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报告体会 > 心得体会 > 学习《鄱阳湖生态文明教育》心得

学习《鄱阳湖生态文明教育》心得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9 23:48:37 | 移动端:学习《鄱阳湖生态文明教育》心得

学习《鄱阳湖生态文明教育》心得

学习"生态江西绿色崛起"心得

丰城二中饶淑璇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于201*年12月12日获得国家正式批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批复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是江西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翻开了江西发展崭新的一页,对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鄱阳湖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是我国惟一的世界生命湖泊。它与赣江、抚河、信江、铙河、修水等五大河流尾闾相接的似盆状的天然凹地,受长江、“五河”水位制约,水量吞吐平衡而形成的连河湖。鄱阳湖,犹如镶嵌在赣鄱大地的一颗闪闪夺目的珍珠,吸引着世界的目光。不仅因为她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也并非因为她是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更重要的,她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中水质最好的“一湖清水”。党和国家领导人殷殷嘱托:“保护鄱阳湖的生态环境,使鄱阳湖永远成为‘一湖清水’。”培育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内容,生态文化的成熟度决定着生态经济区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发展和繁荣生态文化是实施生态立省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全民生态意识和生态价值的培育,就没有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基础。绿色生态环境是江西最大的财富、最大的优势和最大的潜力,同时,也是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的最佳土壤。鄱阳湖地区生态文化源远流长,湖区人民长期以来以独特的生存智慧创造了极具魅力的生态文化,表现为对自然的热爱、尊重、利用与保护。鄱阳湖地区生态文化如同清澈的湖水,润物无声,当地人民以自己的智慧和真情,为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进入新世纪,鄱阳湖面临越来越大的环境压力。其一,长江持续低水位导致湿地面积缩小、生物及越冬候鸟数量减少。其二,环湖地区群众的生存需求和各取所需的发展冲动。严峻的事实证明:环鄱阳湖地区要成为江西省最具开发潜力和对全省经济最具带动作用的区域,必须在加快经济发展和保持“一湖清水”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为了“一湖清水”的嘱托和梦想,去年年底以来,省委主要领导同志走遍了环鄱阳湖的市县,连续召开多次省委扩大会议和专家咨询会,广泛征求意见,在“一流生态”的基础上,努力探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支点。站在新起点上的江西,面临的是如何在经济全球化大格局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更好地建设鄱阳湖区生态文明,成为我们江西发展的新课题。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以江西鄱阳湖为核心,以鄱阳湖城市圈为依托,以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为重要战略构想,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和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先行区。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成果的总和。党的十七大报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并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战略高度,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总体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党的执政理念的一次升华。因此,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立足江西、着眼全国、面向世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创造性实践,是顺应时代要求、建设生态文明、走新型发展道路的有益探索。从上个世纪80年代,省委省政府为了改变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开始实施全面开展了以保护生态环境、治理山水及发展区域经济为建设目标的“山江湖开发治理工程”。在实施山江湖工程的过程中,江西省先后建立和推广了一大批科学发展模式:小流域综合开发治理模式、红壤丘陵立体开发模式、“猪—沼—果”生态农业系列模式、生态农业和绿色食品系列模式等等。同时,全省先后实施了一系列生态经济重大工程:赣中南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生态示范区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移民建镇工程和工业、农业、社会发展等领域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建设等等。经过20多年的努力,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群众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应该说所取得的成效是非常喜人的。绿色生态,是值得我们每一个江西人引以为傲的“第一品牌”。今天的江西,全省森林覆盖率高达60.05%,居全国第二;一至三类水质占全省总流量的76.8%;全省生态示范区的面积占江西省国土面积的57.3%;“十五”期间国家规划的11个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中,江西占了两个。我们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本质内涵、发展定位和战略目标,切实把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作为引领江西科学发展、加速崛起的重大战略和“龙头”工程,举全省之力精心组织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全面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正如我们省委书记苏荣指出的:“建立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优化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加强城乡统筹、造福子孙后代的必然要求,不仅关乎环鄱阳湖地区、关乎江西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还关乎我国东南腹地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改善。”为此我们必须大力加快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这不仅有利于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有利于探索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的新模式以及构建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的新支点。

生态文明体现了人们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它是一种千古传承的优秀文化。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就是以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生态安全为基本理念,以循环经济、绿色发展为核心价值,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为载体,就是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我们坚信,在省委省政府领导班子的领导下,在全体勤劳的江西人民共同努力下,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依托,将为我们的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让我们的明天更加美好。

扩展阅读:(高校教师)生态文明教育学习心得

《生态江西、绿色崛起鄱阳湖生态文明教育》学习心得

近期,我院组织参加“生态江西、绿色崛起鄱阳湖生态文明教育”主体活动的学习,收获颇丰。下面谈几点个人的学习心得。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淡水湖,位于我省北部。它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是世界自然基金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承担着调洪蓄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多种功能。鄱阳湖是长江的重要调蓄湖泊,年均入江水量约占长江经流量的15.6%。鄱阳湖水量、水质的持续稳定,直接关系到鄱阳湖周边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用水安全。加快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有利于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有利于探索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的新模式,有利构建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的支点,有利于树立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形象。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越来越多的人们在关注它,走近它,生态经济区建设不仅有利于统筹鄱阳湖和环湖地区的保护与发展,实现江西“生态立省”与“加快发展”的有机统一,而且有利于形成区域经济增长,带动整个江西的经济社会发展。鄱湖迎来了创新发展的好机遇,它正在改革发展的征途上破浪前行!作为一名大专院校的专职教师,我感到要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还需要寻找差距,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一、政治思想品德方面,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以“三个代表”为指导,不断改造自己的世界观,思想积极上进,关心集体,尊长爱幼,团结同事,崇尚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认真履行教师职责,模范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做到为人师表。

二、教学工作方面,要以教育工作为重心,热衷教育事业。在教学中,服从领导的安排,踏踏实实工作,任劳任怨。潜心钻研教材教法,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在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工作。

三、教科研方面,始终积极参加学院、系部组织的各项培训、知识技能竞赛等活动,同时积极投身于教研教改活动,并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勇于开拓创新。

四、作为大学专业教师,面对的学生已是大学高年级阶段的成人,为了让学生认真地听课,要课前作足准备,深刻理解讲课内容,并探究一些讲课艺术;“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影响学生的认同。作一名合格的教师,我们要时刻告戒自己少一点名利之心,多一点博爱之举。爱心是师德的重要表现,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都要尽力做到付出同等的关爱。五、总之,我们在工作上要兢兢业业,关心爱护学生,一直不断地学习来充实自己,注意开阔视野、博学多闻,真诚地对待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并在不断学习中积累,在不断积累中总结经验,从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与业务能力,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有所提高。

总之,身为人民教师,要以教书为本职,为教育事业竭尽所能。展望未来,任重道远。

另外,我们还要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不断满足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以及和谐社会的要求,注重协调鄱阳湖区人与水、人与草、人与鱼、人与鸟、人与湖的关系,处理好湖区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的关系,协调湖区湿地资源、湖泊生态健康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的关系,保障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

我相信鄱阳湖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学习《鄱阳湖生态文明教育》心得》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学习《鄱阳湖生态文明教育》心得: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学习《鄱阳湖生态文明教育》心得》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753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