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报告体会 > 工作报告 > 学术报告总结

学术报告总结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9 08:09:01 | 移动端:学术报告总结

学术报告总结

学术报告总结

自从201*年9月份研究生入学以来,我积极的参加各种学术活动,跟着老师也参加几次学术会议,总结起来有十次比较有意义的,这些学术讲座涵盖了大地构造、沉积、石油地质、油气成藏和油气预测方法等方面的内容,还有关于研究生学习方法和如何成才和成人的讲座,通过参加这些学术活动,我们不仅对沉积构造、石油勘探等相关领域的前沿研究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明确了自己专业学习的方向,增强了自己投身石油行业的信心,而且教会了我们该如何成才,如何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201*年8月12日,跟着老师去了烟台参加了微生物勘探技术研讨会,那时还没有正式开学,但老师为了让我们更早的接触更多的专业知识,带我们来参加研讨会。研讨会上给我印象深刻的是中山大学王江海教授的“原态微生物油气勘探技术”的讲座,他的讲座让我耳目一新,他的勘探原理是地下油气中的轻烃渗透到地表,在地表会聚集轻烃,从而会形成轻烃氧化菌的异常带,通过寻找地表的轻烃异常带带就可以确定地下油气藏的位置,这确实是一种新的勘探理念,虽然这种方法的准确性有待进一步提升,但他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勘探理念。

201*年9月7日,杨文采院士给我们做了一个“谈谈知识系统与科学精神”的讲座,杨院士的讲座深入浅出,系统的谈论了知识系统和科学精神的意义。他认为知识是有很多东西组成的,而且知识是有层次的,知识有很多载体,比如书,图书馆,博物馆,大脑等。其次杨院士跟我们谈了什么是科学精神,十年磨一剑,科学精神是严谨的,对待科学要认真,不得有半点马虎,做学问要严谨,要有哥本哈根精神。我们应该敢于追求真理。最后杨院士讲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就是七年磨一剑,一篇论文从发现现象到证明现象,最后进行建模共花了七年时间,正是由于对真理的孜孜追求,才会这么严谨的对待科学。这是我们这些年轻学生身上最缺乏的品质。

201*年10月21日,我们的校友李杰训教授给我们带来了“穿越的效果-规划人生新十年”的讲座,李老师首先讲述了自己的人生经历,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给我们讲了很多做事做人的道理,确实让我们这些还没毕业的学生受益匪浅。李老师从9个方面介绍了学生该做什么、该学什么、怎么学等一些学生非常关心的问题。然后介绍了在单位上如何与人相处,和上级和下级的相处之道,我听后感触很深。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李老师在说怎么才能成为领导,就是你必须有一样能力比别人强,那样别人才能服你,你才具有号召力,这个例子还是很有道理的。还有在李老师的讲座中我学到了人要有主见,会决断。因此,我觉得学生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做人,学会与人和谐相处。

201*年11月8日,在全国油气运移会议上,蔡希源作了“油气成藏理论新认识”的报告,蔡老师报告丰富生动,对油气成藏理论介绍的很独到,不仅让我了解了新的成藏知识,更让我对我们的石油事业充满的信心,蔡老师认为咸化环境有利于有机质的行成,淡水中的生烃深度约为3000到3500米,咸化水环境中的生烃深度为2500米到3500米。蔡老师总结了三元控藏理论,其中三元分别指断裂构造、有效储层和流体压力。

201*年11月25日,90岁高龄的李德生院士给我们做了“石油地质学与环境地质学的交叉”的报告,李院士虽年事已高,但精神矍铄,说话铿锵有力,着实让人佩服。佩服这老一辈石油工作者仍然奋斗在石油事业上,我们感到无比自豪。李院士着重强调了多学科的融合是解决现代科学问题的关键。他强调了两个方面,一个是我们要不断的提高油气的采收率,以便为我国的石油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维持经济的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又特别注意环境的保护,提倡使用新能源,如沼气,太阳能,潮汐能等。这应该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吧。从李院士的口吻中我们能深深的感受到老一辈石油工作者对年轻一代的寄托和厚望。

201*年2月4日,胜利油田的副总地质师宋国奇教授在讲堂群作了“需要注意的几个地质问题-研究方法及哲学思维方式”的报告,宋教授主要讲了目前我国油气勘探的前沿-页岩气和油页岩。世界页岩气最早在美国和加拿大开发,目前页岩气的开发技术主要有水平井和压裂技术。我国在这方面还比较薄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次讲了薄互层砂岩剖面的储层评价,他认为这是胜利油田未来勘探的重点。宋教授还讲了关于断层在油气成藏中的作用和不整合以及油气横向运移的知识。让我们开阔了眼界,丰富了油气勘探的知识,坚定了以后投身石油事业的信心。

201*年3月4日,在上海参加了施和生高工的题为“南海北部中生代构造演化及成盆机制探讨”的讲座,施老师认为南海北部及相邻地区中生代处于特提斯多岛洋和古太平洋两大构造域的连接地带,中-新生代过渡期又经历了从主动大陆边缘到被动大陆边缘的转换过程,并通过锆石测年及其他综合分析建立了“沟-弧-盆”模式,板块俯冲带位置大致沿台湾、北巴拉望一线展布。通过施老师的讲解,让我对南海北部的构造演化有了深刻的认识。

201*年5月6日,解习农教授作了南海北部陆缘深水沉积体系层序地层特点的报告,通过解老师的报告,我学会了怎么区分深水沉积体系与浅水大陆边缘的层序地层和界面,这是非常重要的。

201*年7月6日,在青岛听了杨睿关于天然气水合物的报告,

了解了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技术和现状,其中他提到对天然气水合物赋存带进行AVO属性分析,并提出了在AVO属性剖面上的识别标志,这让我清晰的认识了水合物的勘探技术,受益匪浅。

听完上述这些学术报告,我认识到参加学术报告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可以了解到各种学科的前沿知识,入学一年半以来我抓住每一次学术报告的机会,参加了多次报告,有幸见到了多位院士、专家和学者,他们在讲座中所展现出渊博的学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独到的见解深深吸引和感染了我,从中学习到了科学问题的基本分析方法及思路,受益匪浅。另外通过这些学术报告,我不仅感受了到他们面对科学问题迎难而上、严谨求索的精神,令我敬佩不已,同时也让我认识到科学求索道路的艰辛,懂得了在学习和学术研究中,应该继承老一辈科研工作者严谨求实的传统,拒绝浮躁,潜心研究,认认真真工作,踏踏实实学习,这样才能有所进步。

扩展阅读:学术报告心得体会

学术报告心得体会

陈晨09021001

学术报告一:

报告题目:面向产品创新的应用人机工程与设计技术与平台主讲人:孙守迁时间:201*.4.22

人机工程学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门技术科学,在国外,人机工程学已经有多年的发展历史,在我国,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在上世纪30年代开始即有少量的开展,但系统和深入地开展则在1980年以后。人体工程学是研究“人机环境”系统中人、机、环境三大要素之间的关系,为解决系统中人的效能、健康问题提供理论与方法的科学。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人机工程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改善设备、改善工作条件、设计防护设施和调节人机之间的匹配关系等几方面。现代人机工程学研究的方向是把人-机-环境系统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研究,以创造适合于人操作的机械设备和作业环境,使人-机-环境系统相协调,从而获得系统的最高综合效能。

今天有幸听到了浙江大学现代工业设计研究所孙守迁教授带来的《面向产品创新的应用人机工程与设计技术与平台》讲座。讲座中孙教授首先强调概念设计是产品整个设计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工作高度地体现了设计的艺术性、创造性、综合性以及设计师的经验性。

在概念设计阶段,产品各要素处于一种抽象、模糊的离散状态。这种状态既导致了设计的复杂性,同时也导致了产品的可塑性,给设计师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设计思维空间。而到设计后期或制造阶段,则要考虑到各种客观情形如产品的材料、工艺、成本等,从而大大约束了创意思维的发挥,使得产品的创新难以得到体现。因而概念设计阶段是产品创新最为集中的一个阶段。

面向产品创新的概念设计,首要条件是要建立在设计方法学的基础上,从设计思维出发,并体现概念设计的全过程;同时,要紧密结合计算机的自身特点,扬长避短,使设计师在计算机的辅助下能更加简捷、有效的完成设计工作。人机界面是人机系统中人与机之间传递和交换信息的媒介。这里的“机”并

非就是机器,而是人的操作使用对象。人机界面优化创新主要是指在产品的人机界面设计过程中的产品创新过程。这一过程从产品与人之间的人机交互角度出发,对构成产品与人发生交互关系的内容进行优化创新设计。人机界面优化创新可分为布局创新、形状创新、操作方式创新和操作界面创新。布局创新是指对整个产品功能进行划分与安排,在保证功能顺利实现情况下,尽量满足人的各种需求;形状创新与产品的布局分不开,布局形式决定了产品的外在形式,此时,形状同时要兼顾使用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人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产品的形状;操作方式创新与人的联系更加显著,人的不同部位来操作产品,将对产品的布局、形状产生影响,从而也影响了产品的整个操作界面。

由于产品不是孤立地存在于世界之中,它与使用者及使用场合有机地融为一体,我们必须要从人机系统的角度来看待产品设计是否符合人的因素。人机系统优化可进行安全性、有效性、维修性和舒适性等的分析评价。安全性是指人处在系统中是否安全可靠,对人身安全有无保障;有效性分析评价包含可及性和视野、作业空间大小和作业者之间的关系分析评价等问题;维修性分析评价就是在计算机辅助人机工程设计过程中,利用仿真人模拟真人进行维修,从而判断是否可维修及维修性能的好坏;舒适性是对整个人机系统的总体评价,以舒适性表达产品设计的宜人性。人机系统优化还包括人的能耗和劳动强度等因素的分析评价,充分保证人机系统的人性化设计。

随着我国在计算机辅助人机工程方面作出的不断努力,人机工程技术将会在产品设计方面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通过孙教授此次讲座的阐述,使我基本上对产品创新设计人机工程等相关概念和基本应用有了大致的了解。结合机械学习的相关背景,我想会对我今后学习和工作中产品创新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学术报告二:

报告题目:高速铁路漫谈主讲人:沈志云时间:201*.4.24

高速铁路是当今世界铁路高新技术的一项重大成就,是当今世界安全可靠的现代交通工具。它在许多国家得到迅猛发展,成为世界铁路的新潮流。

今天很荣幸参加了沈志云院士的《高速铁路漫谈》报告会,深深感受到了院士的风采,尽管已是白发苍苍,仍然拥有敏捷的思维。沈院士今天主要从两个方面谈论高速铁路。首先是当前高速铁路的现状,我国高速铁路已经站在了世界的顶峰,因为存在巨大的市场,但是关键技术方面我国还和国外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沈院士形容为:高速机遇,千载难逢,转眼即逝,时不我待。他希望学校及实验室能够继续为中国的高铁建设做出更多贡献,同时也提出研究生应该成为科研主力军。后来沈院士还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用真空管道来解决超高速列车的空气动力学问题。

高速铁路的发展是大趋势,高速铁路问世后,使一度被人们认为夕阳产业的铁路,出现了生机,显示出强大生命力,预示着“铁路第二个大时代”的来临。尤其是旅行时间的节约,旅行条件的改善,旅行费用的降低,再加上国际社会对人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保意识的增强,使得高速铁路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

中国地城辽阔,人口众多,资源分布不均,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铁路长期以来在中国交通运输体系中一直起着骨干作用。高速铁路的兴建和正常运行需要大批的修建人员,铁路建成后将在沿线形成大批的中、小城市,这将促进农村的城市化进程,带动沿线区与外界商品、技术、人员、物资的交流和流通,吸引资本的投入,形成新的经济发展产业群,为我国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建设提供新的发展契机。高速铁路的兴建和正常运行将创造许多新的就业机会,这将加快我国目前产业结构的调整,为企业整合合并、产业链的升级优化产生的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分流渠道,缓解了当前企业和单位的人事改革难题。同时,高速铁路作为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将推动和诱发相关产业的配套发展。

在过去的五十年中,全球高速铁路的建设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高铁以其安全性能高、旅行速度快、经济效益高、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轻等优点成为了全球铁路行业的关注焦点。我国作为对高速铁路研究起步较晚的国家,应利用好现有铁路的建设基础和积累的经验,勇于创新,全力以赴,早日实现中国高速铁路网的宏伟蓝图。

近几年我国铁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大量修建高速客运专线,例如京津城际客运专线,武广高速铁路、郑西高速铁路以及在建的京沪高速铁路等;大量运用高速动车组,其中有运营速度200km/h的CRH1/2/5型动车组和运营速度达350km/h的CRH2C/3型动车组。

随着列车速度的提高,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而我们迫切需要做的就是研究超高速带来的一系列基本的关键问题:包括超高速列车的轮轨接触动力学;弓网系统动力学;空气动力学;车辆稳定性理论;系统动力学;运行安全性理论;综合乘坐舒适度;列车控制原理8项。只有在这些基本关键问题上深入研究,才能使超高速列车获得优异的动力学性能,满足使用要求。

通过聆听沈院士的讲座,使我对产品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及与世界水平的差距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结合机械学习的相关背景,我想会对我今后学习和工作中产品创新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学术报告三:

报告题目:铁道机车车辆-铁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及工程应用主讲人:翟婉明时间:201*.5.6

中国铁路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输状态,其基本特征是“大运量、高密度、客货混运、提速重载”。这种超负荷运输方式在提高运能的同时,也严重加剧了机车车辆与线路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带来了较国外铁路更为突出的轮轨动态安全问题。传统的车辆动力学、轨道动力学理论体系,将机车车辆和铁路轨道分离成两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的研究方法,不能解决这种复杂大系统动态相互作用问题。

今天,翟婉明教授在牵引动力实验室会议厅做了《铁道机车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及工程应用》的学术报告。传统的研究都是将车辆和轨道作为两个分离的系统来研究,而翟教授将它们作为一个系统整体进行研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今天主要从学术思想、理论模型、仿真技术、现场试验验证和工程应用实践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讲解。

由于国情的不同,中国铁路与其他国家相比具有鲜明的特征。一、大运量,高密度,中国铁路在线路使用密度和运量上均居世界之最;二、客货混运。随着中国铁路的发展,客运提速和货运重载的发展战略被提了出来,一大批高速客运专线的陆续完工和主要干线重载列车的开行都使得列车和线路的相互作用问题变得十分突出,这时候就应运用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的理论来对这些情况提供安全设计,并进行仿真分析。

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的基本学术思想是:将车辆系统和轨道系统视为一个相互作用、相互耦合的整体大系统,将轮轨相互作用关系作为连接这两个子系统的纽带,综合考察车辆在弹性(阻尼)轨道结构上的动态运行行为、轮轨动态相互作用特性,以及车辆对线路的动力作用规律。在轮轨系统激扰下,轮轨之间的作用力将出现动态变化;轮轨动力作用向上传递引起车辆系统振动,向下传递致使轨道结构振动;而车辆系统中轮对的振动和轨道系统中钢轨的振动,将直接引起轮轨接触几何关系的动态变化;在轮轨接触点的法向平面上导致轮轨弹性压缩变形量的变化,从而进一步导致轮轨法向接触力的变化;在轮轨接触点的切向平面内引起轮对蠕滑率(取决于轮、轨相对速度)的变化,从而进一步引起轮轨切

向蠕滑力的变化;而轮轨接触点处作用力(轮轨法向力、轮轨蠕滑力)的动态变化,反过来又会影响车辆、轨道系统振动(包括轮对和钢轨的振动)。如此循环,耦合叠加,这种相互反馈作用将使车辆轨道系统处于特定的耦合振动形态之中,最终决定着整个车辆轨道系统的动态行为特征。

数学模型是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的基础,针对车辆轨道大系统中各种复杂因素,考虑了他们各自的影响范围,分析系统各组成的模型化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车辆轨道相互作用的垂向、横向耦合模型,包括轮轨动态耦合模型,并分别建立车辆运动微分方程和轨道结构振动微分方程,同时确立轮轨动态耦合模型;此外,还需建立相应的激励模型,以提供车辆轨道耦合系统模型的输入激励。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由翟婉明教授提出的一种新型显式数值积分法和一种新的预测校正积分法,因无需联立求解大型代数方程组,在大型动态问题求解上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成功的解决了大型工程系统的动力学分析问题。

翟教授创建了机车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全新理论体系,包括学术思想、理论模型、求解方法、仿真方法、试验方法及动力性能评价方法,结束了长期以来将机车车辆和轨道割裂开来研究的局面,为解决铁路超负荷运输状态下进一步提速和重载导致的轮轨动态安全问题提供了关键理论方法。在国际上首次系统建立了机车车辆-轨道耦合模型,包括各种典型机车、客车、货车模型以及有碴、无碴轨道模型。建立了铁路道床颤震模型,解决了散粒体道床振动模拟的国际性难题。

翟教授具有勇于探索、不畏艰难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数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地奋战在铁路科技第一线。他有着良好的科学道德和严谨的学风,谦虚谨慎,刻苦攻关。

翟教授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他经常与合作者一起深入铁路现场,进行调查研究,学习请教和试验测量。艰苦的铁路实际调查研究,换来了巨大的收获。不仅开阔了视野,而且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宝贵资料和数据,更为重要的是在实际中不断发现许多新的有价值的问题,从而使理论研究具有工程实践应用背景。

学术报告四:

报告题目:超高速地面交通主讲人:沈志云时间:201*.6.10

今天在学校国际会议厅,两院院士、我们学校资深专家沈志云院士为我们大家带来了题为超高速地面交通的专题讲座。讲座中沈院士提出要保持我国在高速铁路领域的领先优势,唯一的途径在于继续创新,率先跨入高速铁路的4G时代。

首先,沈院士在讲座中提到了胡锦涛总书记在两院院士会议中的一句话“使一切创新想法得到尊重、一切创新举措得到支持、一切创新才能得到发挥、一切创新成果得到肯定”。沈院士认为总书记的这番讲话充分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积极性,提高全社会创新意识。

中国的高速铁路发展水平目前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如何才能在世界上保持这一领先优势。沈院士指出唯一的途径在于不断创新。虽然我国的高速铁路无论运行速度还是运营里程,目前都处于世界的顶尖位置,但是,现代科技日新月异,要在竞争激烈的国际科技领域保持领先优势,就不能满足于现状,而是要继续创新。从高速铁路的发展来看,目前,国内运行的时速为350公里的高速铁路算是第三代,接下来,我国要着手研制时速超过400公里的第四代高速铁路。

沈院士透露,目前我国时速380公里的高速列车已经下线了。目前正在研制时速超过500公里的高速列车,在实验室环境下,时速超过500公里的高速列车已经跑起来了,而在试验台上,这一速度已经达到了600公里。另外,沈院士也说出了时速高于500公里的列车之所以还不能及时投入商业运营,是因为时速超过400公里之后,列车的能耗和对环境的破坏将大大增加,导致它根本无法实现商业运营。

最后,沈院士在讲座中提到了真空管道高速交通的设想,该设想提出了已经近半个世纪了,之所以还没有投入运营是因为成本很高,难度很大。然而,沈院士也针对该种技术方案的研究提出了我国的战略方案,即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实现低真空轮轨方案,第二步是实现低真空磁悬浮方案,最后第三部才是实现高真空管道。在这种条件下,机车运行速度达到甚至超过每小时4000公里。与此同时,其能耗不到民航客机1/10、噪音和废气污染及事故率接近于0。

学术报告五:

报告题目:图像相位移法与CAD二次开发主讲人:钟添东时间:201*.6.23

报告开始后,钟教授首先向我们介绍了台湾大学的基本概况以及钟教授自己近年来在CAD领域的相关研究。钟教授主要以做CAD相关领域的实际应用开发为主,在该领域钟教授承接过台湾许多企业的实际应用项目,同时在该领域也申请了诸多相关专利。

而后,钟教授为我们介绍了三维图像处理方面他们所应用的相位移法。相位移法是三维轮廓测量中的热点之一,其测量原理是光栅图样投射到被测物体表面,相位和振幅受到物面高度的调制使栅相发生变形,通过解调可以得到包括高度信息的相位变化,最后根据三角法原理完成相位-高度的转换。相位移法的难点在于投影方式和相位展开。新出现的投影仪可以在计算机的控制下改变投影图案,具有很好的适应性,但是分辨率不高;对于相位展开问题,尽管人们提出了很多相位展开算法,但是都是只针对某一种干扰,无法满足一般要求。在最后,钟教授将我们引入了本次讲座的主题,即CAD二次开发的实际应用。他向我们展示了他们科研小组在这方面的一些取得了作品,以及利用该技术在科研项目中所带来的好处。

AutoCAD自身的功能就很强大,对于一般的平面制图(比如建筑、结构方面),不使用任何第三方的软件,仅凭AutoCAD自带的基本命令,就可以完成。但如果这样的话,CAD制图就是一件很枯燥乏味、效率低下的事情,比手工制图强不到哪里去。AutoCAD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提供的是一个最基本的图形操作平台,采取开放的体系结构让用户和开发方对其进行扩充和修改。这种扩充和修改就是二次开发,直接面向的是用户,使得制图更亲切,更"人性化",比如绘制一段墙体就不再是通过绘制两条平行线来解决。

通过今天讲座的学习,对CAD方面的相关知识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增强了我对CAD相关领域学习的兴趣。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学术报告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学术报告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学术报告总结》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677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