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演讲致辞 > 发言表态 > 全市文化工作会议交流发言材料(歌舞团)

全市文化工作会议交流发言材料(歌舞团)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9 10:53:18 | 移动端:全市文化工作会议交流发言材料(歌舞团)

全市文化工作会议交流发言材料(歌舞团)

全市文化工作会议交流发言材料

积极拓展演出市场强化剧团内部管理

XX市歌舞团是一家县级文艺团体。在市场经济的洪流中,我们尝遍了酸甜苦辣,经受了摸爬滚打。一家剧团的健康生存,拓展演出市场和强化内部管理二者不可偏废。但就我们的经验,二者之间并非简单的并列,而是自行车的前后轮。不借助拓展演出市场这只前轮,剧团就没有出路,强化内部管理也就无从谈起;不依靠内部管理的驱动,剧团也难以前行,只能坐以待毙。二者的辩证关系我们感触至深。借此机会,将我们的一些做法和体会向各位领导作一汇报。

XX市歌舞团现有在编职工38人、人事代理职工28人。正常情况下,全年各项固定开支约需170万元,市财政年拨款201*年8月才由26.9万元增加到50万元,资金缺口超过120万元。按目前演出成本核算,全年演出收入和其他收入需达220万元才能维持运转。这一严峻的事实告诉我们,市场是我们赖以存活的土壤,离开演出我们只能沦入“低保户”的生活困境。为此,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只有以积极的姿态应对市场的变化,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

一是以节目创新激活市场。当地剧团当地演出,顾虑在一个“审美疲劳”现象唱来唱去那几付嗓门,上来下去那几张面孔,时间一长观众也就不想再看。针对这一弊端,我们在节目创新上做文章,歌舞、小品、小戏、表演唱、诗与画、锣鼓说唱……同样是这些熟面孔,节目却在不断翻新,形式也在不断变化,对观众也就形成了足够的吸引力。甚至,我们团的一些歌手、演员,在XX也拥有了自己的“粉丝”团队。

二是以新颖创意培育市场。一些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从他们的工作职能考虑,很需要扩大影响、宣传造势,问题在于找不到恰到的结合形式。这时候,一个良好的创意,带来的往往是数场甚至数十场的演出合约。近年来,我们相继为大富豪啤酒集团及XX市信用联社、计生委、政法委、国税局等十多家单位出点子、搞策划,以新颖的创意激起他们邀请演出的热情,“培育”了多达200余场演出。

三是以优质服务稳固市场。针对本地学校市场,我们开展“售前服务”,免费为校园活动提供灯光、音响及排练辅导。这一举措使得XX市各所学校都成了我们的朋友,“送戏进校园”活动已持续多年。近年来,送戏下乡活动不断升温,虽说每场仅能获得3000元的财政补贴,但我们坚持优质服务,严把演出质量关,从而在XX市广大农村也形成了很好的品牌效益。听说市歌舞团来演出了,总是观众云集,掌声、笑声连汇一片。

四是以新型装备争取市场。201*年以前,我市大型活动一般都依靠外请队伍、外租设备,我们只能靠打杂吃点残羹剩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201*年,我们大胆以演员集资和团领导房产证贷款方式,筹措近30万元,添了一批新型装备。鸟枪换炮,实力倍增。5年来,我们差不多承揽、参与了XX市内的所有大型活动,也得到了中央电视台、总政歌舞团等单位、团体的认可和好评,承接上海、杭州等地的演出任务,也就有了足够的底气。

五是以优良信誉拓展市场。实践告诉我们,要想取得良好的演出收益,仅仅依靠本地市场的疲劳作战是不够的,必须向外拓展,争取更大的“蛋糕”份额。为此,我们提出了“做免检产品、打XX品牌”的口号,每接到一个外地演出任务,从策划到创作、排演,乃至舞台装中

一根电线的隐藏、演出过程中一段音乐的衔接,我们都一丝不苟,力求尽善尽美。良好的信誉,使得我们的演出市场不断扩展,从江北走向江南,从江苏走向浙、沪、皖、闽,从县级小城走向上海、南京、杭州等大都市。

实践让我们体会到,加强内部管理是剧团发展壮大的原动力。为此,我们做到:

一、坚持以人为本,同气同声同心,建立和睦和谐的团队文化。一家县级剧团,舞台不如别人闪亮,名气不如别人响亮,发展前途也不如别人光明,靠什么去凝聚人心?我们认为,只能依靠人性化管理,同气相求,同声相应,同心相谋,建立和睦和谐的团队文化。

近几年,我们相继从安徽、江西、广东招收了3批新团员。初来乍到,怎样才能让这些十六七岁的小演员安心工作,让他们的家长放心?我们采用的是保姆式的服务吃饭有人烧煮,睡觉有人陪伴,逛街有人领路,想家了有人促膝谈心,甚至连开销花费也有人帮着理财算帐。很快,这些小演员都适应了我们团的生活,逢年过节度完假,无须催促,总能按时归队。几个女演员私下里议论:回到家都过不惯了,还是团里热闹,有意思!

在外演出,我们坚持倡导“骑士精神”和“绅士风度”,要求男团员照顾女团员、老团员照应新团员、团领导关心演职员。无论是谁过生日,团里都不会忘了送上一盒生日蛋糕;团员有个头疼脑热,马上安排去医院诊断治疗;如需住院医治,我们总是送去花篮、水果。甚至对职工家属子女也做到一视同仁。如此,演职员们都把剧团当成了可以依靠的家。即使闹点小情绪,有点小矛盾,也总能很快化解。每年春节前夕,全团新老职工、家眷子女欢聚一堂,齐唱一曲我们的团歌《和谐一家亲》,

心里热乎乎,眼眶湿漉漉,大家总能感受到一种浓浓的家庭亲情和氛围。

二、借助多种渠道,提升团员品位,培育奋发向上的团队精神。人性化管理的终极目标,还在于培养人的良好素质。多年来,我们坚持把提升演职员的品位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争风吃醋、打架斗殴、违法乱纪等其他演出团体屡见不鲜的坏现象,在我们团已基本绝迹。

作为县级剧团,演职人员的文化水平、业务技能以及创新能量都存在先天不足的局限。我们一是积极鼓励演职员参加各种自学考试,形成以热爱学习、喜欢看书为荣的良好氛围;二是挑选有潜质的演职员去大专院校或高级编导班培训,路费、学费、住宿费都由团里支出;三是鼓励演员争取各种参赛机会。舞蹈演员殷晓莉从北京舞蹈学院学习回来,独立承担了“十六运”大型舞蹈《金秋唱红火》以及亚洲艺术节花车巡街表演《映日荷花》的编蹈任务,受到领导和专家们的一致好评。本人和葛豪、顾敏、吴永聪等十余名演员相继在全国小品大赛、推新人歌手大赛中获奖。

201*年、201*年,我团组织的XX子戏表演2次应邀去韩国演出,今年春末将再次赴韩。走出国门,开阔了演员的视野,也增添了我们与客户签订演出合同时要价的法码。团员们自报家门时,也都有了一份自豪感。

三、细化管理规则,实行聘用上岗,打造令行禁止的团队作风。演员往往个性张扬,这给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强化内部管理,必须有章可循。经反复研究,我们制订了一份内部管理制度《歌舞团工作手册》,就日常行为规范、岗位职责作了详细要求。全团上下人手一册,对照执行,并实行统一考核。比如,不管是否演出,只要不放假,我团每天早晨都要集中点名,无故迟到或缺席一次,一律扣奖金20元,五

年多持之以恒。如今,团员们都已形成了“放下早饭碗,就往团里赶”的习惯。

自201*年始,我们就实行了岗位聘用制。根据歌舞团的实际情况,我们要求所有人员第一竞聘岗位必须是演职员,可兼职另一行政岗位,辅之以奖惩分明、合情合理的分配制度。全团所有人员的工资发放标准=档案工资的75%+工龄职称补差+演出补贴+其他补贴(午餐补贴、化妆补贴、兼职补贴、岗位补贴),演出补贴每场为30元至40元。如此,参加演出的场次越多,挣得的报酬也就越高,谁都想着多参加演出,人浮于事的现象不复存在。平时留在团里看家的,常常只有一名退休后返聘的清洁员。

懒散慵倦、拖拉磨蹭的现象,差不多是文艺团体的通病。但我们团由于管理细致、职责明确,形成了有令必行、有禁必止的团队作风。集合,三五分钟全体到场;外出,人可以候车决不让车候人;搭制舞台,分秒必争,井然有序;演完卸台,人人动手,各司其职。一些演出经纪人深有感触地说:“和XX市歌舞团合作,我们特别省心,什么事都不要多操心,也就格外的舒心!”

四、领导以身作则,处处严格自律,形成一呼百应的团队合力。我们团现有1正3副4位团长,全都是由普通演员选拔上来的。就业务水平看,也是团里演出的骨干,在团员中间也都有着良好的人际关系。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自我严格要求身为团长,必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除少量岗位津贴外,没有别的任何特殊待遇。

作为演出团体,免不了常常外出演出。我们4位团长也都以“大哥”身份自居,自觉关心照顾全团兄弟姐妹。坐车赶路,团长最后上车,没了座位就站着;装台拆卸,团长带头劳动,挑最重的活儿;安装灯光布

景,最危险的天桥也由团长们爬;晚上休息,铺位总让演员们先挑,最后剩下的给团长。演员们无不心服口服,感叹说:“我们的团长们乌纱帽最小,吃的苦却是全团最多的!”

除了少量财政拨款,我们的每笔收入都是演员们用心血和汗水换来的。在财务支出上,我们严格自律,财务公开。每笔支出、每张发票都须经手人、证明人、分管团长、团长签字后方能报销。这样就有了足够的说服力,全体演员也就愿意与团同甘共苦,开拓市场,从而形成了一呼百应的团队合力,拓展演出市场的潜能也得到了最充分的发挥。

依靠拓展演出市场,凭借强化内部管理,我团近年来步入了一个良性发展阶段,外在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营业性演出收入由201*年的40万元增加到201*年的220万元。借助党的十七大东风,我们正高扬风帆,小心翼翼地在市场经济的海洋中一步步探航前行。我们也期待着各级领导和业内同行能给我们以驱动的东风,驶向更为广阔的风平浪静的洋面,领略更为美好的风光。

扩展阅读:全市文化工作会议交流发言材料(县区文化局)

全市文化工作会议交流发言材料

“草根”文化飘香

XX市民营表演团体红火发展

XX是一个有着近1600年历史的千年文化古城。在传统文化浸润下,XX市的民间表演艺术源远流长,以“杖头木偶”为特色的XX木偶享誉国内外,XX民歌《倒花蓝》、《探妹》、《挑担号子》收进了《中国民歌集成》。植根于丰厚人文和艺术土壤的XX民营文艺表演,成为农村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发展现状

XX市的民营表演团体,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快速发展于九十年代,目前进入了稳定和繁荣期。总体来说呈现出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演出队伍庞大,覆盖面广。201*年底,全市登记在册民营表演团体113个,覆盖全市所有乡镇;从业人员1000多人,其中艺校毕业生近100人;年均演出25000多场次,观众800多万人次,演出和相关产业收入超过1.5亿元。大多数剧团常年处于演出饱和状态,九华通剧团等一批团队今年全年的演出计划已经排满。剧团常年活跃于群众之中,足迹遍布全市镇村以及周边县市,有的还逐步走向城市,成为一支不在编、不吃“皇粮”、深受农民欢迎的文艺大军。

(二)角色定位准确,市场广阔。XX的民营表演团体扬长避短,把国办表演团体不大涉足的农村和边远地区作为发展空间,始终把服务重点放在基层,把服务对象锁定农民。无论是团长还是普通演员,基本上都能集编导、演出、剧务于一身,台前幕后、戏里戏外样样都

干,大大降低了演出成本,收费适中,与农民承受能力基本相称。他们不苛求演出场地,因陋就简,田间地头、广场空地都能成为舞台,从而也为其生存和发展赢得了广阔的市场。

(三)内容贴近生活,丰富多彩。XX民营表演团体的演员是农民中的文化人,与农民同根同生,相知相亲,对农民群众喜欢什么节目心知肚明。他们从节目的内容到形式都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内容覆盖时事政治、社会公德、法律法规、生活趣事等方面,形式有僮子戏、戏剧、曲艺、小品、歌舞等,戏里戏外真情感人,台上台下互动共鸣。

(四)管理简便易行,灵活多样。民营剧团有别于专业剧团,不受编制、人员性质的限制,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简便、灵活、易行、有效的管理方法。在人员管理上,团长与演员是合同关系,有双方协商签定的条款约束;在资产管理上,按照个人投资或共同投资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管理方案;在收入分配上,有的按演员等级水平发薪水,有的按角色确定出场费,体现多劳多得,促进出人出戏。

二、积极作用

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表明,XX民营表演团体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繁荣农村先进文化的新资源、推动农村先进文化的生力军。

(一)是农村演出市场的拓荒者。改革开放初期,农村一度面临“戏荒”,专业艺术表演团体跑城市、赶场子,很少到农村演出。民营表演团体抓住机遇,填补“空白”,抢占农村广阔的演出市场,使农村演出市场不再“抛荒”,逐步复苏,日趋繁荣。如今,XX市农村逢年

过节、婚丧喜庆请剧团表演,已成为一种新的文化消费时尚;扶老携幼赶场子、乐此不疲看表演,已成为农民新的生活习惯。

(二)是农村和谐文化的建设者。民营表演团体植根农村,贴近农民,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建设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新人新事,使群众在愉悦中受到教育。《张三送母》、《左邻右舍》、《能媳妇》、《二亩半》、《改行》等一批由民间艺人自创、自编、自导、自演的具有浓厚农村生活气息的节目深受广大农民喜爱,为传播先进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是农村脱贫致富的自强者。民营表演团体在获得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一般演员年平均收入2万元左右,多的可达3万元以上,团长收入则更高。为了把事业做大做强,不少剧团愿意投入、舍得投入,购置先进的音响、灯光器材,重金招聘艺校毕业生和有文艺特长的人员加盟。他们在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一路领跑,一路风光。

(四)是农村文化产业的催生者。随着农村民营表演团体的不断壮大和演出市场的日益繁荣,一批演出经纪人和中介服务组织相继出现。他们有的在剧团和群众之间牵线搭桥,提供信息,为剧团找场子,为场子找剧团;有的帮助联系舞台出租、道具运输等业务,拉长了演出市场的产业链。据不完全统计,XX市共有演出经纪人50多人,舞台出租、道具运输、剧目创作、服装制作等相关从业人员100多人。这不仅转移了农村部分剩余劳动力,同时也使农村文化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

三、管理思路和方法

XX民营表演团体成长、发展、壮大的历程,也是文化部门不断探

索、加强引导、规范管理的过程,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思路和方法。

(一)解放思想,为民营表演团体的生存营造环境。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演唱僮子戏的民间艺人悄悄搭起小戏班,在地头、场头演出传统剧目,对缓解农村“戏荒”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有部分内容含有封建迷信或低级趣味。是“扼杀”还是“放生”?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文化部门一方面积极争取领导支持,另一方面加强引导、科学管理、强制入轨。一是通过考试、登记、发证,把对民营表演团体的管理纳入议事日程,纳入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二是制定民营表演团体演出管理办法,定期召开例会,帮助民营表演团体逐步走上规范管理、健康发展的轨道。三是帮助民营表演团体审查、修改、创作剧(节)目,创新演出形式,实现了由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的转变。经过若干年坚持不懈的引导和管理,民营表演团体的社会形象得到了改善,地位和作用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为了把XX市民营表演团体的“蛋糕”做大,我们还鼓励和支持外来民营表演团队在XX登记注册,参与市场竞争。目前,市外注册人员近100人、注册团队13个,活跃了XX的演出市场。

(二)主动服务,为民营表演团体的成长增添后劲。一是组织开展业务培训。把民营表演团体的人才培养纳入全市文艺人才建设规划。近年来举办了4次规模较大的培训班,先后培训300多人次,经过培训的演员大多成为业务骨干。二是量身定制演出剧本。为解决民营表演团体演出内容老、演出形式旧的问题,组织专业创作人员为其创作剧本。近年来共创作剧本100多个,修改剧本50多个,大大提高了演出质量。曲艺节目《改行》获第二届江苏省农民艺术节二等奖。三是

适时组织文艺调演。二十多年来累计组织民营表演团体文艺调演12次。通过文艺调演,加强交流,切磋演艺,促进出人出戏。四是定期组织总结交流。组织民营表演团体负责人和骨干演员交流经验、探索做法,帮助他们开阔眼界,拓展思路;同时组织赴河南宝丰等地学习考察,借鉴外地经验。五是鼓励参与公益演出。节庆和重大活动期间,组织他们进行公益演出,扩大影响。不少镇通过举办农民艺术节等形式,组织民营表演团体演出,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正是这种年复一年的服务推动和培育扶持,XX市民营表演团体得以由小到大、由弱走强,成为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农民自己的文艺队伍。

(三)科学管理,为民营表演团体的发展提供保障。民营表演团体有别于专业艺术团体,队伍和演出地点分散,管理工作面广量大。我们始终坚持以管理求生存、以管理促发展、以管理促繁荣,基本形成了一套适合民营表演团体的长效管理机制。一是坚持法规管理。定期和不定期组织民营表演团体演员进行法律法规培训,增强法制意识,保证演出内容和形式积极向上,健康文明。二是坚持机制管理。初步形成了文化稽查大队全面管理、镇文化站辖区管理、民营剧团协会自我管理的网络管理体系。市民营剧团行业协会章程规范,组织健全,活动正常,促进剧团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我们还在全市聘请了100多名义务监督员,加强有效监督,保证民营剧团健康、持续发展。三是坚持导向管理。为激励民营表演团体上档次、争效益、扩影响,从201*年开始在全市民营表演团队中开展“星级剧团”评比活动,每年进行一次考核,每两年进行一次星级评定。根据剧团的整体情况分5个等级,对规模大、效益佳、反响好和公益性演出多的团队授予五星级牌匾。引导和促进剧团争先创优、做大做强。四是坚持

稽查管理。及时查处违规演出行为,取缔无证演出活动,规范净化演出市场,促进农村演出市场繁荣发展、有序发展。

如果说XX民营表演团体有一定特色的话,应该是省、市文化行政主管部门正确领导的结果,也是社会各界理解支持的结果。国家文化部、省文化厅领导多次到XX市调研指导工作,《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新华日报》、《扬子晚报》、《江苏文化周讯》以及江苏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对XX民营表演团体多次予以宣传报道。201*年南通市文化局在XX市召开民营剧团管理现场会,201*年省文化厅在XX市举行全省首届民营表演团体优秀剧(节)目调演暨全省民营表演团体管理工作座谈会。九华通剧团被评为江苏省“服务农民服务基层先进集体”,受到省委宣传部和省文化厅表彰。

虽然我们在民营表演团体培育管理方面取得了一点成绩,也探索和积累了一些做法。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XX民营表演团体规模偏小、剧目更新不快、管理难度不断加大的问题依然存在。我们将高点位定,科学规划,加强服务,强化管理,促进繁荣,努力把XX民营表演团体做大、做强、做出特色,不断开创民营文艺表演工作新局面。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全市文化工作会议交流发言材料(歌舞团)》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全市文化工作会议交流发言材料(歌舞团):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全市文化工作会议交流发言材料(歌舞团)》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691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