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重庆市綦江县三角中学教育科研工作总结

重庆市綦江县三角中学教育科研工作总结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6 19:35:12 | 移动端:重庆市綦江县三角中学教育科研工作总结

重庆市綦江县三角中学教育科研工作总结

重庆市綦江县三角中学201*-201*学年度

教育科研工作总结

重庆市綦江县三角中学创建于1955年,目前在校学生1395人,教职工总数98人,现有县级骨干教师、各级各类科研骨干5人。学校坚持走“科研兴校,质量立校,特色强校,全面育人”之路。承担县级教育科研重点课题《远程教育资源与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整合研究》,极大地丰富了我校教师开展教科研活动的理论基础。学校结合学校科研实际,组织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校园内外孕育着浓厚的教科研气息。现将05-06学年度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一、领导班子挂帅,建章立制,群策群力抓科研

校领导班子10人,平均年龄40岁,都是大学本科。他们在扎扎实实开展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努力搞好教科研工作,使教科研工作的实效性得到了良性发展。为保证教育教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成立了以校长吴大全为首的课程研究领导小组。负责对教科研工作宏观管理、指导、调控。我们各教研组选择了“培训引路、示例指导、实际操作、反思矫正、研讨总结”的思路,以此来推进我校教科研工作。一是学校制订了具体的、翔实可行的《教科研计划和方案》、《校本教研制度》、《目标管理》以及《教科研量化考评办法》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确保教研活动按时保量保质进行,使得教科研工作顺利地走向了正规化、科学化、制度化的轨道。二是狠抓了教科研硬件建设,加大了教育科研的投入。配备了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等,为广大师生积极实践教育科研活动,查阅资料提供方便。四是学校制定了教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及奖励标准,在经费投入上优先向教科研倾斜,每学期对教师教科研成果按获奖级别进行奖励,同时,不定期组织外派科研骨干参加各级成果交流与学习,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自觉地投身教育科研的积极性,正是在这种健全、规范的教科研体制下我校教科研工作得以有条不紊地开展。二、教育理论导航,培训引路,示例指导促科研

学校要发展,教师是关键。学校致力于校本培训培养教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每年投入的培训经费在5000元以上。坚持以课堂教学为阵地,注重学以致用,一口普通话、一堂优质课、一篇优秀教案为目标进行考核。(一)营造科研氛围,提高教师积极性。

(1)加强教师的科研意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教育科研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在多年科研氛围的熏陶下,从反复多轮的科研实践中,老师们都懂得了,教师从事研究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改进教育教学工作,还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从而在工作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的愉悦,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思维品质。(2)克服教师的畏难情绪。实验伊始,不少人反映出对教育科研有畏惧感,认为科研比较高深,也有人对教育科研持“负担论”,认为教师的本职是教好书,搞科研是额外负担,通过我们的宣传教育,使教师克服了畏难情绪,使他们自觉投身教育科研,并自觉把教学过程与教育科研过程统一起来。((二)培训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

(1)学校不定期组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新课程标准”的理论辅导讲座,由各科骨干教师进行理论辅导,使教师在培养中不断理解和接受新课程理念,(2)开展网上学习活动,“网上学洋思”。(3)分散自学,总结得失,以备相互交流。

(4)让青年教师拜师学艺,让新老教师结对子,开展传帮带活动,使青年教师在老教师的指导下尽快成长。

(5)派出25人的队伍到东溪镇中学观摩学习洋思课堂模式。(三)深入课堂教学,有效开展活动

新课程改革,落实在教师,变化在课堂。学校采取了二项措施:一是开展新课程的课堂教学示范课活动,为课改指路,为实验导航。在课堂教学示例活动中,执教教师努力在教育思想、教育方式、教学手段等方面求变、求新。鼓励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合作交流、探索学习成为教学的主要形式,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二是开展了课堂教学的反思活动,进行课改案例的收集与评比。

三、课题研究为头,管理为轴,围绕课题展科研

长期以来,我校坚持走“科研兴校,质量立校,特色强校,全面育人”之路,以课题研究为龙头,围绕课题展开教科研活动,从而使我校教科研能有效地与教学质量相结合。(一)突出课题研究,规范科研管理

教育科研工作的有序、有效进行,还在于学校对科研工作的管理,如何开展教育科研工作,怎样进行管理,我们作了以下探讨:

1、目标管理系列化。学校每学期在工作计划中,明确提出课题实施的总目标。各课题实验小组在开题前,认真组织实验教师审题立案,确立子课题的各阶段目标,注意把握其内在联系。在确定目标时,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要求:一是目标的确定要符合“四性”。(1)方向性: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整体系统的观点为原则;(2)针对性:以当前素质教育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为主;(3)超前性: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研究未来的教育问题;(4)可行性:选择力所能及、行之有效的问题研究,不好高骛远。二是目标的分解要注意系列性和层次性。三是目标的制定要适度、要实在。四是目标的落实要由低到高,步步落实,循序渐进,水到渠成。

2、组织管理网络化。首先,我们着力理顺了科研与教研的关系,即教研是科研的基础,科研为教研服务;教研主要从事改革课堂的研究,科研主要进行理论性课题的研究。其次,我们建立健全了其对应的三个层次不同的组织管理机构。一是学校成立了以学校负责人为主的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其主要职责是规划学校教育科研工作,为教科研提供保障,发挥其协调作用。二是以教导处主任牵头组成的中心科研组,其主要职责是开展实验,负责科研课题的落实和指导工作。三是以教务处主任负责和教研组成立的教学教改研究组,主要完成学科研究工作,开展教改教研课题的研究。由于组织管理精细有层,分片管线,层层负责,步步落实,使我校的教科研工作抓的井井有条。

3、过程管理具体化。在课题研究的操作中,我们做到了:宏观调控与微观操作相结合。为了确保研究的顺利进行,把课题研究落到实处,我们坚持“三到位”进行宏观调控,即开学召开课题研究规划、培训会;期中进行课题研究联系、中检会;期末开展课题研究总结、交流会。有了周密细致的合理安排,实验教师能有主有次,有意有序的进行研究。在具体的微观操作中我们采用“三表制”,即:拟定课题研究流程表,精设变量互动表和目标研究检测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为了保证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学生的情况记录、数据测定、结果分析,都力求准确真实可靠。(二)突出常规教学,提高科研实效

1、在科研实践中,我们感觉到,教育科研不管怎样运行,在什么地方落脚,都应该加大课堂教学研究的砝码,围绕学校管理订目标,以提高质量为落脚点,为此,我们做到了“三落实”:

1、把科研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课堂教学是课题研究的试验场、立足点,把科研引进课堂,与教学结合。如何以研促教呢?学校规定每个实验教师做到“四要”:要在备课中得以体现,要在授课中得以运用,要在检测中得以印证,要在活动中得以落实。以上规定和措施,有力的促进了广大教师在常规教学中自觉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效应。

2、把科研落实到学校管理中去。教育科研启动以来,广大教师默默耕耘,探索出了适合我校的三大评价体系:对学校而言,制定了《素质教育管理章程》;对教师而言,我们制定了《教师常规工作考评细则》;对学生而言,我们潜心探索出了《学生素质评价手册》。这样就构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管理模式,学校改革了管理方法,建立了新的评价体系,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也使学校综合水平上了新的台阶。(三)围绕困惑抓课题,解决疑难研究

为了保证教育科研的广泛性,结合我校教学工作实际,在教师中深入了解教学疑难,从教学困惑出发,我们组织教师开展了话题:《生活中的数学》、《怎样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课堂导入的技巧》,等话题式校本研究,充分挖掘了教育教学中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从而在校园内形成了“主从结合,多元互补”的课题研究群,切实做到了科科有实验,人人有话题,使科研真正促进了质量。校园内科研活动蓬勃发展,教育科研蔚然成风,科研兴校深入人心。

四、学校搭建平台,交流得失,共同成长用科研

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师们不但拥有自己在教学中的做法、体会与反思,而且也有各自发表、获奖的优秀论文和案例等科研成果。可以说这些都是他们的经验所谈,体会所述,都是他们的新发现、新创造,特别是那些获奖、发表的文章背后,都隐藏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我们科学合理的应用这些科研成果,给老师们提供一个经验交流的平台,为其互相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创设良好的条件。为能创设一个教育科研经验交流的平台,近年来我校教科室积极总结收集各种教科研成果,把值得大家学习、推广的好做法、好经验、获奖论文、案例等下发到各教研组供教师交流学习,在相互促进中共同成长,大大提高了教师投身教科研的积极性,促使了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持续发展,收到了良好的交流效果。五、学校教科研工作存在的问题

1、教科研的重视程度仍需加强,在社会普遍还重视成绩的情况下,学校领导和教师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将教科研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2、教科研工作还要紧密联系学校的教育教学实际,让科研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服务,摆脱科研和教育教学两层皮的现象;力争教师的科研论文能够联系学生的实际、课堂的具体情况,真正起到教科研的实际意义。

3、教科研工作还应向纵深发展,要根据学校的实际,研究有价值的、贴近学校生活的一定水平的课题。

六、今后工作的设想:

(一)调动全校教师的科研积极性,让科研深入人心,在学校承担原有课题的基础上,继续增大研究范围,力争每个教师参与课题,有能力的教师搞好科研,做到每个人都能带着新的教育理念去观察、思考、研究、实施自己的教育教学任务,研究自己的教育对象。(二)搭好教师教科研活动的舞台积极采取措施,定期召开学校教研工作会议,认真总结推广经验,每年推广35个,下大力量让学校的教科研工作落到实处,让科研成果转化实际行动,推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敢于做教育改革的弄潮儿、勇于做教育科研的排头兵,我们就一定会走进繁花似锦的春天。

三角中学201*.

扩展阅读:双凤坳中学教育科研工作总结

加强校本研训,深化教学改革,打造科研名校

——罗田县双凤坳中学教育科研工作总结

近年来,我校教科室认真落实《国家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以“强队伍、精管理、兴科研、重合作、构高效、提质量”为目标,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鼓励教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炼问题、解决问题,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反思,求真务实,与时俱进,推动了我校教科研工作向更高层次的发展,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一、健全制度,建立机制,确保研训顺利进行。

根据罗田县教育局校本研训实施意见,结合学校实际制订了《校本研训长远规划》、《校本研训管理制度》及《课题管理办法》,为校本研训工作提供了方向和制度保障。

每学年伊始,学校及时向各教师传达了县教研室校本研训工作要点,组织全体教师认真领会全县中学工作会议精神,多次解读教研室瞿主任关于《大力开展有效教研,努力打造高效课堂,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主题报告,进一步统一了广大教师对校本研训的认识,让校本研训的“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成长理念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为了确保校本研训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学校成立了以校长廖建涛为组长,副校长余利辉、廖国怀为副组长,年级主任、教科室、教务处主任、教研组长为成员的校本研训领导小组。

学校还建立了一套系统完整的校本研训机制。

1、健全校本培训管理机制。在校本培训领导小组的带领下,将具体工作进行细化,分工到位,责任到人。由教师个人、备课组、教研组、教科室、学校组成”五位一体”校本培训体系,保障了校本培训的有序开展。

2、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对教师专业素质进行综合测评。对教师全面进行教育教学理念、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水平、三字一画、普通话等级、信息技术等级、教育科研水平等的考核,这一做法对教师积极参入继续教育起到了导向作用。定期公示教师研训成果,激励教师参训。对不同年龄段的教师提出不同目标,各位教师研训成果在学校网站予以公布,优秀成果推介到各科研网站,既能起到表彰教师的作用,又能做到资源共享。

3、建立校本培训保障机制。良好的保障机制是校本培训正常开展的基础,不断完善校本培训的保障机制,从制度、经费、时间、技术上提供必要的保障,学校每期为教师提供1-2本学习读本,图书室全天候对教师开放,学校提供补贴为教师每人配备一台笔记本电脑,学校局域网覆盖教师办公室,有了局域网,多数教师尝试电子备课;有了班班通,共享优质教学资源不再是神话,教师从此告别了“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单一的教学手段,为构建高效课堂奠定了物质基础。

二、创新模式,拓宽渠道,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要让研训成为教育质量第一生产力,我们坚定了抓教学研究的方向和目标。每个教研组都有一个行政领导蹲点,督促并参加教研、教改、培训活动的实施和

落实。

(1)两学并抓,更新理念。为跟上时代的步伐,及时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定期对教师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内容主要是《新师德规范》、《罗田教师工作暂行规定》、《十八大主题报告》等,更新教师观念。为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我们设计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增强教师学习的针对性。如读《做最好的老师》、《高效教学技能的十项修炼》、《当好新时期班主任》等专著,学习教科室印发的《强化有效教研,打造高效课堂》培训资料,学校还花201*余元为每位老师订购了一本新版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学习,观看专家解读视频,每位老师写一篇观后感上传学校网站。在一定程度上,先进的教学理念,高效的教学模式,让教师耳目全新。

(2)、专家引领,领导垂范。专家引领是把教师培训引向高层次的重要手段。我们不定期邀请的教育教学专家到校听课,指导教育教学。近年来,我校先后邀请了道弘教育集团、县教研室高永平主任、闻学之主任、童仕明主任、朱利军主任及多媒体讲师等专家来校做专题报告,极大地拓展了教师的专业知识面,优化了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县教研室专家高文魁、闻学之、徐胜登、刘剑、方淑泉、潘玲利等多次来学校指导教学教研工作。干部带头读书学习,带头参加各类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带头参加“过三关”、“练四课”及“五个一”技能大比武。校委会承担专题讲座任务人均全期不少于2次,指导教研组及课题组开展校本教研培训活动全期达10余次。校委会领导分工明确,做到蹲点各教研组,班子成员每月深入课堂听课不少于5节。

(3)同伴互助,共同提高。为了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优化教师结构,学校经常开展专题研讨、校本教研、校际交流、网络共享、考察学习交流等活动达到同伴互助的目的。每期教科室开展专题研讨会不少于3次,去秋和今春我校还与三里畈中学开展了两次次校际交流,与县实验中学进行了手拉手教研活动,举行考察学习交流会1次,班班通技术及计算机操作培训3次,30余人参加远程国培学习,人人参与观看新课标解读视频。

(4)个人研修,自我超越。要求全体教师在出色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三个五”工程。“一五”即每年读一本专著;参加一项科研课题的研究;每月写一篇有价值的教学反思或叙事;每一学期写一篇课堂教学案例;每学期写一篇论文。“二五”即每一学期上好一堂公开课;每学期命制一份原创试题;每学期制作一个课件;每学期写一篇教学总结;每月提出一条合理化教学建议。“三五”即苦练教师“五课”(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

(5)以赛促训,激励先进。每个教研组和个人都确立了研究课题,有计划地开展研究,每人每学期讲一节教学研讨课或公开课,及时总结、交流、推广教学经验,撰写经验论文。每期组织教师开展读书活动心得交流、集体备课、青年教师优质课比武、教师计算机应用知识培训、中青年教师经验交流会,教师课件制作大赛等活动。本期开展了语文、英语青年教师优质课及说课比赛,孙娟、叶慧敏成绩优异,在全县讲课比赛中,孙娟获一等奖,叶慧敏获二等奖。在全县读书演讲比赛中,余蜜获全县第七名。地理学科联片教研中,朱胜坤老师参加县赛。

(6)外出观摩,拓宽视野。根据学科特点及学校实际,选派一些骨干教师外出观摩学习。本学期,已派出孙娟、文程勉、肖卫东、肖全良、肖锋、朱胜坤、

杨霞、刘知芳、季凯胜、程敏春、廖灿春、余蜜等三十多位教师到省、市、县观摩学习,彭作乐、廖鹏程、余敏三位老师参与本学期置换培训的学习,学习结束后每位参训老师写一份学习心得体会上交教科室,并定期召开经验交流会,让全体教师共享经验。

(7)结对帮扶,以老带新。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通过“师徒结对”和“以老带新”培养年轻教师。本学期,有孙娟、杨霞、季凯胜、刘知芳四位新教师及四位顶岗实习生,为促进他们快速成长,学校以科为单位成立“一对一师徒结对”小组,全面开展“听、评、议、导”等一系列指导性活动。目前成效显著,孙娟老师参加全县阅读教学比赛,获得县一等奖。

(8)开设论坛,交流经验。为方便教师间的交流,我们开设教师论坛,研究教育教学实践中生成的问题,进行思维碰撞,开发教师个人潜能。如在学校网站上设立了名为“强师论坛”栏目和“教师博客”板块,学校教师中有95%的人先后在网上实名注册,在论坛上发表自己的教学新理念、学术观念、教学技能、师生沟通艺术等看法,目前已在网上论坛发帖数达1万以上,极大便利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廖建涛、余利辉、肖思文、肖卫东等领导带头参与活动,朱碧云、肖锋、丁树红、余蜜、项强明、肖全良、周带娣、孙娟、潘维刚等老师在学校网站发表文章及帖子达人均达30篇以上。

三、课改引领,课题驱动,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为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学校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先后开展了《校园文学与作文教学研究》、《初中文言文五步教学法》、《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研究》、《学困生成因及转化对策的研究》,多个课题验收为“优秀课题”。去秋,我校结合学校德育工作特点,承担了“十二五”规划课题即《孝文化教材开发与校本课程的研究》,将校本培训与课题研究有机结合,逐渐形成了我校“课题驱动、研训结合”的校本研训特色。为了保证校本研训工作能按计划顺利进行,根据课题研究内容,构建起了“总课题--子课题--小专题”的课题管理网络。根据总课题所涉及的主要内容与范围,将研究任务层层分解成若干子课题:即与营造孝文化氛围结合、与十佳小孝星评选结合、与德育实践活动结合、与知孝行孝主题活动结合、与校本教材开发结合,落实到各小组,开展“六个一”活动:上一节小专题研究课,写一节专题案例分析、作一次小专题研究课的课后反思、写一篇小专题研究论文、写一篇课题研究小结、写一本专题学习笔记。在今春中期评估中,我校课题资料齐全,整理规范,得到县教研室专家的一致好评。

自全县“强化有效教研,构建高效课堂”动员会召开以来,我校积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县教研室瞿主任的主题报告,仔细研读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要求,研读了新课程标准,并结合外地先进课改经验,深入研究,大胆尝试,全员投身到改革之中,目前已经起步,先后派出50多人次到武穴、英山、骆驼坳、三里畈等课改学校观摩学习。通过发现问题、提炼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每周填写一份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反思跟踪表,最后形成结论,让同科的老师形成共识,以便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四、丰富内涵,提升实力,特色建设初具雏形。

本学年我校以“孝雅文化”为主题德育课题,精心打造学校文化亮点,逐步形成了“孝雅”进校园的德育体系。依托校本课程和校本教材开发和《雏凤》校刊,推进孝文化进课堂,创新德育教育新模式,目前,三个年级《走进孝文化》教材均已投入使用;以个性化班级文化和寝室文化建设为契机,让理想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推进文明班级和文明寝室创建活动;搭建“庆教龄,比成长”特色校本研训平台,助推干部教师提高工程,继续打造高效课堂。五、辛勤耕耘,追求卓越,硕果累累满园香。近年来,在教科室的带领下,各位老师积极参与活动,不断探索,大胆创新,在各级各类的评比中,取得喜人的成绩。

1、201*年,我校《走进孝文化》教材荣获湖北省首届校本教材评比二等奖;《雏凤》文学社刊荣获市社刊评比一等奖;学校荣获“罗田县学校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罗田县最佳文明单位”等荣誉。

2、在全县讲课活动中,本期孙娟、廖国怀获县一等奖,叶慧敏获二等奖,程敏春获三等奖,余蜜老师说课获县二等奖。

3、在全县“我读书,我快乐”演讲比赛中,本期余琳同学获全县第三名,余蜜老师获第七名。

4、在“比访同行,演绎精彩”论文评比中,本期文程勉、潘维刚、朱碧云、王洪武、周带娣、陈青、程敏春、李早枝、李青等老师论文获省级以上奖。

5、在“四优”评比中,本期朱碧云老师的教学设计《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获省二等奖,胡刚、项强民、程敏春、李早枝的论文获县一等奖,余利辉、朱碧云、李早枝、程敏春等老师的文章在罗田教育科研杂志上发表。

6、宣传工作常抓不懈,并且有所突破。本学期,在黄冈日报、鄂东晚报等报刊上发表文章各3篇,各级网站刊登文章达70余篇,全面介绍了学校各项工作。

7、学生在各类竞赛中,本期有3人获国家奖,有45人获省级以上奖,28人获市级奖,23人获县级奖。

8、积极筹办了“河铺孝德之星颁奖典礼”。

学校在余校长的带领下,各项筹备工作顺利进行,201*年10月23日现场会在我校圆满召开。李青、尹文静老师在整个活动过程作了很多工作,取得满意的成效。

六、发扬优点,展望未来,谱写教育科研新篇章

1、积极稳妥,推进课改。先行试点,以点带面,建立“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学科特色鲜明”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2、履约《实验中学与双凤坳中学“手拉手”暨教师合作培养计划》,加强校际交流,促进城乡学校均衡发展。

3、加大教学过程精细化管理。发挥“优课软件”、“班班通”优势,改善备课等教学环节管理。

4、以“弘扬教师精神,争做罗田名师”活动为契机,提振信心,深化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打造科研名校。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新学年,新起点;新目标,新追求,我们要以课程改革为重点,优化校本研训平台;以打造高效课堂为突破口,加强课题研究,科研兴校,提高办学品位,形成办学特色,努力打造科研名校。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重庆市綦江县三角中学教育科研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重庆市綦江县三角中学教育科研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重庆市綦江县三角中学教育科研工作总结》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434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