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中国低碳城市发展现状

中国低碳城市发展现状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9 23:52:18 | 移动端:中国低碳城市发展现状

中国低碳城市发展现状

中国低碳城市发展现状:未上马已脱缰无一合格

在过去的一年里,“低碳城市”这4个字在中国远比全球变暖升温更快。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它独占10%的提案;将它敲入中文搜索引擎百度,会在0.004秒的时间里蹦出3600万个搜索结果。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至少有100个城市提出了打造“低碳城市”的口号,没有一个省份缺席。最新的成员是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拉萨,计划成为以应用太阳能为主的“太阳城”。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的研究员姜克隽在接受中国青年报独家专访时表示:“我国并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低碳城市。”

在11月29日开幕的坎昆联合国年度气候变化峰会上,他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有项明确的任务积极参加以“低碳城市”为主题的边会,与各国代表“学习并交流经验”。但他坦言,将不会在边会上进行主题发言。

哥本哈根会议之前也许还是政治风险,哥本哈根会议之后就变成政治机遇了低碳城市不仅在数量上遍布了中国的版图,发展路径的选择也颇为多样。在河北省保定市,浑身覆盖着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的“电谷大厦”成为这座历史名城的新地标;山东德州的“太阳城”名声俨然有赛过“德州扒鸡”之势,太阳能路灯立于大街小巷;深圳市政府选择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进行共建,让这座城市有了“低碳生态示范市”的底气;在浙江省建德市,一场消灭空调外挂机的全城总动员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在姜克隽看来,这些热情值得鼓励,但要“名副其实”很难。

目前业界公认的低碳城市标准是,将建筑、交通、工业这三大碳排放源的低碳规划纳入城市的整体运行规划中,并能使整个城市的碳排放量有明显下降。

这一概念发轫于伦敦市前市长利文斯顿201*年发表的减碳计划书《今天行动,守候将来》。在计划书中,利文斯顿将伦敦二氧化碳的减排目标锁定在2025年降至1990年水平的60%。丹麦的哥本哈根市堪称“低碳城市”的典范。自1995年到201*年期间,这座拥有120万人口的城市将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了20%。在我国,不仅没有一座城市有过可以量化的减排历史,还出现了诸多建设低碳城市的怪现状。有的是“旧瓶换新酒”,以低碳之名行地产开发之实;还有的是“低端不低碳”,一些打着低碳旗号的新能源产业园区,还停留在设备制造的低端加工环节;还有的“挂羊头卖狗肉”,“烧着高碳的煤,生产低碳的节能灯”。

“就算是形象工程,也比没有要强,起码说明重视这个形象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庄贵阳认为。在他看来,低碳城市的理念能被广泛接受,本身就很不容易。几年前,他所在的研究机构曾就低碳城市发展项目的合作事宜,与多个省市的相关部门接触,但大部分负责人都以“不知道国家在气候谈判上的态度”为由婉拒了合作邀请。去年年底在哥本哈根召开的全球气候大会成为分水岭。这次会议的全称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此次在墨西哥度假胜地坎昆召开的气候大会,是缔约方第16次会议。

在哥本哈根会议上,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强度减少40%~45%。庄贵阳说,在之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有超过100个中国城市明确表示愿与低碳“联姻”。“哥本哈根会议之前也许还是政治风险,哥本哈根会议之后就变成政治机遇了。”他分析道。

早在201*年,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博士生王克所在的课题组就与国家发改委、英国大使馆联合举办了一个气候变化战略能力建设项目,邀请各个省份的发改委官员来北京参加研讨。

据王克回忆,参会的地方级官员们,不是直接走人,就是在研讨会上处理公务,或者干脆质疑说:“这课跟我们有什么关系,怎么不找气象局的来?”

时隔8年,这一项目再次启动,明显换了种待遇。在半年的时间里,研讨会就已经在北京和苏州举办了两次,受邀的近40位地方发改委官员全部赴会,而且还带来了各种问题和思考,光是自由讨论会就持续了一个上午。

做好基础性工作,能比“神七”上天还难吗?

面对这股热潮,去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家发改委气候司曾起草了一份《关于低碳经济发展指导意见》。相关负责人并不讳言这份意见的目的:“旨在为低碳热降温,现在众说纷纭,缺乏统一的指导性文件。”

时至今日,这份意见并未出台,取而代之的是8月10日公布的《关于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中,国家发改委对进入试点的五省八市明确提出了5项具体任务,其中一条是“明确提出本地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和具体措施”。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这恰恰折射出我国建设低碳城市的困境:地方发改委没有经验,寄希望于意见出台,以向中央取经;国家发改委同样没有经验,寄希望于通知落地,以观地方试点。

“低碳城市被炒得那么热,其实,真刀真枪的工作还没起步,还停留在摸索阶段。”王克分析道。

据悉,碳排放指标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已经确定。执行方式可能是建立在省份级别的领导签署“军令状”的基础之上,即作为一种约束性的硬指标,分解到各地区。据王克回忆,在今年6月举行的研讨会上,地方官员向国家发改委的研究人员频频提问。他们的问题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第一,城市基础碳排放量的统计与检测方法;第二,中央与地方如何分配财政投入;第三,是否存在可以学习的现实案例。

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顾朝林教授看来,这些都是低碳城市建设过程中最基础性的工作,就像“做生意之前要摸清家底、算好账”一样。

事实上,我国省市一级的碳排放清单长期处于空白状态。试点中的五省八市,还未提交任何具体规划。至于财政投入是否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节能减排任务中201*亿元的中央财政投入看齐,目前尚无定论。“做好基础性工作,能比‘神七’上天还难吗?”顾朝林反问道。

一些城市的规划小组还将“低碳”简单地理解为节能减排,甚至在方案上也部分照搬“十一五”中的节能规划。

但类似于通过大批淘汰落后产能而减排的方式潜力并不大。仅在“十一五”的最后一年,各省累计淘汰的小火电机组已超过1000万千瓦,这一规模超过了英国全国的火电装机容量。“低碳建设应该进入统领性的整体城市规划,而不仅仅是工业减排的附属品。”王克说。建设低碳城,绝对不是政治任务,而是一种责任

“大家都想建设低碳城市绝对是好事情,但不要把它当做是政治任务,而要视为一种责任。”作为中国最早研究低碳城市的学者之一,姜克隽曾不止一次地在公开场合宣扬低碳城市的意义,那就是创造宜居环境、保障能源安全、在新能源经济领域实现我国技术上的后发优势。

而事实是,不少地方官员将低碳城市的建设目的视为“为气候谈判服务”。在一些研讨会上,有些官员经常会借用我国代表在世界气候谈判大会上的发言词,以“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作为开场白。据知情人士透露,国家发改委曾举行过一次研讨会,听取一些地方负责人预估的减排目标。在讨论过程中,各省份代表均以其他省份代表的主流减排目标为参照,有的将目标从30%增加到了40%,也有的从50%减少到了45%。最终,几乎所有代表的意见都趋同于45%,这也是我国承诺减排目标的上限。

“每个城市资源禀赋都不一样,有些城市应该更激进,有些城市则太激进了,缺乏科学性!”一位专家评价道。

今年,王克所在的课题组帮助贵阳市制定了一份《贵阳市低碳发展行动规划》。而在东部某发达城市举行的一次规划研讨会上,王克发现,该市给出的规划方案,居然大部分抄袭自那份贵阳的行动规划。在提评定意见时,王克没好意思写明抄袭,只是委婉地表示根据该城市的发达程度,已经“不需要再延长产业链做深加工了”。在姜克隽看来,城市建设主政者应该转变思维,“低碳不是包袱,是财富”。

去年,他到斯德哥尔摩开会。在清晨,他发现大批市民自发骑车上班,原本的两条机动车道一条变成了自行车道,剩余的也以公交车为主。姜克隽忍不住掏出相机拍下了这一幕。他告诉记者,这座古城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每个决策环节都必须考虑环境和气候变化因素。目前斯德哥尔摩已经实现了1990年基础上的25%二氧化碳减排,并计划在2050年成为零碳城市。

近日,一则来自北京近郊怀来县的新闻吸引了姜克隽的注意。新闻中提到,一条大街改造后全长4260米,车行道宽度24米,道路档次大大提高。今年年初,这座城市提出了要在经济开发区内建起新城,打造成中国第一个零碳城。“太宽了!”姜克隽连连摇头,在他看来,一个人口不足20万的城市,建这么宽的大街走的还是“建汽车城的老路”。

11月29日,记者回访了这座“零碳新城”。除了一座占地7000平方米的两层生态新城规划馆外,这片方圆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依然荒草丛生。

而在展馆西侧那一排银白色的太阳能路灯下,那块印有“零碳城”字样的巨幅围墙式广告牌也已悄然撤下。

钱江晚报:低碳城市不是时髦“头衔”

庄贵阳

201*年12月03日11:11来源:《钱江晚报》

【字号大中小】打印留言论坛网摘手机点评纠错E-mail推荐:

中国城市目前的低碳实践具有零散性和尝试性,尚未形成系统的低碳经济发展框架。国内发展低碳城市、进行低碳试点的热情很高,都希望城市名片前拥有“低碳”这个时髦“头衔”。各地打造“低碳城市”的热情值得肯定,但要有科学的态度,目前必须走因地制宜、切合实际的道路。

城市是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政策实验室。实践证明,通过有意识的城市规划和管理,有助于减少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风险,促进城市向低碳经济转型。向低碳城市转型已经成为世界城市发展的大趋势。即便是在缺乏国家政策和承诺的情况下,世界上很多城市和大都市地区正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一座城市能否在未来几十年里走到发展前列,开放、宜居、宜业并具有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在低碳经济时代的应对调整能力。

城市在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城市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存在巨大的责任,决定了应对气候变化要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进展就必须把城市有效整合进来,就必须让资金、技术、政策以及社会意识等诸方面在城市层次上得到全面有效贯彻。

低碳城市虽然是一个比较前沿的理念,但离我们并不遥远。(庄贵阳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

人民日报来论:“低碳”不仅是标签

201*年12月03日00:00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字号大中小】打印留言论坛网摘手机点评纠错E-mail推荐:

新闻背景:目前,全国有超过100个城市提出打造“低碳城市”的口号。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有关专家表示:“我国并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低碳城市’。”

“低碳”不仅是标签

“低碳”,的确是城市发展应该追求的目标。百余城市提出打造“低碳城市”,某种程度上正反映了城市管理者对节能、环保型发展之路的迫切要求和积极探索。然而,“低碳”不应仅是标签,而应是城市建设时各项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减少碳排放的行动。

这就要求,一方面要明确“低碳”的内涵。如果不知道城市碳排放的基本构成,不明白能源、生产、消费和生活在城市碳排放中的权重,一边发展高能耗高污染产业,一边换几个太阳能路灯、修几栋低排放大楼,“低碳城市”难免成为形象工程。更重要的是,需要有权威机构研究制定“低碳城市”标准,需要具有公信力的机构进行测评和认证,使“低碳城市”真正可量化、能操作。否则,“低碳城市”将可能沦为空喊口号。

扩展阅读:中国低碳城市发展现状

一、中国低碳城市发展现状

(一)WWF“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

201*年1月,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启动了“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以期推动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并选定保定和上海为首批试点城市。上海市在打造“低碳城市”的过程中,着重对建筑的能源消耗情况进行调查、统计,从办公楼、宾馆、商场等大型商业建筑中选择试点,公开能源消耗情况,进行能源审计,提高大型建筑能效。同时还将通过培训公共建筑的物业管理人员,提高其节能运行的能力。为了减少碳排放量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上海市已着手在浦东新区临港新城、崇明岛等地建立“低碳经济实践区”,推动低碳经济发展。上海将充分利用临港新城和崇明岛的后发优势建立和完善实现低碳发展的政策框架,在两地建设若干低碳社区、低碳商业区和低碳产业园区等低碳发展综合实践区,以促进低碳技术的集成应用,为上海建设低碳城市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另外,上海世博园区已在低碳发展方面做了很好的探索。

作为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试点城市,河北省保定市在201*年提出打造“保定中国电谷”的战略构想,依托保定国家级高新区新能源与能源设备产业基础,打造以电力技术为基础的产业和企业群,重点发展风力发电产业链、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链、节能产业链等七大产业园区,培育光电、风电、生物质发电、节电、储电、输变电六大产业体系,通过技术研发、人才培训、商务服务和产业制造,形成一个全产业链条,通过10年左右的努力,把“保定中国电谷”建成占地25平方千米,产值超千亿、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能源产业基地,为国家提供一个可再生能源和节电产业的战略发展平台。201*年保定提出3年建设“太阳能之城”目标,目前已有105个居民生活小区完成太阳能应用改造,市区101个主要路口的交通信号灯全部改造成太阳能控制。世界首座光伏发电与五星级酒店一体化建筑-电谷大厦也已在保定正式投入使用。

保定市自201*年开始推进低碳城市建设,依托保定国家高新区能源和能源设备产业基地,以可再生能源产业打造低碳产业结构,继而推动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201*年12月,保定市政府公布了《关于建设低碳城市的意见(试行)》,制定了《保定市低碳城市发展规划纲要(201*-2020年)》(草案)。这是中国首个以政府文件形式提出的促进低碳城市发展的文件。

保定市低碳城市建设“路线图”,可以概括为一个理念、二个阶段性目标、三个主要任务和六项重点工程。树立一个理念,即探索一条城市经济以低碳产业为主导、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以低碳社会为建设蓝图的符合保定实际,节能环保、绿色低碳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锁定二个阶段性目标,一是提出了201*年、2020年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提高新能源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的阶段性目标。201*年,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年下降25%以上;新能源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18%。到2020年,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年下降35%;新能源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25%。锁定新能源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指标,体现了保定市发展低碳经济的特色。三个主要任务,即加快新能源和能源设备制造业发展,进一步完善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高效节电、新型储能、输变电和电力自动化等六大产业体系,打造“中国电谷”,构建低碳城市的产业支撑体系;通过各种活动,在各级部门和广大市民中树立低碳意识和理念,推进生活方式低碳化和城市建设低碳化;强化工业企业节能减排、抓好农村节能、推进建筑节能、强化城市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和推进商贸流通业节能减排。六项重点工程分别为“中国电谷”建设工程、“太阳能之城”建设工程、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办公楼低碳化运行示范工程、低碳化社区示范工程和低碳化城市交通体系整合工程。

表3保定市打造“低碳城市”六项重点工程

重点工程“中国电谷”建设工程主要内容将用10年左右的时间,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风电、高效节电、新型储能、电力电子器件、输变电和电力自动化等产业园区,建成国际化新能源及能源设备制造基地。“太阳能之城”建设工程将用3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市生产、生活等各个领域,基本实现太阳能的综合利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力争用3年时间,全面取缔市区建成区内分散的燃煤锅炉,加快实施城市区域集中供热,并逐步实现向卫星城集中供热。加快城市水系建设,对护城河和防洪堤进行开发改造;实施“绿荫行动”,到201*年,人均绿地面积达到13.5平方米,绿地率达到40%,绿化覆盖率达到43%。办公大楼低碳化运行示范工程低碳化社区示范工程加快对各级政府办公大楼低碳化运行改造,更换节能灯、安装太阳能照明系统、推广电子政务、控制夜间照明、控制空调使用,建立办公大楼能源需求与使用管理系统。积极推广面向低碳化的社区规划手段、建筑技术和社区管理方式。201*年前,开展低碳化社区试点,进行示范方案设计。201*年前,低碳化社区建设规模力争达到现有社区的50%以上。低碳化城市交通体系整合工程在城市规划上,合理配置主城区和卫星城内部的城市就业、居住、公共服务和商业设施,减少不必要的交通需求。同时,加快都市区各组团之间快捷公共交通网络建设。到201*年,建立快速公交系统,建成市区内部及市区与卫星城之间快捷的公共交通网络。控制高耗油、高污染机动车的发展。鼓励使用节能环保型车辆和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201*年前,建设12-15个压缩天然气站,燃气公交车、出租车拥有量达到车辆总数的20%以上。(二)中英“崇明东滩生态城”项目

201*年上海规划将崇明定为生态岛,明确“崇明是上海未来城市发展战略空间”。此后经过3年时间的组织遴选和多轮国际招标,英国奥雅纳规划工程国际咨询公司与上海市规划院合作完成了《东滩控制性详细规划》,明确了将东滩建成全球首个可持续发展生态城的方向。201*年11月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英国首相布莱尔的见证下,中英双方签订了宏观合作协议,将把东滩建设成为全球首个生态城市。东滩生态城规划面积约为86km2,其中启动区面积为6.5km2,启动区人口约为8万人,定于2040年竣工。东滩生态城主要三大板块组成如下:24平方公里的国际湿地公园、27平方公里的生态农业园、35平方公里的生态城镇建设。

崇明东滩的所有能源均来自风电等可再生能源;与紧邻的上海市区相比,东滩将力求人均水资源消耗减少43%,垃圾填埋减少83%,运输过程实现零排放。东滩生态城将有望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碳中和(二氧化碳零排放)区域。在这座新城中,热能和电力将通过风能、生物质能、垃圾发电和城市建筑物上的太阳能光伏板直接获得;为满足燃料电池的需求,将建立全国第一个氢能电网;最高建筑高度仅为8层,建筑物采用环保技术,屋顶草坪和植物作为城区的天然隔热层,还可储存雨水用于灌溉,一期建设区域每年可减少约35万吨CO2排放量;步行、自行车、燃料电池公交车、水上出租车将成为人们主要出行方式,市内建有不受机动车干扰的独立人行步道和自行车道网络,任何地方到附近公交车站步行将不超过7分钟,一期建设区域每年可减少约40万吨CO2排放量;市区建立了集水、水处理与再利用系统;城区内80%的固体废弃物实现了循环利用。东滩生态城区最大的特点在于它将建立的是一个集低碳、节水、节能于一体的生态系统。东滩将会给中国乃至东亚提供一种未来的模式一种后工业时代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模式,也是人类追求最高生活质量的发展模式。

(三)气候组织的“城市低碳领导力”项目

气候组织(TheClimateGroup)是一家独立的国际非营利机构,致力于推动各国政府部门和工商企业发挥领导作用应对气候变化,通过推广温室气体减排的最佳实践来推动全球走上低碳经济发展道路。在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和来自北美、欧洲和澳大利亚的20位商业精英和政府领袖的支持下,气候组织于201*年4月成立。为了促进中国城市低碳经济发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201*年气候组织正式推出“城市低碳领导力项目”,并得到汇丰气候伙伴同行项目(HSBSClimatePartnership)的大力支持。城市低碳领导力项目致力于推动城市低碳经济的发展,通过研究城市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所具有的优势,以及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协助城市政府制定可促进当地低碳经济发展的、切实可行的激励政策,建立低碳生态城市联盟,发挥城市领导力,分享资源与最佳实践,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气候组织将推动地方政府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利益相关方积极参与,探索基于市场的一揽子低碳解决方案。与此同时,还将建立多方参与的对话与合作平台,规范组织形式,完善工作机制,共商促进城市实现低碳转型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在合作城市实施示范项目,推动符合地方特点的低碳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并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推广。此外,气候组织计划在未来3~5年内,在中国发展15-20个“低碳城市”,如德州、贵州等,建立低碳生态城市网络体系。具体策略为与地方政府、企业、金融机构、民间组织和科研院所等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以城市为基础促进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领导能力;推动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方面的制度创新,并以此推动低碳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并考察当地的低碳技术水准,建立起国内外先进的低碳技术库,因地制宜地向不同的城市推荐低碳技术解决方案。

(四)其他城市的低碳行动

杭州迈入新世纪以来,杭州深入实施“环境立市”战略,采取了建设生态城市、健康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构筑“3+1”现代产业体系,开展西湖、西溪湿地、运河、市区河道等综合保护工程,推进节能减排,发展新能源产业,推广绿色建筑,打造以“免费单车”为特色的“五位一体”大公交系统,探索垃圾清洁直运的“杭州模式”,规划建设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等一系列举措,取得了积极成效。201*年12月28日,杭州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提出“实施低碳新政,建设低碳城市”口号,将“低碳”一词纳入决策者的理念、经济发展、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中,并将这一理念传达到每一个生活在这座城市居民的心中。同日,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杭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国平发表了题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实施低碳新政,建设低碳城市”的讲话,审议通过了《杭州市关于建设低碳城市的决定》,杭州市酝酿已久的“低碳新政50条”也正式对外发布。至此,杭州市将以理念创新为先导,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以制度创新为保障,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为主要标志,积极探索经济以低碳产业为主导、市民以低碳生活为行为特征、城市以低碳城市为建设蓝图,体现中国特色、时代特点、杭州特征的低碳发展道路,着力推进低碳经济、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生活、低碳环境、低碳社会“六位一体”的低碳城市建设,确保杭州在低碳城市建设上走在全国前列。

南昌201*年2月20日,江西省南昌市成为全国唯一一个被列为发展低碳经济试点的省会城市。南昌列入国家低碳经济试点城市后,将从指标设定、路径选择、技术标准、政策优化、项目推进等方面制定既与国际接轨又符合南昌实际的试点工作方案。南昌市已据当地实际情况规划了四大低碳经济示范区,即红谷滩及扬子洲生态居住和服务业中心区、高新开发区生态高科技园区、湾里区生态园林区、军山湖低碳农业生态旅游区。

吉林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吉林省吉林市于201*年被国家发改委选定为低碳经济发展案例研究试点城市。201*年3月,吉林市被冠以“全国首个低碳城市标准适用案例”称谓。201*年3月19日,中国社科院公布了评估低碳城市的新标准体系,此前中国一直没有任何正式或官方的低碳经济评估标准,此为迄今首个最为完善的标准。该标准具体分为低碳生产力、低碳消费、低碳资源和低碳政策等四大类共12个相对指标。如果一个城市的低碳生产力指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20%,即可被认定为“低碳”。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吉林省吉林市成为适用此标准的首个案例,成为国内首个被官方选为开展低碳经济方法学和低碳发展示范区研究的案例城市。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发改委能源所、英国查塔姆研究所和吉林大学这四家机构联合完成的《低碳计划》为吉林市描绘了一幅清晰的“低碳路线图”首先,吉林市将依靠技术升级改造现有重工业生产设备;其次,发展可再生能源和低碳能源;另外,建筑节能、交通运输、农林业也将是低碳领域的投资热点。

无锡201*年3月,《无锡低碳城市发展战略规划》通过了由环保部、社科院等方面专家组成的评审团的评估,成为国内首个被专家认可的低碳城市规划。作为“苏南模式”的典型代表,无锡的低碳转型代表了中国一大批东南沿海二三线城市的发展理想。建材、纺织、钢铁、化工等制造业和工业多年来以高耗能高污染的模式迅速发展至今,已然走到了十字路口。无锡的战略设想为打造“新能源、新材料、环保产业、生物、工业设计和文化创意、软件及服务外包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别从低碳法规、低碳产业、低碳城市建设、低碳交通与物流、低碳生活与文化和碳汇吸收与利用六个方面推进无锡低碳城市建设”。

无锡在低碳城市建设方面成果斐然,在全国首个成立低碳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夺得首个国家生态市创建资格,获江苏首个“国家森林城市”称号,省内独家夺得由联合国颁发的“09年全球绿色城市”桂冠,着手建立碳排放交易平台,首个慈善环保基金成立,率先联手全球最先进的外方合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生态城这一系列围绕“低碳城市”目标展开的动作令人目不暇接。无锡,这座曾经历“蓝藻爆发事件之痛”的工业城市,正在国内率先全面探索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的新路径上疾速前行。

厦门201*年7月,厦门市已在全国率先编制出台《低碳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将重点从占碳排放总量90%以上的交通、建筑、生产等三大领域探索低碳发展模式。根据规划,预计到2020年,厦门的单位GDP能耗将在201*年的基础上下降40%,达到0.39吨标准煤/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将控制在6864万吨。该规划的编制完成标志着厦门建设低碳城市已经从抽象的概念走向了具体的实施阶段。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中国低碳城市发展现状》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中国低碳城市发展现状: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中国低碳城市发展现状》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754253.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