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报告体会 > 工作报告 > 青岛建筑实习调研报告1

青岛建筑实习调研报告1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8 17:08:03 | 移动端:青岛建筑实习调研报告1

青岛建筑实习调研报告1

建筑学认识实习报告班级:建筑学101班姓名:周荃学号:201*0338时间:201*.06.20201*.06.根据学校安排,我们于6月20日于青岛市内开始为期一周的参观认识实习,青岛一共有26个国家的建筑风格,被誉为中国建筑博物馆。幢幢楼房都尽乎夸张的表现出自己独特的一面。既有多国的欧风海韵,也有中西文化与现代元素的撞融。此次认识实习的主要目的是:对新老市区进行细致观察,认识城市的建筑、道路、绿化、广场、雕塑等组成要素,感受城市空间与场所;观察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了解青岛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的区别;认认识不同建筑类型的外部形象和内部空间特点;观察建筑的材料、色彩与质感,对建筑的内外装饰有一定了解;观察建筑的细部设计;了解低、多、高层建筑的特点和不同结构形式。认识内容:(一)以老市政府为中心的传统建筑风貌区代表:江苏路基督教堂、青岛迎宾馆6月21日我们首先来到了位于江苏路的基督教堂,这幢中世纪古堡风格的优美建筑,是青岛最具有代表性的德国建筑之一,由钟楼和礼堂两部分组成。是外观宏伟古朴的中世纪古堡式风格。教堂有绿色的塔顶,红陶瓦屋面,有波纹形的黄色墙面,缀之蘑菇石的艺术砌筑,从整体上看给人们一种庄严、肃穆、气势庞大的感觉。历史沿革:德国礼拜堂1898年,青岛成为德国的租地。德国人拆除原有的中国村落,重新规划了一个全新的欧洲风格的城市。根据1900年青岛的第一个城市规划,总督山东西两侧的高地预留作教堂用地:东侧的高地建造一座新教教堂,西侧的高地建造一座天主教堂。从他落成那日起,处于数条街道交会处,角楼钟塔高耸的这一德意志建筑佳作,对青岛市区的欧洲小城镇风格特征的塑造发挥着统帅作用。建筑特色(1)立面整个教堂体形纵横交错,高低相间。外墙装修采用黄色波纹墙面,蘑菇石檐口、勒脚和包角,红瓦屋顶,上有绿色四棱曲线塔顶。钟楼高度36.47米,大厅檐口标高为9.36米。钟楼的三面外墙上镶有机械时钟,因而俗称为“钟表楼子”。其厚重的花岗岩教堂墙基,有着与生俱来的凝重粗犷气质,令教堂突现出的外观轮廓清晰而简练,跃然出宗教建筑特有的美感。登及39.16米的钟楼顶端,海天秀色一览无余。钟楼上的巨型钟表,至今仍恪守着自己的本职。(2)平面该教堂建筑面积为1297.51平方米,能容纳1400人左右。平面为巴西利卡式,设计了南北向长轴,中间是高大的矩形中央大厅,东、西、南三面设计了较低的侧廊。堂区院内还建有二层楼房两幢。一幢是附堂,一幢是传教士住宅。(3)堂内布置教堂的内部虽然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宽敞明亮的教堂内部可容千人之众,18米高的大厅两侧分上下两层,装饰精美典雅。堂内设施布局属信义宗的格调,前方正中有圣餐桌,上方是彩色玻璃拼成的耶稣画像,右侧是拾级而上的大理石砌讲道台,圣餐桌左侧是施洗用的大理石盆。礼拜堂后方是唱诗楼,装有管风琴。堂内为大理石柱子和地面,做工装饰精细。窗户是彩色玻璃拼成的教会历史故事画面,极具宗教特色。一进教堂内部,人不自觉的安静下来,像是要倾听神的召唤,即便我不是基督教徒,此时此刻也不禁对神产生敬畏之情。接着,我们去了青岛迎宾馆。青岛迎宾馆始建于1905年,是当时占领青岛的德国提督官邸,故又称提督府,它由德国建筑师拉查鲁维茨设计。迎宾馆是一座典型的欧洲古堡式建筑,是德国威廉时代的典型建筑式样与青年风格派手法相结合的欧式建筑。一进大门,绵延的沥青路直通府邸,郁郁葱葱的花花草草萦绕着,府邸门前的小型花园和两颗上百年的松树将府邸的春夏秋冬装扮。外部的黄色波纹墙面好似江苏路基督教堂但却有不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便是工艺精美的雨篷柱每根柱子底部都与石墩相接,而石墩的外面又用金属链条紧裹;位于阁楼的鸽房此情此景此建筑,养鸽再合适不过了,当黑白灰三色鸽子从头顶飞过停留在前方,你的目光会不自觉地追随他,想靠近他,想逗乐他,居住于此,心情定会分外宁静吧;还有那不重复的石块,每块都那么不同,但却完美的拼接起来组成了整座迎宾馆。进入迎宾馆内,空间要比想象的宽阔得多,内部布局典雅华贵,气派不凡,置身其中可享受到浓郁的欧洲宫廷气氛。最喜欢的便是他堪称镇宅之宝的吊灯和那华丽的窗帘,水晶吊灯与超大的落地镜交相呼应,照亮整间屋子。其间跟随某导游听到一段颇具娱乐性的传闻:舞厅墙上的金属装饰物原是一微笑的立体的金发美女面相,后由于侵略者一铲拍下去,立体的像变为平面,而原本微笑的脸亦变为哭像。如果说迎宾馆是一座宾馆,一座府邸,那我更愿意说他是一座博物馆,本身就具有一定历史意义的他,收藏着东西各国的稀世珍品,并于近代开始展藏青岛老建筑模型。他可以说是青岛历史的直观反映,也可以是青岛老建筑特色建筑的直观表现地,具有浓郁的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

扩展阅读:青岛城市建筑特色研究实习报告

青岛市城市建筑特色研究实习报告

【摘要】:城市的物质形态中,建筑是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建筑队城市的特色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青岛经历德国、日本侵占,东西方建筑文化对青岛的影响很大,使青岛的建筑形式形成多种多养的风格,本文从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两方面描述青岛建筑特色,以及建筑对青岛特色的影响。【关键词】:青岛建筑建筑风格

“红瓦绿树,碧海蓝天“,这是康有为先生对青岛建筑与环境和谐统一的传神描绘也成为青岛城市形象的生动写照。青岛地处沿海,是我国较早的通商口岸之一。它所特有的地形、气候、文化、历史特点使得该地区形成了有着自己鲜明地方特色的建筑风格。1.青岛的住宅建筑

青岛的住宅建筑,受经济、历史、文化、气候等条件的影响,较之公共建筑,更多地反映出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在参观了青岛东部几个住宅小区之后,试图对它们做如下总结:普通单元住宅楼,在造型上大多为“三段式”处理:基座、中部主体、屋顶。①基座。这部分多以不同色彩或材质与主体加以区别,一般做成一层篙,色彩较主体稳重深沉,给人以稳定坚实之感。有的基座部分则不这样做,而只做勒脚,材质用蘑菇石或高级面砖,既实用又美观。②中部主体。正象大多数地区的住宅一样,以实际功能为出发点,安排窗及阳台,阳台多数为封闭式,多数墙面上伸有放置空调的搁板。墙面喜用淡色涂料,清新明快。窗四周常装饰有色框以表示窗套,墙面上装饰有色带或线角。③屋顶。屋顶是青岛住宅建筑最具特色的部分,多为坡屋顶。屋顶上镶有通风道、天窗,与建筑凸出部分的小坡顶相咬合,造型丰富。面层材料多为瓦,色彩多样,以红色居多,也有橙黄色、灰色、兰色等等。由于地形的起伏,使建筑屋顶外轮廓更加丰富多彩。另外,青岛的住宅还特别注重细部设计,通过色带、构件、装饰材料、雕刻花纹等对建筑物勒脚、外装饰柱、窗套、单元人口、雨蓬、通风窗、屋面上人孔等细部进行多样化处理,令人赏心悦目。以浮山后小区内的一幢住宅楼为例分析其造型处理:该住宅楼底层为商店,外墙面刷成灰绿色,强调为基座部分。建筑主体为淡黄色,材质未变,只是换了涂料颜色。窗外套是绿色边框,阳台封闭,其上下边装饰有深绿细色带。该建筑最有特色之处为顶部处理,屋顶挑枪做有弧形线角,挑檐底部为绿色。楼梯间部分的屋顶为修饰了筒形拱,依拱的半圆形饰有绿色线脚,整个处理,完整统一,沉稳中又不乏生动活泼。

同普通住宅相比,沿海小别墅造型更为丰富,建筑处理更加细致,用材却不十分豪奢,清雅的主体配上红瓦坡屋顶,与环境甚为谐调。当站在海边向远处的别墅望去,高高低低,参差错落,形成“碧海蓝天,红瓦绿树”的特色,十分壮观。

2、风格多样的公共建筑

青岛作为一个充满殖民地色彩的城市,早期的技术决定了其对建筑和城市的创造能力。由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所限,加上经济和思想意识的制约,城市的建设只能接近自然原则,以不破坏且利用环境为指导。当时城市建设并不过分的强调技术水平,只是意识以欧洲人生活为目标,所以城市建筑趋向欧洲化。随着欧洲人数量的增多,青岛出现了教堂、咖啡厅、酒吧和经营西餐的饭店等大量具有西方文化特色的内容,这些建筑外表繁琐的装饰线条、特有的拱券形式与原来的街市面貌格格不入。随着德国人在青岛取消华欧分区居住的规定后,西方文化开始扩散、渗透、蔓延。青岛街道旁的大小建筑均被西方文化装饰手段影响和包围,大量的西方建筑符号流入青岛,“古典复兴”、“巴洛克”、“拜占庭”、“洛克克”、“新艺术运动”等建筑风格伴随着各种“柱式”和“拱券”仿佛是一夜涌来。这些早期的建筑受当时欧洲流行的建筑风格影响,强调装饰,讲究尺度,样式纷繁,特色迥异,但因为是西风建筑文化情调,相互间虽有变化,但共同点还是很多的,特别是受当时技术水平的限制,建筑的屋面一半采用红瓦坡顶形式,为满足外墙上凹凸复杂的装饰变化,墙体很厚,给你一种沉稳、凝重、典雅的感觉。同时由于此时的建筑一般注重环境,讲究庭院效果,所以在绿化的映衬下,使城市景观产生亲切感,而且空间舒展。

在日本统治时期,城市内扩充了许多医院,这些建筑多为公共建筑,由于新技术的应用,建筑的结构体系中体现了钢筋混凝土形式,为青岛城市建设的外形带来了新的变化。首先是大量平屋顶的出现,放弃了以往沉重的坡屋顶;其次,城市建筑风格开始走出欧洲古典主义的框架,显露出现代摩登建筑萌芽状态的雏形。北洋政府以及国民政府接管青岛后,建筑是由许多留学归来德国人设计的,他们的思想还是延续西方建筑文化。青岛的街道上出现了建筑与传统建筑文化符号格格不入的局面,城市处于国人手中,建筑的许多内容还是对原有社会网络的补充和完善,大量公共级市政建筑在加紧建设,电影院、运动场、水族馆、博物馆、图书馆、礼堂等设施大量出现。这世间的建筑开始增高,体量加大,空间跨度增大,建筑风格体现了区域内民族信仰的多样化,代表着不同的意识流派,流传着不同的民族风俗。

新中国建立后主要谈谈“五四广场”。“五四广场”是一个环境质量很高的开放型广场。该广场以青岛市政府大楼为中轴线,面向大海,两侧布置有“丰合广场”、“福泰广场”、“青岛太平洋中心”等建筑。几幢建筑物风格各异,高低错落。广场面积很大,长宽尺寸合适,使得它周围的每一个建筑都有一个良好的观赏距离。先从“丰合广场”谈起。“丰合广场”是一个具有“后现代”意味的建筑,整个建筑面向“五四广场”,在中部凹回去一个半圆,形成一个既属于城市,又属于建筑本身的过渡空间。在这个小广场里,设有小块绿地、椅凳、路灯等设施,供游人驻足、休憩,极大地丰富了城市环境。建筑沿着广场的部分为四层,底层设有柱廊,柱子设有柱墩,柱身上有装饰槽,尺度协和,与环境结合融洽。建筑采用古典建筑的处理手法,通过水平线角、盲窗、拱形门窗、细部装饰等建筑元素,创造出一个充满了文化品味的建筑。建筑外墙用花岗岩和反射玻璃两种材料精心组合,构图完整,比例适当,均衡而统一。凹口处弧形玻璃幕墙,反射着周围的景色,为建筑增添了不少迷幻色彩。与“丰合广场”相对的是“福泰广场”、“青岛太平洋中心”等建筑。“福泰广场”是一个很有特点的建筑,主体为高层,以圆柱体为母题,几个大小不同的圆柱体分别用玻璃幕和白色面砖区别开来,又互相咬合在一起,别有一番情趣.裙房部分与主体处理一致,采用圆柱体、弯顶、拱形门窗等与主体相呼应的建筑元素组合在一起。整幢建筑以“圆”为母题,谱写了一曲“圆”的美好旋律。“青岛太平洋中心”,裙房呈对称体型,由于建筑内部使用功能的制约(主要用于举办大型展览),建筑外观虚实对比强烈,轮郭起伏变化较大。以人口为中轴线,两侧高而中间低,中间门厅部分人口为弧线型,两侧则为敦实的方形体块,曲直对比有致,一些小的处理也很精细。单单看这一个建筑,好似有些“简单”,不够“丰富”,但由于它后部高层主体及周围建筑的衬托,反倒显得这样处理恰到好处,拙中见巧,如果真要把它弄得花里胡哨,反而显得华而不实。这组建筑使我深感建筑环境、建筑文脉对城市环境的重要性,而好的城市环境则需要建筑师从点滴做起,小到建筑细部,大到总体规划,都要认真对待,精心设计.3、建筑对青岛特色的影响

青岛的建筑特别是历史性建筑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在建筑史、城市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反映了当时那个时期的世界上各种建筑思潮,而且是形成青岛城市特色的主体,特别是历史性建筑在旧城区内起着主导作用,它们所形成的街坊、街道、庭院空间维系着人们的情感,它们提供的尺度宜人、富有质感的场所是人们对环境有强烈的“归属感”。许多欧式建筑已经成为人们视觉的焦点和游览的目标。

青岛的建筑源于同一的文化,有着和谐统一的基础,依据统一的城市规划形成自己别具一格的城市风貌。一般来说不同风格的优秀建筑聚合起来不一定会创造出出色的城市景观,但一个和谐的建筑群,即使其中不乏平常之作,往往能够形成一个美丽的城市风貌,青岛正是根据其欧风建筑统一美丽的群体和画龙点睛的单体创造了城市特色。

【参考文献】

(1)吉志强雷治国浅谈青岛建筑山西建筑201*年第三期(2)郎小霞浅析青岛城市特色之建筑资源与人居环境201*年04期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青岛建筑实习调研报告1》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青岛建筑实习调研报告1: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青岛建筑实习调研报告1》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599507.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