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____中心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经验总结

____中心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经验总结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6 18:16:13 | 移动端:____中心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经验总结

____中心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经验总结

_____中心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经验总结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发展趋势。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开发成为新课程校本教研的基本内容之一,校长和教师也逐步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几年来,在区教育局、进修学校的领导下,我校把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工作摆上课改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计划)》而进行的,我们通过深入调查研究,着眼于发展学生的兴趣、需要,充分挖掘校内外课程资源,不断地探索校本课程开发之路。现将我校几年来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充分认识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性校本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带来的一个重要课题,教师对这个课题不熟悉,学校领导对这个课题也感到陌生。校本课程开发又是每一位教师和学校领导必须认真研究的一个课题。因此,我们从理论学习入手,开始了校本课程开发的艰苦探索。在学习过程中,领导和教师共同认识到:1.校本课程在新的教学计划中所占比重:每周校本课程安排4节,与数学科比重等同,占周课时量的近16%;2.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因此学校要设可供学生学习的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课程,来满足学生的需要;3.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因此,我校要充分给予教师参与开发课程的机会;4.校本课程的开发,充分吸收家长、社会人士的知慧,利用了当地社区的资源。通过学习,明确校本课程的涵义及其应具有的特点,理解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基本理念及意义,从而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为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奠定基础。

二、努力实践,探索校本课程开发之路

明确了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性是迈出课程开发第一步,对大部分教师来说校本课程开发仍感到茫然。为了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顺利进行,我校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编写组,先后经过了四次编辑。

第一次编辑是在201*年底。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编写组抓住“东圳水库、中国枇杷第一乡、洋边市德育教育基地”等得天独厚的社区资源,分为“名胜古迹、名优特产,名人轶事、家乡新貌、民风民俗、革命斗争史”六大块进行开发,教师针对模块内容,选择题材,进行撰稿,汇编成册。

第二次编辑是在教师使用校本教材后,征求有关教师的意见,发现我们所编的校本教材只适合于高年级学生阅读,于是我们就进行了修订,进行第二次的编辑,我们把原稿作为中高年级的读本,并对原稿进行浓缩,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识规律,编出适合于低年段学生阅读的读本,于是我们的校本课程读本就分为低年版和中、高年版的两个版面。第三次编辑是我们在使用过程中校本教材只有文章,没有与文章相匹配的学生实践性、操作性的内容,我们就组织编写人员,按六个模块,针对文章的内容和模块的主题设计出既遵循于儿童认识规律、又适合于儿童生活经验的、可供学生操作、实践的探究性的训练园地,丰富了教材的内容,拓宽了学生的

视野,培养了学生的技能。

事物的发展总是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不断完善。我校的校本课程经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总觉得原有的校本课程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许多弊端:1.不同的年段的学生使用同一本教材,教材的重复使用,不但学生厌烦,不能激起兴趣。同时也浪费了学生接受乡土教育的美好时光;2.教材的内容单调,不够丰富,学生接受的教育面窄,对家乡人民聪慧、勤劳、奉献的品质得不到深刻的体会;3.教材的编排不具系统性,每个模块的教育主题得不到延伸,学生的动手实践与拓展的能力得不到发展,针对原有教材存在的上述问题,我们大胆地设想、谋划、尝试,对校本教材进行第四次的编辑:

在本次校本教材的编辑中,我们针对以前课程中发现的问题,精心组织,设计、编写旨在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自然、民俗、特产等内容,重视培养学生热爱自已的家乡,学习祖先们艰苦创业的坚强意志,乐于奉献的崇高精神和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提高学生环保意识、安全意识,渗透心理健康和道德品质教育。

本次编写校本课程分为6个年级,一至六每个年级独立成册,每册按三大领域由10个单元组成。一是基础知识教育:包含珍爱生命、诗歌欣赏、点亮心灯、思想道德四个单元;二是乡土知识教育,包含山里特色、致富之路、果树栽培、常太名人四个单元;三是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包含动手实践与拓展活动两个单元。每个单元都由导读和2篇课文组成,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由浅入深地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编入该单元的相应课文。每个单元的导读就是单元教育的主题。

如第四单元的“致富之路”,就是让学生了解到善良聪明的家乡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和不平凡的智慧,艰苦奋斗,走上一条奔小康的致富路,为家乡创造了财富。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我们在每篇课文中配备了两道思考练习题:第一道是针对文章的练习题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了解一些基本知识;第二道是针对单元的教育主题的思考题,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新编的校本课程与以前相比,主题更突出了,内容更丰富了,体系更系统了,克服了过去重复、枯燥、零乱的弊端。

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我们重视挖掘校内的人力资源,我们编写人员的组成中既有中心校年轻的语文教师、教研组长,又有区、市级骨干教师,还有语文素养较高的老教师。首先由中心校的语文教师与教研组长按单元采编、撰写文章,再由市、区级骨干教师按年级进行审稿修改,撰写单元导语,汇编成册,最后由老教师进行多次的修改。在编写过程中,年轻的教师得到了煅炼,骨干教师得到提高,老教师的文采得到了发挥。

三、积极引导,探索校本课程实施的有效性

校本课程已经开发,我们就应该充分利用这一课程资源,引导教师把校本课程落实到教学活动中,为教学活动服务:主要体现在:我校严格执行省颁教学计划,把校本课程编入“课程表”,统一编排“教学进度表”,保证正常有序地教学。我们还鼓励教师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问题,填写“校本课程使用反馈表”,提出编写与教学建议,不断地完善。学校每学期还安排一次“校本课程”教学研讨专题会议,不断总结经验。学年末,我们还把校本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行考查,考查结果纳入年度量

化考核。

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1.教师的身上蕴涵着巨大的潜力,只要我们精心组织,相信教师能够胜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工作,教师在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自身的专业素养得到提高;2.教师的课程观念得到转变,课程资源开发的思路开拓了,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用心思考、精心设计,我们身边蕴藏的丰富的课程资源就能被开发;3.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能使学生在了解家乡之余,还有效提高了他们的收集、处理信息与社会实践等综合能力。

总之,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过程,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

扩展阅读: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经验总结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经验总结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校本课程开发已经成为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校本课程是课程改革的新生事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中第六条中明确提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在课时计划中也明确规定:“地方与学校开发或选用的课程占课时总比例的10%-12%。”这些都足以见出国家对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视。同时,这也成为我们弘扬学校文化,发展学校特色的新契机。在开发校本课程,办好学校特色方面,我们是这样做的: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1、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组长由校长沈德新同志担任,副组长由副校长裴继东同志担任,组员包括各科学教研组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其主要职责是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作出正确决策,予以全面部署,组织人力物力,协调各方关系。

2、组建了校本课程审议委员会

校本课程审议委员会由校长沈德新、副校长裴继东、教师代表史冬艳、徐长亮、胡俊超、段连驰马雪、学生及家长代表组成。其主要职能是审议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重大决策,形成《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中华经典诵读实施方案》《写字教学实施方案》,制定相关管理条例,检查督导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执行情况。

二、注重解决校本教材编写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校本课程与学校特色有什么关系?

校本课程与学校特色的关系应是:先以学校特色来进行课程开发先有特色而后有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过程中,更加促使学校特色鲜明化、独特化。基于学校,更发展于学校,又更促使学校特色化发展。也就是说,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必须要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我们所编写的《中华经典诵读》、《写字》这两套教材,就紧紧围绕我们的办学特色进行编写的,其内容编排和相关素材的应用都紧紧围绕我校的德育工作进行《中华经典诵读》针对学生的中华传统美德进行教育;《写字》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性、审美、及耐性意志力等,这些现在已经成为了我校德育特色工作。

2、编写校本教材的出发点明确了吗?

校本教材编写一定要基于以下两点:一是要以国家教材的弥补为出发点。为什么要开发现本课程,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由于国家课程的统一性而忽视了各个地方、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校本教材编写必须要考虑我是否弥补了国家教材的不足,弥补了什么?不然,我们的劳动便是一种毫无意义的重复。二是要以学生、教师、学校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在教学中我们是否确实需要一本适合和促进学生个性成长与发展的校本教材作为国家教材的补充?养成教育工作在现实的教学中很难找到具体的抓手,而一些临时性的教育往往不足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而所谓养成教育活动应该是长期坚持的活动才能叫养成教育活动,才能让学生在长时间的坚持中形成受益终身的良好习惯和品性。基于这些我们决定编写了《中华经典诵读》、《写字》这两套教材。这两套教材中《中华经典诵读》是每学年全一册,《写字》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及认知能力每学年分上下册,覆盖1~9九个年级。

3、编写校本教材有鲜明的主题吗?

一整套的校本教材是一所学校的个性体现,每本书的主题便是这本教材个性的体现,无论是一套还是一本都必须要有鲜明的个性,个性是校本教材的生命力。我们编写的校本教材一定要凸现一个主题,不能让人看上去有点像自然书,又像社会书,还有点像思品书,或是语文书,或是环境教育书……最终陷落“似什么,而什么都不是”的尴尬境地。我们本次编写的校本教材就避免了这样的问题,《中华经典诵读》、《写字》这两套教材主题鲜明,教育的目的性突出。

4、编写的校本教材到底会有多大的存在价值?教材的存在价值主要取决于它是否真地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所帮助,而且是不可替代的帮助。往往在编写校本教材时,前者很容易考虑到,而后者很容易忽略。从有些学校编写的教材几大板块来看,它能让学生了解家乡、了解学校、了解大自然,培养学生的爱家、爱校、热爱大自然的品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等。但这些职能是不是无可替代了?比如说:我们现在使用的自然、社会、环境教育、思品、健康教育等教材完全可以很好的培养和锻炼学生以上的能力和素质。而我们有好多学校在编写时就参照了那些书。那么这样一来,编写的校本教材就显得有点多余了,它存在的价值也就大打折扣了。

在这次的校本教材编写中我们注重了其价值的集中性体现,例如《中华经典诵读》它的作用价值主要体现在通过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引领广大师生更加广泛、深入地感受领悟中华经典,加深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了解和热爱,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自觉性,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学生诵读、书写及讲解经典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及语言文字应用能力。通过经典诵读行动的实施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建设学习型校园,助推学校内涵发展,使其在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传承民族精神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深化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5、如何解决校本教材和统编教材争学时现象?校本教材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最重要的是校本教材与统编教材争课时的问题。国家对中职学校德育课有明确的要求和规定,必须按照《教学标准》规定开足课程。为了解决校本教材和统编教材课时上的矛盾,有的学校只好舍弃统编教材,使用校本教材。用校本教材代替国家统编教材,不符合国家规定,也将大大降低教学质量。我们这次把校本教材在实际的应用中做了很好的调整。首先是《中华经典诵读》教材,我们在实际应用中采取中学生利用课前两分钟进行背诵,小学生利用课前五分钟进行背诵,从一年级开始坚每周背诵教材上的一首古诗,每学期完成15首诗的背诵,这样即解决了课时问题,又能够让学生牢记,那么学生在九年以后所掌握的古诗词的数量就足够令学生受益终生了。《写字》教材我们共分为两大部分教学,小学生接受的是楷书硬笔书法的教学,中学生接受的是行楷的教学,每个阶段我们又把笔划、部首、整字、整句、布局谋篇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分散在不同的学段里,每周由一名专职的书法教师完成一课时的教学,其余的时间由班主任和语文老师配合完成练习和巩固。这样多元化的结合应用,节省了课时也达到了我们编写教材的目的和意义。

三、教材的编写注重于校本教材编写的应用原则。校本教材的开发,必须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根据本校发展的需要和学生实际,在充分调查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根据本校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方向,通过收集、占有、整理、归纳学校或学科资料来进行编写。校本教材的开发除了必须体现校本(本校)的特色外,还应坚持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教材开发应有目的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材开发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也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校本教材的开发必须要考虑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技能,也就是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教材无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在开发之前都应具有目的性,都应思考开发这种教材的目的是什么。如果在开发过程中无的放矢,那么,教材的开发就只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没有任何实在的意义和价值。因此,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和学习需求,以及学校的发展情况等方面来确定教材开发的目的,这是教材开发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2、教材开发应有针对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材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应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需求”。校本教材针对的是本校学生群体,满足的应是本校学生的需求。因此,校本教材的开发决不能滥竽充数,到处东拼西凑,而应体现出本校的特色,应通过本校教材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如果本校不能开发出教育学生的教材而只是使用别人开发出来的教材,就会因别人开发的教材不能很好地适应本校的具体情况而缺乏针对性,失去教材的实际意义。

3、教材开发应有实用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强调,“教材内容的组织应多样、生动、有利于学生探究”,要“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校本教材的开发,必须要有实用价值,要有利于学校自身的发展。教材内容要充实具体,不论是学科知识的拓展延伸,还是课外知识的补充完善;不论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还是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都应该有具体的内容、生动的事例。而不应只是词句的堆砌、术语的阐释,更不应东拼西凑,只是方块字的组合。教材必须重在实用,重在选择有利于学生终身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材料,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学以提高。4、教材开发应有独特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课程的蓝本是教材。教材的开发必须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根据学校实际,编写出具有学校特色的教材。校本教材必须要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凸现出本校的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如将优秀师生个案或本校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史实纳入教材。教材中,即使是显性的文化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材料,也应是代表本校的最高最好的办学水平。因此,教材的开发必须新颖独特,独具匠心,有非常明显的地域性。

5、教材开发应有趣味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强调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的开发不应选择学术严谨、逻辑性强、知识难度大的材料作为教材的内容,而应将知识性强的材料化繁为简,化深为浅,化难为易,注重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的开发应注意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体验和经验,注意照顾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语言的表述应幽默诙谐,事例的选择应生动有趣,教材的内容应丰富多彩。教材内容的趣味性还应体现在活动性、可识性、探究性等方面,要使学生对教材嚼之有味,学之有得,思之有获。

6、教材开发应有拓展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强调学生要“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教材的开发一定要注意学生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应在学生已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加以扩展或延伸。譬如,课内讲授虽然提及但又无详细资料的,或者是一些生活小常识,或者是一些小试验,或者是名家名篇,或者是日常所见而又未加深究的,都可以将其作为校本教材开发的原始资料进行拓展。特别是一些科学性、规律性的学科知识,可以在校本教材中采取由浅入深、由点到面、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层进式的拓展,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习惯,增强其探究和创新的意识,并以此培养他们拓展和运用知识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7、教材的开发应有前瞻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要“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程的改革决定着教材的开发。因此,校本教材一定要体现出可持续性,应在把握时代特点和现代教学观念的基础上,确定教材开发的目的和内容。无论是在校本教材的目标、体例等的确定上,还是封面、内容等的设计上,都应体现出超前意识。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科的相互交叉和渗透越来越明显,边缘学科的快速发展等,都会给教材的开发注入新鲜活力。因此,教材的开发一定要注意不断淘汰已经过时的、与现代社会不合拍的陈旧知识,发掘出新鲜的、与时代潮流相吻合的新观念和新知识,以适应学生的需求和学校的发展。8、教材开发应突出有效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强调,要“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开发校本教材就是要完善或补充国家课程教材中缺乏或省略的材料,以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校本教材在开发过程中,一定要整合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者的建议和意见,重视信息反馈。因此,校本教材的开发,不但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且还应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开发校本教材只有做到了目标明确、内容充实、逻辑清楚、事例典型、贴近生活,才能满足学生需求,适应学校发展,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九、教材开发应有操作性

教材开发的对象是教师和学生,因此,教材内容的设计和编排必须符合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需求。教材应便于教师教,学生学。对于一些晦涩难懂的、不常见、不常用、无助于学生学习的知识不应选作教材内容;对于一些不利于学生操作,学校也无法实施的活动材料,也不应纳入教材内容;对于一些中长期才能见效,不安全或不便于学生探究的专题或活动也没有必要在教材中设置。因此,在教材开发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可操作性。不然,即使教材开发出来,对学校和师生也没有什么用处,师生只能望“材”兴叹。

校本教材的开发不是一种短期的个人计划,而是一种长期的集体设计。校本教材只有在开发过程中,注重教材所体现出来的基本特性,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才能使教材在修订中不断加以完善,才能真正体现出校本教材的“本校”特色。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____中心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经验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____中心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经验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____中心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经验总结》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424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