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报告体会 > 心得体会 > 在基层中历练 在创先中成长--千名干部下基层心得体会

在基层中历练 在创先中成长--千名干部下基层心得体会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9 04:52:05 | 移动端:在基层中历练 在创先中成长--千名干部下基层心得体会

在基层中历练 在创先中成长--千名干部下基层心得体会

在基层中历练在创先中成长

自第三批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开展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置身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深深被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所鼓舞,基层干部的工作热情所感动,在服务群众中提高自己,在推动发展中锻炼自己。就结合这一段的工作实践,浅谈几点体会。

一、定位角色,明确职责。作为被选派到下基层工作组成员,应立足农村、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将自身置身于广大的农村天地之中,察民情,解民意,认真倾听农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群众服务中赢得信任,加深感情。同时按照自己的工作职责认真开展工作,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深入田间地头,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解民之所忧。认真落实好农户访谈制度。

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充分发挥下基层干部的自身优势,从解决农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和农民群众心贴心交流,手拉手帮扶,为农民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帮助农民群众千方百计筹措资金、获取信息、提供技术物资等。通过自身努力赢得了当地干部群众的信任和拥护,树立了基层干部的良好形象,使党群关系、干群关系进一步拉近。

三、开展民情访谈,畅通民意渠道。深入村社院落,田间地头,深入了解社情民意,打通民意渠道。通过民情访谈,将农户的家事、苦事、愁事以及对村集体的意见建议进行详细的登记,然后对症下药的解决实际困难。通过走访农户,与农民心贴心交流,使自己在实践中不断地积累经验,丰富自己。

四、维护社会稳定,化解矛盾纠纷。稳定是发展的前提,没有稳定的和谐环境,一切将成为空谈。当前社会不稳定的因素较多,维稳工作相当繁重。下基层干部要深入排查各类矛盾纠纷,认真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力争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之中。防患于未然,防微杜渐。

五、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丰富基层文化市场。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七一讲话精神”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使党员干部受教育,基层组织建设上水平。进一步繁荣乡村文化市场。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充分认识深入创先争优活动的重大意义,不断树立科学发展理念,为农村谋发展、破难题,以高度责任的态度、改革创新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农村工作,不遗余力的把基层的各项工作推向正确的轨道上来,努力开创农村的新风面貌。

六、加强农民的学习教育。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有利于弘扬科学、

破除迷信,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因此,可利用学教活动、板报、标语等形式大力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和经营方式,增强他们的生活信心和致富勇气,可通过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消除不和谐的因素,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此次“千名干部下基层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使我在基层中锻炼了自己,增长了才干,收获了一笔不菲的人生财富。我将继续努力做好此次实践活动,更好的服务基层,对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扩展阅读:“千名干部下基层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千名干部下基层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XX镇三二村工作组

根据县委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的总体安排部署,从11月15日开始,我被抽调到XX镇三二村驻村开展第三批“千名干部下基层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

驻村工作以来,按照“三进三同”(进基层、进村社、进农户,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要求和XX镇落实十一项(宣传党的政策、强化技能培训、化解矛盾纠纷、办好惠民实事、推动工作落实、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工作任务,我们工作组成员本着真心交流、耐心解惑、细心问难、诚心服务的工作要求,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解惑于民、施助于民,融洽了干群关系,树立了良好形象,推动了工作落实。回顾这一工作经历,对我来说是一种锻炼,收获很大,感触很深,下基层,是一种教育,更是一种心灵的洗礼。下面本人就下基层工作谈点肤浅认识。

一、下基层就要带着真情实意去下,才能切实掌握民意。下基层干部开展民情访谈,就是了解民意、倾听民声,掌握基层实际情况,从而解民忧、帮民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如果我们只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为完成下基层任务而工作,这样不仅不能听到群众的真实心声和所思所盼,反而还可能引起群众的不满和反感。下基层,就是要带眼睛下,认真观察民情;带耳朵下,仔细倾听民声;带脑袋下,认真思考发展思路;带双手下,尽其

所能为民办些实事。为认真开展好民情访谈,我们坚持“三进”原则,充分利用群众在家时间开展工作,到群众家中串门,聊天的形式,认真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我们深深体会到:只有深入群众才能了解群众、赢得民心;只有在感情上贴近群众,思想上尊重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才能了解他们的企盼;也只有深入农村、走近群众,在田间地头、在农家小院、在农民餐桌上和群众贴心交心,打成一片,才能真正打开群众的心扉,了解群众的所想、所需、所盼,才能找准做好群众工作的方向,明确工作的重心和着力点。只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才能真正了解群众最关心的是什么,最需要的是什么,才能真正把群众的好事办实、实事办好。只有真心实意地为百姓办实事、谋发展,老百姓就会对我们充满感激、充满信任,就会把我们当亲人。我深深地感受到,老百姓是最可亲、最可敬的人,干部与老百姓有多近,老百姓对干部就有多亲。

二、下基层就要带着务实为民去下,才能真正为民服务。为认真做好“千名干部下基层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我们本着“务实、为民、诚信”的原则,切实驻村开展工作,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一是积累了更多的农村基层工作经验和方法。认真学习了近年来党的各项有关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认真向有基层工作经验的乡村一线领导干部学习工作的方式方法,认真向农村“五老”学习处理农村事务中的一些方式方法,让自己积累了更多的农村基层工作经验。二是增进了和群众的感情。农村群众对我们的善意与热情,以及在我们给予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时表现出来

的感激之情,让我触动非常大,通过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结识了一批农民朋友,使我对群众的感情更加浓厚。三是增强了工作责任心,以更踏实的工作作风投入到以后的工作中去,农村工作无小事,只有多深入到农民家中,实实在在与农民一起开展各项工作,农民就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就会主动和你商量工作,换句话说,只有以真诚的心去帮助群众,群众就会理解你、支持你。四是触动了为民服务的内在动力。在驻村工作期间,我们时时处处都感受到群众想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但我觉得扶贫的重点不是他们需要什么就简单地给什么,而是重在理念上的引导,重在发展路子、发展方向的选择。也就是要把县委、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农民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使扶贫真正扶到点子上,让困难群众真正脱贫致富奔小康。五是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由于心灵上与群众密切沟通,真心实意为农服务,所以群众对我们更加信任,有心理话对我们讲,沟通就更方便了,调解一些矛盾纠纷也有了基础,这样非常便于我们开展工作。

三、下基层就要带着转换角色去下,才能真正问计于民。“身”入基层更要“深”入基层,在与农户的面对面交流中,我深深认识到要做好驻村工作,必须做到三个转变:一是工作角色的转变,驻村干部的任务是协助而不是指挥;群众在我们的心里有多重,我们在群众的心里就有多重。在驻村工作中,我们先后走访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养殖大户、老党员和一些贫困户,努力为他们解决了一些生产、生活方面的困难,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

的分内之事,但群众回报给我的是难以言表的感激,远远多于我的付出。我深深感到,老百姓是纯朴的,也是最讲感情的,只要真心实意为他们着想,他们都会铭记在心。通过走访,我多了一份关注民生的责任感。二是工作方式的转变,变对基层工作的被动参与转向主动介入,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多问计于民、问策于民,就能打开工作的新局面。下基层就应该沉下身子,真正把群众当作朋友、当成亲人,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热心、尽心、精心地为群众服务。以务实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生活作风积极投身农村工作,踏踏实实向群众学习,真真切切为群众服务,朴朴素素和群众交流,与农民群众打成一片,以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来衡量自己、要求自己,从工作、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养成良好习惯,培养优秀品质,展现良好形象,切实赢得群众的尊重和信赖,只有这样,才能使你的才华有施展的舞台,才能使你的能力得到体现。三是工作作风的转变,以谦虚谨慎、甘当小学生的态度,多动嘴、勤跑腿、多融合。转变作风不可能一蹴而就。驻村开展下基层工作只是一种工作的载体,旨在转变作风、推动工作。尽管驻村工作有期限,但服务三农无期限,要真正扑下身子,切实真正转变作风,让广大群众感受到干部作风实实在在的转变,感受到蹲点工作实实在在的成效。

四、下基层就要带着有的放矢去下,才能真正与民为朋。群众利益无小事,只要多深入到农民家中,实实在在与农民交流沟通,群众就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就会理解你、支持你。在这

次活动中,通过和群众沟通联系,亲眼见,亲耳听,拉家长里短、解百姓心结。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百姓劳作的艰辛和获取报酬的不易;感受到群众对法律法规知识的欠缺和机关办事程序的不明,才产生了机关单位事难办的错觉。作风不过硬,能力难提升;作风不扎实,工作难推进;作风不深入,事业难兴旺。另一方面我们讲解一些机关单位办事的基本程序,消除群众把办事程序当成机关干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误解。群众的反映也让我们感受到在机关中推行首问责任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当我们接待来办事群众时,一句轻声的问候、一个浅浅的微笑、一杯淡淡的开水、一时认真的倾听就体现了尊重群众的良好作风。无论是在家庭院落、田间地头、养殖棚圈、还是在温室大棚里,通过和群众的交流沟通,我们深深感觉到了这些年来我县农村经济社会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感受到了农民群众对党的富民政策的感激之情和对未来发展的渴望和期盼,也感受到了广大的基层干部组织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增加收入、改善民生的热情、信心和决心。

此次下基层活动为干部展示才能、提高自己搭建了舞台。心系群众,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真心实意为群众提供服务,这样才能受到群众的欢迎,才能促进各项工作,也只有在密切联系群众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发展与和谐的相互统一。

按照《中共XXX县委办公室关于印发(榕党办发201*40号)文件要求,我局以“关注基层,惠及民生”为主题,树立“真诚服务人民,真心帮助群众”的理念,坚持“领导带动,全员行动,左右互动,上下齐动”的工作原则,精心安排,周密部署,扎扎实实推进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初见成效。

6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在基层中历练 在创先中成长--千名干部下基层心得体会》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在基层中历练 在创先中成长--千名干部下基层心得体会: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在基层中历练 在创先中成长--千名干部下基层心得体会》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660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