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大明劫》观后感 打败仗都是皇帝催的

《大明劫》观后感 打败仗都是皇帝催的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5 09:49:19 | 移动端:《大明劫》观后感 打败仗都是皇帝催的

一部很有良心的历史类片子。故事发生在大明末年,那根导致王朝覆灭,国家破败的最后一根稻草到底是什么,影片给出了自己的解读。

两位主角,历史上都有其人。一是孙传庭,努力挡住闯军,无奈多方面因素下最后马革裹尸。另一人是写出了《瘟疫论》的游医吴又可,影片围绕治人治国的角度将两名似乎没有关联的人联系到一起,展现大明将亡之时这两个最清醒的人的思想碰撞,精彩至极。

孙传庭最后到底怎么失守的潼关,众说纷纭。准备不足,草草出关,在崇祯的催促下不得不奉命行事,这是导致他失败的直接原因。其实,就算有了皇帝的信任,糜烂的制度所带来的负面效果也一时难以清除,孙传庭不是败给了自己,朝代的命数就是如此。

而吴又可这个角色的形象也相当丰富。从一开始的拉稀疗法到后面对待士兵的别出新意,只能看出这个游医和别的医师想法略有不同。经孙传庭一番教诲之后自己慢慢开始醒悟,不过此时还是仅限于将医术学以致用的范畴。

导致吴又可思想升华的还是影片的结尾,军中的患病士兵被孙传庭无情抹杀。瘟疫士兵,与其带出关扰乱军心,不如就地解决。这其中的孰轻孰重,孙传庭很明白,而吴又可也很明白。

从不同的角度看过去,两人都没有做错。当断则断,一个是要在军事上取得胜利,另一个则是站在生命的立场上。所以吴又可最后回到了苏州老家,世外桃源之中潜心著书。

所以这两人的对手戏就很有意思。孙传庭坚定地站在国家这一方,而吴又可则对大明不报希望,表面上孙传庭将控制瘟疫的重任委以吴又可,事实上孙传庭一开始就知道吴又可和他不是一路人。

强扭的瓜不甜,吴又可最后不告而别,孙传庭也是早就料到了。潼关一战,胜负难料,吴又可为保全性命而出走,这是原因之一。为什么孙传庭断定他不会投靠闯王?在大明手下办事,和在李自成手下办事,本质都是一样的。

而瘟疫才不管你是哪个阵营的,王朝更替又如何,病魔一日不除,医者难以安息。都说救国救人,最根本的还是人,人的疾病可治,而缠绕在这个朝代的瘟气,不可治也。

这个时候把孙传庭对缙绅说的那些话拿出来,发现别有韵味。孙指责他们对国家见死不救,用来献给国家军队的,远不及用来贿赂自己的。可对于土豪们来说,改不改朝,换不换代,给哪一边都是浪费。

最后影片在崇祯自缢的字幕中结束。前面铺垫了这么久,结束却来得如此突然。影片的悲剧基调又一次彰显,孙传庭都用生命在呐喊了,所有的愤怒、不甘和仇恨,都在白纸黑字上悄无声息,一笔带过。

当然,本片并非那么优秀,厚重的历史在影片中有些方面及其到位,但有某些时候本片像是在看电视连续剧一般,稍显出戏。不过,作为一部少于的历史类电影,也够格出现在观影名单之中了。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大明劫》观后感 打败仗都是皇帝催的》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220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