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报告体会 > 工作报告 >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8 21:48:37 | 移动端: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实习报告

实习名称___工程地质实习_____专业___土木工程________年级班别_______学号学生姓名_________指导教师梁仕华____

201*年10月17日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一、实习概述

经过一个多月的学习,我们对工程地质有了深刻的认识与了解,掌握了关于工程地质的基本知识,但是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情况往往有很大的差距,所以为了更好点的认识地质现象,加深对其了解,使我们具备分析、解决在实际工程中出现的简单条件下的地质问题一的能力。我们土木工程专业在十月十号在梁仕华老师的带领下开始我们的工程地质实习。

实习的任务:在实习实践的过程中,通过实际操作和直接感观的体会和认识,如通过对实物标本、模型、图件等的观察与分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理论课上所学的知识,并在基本技能方面得到初步训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搜集了解区域地质、地形地貌、地震、建筑材料等资料后,学生通过野外的实地勘察,进一步了解场地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石和土的工程性质、》实习时间:一周

实习地点:大学城广东工业大学教学楼、实验室,广州番禺莲花山,广东省博物馆新馆。

二、实习内容及成果

(一)、时间:10月10日星期一阴地点:大学城广东工业大学教三205教室内容:实习动员,地质图阅读

今天是我们班工程地质实习的第一天,一开始老师给我们开了一个简短的实习动员讲座,给我们介绍实习的进程和安排,同时还指导我们户外实习时该怎么观察各种地质现象,注意哪些问题和从相应的方向去思考看到的不良地质作用。稍后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地质图的阅读分析,学习不同倾斜程度水平、倾斜、直立地层、褶皱构造和断层在地质图上的特征,同时还以《黑山寨地区地质图》为例进行阅读与分析,有利于我们的学习与理解。在此期间老师还不时地提问一些同学,加深了我们对这些地质现象的理解。通过今天下午的学习,让我们可以大概地从地质图上分析各类的地质现象。(二)、时间::10月11日星期二阴地点:大学城广东工业大学教三205教室

内容:工程勘察讲座,阅读收集整理资料,观看影像资料不良地质现象。

今天老师在教室给安排我们一个工程勘察讲座。老师给我们详细介绍工程地质勘察的任务、工程地质勘察规范、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勘察阶段划分、工程地质勘察的方法、工程地质勘察的布置和工程地质勘察资料整理等。这让我们学会了如何去阅读一份地质勘查报告。之后老师还将五山街道办勘察报告提供给我们阅读,使我们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讲座结束之后,由于某些原因老师没有继续安排我们看影像资料,而是让我们拷贝回去自己认真观看。回到宿舍,我认真观看影像资料不良地质现象。影片中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等各类的不良地质现象。通过影片的观看让我们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过程和造成的结果,也明白不良地质现象基本上都是地壳上部岩土体受内外力地质作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而在21世纪这个人类社会高度发展的时代,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对地质的影响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三)、时间:10月12日星期三中雨转阴地点:广州番禺莲花山

内容:莲花山矿岩、构造及地貌参观。

今天我们的安排是进行野外实习:莲花山踏勘,矿岩、构造及地貌参观。早上9:00在学校出发,在我们上车之前,天上偶尔滴下一些雨滴,我们依然按时出发。大约四十分钟我们就到达莲花山。在我们下车时,雨下的很大,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的实习进程。在李子生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撑着雨伞继续我们的实习。

到达莲花山映入眼帘的风景简直让人如痴如醉,从停车场向东南方向走迎面就可以看到一座宝相庄严、慈颜善目、金光耀眼的望海观音宝像屹立在广场中央。举目瞻仰,湛蓝的天空中一朵朵白云飘浮天际,衬托着观音菩萨好像腾云驾雾,彩霞披身。观音宝像面向东南,遥望浩瀚的狮子洋,“望海观音”因而得名。

沿着观音像前面的台阶继续向前走。在台阶下方时,沿着左手边看过去,可以看到边坡,边坡裸露出来的岩石红色砂岩(如图1),红色砂岩是典型的沉积岩,它形成于白垩纪上统时代。这些红砂岩层状构造,层理明显,用小铁锤可以敲出一块岩石标本。由于它的分布很广,是莲花山的主要岩土,且易于加工开采,多数强度较高,耐风化,是工程上广泛采用的建筑石料。

我们接下来的实习路线一次是狮子岩、观音岩、八仙岩、浴仙池、

剑门、百福图、燕子岩、南天门、神图1仙桥。通过一路下来的地质考察,我的收获如下:1、沉积岩和风化作用

我们沿途而上看见了许许多的红色的沉积岩和风化作用。沉积岩是由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沉积物(碎屑物、化学和有机化学沉淀物、粘土等,通常还包括火山喷发物的坠落堆积物),在地表或近地表条件下经过压密固结、脱水,胶结及重结晶作用形成坚硬岩石。在整个野外中我们所见到全是沉积岩,如狮子石(图2),其具有明显的沉积韵律。我们可以见到其分层明显,首先是岩土变质层,之后就到了粗细砂层,然后就是卵石层。这也突出了变质岩的层理构造。再者就是沉积岩的结构了。在莲花山那里我观察到各种形形式式的沉积岩结构,例如碎屑结构,砾状结构,砂质结构,泥质结构等,简直就是应有尽有。

莲花山最明显的外力地质作用是风化作用。如狮子石,由于风化严重有点变形了。其中有的风化严重,有的还基本保留着其几百年有又或一千多年前的面貌。据李老师说,狮子石右手面那道山坡是莲花山强风化带之一。生物风化作用在莲花山也是随处可见,而且作用明显,破坏严重(如图3)。风化作用使岩石的强度以及稳定性降低,有可能产生崩塌现象,严重地危害了工程建设。

图2图3

2、节理

节理是我们在莲花山中最常见的地质构造,如观音岩、八仙岩(如图4),燕子岩等。节理是没有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它的成因多种多样,在那里我们常见的有根胚作用、内力作用和人为采石而形成的构造节理。八仙岩就是一个明显的构造节理(剪节理),这很坚硬,但也很脆,而且节理面倾向与岩体滑落方向一致,容易发生顺滑,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生物作用产生的节理更常见了,因为在那里有很多的树木生在岩壁上,因为生长的需要它们的根生长在岩石的表面,久而久之使岩石的表面产生裂缝,从而产生节理(如图5)。节理的出现使岩石体存在一定的稳定性隐患。当节理过多而且密集时,岩体的稳定性就会大大降低从而对工程产生危害。

图4图5

4、断层

断层是在我们实习过程中难得一见的地质构造。在那里,老师详细地对我们讲解了断层的成因,组成因素,类型,危害,以及地质罗盘的使用等。断层是一种有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其组成因素有:断层面、断层线、断盘、断距、断层破碎带与影响带。其分类可分为正断层,逆断层,水平断层等(图5)。在那里我们还观察到了断层泥,它是由于构造摩擦产生热量而形成的构造岩。它在断层带十分典形。老师说断层产生的危害不可忽视,它使岩体裂隙增长,破碎,风化严重,地下水发育,造成岩体强度和稳定性大为降低,与断层走向平行的边坡易了生大规模坍塌等不良地质现象。在观察断层的同时老师简单向我们介绍了地质罗盘的使用。最后,老师对我们总结了软弱夹层,断层,节理是不良的地质介面,我们在以后的工程遇到时应重视对待。

地质考察完之后我们就开始自由活动,一直到下午两点钟我们才坐车回到学校。回到学校后我马上查阅和整理资料,及时消化今天所学到的知识。(四)、时间:10月13日星期四大雨地点:广东省博物馆新馆。

内容:了解广东省的地质地貌及矿物分布

今天我和几位同学一起到广东省博物馆新馆的自然馆来观看,主要是为了了解广东省的地质地貌及矿物分布。在地质地貌馆里,我了解到广东省的地形地貌情况,有内外力地质作用形成的丹霞地貌,也有因岩浆作用形成的湖光岩地貌等。另外在矿产资源馆我也获取到许多信息。茂名市储藏丰富的油页岩;广东省还储藏丰富的的铅锌矿、钨矿、锡矿等;广东省铋矿的资源储量位居全国第二,多于其他金属矿伴生,主要分布于曲江大宝山、南雄棉土窝、英德长岗岭等矿区(如图6和图7);广东省锑矿的资源储量位居全国第六,主要分布于曲江、乐昌、韶关市区和梅县等地。通过今天的实习,我了解了广东省的地形地貌及矿物分布情况,也为广东省储藏有大量的矿物资源而感到高兴和自豪。

图6图7(五)、时间:10月14日星期五晴地点:学校

内容:完成实习报告。

今天主要是整理资料及编写实习报告。

一、结语

为期一周的地质实习很快的就结束了,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培养了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了情操,提高了对地质科学的热爱和兴趣,而且还在实习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地质知识的了解,尤其是工程地质学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理解,从之前的感性认识升华为如今的理性认识,这种质的飞跃,应该归功于实践的作用。

这次实习令我们加深了对地质学的了解,更深刻认识到了学习地质的意义,巩固了学习成果,体会到“学以致用”的道。知识从感性认训升华到了理性认识,从抽象变得具体起来,我学习到了很多书上没有的东西,了解了工程地质对实际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在这里深深的感谢老师在的认真指导。在实习中学会了一定的观察地质地貌的方法要领和细节。例如,出外实习要对考察对象做一定的了解,合理安排考察路程和考察内容,注意研究的方法,一些考察的细节,充分认识到地质地貌考察的必要性和艰苦性,激发了我们自己考察地理和各地典型地质地貌的兴趣。同时,懂得和组成员合作的重要性。这些都将对我们日后的学习乃至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

扩展阅读:工程地质学实习报告

一.前言

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我们对工程地质与土力学有了深刻的认识与了解,掌握了关于工程地质与土力学中的基本知识,但是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情况往往有很大的差距,所以为了更好点的认识地质现象,加深对其了解,我们10级土木工程专业在三月五号在张老师的带领下开始我们的地质实习。二、地质实习的目的

3、学会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

4、用地质罗盘测量实地测量岩层的产状(走向、倾向、倾角)5、掌握褶皱的基本知识和判断背斜、向斜的能力6、现场认识断层、岩层,背斜、向斜等地质现象三、实习要求

分成10人一组的小组,每人测量5组走向和倾角的数据,然后将数据统计起来分别绘出走向和倾角的玫瑰图。

注意观察和分析岩层以及溶洞的形成条件、发育情况和分布规律。

四、实习的主要内容抄指导书五、实习安排

⑴工程地质实习动员大会

时间:201*年3月4日15点

地点:广西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小礼堂

⑵第一天行程时间:201*年3月5日8点

地点:广西大学峙村沿路褶曲伊岭岩甲泉

⑶第二天行程时间:201*年3月6日8点

地点:广西大学昆仑关⑷实习总结时间:201*年3月7日至3月29日

六、地理位置和交通

本次实习的地区位于南宁市北部与南宁市武鸣县南部一带。共有三条观测路线:第一条观察线是参观静力载荷试验与钻探;第二个实习点是南宁市北郊的峙村河水库;最后一条路线是沿南宁至伊岭岩公路,沿线共有三个地质观察点。七、实习区地形、气候以及水文情况

1.南宁盆地位于右江与左江汇合口以东,至四塘东面的三叉岭;北部以高峰岭山脚为界,向南至邕江南岸;南部自西向东以七波林场双鸡铃七波坳五象岭一线以北为界。西北和北部为高峰岭和昆仑关丘陵,东部有名山丘陵,南部为七波丘陵,形成以南宁为中心的广大河谷地地貌。

在构造上,南宁盆地属于断裂凹陷盆地,在燕山运动已经形成,自白垩纪末至第三纪期间,地势底下,成为一个内湖盆沉积环境,沉积了白垩系和第三系的地层。第四系新构造运动地势间歇上升形成了盆地的数级阶地。

测区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于亚热带疾风气候,光热丰富,夏热东干,夏长冬短,雨量充沛,气候湿润。全年平均气温在21.7C,,年均降雨量1300毫米岭2.武鸣盆地位于广西中部,纬度较低,约北纬23度15分,高程为100200米,中间低,四周高,利于地下水聚集。伊岭岩位于武鸣县境内,峰林谷地,其孤峰平原为岩溶地貌,盆地南为高峰岭,东北方向为大明山,是北回归线上著名山脉。

3.高峰昆仑关

昆仑关为低山丘陵地貌,延伸方向同南宁盆地,均为NE60’,高程在100-500m。昆仑关的岩石类型是细粒黑云母花岗岩,风化是花岗岩地段比较突出的一个不良地质现象。

八、实习过程

第一天:201*年3月4日

我们期待已久的《工程地质学》的实习今天正式开始了,大家的心情都无比的高兴和激动。一来学习了那么久的理论知识,我们终于有机会可以将之应用与实践,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锻炼的好机会,另外通过一个星期的实习我们可以慢慢进入学习的状态,不至于一开学不适应而找不到学习的状态陷入被动。今天早上各组的组长到学院领会了我们实习所需要的罗盘。下午我们进行实习动员。首先易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一下本次实习的具体内容和时间安排并向我们介绍了一些与工地安全的知识让大家对实习充满了期待。最后老师还向我们讲解了认识报告的相关内容。晚上我在网上和图书馆搜集有关我们将要进行的野外实习的有关资料,主要是关于我们明天将要去的的岩石和地形地貌的有关资料。今天虽然没有进行野外和课外的具体实习,但通过搜集资料和老师的有关勘察报告的讲解,我仍然感觉收获颇多

第二天:201*年3月5日上午实习地点:峙村河水库

早上我们在北区食堂前面的食堂集合后就坐车集体出发了。行使了大约半个小时之后,我们到达了进入峙村的路口,由于进入水库的道路过于狭窄,开不进车,所以我们只能步行进去我们进入了峙村。走了大概五分钟之后,我们在一座像是被劈开的山(如图)前停下。张老师介绍说,这座山的岩层是褶曲。褶曲是褶皱构造中的一个弯曲。褶曲按照基本形态又分为背斜和向斜。这座山是背斜褶曲。褶皱构造的形成是由于组成地壳的岩层受到应力的强烈作用,使岩层形成一系列波状弯曲而未丧失其连续性的构造。褶曲有核部、翼、轴面、轴及枢纽等几个部分组成。核部是褶曲的中间部分;翼位于核部的两侧,向不同方向倾斜的部分;轴面是从褶曲顶平分两翼的面,轴面在客观上并不存在,而是为了标定褶曲方位及产状而划分的一个假想面,其可以是一个简单的平面,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曲面,其可以是直立的、倾斜的或平卧的;轴是轴面与水平面地交线,其方位表示褶曲的方位;枢纽是轴面与褶曲同一岩层层面的交线,其可以是水平的、倾斜的或波状起伏的。接下来我们的任务是统计这些岩层的产状。岩层的产状是指岩层在空间的位置。其有三要素:走向、倾向和倾角。走向是指岩层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方位角,表示岩层在空间延伸的方向。倾角是指垂直走向顺倾向面向下引出一条直线,此直线在水平面地投影的方位角,其表示岩层在空间的倾斜方向。倾角是指岩层层面与水平面所夹的锐角,其表示岩层在空间倾向角度的大小。由于走向和倾角只是相差90度,所以我们只用地质罗盘仪测量岩层的走向和倾角。

老师讲解了罗盘仪的使用方法和注意要点之后,我们就开始分小组测量岩层的走向和倾角。测量走向时,是罗盘仪的长边紧贴岩层层面,将罗盘仪放平,圆水准泡居中,读指南针或指北针所示的方位角(选定其中一个),就是岩层的走向。测量倾角时,需将罗盘仪横着竖起来,使长边与岩层的走向垂直,紧贴岩层层面,等倾斜器的水准泡居中后,读悬垂所示的角度。每人读五组数据,然后将一个小组的数据(即100组数据)统计起来,分别绘成走向和倾角玫瑰图。

测量完走向和倾角之后,我们继续往前走,看到了峙村河水库的大坝,老师接着给我们介绍了大坝的一些情况。大坝是非溢流浆砌石重力坝,右坝肩段为折线布置,折角为156度55分,现状坝顶长度为121米,坝顶宽度为2.75米;最大坝高为42.45米,坝顶高程为149.93米,放浪墙顶高程为151.04米。内坡面自上而下设计为4级,采用2个坡度,高程147.38-149.93米为垂直段,高程134.09-147.38米,坡比为1:0.15。外坡面自上而下设计为3级,采用3个坡度,高程147.38-149.93米为垂直段,高程120.31-147.38米段坡比为1:0.7,高程116.60-120.31米坡比为1:0.8,在高程120.31米及116.60米各处有一马道。宽度为1.45米及1米,基建面高程108.50米。水库正常蓄水位为148m,设计洪水位为149.57米,校核洪水位为149.9米,相应下游水位为111.0米。峙村河水库是一个小型水库。水库可以用于防洪蓄洪,用于供水、发电、养殖等,但是水库也容易增加库区地质灾害的发生,造成库区泥沙淤积,影响水库附近地区气候变化,导致下游水质恶化、土地的土壤盐碱化等生态弊端。大坝坝址的选择要需相当的慎重,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大坝要建立在比较狭窄的河谷段。从成本方面来讲,在狭窄的地段建坝,大坝的长度变短了,大坝的修筑工程成本就低了,也就是说:以最小的工程成本得到最大的库容,得到最大的收益。

2、从地质上讲,建筑大坝特别要考虑的问题的是地下岩石的岩性。从工程的坚固性讲,大坝要建立在岩性坚固的地区。岩石坚固,大坝的根基也就稳固了,溃坝的机率也就有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另一方面,要考虑岩石的透水性问题,选择透水性差的地区,比如泥岩、页岩、砂岩地区,水库才可以真正起到蓄水作用。

3、从地质构造方面来讲,水库不可建立在断层之上。断层是地壳岩层因受力达到一定强度而发生破裂,并沿破裂面有明显相对移动的构造。断层的长度随着时间变化很大,两盘之间的位移量也有很大的变化。水库建立在断层的倾斜岩层上,当横面有水渗透时就慢慢形成滑动面,水库极容易发生移动,有可能发生严重的灾害。在断层上,岩石往往支离破碎,易被风化侵蚀,库坝也就容易发生渗漏问题了。参观完峙村河水库后,我们就原路返回,在回去的路上,还可以看到许多的植物根劈岩石的现象(如图)。这种植物根劈岩石的现象又称为根劈作用。根劈作用是指在风化作用中,生物的机械化作用主要发生在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中,生长在岩石裂隙中的植物,随着根系不断地长大,对裂隙壁产生挤压扩大,从而引起岩石破坏。根劈作用只是使岩石发生了物理作用,并没有发生化学作用。

介绍完根劈作用后,我们就上车了,行使了十几分钟后,我们在路边停了下来,映入眼前的是很明显的褶曲带(如图)。下车后老师讲我们讲解了褶曲构造对工程建筑的影响,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褶曲核部岩层由于受水平挤压作用,产生许多裂隙,直接影响到岩体完整性和强度高低,在石灰岩地区还往往使岩溶较为发育,所以在核部布置各种建筑工程,如路桥、坝址、隧道等,必须注意防治岩层的坍落、漏水及涌水问题。

(2)在褶曲翼部布置建筑工程时,如果开挖边坡的走向近于平行岩层走向,且边坡倾向与岩层倾向一致,边坡坡角大于岩层倾角,则容易造成顺层滑动现象。如果开挖边坡的走向与岩层走向的夹角在40o以上,两者走向一致,且边坡倾向与岩层倾向相反或者两者倾向相同,但岩层倾角更大,则对开挖边坡的稳定较有利。

(3)对于隧道等深埋地下工程,一般应布置在褶皱的翼部,因为隧道通过均一岩层有利稳定,而背斜顶部岩层受张力作用可能塌落。向斜核部是蓄水较丰富的地段

参观完后,我们继续前往下一个地点伊岭岩。伊岭岩位于武鸣盆地,武鸣盆地位于广西中部,纬度较低,约北纬23度15分。该区处在广西“山”字型构造西翼南段与东西向构造交汇的地方,基本是西北东南走向的复式向斜。其轴部由三迭系组成,翼部顺序出露二迭系至泥盆系。其中下三迭统的一部分、下二迭统、石炭系和上泥盆统为碳酸盐岩,约占地层总厚度该区断裂较发育,以北北西北西走向断裂最发育,其次是北东向、东西向和近南北向断裂。区内主要河流有东北流入盆地的香山河与北西流入的西门江,相汇后称武鸣河,向西流出盆地。武鸣盆地内岩溶发育,南部个西南部环绕着较大面积的丛聚峰林与疏力峰林洼地,盆地为孤峰平原,代表从幼年到老年期的几个岩溶发育阶段。岩溶地下水通道也较发育,形成如甲泉和干旱地下河等。

在进入溶洞之前张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岩溶现象的形成,促使岩溶现象的形成需要三个条件:可溶性岩石、丰富且流动的水资源和侵蚀性二氧化碳。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层是先决条件,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碳酸氢成钙[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当这种水在地下深处有一定压力时,溶解更甚。灰岩中的钙被水溶解带走,经过几十万、百万年甚至上千万年的沉积钙化,石灰岩地表就会形成溶沟、溶槽,地下就会形成空洞。当这种含钙的水,在流动中失去压力,或成份发生变化,钙有一部分会以石灰岩的堆积物形态沉淀下来,由于免受自然外力的破坏,便形成了石钟乳、石笋、石柱等自然景观。溶洞的形成不仅有溶蚀作用,还有沉析作用。在石灰崖区从地上面流入地下的水,大多已溶解有一定量的碳酸钙,但当其到达溶洞时由于环境中温度、压力的变化,会使水中含有的二氧化碳被释放出来。于是水对碳酸钙的溶解力降低,使本来溶解在水中的碳酸钙结晶析出。此外,滴落到溶洞中的水有时也会因蒸发而使在洞顶的碳酸钙晶体向下生长,便成为钟乳石;若滴在洞底再凝结出来,向上生长便形成石笋;钟乳石和石笋在生长中逐渐衔接成为一体,就是石柱。按其发育演化,岩溶可分出以下6种。我们在公园里看到的是其中两种:一类是地表水沿灰岩内的节理面或裂隙面等发生溶蚀,形成溶沟(或溶槽),原先成层分布的石灰岩被溶沟分开成石柱或石笋.。另一类是从落水洞下落的地下水到含水层后发生横向流动,形成溶洞。

在导游的指领下我们继续前进,岩洞内石笋、石柱、石幔、石花自成形象,惟妙惟肖,在洞中游览,宛如置身仙境,美不胜收。伊岭岩风景区的壮乡风情非常精彩,受当地民风民俗和壮族文化的熏陶,伊岭岩风景区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

看完伊岭岩,我们来到了甲泉。泉是地下水的天然集中地表出露,是地下含水层或含水通道呈点状出露地表的地下水涌出现象,为地下水集中排泄形式。它是在一定的地形、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的结合下产生的。适宜的地形、地质条件下,潜水和承压水集中排出地面成泉。泉往往是以一个点状泉口出现,有时是一条线或是一个小范围。泉水多出露在山区与丘陵的沟谷和坡角、山前地带、河流两岸、洪积扇的边缘和断层带附近,而在平原区很少见。泉水常常是河流的水源。在山区如沟谷深切,排泄地下水,许多清泉汇合成为溪流。在石灰岩地区,许多岩溶大泉本身就是河流的源头。甲泉位于武鸣县伊岭岩西l500米,是一处地下河的出水口。它属于断层泉,是沿断层带循环出露的层压水。

第三天

昆仑关位于中国广西南宁市东北方向59公里,宾阳县城西南方30.5公里,处宾阳县和邕宁两县交界。昆仑山巍峨峻险,谷深坡陡,地势险要,是南宁东北面的自然屏障,有“南方天险”之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昆仑关地区的岩体主要有广西南丹昆仑关燕山期的花岗岩,呈岩基产出,分布面积约为360平方公里,并位于广西山字型的前弧西议弧顶,地貌上属于花岗岩丘陵,海拔高300500米。

花岗岩是岩浆在地下深处经冷凝而形成的深成酸性火成岩,部分花岗岩为岩浆和沉积岩经变质而形成的片麻岩类或混合岩化的岩石。花岗岩主要组成矿物为长石、石英、黑白云母等[1],石英含量是10%~50%。长石含量约总量之2/3,分为正长石、斜长石(碱石灰)及微斜长石(钾碱)。不同品种的矿物成份不尽相同,还可能有含辉石和角闪石。花岗岩质地坚硬致密、强度高、抗风化、耐腐蚀、耐磨损、吸水性低,美丽的色泽还能保存百年以上,是建筑的好材料,但它不耐热。当花岗岩开始被风化石,首先风化的成分是长石。长石的风化就破坏了岩石的结构岩石就变得非常脆弱,并变得疏松,轻轻用手一掰就可以掰开。而石英的稳定性比较强,难以风化。当长石风化后,石英颗粒还会保持着,只是由大颗粒变成小颗粒,形成沙。(如图)花岗岩的风化程度与水分、温度、岩性以及风化作用时间相关。因为昆仑关地处亚热带气温高,降水充足,因此风化比较剧烈,时间长了,风化壳变得很厚,一般有几米到十几米厚度。通常,花岗岩被风化后,主要形成高岭土,还有少量的长石。根据花岗岩风化产物高岭土的土质,昆仑关地区生长的最多的是松树、杉树等乔木类的数目。而岩溶地区生长着多数是灌木、草类植物,乔木极少。

实习收获实习经过了这次经历丰富的实习,我觉得我的人生饱满了不少,这次实习让我收获良多,尤其有些收获跨过了专业的界限,通用在我的人生中。1.1.1.1.不论怎样不论怎样不论怎样不论怎样,,,,实践才是硬道理实践才是硬道理实践才是硬道理实践才是硬道理,,,,才有发言权才有发言权才有发言权才有发言权。。。。在火炉山上,残积土和坡积土给我的印象很深,因为虽然老师在课堂上反复讲过,我自己也在理论上非常清楚残积土和坡积土的分别,可是到了实地,通过老师讲解后,却还对残积土和坡积土的区分还存在疑问。还有岩石的节理,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其实很多书本上的东西,就算背的滚瓜烂熟,在现实中用不上也一样是白白作废的,所以想要透彻了解一个事物,还得从实践中做起。不仅仅是这个实习中,在其他实习,包括在我的人生中,实践才是硬道理,才有发言权。以后我会在理论的基础上,更多投身于社会实践中,学到更多透彻的东西。地质这门学科交汇于各种学科地质这门学科交汇于各种学科地质这门学科交汇于各种学科地质这门学科交汇于各种学科,想要学好土木工程这门学科,就必须全面综合地了解掌握各种学科,其中也包括很重要的地质课程,除了工程地质学这门课,还有许许多多的课也是一样与土木紧密联系着。土木就好比一个大树茂密的枝叶,而这些紧密联系的学科就是土木的根茎和导管,在哪一块出了问题,成片的叶子就很可能枯萎。所以,不管是地质学还是其他学科,都要矢志不渝的学扎实,一步一个脚印,这样才能稳扎稳打,把土木这门大学科学好。3.3.3.3.在实习中遇到不会的马在实习中遇到不会的马在实习中遇到不会的马在实习中遇到不会的马上要提出来上要提出来上要提出来上要提出来,不能把问题放在心里.这次实习最基础的也是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也是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也是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也是这一阶段最重要的,,,,那就是实习学会了很多有关地质的东那就是实习学会了很多有关地质的东那就是实习学会了很多有关地质的东那就是实习学会了很多有关地质的东西西西西。。。。比如岩石的节理以及风化作用对岩石的影响,各种岩石的形态颜色以及甄别,地质灾害还有灾害的影响,以及盾构机和基坑工程方面的结构和知识,非常的全面。相信这些知识在以后学科的学习中会发挥很大的辅助作用!总之,这次实习我学会了很多很多,丰富了人生经历,也懂得了许多贯穿人生的道理,现在我可以大声的说:“工程地质学实习,我不虚此行!”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工程地质实习报告》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623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