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局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工作汇报1

局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工作汇报1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9 09:12:40 | 移动端:局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工作汇报1

局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工作汇报1

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工作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

按照县创建省级园林县城领导小组的文件要求,我局高度重视,精心安排,狠抓落实,扎实推进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工作开展,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进展情况:

1、思想高度重视,健全领导机构。积极与成员单位衔接,成立了以县级领导副县长为组长,ss为副组长,统计局、气象局、林业站、中医院、财险公司及沿街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园领导小组,将责任区域进行合理划分,下发了文件,提高了认识,明确了目标,统一了思想。

2、科学制定方案,及时督促落实。通过实地察看、认真走访,摸清了包联路段的具体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科学合理地提出了彭衙北段创园工作实施方案,并以正式文件的形式下发到各成员单位,明确了责任区域、责任人、工作职责及标准要求,由领导小组及时督促落实情况,确保规范合理、符合标准。

3、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对群众宣传。多次组织全体干部对责任区域进行清扫,有效地清除了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同时对乱涂乱画进行有效覆盖,对沿街的小广告进行认真清理。及时更换破损的彩砖,拆除路西的危墙,拆除加油站地磅,修建创卫墙100余米,补植道路两侧的花草树木,安放垃圾箱,前后投入资金六万余元。另外,利用公布栏、发放创园宣传彩页加强对群众的宣传,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群众的创园意识,充分发动群众巩固创园成果。

4、充分发挥本部门优势,全力推动创园工作开展。将创园工作纳入机关日常工作,充分发挥本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大支持力度。一是方便立项,加快城乡结合部改造步伐。积极协助村委会完成了菜市场改造项目和村沉陷区治理项目的立项审批。二是努力争取更多中省资金,为创园工作奠定坚实基础。积极与省市部门衔接,为城区排雨排污系统项目、村沉陷区治理项目、城市集中供热等项目争取中省资金,目前资金文已上报市发改委。

二、存在问题:

1、资金缺口较大,单位经济困难。由于我县城市基础设施不完善,群众创园意识不强,加之各成员单位财力有限,创园工作的开展受到严重制约,干部一腔热情,但许多工作无法落到实处。

2、改造工程量大,任务异常艰巨。我局包联路段穿通老城,处于城乡结合地带,长期缺乏统一规划,需要修建和整改的工程量非常大,加之部分群众创园意识不强,任务异常艰巨。

3、地理位置特殊,管理保持难度较大。包联路段内道路狭窄,且有北关蔬菜批发市场位于其中,人流车流较大,部分商贩不听从劝告,经常出道、占道经营,使得管理和保持难度增大。

4、沿途基建较多,不利于创园工作开展。创园包联路段处于城乡结合部,沿途城内群众基建较多,特别是四马路西十字至眼镜厂路段,群众堆放物多,为创园工程实施带来巨大阻力,虽组织力量多次清理,但成果得不到保持。

5、工程系统复杂,包联单位压力较大。按照北关村的规划,彭衙路工程系统复杂,涉及地表沉陷及地下排水排污工程,造价高,创园任务大,仅凭一个单位的力量难以承担。

三、今后努力方向

创园工作的开展将极大地改善群众的生活环境,是为群众谋福利的一项民生工程,当前,虽然困难重重,但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今后,我们还将投入更大精力,狠抓创园工作,努力为群众打造一个更加舒适美好的生活环境。

扩展阅读:常州市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工作总结情况汇报

常州市创建园林城市工作汇报

常州市人民政府(201*年1月10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今天,我们高兴地迎来了省创建园林城市考核组的各位领导和专家对我市创建园林城市工作进行检查、指导。首先,我代表中共常州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对各位领导和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各位领导、各位专家长期以来对我市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以创建为抓手,全面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水平,不断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是新世纪以来,常州市委、市政府推进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建设坚定不移的工作方针。通过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201*年,我市荣获江苏省文明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先进市、全国卫生城市称号。前不久,国家环保总局正式命名我市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并来我市进行授牌颁奖。“三城同创”工作的深入开展,为我市构筑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更高平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取得突破的基础上,按照贯彻落实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进一步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今年我市又提出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绿色交通示范城市和生态示范区的新的奋斗目标。围绕创建园林城市,今年以来,我市坚持突出重点,按照既注重量的扩大、更注重质的提高的工作思路,狠抓各项创建措施的落实,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明显成效。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形成了创建工作合力

创建园林城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增强城市环境竞争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工程”,也是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力争“两个率先”,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造福全市人民的“民心工程”。为全面推进创建工作,我市从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入手,加强了对创建园林城市工作的领导,创建工作得到了全市上下的广泛理解、关心、支持和参与,为园林城市创建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一)领导重视,建立了完善的创建工作机制

年初市委、市政府专门召开了“打造绿色常州、创建园林城市”动员大会,对创建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下发了创建园林城市实施意见,成立了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创建园林城市指挥部。指挥部定期开展督查、考核,及时协调解决创建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市人大、政协专题讨论园林绿化和“创园”工作,

对城乡绿化建设和“创园”工程进行视察。创建指挥部办公室根据创建工作目标,将创建工作任务逐一分解落实到各级、各有关部门。各级、各有关部门也都将创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层层建立创建工作目标责任制,按照相互配合、密切协调的工作要求,组建了工作网络,做到了目标明确、责任到人、措施到位、真抓实干。金坛、溧阳也同步开展了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全市形成了市区联动、市县同创、整体推进的园林城市创建格局。

(二)强化宣传,形成了浓厚的创建工作氛围

创建园林城市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社会性、公益性事业,必须全社会动员、全民参与。为推动园林城市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我市充分利用各新闻媒体全方位、多视角地宣传创建工作。创建办开通了创建园林城市专题网站,定期编发创建工作简报,及时沟通创建工作信息;制作了大型公益广告,与市妇联、团市委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宣传活动,进一步扩大创建活动的影响力。宣传力度的不断加大,使创建园林城市的重要意义更加深入人心,提高了广大群众参与创建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

(三)全民参与,强化了良好的创建工作基础

根据《常州市实施〈江苏省全民义务植树条例〉办法》,进一步加强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在外环路、通江大道、东方大道、园艺博览园、312国道、淹城森林公园以及城北污水厂等处辟建了义务植树基地,总面积超过100公顷,适龄公民义务植树尽责率逐年提高,市区每年都在80%以上。市四套班子及市纪委、军分区领导带头集体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各辖市、区和各部门、乡镇也都定期开展有组织的义务植树活动,未完成义务植树相应劳动量任务的单位均按规定缴纳了绿化费。全民义务植树的形式日趋多样化,市绿化委员会、园林局先后组织开展了“百万人植百万树,我为绿色常州献真情行动周”和“树苗赠市民,共绿常州城”活动,得到市民群众的广泛关注和热情参与,为动员更多的群众见缝插绿、消灭绿化死角创造了条件;群众认建、认养绿地活动在我市也开展得有声有色,许多单位和中、小学校都主动无偿承担了街头公共绿地的管养责任;许多社区退休老党员、老工人自发领养小区绿地,通过向全市发出“发挥余热作贡献,义务护绿为人民”倡议书,号召全市退休工人加入义务建绿护绿活动;各中、小学开展了“争当绿色卫士”、“爱我家乡这片森林”等主题教育和绿化知识普及宣传教育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园内外环境绿化义务劳动,植树纪念已成为成人仪式的重要程序,增强了广大青少年的绿化意识,取得了“树木”与“树人”的双丰收。

二、明确目标、落实措施,创建工作有序推进

创建园林城市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通过创建,既要实现城市绿地率、绿化覆盖率的较大增加,又要全面提高城市绿化工作水平,促进城市人居环境的进一步改善,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围绕提高创建工

作水平,我市着重抓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坚持科学指导。为保证创建工作的顺利推进,我市一方面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学习先进城市创建园林城市工作的成功经验,邀请有关专家来常对我市的创建工作进行调研、提出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明确了创建工作的重点和方向,为制订切实可行的创建工作方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认真开展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相关课题的研究,按照充分利用自然山水、传承历史文脉、展示现代文明的要求,精心组织《常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编制工作,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通过调研、编制、论证、公示等环节,目前,该规划已经通过专家论证并正式批准实施。根据《常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远期我市市域绿地系统将形成“一区三沿六林”的布局体系。一区,即“一个生态保护区”,指面积约400平方公里的溧金丘陵生态保护区;三沿,即沿江、沿河、沿路两侧建设绿色开敞空间和防护林带,构筑生态廊道,形成有机生态网络;六林,即“6个森林公园”,在沿太湖、长荡湖地区、清明山、芳茂山等地区结合现有的自然资源,建设郊野森林公园,具体为竺山森林公园、湖森林公园、小黄山森林公园、横山森林公园、新芳桥森林公园。市区特别是重点规划区将全力打造“三圈六轴拥翡翠,青山碧水秀龙城”的生态城市,形成“三圈、六轴、九园、多点”的绿地布局模式。三圈,即三个滨水绿圈,外圈是沿德胜河、沪宁高速公路南侧人工河、横塘河、采菱港、新京杭大运河两侧建设防护绿地;中圈是沿老运河、关河两侧建设景观绿地;内圈是沿环城市河两侧建设景观绿地。六轴,指沿中环与外环之间六条主要的放射状水轴,即新藻江河、北塘河、龙游河、南运河、老运河常新路段、老运河常戚路段。九园指翠竹公园、东经120公园、世纪公园、白荡公园、五星公园、青枫公园、新闸公园、薛家公园、横塘河湿地公园。多点即清凉立交、中凉立交、凌家塘立交等多个景观节点。重点规划区绿地建设重点是实施“33122”工程,即在居民居住较为集中的区域保证居民出行300米左右有一处3000平方米以上的街头绿地,居民出行1000米左右有一处201*0平方米以上的公园绿地,每个城市组团至少规划1个20公顷以上的公园绿地。全市的基调树种为广玉兰、香樟、桂花、银杏、垂柳以及月季和竹类,以达到“春天花团锦簇、夏天绿树成荫、秋天层林尽染、冬季绿意葱茏”的城市绿化效果。

二是坚持拓展思路。创建园林城市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建设资金短缺是制约城市绿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园林城市创建工作中,我市积极探索创新机制,努力多渠道筹措城市绿化建设资金。在充分发挥城建集团、交通产业集团等现有投资主体作用的同时,又注重培育新的市场主体,努力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绿化建设,形成多元化的绿化建设投融资体制。重视社会资金在城市绿化建设中的作用,将地块开发与绿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积极研究新的“开发

带绿”的城市绿化建设模式;严格新建项目的配套绿化建设标准,在保证面积达标的基础上,也对绿化建设质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积极研究制订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政策措施,探索建立投资者、经营者、管理者多元化、责权利相统一的新机制,按照“谁造林、谁经营、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和推动民间资本投资林业。进一步完善义务植树造绿的政策,采取共建、捐建、认养、认管、绿化达标、转让冠名权及广告权等多种形式,发动全社会参与城市绿化建设。充分发挥各类社团组织的作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创建活动,把创建工作向社区、向家庭延伸,在提高全社会园林城市创建意识的同时,丰富了创建活动的内涵。

三是坚持各项创建工作的有机结合。创建园林城市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居环境的根本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和市容卫生水平的提升也是创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我市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环保模范城市工作通过了国家级考核的情况下,围绕创建工作的进一步深化,我市坚持将巩固“创卫”“创模”成果与创建园林城市、绿色交通示范城市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深入开展水、气、声环境治理和市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各项创建工作相互依托、相互促进,有力地促进了创建园林城市工作的全面开展,进一步提高了创建工作水平。

三、突出重点、攻坚克难,创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我市城区山水资源缺乏,创建园林城市有比较大的难度。今年以来,我市以园林绿化重点工程为重点,以道路景观绿化为突破口,大力实施城市建绿、增绿工程,目前,创建区绿地率达到了32.66%,绿化覆盖率达到了37.56%,人均公共绿地7.5平方米;全市主次干道基本形成林荫路系统,江、河、湖水体沿岸绿化良好;居住小区、单位绿化加快发展,全市现有省级及市级园林式单位93个,园林式居住区60个;现有绿化达标单位800多个,其中市区绿化达标单位355个,达标居住区103个;建成生产绿地面积196公顷,占创建区面积的2.1%左右;城市公园、广场、风景区建设充分体现“绿化为本、文化为魂”的理念,突出植物造景,注重增绿美化;按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划定了各类绿地的绿线。城市绿化建设的主要指标均已达到了省级园林城市标准。

(一)大力实施重点绿化工程建设

努力克服城市建设中土地、资金、拆迁等诸多矛盾,千方百计攻重点、化难点、解热点,近年来先后建成了五星公园、翠竹公园、淹城森林公园一期,实施了人民公园、兰园、芦墅公园敞开扩建和文化宫广场改造、东坡公园扩建工程,建成了朝阳桥匝道、桃园路滨河、体育广场、东方广场、青果巷滨河、关河滨河、南市河滨河西瀛里段以及新城、青山、怀德等一批城市景观绿地,实施了龙江路、长江路、青洋路、东方大道、勤业西路两侧林带建设工程,今年新开工建设的青枫公园一期、荆川公园敞开扩建、武进东花园、勤业桥绿地、广化桥绿地、政成桥绿地等重点绿化工程有望于年内基本建成,关河西新桥绿

地的拆迁工作正抓紧进行。重点绿化工程的实施,保证了城市绿化面积的逐年大幅度增长。

(二)突出增绿美化,加快道路景观绿化步伐

通过努力,我市建成区总长151.7公里206条主、次干道的道路绿地达标率已达75%,已建成延陵路、晋陵北路、常武路、汉江路等园林景观路6条,红梅路、常戚路、黄山路、城北干道、常新路等20余条林荫路,城市道路绿化网络初具雏形。在道路绿化建设中,充分考虑了行道树品种的选择、植物造景的应用和综合生态功能的体现,尤其是注重了绿化品位的提高,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目前,市区道路常用的行道树品种有20种左右,其它植物近百种,并且合理配置常绿树与落叶树、速生树与慢长树、乔木与灌木、地被的比例,近年来还加强了对市树广玉兰、市花月季在道路绿化中的应用,实现了较好的生态和景观效益。

(三)深入开展单位和居住区绿化达标活动

近年来,我市积极开展单位庭院绿化达标活动,通过广泛宣传发动,强化了广大群众对城市绿化工作的认识,营造了强有力的舆论环境,使“爱绿、护绿、种绿”深入人心。严格执行“绿色图章”制度,在审批新用地规划的同时,坚持以省定单位庭院绿化标准为依据,严格控制绿地率,并在项目会审阶段,报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实行绿化一票否决制,确保绿化配套用地。坚持对单位庭院绿化实行有效监控,开展每年一度的绿化达标单位评比,对原绿化达标单位进行年检年审,检查合格的颁发奖牌并通报表彰,对检查不合格的,给予“黄牌”警告并限期整改。为进一步抓好单位绿化,充分利用城市空间,我市大力推广垂直绿化、屋顶绿化,积极实施拆墙透绿改造,内外绿化、立体绿化相结合,有效地改善了城市环境。居住区绿化从“见缝插绿,还债补缺”发展到目前的规划先行、求新求美,在优化布局形式、提高园林艺术档次上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全市居住区绿地面积已达414公顷,在城市绿地面积同步增长的情况下,居住区绿地占城市绿地面积的比例已达20%。茵花苑、润德半岛、怀德苑、天安新城市花园、御花苑等12个小区被命名为省级园林式小区。

(四)结合环境整治,大力增绿添绿

结合市容环境综合整治,两年来,对92家单位总长8000多米的实体围墙实施了“破墙透绿”整治,通过改实体围墙为透景式围墙,同步实施围墙内外绿化的补种,在进一步改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同时,也使绿地面积得到了有效增加。特别是一部分内部绿化条件较好的单位实施了围墙退后建设,原沿街的单位内部绿地转化为城市公共绿地,绿地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分发挥。结合环境保护三年实施纲要的实施,大力推进中心城区污染企业的搬迁,既减少了中心城区的环境污染,又为中心城区的绿化建设拓展了空间。通过城郊结合部及中心城区“馅心村”的市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一些脏乱差的卫生死角或荒废

用地被改建为公共小游园,既改善了周边群众的居住环境又增加了城市公共绿地面积。在对37个总计470万平方米老住宅小区实施综合整治的过程中,74万多平方米的老住宅小区绿地的绿化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五)加强绿色资源保护,建立和完善长效管理机制注意加强对市政建设、“退二进三”土地收购储备等项目中绿色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建立了面积达200多亩的集全民义务植树、绿色资源保护和园林科技示范功能于一体的绿色资源基地,分别建设了三八林、青年林、国防林、同心林等纪念林地,并建立了相应的认建认养、冠名捐赠等工作机制,实现了对城市绿色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利用。严格执行城市“绿线”管理制度,确保城市总体规划和绿地系统规划的严肃性。进一步理顺绿化管理体系,积极推行“二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新模式,逐步形成市、区、街齐抓共管的绿化管养新体制,加强绿化管养市场主体的培育与规范,积极推进绿化管养招投标,不断完善市场化的绿化管养机制,绿化管养的专业化程度明显提高。坚持每月一次的绿化管养通报制度,加大考核力度,严格养护考核标准和程序。制订出台了《常州市公园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大了全市公园绿地的管理力度。强化园林绿化监察执法工作,加强对城市建设中移植树木的跟踪管理,坚决遏制乱砍滥伐树木等毁绿占绿现象。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实行有奖举报违法占绿毁绿制度,动员社会力量加强对城市绿化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的监督。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我市创建园林城市工作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但是对照园林城市创建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这次考核,为我们提供了一次极好的发现问题、排找差距的机会,我们一定认真按照何省长和各位领导、各位专家的要求,逐条整改、逐一落实,进一步加大创建工作力度,为早日实现园林城市的创建目标作出更大的努力。

以上汇报,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局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工作汇报1》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局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工作汇报1: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局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工作汇报1》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682827.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