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科研成果的阶段性总结1

科研成果的阶段性总结1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7 21:43:17 | 移动端:科研成果的阶段性总结1

科研成果的阶段性总结1

科研成果阶段性总结

随着电气化铁路建设的需要,环形混凝土等径支柱是否能承担重任,已成了行业内研究的重点了,因此,我公司对于350180KN.m的等径支柱做了研究性试验,对于更高标称容量180KN.m的环形混凝土支柱更难实现,对于此次试验得出了以下结论:

1.高标称容量需要配置高强度的混凝土:高强度混凝土需要对原材料有严格的控制,粗细骨料的强度以及细度都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强度,粗骨料的粒径大小一般控制在1020mm,以碎石为宜,对其含泥量又有严格的要求。高强混凝土要有较低的砂率,沙子的含泥量直接影响着水灰比的大小,因此对沙子要有严格的控制。混凝土中掺加硅灰可以提高混凝土后期强度,但对早期强度有一定的减小,对于预应力混凝土这是一个弊端。高强度混凝土需要较小的水灰比,而水灰比太小,又会影响其和易性、密实性,在保证相同的坍落度条件下可加减水剂,减水剂的用量将会影响混凝土的早期强度,所以在一定的坍落度下,怎样控制减水剂用量和水灰比的大小以满足高强度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因此对于原材料的选取和用量的设计都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2.高标称容量需解决纵向裂缝问题:180KN.m的高标称容量,需要较高的预应力,支柱将会受到较高压应力,支柱纵横变形将会产生长度的缩短,横向将产生膨胀应变,应变的增大将产生较大的拉应力,致使混凝土支柱产生纵向裂缝。环形支柱的横向拉应力计算公式如下:δr=(1-r/R)μδ

式中,δr环形支柱的横向拉应力;R,r环形支柱的内外半径;μ混凝土的泊桑比;

K

δK混凝土支柱承受的纵向压应力。

由此式子可以看出环形支柱的横向拉应力与壁厚有关系,内外径比越大横向拉应力越小,即壁厚壁厚越大,混凝土支柱产生的横向拉应力越小,越不容易产生横向裂缝,而在保证支柱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条件下,需要增大混凝土支柱的外径,因此对生产350180KN.m的等径支柱又是一个挑战。混凝土的泊桑比一般是0.160.18,混凝土支柱承受的纵向压应力又跟配筋和混凝土强度有关系,配筋分析如下:

高标称容量对配筋的要求:预丝的张拉值必然要求要高,配筋密,这将会产生一个问题,是部分预应力还是全部预应力。对于环形支柱要考虑到结构耐久性,承受着负弯矩一般不允许全预应力的结构设计,负弯矩面产生较大的拉应力会使混凝土出现裂缝,雨水得浸入导致钢筋锈蚀,严重影响结构的耐久性。

3.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其弹性模量与抗压强度的平方根呈线性相关关系,回归方程表示为:Ec=1562√fcu+24162,因此混凝土抗压强度对弹性模量有一定的影响,石子和砂率对混凝土弹性模量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材料的选取和合理的配比将要从多次实验结果中才能达到。在这一阶段的研究与试验过程中,以上难题虽然困扰着科研的进程,但我们会力争解决各个环节的问题,使得350180KN.m的等径支柱在电气化铁路建设中推广使用。在下一阶段试验中我们将会有重点有目标的各个攻破,解决技术上的难题,解决支柱裂缝问题和提高混凝土弹性模量。

201*安全技术部年12月20日

扩展阅读:个人科研课题阶段性总结

科研课题阶段性总结

时间如过隙白驹,转眼即逝,在这一学期中,我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扎扎实实的开展课题研究,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阶段性感悟

我身为一线的数学教师,经常问自己:怎样彻底改变传统教学“重知识,轻方法,重结论,轻过程”的做法。怎样加强学生在教学练习活动中的体验。感悟和反思,使我们的练习成为人人参与的有价值的练习,人人都能获得必需技能的练习。每个学生都能一改过去“望题兴叹”的局面,进而乐于练习,喜欢数学。让学生在数学练习中既要掌握知识又要发展能力。因此,教师要运用全新的理念,改造设计练习。有效的提高数学课堂练习的质量,需要很多策略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使用,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下需要教师智慧的合理的采用相应的策略。总之,如何有效的提高数学课堂练习的质量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二、阶段性成果

(一)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数学课堂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学生必须具有积极的学习状态。在教学《循环小数》这节课时,我以摆扑克小游戏导入新课。很好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也非常自然地进入了新课教学。同时也为后面的练习做了铺垫。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生活中还有像这样依次不断,无穷无尽的现象吗?通过学生举出生活中有关循环现象的例子,不仅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也让学生感知什么是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谁在循环?这样有效的分解了教学难点。另外,在数学课上我特别讲究首尾照应,开头设疑,在练习中一定要解决。这样,久而久之,学生的听课状态就会达到最佳。比如:我在教学“数学广角”中的《抽屉原理》一课,我是这样导入的,我拿出一副扑克,抽出了两张王牌。我说:“剩余的52张中任意拿出5张,我敢保证至少有两张是同花色的。”当时同学很惊讶,几次实验过后,成功了。当时,有一个同学叫赵峻博的,他站起来说:“老师你太厉害了,我爸爸在屯里号称赌王,他连这个都不会。”同学们都笑了。我说:“那是没遇到我,你遇到了我,你一定会的。”这一节课他学的特别认真,因为他是带着疑问和兴趣去上这节课的。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我第一个叫到了他,他回答的很完整,理由叙述的很准确。从此以后他听课的神态变了,特别专注认真。还有我在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时我取得了更佳的效果。我班的王旭尧同学很聪明,但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总爱溜号,我为他设计了一个导语:有一天,一个小区发生了盗窃案,警察正在勘察现场说:“小偷的脚印长25厘米。”这时正巧有和我班同学同名的王旭尧路过,他马上说出了小偷的身高。为警察破案赢得了时间,警察夸他是黑猫警长,老师相信,通过学习我班的王旭尧也会和故事中的同名者一样,同学们都为他鼓起掌,我顺势把

1:9=25:?写在黑白的左上角,这一节课他上的异常的认真,不时偷偷的看这道题,当我们刚学完比例的基本性质时他就迫不及待的说出了答案。从此他会听课了,会学习了,成绩急剧上升。通过这样练习题的设计,我觉得和学生的距离一下子拉近很多,当我和孩子们

在一起聊天的时候,他们普遍反映喜欢上数学课,因为有故事听,有游戏做,所以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二)大胆尝试自主性的发展

在教学时我灵活的处理教材,如:教学《循环小数》中的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我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教学时我把学习内容设计为前性研究。你能对下面的小学进行分类吗?你的分类依据是什么?你有什么发现?这样不仅让学生用已学的知识进行分类,也能让学生在分类的过程中发现新知,弄清知识的前后联系,培养学生自己探索和自学的能力,养成自己解决新问题的好习惯。

(三)有层次的练习题设计实现有效练习是时代给与教育工作者新的使命,教师只有真正把握住课堂练习这个练习的最基本形式,使之成为学生获取信息、锻炼提高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渠道,才能真正达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目标。教师的角色也由习题的研究者、考试的指导者转变为教材的开发者、练习的设计者。

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设计多层次练习。1.基础性练习。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综合性练习。既要掌握知识又要发展能力。3.拓展性练习。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4.开放性练习。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既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又可活跃课堂气氛。

三、存在的问题和努力方向(一)存在问题:

1.我对新课程理念和练习活动的有效策略的理解和把握不够准确,转变观念难度较大,致使我有时在教学中依然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

2.课堂组织形式和学生练习活动方式放开后,完成教学任务与课堂教学时间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二)努力方向

我继续进行课题实验,将当前有关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理念、策略和数学教育传统中的有效练习做法、经验有机结合起来,在实验中探索出一种操作性强、适应面广、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课堂练习活动有效实践模式,反复实践、反复研究、对比分析,总结课题研究的经验教训,在实践中勇于探索。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科研成果的阶段性总结1》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科研成果的阶段性总结1: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科研成果的阶段性总结1》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487096.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