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语文科优秀科组总结

语文科优秀科组总结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6 17:49:35 | 移动端:语文科优秀科组总结

语文科优秀科组总结

广州市白云区竹料第一小学

语文科组工作总结

广州市白云区竹料第一小学,地处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镇竹料墟,紧邻钟灵毓秀的流溪河畔,于201*年7月被评为“广州市一级学校”。评为市一级学校后,继续加强学校全面管理,竹料一小的语文科组就孕育在这风景秀丽、具有浓厚文化色彩的桃园之地。

近年来,我校语文科组全体教师立足岗位,以新课程实验改革为契机,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基点,有步骤地进行课程改革实验,加强校本教学改革研究,认真探讨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贯彻学校“小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方式”的课题,紧紧围绕本科组的“互动评改,发展个性”的课题开展教科研工作,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探究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不断学习,锐意创新,全面提高本教研组语文教学水平及语文教学质量,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打好扎实的基础。

一、竹料一小语文科组所取得的优异成绩(一)规范本学科教研活动,构筑大语文教学环境

我校语文科组通过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小学语文教育》和《发展性教学评价》等众多教学理论,写心得体会等形式,不断促进对课程改革实质内容的进一步领悟,提高教师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化为优质教育教学实践的能力、教育教学研究与教育教学反思能力、应用信息技术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心理辅导能力。每学年,学校根据季节、节日等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规范和组织各种教学活动,分别在语文教师中开展人人参与说课、各级上公开课,全校进行论文、教后记,教学反思的比赛;在学生中开展各类征文比赛,朗读比赛,故事会、诗歌朗颂和墙报比赛、读书节等师生的双向活动,创设竹料一小大语文教学的环境。

(二)锐意改革,积极转变个人备课为集体备课机制

传统的备课常常出现一些不正常的现象:备课是“抄工”,教学是“磨工”,教研是“短工”。针对这一现象,我校根据自身信息技术建设的有利因素,在201*年9月开始,在钟落潭地区率先实行集体备课。语文科组作为备课改革的重点,通过一系列的努力逐渐形成了①变手写备课为电子备课,让备课组成员共享资源。②变原来教学过程一招一式的“步骤设计”为学习过程解决问题的“块状设计”,以开放的教学设计为教学过程师生智慧生成提供可能。③遵循备课程序:个人备课集体研讨执笔人修改上课人根据本班学生实际、自己的教学特长和风格进行教学再设计,形成个性化教案。④强调课后反思,重新认识教学过程,反思课堂得失;记录学生学习困惑,反思对学生的关顾程度。本科组教师团结合作,共同探究,营造了浓厚的语文教学教研氛围,在本校其他科组中起到先进事锋示范作用。

(三)以“立足课堂,优化课堂”为基础,加大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效果明显竹料一小语文组以“立足课堂,优化课堂”为基础,通过校、镇、区等多形式、多层次的培养模式,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指导,做好青年教师的带教工作,构建了一支高素质的语文骨干教师队伍。

附:我校部分语文教师在学校中上的研讨课统计:

执教者李婉平张丽娟林翠琼李群苏冯丽芳冯雪英林玉群学期201*学年下学期201*学年上学期201*学年上学期201*学年下学期201*学年上学期201*学年上学期201*学年上学期201*学年下学期201*学年上学期课题和课型《畅游游戏成语“百花园”》作文研讨课《春雨的色彩》语文实践活动课作文研讨课《可爱的草塘》作文研讨课作文研讨课《荷花》陈素玲邝有深冯玉妹曾丽甜罗燕卿罗艳玲执教者伍丽颜学期201*学年下学期201*学年下学期201*学年上学期201*学年下学期201*学年下学期201*学年下学期201*学年下学期201*学年下学期201*学年下学期课题和课型作文研讨课作文研讨课《麻雀》作文研讨课作文研讨课作文研讨课新进教师汇报课新进教师汇报课新进教师汇报课

我校语文教师在镇或片区中上的调研课和公开课统计:

执教者李婉平学期201*学年上学期201*学年下学期陈素玲张丽娟林翠琼林玉群201*学年下学期201*学年上学期201*学年上学期201*学年下学期课题和课型《游子吟》作文研讨课口语交际《推荐好书》《狼牙山五壮士》《菜园里》作文研讨课执教者伍丽颜罗艳玲林翠琼罗燕卿冯玉妹陈素玲201*学期下学期学期课题和课型《匆匆》《荷叶圆圆》《荷叶圆圆》《古诗》《圆明园的毁灭》

我校语文教师在区上的研讨课统计:

执教者陈素玲林翠琼林玉群李群苏张丽娟201*学年下学期学期201*学年上学期课题和课型《观潮》《比尾巴》《富饶的西沙群岛》《圆明园的毁灭》《月光曲》研所属区调执教者李婉平陈素玲林翠琼冯雪英学期201*学年上学期201*学年上学期201*学年上学期课题和课型《鸟的天堂》《爬山虎的脚》《回声》《菜园里》片开放日所属广从

我校语文教师所上的升市一级学校评估课和广州市教研室调研课统计:

执教者张丽娟冯雪英冯丽芳李婉平林翠琼

201*学年上学期学期课题和课型《我爱我校》《小蝌蚪找妈妈》《两小儿辩日》《两小儿辩日》《一次比一次进步》2

市调研201*学年下学期所属升市级评估课执教者麦宝嫦冯雪英伍丽颜陈素玲曾丽甜学期201*学年上学期课题和课型《自己去吧》《太空生活多有趣》《学弈》《小珊迪》《自己去吧》所属类别市调研广州市教研室于201*年12月8日到我校进行综合调研,市面上教研室专家和老师随意抽听了9个学科,共听课23节,A级1节,B级20节,优良率达91.5%,其中语文科组优良率达100%,成绩喜人。

我们科组的教研工作所定立的“立足课堂、优化课堂”的策略,大大地促进了一大批青年教师崭露头角。近几年来,我们先后培养了李婉平、陈素玲、林翠琼、冯雪英、张丽娟、曾丽甜等青年教师,在上级领导和名级的语文教研组长、教研室老师的指导下,他们通过共同备课、听课、评课、交流等帮助她们完成自身的角色完善、转换,使她们成为学科带头人,使我校的语文教学教研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其中,陈素玲老师在参加区教研室举办的“说课”技能活动中获得了三等奖的好成绩。林翠琼老师获得区优秀青年教师称号;李婉平、陈素玲两位教师获得了区嘉奖。

(四)师生齐奋进,成绩喜人1、教师自身素质及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本科组教师把平时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撰写了较多的论文,参加各项比赛,取得较好的成绩,并在本校、镇、区等发表,其中刘冬梅老师所撰写的论文《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获广州市语文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还有她写的《让阅读教学充满活力》在白云区小学第七届教学论文年会中获一等奖;张丽娟老师的教学案例与反思《一石激起千层浪》获区二等奖,她撰写的《让学生自己找到真理》和《用“问题”教学,活化课堂创造舞台》分别在区小学语文科教学论文交流会中宣读;伍丽颜老师的《改变学习方式,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李婉平老师的《改变学习方式,培养自主精神》也在区中宣读交流;还有冯丽芳老师撰写的《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一文入选《中国当代教育思想宝库》。

2、学生综合能力不断增强

在各种竞赛中我校学生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萧焯健同学在参加广州市小学语文能力竞赛想象作文比赛中获得了市二等奖;张敏和冯子烨同学在参加“航天与我”的想象作文比赛中,分别取得了市二等奖和三等奖的好成绩;冯玮和蒋思敏两位同学分别在04、05年度中参加区小学六年级语文综合能力竞赛中均获二等奖;冯栩东同学在第20届广州市青少年科技论文创新大赛中荣获三等奖;在区举办的“科技论文”征文比赛中,潘玉鸣和冯静文、冯文意、林丽仪等同学分别获得了区三等奖。

(五)科研为主导,教研为根本,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质与效

竹料一小领导非常重视教科研工作,科组的教研工作做到制度化、规范化,保证人人参与,各有所得,要求各科组的教科研工作“有计划,定时间、有记录、有总结”。

从201*年12月开始,我校承担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白云区区域性课题“主体性教育的实验研究”子课题“小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方式”这一课题,我们科组紧密围绕“互动评改,发展个性”这个学校子课题进行研究,以冯丽芳、伍丽颜、李婉平、张

丽娟、陈素玲、林翠琼、冯雪英、李群苏、林玉群等老师为骨干的课题小组,积极开展课题研究试验课、积累经验,写教学日记、论文。我们语文科组在学校领导的带领和指导下,把语文科各阶段的研究成果编写到竹料一小《教学科研论坛》和《教学案例与反思》,把学生的优秀作品编成了我校学生作品集《笋芽尖尖》,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和提高了他们的写作水平,在学生、家长、社会中收到良好的效果。另外,我们把语文科组与综合实践科级相整流器合,充分发掘本校同升社学、竹料地区、流溪河两岸的教育资源众志成城编写了我校的校本课程《流溪河畔一方沃土》,填补了我校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资源不足,更有力地对师生进行了乡土、人文的教育,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在我校深入地开展。

二、我校语文课堂教改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1、重视语文教学的丰富内涵,重视提高人文性教育内涵:把阅读教学作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尊重学生多样的阅读趣味,引导学生感悟和吸收作品的精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充分挖掘人文因素,陶冶学生情感,提高其文化品位及审美情趣。如张丽娟老师执教的《草原》一课,教师运用电脑课件出示中国地图伴着悠扬的旋律向学生简介内蒙古大草原的位置,并请他们同老舍一起走进草原,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学生通过自由读、大胆想、尽情说、小品表演,充分发表自己的感受、体会,了解那里的风土人情,感受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深刻体会蒙汉两族人民的深情厚谊及作者老舍先生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祖国的无限热爱。

2、更加突出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了从单纯注重结果到注重学习方法的转变,体现了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的指导思想。如一年级曾丽甜老师在《汉语拼音13课》的教学中,通过创设情景,点拔引导,游戏比赛,个人思考,小组讨论,大组交流等层层递进的互动环节,促进教与学两类活动间、学生个体间、个体与群体间的多向交流,使每个学生自觉能动地感知新内容,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更加突出了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多位语文老师分别执教的《爬山虎的脚》《鸟的天堂》《月光曲》《狼牙山五壮士》等多节的研讨课教学,教师们均注重引导学生在细读中理解语言、品读中体会语境、诵读中培养语感、揣摩作者表达方法,从而积累佳词丽句,体会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浩渺无穷。

4、更加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如六年级冯丽芳老师执教的《两小儿辩日》一课,教学的最后环节,教师组织学生围绕“太阳到底是早上还是中午离人近”这一问题,各抒己见,自由辩论,使他们带着问题走进图书馆,寻找网络资源,独立思考,将课内学习延伸发展为课外自主自觉地学习,扩大了视野。

三、在语文教学中能正确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1)多媒体课件与教学内容的关系。有些课件制作只求新,不求实,影响教学效率。各

语文老师能把握好教材内容,巧妙地运用课件,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学习自主与自流的关系。课改倡导的是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重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也不应忽视老师的主导地位,不应放任学生自流发展。老师们也能很好地处理老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3)学生质疑与读书思考的关系。学生只读书、不思考,提问漫无边际,不假思索,没有讨论、探究的价值。读书应有目标,读前有要求,读后要落实,各老师能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培养其读书思考的好习惯。

(4)语言文字训练与表演性内容的关系。在我们的语文课总能书声琅琅,扎实地进行品词品句,地地道道地上好每一节语文课,而不是作秀课、表演课,不应只是唱呀,跳呀。

四、语文科组取得优异成绩的成功经验和做法1、学校领导重视,构筑立体教研网络

学校领导“以科研促教研,教研促质量”的意识强,做法鲜明,积极构建“常规与重点,校内培训与校外培训,自身研讨与专家讲座”相结合的立体教研管理,一方面,安排相应的领导(冯爱萍主任)管理语文科的建设,检查与督促语文科日常工作的开展,共同研究本科组科研、教研工作;另一方面,保证资金投入,促进教研工作正常开展。每年投入资金超过2万元用于教师出外学习买门票、租车、校内外教研工作,优秀科组奖励,先进教研工作者评选等。由于得到学校的重视,鼎力支持,我们科组老师们在做好常规工作的同时,出外学习机会多,成长快,通过参加省、市、区或其他兄弟学校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在听课、评课、讲座中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技能。

2、专家引领,导向鲜明

为了解决在语文教研、科研工作中的困惑,把握语文教学的新时期脉搏,特别是新课程理念与学校的实践相结合,我们还邀请了白云区教研室的傅泽荣、刘雪茹老师来给我们进行了多次的专题讲座《学校怎样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和《校本课程的设计与编写》,并手把手地进行示范、操作,使我校的教师能迅速地成长,并很快地利用中心学校向其他兄弟学校进行辐射。另外在区语文组的指导下,语文组率先在竹料一小开展“作文教学”研讨课与讲座,“阅读教学”讲座,“口语交际教学”讲座等。通过这样的学习,老师们真是受益匪浅,不但加快了课改的步伐,而且为提高语文教学水平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3、积极创设教师专业化发展平台

我们语文科组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教师“严谨、扎实、高效、科学”的良好教风及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我们语文科组以抓好校本教研为导向,立足课堂,优化课堂,其一,保证语文科教研工作按计划正常开展,其二,通过各级、各类的试验课、研讨课、公开课,新进教师汇报课等让每一个语文教师每学期都有一个锻炼的机会,通过大量的课堂

教学实践,发掘和培养一些优秀人材,如陈素玲、李婉平、张丽娟这些老师对外对内公开课日趋成熟,并每每得到区教研室、其他学校的高度赞扬。其三,不遗余力地送教师进行对外观摩学习。学校的发展,教师是关键。我们语文科组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有计划地安排老师到兄弟学校、手拉手学校、十二区内学校,全国特级教师巡回课等上课点听课、听听讲座等,是远郊小学这方面最为积极的学校,为教师们创设了广阔的语文教学天地。

4、通过精神上、物质奖励,激励教师语文教学探究积极性。

为了激励教师教学探究积极性,学校每学期拿出经费,对优秀科组,教研积极分子,科研积极分子,公开课人员,论文,教学设计等方面优秀人员,相应进行精神上或物质的奖励,并把集体奖励与个人奖励相结合。201*学年第一学期,由于成绩出色,本校的其他科组一致推举我们语文科组为学校的优秀科组,其中评选出李婉平、谢仲智老师为教研先进个人,这大大激励了本科组教师的教研热情。

五、存在的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1、本科组老师的听课及评课的基本功仍有待于加强,对于听课的方向、听课前准备以及听课时所要观察的要领,即:听什么?看什么?想什么?这三个问题都不能很好地掌握;再者我们评课仍较停留在点上,未能从全面的进行综合分析评课。

2、本科组老师对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还不够,导致理论水平有限,影响对教研的指导,在今后我们将更一步鼓励教师更多地阅读教育刊物,多写写教学反思,教学日记和论文以进一步提高理论水平,以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

3、本科组教师的教研水平还不平衡,仍有部分教师对教研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需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

总之,“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短短的12个字充分概括了我们语文科教科研的方向与精髓,我们唯有在这浩瀚的教海中乘风破浪、勇于开拓,才能在课程改革的礁石上激起一朵朵美丽的浪花!

广州市白云区竹料第一小学语文科

201*年5月23日

扩展阅读:语文科优秀科组总结

广州市白云区竹料第一小学,地处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镇竹料墟,紧邻钟灵毓秀的流溪河畔,于201*年7月被评为“广州市一级学校”。评为市一级学校后,继续加强学校全面管理,竹料一小的语文科组就孕育在这风景秀丽、具有浓厚文化色彩的桃园之地。

近年来,我校语文科组全体教师立足岗位,以新课程实验改革为契机,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基点,有步骤地进行课程改革实验,加强校本教学改革研究,认真探讨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贯彻学校“小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方式”的课题,紧紧围绕本科组的“互动评改,发展个性”的课题开展教科研工作,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探究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不断学习,锐意创新,全面提高本教研组语文教学水平及语文教学质量,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打好扎实的基础。

一、竹料一小语文科组所取得的优异成绩(一)规范本学科教研活动,构筑大语文教学环境

我校语文科组通过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小学语文教育》和《发展性教学评价》等众多教学理论,写心得体会等形式,不断促进对课程改革实质内容的进一步领悟,提高教师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化为优质教育教学实践的能力、教育教学研究与教育教学反思能力、应用信息技术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心理辅导能力。每学年,学校根据季节、节日等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规范和组织各种教学活动,分别在语文教师中开展人人参与说课、各级上公开课,全校进行论文、教后记,教学反思的比赛;在学生中开展各类征文比赛,朗读比赛,故事会、诗歌朗颂和墙报比赛、读书节等师生的双向活动,创设竹料一小大语文教学的环境。

(二)锐意改革,积极转变个人备课为集体备课机制

传统的备课常常出现一些不正常的现象:备课是“抄工”,教学是“磨工”,教研是“短工”。针对这一现象,我校根据自身信息技术建设的有利因素,在201*年9月开始,在钟落潭地区率先实行集体备课。语文科组作为备课改革的重点,通过一系列的努力逐渐形成了①变手写备课为电子备课,让备课组成员共享资源。②变原来教学过程一招一式的“步骤设计”为学习过程解决问题的“块状设计”,以开放的教学设计为教学过程师生智慧生成提供可能。③遵循备课程序:个人备课集体研讨执笔人修改上课人根据本班学生实际、自己的教学特长和风格进行教学再设计,形成个性化教案。④强调课后反思,重新认识教学过程,反思课堂得失;记录学生学习困惑,反思对学生的关顾程度。本科组教师团结合作,共同探究,营造了浓厚的语文教学教研氛围,在本校其他科组中起到先进事锋示范作用。

(三)以“立足课堂,优化课堂”为基础,加大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效果明显竹料一小语文组以“立足课堂,优化课堂”为基础,通过校、镇、区等多形式、多层次

的培养模式,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指导,做好青年教师的带教工作,构建了一支高素质的语文骨干教师队伍。

附:我校部分语文教师在学校中上的研讨课统计:

执教者李婉平张丽娟林翠琼李群苏冯丽芳冯雪英林玉群学期201*学年下学期201*学年上学期201*学年上学期201*学年下学期201*学年上学期201*学年上学期201*学年上学期201*学年下学期201*学年上学期课题和课型《畅游游戏成语“百花园”》作文研讨课《春雨的色彩》语文实践活动课作文研讨课《可爱的草塘》作文研讨课作文研讨课《荷花》陈素玲邝有深冯玉妹曾丽甜罗燕卿罗艳玲执教者伍丽颜学期201*学年下学期201*学年下学期201*学年上学期201*学年下学期201*学年下学期201*学年下学期201*学年下学期201*学年下学期201*学年下学期课题和课型作文研讨课作文研讨课《麻雀》作文研讨课作文研讨课作文研讨课新进教师汇报课新进教师汇报课新进教师汇报课

我校语文教师在镇或片区中上的调研课和公开课统计:

执教者李婉平学期201*学年上学期201*学年下学期陈素玲张丽娟林翠琼林玉群201*学年下学期201*学年上学期201*学年上学期201*学年下学期课题和课型《游子吟》作文研讨课口语交际《推荐好书》《狼牙山五壮士》《菜园里》作文研讨课执教者伍丽颜罗艳玲林翠琼罗燕卿冯玉妹陈素玲201*学期下学期学期课题和课型《匆匆》《荷叶圆圆》《荷叶圆圆》《古诗》《圆明园的毁灭》

我校语文教师在区上的研讨课统计:

执教者陈素玲林翠琼林玉群李群苏张丽娟201*学年下学期学期201*学年上学期课题和课型《观潮》《比尾巴》《富饶的西沙群岛》《圆明园的毁灭》《月光曲》研所属区调执教者李婉平陈素玲林翠琼冯雪英学期201*学年上学期201*学年上学期201*学年上学期课题和课型《鸟的天堂》《爬山虎的脚》《回声》《菜园里》片开放日所属广从

我校语文教师所上的升市一级学校评估课和广州市教研室调研课统计:

执教者张丽娟冯雪英冯丽芳李婉平林翠琼201*学年上学期学期课题和课型《我爱我校》《小蝌蚪找妈妈》《两小儿辩日》《两小儿辩日》《一次比一次进步》市调研201*学年下学期所属升市级评估课执教者麦宝嫦冯雪英伍丽颜陈素玲曾丽甜学期201*学年上学期课题和课型《自己去吧》《太空生活多有趣》《学弈》《小珊迪》《自己去吧》所属类别市调研广州市教研室于201*年12月8日到我校进行综合调研,市面上教研室专家和老师随意抽听了9个学科,共听课23节,A级1节,B级20节,优良率达91.5%,其中语文

科组优良率达100%,成绩喜人。

我们科组的教研工作所定立的“立足课堂、优化课堂”的策略,大大地促进了一大批青年教师崭露头角。近几年来,我们先后培养了李婉平、陈素玲、林翠琼、冯雪英、张丽娟、曾丽甜等青年教师,在上级领导和名级的语文教研组长、教研室老师的指导下,他们通过共同备课、听课、评课、交流等帮助她们完成自身的角色完善、转换,使她们成为学科带头人,使我校的语文教学教研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其中,陈素玲老师在参加区教研室举办的“说课”技能活动中获得了三等奖的好成绩。林翠琼老师获得区优秀青年教师称号;李婉平、陈素玲两位教师获得了区嘉奖。

(四)师生齐奋进,成绩喜人1、教师自身素质及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本科组教师把平时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撰写了较多的论文,参加各项比赛,取得较好的成绩,并在本校、镇、区等发表,其中刘冬梅老师所撰写的论文《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获广州市语文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还有她写的《让阅读教学充满活力》在白云区小学第七届教学论文年会中获一等奖;张丽娟老师的教学案例与反思《一石激起千层浪》获区二等奖,她撰写的《让学生自己找到真理》和《用“问题”教学,活化课堂创造舞台》分别在区小学语文科教学论文交流会中宣读;伍丽颜老师的《改变学习方式,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李婉平老师的《改变学习方式,培养自主精神》也在区中宣读交流;还有冯丽芳老师撰写的《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一文入选《中国当代教育思想宝库》。

2、学生综合能力不断增强

在各种竞赛中我校学生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萧焯健同学在参加广州市小学语文能力竞赛想象作文比赛中获得了市二等奖;张敏和冯子烨同学在参加“航天与我”的想象作文比赛中,分别取得了市二等奖和三等奖的好成绩;冯玮和蒋思敏两位同学分别在04、05年度中参加区小学六年级语文综合能力竞赛中均获二等奖;冯栩东同学在第20届广州市青少年科技论文创新大赛中荣获三等奖;在区举办的“科技论文”征文比赛中,潘玉鸣和冯静文、冯文意、林丽仪等同学分别获得了区三等奖。

(五)科研为主导,教研为根本,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质与效

竹料一小领导非常重视教科研工作,科组的教研工作做到制度化、规范化,保证人人参与,各有所得,要求各科组的教科研工作“有计划,定时间、有记录、有总结”。

从201*年12月开始,我校承担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白云区区域性课题“主体性教育的实验研究”子课题“小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方式”这一课题,我们科组紧密围绕“互动评改,发展个性”这个学校子课题进行研究,以冯丽芳、伍丽颜、李婉平、张丽娟、陈素玲、林翠琼、冯雪英、李群苏、林玉群等老师为骨干的课题小组,积极开展课题研究试验课、积累经验,写教学日记、论文。我们语文科组在学校领导的带领和指导下,把

语文科各阶段的研究成果编写到竹料一小《教学科研论坛》和《教学案例与反思》,把学生的优秀作品编成了我校学生作品集《笋芽尖尖》,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和提高了他们的写作水平,在学生、家长、社会中收到良好的效果。另外,我们把语文科组与综合实践科级相整流器合,充分发掘本校同升社学、竹料地区、流溪河两岸的教育资源众志成城编写了我校的校本课程《流溪河畔一方沃土》,填补了我校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资源不足,更有力地对师生进行了乡土、人文的教育,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在我校深入地开展。

二、我校语文课堂教改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1、重视语文教学的丰富内涵,重视提高人文性教育内涵:把阅读教学作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尊重学生多样的阅读趣味,引导学生感悟和吸收作品的精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充分挖掘人文因素,陶冶学生情感,提高其文化品位及审美情趣。如张丽娟老师执教的《草原》一课,教师运用电脑课件出示中国地图伴着悠扬的旋律向学生简介内蒙古大草原的位置,并请他们同老舍一起走进草原,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学生通过自由读、大胆想、尽情说、小品表演,充分发表自己的感受、体会,了解那里的风土人情,感受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深刻体会蒙汉两族人民的深情厚谊及作者老舍先生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祖国的无限热爱。

2、更加突出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了从单纯注重结果到注重学习方法的转变,体现了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的指导思想。如一年级曾丽甜老师在《汉语拼音13课》的教学中,通过创设情景,点拔引导,游戏比赛,个人思考,小组讨论,大组交流等层层递进的互动环节,促进教与学两类活动间、学生个体间、个体与群体间的多向交流,使每个学生自觉能动地感知新内容,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更加突出了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多位语文老师分别执教的《爬山虎的脚》《鸟的天堂》《月光曲》《狼牙山五壮士》等多节的研讨课教学,教师们均注重引导学生在细读中理解语言、品读中体会语境、诵读中培养语感、揣摩作者表达方法,从而积累佳词丽句,体会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浩渺无穷。

4、更加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如六年级冯丽芳老师执教的《两小儿辩日》一课,教学的最后环节,教师组织学生围绕“太阳到底是早上还是中午离人近”这一问题,各抒己见,自由辩论,使他们带着问题走进图书馆,寻找网络资源,独立思考,将课内学习延伸发展为课外自主自觉地学习,扩大了视野。

三、在语文教学中能正确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1)多媒体课件与教学内容的关系。有些课件制作只求新,不求实,影响教学效率。各语文老师能把握好教材内容,巧妙地运用课件,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学习自主与自流的关系。课改倡导的是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重视了学生的主

体地位,但也不应忽视老师的主导地位,不应放任学生自流发展。老师们也能很好地处理老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3)学生质疑与读书思考的关系。学生只读书、不思考,提问漫无边际,不假思索,没有讨论、探究的价值。读书应有目标,读前有要求,读后要落实,各老师能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培养其读书思考的好习惯。

(4)语言文字训练与表演性内容的关系。在我们的语文课总能书声琅琅,扎实地进行品词品句,地地道道地上好每一节语文课,而不是作秀课、表演课,不应只是唱呀,跳呀。

四、语文科组取得优异成绩的成功经验和做法1、学校领导重视,构筑立体教研网络

学校领导“以科研促教研,教研促质量”的意识强,做法鲜明,积极构建“常规与重点,校内培训与校外培训,自身研讨与专家讲座”相结合的立体教研管理,一方面,安排相应的领导(冯爱萍主任)管理语文科的建设,检查与督促语文科日常工作的开展,共同研究本科组科研、教研工作;另一方面,保证资金投入,促进教研工作正常开展。每年投入资金超过2万元用于教师出外学习买门票、租车、校内外教研工作,优秀科组奖励,先进教研工作者评选等。由于得到学校的重视,鼎力支持,我们科组老师们在做好常规工作的同时,出外学习机会多,成长快,通过参加省、市、区或其他兄弟学校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在听课、评课、讲座中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技能。

2、专家引领,导向鲜明

为了解决在语文教研、科研工作中的困惑,把握语文教学的新时期脉搏,特别是新课程理念与学校的实践相结合,我们还邀请了白云区教研室的傅泽荣、刘雪茹老师来给我们进行了多次的专题讲座《学校怎样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和《校本课程的设计与编写》,并手把手地进行示范、操作,使我校的教师能迅速地成长,并很快地利用中心学校向其他兄弟学校进行辐射。另外在区语文组的指导下,语文组率先在竹料一小开展“作文教学”研讨课与讲座,“阅读教学”讲座,“口语交际教学”讲座等。通过这样的学习,老师们真是受益匪浅,不但加快了课改的步伐,而且为提高语文教学水平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3、积极创设教师专业化发展平台

我们语文科组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教师“严谨、扎实、高效、科学”的良好教风及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我们语文科组以抓好校本教研为导向,立足课堂,优化课堂,其一,保证语文科教研工作按计划正常开展,其二,通过各级、各类的试验课、研讨课、公开课,新进教师汇报课等让每一个语文教师每学期都有一个锻炼的机会,通过大量的课堂教学实践,发掘和培养一些优秀人材,如陈素玲、李婉平、张丽娟这些老师对外对内公开课日趋成熟,并每每得到区教研室、其他学校的高度赞扬。其三,不遗余力地送教师进行对外

观摩学习。学校的发展,教师是关键。我们语文科组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有计划地安排老师到兄弟学校、手拉手学校、十二区内学校,全国特级教师巡回课等上课点听课、听听讲座等,是远郊小学这方面最为积极的学校,为教师们创设了广阔的语文教学天地。

4、通过精神上、物质奖励,激励教师语文教学探究积极性。

为了激励教师教学探究积极性,学校每学期拿出经费,对优秀科组,教研积极分子,科研积极分子,公开课人员,论文,教学设计等方面优秀人员,相应进行精神上或物质的奖励,并把集体奖励与个人奖励相结合。201*学年第一学期,由于成绩出色,本校的其他科组一致推举我们语文科组为学校的优秀科组,其中评选出李婉平、谢仲智老师为教研先进个人,这大大激励了本科组教师的教研热情。

五、存在的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1、本科组老师的听课及评课的基本功仍有待于加强,对于听课的方向、听课前准备以及听课时所要观察的要领,即:听什么?看什么?想什么?这三个问题都不能很好地掌握;再者我们评课仍较停留在点上,未能从全面的进行综合分析评课。

2、本科组老师对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还不够,导致理论水平有限,影响对教研的指导,在今后我们将更一步鼓励教师更多地阅读教育刊物,多写写教学反思,教学日记和论文以进一步提高理论水平,以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

3、本科组教师的教研水平还不平衡,仍有部分教师对教研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需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

总之,“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短短的12个字充分概括了我们语文科教科研的方向与精髓,我们唯有在这浩瀚的教海中乘风破浪、勇于开拓,才能在课程改革的礁石上激起一朵朵美丽的浪花!

广州市白云区竹料第一小学语文科

201*年5月23日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语文科优秀科组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语文科优秀科组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语文科优秀科组总结》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420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