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电影《拉贝日记》观后感

电影《拉贝日记》观后感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4-20 11:16:54 | 移动端:电影《拉贝日记》观后感

电影《拉贝日记》观后感 本文简介:

《拉贝日记》观后感一今天是放假的第一天。昨天和朋友约好出去玩了,今天我也很守时的到了。刚刚听到赵茜说《拉贝日记》时,我的反应是很不好的。曾一度的认为拉贝是女的……看完《拉贝日记》后,我真的有很多很多的感触……有道不尽的话……有难以形容的心情……很复杂……影片播放中,我的心情一直是沉痛的,压抑的……为

电影《拉贝日记》观后感 本文内容:

《拉贝日记》观后感一

今天是放假的第一天。昨天和朋友约好出去玩了,今天我也很守时的到了。刚刚听到赵茜说《拉贝日记》时,我的反应是很不好的。曾一度的认为拉贝是女的……

看完《拉贝日记》后,我真的有很多很多的感触……有道不尽的话……有难以形容的心情……很复杂……

影片播放中,我的心情一直是沉痛的,压抑的……为日本人的行为感到愤怒,为中国人民感到伤心,难过,为约翰感动……

当我了解了约翰的身份后,一直在思索一个问题。到底是因为什么,一个纳粹党员能够尽自己所能拯救中国人?其实,我找到答案了。那是一种爱,那是一种向往和平的心呀!   约翰•贝拉,一名德国商人。在中国的30多年间,一直担任着西门子总经理。1937年日本皇军展开的无人性的南京大屠杀中,他保护了25万中国人民!他是伟大的!

在日军的轰炸机疯狂的轰炸着西门子公司附近的中国人民时,拉贝走出了车子,他奋不顾身的从后备箱中取出了纳粹国旗。他叫来了助手,将这面巨大的旗帜撑开,让无数的中国人躲在了旗帜之下,免受一死。

在德国发出紧急命令要求拉贝回国时,他毅然的选择了留在中国,和热爱和平的人开设了南京安全委员会。在生死关头,他明知只要逃走,就不会面临死亡的威胁。可他还是选择了让夫人离开,自己驻留在中国。

或许是由于我的年龄已到吧?毕竟我已经是青春期的少女了。会多愁善感。观看途中,曾好几次想要落泪。为了拉贝的无私,为了拉贝的伟大,为了拉贝的痛苦……当朵拉所乘坐的航船被日军炸毁时,拉贝痛苦的呼喊着朵拉的名字……

拉贝会给安全区的孩子发放食物,会为中国人民解决疑难。他是中国人民心中永远的英雄!

在日本皇军下令射杀安全区的中国居民的前一刻,拉贝和他的同伴打开了大门,站在了日本皇军的面前,坚定地说:“如果你们想制造第二次大屠杀的话,就请把我们也带上吧。”

结合历史时间,南京大屠杀发生于1937年,当时国民党的首都在南京,南京政府是当时中国最高行政统治中心。蒋介石在日军侵略南京之前便已撤离至成都。

《拉贝日记》观后感二

前几天我在网上看了《拉贝日记》这部电影。

《拉贝日记》中的主人公是当时的德国纳粹党员约翰·拉贝,作为当时西门子中国区的主管,拉贝加入纳粹党只是顺应潮流,他本人甚至根本不了解希特勒,他原以为希特勒是一个英明的领导者,在安全区受到日军威胁期间,拉贝还写信给希特勒希望得到他的帮助,这封求救信自然是石沉大海。

当日本战机开始轰炸南京时,拉贝张开纳粹大旗,让大家躲在下面的时候,我是被震撼了。潮水般的人群聚集在下面祈求保命,忐忑不安,那面巨大的纳粹旗霎时成了拯救生命的护身符,那一幕躲在旗下的人们和硕大的纳粹旗,非常有视觉冲击力。其所带来的感受十分复杂,但毋庸置疑,生命的存活在那时是最为重要的,不论采取何种手段。

拉贝的司机被砍头后,日军军官答应赔偿损失。拉贝提出用20位中国战俘来弥补自己的损失。这样的做法无疑是为了多挽救几条生命。当拉贝走向那一群充满恐惧以及期待的战俘时,空气彷佛都凝结了。站在眼前的都是活生生的人,但自己却只能挑选带走20个人,每一个名额的选择都是艰难的,也足以让心流血。拉贝用自己的勇气与智慧尽量多挽救那些已经走投无路的生命们。

影片中没有过多杀戮,暴力等场景,相对平缓的叙述了日本人在南京的屠城。重点突出了拉贝这位国际友人如何挽救20万南京百姓。日本鬼子轰炸西门子的南京分公司的时候,西门子公司的中国员工躲到公司院子里来,日本轰炸机还是炸个不停,但后来拉贝把德国国旗拿了出来,中国员工们都躲在了德国国旗下,结果日本轰炸机就停止轰炸回去了。看到这里,深刻的明白了毛主席那句:落后就要挨打的真正意思了。N条的生命竟然连一面德国纳粹国旗都不如,真的很悲哀。

电影往往只是一个有局限性的载体,它不能完全反映真实的历史。这部电影让我们知道,我们不能忘记这些曾经在那段特殊的日子里给予我们帮助的人,更不能忘记那段历史。勿忘先烈,勿忘国耻!

《拉贝日记》观后感三

影片以时间正序的方式展开,这符合日记形式的故事逻辑,本来无可厚非,可导演偏偏在2个小时的影片之内揉捏太多的人物,结果对拉贝的人物表现有所欠缺,或许导演是想通过其他角色人物性格的不同,来烘托拉贝的高大形象,可其他人物的角色实在是在性格张力与矛盾冲突性上缺乏一种绞力,平淡无奇,因此即没有刻画出拉贝伟大救赎者的形象,还使得整部影片沦为一部变相的历史记录片。拜托,我们看历史题材的电影,除了历史真相之外,还需要看到鲜活的人物性格以及戏剧张力。

一个好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应该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自身的心理斗争极其变化,二是外部环境对人物的烘托作用。而想要很好的打造一个东方辛德勒这样的救赎者,就应该深度刻画战争事件的残酷性,受难民族遭受屠杀的恐惧性,以及敌人心理情感的变化,这样才能立体的勾勒出救赎者的艰难和不易,从而拔高整体形象。也会让观众更加的感动和理解人的本性。然而,在影片里所有的桥段都如蜻蜓点水式的一笔带过,根本么有让我感到战争带来的一丝丝恐惧,因此拉贝的做法也么有深深的打动我。

而且我觉得整部影片充满了白痴的桥段,让人苦笑不得,有好几次让我快进的冲动。首先是拉贝用德国纳粹党党旗拯救厂区工人的那一幕,当飞机飞走后,所有人群的欢呼雀跃,突然间让我怀疑我是不是在看日本侵略中国的电影,怎么那些人都感觉不到一丝战争的阴影?还有在安全区内的女子学校,学生竟然还在正常上课,并且下课的时候还有说有笑,谈笑风生,真不知道这些人当时他们的其他民族同胞正遭受着战争的水深火热之中?中途还跑出个叫琅书的女子,我看就是编辑安排的花瓶一个,除了养眼之外,真是一败涂地,难不成导演想搞一出战争期间的旷世悲凉的跨国爱情故事不可?看到这里真不明白导演你想要烘托什么?还有更傻的在后面,我一直不明白琅书既然在安全区内,为什么不能够安排她弟弟进来?非得每天冒着生命危险跑出安全区去送吃的?难道就是为了后面那一出更傻帽的?竟然乔装成日本军官一本正经的在最危险的时刻从最危险的人身边经过,起先我还以为会有智取日本人的一幕,结果没有任何防备和办法的冲过日本人把守的关卡,还把危险带进了女子宿舍,真不知道那个叫琅书的女子怎么会有如此傻帽的做法?怎么好意思把自己的危害带给同寝室的同伴?其实明明可以选择躲避或者等其他好的时候再进安全区的。真是啼笑皆非。

另外,影片对战争的残酷性实在缺乏描绘,其实导演你大可不必担心中国人民的观赏承受度,反而让我觉得即没有展现拉贝这个救赎者的形象,还让我觉得这里面有种讨好政治边缘的嫌疑。有一个司机张被砍头的桥段,其实也很傻。张与一个日本军官发生口角之后就被砍头了,没有详细的铺垫与陈述,缺乏对日本军人对待普通中国老百姓生不如死的残酷性,而只是让观众接收了一个结果,完全不过瘾。还有就是这之后拉贝挑选20个战俘当作补偿的那一段,那个假装自己会懂德语的青年出列之后,竟然没有被日本人枪毙或者砍头,真是让我觉得这对日本人是一种虚伪,本来完全可以把这为青年拉出去,然后大刀砍下,这不人家日本人刚好在进行看人头竞赛么?怎么到了这个时候反而表现出一种仁慈了?真是操他妈的虚伪。

还有就是反派的角色越复杂,越体现人性的扭曲,就越能让观众感受到正邪的差别以及角色的力度,于是导演也安排了类似《辛德勒名单》里阿蒙·戈特角色的日本军官少佐。可惜少佐的心理挣扎不够强烈,表现的不够丰富,应该再加入一些日本军队内部对少佐的猜疑和惩罚,这样,人性才会得以共鸣和张扬。

这电影纯粹就是一部商业娱乐片,还打着以国际眼光来看南京大屠杀事件,其实,我就觉得你很扯,拍不出好电影还偏用“国际眼光”来糊弄中国人民的情感,愚弄中国人的智商,你Y就是在扯淡。

电影《拉贝日记》观后感四

由于时间关系,没有读书籍版的《拉贝日记》,而选择了观看影片。拉贝是一位被誉为“中国人民的英雄”、“中国的辛德勒”的伟大人物。他与其它国际友人一起建立南京安全区,竭尽所能拯救了20多万中国平民百姓。

在拉贝离开南京的前一天,日军入侵南京,本可以带着妻子回德国平安度日的他,义无反顾地选择留在中国,与中国人民一起共患难,可见他对中国人民的情谊之深!其实,像他那样在危难之际向中国人民伸出援手的外国友人还有很多,例如威尔逊医生、杜普蕾女士、罗森博士等等,他们都是像白求恩那样的拥有国际人道情怀的伟大人物!无论他们从事何种职业,商人、医生、教师……出于对战争的谴责,对中国人民的同情,他们团结在一起,不畏艰难困苦,尽最大的能力保护无辜的平民百姓。他们没有任何至高无上的权利,有的只是一颗勇敢而无私的爱心!对比日本军官的残酷无情,更衬托出他们人格的高尚!虽说时势造就英雄,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英雄。能够成为英雄的必定是机智、善良、勇敢、仁慈、无私的人,拉贝和他的外国朋友就是这一类人!

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人留下的对中国百姓最为发指的一刀,这一刀砍掉了成千上百的头颅,砍掉了成千上百人的前途跟命运。这一刀是无耻的,令人难以接受的一刀,日本人的行为是对生命的不尊重,是对中华民族圣灵的亵渎,这种行为应该受到国际社会的唾弃和谴责。尽管日本军官冷血到竟然用杀人作为比赛项目的地步,但是也有的日本军官是心存良知的,影片中的少佐就是其中之一。他清楚地知道日本发动的战争是违反国际法的,他试图说服同僚,他违背命令不忍心屠杀战俘,他向罗森博士通风报信日军对安全区的行动。这让人对日本人的愤怒有所缓解,即使是发动战争的一方,也会有厌战的人,也有善良的人,只是这样的人群不能与另外一部分好战的人群相抗衡,他们身不由己,无力阻止,只能从命。这让我想起了《钢琴家》里的一位救下了波兰著名犹太人钢琴家的纳粹德军官,如果没有他的庇护,也许那位钢琴家就不能幸存,也就不能继续发挥他的才华了!

但是,仅仅依靠外国人的帮助和庇护,又如何拯救得了十几亿中国人民的生命呢?战争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灾难,还有反思。为什么日本能够拥有飞机大炮这么先进的武装设备,为什么他们可以这么自信短期之内就能完全占领中国?他们之所以认为自己很强大,不正是因为中国的落后吗?落后就要挨打,为了不受挨打,我们必须自强,只有自强才能自救!历史证明,中国人民不屈不挠,为争取民族独立而进行抗战,为挽救中国的不断努力!

另外,对于日本军官强奸妇女的恶性,影片当中也有体现。杜普蕾女士为了保护自己的女学生免受侵犯,以防生虱子为借口,把每个女生都剪成平头,爱美的女孩伤心地落泪。不仅是中国的妇女受到伤害,日本的妇女也是,被抓去当慰安妇,以满足日本军官的生理需求!却给千千万万的女性同胞造成生理和心理的无尽的伤痛!我觉得身为女性,在动乱的年代,比小孩更处于弱势的地位。男人怎么就可以肆无忌惮的对女人做出这么禽兽的行为呢?有时候真的觉得做女人很可怜,如果有来生,就投胎做男人吧,那样就不怕吃亏受欺负了!尽管身处和平的年代,女性的地位和人格都得不到尊重,被男人视为衣服!女人该有自己的尊严,该被社会所尊重!

战争是万恶的,然而却依然存在。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互相残杀的历史。在当今,美国为了保存自己世界超级强国的地位,违反国际和平条约侵犯这个那个国家,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亚……为的是抢夺这些国家唯一能够赖以生存的石油!为了自己的强大而给他国发动无理的战争,为了自己的私利而杀害手无寸铁的百姓,于心何忍啊?同样身为人类,凭什么剥夺他人的生命呢?还说什么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人类不但自相残杀,还要自我毁灭。天灾不能避免,还要制造人祸。战争是人祸,环境受污染和破坏同样是人祸。日本发生9级地震,面对天灾,已是难以应付,再加上核泄漏,真是雪上加霜!这次的核泄漏受影响和伤害的不只是日本,还有周边国家和海洋生物,其危害是全球性、长久性和不可估量性的!每一次灾难过后我们都会反思,可是我们真正做到了吗?我们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中吸取教训了吗?人类真是好了伤疤忘了痛!

灾难无情人有情。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相信在当今这个不是很和平的年代,依然不乏像拉贝那样的仁人志士!

面对无情的绝杀,拉贝先生为了拯救那些屠刀下的百姓,和他的伙伴们不顾个人的安慰,共同联合起来建立了安全区来保卫无辜的百姓。他们设立的安全区为大约二十五万中国平民,提供了暂时栖身的场所。拉贝先生以这样爱的方式保护中国人的生命。面对战争与天灾,各国友人都会伸出援手,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来帮助受灾的人们。他们都像拉贝先生一样,济难扶危,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人世间最伟大的,最淳朴的爱!

从历史中,我们知道拉贝先生爱中国,爱中国人民,中国人民也深深的爱着拉贝先生,他是中华民族的英雄,是中华民族最为真挚的朋友。从历史中,我们看到,灾难面前无国界,世界各国人民是可以和平相处,互相帮助的!在当今国际社会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各国以国际合作的方式应对灾难,互帮互助!应该说全世界的和平是可以实现的,让我们都向拉贝先生学习,以自己的方式,为实现世界和平,消除战争而努力吧!

电影《拉贝日记》观后感五

给我感觉最深的印象就是,这没有过多的刻画屠杀的场面,但是同样让人感受到1937年南京的恐怖,其中有三个场景:

第一个是“纳粹旗下求生存”,日军开始进攻南京,虽然号称是打击重点目标,但实际对市区实行了无差别轰炸,拉贝所在西门子公司也遭到攻击,他命令门卫把挡在厂门外的中国人放进来,冒着危险取出一面硕大的纳粹旗,让人们都躲在旗帜下面,最终日军飞机离开。蚂蚁般的人聚集在下面祈求保命,那面巨大的纳粹旗几乎充满银幕,非常有视觉冲击力。

网上有人说:“在自己的土地上,竟拿着纳粹旗才能活命是对中国人的侮辱”。我不赞同,一种特殊的历史时期,连自己的国家都被别人侵占,人的生命都如草菅一样任人随意践踏时,这位仁兄还在高唱“拿着纳粹旗才能保全性命”不免有些站着说话腰不疼的味道。那些人可都是像我们一样的普通老百姓,在那样危及生命的时候,保命是很自然衍生出来的反应,难道这位仁兄以为是在拍《蜘蛛侠》《超人》《变形金刚》吗?

第二个是“拉贝的司机惨遭砍头”,拉贝到日军总部交涉,中国司机在楼下抽烟,却被一名日军刁难抓走。拉贝四处寻找,却只从门缝里看到日军砍去了司机的脑袋,影片没有正面描写砍头的细节,但当拉贝冲进场去,只看到一排中国人头颅,看得出是按照某张很著名的暴行照片来设计,虽然镜头一晃而过,那种视人命如草芥的肃杀已令人心寒。虽然看这部影片前已知道会有这样一个场景,扮演司机的中国演员李明,也说了那些头颅(包括他自己的)都是十分逼真的仿真人头,可是真正看到那一幕时还是让我忍不住闭上了眼睛。

第三个是“琅书冷静的用相机拍下了被日军枪杀的中国士兵的惨状”,安全区遵照和日本人的协议,将缴了械的中国士兵一百多名交给了日本军官,以换回他们的生命和安全区的安全,可是卡普蕾女士面对日军军官提出“要带走二十名中国女学生时,以予了断然的拒绝”。日本军官冷冷的说:“你会为你的行为后悔的”,随后就是一阵枪场响起,那一百多名士兵被枪杀了,卡普蕾女士痛苦的掩面而泣,这时,张静初扮演的中国女学生出场了,她以冷静的态度按下了手中的快门。

我曾看过报道,拉贝日记中除了张静初扮演的琅书是虚构的人物外,大部分影片人物都是真实的,可是在拉贝先生的日记中也提到,向“那些提供给我照片的中国年轻人致敬,没有他们,就没有还原南京历史真相的可能”。所以,当我看到在琅书拍照时,冷静得竟看不到一丝表情的脸上,我突然有了许多的感动,我知道,正是这些勇敢的中国年轻人(我们的前辈),才能让我们现在的人如此真实的知道那段沉痛历史。

虽然没有过多的描写屠杀场面,《拉贝日记》却以德国人道救助者的视角,讲述南京大屠杀这段中国近现代史上永远的伤痛。其客观冷静善良温暖且不乏对日兽罪行的鞭笞,我想会受到像我一样的中国观众的尊敬和支持。

我想起现任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馆长的话:“纪念馆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永不忘却,既不忘却那段历史的真相,也不忘却浩劫中人性的光辉”。我相信,这也就是《拉贝日记》的主题。

最后再次向拉贝先生以及那些真实出现的历史人物:约翰逊大夫,卡普蕾女士和其他安全区的工作人员,还有像琅书一样勇敢的中国同胞们致敬!

电影《拉贝日记》观后感六

我观后甚为不解:一部平庸之作何以得到“权威”的集体联手夸奖?遂作此文。一是在锣鼓喧天的吆喝声中给《拉贝日记》一个客观的评价,二是必须警惕且质疑拍戏的初衷、水准与良心。

影片的开头有这样一个镜头,日军飞机轰炸,中国难民逃到拉贝的纳粹旗帜下获救。这一个镜头就把本片的故事给概括了。说它好,因为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说它不好,因为一个镜头的内容被拍成了一部电影。色彩平庸,画面平庸,镜头平庸。这部片子哪里是因为色彩、画面、镜头而让人印象深刻?飞机掠过,声响轰鸣。钢琴响起,旋律可人。除此之外的音效,作为一部非小成本影片,这方面并不乐观。一部电影是有气味的。同档期的《南京》在战场有尘土味,在角川自尽时有苍凉味。而《拉贝》只有在医院里有一点血腥味,其他的部分通俗得却缺乏气味。拉贝可以用国语配音,但日本人为什么不用原音加字幕?更糟糕的是在没有翻译的情况下,总不能让日本人与德国人自由对话吧?

故事在“起”之后的“承”,说的是拉贝“应邀”而留下来管理“难民营”。如果没有大夫的嘲讽,事实将会怎样,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习惯把救星看做十全十美的英雄。故事试图去还原那一段历史的风貌,但却缺少可以承担起这样重任的大场面。无论是人数,还是建筑,无论是战场,还是后方。片中最大的场面是拉贝送夫人上巨轮,好家伙,人山人海,大船比小山还高——有这气力“重现”一点“南京”好不好?导演的初衷到底是什么?这绝对值得怀疑!在拉贝左右,有两位帮手。好帮手男博士对于纳粹的罪行的控诉显得短而有力,思索的深度也远远领先于本片“主题”,对于本片来说是喜是忧?片中最有力量的当属中国大夫为救自己当兵的儿子而惨遭杀戮,铁蹄践踏人性,多么具有直击人心的能量!人物关系就是电影故事的骨骼。本片的人物关系非常简单,清晰明了——以拉贝为树干,分出若干支。这不是问题,问题是“分支”被处理的太简单、太平面。“性格组合论”想必是中国文艺批评家众所周之的,洋人们不会忘记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的人》。难民营缺粮少吃,拉贝即使知道有败兵藏匿于此,也给予了默许。期间即没有激烈的戏剧冲突,也没有深情的感人画面,一切流于平淡。

张静初等女生被强迫脱衣服一幕,洋博士怎么不知道自己也回避一下?这样一部从题材上应该拍成灾难片的电影,其中居然加入了洋博士与中国女学生的爱情,以及拉贝夫妇的“久别重逢”与“深情一吻”的大特写。即使观众爱看“好莱坞范式”电影,也不该把裤子都脱了、露出整个光溜溜的屁股示人不是?当日本兵准备攻入难民营之际,几百名中国百姓以血肉之躯筑起壁垒来守卫难民营,此时,他们应该比后来才走出大门的洋人们勇敢得多。故事的在漫长的“承”之后,终于一“转”。一触即发的杀戮被外来的媒体化解,意外的、侥幸的、突如其来的化险为夷到底有多少感人的情怀与崇高的光芒?获救后大人们喜出望外,像人人都中了五百万一样,这样的镜头是什么水准?故事走向“合”,拉贝胜利地完成了使命,即将离开时,民族感激涕零,无比留念。在故事前面作者并没有给出多少拉贝历尽千辛万苦以保难民营的铺垫的前提下,这一切都显得那么一相情愿地把拉贝推上“大救星”的神坛。当我们整体来看这部电影时,我们会发现,本片在还原历史的原貌,在开掘历史的深度,在歌颂人性的伟大等诸多方面的心有余而力不足。本片就像一个举着大旗的裸体老头,巨大无边的旗帜遮掩了他苍老的身体——本片以其题材的意义遮蔽了品质的平庸。

当我们换一种视角,这一切便变得可以理解:这只是一个讲述一名德国人在异国遭遇战争后,保护了20万人又与妻子终于团聚的故事。这只是一部通俗、大众、平淡的片子,一部因为与我们七十年前的巨痛有关而被我们主观地赋予了过高的期望的普通电影而已!

好的影片,应该让关注与创作者都有受益。如影片的手法,风格,艺术风格与水准,“题材意义”与“历史意义”被搬上银幕的合法性。就《拉贝日记》这样一部压根算不上优秀的电影,影评人的“众口铄金”,原因何在?是文艺理论贮备上的单薄?是电影审美趣味上的跑偏?是人文精神立场的隐退?是对知名影评声誉的自毁?是对广大普通观众的误导?是对朋友强大面子的妥协?是对金子银元钞票的臣服?谁能揭开这些奥秘,谁就变得聪明无比!

电影《拉贝日记》观后感 本文关键词:观后感,日记,电影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电影《拉贝日记》观后感》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39570.html
推荐专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