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少教多学

少教多学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9 19:40:24 | 移动端:少教多学

少教多学

《“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阶段课题总结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阶段课题总结一、课题的提出

随着新的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赋予了语文课堂教学新的活力,以往沉闷、程式化的语文课堂教学“活”了,学生作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成为教师关注的重点。在语文课堂上,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需要极力去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在主动地实践中得到发展。然而,在实际的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少语文教师对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产生了片面化、表象化的理解,课堂的“活”呈现出的是表面的热闹,表面上看学生的活动量大了,活动形式多了,可收效却不明显。多数学生的思维还只是游离于浅层次的思考上,对文本的理解不透彻,对所学的知识掌握不牢固,更重要的是不能去灵活运用。课堂上,“有效教学”这一理念没有得到落实。

近些年来,我市积极推进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大力倡导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新的教学理念与课堂教学实际不能得到最优化的结合,实际的课堂效率提高不显著。许多学生“课上热闹,可是测试起来成绩却不理想”,对此,教师困惑不已。为了应付当前考试评价体系,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们重蹈覆辙,挤占、挪用其它时间,为学生补习。于是,串讲串问,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等教学方法在“补习”中死灰复燃。

在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这种不和谐现象,势必要引起我们的重视,让我们不得不去再次地解读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寻求解决的方法。课堂是实施课改的主阵地,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课堂,本课题《“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的研究就是旨在以语文课堂中的阅读教学为着力点,通过调查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况,从中分析出影响学生在课堂上高效率学习的因素,并有针对性地去寻求对策,探索出促进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高效率学习的教学策略。二、研究依据

1、以有效教学的理念为基础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它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它需要教师具有一种反思的意识,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的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作出决策。2、以主体性教育理论为基础

主体性教育是以人的主体性为出发点的教育,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独立学习和自主活动的过程。在活动中只有通过学生主体的同化和顺应,才能转化为学生的素质。三、研究目标

全面分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状况,从中找出影响学生课堂高效率学习的因素,并有针对性地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节奏、教学程序、教学情感、教学评价等方面着手寻求对策,探索出在课堂上促进学生高效率学习的教学策略,使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呈现出高效率。1、通过研究,使学生明白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初步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

2、通过研究,增强课堂自主预习、合作学习、课外主动阅读的有效性,逐步积淀学生的语文素养。3、通过研究,形成教师指导学生有效自主学习语文的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四、研究内容

1、分析教学的整个过程,从学生的学习状况(动机、兴趣)及教者的课堂教学行为等方面调查分析影响学生高效率学习的因素。

2、由影响学生高效率学习的因素着手,从优化教者的课堂教学行为为突破口,积极寻求对策。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①如何优化教学目标,促进学生高效率学习;②如何优化教学内容,促进学生高效率学习;③如何优化教学方法,促进学生高效率学习;④如何优化教学节奏,促进学生高效率学习;⑤如何优化教学程序,促进学生高效率学习;⑥如何优化教学情感,促进学生高效率学习;⑦如何优化教学评价,促进学生高效率学习。五、研究对象和方法(一)研究对象

以我市13所学校七、八、九等三个年级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课堂学习为主要研究对象。(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在实施研究中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如下:

1、文献研究法。通过参考相关的文献资料,为课题奠定研究实施的理论基础;同时了解同类课题的发展方向和优秀经验,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好的借鉴,为创新自己的课题打好基础。2、调查法。对本课题的研究问题和对象,实施问卷法、访问法、谈话法等。

3、行动研究法。落实行动的细节,充分发挥课题带来的优势,改进本课题的不足之处。

4、教学案例研究法。通过教学案例,边研究边实践,从中发现问题,有所启示,以促进研究的发展。5、总结经验法。不断探索与总结,一学期一总结、一阶段一总结、结题总结、推广总结。总结提升,明确不足,择其善而从之,取其精华,修正不足,使我们研究总结出的成功经验更完美、更科学。六、课题研究的过程与策略

(一)意识先行师生准备阶段

课题组成员通过课间个别谈话以及阶段考查,发现不少学生上课学得死,不会权宜,不懂应变;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存在着严重的思维惰性;课前或课外,如果老师不明确具体的学习任务,部分学生就会无所事事;学生学不得法,学得苦,学得累,常常费时长,收效微,学习效果不理想。引导学生确立自主学习意识,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已迫在眉睫。针对学生语文学习的现状,课题组成员通过交流和讨论,确定了学生语文学习中最需解决的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从201*年秋学期起,课题组每一成员首先对本课题名称的关键词的界定达成共识,尤其明确了“少教多学”应达到的要求。

在实践研究之前,课题组通过集中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了解了庞维国博士编著的《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这本专著的概要。通过学习,我们明确到,自主学习通常是指主动、自觉、独立的学习,它与被动、机械、接受式的学习相对。自主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成绩,而且是个体终身学习和毕生发展的基础。同时,课题组集中或自主解读《语文课程标准》(201*版),魏勇的《用思想点燃课堂》的相关内容,圈圈画画,并作适当的摘抄。而且,课题组成员自觉地阅读《江苏教育》、《人民教育》、《教育艺术》、《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通讯》等教育教学杂志。学习跟本课题研究有关的观点、先行的方法,博采众长,汲取营养。

为了更清楚地了解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现状,为了弄清语文课堂中影响学生高效率学习的因素,特设计了《伊宁市初中语文自主学习情况的问卷调查》,我们从学生方面入手,分别对全市七、八、九等三个年级共计1400名学生进行了语文课堂学习情况抽样问卷调查,由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分析出了课堂中影响学生高效率学习的主要因素:1、学习积极性上课时,听讲很专心的只有388人(占27.7%),有825人(占58.9%)有时专心,还有189人(占13.5%)经常做小动作;参与合作学习中,有88(占63%)人虽然参与却很少发言;学生主动质疑,主动探究获取知识的只有447人(占31.9%),而“老师提问,我就答”的学生有636(45.4%)人,还有320人(占22.7%)只当听众。由此可见,我校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普遍缺乏积极主动地学习情感。2、学习信心

语文课堂上,有665人(占46.8%)学生觉得自己没有令人骄傲的地方,只有398人(占28.4%)的学生觉得自己有骄傲的地方;对于课堂上的提问,有874人(占62.4%)觉得简单问题能思考并回答,而难题等别的同学回答;当遇到疑难问题时,有526人(占37.6%)选择会不去认真思考,而是等老师讲。由此可见,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信心不足,畏难情绪严重,缺乏克服困难的意志3、学习能力遇到难懂的内容,有665人(占47.5%)觉得虽然学习时间较长,但还是难以理解,在老师引导后,有476人(占34%)仍觉得弄不懂;课堂上,有864人(占61.7%)从不注意总结学习方法,有357人(占25.5%)依赖同学老师的总结;当结束一节课的学习后,有606人(占43.3%)从不注意作简单的学习小结,有526人(占37.6%)偶尔进行小结,但不会有意识地改正自己的缺点。由此可见,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忽视了学习方法积累,学习能力不强。

课题组成员分析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初步提出了解决和培养的策略。这也成了我们课题研究的主方向和大内容。

(二)有序推进课题研究阶段

1.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少教多学”初见成效为了深入开展《“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课题研究工作,积极探索“1+3”阅读教学模式,充分发挥骨干教师,教研员的引领、示范、辐射作用。带动教师钻研业务,转变观念,更新教法,达到以教促研,以研促教,研教合一的目标,促进教师们教育教学的改进。201*年10月9日,课题组成员在在伊宁市十九中致远楼三楼观摩了以《“少教多学”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为主题进行了“同课异构”,十九中张荣荣老师和三中张秀峰老师所选课题是九年级下册的文言文《公输》。张荣荣老师做到了“少教多学”,课堂上老师只是穿针引线的把每个环节联系在一起,在学生有疑问时老师能够旁敲侧击的予以引导,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注重学生的发散思维。因为这是文言文教学,所以张荣荣老师还注重学生文言文词语的积累,能够在课堂上就让学生把本课的文言文词语和语句进行归纳整理。张秀峰老师上课激情洋溢,课堂应变能力很强,富有教学机智。善于抓住学生的小小思维火花激起全体学生的思考论辩,应变能力和睿智的语言相得益彰,使语文课堂个性飞扬,灵动鲜活。注重基础知识的扩充积累,新旧知识的前后勾连,做到举一反三。注重文言文的朗读训练,教师思路清晰,点拨精当。注重与学生的平等对话,情感交流,课堂驾驭能力很强。

201*年11月13日下午,课题组成员在伊宁市第七中学多媒体教室观摩了牛爱莲老师执教的《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的旷达人生》和李新平老师执教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在教学活动中,老师时时刻刻提醒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培养学生边读边思的读书习惯。老师还善于利用文本的有限资源,激发学生向课外拓展,主动阅读更多的课外读物。

201*年11月27日下午,在伊宁市第七中学多媒体室,一起观摩了教研员“1+3”阅读教学模式研讨课《相见欢》。教研员组织大家互动交流,明确了执教者的教育理念及设计意图:

“1+3”阅读教学模式就是以一篇课文为基点,向“面”上辐射,把从一篇课文中学习到的知识,尝试迁移运用到多篇文章的学习中,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1”是从教材中挑选一片富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精读”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实现与文本、教师、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从中品味、欣赏蕴含在词语、句子背后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语文能力训练,炳森头一定的学习方法,这篇文章负担着“以例悟法”的间距任务,起着“举一反三”的作用。“3”指的是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与“精读”文章相近、相关、相似或相对的多篇教材中同一作家或不同作家同类作品的名篇(一般35篇),进行群文阅读,学习名家写作经验。对这些文章,不必逐一探究每个字,词或句子的意思,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可跳过某些细节,以求抓住文章大概,从而加速阅读速度,放手让学生运用精读课例中学到的方法进行自学,即“依法自学”,起到“反三归一”的效果,实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通过“1+3”阅读教学模式,教师从斟酌字句的讲解和永无休止的训练中走出来,把阅读带进课堂,把课堂教给学生。实现精读与略读的结合,既品词析句,又海量阅读,精读课上落实:“一字未宜忽,语语怪其神”略读课和拓展课上落实“读书破万卷,下卷如有神”精读与略读好比阅读教学的两翼,紧密配合缺一不可。实现理解与运用的融合,理解是为了运用,运用是为了更好的促进理解,精读课上,体会情感并把学语文落实到位,略读与拓展,突出训练重点,强化巩固,形成能力。实现学文与学法的融合,以精读课为例,以例悟法,略读和拓展作为练习,依法自学。

让课堂变得轻松,使语文变得简单,使教学变得高效,减轻教学负担和学生学习负担,必须改变备课方法,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需集众家之长,兼容并蓄,跳出一篇课文的“单打独斗”,站在促进学生发展的高度,吃透教材,融会贯通,对所有的教学资源整体把握,整体设计,分节实施,循序渐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语文就应该是一个喜欢阅读的老师,领着一群喜欢阅读的学生在文字的世界里旅行。就应该简简单单的教给学生一根引领他们走进语言艺术殿堂的魔棒,阅读兴趣由课堂延伸到课外,由快餐书籍过渡到大师作品的盛宴,学生的能力就从我们的“放”中得到锻炼,审美素养和能力也由此得到提升,学生阅读的胃口也被调动起来,语文课文也就变得丰盈起来了。2.课堂预习,有效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预习要根据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要科学合理,不能太空,也不能太多,不能偏高,也不能偏细。四句话:读读课文内容晓,翻翻词典查资料,记记划划留痕迹,多提问题勤思考。课堂预习设计一些栏目:

1、我读课文。要求:标注段落序号,给生字词注音。2、作家作品简介、识记文学常识3、词语积累。要求注音

4、词语释义。要求:结合语境,并抄写词语所在的语句。5、妙语摘抄3--5段或句。要求:能简单的赏析

6、造句或者连词成句。要求:用读一读、写一写中的35个次写一段话。7、我要提问,针对课文中的疑点提出疑问。

学生的课堂预习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目的的自主学习活动,学生不仅要读课文,查资料,记疑点,想问题,做题目,还要做到识记积累,想象联想,分析比较,温故知新,让预习成为学生自我求知,自我获得,自我提高的过程。

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与教师的“引导、帮助、培养、组织、指导、引路、提升”一系列教学行为交相融合,学生的“自主”之下有教师的“规范”与“示例”,“个性化的读书笔记”有教师的“格式要求”,“交流”之中有教师的“补充、修正与完善”。

坚持不懈学生从不会预习到放手预习最后到学生课前按各自的速度预习,有力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有效课堂奠定扎实丰厚的基础。

3.规范学生的读书札记书写,坚持“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要求,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积累。读书积累可以设计一些栏目:1、积累词语不少于20个或30个,(要给词语标注拼音)2、摘录不少于5段,每段不少于100字3、一句话书评(3050字左右)

4、人物形象、场景等精美句段赏析,不少于300字5、概括本书的主旨。

6、介绍本书最大的一个特色。

教师对学生的读书积累要每周一评,以表扬鼓励为主。

帮助学生自主规范读书笔记,每一篇摘记统一规定形式,内容具体要求明确,强调积累语言,积累篇章样式,积累思想情感,让学生对记录的内容进行初步分类,是内容条理化、系统化,便于查阅和使用。把不动笔墨不读书,学会批注、写读书札记养成习惯。

通过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让学生经历丰富的积累,删繁就简,最后触类旁通,这是一个认识逐步登高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真正的登高过程。七、课题研究成果(一)教师的成长1、专业理论提升了

借这一课题研究的东风,课题组的成员系统地学习了有关指导学生自学的理论书籍和文献,对这种学习模式有了更深的认识;研读《课标》,庞维国博士编著的《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这本专著,江山野《教学过程与教学方式》的相关内容,圈圈画画,并作适当的摘抄。博览其他教学类杂志,丰厚了专业理论积淀。2、课堂教学进步了

老师们转变观念,改变“一言堂”、“满堂灌”的传统模式,在课堂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的主导思想,让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也始终把学生的主体地位放在第一位。3、论文撰写主动了

有了课题研究的实践,有了专业理论的支撑,教师在研究中有了思考,并能主动地去探索、去解决。把这一过程写下来,便是一篇篇有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全国“少教多学”课题组教师的论文的评比,其中张荣荣老师的《绝知此事要躬行-----我教作文的心得》、严霜菊老师的《以课文为范例指导作文教学》荣获一等奖、李星云老师《记叙文命题作文《再回首》讲评课教学设计》荣获一等奖。刘真红老师《春》(景物描写写法指导),李新燕老师《只言片语话“赏析”》,韩苗苗老师《创新写作的实践》,郑福云老师《给语言增添“亮丽”的色彩》荣获二等奖。(二)学生的进步

1、有了自主学习的意识2、有了自主学习的简单做法3、有了课外阅读的兴趣

(三)认真的搜集好过程性资料并汇集成册。

十一中、十九中、达乡中学课题资料分为:开题资料、教师作品集、七至九年难字易错集、汉字规范集、预习本集、摘抄课文内优美段落集、预习感悟集。三中读书笔记集子《书香弥漫》、一本作文集、一本周记集《我上初一了》)。十九中八学生的优秀习作编辑为校园刊物《最美文心》。八、问题与不足

研究的过程,既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更是一个实践的过程。这一过程,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年时间,但激发了教师在培养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方面的思考,经验的积累,水平的提高;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课题的研究实践还是有一些值得反思之处,比如学习习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作业量的客观增长,反而会退步,如读写姿势和书写质量,需要引起我们语文老师的高度重视九、下一阶段研究设想

(一)培养学生有效自主学习需要导而弗牵。

“少教多学”也不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学,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不是与生俱来的。自主学习不否定教师的作用,也不排除讲述法,而是对教师的“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牢固树立“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不断研究探索新模式。(二)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要协调发展。

在实际教学中,有些很聪明的孩子学生成绩不好,问题不在于智力,而在于非智力因素未能得到培养和发展。非智力因素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起决定作用。因此在引导学生构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不仅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心理因素,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

研究还在摸索中,不足之处,不吝赐教。

扩展阅读:少教多学

“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时间:201*-09-1917:02来源:少教多学课题组作者:“少教多学”课题组点击:

1546次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实施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少教多学”作为一种教学思想,它的出现反映了人们对教与学的关系的深层次思考和对以往教学实践的反思,并且准确地概括出了当代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趋势。“少教多学”触摸到了教育的核心为什么教,教什么和怎样教。“少教多学”呼吁教育工作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更具弹性的发挥空间,让学生投入到学习当中去,并强化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做好准备。“少教多学”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思考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培养上具有明显优势,其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加强对“少教多学”的研究,探索语文教学“少教多学”的策略和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课题研究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少教多学”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少教多学”的过程需要强化而不是弱化教师的主导作用。

3.“少教多学”有利于实现教学重心的三个转变:一是从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变到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二是从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转变到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内外自学相结合的轨道上来;三是从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转变到传授知识与培养智能、提高素质并重的轨道上来。

4.针对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教师讲得过多,搞“满堂灌”、“填鸭式”这一弊端,“少教多学”能科学地处理好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比例关系。

5.开展“少教多学”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有利于开阔教师的视野,在更高的层次上开展教学研究,使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有更加广阔的天地,有利于促进教师向专家型和学者型教师转化。二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本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是:

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课堂上关注每个学生的表现和发展,特别留意为基础较差的学生提供机会和帮助,切实让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坚持以学论教、因学定教,切实落实教学的针对性,解决“最近发展区”的问题,真正实现“少教多学”。

相信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把教学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使教学成为推进学生自主学习活动和巩固、深化自主学习效果的一种学习活动。从课内和课外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采取各种形式,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在相互帮助、相互沟通、相互质疑中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教学生学会学习的核心是学会阅读、质疑、思考和探究。这是教的着力点,是实现少教多学的关键和前提。教师都应当根据学科性质、教材特点和学生基础切实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少讲、精讲,让学生学会学习。本课题研究预期达到以下目标:

1.梳理国内外有关“少教多学”的研究成果,合理运用其中与自身教学联系相对紧密的研究成果,通过教学实践进行检验,丰富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提升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水平。

2.在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开展“少教多学”教学思想的培训、指导及学术研讨、交流活动,探索并提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少教多学”策略与方法。

3.总结有关“少教多学”教学思想的研究结论,丰富国内相关研究的内容,为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4.通过对“少教多学”理论的阐述,构建“少教多学”的原则,研究相应的教学行为策略和学习行为策略,从而提炼出适合学生需要的“少教多学”的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范式。三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少教多学”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它意味着不再依赖于死记硬背的学习、反复的考试和“以不变应万变”的教学方式,更多地关注经验式的发展、自主学习、差异化教学和发展能力的培养。它重视学生思维、态度、性格和价值观的形成,力图通过教学策略和方法的创新来塑造学生的精神品格,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借鉴新加坡“少教多学”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比照新加坡所开发的投入型学习框架“PETALS”,从五个维度分别开展研究和实验:

1.教学法(Pedagogy)。教师在选择教学法时,必须考虑学习者的学习状态、学习需求、学习风格,设计适合学生需要的学习活动,追求最佳学习成效。如:探索性学习,问题导向学习,合作学习,差异教学等。

2.学习体验(ExperienceofLearning)。学习体验在于让学生的思维更加积极、活跃,主动建构知识而不是被动的接受或吸收。因此,教师设计的学习活动所提供的体验应能激发学生深入及有意义的思考,提升学生对事物相互联系的认识,以培养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

3.学习环境的氛围(ToneofEnvironment)。教师营造使学生感到安全、宽松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怕出错;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调动学习情绪,以达到理想的学习成效。

4.评价(Assessment)。教学评价必须是教与学一致的,并且是持续性的。因此进行促进性的学习评价,提供定期的建设性的反馈,将有效支持学生的学习。真实性评价、多元化评价活动进入课堂之后,让学生有选择不同评价任务的机会。

5.教学内容(LearningContent)。当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产生相关联性时,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他们更深入地探索。因此,强调教学内容的真实性,让学生在有意义的情景中学习知识与内容,并用来解决现实的问题。本课题将着眼于我国国情,开展下列基本研究:

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实行“少教多学”的必要性;中小学语文学科“少教多学”的内涵和特点;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实行“少教多学”的原则;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少教多学”的策略与方法研究;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少教多学”的课型研究;“少教多学”在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的结论与展望。四课题研究的原则

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除遵循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的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外,特别要关注符合课题本身特征的几个研究原则:

1.明确发展性。“少教多学”教学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从人的发展的广阔角度来看待语文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及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体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的层次性,充分反映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态的发展过程。

2.突出创造性。“少教多学”的先进理念容纳了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发展,并依据语文教学原理和学生认知心理规律,科学而又有情味地组织课堂教学,开辟课外实践活动,使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得到最大限度地锤炼和开发。3.讲究自主性。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自主权交给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主动的发展、健康的发展。

4.注重实践性。引导学生乐于观察、善于分析,灵活运用看、听、说、读、问、析、写等多种方法进行语文学习,发展观察、记忆、想象、联想、表达等基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

5.强调结合性。“少教多学”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读写训练体系。它要求教师在实验的过程中把课内和课外、教法和学法、阅读和写作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6.体现兴趣性。必须及时地进行激励,营造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精心诱导学生以持久、稳定的学习兴趣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1.文献研究法。有关”少教多学”的研究资料主要见于各种相关的谈话与学术文章中,可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并通过知网等论文专业检索手段,查询、收集、分析、整理和归纳有关的研究成果,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指导。2.调查研究法。研究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课题研究提供充分的事实依据,明确研究的主攻方向,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3.案例研究法。本课题研究属于应用性研究,来自于教学实践,又服务于教学实践。教学案例是研究的基础和样本。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启发和指导下,对中小学语文学科各种类型的“少教多学”课堂教学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反思成败得失,并提出改进意见,通过实践检验,进一步提高研究结论的普遍意义和可借鉴性。

4.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指的是实践者在行动中为解决自身问题而参与进行的研究,其目的在于提高对自己所从事的实践活动的理性认识,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自己所遇到的问题,以期引导、改进和评价自己的决定与行动。参与课题研究与实验的教师,不仅是一个行动者,而且是一个研究者。要通过行动研究理性地分析和评价自己的教学活动,认识制约课堂教学效益的各种因素,探索新课程背景下高效教学,不断改进“少教多学”的策略与方法。

5.比较研究法。有比较才有鉴别,才可以取长补短,获得可靠的研究成果。本课题的比较研究包括:比较、借鉴新加坡“少教多学”教育改革的经验,对我国语文教学的过去和现状进行比较研究;对不同地域、不同类型学校的“少教多学”进行比较研究。

6.实践经验总结法。收集分析和归纳整理出新课程背景下优化课堂教学的成功做法和有益经验,并揭示经验的实质,使之上升到理论高度,归纳出可资利用和借鉴的规律性东西,为优化课堂教学提供指导和帮助。六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本课题主要成果形式是论文、案例、论著、研究报告等。如:“少教多学”教学思想的理论研究系列论文;中小学语文教学“少教多学”的策略与方法研究报告;阅读教学中“少教多学”的策略与方法研究报告;写作教学中“少教多学”的策略与方法研究报告,“少教多学”在古诗文教学中的实施研究报告;研究性学习中“少教多学”的策略与方法研究报告;“少教多学”与语文学习方式的相关性研究报告等。七课题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预计完成时间是201*年12月31日。计划分三个阶段:1、准备阶段(201*年8月201*年6月)(1)设计课题方案(201*年8月201*年12月)

在理论学习、集体讨论的基础上,确立课题内容,明确研究思路,成立总课题组。按照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立项通知书的要求,在专家的指导下,完成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和论证。

(2)组建课题队伍(201*年1月201*年6月)

印发《课题指南》;成立地区指导中心;确定实验学校及实验教师;召开开题论证会;制定子课题实施方案;开展培训活动。2.实施研究阶段(201*年7月201*年8月)

按既定方案组织实施,开展专项研究活动,并分阶段对课题实施情况进行检察、评估;不断完善实施方案,改进研究与实验工作。

(1)首先要做好问卷调查,问卷的设计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学生的学”问题设计,二是“教师的教”的问题设计。做好原始资料的积累工作。(2)按照确定的子课题方案进行富有成效的深入研究。

(3)201*年9月至201*年7月分区、分片进行中期检察、评估。3.总结阶段(201*年9月201*年12月)(1)逐级进行成果梳理及子课题结题工作。(2)完成结题报告,申请结题鉴定。

【文献资料】“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实施方案

节选自《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开题培训资料(二零一二年七月十日)》(P2P5)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

研究

实施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少教多学”作为一种教学思想,它的出现反映了人们对教与学的关系的深层次思考和对以往教学实践的反思,并且准确地概括出了当代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趋势。“少教多学”触摸到了教育的核心为什么教,教什么和怎样教。“少教多学”呼吁教育工作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更具弹性的发挥空间,让学生投入到学习当中去,并强化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做好准备。“少教多学”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思考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培养上具有明显优势,其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加强对“少教多学”的研究,探索语文教学“少教多学”的策略和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少教多学”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少教多学”的过程需要强化而不是弱化教师的主导作用。

3.“少教多学”有利于实现教学重心的三个转变:一是从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变到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二是从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转变到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内外自学相结合的轨道上来;三是从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转变到传授知识与培养智能、提高素质并重的轨道上来。

4.针对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教师讲得过多,搞“满堂灌”、“填鸭式”这一弊端,“少教多学”能科学地处理好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比例关系。

5.开展“少教多学”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有利于开阔教师的视野,在更高的层次上开展教学研究,使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有更加广阔的天地,有利于促进教师向专家型和学者型教师转化。

二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是:

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课堂上关注每个学生的表现和发展,特别留意为基础较差的学生提供机会和帮助,切实让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坚持以学论教、因学定教,切实落实教学的针对性,解决“最近发展区”的问题,真正实现“少教多学”。

相信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把教学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使教学成为推进学生自主学习活动和巩固、深化自主学习效果的一种学习活动。从课内和课外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采取各种形式,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在相互帮助、相互沟通、相互质疑中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教学生学会学习的核心是学会阅读、质疑、思考和探究。这是教的着力点,是实现少教多学的关键和前提。教师都应当根据学科性质、教材特点和学生基础切实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少讲、精讲,让学生学会学习。本课题研究预期达到以下目标:

1.梳理国内外有关“少教多学”的研究成果,合理运用其中与自身教学联系相对紧密的研究成果,通过教学实践进行检验,丰富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提升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水平。

2.在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开展“少教多学”教学思想的培训、指导及学术研讨、交流活动,探索并提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少教多学”策略与方法。

3.总结有关“少教多学”教学思想的研究结论,丰富国内相关研究的内容,为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4.通过对“少教多学”理论的阐述,构建“少教多学”的原则,研究相应的教学行为策略和学习行为策略,从而提炼出适合学生需要的“少教多学”的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范式。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少教多学”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它意味着不再依赖于死记硬背的学习、反复的考试和“以不变应万变”的教学方式,更多地关注经验式的发展、自主学习、差异化教学和发展能力的培养。它重视学生思维、态度、性格和价值观的形成,力图通过教学策略和方法的创新来塑造学生的精神品格,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借鉴新加坡“少教多学”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比照新加坡所开发的投入型学习框架“PETALS”,从五个维度分别开展研究和实验:

1.教学法(Pedagogy)。教师在选择教学法时,必须考虑学习者的学习状态、学习需求、学习风格,设计适合学生需要的学习活动,追求最佳学习成效。如:探索性学习,问题导向学习,合作学习,差异教学等。

2.学习体验(ExperienceofLearning)。学习体验在于让学生的思维更加积极、活跃,主动建构知识而不是被动的接受或吸收。因此,教师设计的学习活动所提供的体验应能激发学生深入及有意义的思考,提升学生对事物相互联系的认识,以培养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3.学习环境的氛围(ToneofEnvironment)。教师营造使学生感到安全、宽松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怕出错;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调动学习情绪,以达到理想的学习成效。

4.评价(Assessment)。教学评价必须是教与学一致的,并且是持续性的。因此进行促进性的学习评价,提供定期的建设性的反馈,将有效支持学生的学习。真实性评价、多元化评价活动进入课堂之后,让学生有选择不同评价任务的机会。

5.教学内容(LearningContent)。当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产生相关联性时,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他们更深入地探索。因此,强调教学内容的真实性,让学生在有意义的情景中学习知识与内容,并用来解决现实的问题。

本课题将着眼于我国国情,开展下列基本研究:

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实行“少教多学”的必要性;中小学语文学科“少教多学”的内涵和特点;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实行“少教多学”的原则;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少教多学”的策略与方法研究;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少教多学”的课型研究;“少教多学”在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的结论与展望。

四课题研究的原则

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除遵循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的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外,特别要关注符合课题本身特征的几个研究原则:

1.明确发展性。“少教多学”教学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从人的发展的广阔角度来看待语文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及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体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的层次性,充分反映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态的发展过程。

2.突出创造性。“少教多学”的先进理念容纳了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发展,并依据语文教学原理和学生认知心理规律,科学而又有情味地组织课堂教学,开辟课外实践活动,使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得到最大限度地锤炼和开发。3.讲究自主性。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自主权交给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主动的发展、健康的发展。

4.注重实践性。引导学生乐于观察、善于分析,灵活运用看、听、说、读、问、析、写等多种方法进行语文学习,发展观察、记忆、想象、联想、表达等基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

5.强调结合性。“少教多学”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读写训练体系。它要求教师在实验的过程中把课内和课外、教法和学法、阅读和写作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6.体现兴趣性。必须及时地进行激励,营造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精心诱导学生以持久、稳定的学习兴趣参与整个学习过程。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1.文献研究法。有关”少教多学”的研究资料主要见于各种相关的谈话与学术文章中,可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并通过知网等论文专业检索手段,查询、收集、分析、整理和归纳有关的研究成果,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2.调查研究法。研究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课题研究提供充分的事实依据,明确研究的主攻方向,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3.案例研究法。本课题研究属于应用性研究,来自于教学实践,又服务于教学实践。教学案例是研究的基础和样本。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启发和指导下,对中小学语文学科各种类型的“少教多学”课堂教学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反思成败得失,并提出改进意见,通过实践检验,进一步提高研究结论的普遍意义和可借鉴性。

4.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指的是实践者在行动中为解决自身问题而参与进行的研究,其目的在于提高对自己所从事的实践活动的理性认识,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自己所遇到的问题,以期引导、改进和评价自己的决定与行动。参与课题研究与实验的教师,不仅是一个行动者,而且是一个研究者。要通过行动研究理性地分析和评价自己的教学活动,认识制约课堂教学效益的各种因素,探索新课程背景下高效教学,不断改进“少教多学”的策略与方法。

5.比较研究法。有比较才有鉴别,才可以取长补短,获得可靠的研究成果。本课题的比较研究包括:比较、借鉴新加坡“少教多学”教育改革的经验,对我国语文教学的过去和现状进行比较研究;对不同地域、不同类型学校的“少教多学”进行比较研究。

6.实践经验总结法。收集分析和归纳整理出新课程背景下优化课堂教学的成功做法和有益经验,并揭示经验的实质,使之上升到理论高度,归纳出可资利用和借鉴的规律性东西,为优化课堂教学提供指导和帮助。

六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本课题主要成果形式是论文、案例、论著、研究报告等。如:“少教多学”教学思想的理论研究系列论文;中小学语文教学“少教多学”的策略与方法研究报告;阅读教学中“少教多学”的策略与方法研究报告;写作教学中“少教多学”的策略与方法研究报告,“少教多学”在古诗文教学中的实施研究报告;研究性学习中“少教多学”的策略与方法研究报告;“少教多学”与语文学习方式的相关性研究报告等。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预计完成时间是201*年12月31日。计划分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1*年8月201*年6月)

(1)设计课题方案(201*年8月201*年12月)

在理论学习、集体讨论的基础上,确立课题内容,明确研究思路,成立总课题组。按照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立项通知书的要求,在专家的指导下,完成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和论证。

(2)组建课题队伍(201*年1月201*年6月)印发《课题指南》;成立地区指导中心;确定实验学校及实验教师;召开开题论证会;制定子课题实施方案;开展培训活动。

2.实施研究阶段(201*年7月201*年8月)

按既定方案组织实施,开展专项研究活动,并分阶段对课题实施情况进行检察、评估;不断完善实施方案,改进研究与实验工作。

(1)首先要做好问卷调查,问卷的设计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学生的学”问题设计,二是“教师的教”的问题设计。做好原始资料的积累工作。

(2)按照确定的子课题方案进行富有成效的深入研究。

(3)201*年9月至201*年7月分区、分片进行中期检察、评估。

3.总结阶段(201*年9月201*年12月)

(1)逐级进行成果梳理及子课题结题工作。

(2)完成结题报告,申请结题鉴定。

4.相关活动

课题实施过程中,课题组将适时组织各种类型的研讨活动,如:

(1)教育理论讲座、科研方法培训;举办专题研修班。

(2)召开课题年会,进行阶段性检查、评估,汇报、展示研究实验成果。

(3)邀请专家、课题组研究员及优秀实验教师赴实验校进行交流、指导。

(4)开展成果评审活动,对优秀论文、案例、著作予以奖励。

(5)与相关报刊、杂志合作,为实验教师及学生搭建展示平台。

(6)建立课题网站。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少教多学》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少教多学: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少教多学》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734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