结》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578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