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现代版《芳华》依旧在上演,说说临时工的这些年

现代版《芳华》依旧在上演,说说临时工的这些年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5 06:24:07 | 移动端:现代版《芳华》依旧在上演,说说临时工的这些年

芳华是现代人对那个时代的回忆,是记忆中的美好,芳华这部电影现在影响的不仅仅是以前的那些人,我们更能在芳华中看到一些社会问题。严歌苓一直是写实的生活作家,她根据自己的经历,描写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在西南的一个小城里,一群来自大江南北被招募进文工团里的少男少女,在这里度过的美好青春,发生的纠结爱情,还有因此产生的残酷人生。

虽然没有去电影院亲历,但是也将电影过了一遍,看完眼里却是生生的疼。 

一切因善良,一切因没背景,一切因怀着实诚而踏实的心。与我却这么像。

 (一)

初乍来到社会的那一年,从懵懂无知的青涩女孩转变成了某行政单位的公益岗——即所谓没编制没身份的人。

那一年,仍然对上苍充满念念的感激,毕竟一切都还顺利。

刚刚分到办公室,主任开始手把手的说,要每天早起来打扫卫生,擦桌子,烧水,还有各种零碎琐事无关工作的事,也算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于是。新来的就得伺候“年老的”,这估计是亘古不变的规矩。我开始不紧不慢的守着这“规矩”,谨慎行事。而那些受着你每日伺候的人儿却是越来越肆无忌惮,有恃无恐。

其实,大抵在乡镇类似公益岗这样的职位太多太多。而大部分亦是有关系有背景的官僚们的亲戚,得亏我是生生的考进去的,第一轮没考上公务员,退而求其次选择了临时身份的体制内。然而,你越善良,越会做事,你所负担的事就越多。

初来这个办公室的时候,大伙还轮流着扫地烧水,日子久了,看我这个勤快小妹,都感叹年轻孩子会做事,然后一面渐渐退出按时上下班点卯的节奏,每天守办公室的重任即落在了我肩上。

那时候,家里人说熬吧,总会有出头之日的一天,也怪我受家里人蛊惑,铁定没身份没地位也要死死的呆在体制内,至少面子上好看,别人会说,看啊,她是在某某政府部门呢。

这些冠冕堂皇依旧不能慰藉我的懊恼。可能是在学校里养成完美的习惯,将懒散前辈们横七竖八的资料整理得整整有条,将手上要做的工作列的井然有序。上级部门不断的肯定,让我也得到了一个被借调到上级部门的机会。

在我看来,也许是机会,也许更是不堪,随着在体制内温水煮青蛙的一两年,再也没去思考自己的人生应该怎么过,该怎么去展示,又如何面对真实的自己。

只是想,可能换个环境会很好。

(二)

来到机关后,工作事宜变得更有规律了,不再是我一个人单枪匹马,有更多的人来协助办公室这个枢纽部门。

但,善良的人永远只会得到善良人的同情,在机关这样深邃的单位,永远不会有善良的人。

我当初真的是认为是因为我能力强才得到领导的肯定与提拔,其实,不过是,机关的人越来年龄增大,所谓借调,不过是让你去做事,机关人不愿意干的事。

在这个时候,我依然天真的认为,自己如果好好做事,领导会看在眼里放在心上,至少可以帮忙解决我尴尬的身份和待遇问题。

仍旧每天最早一个开门,烧水,整理好当天要看的文件,做上小标签(不用做卫生,因为机关单位有清洁阿姨)。仍旧怀着谦卑的心对待每一个来访的下级,群众,其他人员。

记得有一次,办公室一个小阿姨家摆酒宴,我忙上忙下整整前后两天,觉得,大家都把我当成真正的同事(同工不同酬),我也要好好回报她们。那时的我天真得可笑,哪里来的什么同事情,骗鬼呢吧。

后来,渐渐的我也有了叛逆心,偷偷看着书,考个银行什么的过度下也是可以的。没料想,坐对面的阿姨看到了我的书本,直接意味深长的说,银行很辛苦的,你还不如好好守着这份工作,看看我们这批老人,马上退休了,位子都会留给你们的。

当时,我只知道这个阿姨家亲属就是银行的,她对于考试考情应该是了如执掌,却硬是给我上了一节教育课。或许,也不该把懒惰的责任推给别人,至少,我确实是因为这句话再也没想过考 银行。

这样一来二去又是一年多,我混着一个工资待遇及其不可置信的单位两年了,居然还能忍着脾气好性慢慢干,可能在我的人生生涯里该好好记号一笔。

(三)

由于十八大,以及国家政策职能部门功能合并调整,很多单位都合并了,当然也没能逃脱易主的过程。有时候,想想,永远跟着国家走是不会错的,所以类似新闻联播确实应该天天看。

我们机关也措不及防的说要合并就合并,对于我,孤零零的也没人顾及,不知道是回来的那个乡镇还是呆不知道被分配的哪个部门。

后来,在杂乱无章中,胜在平日里还是有点小才华,留在了一个舞文弄墨的科室。

大boss也换了一批。我却还没走。

并且,还满怀欣喜的去跟新来的BOSS反映境况,希望能够得到垂怜,趁着这乱糟糟的世道,把自己给整进体制内。

原来,你纵使会十八般武艺样样全,纵使聪慧过人擅交际,纵使满腹经纶无人比,都抵不过一个李刚爸爸。

我记得不管是到哪里去,在这样的机关单位,总会有人问,你爸爸是谁啊,哪个单位啊?

我有时候会很诚恳的说下岗了,自己做生意在。人家就立马不热乎你了。

而单位合并之初进来的一个小姐姐,每天搞得非主流,离异又没文化,大伙都会热乎,说:“你让爸给你买车撒,上下班方便。”“你让你爸给你买衣服嘛,把工资攒起来做小金库。”诸如此类巴拉拉的,全然忽视我也是有爸妈的,在他们眼里,某局长某处长某科长才算爸妈,其他 的都是可怜娃。

受过很多不平等待遇:比如下乡他们都有车贴,比如文明创建了都会多发一个月工资,比如还有很多很多,除了属于公益岗的那点微薄收入,其他的一律不会给你。甚至,背后还会说,人,就是分三六九等。

但是,也可以是干分内的事情,拿本职的工资,背后说我的工资不如路边扫地阿姨,那就别什么事什么事都来使唤我啊。工作的时候就“没有你不行”,谈待遇就“人是分等级的”。真是长这么大没见过的奇葩。

我,居然也在这样的单位呆至今,都没敢下决心走人。是懦弱还是适应不了改变,或者还仍然抱有幻想。至少,很多像我这样的身份,是靠某些利益牵扯安排好了岗位的。

恍惚中,拿起书本,决心考自己能力考出去,这样的想法持续至今,仍然未能实现。

朋友说我是眼高手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行动的矮子。其实,我何尝没有努力过。三更起五更眠,被家里人唤做疯子,书痴。

大抵上,我是极其厌恶考试的,从小到大,每逢大考必败,从未失误过。所以,我从来都是不愿意去参加任何能改变命运的考试的。

但事实告诉我,若没有背景,没有关系,仅凭你所剩无几的才华,仅凭你对工作的热忱,是不会赢得任何人的赞叹与呵护的。只不过,更多的是唏嘘。

至此,我只想说,脑袋进水了才要来这样的单位做临时工。国家招人政策也是需要改进的,既然有了招聘公告,就该同工同酬,就该落实到每一个单位。

当然,现在很多政策都是逐步取消体制内外,我认为也是极好的,起码让那些端着铁饭碗跳来跳去叫嚣的人不在猖狂,真正多一些踏实诚恳为人民服务的人,有能力提升优质服务的人,让这些人真真切切地去想百姓之所想,为百姓之所为,实现习大大的宏图伟愿应该不远了。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现代版《芳华》依旧在上演,说说临时工的这些年》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206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