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演讲致辞 > 发言表态 > 201*年河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石家庄铁道大学发言材料

201*年河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石家庄铁道大学发言材料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9 22:05:42 | 移动端:201*年河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石家庄铁道大学发言材料

201*年河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石家庄铁道大学发言材料

承艰苦创业志走实践育人路塑造敢于担当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石家庄铁道大学

建校60多年来,我校始终坚持为国家基本建设一线输送人才的培养定位,始终把培养学生的艰苦创业精神、塑造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坚持实践育人,着力培养“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发展快”的优秀人才。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赢得了较好的社会声誉。

一、以志在四方、艰苦创业教育为内核,筑牢学生成长基础一是从新生入学伊始就进行形式多样的艰苦创业教育。新生一入学,学校就开展以军训、参观校史展览、观看校史纪录片和辉煌成就展、学习优秀毕业生事迹等系列教育活动。在以军训为主要内容的新生入学教育中,突出艰苦创业精神教育,请老干部讲铁道兵的光荣传统和学员的艰苦创业史,由老教授通过亲身经历的介绍让新生体味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组织新生收看反映学校光荣传统的《高擎五星红旗的人们》、《大路朝阳》、《青春铸路魂》等纪实录像片,大力宣传毕业生到基层、到艰苦行业建功立业的先进典型,使广大新生从一入学就受到艰苦创业、志在四方精神的熏陶,激发其献身祖国建设的热情,激发刻苦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培育服务社会、回报人民的品格和追求,勇于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做学习和生活的强者。

二是把艰苦创业精神教育贯穿大学始终。四年当中,学校每年举办若干次以贫困大学生自强自立事迹报告会、优秀校友回校作报告、“知名教授谈人生”论坛等多种形式的励志教育活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专业特色和科研实践,把艰苦创业精神引进课堂,从教师在施工生产第一线取得的科研成果的介绍中,让学生体味艰苦出成果、一线出人才的道理,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以艰苦创业精神成就事业。

三是建立教育基地拓展艰苦创业精神教育空间。自1991年起,学校就在革命圣地西柏坡建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全体学生分期分批到西柏坡接受实践教学。一方面,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坚定爱国主义信念;另一方面,进行义务劳动、支农支教服务等社会实践,培养艰苦创业精神。此外,学校以中铁各工程局为主体,建立了暑期社会实践基地,每年暑假组成若干个社会实践小分队,把学生带到热火的施工现场,参加劳动,感受生活,培养吃苦奋斗精神。

二、坚持校企结合的实践育人模式,锤炼大学生的意志品格一是以董事单位等企业为依托,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受特殊的办学历史决定,学校形成了“军魂永驻,校企结合,育艰苦创业人”的办学特色。自1995年学校经铁道部批准成立了由30多家中铁建总和工总各工程局等大型企业和科研院所参加的董事会以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学校董事单位已达到55家。特别是近几年,学校不断拓宽与董事单位的合作,积极探索出了“3+1”、“2+2”等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在学完前三年或前两年的课程后,提前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学校按照企业要求进行订单式培养,使培养的人才直接面向工程企业。这种模式既增进了学生实践知识的积累,又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实现了是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统一。

二是校企联合科技攻关,使学生在直接参与科研项目中培养工程意识。近年来,学校承担的多项重大课题,如秦岭隧道、芜湖长江特大桥、秦沈客运专线、青藏铁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等国家标志性工程,近十年以来获得的9项国家科技进步大奖,都是与施工企业密切合作完成的。学校采取积极吸收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举办学术报告会两种形式,向学生传授实用技术,不断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工作意识。

三是以有杰出贡献的专家命名专业班,用有深远影响力的典型激励教育。与铁道部“茅以升基金会”和“詹天佑基金会”合作,选拔优秀学生相继成立了“茅以升班”和“詹天佑班”,以茅以升和詹天佑精神激励大学生成为国家建设优秀的工程师、建造师、设计者。

四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申请成功,今年招生。去年10月,我校成为国家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这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重大改革项目,是培养造就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学校制定了“卓越计划”的具体实施方案,确定了我校实施“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标准、实现矩阵以及企业阶段的培养方案。今年,卓越班开始招生。

三、营造实践育人文化氛围,塑造敢于担当的时代新人一是通过教师的身体力行启迪学生。我校近十年来获得了8个国家科技进步奖,其中7个奖的核心内容是承担了国家重点工程中的急、难、险、重的科技攻关项目。承担这类很少有人愿意干、多数人又干不了高难课题,前提条件是要有吃苦的准备、创新的勇气和拼搏的精神。我校教师在承担科技攻关项目中的体悟传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受到正向的启迪和熏陶。

二是以毕业生的成长成才激励学生。学校把优秀毕业生的事迹编辑成册或制作成纪实录像片,教育在校的大学生,并邀请毕业生中艰苦创业的成功者回校作报告。据不完全统计,毕业生中已有200多人走上厅级以上领导岗位,广大毕业生成功的足迹,不仅使在校大学生明确了成长道路,认清了吃苦与成才的关系,眼前安逸与未来发展的得失,还是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是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统一。

三是以艰苦创业文化的传承感染学生。学校长期进行“到基层去、到艰苦的地方去、走基层成才之路”思想教育,并把这种教育内化为学生就业时牢固的价值判断标准,成为了广大毕业生的自觉行动。毕业生中,第年有三分之二的都奔赴到了铁路、公路、港口、码头等施工建设工地。在京九铁路最艰苦的路段和青藏铁路建设沿线,30%以上的管理和技术人员毕业于我校;京沪高铁三分之一的指挥长是铁大的毕业生。在风火山隧道、三岔河特大桥等海拔最高、条件最艰苦、具有丰碑意义的工程工地,工程技术人员中我校毕业生高达70%。他们以“氧气缺,斗志不缺;海拔高,追求更高”的精神和自身的模范行为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这是我校在培养大学生艰苦创业精神,坚持实践育人方面的一点做法,请各位领导指正。

扩展阅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探微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探微

摘要: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当前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大学生造就成和谐的人,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本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做出探讨,提出一些建立新的教育模式的方法和措施,从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和谐发展。关键词:尊重学生个性社会转型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了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为当前和今后教育工作特别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当前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大学生造就成和谐的人,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那么,在社会转型发展中,我们该如何做好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如何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适应和促进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呢?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经济领域发生的各种重大的新变化,必然会给意识形态、思想文化和科技教育等领域带来极大的冲击和新的挑战,并深刻地影响到我国的政治、文化和观念等领域,使人们旧有的观念和意识受到冲击。同时,市场经济本身的消极因素也给大学生的思想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1.思政教育工作者的信息优势地位在逐渐丧失。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学生总是在校园里学习生活,所接触的人比较单一,范围比较狭小,思想相对比较单纯,一旦面向社会,遇到各种比较复杂的现象和实际问题时,特别是碰到诱惑力比较大、一时难以辨清是非的问题,依然会产生辨不明、分不清、判断不准、把握不住的困惑。这些导致当前大学生出现政治冷漠、价值观扭曲、心理素质欠佳等一系列问题,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也让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作用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

2.思想政治理论课走入了形而上学的误区。一直以来,传统的“填鸭式”方法,是目前众多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而在教学中,过分重视理论架构,使应用性极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能真正能解决学生实际问题,不能使学生云开雾散。同时,在教学中由于大班教学和工作量较大,使教师很难真正的做到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因而,学生觉得思政教育对现实生活中没有帮助,对一些问题依旧疑惑,不能信服理论内容,从而使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热情大大降低。

3.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越来越呈现出复合性。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部分师生对改革的承受能力与改革的力度和速度出现反差,新的矛盾不断激发,原有的矛盾不断凸显。同时,在目前高校中普遍存在着“重知识技能教育轻人文素养培养”的观念。当今社会需要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更要学会做人。21世纪人才不仅要接受现代科技与专业知识技能的系统教育,更要接受思想道德、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201*年河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石家庄铁道大学发言材料》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201*年河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石家庄铁道大学发言材料: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01*年河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石家庄铁道大学发言材料》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745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