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报告体会 > 心得体会 > 最新梁家河读后感心得体会范文8篇

最新梁家河读后感心得体会范文8篇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5 07:20:14 | 移动端:最新梁家河读后感心得体会范文8篇

梁家河是一个大有学问的地方,这是习总书记留恋的地方啊,这本书很多人都在看完之后有着很深的感触,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了最新梁家河读后感心得体会范文8篇,一起来欣赏一下,看看和你的想法是不是一样吧!

01

梁家河,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东南5公里处的一个小村庄。土地贫瘠,干旱缺水,地理条件恶劣;蚊虫肆虐,物资匮乏,生存条件艰苦。为何这样一个吃不饱、睡不好的“受苦”之地会成为习近平总书记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的牵挂、感念之地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翻开了《梁家河》这本书。随着书页的张张卷过,一个荒凉、偏僻、贫瘠的黄土地跃然在眼前,一个身穿蓝色工装的高瘦青年正站在高高的坝子上,带领着乡亲们抗土堆石打造淤地坝,晒得黝黑的脸上多了几道擦汗时无意抹上的泥痕,卷起的裤脚沾满了淤泥,已经辨别不出原本的颜色,但是青年的脸上却洋溢着热情和喜悦,明亮的眼中透露出坚毅和果敢。

《梁家河》这本书是有这样的魔力,没有口号,没有标语,只是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据实讲述了一个个小故事,呈现出一段习总书记在梁家河学习、工作、生活的不凡知青岁月,用总书记的亲身经历教导我们广大青年,要根植于土地,敢于实践、勇于担当、勤奋学习、树立梦想。从中我也有所感悟:

一要坚守好学品格。“我到农村插队后,给自己定了一个座右铭,先从修身开始。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习总书记在偏僻的梁家河,并没有因为现实而自暴自弃,反而鼓足一口气,拼命的学习知识。因为梁家河落后的教育水平,没有书籍没有报纸,他就利用一切可以学习的机会努力充实自己:放羊的空闲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知道别人有书,可以走山路几十里去借;晚上没有电灯,他自制了小煤油灯,把灯芯挑到最小,夜夜苦读,早上起床,吐出的痰都是黑的。他看书范围十分广博,从古典文学《浮士德》《神曲》,到国内外经典小说《水浒》《三国》《静静的顿河》,从科普类书籍《十万个为什么》《中国通史简编》,到莎士比亚的剧本《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简直无所不包,无所不读,他认为,读书是一个不断成长、丰富自己精神世界的过程。

对照自己,在优越的家庭条件下,作为年轻人我们是怎么利用自己的时间的呢?玩游戏、上网、看肥皂剧……新的科技给我们带来了更好的享受,却磨灭了我们继续奋斗的意志。面对我们企业 “两个十年目标”,江苏石油“1133计划”,在公司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模式的节点上,我们年轻人要自觉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健康生活方式,有针对性地弥补精神软肋、知识弱项、能力短板、经验盲区,努力成为做好工作的行家里手。

二要激发担当意识。 “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作为村党支部书记,习总书记身先士卒带领梁家河村民打坝造田、修沼气池、办铁业社。建淤地坝村民不理解、不支持,他不断地找村民交心,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十次,不断地做思想工作,直到村民们接受和认可;沼气池建设技术上有问题,他就去四川考察,晚上将不懂的问题梳理出来,白天向专家请教,直到把自己培养成“沼气专业户”;村里劳动生产率低,他将国家奖励他的三轮摩托车卖了,换成了磨房的钢磨,不仅提高了磨房的生产效率,还将劳动力解放出来,投入到更需要劳力的地方去。习总书记秉持着一心一意为老百姓谋幸福的宗旨,遇到困难带头上,遇到矛盾主动解决,时刻体现共产党员的使命和担当。

如今我们企业也和习总书记当年一样,面临着“能源革命”、“市场革命”,新能源汽车、民营加油站的发展对油品销售业务形成越来越严重的冲击。新形势下,我们企业青年需要拿出自己的担当,承担起历史赋予青年的使命,要敢于借鉴新思想、新机制、新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积极开拓思路、提高效率、优化服务,不断提高工作水平。要积极投身基层,在基层中学习和思考,了解基层想什么、要什么,青年学什么、做什么,努力为集团公司“两个十年目标”和江苏石油“1133”计划注入青春血液。

三要磨练意志品质。“最重要的,我学到了农民实事求是、吃苦耐劳的精神。”作为一名干部子弟,下放到农村首先要过“五关”—“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习总书记一关一关的闯了过来,靠的就是一股不服输、不言弃的精神。吃的是酸菜配窝窝,睡的是“跳蚤”床,干的是“受苦”活。总书记在梁家河呆了7年,这7年他扎根基层、了解基层、服务基层。打坝造田,他抢着干最苦的差事;沼气池建设遇到问题,他调到池子里仔细研究,不管粪水多臭多脏。这都不是最难忍受的,最难的其实是政治上的偏见,受他父亲习仲勋冤案的牵连,习总书记在政治道路上受尽了磨练,入团申请书打了八次,因为“可教子女”的问题迟迟得不到批复,但是他不放弃,他说“我是什么人?我干了什么事?是写了反动标语,还是喊了反动口号?我是一个年轻人,追求上进,有什么不对?”就凭着这股子不服输的劲,终于第八份入团申请书获得了批准。

现在我们青年当然很少能体会到习总书记当年的困顿和苦楚,但是我们更加需要学习习总书记的精神,面对困苦要坚忍不拔,面对挫折要迎难而上,切忌好高骛远、急功近利。工作中要磨练自己的意志品质,不会的问题要主动学习和思考,青年人有的是时间和智慧;苦活累活要带头干,青年人有的是朝气和力气;工作做错了要敢于承担并及时改正,青年人有的是勇气和担当。青年人一不怕苦,二不怕错,一遍不会就学两遍,一遍不对就再做一遍,只要我们有恒心、有毅力、有勇气、有理想,就一定能撑起中石化更加灿烂的明天!

02

“知青”这个词有着很强的时代烙印,对我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陌生的是我们这一代无人得以亲历,熟悉则在于它广泛存在于我们的上一辈。我们身边亲友中很多长辈都当过知青,从小便常耳闻;后来读书,接触到的国内作家大半都是知青,如史铁生、王安忆、王小波、张抗抗……他们那些有关知青生活的文学作品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我们当时尚未成熟的观念形成;影视化的今天,当过知青的那些演员如今仍是各类银幕上的中流砥柱,如刘晓庆、张艺谋、葛优、濮存昕、陈佩斯……,可以说四五十年代出生的各行各界精英身上基本上都有“知青”的标签。

习近平不满16岁坐上去梁家河的火车,明知等着他的是陕北对其父亲的批判,却能成为车厢里唯一笑脸相迎之人,可谓乐观;他和气待人,从不“撒奸儿”,可谓踏实;他读书涉广,知行合一,可谓善学;他不畏逆境,说出“扎根农村,扎根一辈子!”,可谓坚定。在那样艰苦的岁月里,他学会了各种农活儿,意识到团结群众的重要,最终得到黄土地的馈赠,收获影响一生的精神宝藏。

《梁家河》全书篇幅不长,文笔质朴,读来饶有趣味,又发人深省。刘同有本畅销书,名叫《谁的青春不迷茫》。我们常说青春是美好而短暂的,因为迷茫,因为挥霍。而知青们的青春岁月没有机会迷茫,他们被迫走入陌生而艰苦的环境,在锤炼下靠着韧劲快速成长。习近平在真正融入农村、融入群众之后,自己的所学所思也落了地生根发芽。在“沼气专业户”一段里,介绍了他靠着倔劲和真学实干做成了实事,让群众真正受益的故事。刚当选为大队支部书记的习近平通过读报得到启发,找到了梁家河发展的切入点。自己写发展建议,去县委做汇报,获批后借了经费去四川实地考察取经,自己编节目做宣传,不畏流言不怕失败,遇难题解难题,一点一点“捅”出了灶台上的火焰。

知青岁月养成的生活态度和人生信念,深深影响了那一代人,也感动和激励着我们80、90后的青年团员多学、实干、团结。在企业的这方舞台上,先踏踏实实干好本职,成为专业的人;同时多联系基层,从基层中学习,成为真正了解情况的专业的人;之后应该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其中,以主人翁的姿态多琢磨能为企业做些什么,不等不靠知行合一,谋企业发展就是谋自身发展。

青春尚在,坚守信念、勇敢向前,相信我们的今天就会成为未来的底气。

03

《梁家河》一书再现了习近平16到22岁青春时期在梁家河插队,艰苦奋斗、刻苦学习,带领乡亲们干事业的故事。阅读《梁家河》时,习近平鲜活、蓬勃的青春展现在我眼前,我对照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状态,不免心生惭愧。作为青年人,我要向青年时期的习近平学习的太多了,说几点最深刻的体会:

一是要学会在磨砺中成长担当。习近平在青年时代从繁华的北京来到陕北的偏僻山村,从初中学生成为天不亮就要上山干农活的知青,经历了我们现在可能无法想象的艰难困苦。但他迎难而上,通过学习、思考与实践,从迷茫走向自信,也从磨砺中得到了成长,坚定了信念。“好事尽从难处得,少年无向易中轻”。我们青年人要实现成长,必须接受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历练自己。工作中要敢于担当,敢于攻克难题,让阻碍我们的危机,都变成自我成长的营养。扬州石油的未来需要我们青年员工勇敢接受挑战,成长为中坚力量。

二是要保持对学习的热情。习近平在农村插队的七年,求知若渴,上山放羊时在看书,到田头锄地休息时在看书,甚至吃饭时也在看书,这为他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基础。习近平说对青年说:“现在条件这么好,大家更要把学习、把自身的本领搞好。”在逆境中的习近平尚能如此读书修身,身处顺境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学习呢?当前石油行业瞬息万变,中石化面临“四大革命”的挑战,老思维老方法将很快无法适应新的形势,青年人只有坚持学习,更新知识储备,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新形势下的竞争,企业才能保持活力,持续稳定向前发展。

三是要深入基层、服务基层。离开梁家河前,习近平对石春阳说:“你是年轻人,当支书以后,要多动脑子,多思考问题,还要多联系群众,这样工作才能做好,支书才能当好。”习近平插队期间,主动融入群众,了解群众需求,带领群众打坝修田、建沼气池、发展生产,干成了一番事业。正是因为融入群众、了解群众,才能知道如何团结群众、凝聚群众。我们公司也有许多基层一线的员工,我们作为管理人员,经常说要“服务基层”,但是怎样才能服务好基层?习近平给了我们答案,就是要深入基层。我们现在每个部门都在“油站服务黄马甲”活动中挂钩了加油站,也有党员联系油站活动,团委也会开展服务基层的活动,这些都是去基层了解一线员工想法、了解油站困难及需求的好机会。没有建立在了解基层基础上的管理,永远无法切实解决问题,无法激发基层的热情,无法落到实地。所以,青年员工要多去油站走一走,多跟员工聊一聊,多为油站想一想。

希望每个青年心里都有一处梁家河,面对迷茫、困难,不逃避,不退缩,在困难中磨练意志,不断学习,勤于思考,深入基层,服务基层,把更多的热情和激情投入到工作中。

04

纪实文学《梁家河》用细腻的文笔描写了习近平和梁家河群众的深厚感情,提供了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活教材,我们学习研究梁家河蕴含的精神,就是要从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中探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源泉,进而获取投身伟大事业的强大精神力量。

从《梁家河》中汲取人民至上的初心力量。在梁家河插队的七年,青年习近平在与群众一块苦、一块过、一块干的过程中,实现了从迷惘、彷徨到充满自信的转变,孕育了他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片区经理,我们要从《梁家河》中汲取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丰厚滋养,深入领会总书记立根群众、造福群众的工作方法,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在实处,在选拔干部时多到基层一线了解干部、观察干部;在制定政策时,多听取各方面意见,综合把握群众意愿,努力提高群众满意度。

从《梁家河》中汲取舍我其谁的担当力量。习近平总书记20岁出头就担任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带领干部群众打井抗旱、打坝淤地、修建公路,件件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以铁一般的担当推动梁家河发生了实实在在的变化。作为组工干部,我们要从中汲取面对困难敢闯会干,敢于担当进取的力量,在选拔任用干部时,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真正把那些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候站得出来、危难时候豁得出来的干部用在关键岗位上。

从《梁家河》中汲取攻坚克难的奋斗力量。苦,是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的底色。面对艰难困苦,他没有怨言,而是与群众一起开荒、种地、放羊、铡草、挑粪、拉煤、打坝,闯过了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作为组工干部,我们要学习总书记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和自强不息、志存高远的赤子情怀,把党赋予的各项工作完成好,以苦干实干成就事业。同时,有意识地把年轻干部选派到急难险重的实践中去淬炼、去升华,让他们在攻坚克难中完善自身、成就人生。

从《梁家河》中汲取向我看齐的表率力量。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就是一部以上率下的奋斗史。在打坝淤地时,水沟旁铲土是谁都不愿干的苦差事,每次习近平同志总是主动去水沟旁铲土。修筑梯田过程中,乡亲们都怕冷不想下水,每次习近平同志都是带头赤脚站在冰中凿冰清理坝基,正是他的模范带头,梁家河村先后建成了14座淤地坝,成为了乡亲们收入的聚宝盆。

我们要向总书记博读天下的尚学精神对标看齐,锻造过硬本领。在“上山下乡”那个年代,整个社会文化生活匮乏,黄土高原闭塞而荒凉,青年习近平却“痴迷”于读书而废寝忘食。“白天劳动、晚上看书”成为总书记知青岁月的生活常态,留下了“30里借书、30里讨书”的生动故事。这种勤奋好学的精神,贯穿习近平总书记的人生。作为新时代的基层组工干部,我们要学习总书记孜孜以求的尚学精神,向书本学习,在实践学习,加强工作能力的学习,补足精神之钙。

我们要向总书记实干攻坚的使命担当对标看齐,坚定扛起责任。在物质和精神极度匮乏的环境中,青年习近平带领村民打淤地坝,挖深水井,建沼气池,办铁业社,“有决心、有毅力,轻易不说出口,只要说出口的话,只要认定了的事,他就坚持到底。”作为基层一线的组工干部,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教诲,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着力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人才体制机制创新、全面加强各领域党的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突破,体现责任担当。

05

我本以为《梁家河》是一本讲意识形态的政论读本,却不想是一部质朴、生动的纪实文学。其带有浓浓陕北乡土气息的语言,其细细读来,发人深思,启迪心灵。

文章用四个章节的内容,为我们描述了总书记在梁家河插队的光荣岁月:在“树高千尺忘不了根”篇,我追忆了总书记丰富多彩的知青经历;在“窑洞里长满了故事”篇,我见证了总书记在梁家河的生活、学习和成长;在“一声声喊我小名”篇,我体会到了总书记在梁家河传承的人生智慧;在“我们走在阳光路上”篇,我感受到了梁家河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的蓬勃生机。

——立志

初到梁家河,背负着由知识青年变成“受苦人”的心理落差以及“反革命”的精神压力,一个青年苦闷过、彷徨过,甚至当过“逃兵”。但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习近平同志也没有气馁、没有放弃,而是及时调整心态、表明心迹,愿意“扎根农村,扎根一辈子”,才成就了不一样的人生,这就是立志。工作生活中,我们难免遇到挫折,或艰难、或痛苦、亦或错误等等,唯有坚定理想信念,明确志向,树立远大的理想目标,才能战胜困难,化被动为主动,进而取得成功。

——修身

梁家河的7年,是学习和实践的7年。“齐家、治国、平天下还轮不到我们去做”,习近平同志告诉我们“只能做一件事,就是读书、修身”。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个求学生“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看到了一个劳动者“上山放羊,揣着书,把羊圈在山坡上,就开始看书”,看到了一个实践家“锄地到田头,休息时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不错,知识靠的就是点滴积累,唯有通过不断学习、不停实践,才能达到教学相长、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提高思想认识、增强信心。

——信仰

知青时代的习近平同志,带领梁家河发了家、致了富。进入新时期,梁家河在总书记的勉励下,从村实际出发,发挥资源优势,更是一步一步建设成为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这就是信仰的力量,这就是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信念与人民群众对党的信念共同作用的结果。我想这种信仰应当成为国有企业青年员工的行动指南,我们不但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更要牢记初心、牢记使命,更要积极投身实践,相信组织、依靠群众,用优异的成绩开拓属于我们自己的“梁家河”。

短短的几万字,诚然无法详细描述发生在梁家河的点点滴滴,但文章用典型的事例及对细节的深入分析,时刻提醒我们,要用心体会梁家河教会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用心体会总书记“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的谆谆教诲。

06

拿到《梁家河》这本书时便被深深吸引住,一鼓作气读完后我深入的感受到领袖的不平凡绝非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15岁初入黄土地的迷茫到22岁离开时已有坚定地人生目标。短短七年的时间,从一名意气风发的少年成长为可以带领百姓发家致富的党支部书记。从这些变化就可以看到习近平总书记用自己的满腔热忱和实干精神带领梁家河的百姓搞生产,谋发展走上幸福生活的道路。

“当年我走了,但我把心留在了梁家河。”

“梁家河是我的第二个故乡。”

“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

这些朴实却充满真情实感的话语让我看到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国家领导人的人民情怀。从踏上这片黄土地,便一直心系在此。一本《梁家河》带领我们见证习近平总书记的成长轨迹。

带着“黑帮子弟”的帽子,习近平总书记响应毛泽东领袖的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从北京“逃离”到革命圣地延安。从初入的各种不习惯到能够说出一口流利的延川话,从刚去的饮食不习惯到日后会经常怀念的酸菜,习近平总书记把自己当作梁家河人。他熟悉梁家河的每一条沟,每一架山,熟悉梁家河村子的每户人家。渐渐地习主席住的地方成了梁家河村的中心。这个地方给梁家河人对未来的憧憬。干活实在,不“撒奸儿”,办法多,敢想敢干,一碗水端平,无论何时都是全心全意的为百姓服务,这是他在这个小天地的政治初展现,他凭借着不怕苦不服输的精神,让梁家河的百姓不再充满轻视和顾虑,把自己变成地地道道的梁家河人。建沼气池,办铁业社,成立扫盲班,一个个想法变成了现实。看似简单的想法实现起来充满困难,但这些通通都实现了。这些让老百姓看到这个北京后生敢做敢为,一心为民。虽离开多年也始终心系于此。洪水来袭,疾病困难,即使居住他乡却始终牵挂这里,全力以赴的帮百姓度过难关。

树高千尺忘不了根。“今天能够回来看一看,心情很激动,看到大家感到很亲切。1969年1月,我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就到了梁家河。在这里一呆就是七年。当年,我人走了但我把心留在了这里。”习近平总书记这席深情的话语温暖了相亲门的心。再次回到梁家河仍能准确的唤出儿时玩伴的小名。在亲切地询问他们的近况后便聊起了家常。梁家河修起了柏油路,乡亲们住上了砖瓦房,用上了互联网,老人们享有基本养老,村民们有医疗保险,孩子们可以接受良好的教育,这不仅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梁家河的欣慰更是对全国人民能够享有的美好生活的期望。

梁家河是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几多牵挂,几多深情。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心里,梁家河是挥之不去的乡情,是他精神升华的起点,是他为民做事的信念以及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紧紧交织的绵绵深情。习近平总书记带给我们的不仅对知识源源不断的追求,坚韧的意志力更是一心为民踏实肯干的决心。

07

经过了一天的忙碌喧嚣,城市的夜宁静而柔和,风吹开了书的扉页,让我不禁拿过手边的书慢慢的翻看。这是一本名叫《梁家河》的纪实文学,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及深刻的人身体悟。阅读过程中,我反复体会、细细揣摩,想像着这书中描绘的场景,每一幕带给我的都是思想上的震撼和心灵上的感悟,直到整本书读完,心情都无法平复,思索再三后终于决定拿起笔记录此时此刻的感想。

在历史的长河里,存在着太多我们难以想象的过程和片段,快节奏生活中的我们也从未真正静下心来感受那些未曾经历过的故事,而《梁家河》却为我们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回梁家河的生动场景及四十多年来对梁家河乡亲们的深情牵挂。是他,带领村民打坝造田、修沼气池;是他,组织大家建铁业社、发展生产;是他,在窑洞中读书求知、汲取力量;更是他,在回顾中分享人生,帮助他人。习总书记对梁家河的情怀深深的影响了我,让我不禁对现在的自己进行反思,面对逆境,我们总是习惯于抱怨、控诉,我们哀怨时代却从未真正的明白自己是谁?想做什么?道路在哪里?我们没有一刻认真的思考过自己每一步的位置,也没有一刻清楚下一步的方向在哪里,日复一日地度过平凡岁月的同时,隐隐愧疚着自己的碌碌无为。而习近平总书记的梁家河的故事展现了一个埋头苦干、踏实奋进的强者形象,这正是我们这一代需要学习的榜样。习近平从繁华的大都市来到贫穷的小山村,困苦的生活并没有将他威吓住,艰难的条件反而激发了他的信念,他带着群众们为了幸福日子而努力,展开了一系列的对生活条件的改造措施,面对困难从不退缩,咬紧牙关,解决困难,即使累得腰酸背痛,也不从来没有喊过一句抱怨。在习总书记的带领下,村风村貌焕然一新,人们的生活条件得到了巨大的改善。这种一步一步攻坚克难、抗压担责、顽强拼搏的精神,正是我们这一代需要学习的啊!

08

读完《梁家河》一书,让我参透悟懂了“行之于初心,需用一生来实践”的道理。

习近平1995年在接受《东方时空》记者采访时说:“在梁家河的工作生活,最大的收获就是看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看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真正理解了老百姓,理解了社会,很多实事求是的想法,都是从那个时候生根发芽的,以至于到现在每时每刻影响着我。”

1969年1月,年仅15岁的习近平来到位于黄土高原的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村,在这里,他和乡亲们同甘共苦,情同手足,七年知青岁月,铸就了习近平顽强的意志和为民造福的初心。

40年之后,回忆起下乡插队的往事,总书记依然记忆犹新,“铁锁”“随娃”“黑子”,曾经小伙伴们的小名依然叫得亲热,哪个窑洞有些啥?住的是谁?依然记得清晰。细微处见精神,总书记从那时起就把老百姓看得深、看得重,把人民群众深深地装到了心里。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就是一部以身作则的奉献史,体现着他乐于为民奉献的“初心”“衷心”。给老百姓打淤地坝、凿水井、修沼气池、挑粪、修筑梯田,这些苦活累活,他抢着干,从不吝惜力气。由于长期带头站在刺骨的水中凿井,导致他现在双腿还有以前干活落下的后遗症。

而正是这种一心为民谋幸福的情怀,成为习近平带领乡亲改天换地的巨大动力,推动着梁家河一点一滴的变化,先后建成14座淤地坝,用上了干净的井水,打破了“沼气不过秦岭”的谬言。怀揣一颗奉献的“衷心”来,习近平总书记用行动践行了造福地方百姓的“初心”,而这颗“心”也为习近平总书记以后的从政道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梁家河》一书的扉页上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话:“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

黄土地的儿子,根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基于此,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的大视野大平台上,始终把老百姓满不满意、幸不幸福作为治国理政的标准,走到哪里都要深入老百姓家中看一看,问问生活得怎么样?还有什么困难?也正是有着这样的初心,2012年11月15日,刚刚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庄严宣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行之于初心,需用一生来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做到了。

那我们呢?很多时候我们会扪心自问,我的初心是什么?我为什么要这么做?未来我还要怎么走下去?我们在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直到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读完《梁家河》这本书时,我豁然开朗,内心的焦躁与不安平静下来,让我明白以后的路该怎么走,才能走得更有力量。

可能我们在刚一出发时,还踌躇满志、斗志昂扬,但走着走着,外界的影响与诱惑、内心定力的动摇与目标的偏差,就让我们迷失了自己,恍惚间,随波逐流,消沉懈怠,早没了坚守的毅力与耐力,不知为了什么出发,也不愿想明天会怎样。

还记得刚进报社走进铅字排版印刷车间时,那些躬身在铅字排版机前的工人师傅们,一个一个码放那些只有指头肚大小的铅字,脸几乎贴到码字机上,专注而旁若无人,生怕把一个字码错了,会造成重大错误。

也还记得那时的我们,在激光照排、胶片印刷的那个年代,编校完版面制好了片,发现哪怕一个无关大碍的错字,一定要说很多好话,肯求制片的大姐帮忙抠掉那个字,重新补上一个正确的字才肯罢休。

那么,现在的我们呢,还有这样的认真敬业,对文字的敬畏,对新闻工作的执著与热爱吗?

有人说,初心是孔子“居之不倦,行之以忠”的从政之道;是毛泽东“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宏大理想;是鲁迅“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豪情壮志。

那么,我们的初心在哪里?处在企业深化改革、转型发展历史大潮中的我们,正是时代的弄潮儿,我们何其有幸。身处这样一个转型变迁的时代,作为能源行业的发展变迁的记录者、见证者,我们的一字一文,正在记录转型发展跳动的脉搏,记录一个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强音,记录伟大祖国日新月异、蒸蒸日上,信息化、现代化高速发展的铿锵步伐,这不正是我们作为能源行业新闻工作者的骄傲与自豪,这不正是我们的初心与价值吗?

有人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我却要说,这对于我们行业新闻人来说,确是一个最具有挑战的最具有付出价值感的最美的时代。

走吧,不管任何时候,行之于初心,用一生来实践,我们就不会偏离最初的方向,偏离我们曾在心中千百遍描绘的梦想蓝图。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最新梁家河读后感心得体会范文8篇》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210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