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万全县关于民营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万全县关于民营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9 14:59:49 | 移动端:万全县关于民营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点击查看更多:民营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万全县关于民营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万全县关于民营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今年以来,按照省、市关于发展民营经济精神,我县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新思路,努力搭建全民创业平台,全方位激活市场主体,有力的促进了全县民营经济的更好更快发展。

一、政策落实情况

(一)制定配套政策措施、采取的落实措施及创新举措。制定并印发了《万全县扩大开放推进民营经济发展暂行规定》(万政字[201*]36号),明确了财税优惠政策、用地保障政策、激励奖励政策、服务推进措施、优化发展环境等一系列鼓励投资者创业的政策,全方位对民营经济发展给予大力支持。

(二)中小企业专项资金设立情况。县财政预算设立中小企业专项扶持资金500万元,用于重点项目建设补贴及贷款贴息、企业技术创新、创业辅导服务、人员培训、市场开拓等。县工信局为中小企业专项扶持资金管理部门。

(三)对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贷款和融资性担保机构风险补偿金设立情况。一是万全县民营经济信用担保商会和张家口诚兴担保有限公司担保机构资本金总额3640万元,累计担保笔数147笔,担保总额22359.1万元。二是县人民银行设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风险补偿金200万元。

(四)落实“创业辅导基地每县每年50亩地用地指标”情况。我县在武赐线万全县经济开发区规划创业辅导基地用地400亩,今年50亩用地指标划拨,用于创业辅导基地建设用地。

(五)零成本注册、税收扶持、企业上市补助与奖励、技术创新、政府采购、名牌产品奖励等政策落实情况。一是坚持“非禁即入”原则,除国家明令禁止的行业、领域外,一律向县内外投资者开放,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设置限制条件。全面落实国家和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符合条件的,税务部门及时办理税收减免手续。二是对年新增销售收入3000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按其当年新增地方税收财政留成部分的20%给予支持;对税务主管部门确认、纳税后提出申请的小型微利企业,给予一定额度补贴。三是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拟上市民营企业申报材料经中国证监会受理后,县财政给予一次性补助50万元,企业成功上市后一次性奖励150万元。三是对新获得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的,给予20万元奖励;对新获得河北省名牌产品(含服务名牌)、河北省著名商标、河北中小企业名牌产品的,给予5万元奖励;对新获得河北省优质产品的,给予2万元奖励;对评选为河北省诚信守法企业,给予1万元奖励,并向社会公布。

(六)县政府建立激励机制情况。《万全县扩大开放推进民营经济发展暂行规定》中激励奖励政策第19条至第30条明确规定县财政对创业功臣和优秀民营企业家给予奖励。(七)“三乱”治理、行政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评比考核报同级民营办审核报批情况,县政府民营企业投诉受理机构建设及作用发挥情况。县行政服务中心设立专门窗口,办理客商政策咨询、项目受理、代理及投诉等相关事宜,实行“并联审批”和“一站式”服务。涉及多个部门的审批事项,由主办部门协调有关部门联合审批;同一个部门的行政审批事项实行“一个窗口”服务。对投资规模1亿元以上的项目,县政府指定部门全程领办相关手续。建设项目审批10个工作日内办结,注册登记3个工作日内办结。

(八)县民营经济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设立情况。成立万全县民营经济领导小组,县委副书记任组长,人大副主任、主管副县长、政协副主席任副组长,30个相关部门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工信局,联系电话为4230571。二、民营经济发展情况

(一)民营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制定及主要指标设置情况。“十二五”末全县民营经济完成营业收入300亿元,完成增加值80亿元,实现税收10亿元。

(二)201*年民营经济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完成营业收入82亿元,同比增长27%;完成增加值28亿元,同比增长22%;完成税金40774万元,同比增长2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亿元,同比增长8%。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完成营业收入22亿元,同比增长30%;完成增加值9亿元,同比增长24%;完成税金1.3亿元;同比增长19%。

(三)201*年民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情况。全县民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68个,预算投资309800万元,其中新建项目22个,总投资145800万元;扩建项目24个,总投资96000万元;技改项目12个,总投资68000万元。现已完成投资244735万元,其中新建项目完成投资117085万元;扩建项目完成投资79650万元;技改项目完成投资73600万元。亿元以上项目4个,全部为1-10亿元项目,总投资9201*万元,已完成投资73600万元。

(四)全民创业开展情况。我县在武赐线万全县经济开发区建立创业辅导基地,与浙江客商签定合作协议,成立张家口恒翔中小企业创业辅导服务有限公司,规划占地400亩,201*年开工建设。

(五)201*年销售收入1亿元及以上企业(集团)基本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全县共有一家亿元企业,为河北凯迪农药化工企业集团,201*年完成工业总产值72296万元,同比增长30%,完成增加值11411万元,同比增长28%,实现销售收入60377万元,同比增长31%,实现利润6291万元,同比增长47%。

(六)担保机构资本金规模、财政出资比例和经营效益情况。截止到12月底,两家担保机构资本金总额3640万元,财政出资600万元,累计担保笔数147笔,担保总额22359.1万元。累计增加就业2285人,增加销售收入13150万元,增加税收1000万元。

(七)产业集群发展情况。目前,我县在县城西五赐线周围建立了省级重点产业园区,产业集群规划在此建立。

(八)人才培训体系建设情况。制定全年培训方案,全年培训总数6124人,其中县级以上部门培训1018人,企业自主培训5106人。培训主要内容有企业家素质提升、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创业培训、节能减排产业政策培训、企业经营者安全生产培训、中小企业职工职业技能培训、优秀车间主任、班组长培训等。(九)民营企业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兼并重组、企业对标等情况。一是列入今年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有两家,分别是万全县水泥厂和张家口恒旭钢铁有限公司,淘汰落后产能30万吨。二是今年将河北凯迪农药化工企业集团、张家口麦尔生化有限公司、万全县汇丰热力有限公司列为节能减排企业,并监督各项指标的落实。三是制定企业对标培训方案,全年培训250多家企业,全县有7家企业列入全市对标重点企业,已完成市级培训。(十)新兴产业发展、传统产业改造的民营企业数量及推进措施。一是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业。紧紧依托张家口市区和张家口产业集聚区,瞄准大项目不断入驻集聚区、我县与市区无缝对接的机遇,全面发展新兴服务业。以服务经济发展为目标,积极引进创办新的金融机构,大力发展民间服务组织,促进小额贷款、民间担保等融资方式,推进保险、租赁等多种金融机构共同发展的现代化金融服务体系,以张家口商业银行入驻我县为契机,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二是全面推进现代物流业。以煤炭市场、万全镇粮食购销市场为支撑,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引进大集团、大项目,把我县打造成区域性商贸物流枢纽,发展成为华北地区集运输、储存、包装、加工、配送为一体的现代物流基地和北方的“陆路码头”。三是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将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优化产业结构的突破口,着力扩大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产业和新材料等新兴产业规模,强化政策支持,突破核心技术,努力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式发展。

(十一)发展民营经济工作的主要做法。一是创建服务平台,提升和强化服务职能。201*年6月,我县在全市率先成立了由县人大主任任主任,常务副县长、纪委书记、主管县长任副主任,县组织部、宣传部、监察局、行政审批中心及两办督查室为成员的企业服务中心。二是建立扶持制度,协调解决企业和项目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县级领导联系企业、县直单位帮扶企业制度,并下发了《关于县级领导县直单位帮扶企业的通知》,将全县29名县级领导和县直70个部门与90个重点企业和项目确定了帮扶关系,帮助解决企业和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并将办理结果作为各部门党政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重点企业挂牌保护制度,把对全县经济发展具有重要贡献的15家企业列入重点保护企业,县有关部门到企业进行检查必须经县政府审批备案。三是加大担保力度,有力解决中小企业贷款、融资难题。成立张家口诚兴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先后为长城液压油缸、长宇液压油缸、永春食品等11家公司累计担保贷款2496万元。四是加大奖励力度,鼓励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截止目前,财政出资近千万元对张家口长宇工程机械液压油缸有限公司、河北凯迪农药化工企业集团、河北粤华化工有限公司、万全县矿山机械厂等企业的技术创新进行奖励。

扩展阅读:关于湖州市民营经济培育发展工作的有关情况汇报

关于湖州市民营经济培育发展工作的有关情况汇报

湖州市人民政府201*年4月29日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市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汇报我市民营经济培育发展工作有关情况,请予以审议。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市经济的主体。培育发展民营经济是深入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市,全力实施增强“三力”、奋力崛起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市委、市人大十分重视我市民营经济发展,我市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了较好的环境。几年来,我市民营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关心扶持。一、基本现状

(一)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市经济的主力军

截止201*年底,全市有个体工商户110665户,注册资金达55亿元。实现总产值956亿元,销售总额99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8亿元。私营企业15084户,投资者37312人,注册资本(金)272.3亿元。全市个体工商户户均资金为4.97万元,私营企业户均注册资金达180.5万元,分别比201*年末增长77.5%和184%。

工业类民营企业71317户(含个体工业户),从业人员80.65万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634家,其中规模以上民营企业产值1619.9亿元,比上年增长28.7%,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93.9%;利税收入128.7亿元,比上年增长25.22%,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93.5%;规模以上企业从业人员29.85万人,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97.7%,比上年新增2.75万人。规模以下工业小企业从业人员51万人,实现工业产值1781亿元,实现增加值295亿元。(二)民营经济正不断提升产业层次

民营经济刚起步时,基本集中在适合个体企业进入的纺织、服装、工艺品、木制品等行业。随着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现已进入资本、技术、人才较密集的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行业。全市经认定的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52家,还有360多家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民营企业。(三)民营经济培大育强取得明显成效

201*年开始,市委、市政府作出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战略决策,制定了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政策、补充政策意见60条,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大企业大集团发展的政策,制定了明星企业、制造业龙头企业、特色优势企业、重点骨干企业的准入标准和评价考核办法,并出台了相应的财政优惠政策,每年安排1600万元用于对市明星企业的补助和奖励。我市大企业大集团的规模和家数明显上升。201*年度全市共有11家明星企业和196家重点骨干企业,重点骨干企业产值已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51%。(四)块状经济提供了重要的发展平台

我市具有46个区域特色的块状经济,在推动产业集聚和民营企业创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南浔依托建材市场的优势,逐步形成了家具制造业、胶合板、实木地板、木线条加工产业。随着木业产业的发展,集聚了周边1700多家木业企业和350多家木地板企业,成为两头在外、最具特色、产值规模达80亿元的大产业。木地板行业从没有一家规模企业,发展到201*年产值超5000万元企业41家,超1亿元企业13家,市重点骨干企业9家,获得国家免检产品8个,28家企业拥有省名牌产品和省著名商标,201*年成功获得中国实木地板之都称号。由于生产、市场、信息的高度集中,使块状经济中催生出一批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一方面,民营企业的壮大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形成了良好互动发展局面。二、主要做法

(一)着力培育大企业大集团

大企业、大集团是我市工业经济的支撑力量、城市竞争力的核心力量,对经济发展起到带动作用。为此,我市全力推进“1155”培大育强工程。

一是加强品牌建设。近年来,我市各级各部门把实施品牌战略的培育和发展作为提升大企业大集团综合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手段,科学制订品牌培育发展规划,不断开创品牌建设工作新局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到201*年底,全市拥有中国名牌8只,中国驰名商标46件(其中司法认定41件),浙江名牌产品102只,浙江省著名商标124件。品牌竞争力不断增强。全市已有1016家企业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9001),105家企业通过了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0),15家企业26个产品取得了采用国际标准证书,122家企业通过了计量检测体系确认考核。优势骨干企业在争创品牌过程中,较好地发挥了品牌的资源集聚和价值延伸作用,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珍贝羊绒衫、拜克生物农药、金三发无纺布等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在全国同行处于领先地位,升华、美欣达、金洲等一些企业已发展成为行业的排头兵。安吉的转椅、竹地板,长兴的蓄电池等区域特色经济的龙头企业,也纷纷争名创牌,名牌产品的经济带动作用日益显现。

二是着力推动企业上市融资。全市已有6家企业在境内外证券市场发行股票,在全省继杭、宁、绍、台、嘉、金之后,居于第七,累计从证券市场募集资金已超过20亿元,其中201*年天能动力公司在香港联交所实现挂牌上市,募集资金5.76亿元。在6家上市公司中,在中小板挂牌上市的企业有3家,在全国大中城市排名第12位,在深交所“湖州板块”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接下来的几年中,我市将有一批企业陆续登陆资本市场。目前,永兴特钢、久立特材申报材料已上报证监会;金洲管道、洪波线缆、振龙电源、中机南方、云峰新材等5家企业进入了上市辅导备案;另有长城电工、佐力药业、超威电源、诺力机械、金泰科技、利豪家具、德宏电器、金恒电脑、尤夫纤维、德马物流、恒林椅业、强龙椅业等20多家企业启动了股改上市和境外上市程序。一个层次清晰、结构合理的上市梯队在我市已基本形成。

(二)加大对中小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力度

一是完善微小企业入库培育工作。每年选择一批销售收入在350万元499万元之间的微小企业入库培育,主要为这些入库企业提供管理咨询、创业指导、经营者免费培训、营销策划等方面的服务,使他们快速成长为规模以上企业。三年来共入库培育近千家微小企业进入规模以上企业,201*年新增459家,增幅达到21%。二是着力缓解融资难问题。积极开展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工作。从201*年开始我市各银行对销售额500万元以下的工业小企业、个体工业户和部分从事现代服务业的企业给予放贷倾斜,再由省市财政按新增贷款额给予0.5%的风险补偿。201*年度各银行共向我市工业小企业、个体工业户和部分从事现代服务业的8861家企业发放贷款32.4亿元。这些企业在获得贷款后当年新增销售收入超过75亿元,新增利润近7.38亿元,增加就业岗位3.7万余个。当年新增小企业贷款16.3亿元,经省批准后可获补偿金814.9万元。着力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我市现有担保机构30家(经市经委备案管理),截止201*年底,注册资金达4.84亿元,比上年净增2.32亿元(06年为2.52亿元),平均注册资金达到1612万元,比06年增加282万元。201*年当年累计为2221家中小企业及个体经营户提供贷款担保,贷款担保总额16.6亿元,同比增长26%。据不完全统计,在担保机构的信贷担保服务下,受担保中小企业新增销售收入26.3亿元,新增利税总额2.54亿元,新增就业人员13832人。三是积极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乡镇工业功能区建设。全市19个工业功能区(园区)已经成为创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工业功能区规划土地面积122.5平方公里,历年已累计开发56.7平方公里,入驻企业1659家,从业人员12.4万多人,20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724.9亿元,同比增长33.07%。推进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全市11个小企业创业基地累计建设标准厂房119.2万平方米,累计入驻企业697家,从业人员2.25万多人。20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3.2亿元,同比增长119.8%,日益发挥出创业孵化器的作用。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共性技术服务中心建设。着力为区域块状经济内的企业提供产品研发、产品检测、产业信息共享、各类培训等服务。目前我市己经省认定4家省级共性技术中心,分别是织里童装、南浔木地板、安吉椅业和德清农产品加工检测。

四是推进区域块状经济发展。截止201*年底,全市销售收入亿元以上区域块状经济46个,各类中小企业3.7万余家,从业人数43万人左右,46个块状经济共实现销售收入1312.17亿元,约占全市工业总销售收入的65%左右,201*年-201*年,年均增长27.14%。201*年块状经济在全市全部工业总销售收入中的占比为58.43%,201*年增加到了65%,上升了6.57个百分点。在46个亿元以上的“块状经济”中,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的块状经济有个,50-100亿元的有8个,10-50亿元的有14个,10亿元以下的有21个,与201*年相比单个块状经济的规模明显扩大。块状经济不仅在经济总量上支撑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区域知名度。201*年以来,我市获得了国家级区域品牌6个,分别是中国童装名镇、中国绸都、中国毛笔之都、中国椅业之乡、中国实木地板之都和中国竹地板之都。五是实施“6855”和“9565”工程。201*年市政府实施了民营经济“6855”培育工程,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201*年底全面完成确定的目标任务。驰名商标实现零的突破,201*-201*年国家工商总局认定驰名商标5件,个体工商户从8.6万户增至10.4万户,民营企业从10183户增至13477户,有力地推进了民营经济的发展。去年,市政府为深入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市发展战略,结合省工商局“五个一万”工程,并借鉴“6855”工程的做法,推出实施民营经济新飞跃“9565”培育工程,作为今后一个时期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推进民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六是推进现代家庭工业发展。近年来,我市大力推动全民创业,想方设法,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家庭工业,兴起了创业富民高潮。我市现代家庭工业主要从事丝织业、纺织业、竹木加工业和童装加工等行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找到了出路,增加了农民收入。据初步统计,全市共有各类家庭工业1201*多户,总产值达87.7亿元,从业人员6.38万人。为提升家庭工业,各级政府积极鼓励和引导有一定规模的家庭工业进入工业园区(功能区)和标准厂房创业发展,努力缓解土地的要素制约。三、存在问题

我市民营经济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发达地区相比,无论在发展速度、发展数量、发展规模,还是在经济实力、整体竞争力上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占比不高,增速不快。截止201*年底,全市虽有个体工商户11.07万户,但在全省的占比只有6.09%。私营企业1.5万户,只占全省的3.34%。从全省各市201*年个体私营经济各项统计指标的对比分析来看,第一集团的杭州、宁波两市优势逐渐显现,总量已占全省的45%,温州、绍兴、嘉兴、金华、台州等5个市处于第二集团,而我市居全省较后。同时,近年来个体、私营经济增长速度有所趋缓,个体工商户201*年到201*年逐年增幅分别为13.81%、2.8%和6.6%;私营企业逐年增幅分别为10.83%、7.9%和11.92%,低于全省平均增长速度。

(二)规模较小,实力不强。我市民营企业规模较小,缺乏具有带动力和影响力的大企业大集团。201*年度浙江省百强企业我市上榜的4家企业,升华集团排名第47位、美欣达排名第90位、久立集团排名第98位、浙江栋梁新材排名第99位,都居全省后列。201*年我市企业销售收入超50亿元的1家,超30亿元的5家,超10亿元17家,和发达兄弟地市相比,差距还是非常大。

(三)结构不优,管理欠佳。我市个体和私营企业存在着“三多三少”现象,即商贸型的多,工业型的少;粗放型的多,科技型的少;“低小散”的多,“高大强”的少。品牌运作能力不强。省级名牌和省著名商标的数量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到去年底,全市虽拥有中国名牌8只,中国驰名商标46件,但“国字号”品牌总量还是偏少,影响力不大。大多数民营企业仍为家族式管理,没有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普遍缺乏善经营、懂管理、适应国际竞争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熟练技术工人和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管不好的现象普遍存在。

(四)资信偏低,融资困难。由于民企资产实力偏弱,管理不够规范,企业创业资金不足,难以实现较快发展,影响企业转型和提升。我市有很多骨干企业希望通过上市募集发展资金,但由于一些企业现代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历史遗留问题较多,需要理顺产权等各种关系,耽搁了企业上市进程,也错失去了企业发展的最好时机。

(五)政策偏少,力度不够。我市在鼓励民营企业发展上出台了一些政策,在引导企业发展上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扶持总量不大,对企业做大做强做优的政策引领作用还不够。(六)设备简陋,安防不足。由于安全生产意识不强和缺乏资金等原因,大量个私企业和家庭工业以较落后设备起步,利用的是闲置房屋和简陋厂房,不够规范,存在安全生产隐患,参加商业保险更少,企业自我安全防范意识不强。四、对策措施

(一)全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一是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全力推进民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是健全和完善扶持政策,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各项扶持政策,加快完善和继续出台各项配套政策措施和实施细则。三是努力缓解民营经济发展中的要素制约,要积极采取有效举措开展挖潜节地工作,盘活存量用地,加快供地速度。要鼓励银行创新金融产品,逐步缓解企业资金需求。四是创造和谐的社会劳动关系氛围,要着力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保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努力减轻民营企业负担。(二)认真组织实施两个工程

认真组识实施“1155”工程和“9565”工程,推动我市民营经济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发展模式的转变,进一步提升规模、提升质量,争取在现有基础上实现新飞跃。一是加大品牌培育力度。结合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发展规划,围绕四大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十个全国制造中心,选择具备一定条件、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作为培育对象,建立市、省和国家三级为一体的品牌培育库。加强品牌战略研究,加紧组织制定品牌建设中长期规划。积极推进品牌提升,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通过努力,使拥有的注册商标或品牌尽快成为省级著名商标或省级名牌产品,并争取成为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已在国内享有声誉的品牌要力争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品牌。二是做好成长型中小企业培育工作。积极培育“成长之星”。组织实施省“千家成长、万家培育”工程,在我市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3000万元以下的企业中筛选出30家极具成长性的中小企业作为“成长之星”给予表彰,优先对其经营管理者进行业务培训,优先推荐给有关银行业金融机构。完善微小企业入库培育工作,每年选定500家企业进行入库培育,争取在全省首开面向微小企业的财政扶持政策。引导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各类服务,力争每年有250家企业进入规模企业行列。三是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继续实施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工作,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微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争取全市小企业新增贷款达到20亿元,受惠企业超1万家。加快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备案制度,引入担保机构信用评价机制,促使担保机构上规模、上水平、上档次。争取担保机构备案数超过35家,担保总额超过20亿元。四是加快推动企业上市融资步伐。进一步加大对上的沟通和衔接工作,强化部门之间的协调,努力推动、积极探索上市扶持政策的完善和落实,尽量减轻因上市给企业所带来的额外负担,增强企业上市的信心,努力帮助企业解决好历史遗留问题。对已完成股份制改造的企业,切实加大扶持和服务力度,促使其尽快进入上市辅导备案,争取早日进入上市申报程序。围绕培养符合当地产业政策、具有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地方支柱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确定近期、中期培育企业的名单,重点跟踪扶持、引导。进一步强化上市工作的舆论宣传和引导,通过举办资本论坛等活动共同营造推动企业上市工作的良好氛围。积极引导企业充分利用境内外资本市场,通过多渠道融资,鼓励企业加大资本运作和资产重组力度,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三)加快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抓好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设立市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标准,重点培育一批市级小企业创业基地,并逐步升级为省级小企业创业基地,新培育2-3个省级小企业创业基地。加强政策引导,鼓励小企业创业基地向开发区、工业园区、工业功能区集聚。二是建设中小企业创业服务中心。加快建设中小企业创业服务中心,在提升、完善和健全已有的省级共性技术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再建一批与产业发展相匹配的产品研发中心、检测中心、设计中心、信息中心、培训中心等创业服务中心。新培育1-2个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中心。三是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和培育现代生产性服务业(软件开发、广告策划、仓储物流、中介和社区服务业),构筑“政府扶持中介,中介服务企业”的工作氛围。四是加强行业协会建设。行业协会特定的地位和作用正在逐步显现,协会要切实承担起促进产业发展,规范行业自律,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等工作,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为行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四)大力发展科技型企业

要把发展民营科技企业作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突破口,放在战略重点的位置。淘汰一批工艺落后、浪费资源、污染严重、改造无望的企业;改造一批产品有效益、工艺设备落后但通过改造可以达到环保要求的企业;发展一批规模效益好、科技含量高的龙头企业集团。调整民营企业的产业结构,促进民营企业整体创新,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鼓励私营企业的技术开发、项目开发,对民营科技型企业发展实行政策倾斜。制定民营企业人才培训计划,加强对企业高层经营管理人员、中高级技术工人培训和个体业主的培训。每年选择一批民营企业高层经营管理人员进入国内外大专院校参加学习深造,组织民营企业经营者外出考察取经,创建企业家俱乐部,为企业家提供交流平台。鼓励各类院校、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开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职业培训。(五)加大块状经济培育力度

到201*年,全市块状经济总销售收入力争年均增长达25%以上,占比达到全部工业总销售收入的68%以上;百亿销售收入块状达到5个以上;建成优势产业集聚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功能区)20个;建成具有明显产业集群特征的区域经济2-3个;培育建设10个以块状经济为依托的区域品牌和1-2个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著名区域品牌的目标。一是加大规划的引导和政策推动力度。块状经济的发展区域可根据《湖州市“十一五”生产力布局规划》和《湖州市“二三三”产业结构调整方案》等规划,将产业集聚发展和城市发展相结合,把特色园区的建设和小城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整体规划,同步推进。鼓励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化方向发展,研究出台块状经济发展标准。针对我市实际,实施一些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尤其是对发展较快的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和成长性行业,在用地、资金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加快促成块状经济产业的集群化发展。二是提升区域技术创新水平。加快企业设备改造和技术更新步伐,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提升产业层次,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加大科技投入,鼓励条件相对成熟的企业,建立厂办各类研发中心,探索构建行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为区域块状经济提供更加有效的技术服务。三是引导块状产业逐步向各类工业园区集聚。加强各类工业园区硬件建设,不断改善公共设施等基础条件,使工业园区成为发展区域块状经济的主阵地。加强和规范工业园区运作机制,有关部门要定期对各类工业园区进行调研和指导,促进园区健康发展。引导龙头企业、优势企业向园区集聚,努力把各类园区建设成为行业的产品生产中心、科技进步中心、信息发布中心,使园区真正成为区域块状经济的主平台。四是发挥行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和中小企业的基础作用。充分发挥龙头企业、骨干企业在品牌、创新、质量等方面的引领作用,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辐射,更有效地促进资源和要素的合理配置。鼓励竹业、木业、动力能源行业、环保产业、包装印刷业等大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依托自身资金、技术、市场等综合优势,以产业链为纽带,带动区域中小企业为其配套。发挥中小企业在块状经济中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推动中小企业加入大企业的产业链和销售网络,提高产业专业化分工水平。五是着力培育专业市场。突出抓好童装业、竹制业、转椅业、轻纺业、木地板业等一批重点专业市场,使之成为产业集群的产品销售中心、价格形成中心、物流配置中心和信息传导中心,推动区域性市场向跨区域、开放式的市场拓展。

(六)推进家庭工业的整合和集聚

按照“培育一批、规范一批、提升一批、整治一批”的思路,推进家庭工业的整合。对家庭工业比较发达的地区,继续实现量的扩张,质的提升,形成统一经营、分散加工的发展态势,发挥其幅射和吸纳功能,发展规模经济。进一步发挥工业园区的集聚功能,鼓励和引导有一定规模型的家庭工业进入园区发展,并在生产要素等方面给予优惠扶持。与此同时对一些作坊式的家庭工业要进行整合改造,创造条件,集约发展,不断提升。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万全县关于民营经济发展情况汇报》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万全县关于民营经济发展情况汇报: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点击查看更多:民营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万全县关于民营经济发展情况汇报》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711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