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基金从业研究员和基金经理岗位总结

基金从业研究员和基金经理岗位总结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4 12:07:58 | 移动端:基金从业研究员和基金经理岗位总结

怎么做好基金工作,重要的是研究数据,这是最琐碎或者耗时较长的一项基础研究,只有这个做好了,才能说下面的内容。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基金从业研究员和基金经理岗位总结,金融方面的可以看一看。 

    前些天看到一篇文章《基金经理如何做投研》,对我有一定的启发,于是也想做一个总结。以下内容有部分借鉴了这篇文章,因为我觉得某些地方他说的比我好,有兴趣的可以自己收索阅读。

    这篇心得体会,先从我对如何做好一个研究员的一些认识开始,然后是通过7个月基金经理岗位的实践,引申出一些体会记录下来。希望能整理出一些方向性的东西,指引自己继续进一步向前,同时供自己的学习和积累之用。

    如何做好一个研究员

    根据前5年在研究员岗位的一些实践,以及一直以来坚持在理论上的学习积累,个人认为研究员对一家上市公司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建立对一家公司、一个行业的认知而形成投资建议:

    1、历史梳理,对公司存量业务整理和分析;

    2、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分析,行业内竞争格局的分析(包括产业链竞争地位的分析);

    3、公司发展空间的分析;

    4、公司业绩及财报、公司管理层经营的持续跟踪,包括月度、季度和年度,同时迭代前三点分析;

    5、基于前四点建立的公司基本面认知,对公司估值体系评估并形成具体的投资建议

    研究员的工作大致是这样:做案头研究、财务建模和持续跟踪,把事实尽可能找准,同时展望基本面的演绎,从而建立起一个公司的基本面认知,评估公司的估值体系,最终形成投资建议。

    存量业务的整理和分析

    这是一项最基本的基础研究,可能也是最琐碎或者耗时较长的一项基础研究,枯燥、繁琐是其特点,但是我觉得也是公司研究的开始,相应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基础研究,如果这项研究做不好,后面的所有研究工作可能都是无用功或者是空中楼阁,所以一定要重视。

    公司和竞争对手的招股说明书、年报季报、债券发行的说明书及年度审核报告、咨询机构的行业研究报告以及券商的行业和公司深度研究报告等等,都是做好这项研究工作必须要看的一类基础研究资料,我特别看不上个别基金行业内研究员,公司招股说明书、年报季报都不愿意去认真看看,仅仅看几份券商研究报告,就算是完成了了解公司存量业务的基础研究工作,这样的研究员我一直是不太信任的。

    竞争力分析,竞争格局分析(包括产业链地位的分析)

    如果说“存量业务的整理和分析”属于最重要的基础研究工作,简单但繁琐,那么“核心竞争力的分析和行业内竞争格局的分析”就是最重要的认知研究工作,真的不简单,该项研究工作最终是需要形成对公司盈利能力的认知,盈利能力的定性认知,如果要对公司盈利能力形成模糊的定量认知,则需要一定的财务研究分析。

    不同的研究员有不同的套路来认知公司的盈利能力,可能是由于股票投资实战优于理论,因此虽可能是同样的理论出处,但不同的研究员其研究的套路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我自己就是通过实践整理出了我自己能理解的套路,所以这部分的研究我想多说两句。

    通过二维定位公司的盈利能力,如上图,横坐标是核心竞争力,公司通过构建一定的商业模式,在基本原理或者趋势性力量的作用下获取相应的盈利能力,我把相关基本原理或者趋势性力量总结出来,常用的大致是7-8条,然后按照公司构建商业模式所能体现的基本原理或趋势性力量数量化。纵坐标是行业内竞争格局,通俗点说,就是存量市场上对市场份额瓜分的情况,比如前三强合计市场份额是否能超过30%、50%以及80%等,如果当行业内公司均没有取得相对的竞争优势,则很可能形成的是格局分散的竞争格局,前三强合计市场份额就不会超过30%。

    竞争格局是马太效应和资源稀缺性之间取得平衡的表观表述,公司因具有相对的竞争优势而有欲望去服务更多的客户,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但构建相应商业模式必然也需要有一些稀缺性的资源来支撑(或者是自然的资源本身具有稀缺性,或者由于行政性的因素等),因此获取的市场份额有一定的边际,所以竞争格局的研究是对横坐标核心竞争力研究的一种对应匹配、且互相印证的研究。

    二维定位,是定性的定位,二、三象限属正常区域,体现出商业模式中基本原理或趋势性力量与市场集中度的匹配关系,三象限体现出高盈利能力更高的确定性,注意这里指的是确定性高,而公司是否具有绝对的较高盈利能力,其还和所处行业在产业链中地位有一定的关联性,因此公司绝对的盈利能力需要通过财务分析来确定,属于第三维的定位,一、四象限属可疑区域,很可能是因为无效高市场集中度或者虚幻核心竞争力,这些就需要进一步的论证。

    发展空间分析

    发展空间的分析,不是对公司短期业绩增长的预期分析,或者是短期业绩边际量变化的预期分析,而是根据行业发展前景以及结合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分析公司中长期的发展空间,而公司在行业中地位的研究主要需结合上述“竞争力和竞争格局”的研究,所以这里更重要的是一种行业跑道的研究,包括行业的发展空间以及确定性。

    业绩及经营的跟踪

    这里是对上述几项研究工作,通过短期业绩进行反复验证的一个环节,除此之外就是对管理层行事风格、执行力等的研究也在这个环节。

    估值体系评估

    公司的估值从理论上来说都是未来现金流的贴现,但这个理论的实践性较差,因此衍生出了众多的估值方式来用于实战。由于我一直是做二级市场股票投资,所以有很强的相对估值痕迹,或者说对估值评估有很强的二级市场游戏规则的痕迹,在这一点上我承认是有明显瑕疵的,未来也希望能逐步改进。当然这也主要来自我多年实战经验,如果在选择公司的大方向上不出错的情况下,姑且也能用。

    从心理学和实战的基础上来说,少一些博弈同时寻求估值上的确定性,就应该远离喧嚣,寻求物极必反的心理学基础和实战基础,而上图显示的就是个人实战而得,不过我一直认为这只是个阶段性的产物。

    经过过去5年的总结和实战,研究的框架基本成型,上述公司认知的图谱在未来仍需要实战的磨练以及改进。

    如何做好一个基金经理

    通过过去7个月的实战,我感觉需要建立下图的投资图谱,这是未来需要努力的方向,在这个图谱下相对更重要的是如何做投资的减法和加法,在有良好研究员的行业和公司研究支撑下,如何做好投资的减法,如何做好投资的加法都非常重要。

    1、B/D/E,它们是在有效投资边界上的点,而它们之间不存在谁更好谁更不好的绝对比较,可以搭配自己想要的阵容组合;

    2、A/B/C是同一个水平线上,同一个水平线上意味着预期收益率看起来接近,因此更需要识别确定性,也就是标的是否能够向左移动;

    3、C是不搞的品种,提升的方法或者是向左走(通过研究提升确定性),或者是向上走(通过估值体系来获得短期收益率的加成);

    4、想要投资A,必须有超出市场的认知;

    投资图谱的认知是一个帕累托优化的过程,剔除那些投入性价比低的赛道和公司,然后对重点区域进行加法,画出一个属于自己的投资图谱及有效边界,并通过持续学习将这条边界向左上方延展。

    我给自己的定位一直是做一个认知导向的基金经理,而不是一个交易导向的基金经理,在认知导向的投资体系里,短期看某个公司没有机会与有机会,都是有用的,这与交易导向的投资体系是不同的。知道不知道的,和知道知道的,是同样重要的,关键是要对整个认知投资体系起到丰富和加密的作用,这是未来一段时间需要努力的方向。至于如何在这个方向去实践,需要补充哪些理论,这个还没有一个很好的思路,需要进一步思考。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基金从业研究员和基金经理岗位总结》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193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