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西藏时光观后感

西藏时光观后感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5 09:00:22 | 移动端:西藏时光观后感

《西藏时光》是一部由张鹿行、王彦民和黄光涵等导演的纪录片,该片首播于2017年的11月份,网友们对这部片的评价也很不错,一起去看看吧!

西藏时光的剧情简介

这是一段关于西藏的故事。

故事中包含亲情、友情、家园之情、梦想、困惑、信仰、奋斗、泪水、欢笑……在佛与现代之间,这是这片广袤大地上正在发生的故事。

修习之路中的三位小活佛;西藏大庆背景下的一家三代舞者;中外五国联合冰川科考;无人区传奇探险;因爱情而诞生的青稞面包;登上冠军奖台的藏族自行车手;业余登山队挑战6200米雪峰;藏北草原深处的一户牧民…

01

在拉萨,阿可丁面包坊老板和老板娘的故事很有名。我去西藏已经是五六年前的事情了,但阿可丁面包坊还是很清晰的存在我的记忆里,仙足岛上一个温暖的玻璃房子沐浴在高原灿烂的阳光里,闪闪发亮。充满艺术气息的装饰风格和大胆创新的混搭菜肴都让人眼前一亮,吃上一口用青稞为原料做的甜点,每个来到阿可丁的人都会感到甜蜜吧。但阿可丁最打动人的还是巴桑次仁和满馨蔚的爱情故事。

满馨蔚是一个擅长拉手风琴的北漂女歌手,在一次拉萨的演出中与藏族舞者巴桑次仁合作,在一次次的排练中两人暗生情愫。为了能够在一起,满馨蔚带着23个编织袋从繁华的北京来到宁静的拉萨,决定为了爱情和巴次坚守高原,所有的人都觉得她疯了。到了拉萨以后,满馨蔚说,我们做一件甜蜜的事情吧,开一家卖糕点的店吧。于是巴次在三年间经常往返拉萨和成都,到处拜师学艺学习制造甜点的技术。他们终于开起了一家叫做阿可丁的面包坊,这个名字来源于手风琴的英文accordion的音译。两个搞艺术的人不善经营,阿可丁在前两年都生意惨淡,有次3天的营业额加在一起才57块钱。为了能够维持生计,两个人只能拾起老本行,巴次去西藏大学代课教舞蹈,满馨蔚去拉萨大大小小酒吧驻唱。巴次说,我们开这个店最初的作用也是为两个人在一起,生意再差两个人在一起挺好的,我们不失落。生意惨淡却并不失落,这样的心态大概也只有乐观淡定的藏族人才能具备吧。满馨蔚说她爱上巴次就是因为她从未见过那么单纯的人。我想,一个能不去计较得失的人,是真正有福气的人。

巴次平时喜欢一个人在厨房里搞实验,他是个充满了创新精神的甜点师。有一天,他尝试用藏族人饮食中必不可少的主食青稞为原料做了一款形状类型牛粪的面包。正是这款牛粪面包,大受欢迎,将阿可丁的生意转危为安。满馨蔚说,一个会跳舞的人做出来的面包里面是有舞蹈细胞的。

在央视的记录片《西藏时光》里,我再次看到了阿可丁的故事,再一次被这个“爱情与面包”的故事打动。多年前在仙足岛阿可丁的店里,我曾见过老板巴次,他是个看上去朴实粗犷的康巴汉子,身形魁梧,皮肤黝黑,很难想象他是一个舞者,更难想象他是一个面包师。在央视的镜头里,我看到他带着阿可丁的所有员工去纳木错捡了一百个编织袋的垃圾,看到他亲自动手做藏式青稞月饼全部寄送给他口中真心的内地朋友,看到他眼含爱意注视着在阿可丁店里的小舞台上唱歌弹琴的妻子……我想,满馨蔚真的是个很有眼光的女人。巴次给了她一个更欢乐美好的世界,她可以一边认真生活,一边自在唱歌。年届四十岁的满馨蔚还是笑容爽朗像个孩子,她穿着民族服装,弹着心爱的手风琴,和自己最爱的人一起经营一个甜蜜的事业。在拉萨做老板娘应该比在北京当歌手自由快乐的多吧。她先是有了爱情,然后爱人亲手为她做了面包。

阿可丁的店在拉萨一家接着一家开,成了家喻户晓的品牌,虽然从不做广告,生意却极好。巴次的梦想是他所创新的菜肴在未来会成为西藏饮食里的一部分。满馨蔚也从未放弃过自己热爱的音乐,她还是会写歌,参加一些音乐类的节目,甚至自费拍摄MV。这个西藏的“爱情和面包”的故事是如此甜蜜美妙,它是理想,也是生活;是柴米油盐,也是诗和远方;是会跳舞的面包,和不失落的爱情。

02

这片高原,一向被人描述成地球上独一无二的地域

高耸的雪山,苍茫的草原,茂密的森林,奔腾的江河,古老文明的遗迹,藏传佛教的寺院

千百年来,世居此地的人们传承着独特的文明,生生不息

我们将要讲述的是这片土地上一些普通人的故事

根植内心的信仰,赋予他们善良的天性

与恶劣环境的抗争,造就了他们坚韧的品格

在新的时代机遇面前,梦想和挑战激励着他们,这是关于他们的故事

故事就发生在这片正在变化的土地上

03

这是关于西藏的故事,故事中包含亲情、友情、家园之情、梦想、困惑、信仰、奋斗、泪水、欢笑……在佛与现代之间,这是这片广袤大地上正在发生的故事。

《西藏时光》摄制组历时三年,登顶雪山、进入无人区、驻扎冰川,跨越西藏全境,精心打造五集纪录片,以普通人的视角,呈现一段既有历史厚度,又富人文关怀的《西藏时光》。

在西藏跟踪拍摄的500多天时间里,摄制组经历了远远超出预想的各种困难。挑战海拔7000米的生理极限,抵达藏北无人区的边缘,深入一些普通家庭的生活,遭遇暴雪、撞车、肺水肿等种种困难。

但是,纯纪录的跟拍方式,也为节目积累了最真实的力量。不同故事类型形成的广度和长时间纪录达到的深度,刻画出不同的人生故事。在多线索人物故事的并行发展中,最终交织汇聚成了一个关于这片广袤大地的大故事。

在节目多次召开的研讨会上,来自高校、藏学界、研究所的各方专家对节目进行了热议。

著名作家马丽华说:“本人是阅读文稿在先,端坐未动一口气读下来的,说明充满吸引力和新鲜感,概括为一点:超预期。节目是后看的,画面好极,从技术角度而言是高水准的。百分制的话,从文字到影像,我打90分。”“纪录片虽仅为五集篇幅,但已使内容尽可能丰富并具深度,关键是好看。通览全篇,顺畅从容,好在不刻意。不刻意片面追求个别现象的“猎奇”,而是按照现实生活的本来样貌,从普遍性中选取典型性,予人以真实感。总体表现风格看似平实的表述,实则感情充沛,富有感染力。观看过程仿佛一直置身于亲切温暖的氛围中,不时感动,时而激动。”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所所长张云说:“节目内容涉及宗教、文化、科技、环境、民生、风俗等方面,区域代表性也很强,农区、牧区,不同民族,老中青幼各色人等,在这种广泛代表性的基础上,节目却展现的有故事性和观赏性,毫不刻意。”

中国传媒大学纪录片中心主任何苏六教授:“我觉得真的是很不容易,藏族题材的纪录片,这一次有很多突破,无论是影像拍摄方面,还有题材,真的是挺可喜的。有些影像甚至可以和美国国家地理或者是BBC媲美。我去过西藏,太有感触了,有的时候头疼欲裂生不如死的感觉,真的是很不容易拍到这么多故事,所以摄制组这一次真的是一个壮举。西藏的节目容易拍的猎奇,猎奇容易讨巧,拍普通人反而是很困难的,节目组这次反其道而行,从普通人切入,有故事、有人性、有细节也有宏观的背景,值得祝贺。”

清华大学影视学院雷建军教授:“这是近年西藏题材纪录片的又一力作,作品以纪实的手法、通过跟拍的方式展现了当代语境下西藏社会的生活状态。作品的珍贵之处在于纪实方法的应用,长时间的跟拍让观众可以感受到人的真实气息,相比较于近年流行的组织拍摄方法,这种风格更容易让人接受作品所呈现出的西藏,这也是作品蕴含的力量。”

国际广播电台南亚中心主任骆红秉说:“纪录片看到最后,对普通的观众来说首先是要抓人,他得能看进去,这个是最重要的效果。我觉得这五部片子真的是直面西藏现在生活的一个好片子,有厚度又很细腻的片子。”

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所所长王延中说:“看了片子,确实很震撼,很打动人。片子关注的是今天的西藏,传统文化、宗教信仰、自然环境、个人奋斗都有很好的表现。最重要的是,片子的表现手法很好,很真实,不刻意,呈现出这些让人信服的故事。”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西藏时光观后感》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216110.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