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与自然共处读后感(精选多篇)

与自然共处读后感(精选多篇)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7 10:19:26 | 移动端:与自然共处读后感(精选多篇)

第一篇:与地球和平共处读后感

读《与地球和平共处》有感

利用课余时间读了几日《与地球和平相处》一书,尽管没有完全读完、读懂,却也是感触颇深。人类在经过漫长的奋斗历程之后,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社会经济方面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但与此同时,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构成了现实威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当环境在即使是最自私盲目,最习惯于篡改事实、玩弄权力的人那里都成为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时,地球实际上已经将人逼到了悬崖边缘。

然而,你无法对人类进行审判:人既是被告一方,又是受害一方;既是手段卑劣的元凶,又是天真无辜的被害人。这很像是莎士比亚戏剧中的麦克白,由于受到来自地狱的欲望之火的煎熬,这个脆弱的灵魂一步步滑向深渊,他在杀戮他人的同时也把自己变成了疯狂的牺牲品。人对于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的屠戮,不正是在遵循着麦克白自我毁灭的道路行进着吗?

在《与地球和平共处》中,作者简单明了地为我们指出了人与自然环境不和谐的渊源——在地球自然生态圈的精巧网络中,所有物质的存在都要符合物质循环的规律;而在人类创制的技术世界里,被生产出(推荐访问范文网www.bsmz.net)来的东西往往只有功利目的,且一次性使用后便只能丢弃。又由于这种物质的生产不遵守生态规律而是任意组合的分子结构,自然界无法将其分解。更糟的是,这些废物对人来说经常是有毒的。

当我们为每一个科学幻想终于变成了事实而欢呼时,谁会想到它对我们的生存可能隐藏着巨大的威胁。为节约能源采用核电技术,却产生了无处丢弃的辐射废料;为了提高农业产量大规模使用氮肥,却严重污染了河流、水源;焚化垃圾同时发电,听上去是个美妙的主意,却产生了致癌的粉尘;石化工业为大众消费提供了便利的包装、洗涤用品,一次性使用后却给自然增添了永远摆脱不掉的负担??技术的更新越来越快,人们对其依赖和期望也越来越大。这意味着,人对它的反思和控制也可能越来越微弱。

要求人为环境危机放弃已经取得并带来巨大利益的技术生产,如同让走向疯狂之路的麦克白回心转意,一切好像都为时太晚。人和地球已经宣战,本是母子却反目为仇,非打到两败俱伤,共同毁灭为止。种种环保的努力,在悲观的阴云笼罩中,只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无奈之举。

然而,巴里·康芒纳却为他这本处处论尽技术圈对生物圈的伤害的书取了一个非常乐观的书名——《与地球和平共处》。它看上去像一句空洞的宣传标语,似乎问题已经严重到只能用口号来自我安慰或自我嘲讽。事实上,对环境问题了解得越表面化,可能越会失去信心。而作为一个专门的环境研究者,本书作者却相信问题是可以逐步缓解,幸运的话最终能够解决。

由于书中的案例大多来自美国,因此很难断定有哪些能在更大的范围内延展。但那种严格基于数据事实,在遵从社会经济法则的基础上,为寻求切实可行的方案付出积极而理性的努力,却能给人带来信心和希望。他认为,在商业等各种利益驱动下的危及环境的生产决定权不在消费者手中,而生产的决定者也完全可以从危害更小、甚或清洁无害的另一些技术中获利,问题在于公众意见的参与和更多可行性方案的摸索。从众多环保作品的佼佼者——那部激动人心、改编自真实故事的影片《永不妥协》在全球票房和美国奥斯卡桂冠评选中受欢迎的程度

来说,康芒纳先生说的一点没错,环境问题深入人心。

技术的进步给人带来了麦克白式的处境,但并不必然导致去否定所有的发展和文明。为了环保倒退回“小国寡民”过于极端,而且也不现实。环保应是可行的、积极的而非概念的、暂时应付的。另一种观念认为,要发展必然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他们以为从“发展”中获的利要大于付出的环境代价。事实正好相反,从长远来看,没有正常的环境依托,所谓的发展只不过是一时的蝇头小利(还往往只是一小撮既得利益者),而被牺牲掉的环境却是千金难买,无法复原的。对于“可以走一条中间道路,采取控制污染的办法”,作者认为也是掩耳盗铃之说。依照原有的方向,技术会不断进步,意味着对生态的更大破坏,所以根本无法控制。妥协的结果,牺牲的还是环境。所以,必须预防而不是控制。

当在远离工业区的爱斯基摩人体内发现了有毒金属物质时,当致癌工业导致癌症死亡率明显上升时,当儿童的健康受到被污染的食品威胁时,环境危机不仅仅是话题,而是对生存的威胁。这种情况会促使人们行动起来,但在此之前,至少应该弄明白哪些做法更有效。阅读此书肯定会有所启发。

在书中,作者以美国环境为背景,回顾了美国政府和公众在控制环境污染方面所做的努力,揭示了为什么美国在抢救环境方面花了数千亿美元,而美国的环境危机却愈演愈烈。书中所阐述的美国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许多正是我国现在面临或即将面临的问题。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我国应当认真加以借鉴和吸收,从而在我国的环境建设方面,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少走些弯路,而本书在这方面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极有价值的参考书。

在书中第一章告诉我们人类生活在两个世界里。一个是与所有其他生物共同居住的自然世界,另一个则是人类自己创造的世界,或许可以称它们为生物圈和技术圈。两个圈子互相联系紧密相连却又互不打扰。然而现在,由于人类的贪婪,打乱了两个圈子的平衡,圈子之间的矛盾冲突激化,环境危机随之产生。臭氧层出现一个洲那么大的空洞,全球变暖,干旱,洪水,热气流等自然灾害愈演愈烈。世间万物相互作用,紧密联系,人类有必要了解两个世界的相互作用。人类创造的技术圈太过强大,而改变了生物圈,而被改变了的生物圈又反过来会淹没城市,会灾难性的减弱我们获取基本生活必需品的能力。人对生物圈的攻击已经引发生物圈的反击。我们所生活的双重世界所造成的尴尬已经导致了各种各样的反应。

当然,为了化解危机,人类试图了解两者之间的矛盾,搞清楚如何才能使两者协调一致。为改善环境质量,美国自1970年起就已经采取了许多措施。从减少铅污染到减少空气的其他污染,从减少水体污染到减少食物中有毒化学物到减少放射性材料污染等等努力中,有的效果明显,有的相比之相形见绌。尽管如此,人类也未能阻止环境的持续恶化,更不用说改善环境状况了,这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化的问题。无论是统计数字还是日常生活中,都能得出这样一个证据:全国为恢复环境质量所作的大量努力已经失败。

面对这些经历,这些惨痛的教训,我们总结出采用控制的办法之所以对环境质量的改善不起作用或作用不大,是因为这些办法到头了会不攻自破。总之,采用任何控制装置的办法都不可能不让某些污染物进入环境,而此种活动的持续到头来会抵消控制装置原本的作用。然而,如果某污染物被消除或被禁止使用,则其进入环境的可能性就能永远将为零。如果污染能够得到防止,那么环境质量就可以与经济活动的增加将兼容;如果污染仅受到控制,则两者还是会发生冲突。可见,在恢复环境质量方面,预防措施起作用,而控制措施不能奏效。只有从源

头上,在可能发生污染物的生产过程中摧毁污染物,才能真正消除污染物;而污染物一旦生产出来了,再想办法就为时太晚了。

由于未能从产生环境污染的根源上下功夫,我们就不得不面对这种花费巨大且旷日持久的治理污染的斗争。治理环境的行动多半都失败了,但原因并不在于我们努力的不够。许多环保组织在解释环境危机问题时,对争议很大的经济根源只好避而不谈,而归咎于争议较小的生态政策。尽管环境危机源于技术圈这一点很清楚,但他们却在生态圈上找答案。这是值得引起我们重视的问题。

从美国身上,我们看到了许多环境保护道路上的失败和成功的例子,这些珍贵的经验是不可多得的,我们应该从中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在这条路上走下去。对于中国,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而不危及后代人的利益,政府,地方政府和业界应制定和实施更加严厉的安全生产、清洁生产、高效利用自然资源等法规和政策,以减少对中国本土、人类环境的污染。

国家对环境保护问题,包括环境污染的防治与控制、自然生态保护、核安全监管、环境安全保护等,政策应当先行。对于以省级主要领导执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也应当充分利用经济杠杆策略,过去比较注重经济份额的考量,以“政绩”应迅速转为对国家法规和政策执行力的考量,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过程。

第二篇: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各国执政党面临的共性问题

随着人类工业文明发展到新的历史阶段,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矛盾不断积累,来自人口、环境、资源、生态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逐渐成为各国执政当局共同面对的重大问题。环境问题实际上已经发展成社会政治问题,不仅决定着一个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而且与政党政治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什么样的政党执政都无法回避人与环境如何相处的问题。

第一,“绿色政治”的兴起改变了传统的政党结构,也使环境保护问题进入主流政治。绿党是一支以保护环境、扩大民主、维护人类和平为主要目标的新兴政治力量。1972年世界上第一个全国性绿党组织 ——新西兰价值党出现。之后,绿党的势力在各国尤其是西欧迅速发展,并相继进入地方、国家及欧洲各级议会,成为重要的执政党、参政党。目前,绿党已遍及世界五大洲,全球大约有70多个绿党组织。在绿党的推动下,生态优先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在世界各国深入人心,一些主流政党也进行理论创新,德国社民党、英国工党等老牌执政党纷纷将“绿色政治”的理念写入党纲,英国保守党政府等一些右翼政府也陆续出台了新的环境保护条例。“绿色政治”的发展使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最终摆脱边缘地位,走入了主流政治。

第二,环境安全成为国际社会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执政党均注重维护自己环境利益。目前来看,各国执政党公认的环境安全问题主要有四类:一是资源稀缺造成的冲突与不稳定,如石油和水是引发诸多地区冲突的重要原因,在中东、非洲、西亚和南亚,水资源已成为影响地缘政治格局的重要因素;二是环境恶化威胁人类生存而引发的社会动乱,如在非洲和亚洲多个国家由于环境恶化、食物短缺产生了大量“环境难民”,并引起局部动荡和社会不稳定;三是跨界污染和危害转移引起的国际纠纷和冲突;四是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间货物与人员流动带来的生物、基因威胁,诸如疯牛病、禽流感和sars等病毒和疫病的蔓延很难控制,往往带来全球性的恐慌。

第三,对环境问题的态度已经成为影响执政党和国家形象的重要因素。美共和党政府因退出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而遭到强烈批评。欧盟各国执政当局率先提出到201*年将温室气体排放减少 20%的量化目标,并迫使在气候问题上一直不甚积极的美共和党政府在g8峰会上做出一些妥协。虽然西方发达国家是输出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的主要责任者,但这些国家的执政党一直都积极争取在环境问题上的话语权,攻击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政策。

二、各国执政当局在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方面的主要做法

第一,摒弃“人类中心主义”,树立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瑞典、芬兰、挪威等北欧国家的执政当局最早呼吁从全球高度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问题。1972年瑞典执政当局主动承办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提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并在大会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中呼吁“人类业已到了必须在全世界一致行动,共同对环境问题采取更审慎处理的历史转折点”。201*年,在许多

国家执政的社会党国际成员党在《圣保罗宣言》中提出了“新的发展观”,认为环境问题与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同等重要,主张把生态、经济和社会结合起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近两年来,一些发达国家的执政当局停止使用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改用新的“绿色核算体系”,将自然资源的损耗和环境保护的成本也计算在内,以更加合理地反映出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第二,综合运用立法、行政、税收等手段对环境保护进行监督和调控。芬兰是世界上最早制定环保法的国家,执政当局早在1886年就制订了第一部森林法,目前其森林覆盖率已经超过70%。201*年3 月,芬兰政府开始实施新的《环境保护法》,将防止空气污染、消除噪音和环保许可证制度等有关法规汇总在一起,同时修改了节水和垃圾处理等相关法规,加强了对环境的预防性保护。近年来,印度、越南、缅甸、老挝等国执政党为保护本国森林资源也都制定了相关法律,严格限制原木出口,对木制品出口的税收也大幅上升。非洲各国执政党针对非法捕猎和贩卖野生动物的行为制订了严厉的惩罚措施。

第三,发挥政府和民间两方面的作用,强制和鼓励双管齐下,推动企业和社会节能降耗,积极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越来越多国家的执政党普遍把节能降耗、保护环境等作为施政的重要内容。新加坡、日本、美国等国执政党通过财政、税收、行政等手段推动节能,新加坡执政当局建立了一个201*万新元的环境可持续创新基金,鼓励企业、个人在节能、环保和资源再生利用等方面的开发创新。日本政府通过改革税制,规定企业如果达到节能标准或使用节能产品,将在一定时期内享受减免税的优惠,如果达不到节能标准又无法按期改进,将被处以100万日元的罚款。美国和德国制定了相关法规,用减免销售税的办法鼓励公众购买新能源汽车。

第四,通过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将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转变为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率的新型循环经济。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许多国家执政当局迫于资源匮乏和能源危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执政当局的政策推动下,循环经济在日本已经成为企业的日常行为,松下、索尼、丰田等许多大公司都基本实现了“产业垃圾零排放”。德国的循环经济已经发展成一个新兴产业,所有生产行业的垃圾被处理后重新使用的比例高达50%。其他欧盟国家也都大力提倡循环经济,并制定了回收、利用或循环使用的具体办法和目标。英国规定到201*年可再生能源使用率要增加10%,201*年增加到20%;荷兰执政当局规定废弃物循环利用率应达到60%;法国规定包装废弃物循环利用率为80%。

第五,重视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奥地利执政当局规定中小学必须开设环保课程,定期聘请环保专家讲授环保和垃圾回收知识,新闻媒体经常宣传环保新知识和新发明。瑞典政府将节能和环保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大力宣传,并积极向国外推广其节能经验,使全民对环保都有一种自豪感。美国将每年的11月15日定为“美国回收利用日 ”,环境保护局专门开设网站,宣传再生物品的知识。经过多年坚持不懈地宣传教育,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以节约环保为荣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几点启示

纵观各国执政党近40年来在处理人与自然环境问题上的理论、政策和做法,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的一些新思路、新举措,可以得出以下启示:

第一,摈弃旧的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观,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符合时代潮流。传统的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社会公正和环境和谐的片面的发展观已经在一些国家的发展历程中展现了种种弊端。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以及人类生存环境面临严峻挑战的情况下,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之路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第二,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必须从国情出发,不能盲从。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方面,既要汲取国外的成功经验,但又不能在环保等问题上提出过高的要求,尤其不能被一些不符合国情的理念束缚住手脚。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在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仍必须从国情出发,以控制人口过速增长、保障粮食安全和抵御自然灾害等为重点,不能盲目超前。

第三,必须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工作纳入到和谐社会建设的整体中来,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其他环节紧密结合起来。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应该综合运用各种手段,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避免成为政府或企业单方面的行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不仅要注重对传统工业进行改造,还要考虑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与改善社会氛围和稳定社会秩序结合起来,在改善自然环境的同时实现人口素质的提高和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天地人的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当今的热门话题,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大、泛、而深的课题,要想简明地揭示它们的关系,只得借助于近几十年才发展起来的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学说……

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从上世纪70年代才广泛传播开来,传播和被人接受的速度是惊人的。那诱人的“生态平衡”被学者们研讨着,官员们宣传着,演员们呼喊着。生态平衡之所以诱人,那是因为人们企盼的生态系统稳定状态是美好的。尽管人们觉得它有点抽象莫测,可它又是亲切具体的。熟知生态平衡要先知生态系统。可生态系统从被西方学者提出至今,权威人士的定义有十余个,有的几百个字,有的几十个字,但无公认统一的文字表达。取其共同的实质,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与无机环境系统的特定结合。生命指植物、动物、微生物各生命类群,包括人类;无机环境指自然界的无生命成分;特定结合指不同地域创造出的多样的生物类群——即不同生态系统。陆地上各生物类群形成各自的生态系统,它们总称为陆地生态系统;同样海洋生物类群形成了海洋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就构成了整个生命世界——生物圈。生物圈一般至陆地之上百米高空,水面之下百米深层,这就是人的家园。所以人早知崇拜天地,知道人以食为天,求风调雨顺,六畜兴旺,人是依赖于自然,从属于自然的。

人在生物圈中处于什么位置呢?天地无机环境为谁效用呢?为草原、森林、庄稼——绿色世界。各类动物依赖谁而存活呢?直接间接都依赖于绿色植物。万尊的人靠什么活着呢?以吃来说,取之动物或植物,或二者兼取之;以喝来说,取之

天上地下的水;生命必须的氧取之于大气。食、水、气缺一不可的生命要素都来自于天地无机界。生态学家把生态系统中的生命又分为三类,且冠以公正的名称:

(一)植物——生产者;(二)动物——消费者;(三)微生物——分解者。比较三类生命类群谁最有本领呢?无疑是生产者,因为它养活了自己和后二者。人在哪里呢?在动物之中了。按生态食物链排序:先是食草动物,后是一级食肉动物;二级食肉动物……人排在何位呢?人是食草(粮)又食肉的多食性“高级”(依赖性最大的)消费者。所以,生态学家早已结论:没有植物就没有动物,就没有人类。

尊贵的人不要不服气,这并不否定人有灵巧的手和发达的大脑,只是说人的存在依赖于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和环境,从而要求人尊重大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

历史证明,由于人类的盲目自大,破坏了生态平衡,屡屡招来毁灭人类自己的生态灾难。破坏生态平衡的诱因归结为三类:一、破坏环境:由于环境是生态系统的成分之一,它的改变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由于破坏环境打破生态环境平衡的例子很多,诸如:湖沼富营养化的形成;日本汞中毒事件;氟化物破坏了臭氧层;阿斯旺水坝生态环境恶化;“六六六”、“ddt”施用后的恶果;地球的“湿室效应”等。二、破坏植被,以森林为主体的植被是陆地生态平衡的杠杆,地球上由于破坏植被导致的生态灾难最多,如1934年发生在美国西部的黑风暴,毁掉耕地4500余万亩;1963年发生在前苏联农垦区的大风暴,毁田3亿多亩;同样因森林的破坏,使古老的巴比仑文明灭亡;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的塔尔平原,因森林破坏沦为沙漠,沙漠面积达65万平方公里;中国黄河流域生态条件的变坏,源于其中上游森林植被的破坏,当今长江将变成第二条黄河;东北林区生态条件变坏,主要原因是对西南林区和东北林区森林的不合理采伐和过度采伐。三、破坏食物链:破坏食物链打破生态平衡的例子如:因过量捕杀害虫的天敌引发林木病虫害;印度曾大量捕杀水獭使病鱼增多,鱼产量下降;牧业发达的澳大利亚,因牛粪覆盖草地成灾引发蜣螂解救的例子更为新鲜。当然在生物圈内往往是几种诱因并存的。

中国是一个生态灾难多发的国家,中国感受最早最深的生态灾难是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气候变坏、洪水泛滥、库坝被淤等。近年来,我国水域污染增多:网眼小了,鱼虾少了。科学家们预言:“生态危机将成为21世纪人类共同面临的最大危机。”这就告诉人们,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人口压力的加大,人类必须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第一部分 再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今天,借中国水利学会第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召开的机会,谈几点认识.

党中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后,全国各行各业都在讨论在新形势下如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各项工作更快更好地发展.就水利行业而言,应该如何进一步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好各项水利工作,我认为有必要认真回顾总结过去5年来的治水经验和教训,进一步明确今后水利工作的思路,目标和任务.

1999年3月,我在中国水利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作了题为"实现由工程水利到资源水利的转变,做好面向21世纪中国水利这篇大文章"的报告,引起全行业乃至行业内外的一场大讨论.针对讨论中的不同意见,1999年11月6日,我在中国水利报社通讯报道工作会议上谈到人们对水的九个方面认识的转变时,第一次提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此后,我们一方面在治水理论上不断探索,一方面在实践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水利工作的探索与实践特别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的提出,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充分肯定,同时在国内外也产生了一定影响.201*年9月,在中国水利杂志专家委员会会议暨水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高层研讨会上,我作了题为"资源水利的本质特征,理论基础和体制保障"的报告,又进一步明确提出资源水利的本质特征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水利发展的转轨时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一种科学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并开始成为各项水利工作的指导思想.近年来,中央领导同志充分肯定了水利部门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指导水利,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总结这些年治水理论的创新和实践的探索,可以清楚地看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可持续发展最核心的问题.因此,今后要坚持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作为指导各项水利工作的核心理念,推动治水事业再上一个新的台阶.这正是科学发展观在水利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一,提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的必然要求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水.世界四大文明古国都依傍大河而生:中华文明发祥于黄河流域,古埃及文明孕育于尼罗河流域,古印度文明开端于恒河流域,古巴比伦文明渊源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两河流域,而且这些大河都具有水量充沛,泥沙较多,洪水频繁等相同的特点.洪水的泛滥一方面给人类带来灾害,另一方面也为人类提供了肥沃的土地,使人类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能够收获粮食,繁衍生息.

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经历了四个时期———依存,开发,掠夺,和谐.在各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不同,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也采取了不同的态度.

第一个时期,在生产力水平极低的原始社会,人和自然是一种依存的关系,人依附于自然.人类一方面直接或通过简单的生产工具从大自然获得所需的一切,另一方面又要承受自然界给人类生存带来的各种威胁.这一时期,人类被动地适应自然,与自然的关系处于一种原始的和谐状态.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青铜器,铁器的使用及至农业,畜牧业出现后,人类开始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改变自然,使得这种关系进入了开发阶段.在这一时期,由于人类开发利用自然的能力有限,还没有对自然造成较大的破坏.但是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近现代大工业生产出现后,人类的自信心和对生存环境的不满足感,驱使他们去"征服自然""统治自然",毫无节制地向大自然索取,掠夺,人与自然的关系进入了第三个时期.在这一时期,掠夺性地开发资源,一方面对大自然造成破坏性的灾难,另一方面也招致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与惩罚.然而,人类终究是有理性的.当这种掠夺式的开发难以为继时,人与自然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四个时期,在哲学意义上是一种否定之否定,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在原始社会,人依附于自然,处于"天人合一"的原始和谐状态;在掠夺阶段,主导人们的是"人定胜天",对人与自然的初级关系给予了否定;现在,我们追求"人天和谐"的境界,就是要否定"人定胜天"的思想."人天和谐"不同于"天人合一",它是人类

反思资源过度利用,生态破坏造成恶果之后思想上的一次升华,是人类主动地在更高层次上同自然和谐相处.

综观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史,当前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是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的必然要求.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充分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史,对我们在水利工作中自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应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有意识地去追求人天和谐的境界,达到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能以牺牲子孙后代的发展条件为代价来求得眼前的发展.这才是可持续发展的真正含义.

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破解中国水问题的核心理念

实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对中国治水事业而言,就是要用这种理念去努力破解中国面临的水问题.

当前,水利工作面临四项任务,即解决我国面临的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土流失和水污染严重等四大水问题.这些问题表面上是水对人的伤害,但本质上是人对水的伤害造成的后果.因此,在防止水对人的伤害的同时更要注意防止人对水的伤害.破解中国的四大水问题,最核心的理念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第三篇: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是:肯定人是自然界的相对主体,人类的社会经济必须继续向前发展。同时,要清醒认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努力做到在与自然和谐共处中,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这就是人类社会的新的文明——生态文明。

1、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论内涵

人与自然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关系,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是人与自然关系史。人与自然共处在地球生物圈之中,人类的繁衍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大自然,必须以大自然为依托,利用自然;同时又必须改造自然,让大自然造福于人类,服务于人类。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与作用,包括从自然界索取资源与空间,享受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向环境排放废弃物;二是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与反作用,包括资源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制约,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对人类的负面影响。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类对客观自然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在人类社会不同的发展阶段,人类对人与自然的认识有显著的不同。在原始社会,人类以狩猎和采集方式从事生产活动,人对自然的依赖性强,主要体现为依赖和适应,人类生产和生活受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制约明显,人对自然曾保持了一种原始的和谐关系。在农业社会,从事农业劳动是人类主要生产方式,由于生产规模小、强度低、其负面影响较小,人类与自然保持一种融合的非对立关系,但是在一些局部区域也出现了过度开垦与砍伐等现象,特别是为了争夺水土资源而频繁发动战争,使得人与自然关系在整体促使相对和谐的同时出现了阶段性或区域性的不和谐现象。在工业社会,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显著提高,人类活动范围已扩张到全球的各个角落,并且不再局限于地球表层,已拓展到地球深部及外层空间,人类控制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并极大地提高了认识自然和改变自然的能力,但是,全球性的人口急剧膨胀,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越来越不和谐。当前大规模的、无序的人类活动已打破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和生态结构,正深刻地影响和改变地球生态系统的演变路径和方向,对人类生存安全构成了极其严峻的挑战[杨多贵,201*]。20世纪6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广泛兴起与蓬勃发展,可以说是人类发展观的一次质的飞跃,它既是划时代的发展观、又是崭新的世界观、文明观和自然观,它深刻地揭示了经济社会繁荣背后的人与自然冲突,对传统的“征服自然”等不可持续发展观提出了挑战。1992年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183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102位国家首脑出席了这次“地球高峰会议”,会议通过了《里约热内卢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它标志可持续发展观被全球持不同发展理念的各类规矩所普遍认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全世界的共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人类的共同使命。

人与自然和谐,从理论层面上看,它应是人与自然互相适应的辨证统一、互动和谐;从实践层面上讲,它应有人与自然双方均处于既被改造又应保护的关系之中。历史经验表明,当人类与自然处于平等、互利、和谐关系的时候,自然也能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正如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总之,人类社会是在认识、利用、改造和适应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人与自然和谐的历史演变是一个从和谐到失衡,再到新的和谐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第四篇:习惯与自然读后感

习惯与自然读后感

在今天,我读了习惯与自然中的一则故事,习惯与自然读后感。故事说在泰国,人们用铁链把小象拴住,小象无法挣脱铁链,因而习惯成了自然,长大后也不去试图挣脱铁链了。同样,也有一个驯虎师因为习惯相信自己的老虎吃素,后来就被自己的老虎吃了。

读完这篇故事,就想起我自己,我从小写字就不认真,许多字都不按正确的笔画顺序拼凑而成的。到了五年级时,有一次考试,读后感《习惯与自然读后感》。 我因为写字不端正,竟扣了清洁分。到了这时,我才明白书写不认真的后果。于是,我便下定决心要改了这个坏习惯。但是习惯成了自然,连一、二年级小朋友都能写端正的字,我却一直改变不了这个坏习惯。我现在只能天天练字,才能使我的字端正一些。

今天,我读了这篇故事后,我明白了我们不能让一些坏习惯成为自然。我们必须得改掉这些不好的习惯,不能让他们成为我们学习道路中的绊脚石。

有许多人谈到自己的缺点时,总是会说:习惯了,改不了了!难道我们真的要像泰国的小象一样,被铁链拴住一生一世吗?

第五篇:自然与科学之谜读后感

最近,我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书,自然与科学之谜读后感。这本书叫《自然与科学之谜》,它是一本关于数学和科学的书。它不仅给我知识,还让我大有感触。

就拿其中的一篇——《可怕的地震》来说吧。它介绍了从1900年以来发生的重大地震,如:1920年12月的中国宁夏8.5级地震,死亡20万人;1976年7月的唐山大地震,经济损失上百亿元……这些事件令我越看越心酸,因为死亡人数都上万,读后感《自然与科学之谜读后感》。

而且我在书上也了解到地震还可能造成火灾、海啸、水灾、山崩、地陷、火山爆发等次生灾害。

其实,主要原因还是我们自己。像一些人为了追求高额的利润,置人民的生命于不顾,把建筑用的钢筋换成竹签,使房子的抗震能力大大降低;有些人不停地向地底打洞,改变了地底结构。

我每次听到地震的新闻,心里总会想:为什么人们不都加固下房子,虽然那样的投资可能比较大,但总比发生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要小得多,最重要的是可以大大降低人员的伤亡,人的生命才是最重要的。

《自然与科学之谜》使我获得了知识,还让我学会了思考。我喜欢它!

指导老师:任静霞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与自然共处读后感(精选多篇)》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279052.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