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报告体会 > 工作报告 > 精神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精神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6-22 17:45:45 | 移动端:精神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广大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快速提升,物质文明的发展进步给广大农民带来了全新的变化,同时也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如何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并使之与实现“中国梦”的要求相适应,已成为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个重要课题。最近,我办对xxxx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情况进行专题调研,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我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情况

xxxx城区位于xxxx省东南部,面积264.59平方公里,辖4个乡镇,六个街道,共有82个行政村,人口54.18万人。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坚持从实际出发,从关心农民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入手,把精神文明建设与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相结合,求实创新,锐意进取,广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促进全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保持了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目前,全区已涌现省级文明村镇5个,市级文明村镇8个,

1、坚持以德育人,农民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

一是通过抓宣传推进素质教育。突出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为重点,深入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宣传,通过召开巡回报告、走基层宣传方式、灵活运用以灯谜、锦歌、“三句半”、“流动小课堂”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以及“手机课堂”、“网上微型党课”等现代传播手段,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回答群众关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提升村民的思想理论水平。加强科技文化宣传教育,结合全区开展“下基层、转作风、连民心、促发展”、“走百村、入万户”等活动,组织区直单位开展送理论、送政策、送科技、送服务下基层活动。大力推进农村信息网络建设,成立全省首个农村信息化服务中心,建立镇、村、专业户三级信息网络,定期发布各种农业科技、市场信息,受益农户达1201*多户。同时,发挥农业技校、文化中心、农业技术培训班等学习阵地的作用,广泛开展科学技术、科学思想和农业技术、产业经济知识等的教育培训,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懂技术、会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二是加强培育扶持,提高人才队伍素质。注重加强农村宣传思想文化专门人员和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配齐配强宣传委员、宣传干事、综合文化站长和村(居)“六大员”,发展宣传文化中心户和志愿者,定期组织开展基层文化骨干培训活动,提高基层文化人才开展农村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能力。三是通过抓活动推进素质教育。近年来,围绕一个主题(乡风文明),优化两个环境(生产、生活环境)突出四个重点(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建设新文化、营造新环境),从改善农村民生问题、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入手,广泛深入开展农村“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荣誉感和上进心,引导广大农民争当“星级文明户”、 宣传文化中心户、“文明信用户”和“好儿女、好婆媳、好夫妻”,达到了自我评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提高的目的,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综合文明素质,扎实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2、坚持以点带面,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

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公共文化设施。采取“三个一点”(上级拨一点、区里投一点、镇村筹一点)的办法,积极筹资建设资金,按照便利化、标准化、均等化的要求,扎实推进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近几年来,累计投入201*多万元,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和村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实现全区73个村(居)广播“村村响”、电视“村村通”、 农家书屋、农村电影放映全覆盖。加强镇宣传文化阵地建设,4个镇共有6000平方米文化广场、400平方米的综合宣传栏和4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点。完善村(居)“二室二栏二场”设施建设,基本达到每个村(居)有1个理论学习室、1个文体活动室、1个综合宣传栏、1个事务公开栏、1个篮球场、1个文化广场。201*年,按照“田园都市、生态之城”部署要求,以“世界语堂、语堂世界”为设计主题,在天宝镇珠里村投入8000多万元,建设林语堂文化园,打造了一个集名人瞻仰、玉尊朝圣、休闲养生、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生态文化园,为周边村民提供了一个健全、休闲、娱乐、出行的好去处。成立区“三下乡”集中服务工作联席会议,区委宣传部每年组织文化、科技、卫生、计生、司法和工青妇等单位深入村镇开展“三下乡”集中服务活动,并积极推动形成“常下乡”、“常在乡”工作机制。广泛开展“六进农家”、“送欢乐进下基层”等文化惠民、乐民活动。在每个村成立文艺队、腰鼓队、大鼓凉伞队等文艺队伍,率先在塔尾村成立全市首个村级文化理事会,鼓励辖区企业结合实际组建各具特色的文艺队伍。按照“四结合、四为主”(节日与平时相结合、以平时为主,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以分散为主,竞赛与活动相结合,以活动为主,提高与普及相结合,以普及为主)的要求,统筹运用各类文化资源,经常举办舞龙、舞狮、广场舞、太极拳、大鼓凉伞表演和挑蕉趣味比赛、登山山健身运动等系列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丰富了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组织文化艺人创作具有乡土气息的文化艺术、民间民俗作品,天宝村大鼓凉伞队参加全国民间鼓舞鼓乐大赛,荣获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入围奖,《天宝镇的那些事》、千人阵《大鼓凉伞》入选201*年漳州市重点文化作品项目名单。同时,充分利用辖区特色文化资源,打造形成了以林语堂、玉尊宫、洪坑古村落、路边出水石莲花等为代表的文化品牌和特色名片。深化文明创建,提高农村文明程度。引导村民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做文明有礼的xxxx城人”活动和“公共生活好习惯”道德促进行动,注重加强村民文明言行规范,培养文明良好习惯,倡导科学精神和移风易俗,破除封建陋习、大力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喜事省办”的社会新风。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学校”、“五好文明家庭”、“十星文明户”等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全区已涌献省级文明村镇5个,市级文明村镇8个,区级文明村38个。深入开展生态文明、生育文明、平安家庭等系列创建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公民文明素质的提高。注重先进典型选树培育,引导村民积极参加“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推荐评选和学习宣传活动,推出天宝村漳州市孝老敬亲道德模范柯燕青,运用身边的典型事迹和榜样的力量教育人、鼓舞人、带动人,提升村民思想道德水平和农村文明程度。

3、坚持生态建设,农民生活环境不断优化

强化综合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紧紧抓住市级重点文化项目林语堂文化园规划建设和珠里、田寮村“漳州市富美乡村建设示范村”、 洪坑村“首批保护整治古村落”、茶铺村“畲族特色村寨”建设等有利契机,认真做好村镇建设总体规划。加大政府资金投入,不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先后建成6200亩香蕉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全面完成21个村(居)人饮水工程和村村通水泥路的建设任务。实施中、低排水渠道清淤和堤岸加固工程,切实做好防汛抗灾工作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今年上半年,投入资金120多万元对天宝辖区内中、低排河道进行清淤和堤岸加固。近3年来共投入120万元做好动物防疫工作。认真贯彻省、市九龙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和区“两违”专项行动工作部署,广泛开展“家园清洁行动” 、“爱国卫生清洁月”、“保护母亲河环保志愿行动”等群众性环境整治行动。加强生态村镇建设,抓好镇区、村庄和道路两旁绿化、美化、亮化、花化工程建设,天宝镇政府荣获省第一护林联防区高安分会“护林防火先进单位”、张坑村获得省级“绿色小康村”荣誉称号。

4、坚持典型示范,富美乡村创建工作有效推进

按照“百姓富裕、生态优美、文化先进”要求,积极推进4个市区级富美乡村示范村创建,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打造富美乡村样板、典型,以点带面加快建设富美xxxx城。截止12月8日,累计完成投资2089万元,占100天计划任务的454%。其中,市级创建村田寮村富美乡村创建共确立产业发展、村庄整治、文化提升三个方面建设项目。产业发展方面,计划投资150万元,累计完成投资160万元, 5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已修建沟渠2公里,建设20亩温室大棚,组织12场生产技术培训等。田寮蔬菜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国家级示范专业合作社,201*年社员达111户,蔬菜种植面积达500多亩,年产值1000多万。引办“xxxx城区绿田园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进一步拓宽农民就业渠道,该合作社从事杏鲍菇工厂化生产,厂房占地21亩,用工60人,年产值201*多万。村庄整治方面,计划投资1070万元,累计完成投资1172万元,已完成对新村内50套未装修的农宅、围墙等建筑物贴瓷砖,拆除铁蓬,新村社区的观瞻效果得到进一步改善;开展村庄内房前屋后环境整治,完成泥土路面水泥硬化1500米,拆除废弃的乱搭乱建、旧房、残墙断壁、禽舍61处,2600平方米。修建村主干道两侧及新村内花坛,种植绿化苗木1200棵,铺设花卉草坪一万多株。如今村内已合理规划出生活区、活动区、生产区,三功能区井然有序。新村社区内建成小康农宅400多套,农户新建或改建的楼房,每家每户的庭院自成一体,又不失整体协调,村里的人居环境得到了根本性改善。文化提升方面,完成文化活动中心建设,组建一支腰鼓队、一支大鼓凉伞队和广场舞表演队伍,传承传统文化,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计划投资10万元,累计完成投资18万元。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精神文明建设调研报告》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772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