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的探索与研究阶段性总结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的探索与研究阶段性总结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8 00:13:26 | 移动端:小学数学课前预习的探索与研究阶段性总结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的探索与研究阶段性总结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的探索与研究阶段性总结

一、问题的提出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维进入数学课堂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这就是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预习是学习过程中的第一步,是他们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也是他们自学的过程。因此,预习是上好数学课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必要途径,更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前置作业的设计,并引导学生养成基本的预习习惯,掌握基本的预习方法,然后逐步放手让学生学会自主、独立地探索知识,尝试自主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理念。

二、加强理论学习,以先进的教育理论支撑课题研究

教育科研必须以教学实践为基础,但离开了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的实践就谈不上科研,围绕本课题的研究,我们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科研方法,大胆创新,在平时的工作中及时发现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有意识地进行针对性研究。我们还经常广阅群书并上网搜寻有关的理论文章,组织组员学习,为课题研究的实验工作做好准备。三、构建有效预习的具体策略

1.树立学生预习意识,培养预习兴趣

通过对学生进行交谈调查,我们了解了学生做预习的习惯和能力等情况,了解了一线教师在教学中落实预习的现状。摸清学生预习情况,表扬鼓励优秀者、积极者。进行预习与不预习的对比测试,并开展预习好处多大讨论。给学生提供预习作业的展示平台,开展进行预习经验的交流总结会。通过各种方法形式使学生在实践中意识到预习的重要性,树立强烈的预习意识,体验到预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产生预习的兴趣。2.教会学生预习方法,开拓预习视野

要让学生的预习落到实处,行之有效,最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预习方法。一方面可以给学生上预习指导课,教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预习方法。另一方面要在平时课堂上渗透学法指导。教学时要有计划、有步骤,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预习情况要落实到预习作业中,要检查、督促、总结。

3.不断修正和完善预习作业的设计

在实施课题研究阶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各年级的预习作业设计,并整理成册,供教师在教学时使用。教师在每一新课前,都根据自己任教班的实际情况,把预习提纲整理,然后印发给学生进行预习。四、研究成效

1.在实施阶段中,各课题成员围绕主题定期在组内积极开展研讨,积极开展课题研讨课和教学观摩课,进行组内备课、试教、上课、评课。对有效利用预习提纲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了深入的认识。

2.教学效果有所提高。在课题研究阶段,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基本学习方法,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有效地预习,使我们的课题研究得到了深化。

3.通过实践,教师积累的有效经验,由最初的摸索、尝试,到后来的有效实施,把有效预习的习惯运用到教学中。全体课题组的成员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都得到了充实和提高。4.通过课题的研究,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较为浓厚,学习的主动性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五、下阶段研究展望

经过一学期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对于学生的预习,我们应如何去进行预习的评价?因此在下学期,我们还将不懈努力,以下面三方面为研究目标:1.进一步巩固利用预习提纲进行有效预习,重点围绕学会自主预习和预习的有效性展开,提高自学能力。2.进一步探索预习提纲的设计,根据预习的问题反馈怎样进行多种方式的教学。

3.让学生尝试写数学日记,总结自己通过“先预习,后学习”的体会,以此来提高自主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4.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适时鼓励,以提高其学习兴趣,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5.以课题研究目标为标准,对课题实验研究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归纳、总结。引用小学数学预习的方法

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一个人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就如同掌握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就能独立地向新认识领域进军,也才有可能攀上知识的顶峰。所以,要想让同学具有自学的本领,作为教师就要重视方法的指导。预习的方法有很多,所以,根据小学数学教材的特点和小同学的年龄、心理特点及其认知规律,课题计划教给同学下面几种预习方法:

1.任务落实预习法

即教师布置预习任务,同学带着明确的预习任务去进行预习。因为同学初学预习时不知从何下手,这时教师设计好预习任务,让同学带着任务去预习,能做到有的放矢,针对性较强。教师先要对自己提出高标准严要求,对相关学习内容要进行了认真研读,提出既有一定的价值,又有吸引力的,能促使同学产生浓厚的学习、探索兴趣的预习任务。教师布置任务时,可以采取表格的形式或者提问的形式,让同学去预习。布置预习任务时一定要注意难度适中,具有诱发性和趣味性,预习要求要明确,可操作性要强。2.笔记预习法

开始,可以让同学在书上做简单的眉批笔记,在阅读课本后,把自己的理解、体会或独特见解写在书上的空白处;其次,可以让同学做摘录笔记,就是预习后,在笔记本上摘抄重点概念、关键语句等等,以加深对重要知识的记忆、理解,并简单地记下预习过程中的疑惑和不解之处,也可以记录自己在预习中的收获。开始时教师都要抽出一定的课内时间带着同学进行,在要求、步骤、方法、格式上均要给以细致的指导,然后再放手让同学独立预习、做笔记。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同学,还要会做思维含量较高的反思型预习笔记。在研究过程中,一方面要验证这几种预习方法的适用性,另一方面要寻求其他适用的科学预习方法。3.温故知新预习法

这是新旧知识联系的预习法。在预习过程中,一方面初步理解新知识,归纳新知识的重点,找出疑难问题,另一方面复习、巩固、补习与新知相联系的旧知识。要求预习新内容时要与学过的旧知识联系起来,做到“温故知新”,联系旧知,学习新知,使知识系统化。4.尝试练习预习法

对于计算类新授课、练习课,预习时先进行尝试练习,遇到疑难再返回预习例题,然后再尝试练习。通过尝试练习,可以检验同学预习效果,这是数学预习不可缺少的过程。数学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一大特点就是要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同学经过自己的努力初步理解和掌握了新的数学知识,要让同学通过做练习或解决简单的问题来检验自己预习的效果。5.动手操作预习法

对于公式的推导等操作性较强的知识,要求同学在预习过程中亲自动手去实践,通过剪、拼、折、移、摆、画、量、观察、比较等活动,体验、感悟新知识。因为课堂中有动手操作的内容,自然少不了要通过熟悉教材,了解操作过程中所需要用到的工具、材料等,在课前准备好。同学只有亲历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才能知其所以然。6.合作式预习法

同学之间互相切磋、交流,可小组合作分工,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预习方式,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来共同完成预习任务。合作式预习培养了同学的团结合作精神,提高了同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今年我校研讨的小课题是《在数学课堂中如何指导学生预习》,因此我十分重视预习在数学课堂中的运用。为了让学生学会预习,我首先对学生的预习情况做一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只是知道什么是预习,但是还不会预习,因此我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了预习方法指导。以下是我对学生进行指导的做法:一、指导学生学会预习:

利用课堂时间给学生先讲一讲怎样预习,具体分四步:

1、初读例题。让学生把例题看一遍,大概了解例题要讲的内容。

2、再读例题。让学生第二次读时,把自己认为的知识点标出来,并说一说通过预习学会了什么,讲给家长听。

3、三读例题。第三遍读时,要找出不会的地方或不懂的地方,标注出来。

4、练习。把例题下面的做一做或练习中的习题选择几道再或者自己出几道与例题相似的题尝试做一做,看是否能够通过自己的学习来解决与例题相关的习题。若有疑问,做出标注,待到课堂上解决

数学预习方法的指导

培养学生养成预习习惯。在学生有了预习的兴趣、掌握预习方法之后,学生对预习应该有了自己的认识,他们会认识到,预习可以帮助自己,更快更好地掌握课堂上老师将要教学的内容和任务,同时,只有自己认真地预习,才能在课堂上与同伴们进行充分的交流与探讨,才能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思维的火花和光亮。那么,学生怎样去预习才能在课堂上取得更好的效果呢?在自己的实践中,我觉得从以下几方面去指导学生预习,效果比较显著。一、写出预习提纲:1、读一读

(1)初读课本xx页内容,知道这一小节讲了什么主要内容,即这节课的课题。

(2)再读课本内容,了解这一节课中出了一个什么样的例题。看完例题之后,在练习本上,自己把例题做一遍。2、想一想

(1)思考:在做例题的过程中,你觉得有哪些困难,即哪一步自己不理解或不会做,打开书划出来做上标记,

(2)再看例题,自己能不能解决困难。解决不了的,上课时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去听;(下面的预习要求就不用去做了)自己能解决的,预习向下进行。3、圈一圈

再读课本,把自己认为重要的概念、结论圈出来读一读,加深印象。在预习中遇到的疑难之处,做上标记,在老师讲课时认真去听。如有疑难问题写出来,到校后,请教同学或老师。

4、做一做

做做课后的练习题来检验自己预习的效果。如有不会做的题,做上记号,上课请教老师。二、预习提纲提出后,教师的做法:

1、刚开始,教师要和学生一起预习,即教师要按照预习提纲指导学生怎样去预习。2、当所有学生掌握了预习的方法后,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预习。

3、当学生养成自觉预习的习惯后,根据学生预习的效果和能力层次的不同,提出不同的预习提纲,尤其对能力强的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如预习例题时,可以自己先解答一遍,再与书本上的对照,再想想还有其他解法吗?二、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教师要根据自己的预习要求,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预习要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问,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来检查他们的预习效果。

当然,预习贵在坚持,实践证明,课前进行很好的预习,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扩展阅读:小学数学课前预习的探索与研究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的探索与研究”

课题方案

【教育教学情境】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针对传统的“师本教育”及社会变革对人才的需求,提出“六大改变”,从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角色转换等方面提出了新的理念和方法,充分强调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上课要备课,学生上课更要备学,即预习。自主预习的过程是学生自读自练自悟的自主学习过程,预习的深入与否、效果好坏,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效率。课前自主学习能使学生带着思考参与交流、发表见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保障,更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前置作业的精心设计,预习中的学法指导与训练,逐步培养学生自学习惯与能力,达到事半功倍效果,使学生终身收益。

针对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应该进一步改变师本教育体系,让学生带着自己的认识和疑惑走进课堂,以便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益。

【分析与思考】(1)实践意义

进一步改变师本教育体系,让学生带着自己的认识和疑惑走进课堂,以便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益。

(2)理论价值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针对传统的“师本教育”及社会变革对人才的需求,提出“六大改变”,从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角色转换等方面提出了新的理念和方法,充分强调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创新之处

在学习众多前辈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旨在更好地进行前置作业设计,更有效地指导学生预习的方法和策略,从而夯实预习效果,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热情,提高课堂交流效率,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提出问题】

(1)探索前置作业的设计;(2)探索指导学生预习的方法和策略。【研究对象】1~6年级学生【目标与内容】(1)研究目标

1.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身心发展规律,探索不同年级、不同课型中前置作业的合理设计。

2.探究指导学生预习的方法和策略。预设策略:(1)加强指导,先扶后放,循序渐进,掌握方法;(2)及时检查,重视反馈,及时表扬,体验成功;(3)持之以恒,组织交流,展示成绩,激发兴趣。3.引导学生学会数学预习的方法,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

(2)研究内容

1.指导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形成主动预习的意识和能力。指导学生提前对所学内容有了解,能读懂书本例题,理解相关知识并能举例说明,对不明白的地方进行批注,能通过实践调查、实验探究、资料查阅等方式获取相关的课外资料,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2.根据不同的课型,选择合适的内容,合理设计有效的前置作业。3.探索指导学生预习的方法和策略。

(1)针对不同学习内容提出不同的前置学习要求。小学阶段数学学习内容涵盖多,有数学概念的掌握、计算能力的训练、空间观念的形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等等不同内容均有不同的要求,预习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所采用的形式也不一,其方法、策略的指导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2)不同年级的学生学习能力不同,教师指导时注意预习内容难易适度,采用先扶后放,循序渐进的培养措施,逐步提高学生预习的能力,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弹性要求,每次布置的前置学习任务可以有必做项和选做项。这样即照顾到优秀生的发展,又使中下层学生不至于遇难而退。

4.设计检查预习反馈表格,不同的年级有不同的项目,采取家长评价、同学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相结合的方式。课上组织学生或提问、或交流、或展示资料等,使评价多元化并落到实处,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和自学能力。

【研究用时】

本课题研究时间为201*年2月至201*年2月,为期一年。【研究方法】1.文献法:

文献法是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以指导课题研究,夯实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在对本课题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要收集、阅读、整理、分析国内外对于本课题的研究成果以及关于支持本课题的理论知识。

2.调查法:

是通过访谈、开座谈会等手段,调查了解我校学生预习意识和能力,了解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

3.行动研究法:

从教学过程中进行研究,并针对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调整研究策略,加深对怎样有效进行合作交流的认识,获得具体操作办法。

4.个案研究法

本课题将研究预习基础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实施对某一些典型学生的影响。

【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年2月201*年3月)1.组建课题组,确定研究成员。2.查阅资料,分析现状,学习理论。3.查阅资料,制定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年4月201*年12月)1.把本课题的各种策略应用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2.随时收集有关研究资料和数据。3.定期进行研讨、沙龙。4.通过对比分析,反思其实际效果,撰写阶段性总结。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年1月201*年2月)1.收集材料、分析材料。2.撰写课题结题报告。3.课题研究成果展示。4.结题评估。【预期成果】

1.各种课型中前置作业的设计2.课前预习指导案例3.相关教学论文4.小学数学课前预习的探索与研究【课题组成员】郭静贺世堂白玉

案例集案例集论文结题报告201*年10月201*年10月201*年1月201*年2月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小学数学课前预习的探索与研究阶段性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小学数学课前预习的探索与研究阶段性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的探索与研究阶段性总结》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503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