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报告体会 > 心得体会 > 上海骨干教师培训心得

上海骨干教师培训心得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8 23:03:39 | 移动端:上海骨干教师培训心得

上海骨干教师培训心得

勤学方可提能提高方可为师

----参加地级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威宁县秀水乡第二小学:马勋勤能获得“毕节市市级骨干教师”的称号并有机会到繁华的大城市上海培训,我感到万分的荣幸!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我深知培训的重要性:只有不断地通过培训,虚心的学习来提升自己,才能不愧骨干教师这个称号,才能做好教师的标兵和带头人,才能更好地为家乡教育做贡献。因此,我特别珍惜这次培训的机会,在培训学习的每一天都能让人感受到思想火花的撞击与迸发,给了我太多的感悟和启迪,也给了我无限的工作激情和留下了太多的思索!

本次培训,专家精辟的理论、独到的见解,波动了我心潮的涟漪,触及到我思想的深处,真正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我禁不住问自己该怎样做、做什么才能适应农村教育的发展,怎样才能做一名优秀的教师。通过参观,我们找到了自己的不足,也开始迷茫,我们的差距不仅表现在教学设施的简陋,学生素质也存在很大的差距。这让我想到一句话:“不要怕别人强大,因为你的怕不能阻止别人的强大”。是啊!我们培训的目的不是羡慕别人,而是缩小差距,是吸收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在此期间,我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转变了观念,促使我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反思以前的工作,更严肃地思考现在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更认真地思考未来的路如何去走。下面我将此次培训的所见、所听、所感作如下总结:一、勤学方可提能,提高方可为师

要提高教师素质就必须多读书,多参加培训,这样才能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修养。很多小学老师认为,小学教材比较简单,所以总是很放松自己,认为不用学习就可以胜任,这样导致很多教师思想老化,知识面狭窄。通过此次培训,让我深有感触。“给学生一碗水,注定教师要是长流水”,“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一名教师,要用好课堂这个舞台,用自己的课堂魅力感染学生。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巧妙地课堂驾驭能力,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在书本中、在生活中吸取养料,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教育是一门艺术,教师的工作是良心工作,需要心与心的交流,灵魂与灵魂的碰撞。没有爱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培养对学生的爱就是要帮助他克服成长的障碍,成全他拥有美好的生活,获得走向幸福的能力。培训专家独特的观点引起了我的深思,我们在关注学生成绩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成长。而这一种爱是一种博爱,也是一种学问,不留痕迹,却深入到灵魂的关爱,是一门需长期学习的艺术。

不给学生施加过多的压力,向40分钟要质量。课堂上要用生动的语言和有深度的提问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提高自身修养,才能讲出生动的课。通过此次培训我才更加认识到,要有渊博的知识就要多读书,读好书。作为一名骨干教师,教师中的代表,我立志要多读书来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更加优秀的教师。

二、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创造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形式。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就必须在各个方面提高自己。教学方面尤

其重要,一个优秀的教师要有多种多样的课堂教学方式,只有形式多样的课堂,才能吸引住学生。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另外一名优秀的教师还要做到,上完一节课,就要知道学生发展了没有,改变了没有,学生走出教室与走进教室有无变化?

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除了备教材,更多的还是要备学生,要多关注学生,关注学生需要什么。更要求教师的教学要面向全体的学生,教师的教学要采用更多的教学方法,这里说的方法不仅是课堂活跃,更要看课堂有没有深度,好的课堂应该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流,所以我们作为当代的教师不能只满足目前的状态。更要学会适应社会、适应学生。不是单纯的把教学内容教给学生,更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三、作为教师的我们不是单一的角色,而是多重角色。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主导,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说明了我们教师要找准自己的角色。教师要应尽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把“主宰”权还给学生。通过这段时间的培训,我认为: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适应社会,是为了能生存于社会,不是单纯地为了考试,为了升学。因此,我们教师确实需要转变自己的角色,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把更多的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在这种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样学生有了自由、快乐的学习空间,也有了与老师平等对话的机会,

这样能够让学生能够积极地表现自我。

扩展阅读:骨干教师培训总结

紧张而充实的七天

-------------赴上海培训总结

建阳市西门小学陈声有

8月3日9日,我有幸成为建阳市第二批培研员培养对象赴上海培训。我们聆听了多位专家的教诲,还亲临了华东师大、育才中学参观考察。我最大的感受是上海地区不愧为全国教育改革的前沿,在经济及教育发展上思想观念之新、之高;思路之前、之清;措施之硬、之全;工作之实、之真;发展之快、之大。等方面都在我内心产生了极大的震撼,我获益良多,体会颇深。

一、聆听精彩讲座

培训学习已结束一个多星期了,但在培训班学习的情景仍时时浮现在眼前,专家们精辟的论述仍常常回荡在耳边。我们先后聆听了上海洋泾中学校长李海林的《教师二次成长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李伟胜的《课程改革与学习方式的改善》,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刘定一的《研究性学习的两种形态》,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导谢利民的《常规课堂教学艺术及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等。这些讲座,或深刻,或睿智,或沉稳,或思辨,无不滋润着我的心田。专家们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曾经在教学中、成长中的困惑、迷茫得到了解决,以下是我感受最深刻的几点:

1、当教师一辈子能否获得较理想的成长发展,能否有所建树?这是我们每一个青年教师面对的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成为卓越型教师?卓越型教师的成长规律与成长方式怎样?进入高原期教师和进入第二次发展期的标志是什么?李海林校长的讲座给了我们一个最好的答案。

李校长精辟地概括出了教师专业成长的三阶段:职初教师第一次发展骨干教师进入高原期卓越型教师第二次发展一个教师要走向成功,仅有第一次成长是不够的,决定作用的是第二次专业成长,当前教师成长遇到的瓶颈,不是第一次专业成长而是第二次专业成长。职初教师必须

有案例的积累才能成为有骨干教师,而能用一般原理对案例进行分析解读的教师才能成为卓越型教师,而案例是联结教师成长各阶段的纽带。此外,李校长还阐述了骨干教师进入高原期和进入第二次发展期的标志,并且把第一次成长与第二次成长进行深入地分析比较。李校长的讲座为我们处于骨干教师阶段和高原期阶段的老师们都指明了职业道路的方向。

细思当前教师专业成长的困局我是有一些反思与感悟。我们的一线小学老师具有很强的综合素质,会唱、会跳、会说、会画但是却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理论功底不扎实;二是专业知识拓展不够。其实,我深觉得,我们的老师在专家(专业)引领不够,专家(专业)引领的机会不多,由于忙于课堂的传授、作业的批改、学生学业的评价、忙于一些事务的应付,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引用与结合无暇顾及而真正制约了老师的专业成长。我十分欣喜地捕捉有如甘露的专家的观点: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盲动、被动;没有专业引领的教学:同水平的重复。专业引领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快速通道!这一系列的观点一针见血、点石成金、击中要害。当前,我们的老师缺或的还有就是研究课题目的方法与途径。同样,专家也给予了指点。从事学科研究的最好方法是案例的研究,“一个精彩的案例不亚于一项教学理论的研究,而且只有教师自己才最适合于做这种研究,当然专业研究人员的参与不可或缺。”

读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从李校长的讲话中,我体会到,教学课题研究倡导老师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其实工作和学习是分不开的。如果你坚持学习,就会让你的理论水平不断提高,有了一定的理论支撑,你再工作中实践,探索、总结,这样你就会有更大的收获。正如,人家学校的每位老师每年至少读20本书,可见,阅读量是相当大的,难怪,他们学校的师资力量强大。想想自己平日看的书就太少了,所以自己虽有经验,但理论就太溃泛了,所以一直也没有什么论文,案例能够获奖,今后要向他们学习,经常翻阅书籍,这样不仅可以让自己积累语文功底,晚可以指导自己的教学。此外,我更体会到了教研组的作用,组内老师说课、备课、读书交流相互补充,取长补短,发挥集体的力量,正如谚语所说,众人拾柴火焰高。正因为大家集思广义,所以学校的教学质量才有保障,由此想到我校的课题研究,也狠抓组内教师的相互教研:同伴的互助,我们组的老师也受益不少。大家共同确定教材的重难点,共同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大家共同成长。

总之,老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一个我们不能回避的问题、一个有志于教育事业成长为名师的最需掂量的问题。

2、李伟胜教授在讲座中讲到要“为学生敞开主动参与的空间”,注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有主动参

与的机会”,注重学习经历让“学生和知识谈恋爱”。他深入浅出,使我们明白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学习方式的转变关系到我们的教育质量,关系到年轻一代能拥有一个怎样的未来,关系到民族素质的提高,关系到综合国力的增强。李教授最后说:“今天的讲座如果有5%的老师感觉没什么兴趣,没什么收获,是我的责任。”这句话让我体会到李教授的自信,更体会到他强烈的责任心:不仅要让听课的老师感觉值得,更要能吸引在座老师的耳朵,能听进去。想想我们自己的课堂,有的老师经常埋怨孩子不守纪律,不能专心听讲,似乎责任都在学生,有多少老师反思过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吸引学生。一个班级有那么几个听课习惯很差的学生,上课开小差,讲闲话,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但如果超过5%的开小差,讲闲话,我们是否能像李教授一样充满自责地说:是我的责任。我也经常为那么几个不专心听讲的孩子感到烦恼,今天我得问自己:你想了更多的方法改变这种情况了吗?也许有的孩子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进步,但你尽力了吗,真的没办法了吗?所以,今天听了李教授的这句话,我开始反思自己,我得开始改变自己的一些做法。首先,我得保证自己的课堂有很强的吸引力,不要指望学生都很自觉地倾听,你得让他们不自觉地积极参与;其次,我得不时地鼓励他们保持注意力,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这样才能保证课堂的效率。其次,对习惯很差的孩子得时刻关注他,让他感觉到老师的关爱和用心,只要我用心了,耐心了,只要我坚持了,我相信我能把那些不认真听课的控制在5%之内。

3、谢利民教授讲到: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有波澜起伏的流程美,水到渠成的衔接美。教学过程要有节奏美,达到抑:和风细雨,娓娓动听;扬:铿锵有力,激动人心;顿:嘎然而止,形成悬念;挫:进入转折,新的意境。只有高超的教学艺术,课堂才会更具有活力。幽默是我们老师要追求的,这点我很有同感。枯燥乏味的语言与风趣幽默的语言在课堂上所造就的效果是迥然不同,前者是催眠剂,后者则是兴奋剂。这样的情境不知你是否遇到过?夏日午后的第一节课,同学们常常昏昏欲睡,你在讲台上激情飞扬,而学生则在台下反应不冷不热。有一次,我灵机一动,便说:“喂,平日里大家都像是一股活泉,个个活蹦乱跳,现在怎么都成了冰了?要不要来酒精灯来帮忙,促使大家快速融化还原成泉水?否则,大家不言,老师不悦。”学生们哄地一声笑了,沉闷的气氛一扫而光,接着我再上课学生一个个注意力集中,效果很好。这再一次证明了,风趣的语言,能强烈地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刺激着他们的求知欲,从而乐听不厌,欲罢不能。

二、见微知著的文化环境

人文的校园环境,走进上海各中小学,首先被学校的艺术特色所吸引。粘贴在走廊墙上的芭蕾、钢琴、舞蹈、美术等作品等都使我们赞叹不已!专业的设施,固定时间邀请知名专家来讲座。学校面积不算大,但整体整洁、美观,布局合理(据说上海市小学的教学楼一般在三层以下,这也是以人为本的一个体现),虽有不大的操场作为活动场地,但学生课间操时也是井然有序。

三、拓宽学习视野

我常想:能参加本次培训学习,是领导和老师们对自己前阶段工作的一个肯定和认可,大家对我寄予了厚望。想着想着,我就有些汗颜,因为自己实在是很浅薄、积累也很少。于是我在参加学习之前就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抓紧一切有利时机来完善和提升自己。

令我欣慰的是,研修班里有许多和我年龄接近,经历相仿的同行,我们有很多的话题可以一同交流和探讨。我们有很多的观点可以一起抒发和碰撞。每一次的现场观摩活动后,大家都能踊跃发言,大胆地陈述自己的观点想法,提出自己感到疑惑的难以解决的问题。每一次的讨论、交流,我都能积极参与,认真听取别人发表自己见解和观点,使自己能与他人有更多思维碰撞的机会。我在学习中始终信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信条,坚持和其他骨干教师保持密切联系,交流各自的感受与作业,使自己能博采众长、开阔视野。

展望未来的工作、学习之路,将是永无止境而又艰难曲折的,而我却愿在这快乐而无止境的追求中去实现自己飞扬的青春之梦!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上海骨干教师培训心得》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上海骨干教师培训心得: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上海骨干教师培训心得》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630522.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