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精选好文 > 关于市政协人资环建委综合调研组工作开展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市政协人资环建委综合调研组工作开展情况调研报告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21-10-09 09:56:41 | 移动端:关于市政协人资环建委综合调研组工作开展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市政协人资环建委综合调研组工作开展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加快旅游供给侧改革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全域旅游是迎接大众旅游时代旅游消费的新要求,是调整地区经济发展模式、创新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举措,也是衡量一个城市旅游业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根据市政协×年协商、通报、视察、调研计划安排,市政协人资环建委牵头承担了“加快旅游供给侧改革,推进全域旅游发展”主席会专题协商课题。为提高协商质量,从今年×月份开始,市政协人资环建委联合市旅发委、市文化委,发动×个区县政协分别围绕如何打好“三峡牌”“山城牌”“人文牌”“温泉牌”“乡村牌”对我市全域旅游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并先后赴城口、开州、沙坪坝、大渡口、万州等区县和市旅投集团实地调查了解我市全域旅游发展情况,到×、×两省考察学习全域旅游发展的经验做法,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关于市政协人资环建委综合调研组工作开展情况调研报告

  一、我市全域旅游发展的基本情况

  我市是著名的山水城市,拥有神奇的自然风光,多彩的民俗风情,丰富的特色风物,厚重的人文风韵,秀丽的城乡风貌;拥有世界遗产×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个,市级旅游度假区×处;A级景区×个,其中×A级×个,×A级×个;建成温泉旅游景区×个,获“中国温泉之都”和“世界温泉之都”称号;×、

  ×

  等八个区县列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创建单位,发展全域旅游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近年来,全市旅游行业主动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和“四个扎实”要求,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部署安排,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扩大有效供给,改善供给环境,全市旅游业呈现出全领域推进、全要素融合的良好态势。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旅游经济各项指标持续快速增长,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旅游外汇收入年均增长×%,领先全市经济增速。初步测算,今年×-×月,全市接待游客×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亿元,同比分别增长×%和×%。

  二、我市贯彻全市旅游发展大会精神,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开局良好

  (一)强化顶层设计,整体有序推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域旅游工作,敏尔书记多次就旅游发展做出重要指示,良智市长亲自担任市旅游经济发展领导小组组长,将原来的重庆市旅游局升格成立了重庆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全域旅游发展的意见》及×个配套文件,构成“×+×”旅游发展政策体系。今年×月×日,市委、市政府又专门召开了全市旅游发展大会,为全市旅游发展理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全域旅游初步形成了高位推进、市域统筹、多点开花的发展格局。

  (二)强化跨界融合,推动载体创新。全市上下紧扣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功能定位抓旅游,加快推进产业布局、项目推介和跨界融合,形成了涵盖不同层次、不同目标定位的产业项目和创新载体。一是强化核心景观建设。通过大力实施旅游大项目建设,成功打造推出了南川金佛山、酉阳桃花源、万盛黑山谷、江津四面山、云阳龙缸等一批精品景区,不断增强发展动能。二是打造旅游休闲营地示范区。依托高速公路服务区,打造自驾游营地。冷水自驾营地被评为中国高速公路第一自驾营地,餐饮、住宿、房车车位等旅游服务设施不断完善。三是加快发展养生养老旅游。南川金佛山药用植物博览园,成功创建×A级旅游景区,成为首批×个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之一。云阳、石柱、涪陵、武隆等地区依托生态资源发展养生养老基地,健康养老新业态不断涌现。四是推进低空旅游发展。依托中新(重庆)示范项目航空产业园项目,打造武隆、奉节、巴南、巫山等区县航空产业园或低空旅游飞行营地项目,推出城市、峡谷、水域、田园等飞行体验观光旅游线路,不断满足高端旅游需求。五是推进工业旅游发展项目。改造工业旧址用以发展旅游,利用重钢整体×的工业遗存和展陈物件,打造重庆工业历史和建设成果的工业博物馆,并成功申报为首批国家级工业遗产。六是推进体育旅游发展。以每年举办的重庆国际马拉松赛事为契机,重点布局主城休闲体育旅游中心、渝东北水上运动娱乐、渝东南户外运动和民俗体育休闲旅游的空间格局。

  (三)强化宣传推介,打响特色品牌。全面唱响“山水之城×美丽之地”“行千里×致广大”,重庆旅游知名度不断提升。在央视和美国ABC电视台持续投放重庆旅游形象宣传片,成功在纽约时报广场开展重庆旅游推广活动。持续举办中国西部旅游产业博览会、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渝东南民族生态旅游文化节,策划举办不同主题、不同系列的“四季重庆”旅游推广活动,强力拉动旅游消费。积极开展“走出去”推广活动,先后赴×个境内外重点客源市场举办系列推广活动。推出《重庆好礼旅游商品名录》、“重庆好礼”APP,在全国各类旅游商品大赛上获金、银、铜奖×余项。通过宣传,使重庆迅速成为全国“网红”旅游城市,洪崖洞、长江索道、李子坝轻轨站等景点更是网民“打卡签到”的必经之地。

  (四)强化服务联动,增创发展优势。各级各有关部门以服务全域旅游为引领,发挥优势,履职尽责,不断优化旅游发展环境。一是创新“×+×+N”旅游管理体制。在×区、武隆区等×个区县先后成立旅游警察、旅游工商分局、旅游巡回法庭,“×+×+N”旅游综合治理体系逐步健全完善,不断增强旅游服务质量监管联动效力。二是智慧旅游建设持续推进。成立重庆市旅游数据中心,顺利完成所有×A以上旅游景区视频接入,在×个景区景点试点推行客流实时监测和分析。三是旅游人才培养不断加强。我市在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登记在册导游×余名,全市旅游专业院校、旅游职高及旅游职业培训机构达到×所,旅游类专业在校学生×万余人。四是大力推进“厕所革命”。旅游厕所革命三年行动实施以来,建成各类旅游厕所×座,其中新建×座,改建×座,超计划完成×座,累计完成旅游厕所建设投资×亿元。

  三、我市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从调研情况看,我市旅游供给侧改革和全域旅游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升级的旅游消费需求,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还有偏差

  全域旅游作为促进旅游业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发展的新模式,还需各级进一步深化理解和透彻把握,尤其对“全域”的内涵和全域旅游的战略意义还需要深入研究;特别是一些区县和部门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潜力认识不足,对旅游在推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认识不够统一,还没有将全域旅游摆在足够的高度来认识,有的仍停留在口头号召动员、一般任务布置阶段,不同程度存在认识不高、信心不足、思路不清、办法不活等问题。

  (二)旅游产品供给结构性失衡

  一是旅游项目一方面档次低、同质化严重,缺乏错位竞争和优势互补。另一方面高品质、个性化的精品旅游项目供给不足,项目设计上普遍存在体验感差、参与度不够等问题,如三峡游甚至被游客贴上“好山、好水、好无聊”的标签。二是核心景区和主打“拳头”产品不多,旅游核心品牌少,缺乏有影响力的大项目、大景区,旅游吸引力弱。三是文旅结合不够。巴渝文化、三峡文化、红岩文化等特色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开发利用不足,文化旅游附加值低。四是旅游需求市场细分不够,如专门针对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市场培育不足。五是具有重庆特色的旅游商品研发水平低,品种单一、文化内涵不足、附加值低、科技含量弱。

  (三)旅游景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存在短板

  一是交通基础设施制约全域旅游发展。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如高铁发展相对滞后,长江三峡沿线旅游码头建设严重滞后,“景景通”和“城景通”旅游交通项目缺少建设资金,景区之间通达条件较差,乡村旅游公路建设和维护水平有待加强等,成为发展全域旅游的“最后一公里”障碍。二是旅游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足。景区普遍存在餐饮、食宿、购物、娱乐等设施布局不合理,规模较小;旅游集散中心、咨询服务中心、停车场、垃圾收运处理设施等建设滞后,普遍存在重大节假日出行难、停车难等问题。特别是“网红景点”的持续走红,背包客、自由行游客增多,考验着我们的交通承载能力和旅游公共服务能力。三是智慧旅游建设缓慢。×年×月《重庆市智慧旅游建设实施方案》发布以来,虽已将所有×A以上旅游景区视频接入,但智慧旅游系统开发建设还存在标准不一致、联系不畅通、信息不归口等问题,造成智慧“旅游云”打造困难较大。

  (四)旅游优秀人才匮乏、经营理念落后

  一是旅游人才有效供给不足。全市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总体水平与全域旅游发展需要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还存在整体素质和专业化程度不高,旅游人才教育培训支撑不足等问题。×年末,全市持有电子导游证导游×名,但仅有×名特级导游,×名高级导游,高级旅游人才缺口较大,缺少能把“重庆故事”讲好的优秀旅游人才,而且还存在留不住人才的问题。二是经营理念落后。绝大多数景区景点没有深入挖掘景区文化内涵,全方位打造,满足游客的多种需求,仍以收取门票为主要营业收入,没有实现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的转变,造成“过境游”“一日游”仍是我市旅游消费的主流。×年,我市旅游消费人均仅为×元,落后于西部的四川、×和贵州等周边省份,也远低于全国×元的平均水平。

  (五)乡村旅游亟需提档升级

  乡村旅游业态多数体量较小,缺少大投资商介入,进行综合性开发和成方连片的大体量打造;乡村旅游业态单一化、产品同质化、服务简单化,档次不高、特色不鲜明等问题还比较突出;历史人文、民俗风情元素与乡村旅游结合上需加强特质化创意和市场化开发;乡村旅游交通配套、食品安全、服务标准化等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对我市加快旅游供给侧改革、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坚持以全新理念发展全域旅游

  对全市X员干部开展绿色发展大培训、大教育、大讨论,以此推动新一轮思想大解放、发展理念大更新。一是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围绕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目标,牢固树立“大生态、大旅游、大产业”的理念不动摇,把全域旅游作为推动绿色发展和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扬生态之长,显森林之优,走旅游之路,建富民之业,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统一,推动资源开发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产业结构由一二产业主导向三产联动转变,经济发展由封闭型向外向型转变,让全民共享更多的绿色福祉。二是牢固树立发展旅游就是发展经济的理念。坚持用发展全域旅游的理念来谋划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交通、现代商业、现代农村,以旅游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聚集,围绕旅游发展观光农业、新型工业、现代物流,围绕旅游发展绿色交通、生态城镇和美丽乡村,推动三次产业融合,走旅产一体、旅城共生之路。三是牢固树立全域化大旅游的理念。要摒弃抓旅游就是大投入、大开发、大搞景区建设的传统观念,摒弃抓旅游经济就是发展“门票经济”的陈旧观念,把全市当作一个大景区来谋划经营,让各项建设与全域景区化建设统筹推进、协调发展,着力把家园变成花园,把小景点连成大景区,带动全域旅游发展,实现“全城是景区、处处是景观、村村是景点、人人是导游”的目标。

  (二)坚持围绕“五全”布局发展全域旅游

  按照“全域化发展、全季节体验、全产业发展、全方位服务、全社会参与”的总体布局,统筹推进全域旅游发展,使旅游业成为全市综合性战略支柱产业。一是坚持全域化发展。以“城市品质提升工程”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发挥旅游规划在产业发展、城乡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全领域规划中的引领作用和刚性约束,把整个重庆作为一个大的生态公园来建设,把全域旅游融入到主城、区县城、乡镇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各个领域,使重庆的城市和乡村、街道和房屋、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成为生态公园的一部分,使整个重庆成为一道宜居宜游的风景。二是坚持全季节体验。根据重庆气候“夏天特别热、冬天不太冷”的特点,加大夏冬两季消暑纳凉游、冬季健身游等旅游产品开发力度,打造冰雪运动、水上运动、温泉疗养等旅游新产品;在持续唱响“四季歌”的基础上,大力唱响旅游“二十四节气歌”。三是坚持全产业发展。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商、养、学、闲、情、奇”等要素,大力实施“旅游+”工程,推动旅游与工业、农业、文化、教育、康养、体育等多个产业深度融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具有地域特色、多层次、多功能、结构优化、有较强竞争力的全域旅游产品体系。同时,推动旅游与休闲购物融合,开发包装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鲜明重庆特色的旅游商品,推动其进入连锁超市、旅游景点、免税店、游客餐饮场所,形成空间全覆盖、购物便捷化的旅游商品营销体系,提高旅游购物在旅游收入中的比重。四是坚持全方位服务。构建从市到区县、乡镇、村四级旅游目的地支撑体系,建设国际一流的旅游集散中心、游客服务中心;加快智慧旅游建设,加快推进交通、公安、建委、城管、国土、经信、旅游等涉旅数据信息共享,高质量建设智慧“旅游云”平台,建立起现代旅游综合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重庆旅游质量监督所×小时投诉热线服务水平,为来渝游客提供全面及时的信息咨询和投诉服务。五是坚持全民性参与。通过全域旅游推动“万众创新、大众创业”,大力实施“全民共建+全民营销+全民参与+全民共享”发展模式,让整个区域的居民由旁观者、局外人变为参与者和受益者,实现旅游惠民、旅游便民、旅游富民,以此推动全面小康建设。

  (三)坚持以厚实的基础发展全域旅游

  一是科学编制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将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在编制市域相关规划时,要充分满足旅游业发展需要,形成“多规合一、部门联动、产业融合”一体化机制。二是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深挖巴渝文化、抗战文化、民俗文化内涵,利用历史文化遗产、遗址、遗存,打造一批专业特色文化集聚区,通过策划文化探寻、文艺演出等,推进资源转化与演绎,形成与其优势门类相契合的新卖点。三是大力抓好旅游路网建设。发挥交通在全域旅游的“火车头”作用,以国家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为契机,将“城景通”“景景通”等旅游交通项目全部纳入全市交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对照项目清单,查漏补缺,以实现旅游景区交通“全覆盖”目标。推动加快实施交通干线与旅游景区“最后一公里”通畅工程,因地制宜提高乡村旅游公路等级标准,着力构建旅游交通环线。同时,提升道路绿化水平,让每条公路都成为绿色走廊、亮丽风景。四是倾力打造全域旅游名片。主城区以“江心岛”“两江四岸”和“四山”为核心,突出山水都市、巴渝古都、不夜之城、温泉之都等特色,串联整合都市旅游景区及要素,提升夜景灯饰景观,加快建设邮轮母港,打造精品“两江游”项目,建设步行、骑行等慢游系统,积极发展工业旅游、商圈休闲旅游、美食旅游,建设山水重庆都市风情全域旅游城;渝西地区突出世界遗产、古镇古村、绿色生态、亲山乐水、养生怡心等主题,重点发展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研学旅行等旅游产品,建设环城旅游休闲带;渝东北地区突出三峡文化厚重底蕴、高峡平湖壮丽景观和山清水秀自然生态,彰显“壮美长江×诗画三峡”主题,加快沿江精品景区扩容和提档升级,推进长江三峡纵深腹地旅游资源深度开发,打造世界内河邮轮之旅、峡谷观光之旅、环湖自驾之旅等精品旅游线路,形成三峡“一线游”带动库区“一片游”;渝东南地区以土苗风情、武陵风光、乌江画廊为重点,打造提升生态民俗康养精品旅游区,构建武隆仙女山、涪陵武陵山、丰都南天湖旅游大环线,建设山地旅游度假区,形成自然生态、民族风情、康养休闲深度融合的世外桃源主题旅游精品线路。

  (四)坚持以创新的机制推动全域旅游

  一是建立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制。坚持把生态旅游业发展摆在全市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市政府已成立了以良智市长为组长的市旅游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各区县政府也要建立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组织领导机制,主要领导要亲自抓,明确专人具体抓,建立健全例会制度、重点项目协调会商制度,统筹协调解决全域旅游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同时,区县要加强旅游主管部门队伍建设,在涪陵区、×区、北碚区等×个区县先后成立旅游发展委员会的基础上,其他×个区县加快组建旅游发展委员会,调整精干力量充实到旅游部门工作,建设一支“素养高、能力强、业务精、作风硬”的旅游干部队伍;在全市推广公安、工商、司法等部门构建旅游警察、旅游工商、旅游质监、旅游法庭等旅游市场综合监管的新机制。二是建立科学管用的考评机制。建议把全域旅游发展工作纳入区县经济社会发展综合目标责任体系考核范畴,切实加强对各区县全域旅游产业发展指标、重点任务、政策落实和项目推进情况的检查督导和任务落实。三是实施人才兴旅工程。对接国家“旅游业青年专家培养计划”“旅游英才计划”,将旅游领域人才纳入全市领军和拔尖人才培养工程。鼓励旅游企业、高校引进一批国内外高端策划、经营管理等领军人才,对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按规定在住房、子女入学、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待遇。引导科技、艺术、创意设计等各类专业人才跨界参与旅游研发建设。加强市旅游规划设计院等专业科研单位建设,强化专业智库作用。

  (五)坚持以务实的态度发展全域旅游

  一是注重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应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理念,在严守生态底线的前提下,对有技术支撑、有经济支持、有市场需求的旅游项目予以适时适度开发。对暂时不具备开发能力的景区,待时机成熟了再启动,严禁低水平建设,低档次开发,让珍贵的生态旅游资源造福子孙后代。二是注重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全域旅游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应在梳理好旅游目的地核心特色后整体布局,围绕统一的主题进行体系化建设,久久为功,善作善成,切勿急功近利、一哄而起、粗制滥造。三是注重处理好本地游与外来游的关系。继续坚持“内外一起抓、大小一起抓、长短一起谋、城乡一起推”的发展思路,克服贪大求洋、舍近求远的思想,先起步、再做大、后做强。四是注重处理好内力与外力的关系。发展全域旅游既要充分发挥市内人士和民营业主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也要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大力开展旅游招商,引进国际国内知名企业来我市开发旅游项目、参与旅游建设、打造旅游品牌、营销旅游产品。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关于市政协人资环建委综合调研组工作开展情况调研报告》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news/3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