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地质勘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地质勘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9 01:33:06 | 移动端:地质勘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地质勘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转载】地质勘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09-2509:26:47|分类:地质矿产论坛

本文转载自金锤求石《地质勘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参与省内外各类地质项目评审、检查与验收,笔者总结近几年来地质勘查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一、立项阶段

地质前期工作欠缺,选点不负责任,前人已有成果资料搜集不齐或未加综合分析,野外踏勘工作草率,立项依据不可靠,工作部署随意性大,导致项目批准后设计工作量变化很大,预期成果不能实现。二、设计阶段

1、设计前未进行实地踏勘,对已往地质勘查工作完成的工作量和取得的成果反映不全,工程布置不合理,设计依据不充分,导致一实施就调整工作任务。

2、设计资料不齐全。未严格按设计编写要求编写,附件如任务书、资格证书、矿权证明等不齐。附图不完整,常缺剖面图或资源量预估图。

3、设计工作方法叙述偏简单,技术要求不明确,不可指导实施中具体操作。

4、经费预算存在高定工程手段技术条件和高套预算标准的情况,预算员没有经过正规培训,预算未经严格审查,预算格式存在问题,甚至存在计算错误。三、实施阶段

1、未按批准的设计及专家审查意见实施项目。工作程序颠倒,不遵循由面到点、由稀到密、由浅入深的原则,常有地表工作与深部工作同时进行;样品测试结果报出很迟,不能及时指导勘查工作;物化探以完成工作量为目的,没有起到为后续工作提供指导性依据的作用;工程布置随意性大,钻孔位置及工作量调整没有正常的申报审批手续;甚至出现越界施工、擅自与社会资金合作实施坑探、边探边采等违法行为。

2、实测地质剖面位置欠合理;导线点及界线点等现场无标志;记录简单,产状稀少,计算不完全;分层不清楚或不合理;标本采集不系统;剖面与平面图不吻合;岩矿鉴定及采样结果未及时补充进剖面记录中,导致岩矿定名、分层等出现错误;实测剖面中的地层划分单元、岩矿石名称、描述与矿区地质图及其他原始资料出现不一致;未及时按实测剖面编制地层柱状图。

3、地质填图观测点现场没有标志;实际观测点位与图上不一致,测量坐标误差大;实际材料图与设计地形地质图内容相差不大,与手图有不一致;实测地质界线与推测界线不分;有效点偏稀;记录格式不规范,观察不仔细,描述偏简单,没有路线描述,应有的地质信息没有得到充分反映;缺乏现场素描图或照相资料。

4、槽井探布置间距不够均匀;施工未达地质目的的较多,见矿率低;规格不达标,多数壁底不平整,未揭露到清楚的基岩界线,缺乏质量验收记录;地质观察、素描简单,记录不全;槽端、井口及基点均无标志,采样位置不清楚。

5、钻孔布置不合理;控制矿体斜深不够,导致大量工作量节余;观察、素描简单,记录不全;岩性定名不准、分层位置不清;缺测斜、校正孔深记录;岩心与岩心箱标识不合要求;缺岩心签、分层签、样品签或者三签使用不规范,个别数据不对应;岩心处置未经请示擅自进行;岩矿心保管未按要求入库验收后保管;钻孔竣工验收不规范,无钻孔质量验收报告;无封孔设计及封孔质量记录;孔口未设水泥标志或设置标志不合格。

6、采样方法不合要求,探槽与坑道中基分样不得用拣块法;分样不合理,未按矿种、矿石类型、肉眼判断的矿化均匀程度、夹石厚度、与围岩接触关系等情况划分样段;样长不合理,一般不应超过可采厚度;矿体顶底板没有样品控制;刻槽样槽不清楚或根本找不到样槽,样槽不平整,规格不合要求;岩矿心样应采用钜心法或劈半法;样品野外称重马虎随意甚至未称重;样品分析结果报出不及时;样品内、外检数量及单位不规范。

7、综合研究不够,资料整理不及时,野外验收时没有一套完整的资料,缺资料清单、详细的工作总结、初步综合研究成果图表;资料未分类装订,不便检查核对;野外描述的内容(图文)与实物有不一致现象;各类签名不全;三级检查不严格或流于形式;缺项目任务书、经评审通过的设计书、设计审查意见及工作任务调整批准文件。四、报告阶段

1、各类报告是地质工作的最终成果体现,但很多报告没有全面反映完成的工作量、取得的成果、工作手段与质量评述、资源储量估算过程及结果、综合研究与综合整理的成果,提出的结论与建议毫无建设性意义;报告格式未严格按有关报告内容的技术标准来编写,包括报告题名、责任页、摘要、附图附表附件和内容要求都有不符合要求的现象存在。

2、报告内容很多雷同,没有变化,机械套用他人成果,有的甚至出现甲项目名称用在乙报告中,就是套用格式所致。

3、不同报告有不同侧重要求,比如资源储量报告、储量检测报告、储量核实报告、地质勘查报告等,报告名称不同,内容不同,要求的侧重点也不同,要注意区别,应按不同报告编写提纲和相关的技术要求来编写。

4、要深入学习、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各类标准与规范文件。其他如资源储量估算中的问题,再另文叙述。

以上问题,几乎全是地质工作者主观方面的问题,当引起每位从事地质勘查工作的技术人员的注意,我们必须本着强烈的职业道德感和责任感,认真学习现行法规、规范、标准,强化训练基本功,避免出现前述问题,确保投资人利益,上对国家民族负责,下对子孙后代负责。谨以此文与有志者共勉(作者注)

扩展阅读:我国矿产地质勘查工作面临问题及对策论文

论我国矿产地质勘查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在新的形势下,积极稳妥地推进地质工作改革,加强地质勘查工作,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也是建立有中国特色地勘工作新体制的必然,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关键词】矿产地质;勘察;问题;对策

目前,地勘队伍管理体制已发生了重大改革中国地质调查局正式挂牌运行,公益性地质工作和商业性地质工作开始分体运行。在新的形势下,积极稳妥地推进地质工作改革,加强地质勘查工作,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也是建立有中国特色地勘工作新体制的必然,必须予以高度重视。1.我国地质勘察工作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地质勘查工作是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其运作一开始便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即,中央财政出资组建地质勘探队伍,从事地质找矿工作,所需经费全部由财政刨;来,经营成果则无偿地向使用者提供。实践表明,这种体制存在着诸多弊端,主要是:

1.1地质勘查工作的事业管理体制,造成了探矿权属与勘查单位脱离,不管地勘单位找矿效果的好坏,都只能拿到事先规定的经费湘当于劳务费用),这方面影响了地勘单位抵御风险和提高效益的积极性,减少了地勘工作的有效投入。因为,地勘费虽是国家用来换取地质成果的费用,费用和成果应当直接挂钩,可是旦运用事业体制运作,必然是首先保证地勘职工“相对固定费用”的需要,

然后才用来开展地质勘查工作。随着地勘费的相对减少,地质工作的有效投入,必然大幅度减少。

1.2国家计划直接安排项目,排斥市场机制的作用,必然导致找矿效果的不佳。由于多年来,我国地勘工作直是国家计划统管理,公益性地质工作与商业性地质工作混合运作,且由中央勋政为矿山企业找矿,由于没有利益机制的制约,找矿效果与利益多少不挂钩,排斥了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在矿产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必然造成了矿产勘查与开发的脱节,形成大量的呆矿;这方面形成资金的积压,加重了中央财政的负担,另一方面也扭曲了矿产品成本,即,我国矿产品生产,不摊销中央预算出资的勘查费用,使地勘费得不到合理的补偿,形不成地质勘查工作的良性循环。1.3单一的投资主体,不利于调动国家、地方、企业务方的积极性。1996年,国家财政预算支出7914.4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支出5768.4亿元,占72.9%,而地方财政对地质工作的投入规模不到总投入的三分之,与其地位极不相称,必须改变。

1.4按矿种组队、按部门管理,形成了严密的条条控制,割断了地质勘查与地方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密切联系,影响了地方政府对地质勘查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也使地勘的本身深化改革和结构调整缺乏良好的外部环境,特别是剧了基层地勘单位对上级的依赖和上级对下级的干预,给机制的转换增加了难度。

1.5按行政区划配置地勘队伍(基本上是每个专区个队),造成地质勘查生产力与地质条件脱节,使某些成矿条件不利地区的地勘单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地质勘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地质勘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地质勘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643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