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梁家河》读后感精选15篇

《梁家河》读后感精选15篇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5 09:08:03 | 移动端:《梁家河》读后感精选15篇

梁家河这本书你看过吗?这是一本伟大的书,里面的精神是值得需要我们去学习的,下面的这些《梁家河》读后感精选15篇大家一起欣赏!

(篇一)

近日,支部为每名党员配发了一批学习书籍,其中纪实文学《梁家河》一书让我颇有感触。它用细腻的文笔生动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七年知青生活,再现了总书记由一名知青成长为大队党支部书记的历程,描写了习近平和梁家河群众的深厚感情,为我们提供了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活教材,从中获取投身事业、积极奉献的强大精神力量。

书中多次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书中的语句,其中“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习近平总书记一步一个脚印,用行动践行了这句话,他和社员群众一道打井、打坝、修公路,带领大家开挖出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办铁业社、开代销店等,处处体现出“敢吃第一只螃蟹”的智慧和勇气。他克服各种困难,直面问题和矛盾,从15岁来到黄土地时的迷惘、彷徨,到22岁离开黄土地时的坚定自信,每一步都镌刻着要为人民做实事的历史印记。书中还提到总书记任浙江省委书记时接受延安广播电视台《我是延安人》栏目专访,对陕北七年生活的念念不忘和群众情怀,那些吃过的苦,流过的汗,慢慢积淀为人生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不畏艰难,锲而不舍地递交入团、入党申请书,用实际行动逐步赢得了组织和群众对他的信任,并被群众极力推选为大队党支部书记。期间,他总结出“要当好一个村的领导,必须一碗水端平。群众最讲究的就是’公道’二字,最信服的就是公正的人。”作为新时代基层党员管理干部,当下我们最缺的就是以身作则,一碗水端平。因此,学习《梁家河》,就是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初心力量、奋斗力量、担当精神、表率精神。

一是汲取人民至上的初心力量。在梁家河插队的七年,青年习近平在与群众一块苦、一块过、一块干的过程中,孕育了他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我们要从《梁家河》中汲取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丰厚滋养,深入领会总书记立根群众、造福群众的工作方法,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在实处,多到基层一线了解职工、解决职工关心的问题,多听取各方面意见,综合把握职工意愿,努力提高职工满意度。

二是汲取攻坚克难的奋斗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七年知青生活中,面对艰难困苦,他没有怨言,而是与群众一起开荒、种地、放羊、铡草、挑粪、拉煤、打坝,闯过了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我们要汲取总书记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和自强不息、志存高远的赤子情怀,把党赋予的各项工作完成好,以苦干实干成就事业。学会在实践中去淬炼、去升华,在苦难中去完善自身、成就人生。

三是学习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习近平总书记20岁出头就担任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带领干部群众打井抗旱、打坝淤地、修建公路,件件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以铁一般的担当推动梁家河发生了实实在在的变化。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我们要从中学习面对困难敢闯会干,敢于担当进取的精神,要在关键时候站得出来、危难时候豁得出去,敢作敢当。

四是学习向我看齐的表率精神。《梁家河》看似一本纪实文学,其实是一部以上率下的青年奋斗史。在打坝淤地时,水沟旁铲土是谁都不愿干的苦差事,每次习近平同志总是主动去水沟旁铲土,主动跳进冰水中清理坝基,正是他的模范带头,梁家河村先后建成了14座淤地坝,成为了乡亲们收入的聚宝盆。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我们要从中学习向我看齐的表率精神,发挥“关键少数”的示范带动作用,坚持领导干部当“头雁”,走在前、干在先、作表率,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逐步形成追赶超越的强大合力。

(篇二)

读到《梁家河》这本书后,我感触颇深。了解到真实的习总书记。伟大源自平凡,伟大源于超越。在那样物质匮乏的年代,被“流放”到艰难的黄土高原,加上被扣上“黑帮子弟”的帽子,能坚持从黑暗之中追寻光明,追寻真理,追求理想,让人肃然起敬。正如习主席所说“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生活处处有学问,我们也应重视细节,方可铸就成功。

梅花香自苦寒来。习主席身体力行,用行动践行着真理,习近平总书记16岁便去了陕北“插队”,正是辛苦的劳动,艰苦的环境,磨练出了一股不屈的意志,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习总书记在从事劳动的时候从不“撒奸儿”,正是这样踏实苦干的精神,成就了一个时代的英雄和历史的伟人。习总书记正是用这种不屈的意志带领着我们向着“中国梦”前进,我们更应以此勉励自我。俗话说的好“百炼成钢”,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知难而上,勇敢的接受挑战,方可成功。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习总书记在梁家河用行动,打破了“沼气不过秦岭”的谬误。习总书记用实践证明了在沟口大坝的可行性,善于观察,勇于决策我们应该学习习总书记做一个“行动派”,因为事实才是最好的辩手。

学习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习总书记坚持学习,坚持读书,充实自己。将所学所获升华、净化。我们如今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互联网的发展、自媒体的兴起,碎片化的阅读已成了当代阅读的主要形式,这样是不好的,我们在有如此好的时代下,更应该静下来,多读书,读好书,来充实、提高自己。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个不断成长,丰富自己精神世界的过程。才能使我们更好的处理困境。

饮水当思泉。习总书记都如此,更何况我们,更须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用实践行动,投身于家乡建设。七年的艰苦岁月铸就了伟大,谱写了传奇。同时我们也应该向着这份精神前进。学习这份坚强,学习这份勇敢。将会使我们受益无穷。

(篇三)

《梁家河》一书记录了习总书记在在黄土高原腹地的小村庄——梁家河七年的知青岁月,他在那片黄土地上生活、学习、劳动、奋斗,在艰难困苦中磨砺,在不断成长中服务群众。

通读全书,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敢于追求真理的精神、艰苦奋斗的作风、迎难而上的意志,这一切都值得我们年青一代好好学习。而让我最受益匪浅的是,习总书记在过去那个条件艰苦的年代,不怕苦,不怕累,用理想和信念建设功业。带领村民打坝造田、修沼气池、建铁业社、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在窑洞里读书求知,在逆境中砥砺上进,在实干中树立了“要为人民做实事”的坚定信念。我们作为年青一代更应该如此,要树立一个正确的群众观,要深入学习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习总书记的为民情怀、担当意识、奋斗精神,以习总书记为榜样,更加自觉地向习总书记看齐,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更加自觉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忠实践行者和坚强捍卫者,发扬"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艰苦奋斗精神,不断磨炼意志,提升能力,不断加强各类知识的学习,形成拼搏奉献、团结合作的良好氛围,努力克服人生旅途中的重重困难,战胜前进道路上的种种考验,成为一个真正“幸福”的人。

(篇四)

近日,延长县纪委监委掀起了学习纪实文学《梁家河》精神的热潮。该书叙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经历,书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蕴含着习近平总书记矢志不渝的信念、真挚为民的情怀、务实担当的品格、勇于创新的锐气和带头实干的作风,就像涓涓细流滋润着我们的心田。通过学习,我们要从总书记在梁家河的成长历程中汲取养分,寻找力量源泉。作为一名纪检干部,更应该不忘初心,做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干部。

一是要不断强化自身过硬本领。用实干的精神创佳绩、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成为干好实绩的新型干部。

二是要不断适应新时期新要求。不断提高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等。

三是要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基层与群众打成一片,把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要在实践中为群众谋发展、造幸福、指方向。

《梁家河》是探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历史起点、实践起点和情感起点的优秀读本,是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励志创业的实践教科书。我们要认真研读此书,切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为民造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埋头苦干的作风和攻坚克难的意志。

(篇五)

如果要问中国举世闻名的富裕村是哪里,恐怕绝大多数国人都会条件反射地想到华西村;但如果问中国最具知名度的贫困村是哪里?恐怕很多人答不上来。但一提梁家河,估计很多国人都不会陌生了,甚至很多国际媒体也都知道了它的存在。

      中国的贫困村应该来说不在少数,为什么梁家河能举世闻名呢?因为这里走出了我们的国家主席习近平。或许有人会说,是习近平主席成就了梁家河,是梁家河沾了习近平主席的光。但我想说的是,其实这里是有因果关系的,正是因为梁家河先锻造了习近平主席,才有了今天的知名度与关注度。

      可以说,梁家河与习近平主席的关系就像土地与参天大树的关系。梁家河给予青年习近平营养,待习近平主席成为国之参天大树后,他又用自己的博大给梁家各以阴凉。

     《梁家河》这本书讲述的就是习近平与梁家河的温情故事。对于有过陕北知青经历的人而言,我想翻开《梁家河》是可以找到很多共鸣,勾起很多回忆的;而对于处在人生转型期的中青年而言,翻开《梁家河》除了能看到普通青年习近平奋斗的样子,更多的是能收获作为青年人该有的正确的奋斗姿态。

      我花了大概两个小时读完了这本书,内心受到的触动是很大的。

      在书中,我感受到的第一个触动就是,人永远不能忘本,不管你有多么辉煌腾达,都不能忘本

     书的开篇就讲述了习近平主席**年重返梁家河的情景。40多年过去,习主席依然能够认得那些当年和他共同生活过的老乡和小伙伴,并且能一一叫出他们的小名。这对于一个国家主席而言,实在难能可贵!

     更难能可贵的是,通过书中描述,我们看到,习近平主席并非当上国家主席才刻意衣锦还乡,而是在这离开的几十年里,一直都默默关心着父老乡亲们,在福建和厦门任职时,他曾自费给老乡做手术,也曾带着福建特产去给父老乡亲拜年。

     正是习近平主席这种平易近人,让他深入民心。可以说,习近平主席提出来的“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号召里的“初心”就是来自梁家河,让像梁家河一样贫困的千千万万的劳苦大众过上小康的生活。

     而第二个触动就是,不管身处什么样的环境,都不要放弃学习和成长,养得根深,才能叶茂。

青年习近平劳动所在地,身边都是大字不识的农民,应该来讲是没有学习的氛围的。但青年习近平却依然上进,白天跟农民兄弟去野蛮体魄,晚上独自点煤油灯文明精神。

     在那样的环境,头顶着“黑帮后代”的帽子,能不自暴自弃实在难能可贵。

     正是无数个日日夜夜的苦读,开阔了他的视野,提升了他的品位和觉悟,这也为他能走出山村读清华奠定了基础。可以说,没有他高度自律的自我学习,他就没有读清华的机会,也就不会有以后的丰富人生。

    第三个感触就是,遇到困难要勇于面对,直面困难并创造性地解决困难是快速成长的最好途径。

     在梁家河,青年习近平敢想敢干,努力调研学习带领大家建设了陕西省第一个沼气池,解决了百姓照明和生火做饭的问题;他力排众议,带领大家打坝,为老百姓增产;他建立铁业社,代销生活用品,理念超前,解决了老百姓生活物资采购难的问题。

      每一件事情背后,都透露着青年习近平独特的领导力、组织协调能力、干事魄力和毅力。可以说,对于一个没有系统接受过管理培训的青年而言,他能担任村支书,协调方方面面,让众人信服,是非常难的。

     所以,青年习近平的村干部经历告诉我们,人的能力是在一次次的难题破解中提升的。

     第四个触动就是,人生会面临很多选择,不要把只看眼前利益,每个选择都该放长远。

     文革结束后,各大城市陆续对广大知情发号召,进行招工,招考,就业和征兵。当时北京知青都走得差不多了,只剩下青年习近平了。换位思考,我想如果是我们普通大众中的任何一人,应该都会焦虑和纠结吧,到底该就业,还是当兵,还是考大学?

     但青年习近平很坚定,就是上大学,并且就要考清华大学。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如愿以偿,开启了他人生的新篇章。

     其实,仔细品读,还有很多收获。

    读完《梁家河》,很欣慰梁家河也发生了巨变,人民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但我想,梁家河人能走在时代前列,更多的也是靠他们自力更生,求新思变吧。

     从来没有救世主,青年习近平的人生巨变归功于他自身的砥砺奋进;梁家河人的幸福也是自我奋斗使然。而我们每个个体,都应该像青年习近平一样,脚踏实地,放远未来,为实现个人的幸福梦而努力。

(篇六)

前几天,宁陕县委统战部给退休的老同志每人赠阅了一本《梁家河》,我也是其中之一。退休在家每日三餐过后就是大量的电视节目让人目不暇接。直到有一天县城城网改造停电,没有电视看,我拿起《梁家河》一看一整天。

《梁家河》一书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当知青以及当村党支部书记平平凡凡的生活、友谊、奋斗小事。伟大起源于平凡,习总书记在梁家河平凡的生活,折射出党和国家领导人“树高千尺不忘根,永远和人民心连心”,接地气的言语、博大的胸怀和无论职务有多高永葆一颗公仆心的情怀。

我是一名基层党员,现在66岁正式进入老龄阶段,没有办法和党和国家领导人比,但我也当过知识青年,一年到头吃不上一顿肉、满屋子跳蚤和煤油灯熏的大黑脸、吐黑痰的场景引起我强烈的共鸣。现在的日子这样好,我虽近夕阳应倍加珍惜,最紧密的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我一感实在二感幸福。

(篇七)

 “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身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这是来源于习总书记的自述。《梁家河》声情并茂的记录了新时代领导人的青葱岁月和成长历程,以及对这片土地、土地上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共产党人从人民群众中来,再到人民群众中去,初心不改。

第一部分“树高千尺忘不了根”,记录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回梁家河的生动场景及40多年来对梁家河乡亲们的绵绵深情和关心牵挂。书中难忘梁家河这一篇目中讲到,2004年8月14日,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接收延安广播电视台《我是延安人》栏目记者专访,回忆起在延安的插队岁月,他说:“陕北高原给了我一个信念,也可以说是注定了我人生以后的轨迹。经过了陕北这一人生课堂,就注定了我今后要做什么,它教了我做什么。”

第二部分以“窑洞里长满了故事”为题,讲述了他带领村民打坝造田、修沼气池、建铁业社等发展生产的为民情怀以及刻苦学习、不忘修身的励志故事,让人深刻认识到青年习近平是如何在逆境中成长,在磨砺中脱胎换骨,在窑洞里读书求知、汲取精神力量,在实干中逐步树立“要为人民做实事”的坚定理想信念。正如梁家河村党支部原书记石春阳所说,“能跟老百姓打成一片,群众需要什么,他就干什么。”当年的北京知青习近平,从群众最需要、最迫切的一桩桩实事做起,为当地百姓谋幸福、谋发展,身体力行地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这,也成为他后来一以贯之的人民立场。

第三部分以“一声声喊我小名”为题,讲述了当年与习近平交往中的小伙伴们获得了哪些人生大学问,进而提升了他们的人生境界,影响了他们的人生道路。四十多年过去了,铁锁、黑子、王栓、随娃……

第四部分以“我们走在阳光路上”为题,讲述了梁家河4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乡亲们的幸福生活,为我们展现了梁家河村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我们有幸成长在一个物质充沛的和平年代,只有铭记过去,常回顾先辈们走过的路,才能感悟到一切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今天,我们每个人的工作、肩负的使命、面临的挑战或许各有不同,但相同的是,我们都会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紧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这艘巨轮,默默前进。

(篇八)

读完《梁家河》,我明白了无怨无悔的青春是什么样的。总书记在梁家河的七年里,经受了磨炼、锻造了意志。在梁家河,他开始真正读懂了父辈、读懂了人生与祖国;在梁家河,他锤炼出了大气自信和清醒务实的品格,坚定地迈出了为祖国奉献毕生的第一步!

回想自己13年来在县妇联的种种经历,有过委屈、愧疚和怀疑,看了《梁家河》后,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内心,青春是用来奋斗的!我突然意识到这13年在妇联挥洒的青春与汗水没有白费。为“两癌”患者争取救助资金、为留守妇女儿童设计培训课件、为家庭教育筹建指导中心……为需要我的人和事加班加点,累也值得,苦也甘甜。

有《梁家河》作指引,有总书记作向导,有13万妇女儿童作后盾,我将更加努力扎根基层,深入群众、服务百姓、脚踏实地、履职尽责,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无怨无悔,用青春的力量书写每一天,用青春的激情歌唱每一年!

(篇九)

近日,细读纪实文学《梁家河》,习近平总书记一心为民的初心和情怀,催生了我们争做合格组工干部的信心和决心。

心里时刻装着老百姓。“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青年习近平正是一心为民的榜样。同样,心里时刻装着老百姓,才能平等对待每一个人,才能做到总书记讲的“一碗水端平”。

干部要扑下身子干实事。习近平在梁家河带领群众干实事谋发展的细节,件件都是为民谋幸福的实事。作为新时代组工人,我们将扎根基层一线,把抓党建促脱贫措施一条一条落实好。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习近平能吃苦,干活从不“撒奸儿”,人实在,受到了乡亲们的尊重,当选为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读《梁家河》,我们要向习近平总书记学做人、学做事,从点滴做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篇十)

 纪实文学《梁家河》,真实记录了习总书记在梁家河七年的知青岁月,该书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情节生动。鲜活的农村生活场景以及蕴含的不屈的精神道义,深深感染教育了我,书中蕴含的为民造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埋头苦干的作风、攻坚克难的意志、复兴民族的梦想和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态度、工作责任,始终保持敢打硬仗、敢啃硬骨头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树高千尺忘不了根”,记录习总书记两次回梁家河的生动场景和40多年来对梁家河乡亲们的绵绵深情和关心牵挂。

  “窑洞里长满了故事”,讲述了习总书记带领导村民打坝修田、修沼气池、建铁业社、扫盲班等发展生产的为民情怀及刻苦学习、不忘修身的励志故事,让大家深刻认识到青年习近平是如何在逆境中成长,在磨砺中脱胎换骨,在实干中树立“要为人民做实事”的坚定理想信念。

  “一声声喊我小名”,讲述了当年与习近平交往中的小伙伴们获得了哪些人生大学问,进而提升了他们的人生境界,影响了他们的人生道路。如今,习近平的这些“小伙伴”都已儿孙绕膝,但他们始终记得习近平插队时说过的“做行动上的巨人”、“一碗水端平”、“人来到世上,就是要为人类办好事”、“要想办法巧干、避免苦干”。

“我们走在阳光路上”,讲述了梁家河4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乡亲们的幸福生活,为我们展现了梁家河人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今天的梁家河村民住上了大房子,用上了互联网,种植高端水果,发展观光农业,成立了公司,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同时村上实施生态环境治理,营造宜居环境,引导村民树家风、正民风,打造文明村庄,成为名副其实的“最美乡村”。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梁家河人民在用行动证实!梁家河,一个有“大学问”的地方,一个小村庄的变化,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缩影。

(篇十一)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纪实文学《梁家河》用细腻的文笔描写了习近平和梁家河群众的深厚感情,提供了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活教材,我们学习研究梁家河蕴含的精神,就是要从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中探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源泉,进而获取投身伟大事业的强大精神力量。

第一部分“树高千尺忘不了根”。描写了40多年来习总书记两次回到梁家河的生动场景和对相亲们的绵绵深情和关心牵挂。如今他已位高权重,回来时却像一个想家的孩子,一声声呼唤乡亲们的小名,亲切自然拉家常,村里的一山一水,一人一事都让他念念不忘。在回答:“有没有把自己当做一个地地道道的延安人”的提问时,习总书记脱口而出:“我确实把自己当做一个延安人,因为这是我人生中的一个启程点……我现在所形成的很多基本的观念,很多基本的特点,就注定了我今后要做什么,他教了我做什么”。饮水思源,拳拳赤子,不论走的多高多远,心中装着百姓,才能不忘根,不忘本。

我们要向总书记实干攻坚的使命担当对标看齐,坚定扛起责任。在物质和精神极度匮乏的环境中,青年习近平带领村民打淤地坝,挖深水井,建沼气池,办铁业社,“有决心、有毅力,轻易不说出口,只要说出口的话,只要认定了的事,他就坚持到底。”作为基层一线的乡镇干部,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教诲,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着力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人才体制机制创新、全面加强各领域党的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突破,体现责任担当。我们牢记共产党人的宗旨“为人民服务”,作为一个农村家庭走出来的孩子,从大学生村官到基层选调生,一步步的成长起来,以人民为中心,立足本职工作,尽心尽责做好每一件事是我所能做并且一定要做好的事情,这样才能不负青春。

特别是在当下,很多干部都深处脱贫攻坚一线,也许,面临的扶贫工作十分艰苦,也许,存在的困难与问题还有很多,但是,只要我们能够坚定党性原则,能够端正为人民服务的情怀,能够时时刻刻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那么,办法总比困难多。想想习近平的七年梁家河知青岁月,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青春不息,奋斗不止。

(篇十二)

5月2日,由陕西人民出版社策划编撰的纪实文学《梁家河》一书面向全国公开发行。通过多次阅读《梁家河》这本书,感受到了习总书记作为大国领袖不平凡的成长历程。深刻地感受到了他为民造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埋头苦干的作风、攻坚克难的意志。深刻感触到在过去那个条件艰苦的年代,有苦不怕苦,有苦不叫苦,苦中建功业,在窑洞里读书求知,在逆境中砥砺上进,在实干中树立“要为人民做实事”的坚定信念和追求。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应该深刻领会《梁家河》的精神内涵,学习习总书记的高尚品质。

坚持追求,坚定信念,牢固树立为民造福的初心

习总书记在梁家河留下了七年最珍贵的时光,他用心为百姓办实事,为了帮助村民过上更好的生活,他“绞尽脑汁”提出了很多想法。为了真正意义上解决村民的难题和困扰,他想尽一切办法,和村民们日渐水乳交融。在艰苦的环境下,在接受了很多锻炼和磨砺后,向他所信仰的组织递交入团和入党申请时,却并没有顺利地被接收。他先后向组织提交了8份入团申请和10份入党申请,在他的不懈努力和坚持下,终于如愿。

习总书记在梁家河读书求知、完成升华,践行党性信仰,提升自身境界,用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是至关重要、必不可少的。随形势发展,纪检监察干部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大,责任越来越重,必将成为腐败分子“围猎”的对象,面对社会中的各种诱惑,没有足够坚定的信念往往会深陷泥沼,只有理想信念坚定,武装了思想,才能在干事创业的路上披荆斩棘,直抵彼岸。我们在一个地方、一个岗位,不可能工作一辈子,可能就是短短的几年时间,服务时间是有限的,我们要在有限的时间里,为当地群众做更多的实事、好事。

坚持学习,不断实践,塑造坚强党性和优秀品格

习总书记喜爱读书,他从不放松自己的学习,求知若渴,博闻强识。他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这代人从小就受这种思想的影响,上山下乡的时候我15岁,我当时想,齐家、治国、平天下还轮不到我们去做,我们现在只能做一件事,就是读书、修身。”当初,青年习近平拿着装满书的大箱子来到梁家河插队,给梁家河村民留下了深刻印象,时至今日,梁家河的村民一提到总书记时,依旧称习总书记当年是“爱读书”“爱学习”的好后生,在梁家河村父老乡亲的记忆中,他从来书不离手,每次干完农活和高强度劳动后都会看见他一个人安静地读书。

随着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化,纪检监察干部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能力不足和业务工作的矛盾日趋突显。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学习习总书记这种精神,塑造良好的知识品格,牢固树立学习立身的理念,树立端正的学风,始终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一种兴趣,一种常态,当成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牢固树立“一物不知,深以为耻”的信念,在思想上烙下知识的印记,在理想中加入知识的信条,通过不断学习增加知识储备,改善知识结构,提升工作本领。良好的知识品格一经养成,最终会将书本化为胸中无尽的知识财富,我们将会受益终生。

坚持奋斗,扎根群众,做党的忠诚卫士和群众的贴心人

在梁家河的七年里,习总书记始终把自己看成是黄土地的一部分,与群众融在一起,铡草、挑粪、放羊、修地,一桩桩、一件件都是改变贫困山区、传播知识文化的责任驱使着他。他始终把个人责任与村民的生存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从他担任党支部书记的那时起,他告诉自己自己的肩上扛的是整个村的发展使命,1974年8月习近平带领村民建好了陕西第一个沼气池。

我们所处的时代,有着更开阔的视野和更宽广的天地,在干工作时,更要做到书中第三部分讲到的“一碗水端平”,“做行动上的巨人”,“要想办法巧干,避免苦干”,身上多留些泥土味。作为党员干部,我们一定要增强担当意识,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切实履行“一线工作法”,既当“指挥员”,又做“主攻手”,在工作中大胆试、大胆闯,要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新的观念去谋划和推动工作。纪检监察干部更应该始终保持敢打硬仗、敢啃硬骨头的作风,积极学习领悟《梁家河》一书中蕴含的为民造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埋头若干的作风、攻坚克难的意志,扎实推动纪检监察各项工作,始终做党的忠诚卫士,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纪律保障

(篇十三)

花了整整两天的时间,和大家共同读完了纪实文学《梁家河》一书,我为58岁不识多少字的老村主任朗读着,他听的仔细、学的认真,动情之处还有掌声。村干部小周是个湖南妹,她不懂“受咋了”、“受苦一满帮间了”、“黄元帅”等陕北方言,我不停的给解释着,她依然是那么的认真、那样的专注。九零后的小徐和大学生村官怎么也想不来当时那个年代的艰苦岁月,我给他们描述着、讲解着。大家细细品读领袖情怀,真切感悟党的初心,被总书记克服重重困难、煤油灯下读书求知所折服,被总书记矢志不渝为群众谋幸福的崇高追求所打动,被总书记吃苦耐劳、在逆境中砥砺上进的优秀品质所感染。

作为一名第一书记、一名驻村工作者,在思想受到启迪、灵魂得到洗刷、精神得到洗礼的同时,更要以《梁家河》这条清凉甘洌的源头活水为前进动力,沉下身子、扎根基层,在乡村振兴战略与脱贫攻坚工作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要为人民做实事。

要读书、修身。习近平当年在没有通电的情况下在煤油灯下看书到深夜,读书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个不断成长、丰富自己精神世界的过程。而今天的我,很少能沉淀下来自己去完整的读一本书,实之有愧。今后,我要挤出时间,多读书。从书中向优秀的工作方法学习,提升自身执行能力,向优秀工作目标学习,提升自身决策能力,向优秀人格学习,提升自身带头能力,向人民群众学习,提升自身实践能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基层工作中,服务双河群众,造福双河人民。

要当好实干家,不做看客。习近平在过去那个条件艰苦的年代,不怕吃苦,带领村民打坝造田,修沼气池,建铁业社,发展生产、改善生活,为民造福的初心,苦干实干的精神让我深受感动。在驻村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也曾为双河村出过主意、想过办法,但好多事情都是和村委会、村民协商,看着他们干,自己没有做到带头干,没有发挥好第一书记这个党组织的“掌舵人”,农村经济发展“领头雁”的作用。学习《梁家河》后,心里有了清晰的思路,并在“实干”二字上下足功夫,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扎根基层,做好强基础、促发展、解民忧的各项工作。要有“敢为天下先”的责任担当,把党和政府的各项惠农利民政策用活、用好,努力成为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的行家里手。

要当好“村里人”,不做“钦差”。习近平在梁家河的七年岁月里,和村民情同手足、同甘共苦。书中的“我是衷心地希望我那个梁家河村子,能够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我也是这个村里的一姓”,“我把心留在了这里”……这些话语再次打动了我,也激励着我这个第一书记一定要把自己当成是“村里人”,和村民打成一片,身到基层、心到基层,在驻村工作中培养对“村里人”的感情,和“村里人”一起谋事创业,使自己成为和群众“同坐在一条板凳上”的“村里人”。把握好本村的实际情况,进而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要当好“主心骨”,不搞“一言堂”。“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村级党组织是党的组织体系的“神经末梢”,增强村级党组织的创造力、战斗力、凝聚力,是“第一书记”的政治任务。在驻村工作中,坚持做到站位不失位、到位不越位。只要是有利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工作,我就应当仁不让地主动担责,当好基层党组织的“主心骨”。要正确处理与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关系,对村级各项事务做好指导、协调、服务等方面的工作,虚心听取双河村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积极探索适合双河村致富之道,常谋发展之策,常为群众着想,要为人民做实事!

(篇十四)

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纪实文学《梁家河》,5月2日在各地新华书店发行以来,怀着对习总书记在梁家河七年插队不凡经历的崇敬,第一时间买到它,我便一鼓作气,读完方停。

10余万字,40幅图片,4个部分,《梁家河》图文并茂叙述了习总书记与梁家河之间的缘分情谊,该书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情节生动,具有浓厚的陕北乡土气息,读后心情大快,深有体会:习总书记为民情怀写在《梁家河》,为民做事“写”在梁家河。

习总书记无疑是《梁家河》这本书的主人公,而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为民情怀,则是《梁家河》这本书的主题。

让知青习近平一直惦记着的是,怎么让梁家河的社员们买日用品不用一个来回跑30多里地去文安驿,他谋划着给村里人办实事、办好事。村子里有人会铁匠手艺,习近平想:“何不让他发挥特长,服务村民,为村民打农具、修农具?”于是,梁家河盖了一间打铁的“小车间”,成立了铁业社。社员需要农具,不用再跑到文安驿,直接到铁业社来就可以了。这样一来,方便了群众,降低了成本,节约了时间,让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按照这个路子,习近平想出了许多发展的点子。他召集村里人开会,说:像煤油这种生活必需品,我们完全可以把文安驿供销社的东西拿一部分回来代销,然后再按单子定期跟他们结算。于是,梁家河很快就有了代销店。这个代销店基本备齐了社员需要的各种生活必需品,有煤油、火柴、肥皂、食盐、糖果等等。

按当时的管理体制,铁业社归县农副产品公司管,代销店则归县供销社管。“跟这些国营单位打交道,建立业务上的联系,我们村里人想都不敢想。”石春阳说,“都是近平去联系的。别看近平当时只有21岁,他这个人,心里装着老百姓,又有一股闯劲。他克服困难,最终还是把事情办成了。”接着,习近平还在梁家河办起了缝纫社、磨房、菜园等。

那个年代,农民靠工分养活自己,工分就是钱和粮。梁家河办起铁业社、代销店、缝纫社后,工分就变成“虚拟货币”,社员可以用工分换衣服、农具、日用品,甚至可以对冲抵账。这种内部搞活,对缺钱的群众来说,无疑是十分便利的。

“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印在《梁家河》封面上的这句话,是2015年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回到梁家河时对年轻人和孩子们说的话。

当年的北京知青习近平,从群众最需要、最迫切的一桩桩实事做起,为梁家河的百姓谋幸福、谋发展,身体力行地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他后来写道:“1993年,我再回梁家河时,有的乡亲提到,当年我在村里创建铁业社,为村民增加了收入;我带领大家开挖出陕西第一口沼气池,让村民用沼气照明、做饭。可是,我所记得的,是他们曾经无私地帮助过我,保护过我,特别是以他们敦厚朴实的品质影响着我,熏陶着我的心灵。”

正是因为有了在陕北的梁家河七年的插队经历,才使青年习近平由迷茫到坚定,逐渐走向成熟,过“五关”而“脱胎换骨”,从此立下了“做人民公仆,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标。是梁家河这个民风淳朴、群众厚道的小村庄无私地接纳了他,给了他帮助和温暖,更给他提供了一个发挥自我才能和智慧、实现人生理想的舞台;是梁家河这个有大学问的地方锻造了他,磨砺了他,改造了他,使他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促使着他立志扎根农村,用实际行动书写着“撸起袖子加油干”。

读完《梁家河》,掩卷沉思,感慨万千。梁家河让青年习近平从这里整装出发,实现其“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而且成为每一位怀揣梦想、甘于奉献的青年人向往之地,更是无数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梁家河,确确实实是一个有着大学问的地方。

(篇十五)

说实话,随着年龄的增长,一般的书好像总是读不进,除非工作生活需要,“按需所学”。拿到《梁家河》,我没读两页眼球便被吸引了过去,读得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书中朴实的语言,生动的情节,真挚的情感,无不感染着我。习总书记那挥之不去的乡情,几度让我的眼眶湿润。这种乡情是在那个艰苦的年代、那种特殊的环境中建立的,我这个年代的人尤为理解。在梁家河的七年中,总书记从一个“黑五类”的孩子到梁家河的党支部书记,这其中又经历了多少艰苦的心历路程,那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总书记没有因为条件艰苦而退却,没有因为艰难困苦而忘了为民做事的信念与担当。在梁家河的这七年,习总书记在逆境中变被动为主动,积极适应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并以他温厚的品质、广博的学识、身体力行的作为,带领贫困农民拔穷根、脱穷帽。特别是习总书记屡次强调的“一碗水端平”深深地触动着我。总书记的“一碗水端平”让当时的“随娃”一生受益,也是当今领导干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碗水”要“端平”就要解决思想问题。《梁家河》中“随娃”石春阳在习总书记处理大队救济粮事情后感叹:“一碗水端平,首先是个做人问题。人有私心,一碗水怎么端也端不平,群众也不会信任你……”思想要端正,就要有坚定的信念,有了信念才会没有私心,心里才会装着群众。一个干部只有真正把群众看作自己的家人才能够真正把群众装在心里,只有把群众和家庭这碗水端平了,才能够急群众之所急,面对抉择的时候才不会让感情亲疏影响自己的判断。努力做群众心中的“公道人”,努力办群众期待的“公道事”,才能得到群众的公认。

“一碗水”要“端平”就要解决能力问题。《梁家河》中“随娃”石春阳在习总书记处理大队救济粮事情后还说到:“一碗水端平,还要有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要让大家都能接受才行。”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这就需要领导干部有一定的能力,重点是要具备为人民服务的能力。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工作导向,在服务群众中汲取智慧力量、增长政治才干。要提高领导干部工作能力,必须不断地加强学习与锻炼,努力掌握科学的领导理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从而全面提高自身的领导能力与领导水平。要善于在统揽全局中把握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在谋划长远中破解现实难题,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增强工作的科学性和指导性。这样,为人民办事的能力提高了,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也就自然提高了,“端平”的“一碗水”当然就“服众”了。

“一碗水”要“端平”就要解决“干”的问题。“干”就是要给老百姓干实事,办好事,只有把群众的事情办好了,群众才能服你,“一碗水”才能“端得平”。习总书记在**年2月回梁家河和那里的乡亲们拉家常时说到:“我在这里当了大队党支部书记。从那时起就下定决心,今后有条件有机会,要做一些为老百姓办好事的工作。我相信这里的明天会更好。我更愿意看到的是,我们的下一代健康成长,成为为人们做有益事情的好人才。”习总书记之所以在梁家河的七年里,从一个外来的“黑五类”的孩子当上大队党支部书记,在我理解,靠的就是脚踏实地的干劲、攻坚克难的意志、为民做事的信念与担当。我们有的领导干部靠“耍嘴皮”、靠“阳奉阴违”,久而久之,和群众的距离越拉越大,这“一碗水”当然“端不平”了!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梁家河》读后感精选15篇》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216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