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传统节日滋养孩子心灵培训学习感悟【7篇】

传统节日滋养孩子心灵培训学习感悟【7篇】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4 11:58:50 | 移动端:传统节日滋养孩子心灵培训学习感悟【7篇】

传统节日有利于孩子心灵的成长,可以从中了解传统文化,提升对于民族的自豪感,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全身心的投入进来。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传统节日滋养孩子心灵培训学习感悟【7篇】,赶紧来学习经验。

    1

    天气微凉,刚刚过的中秋佳节欢声笑语仍在耳畔,今天来到逸夫小学观看关于中秋的一堂课。一直以来总觉得主题班会课很好上,今天听了于淼老师的课感觉自己以前是管中窥豹,让我感受深刻的有以下2点:第一,主题班会课和各门学科课一样都需要精心的设计,今天于老师由学生的思维导图引出中秋,到解读“中秋”含义,再到分享中秋趣事,最后感悟中秋节的内涵,使学生从吃喝玩乐的中秋升华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节日的思想情感上来,教学推进层层递进,设计之精可见一斑。第二,于老师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惊人的课堂教学机智,使课堂生动,有活力,而课堂脉络却清晰可见,可谓形散神不散,具体表现在课堂上师生的对话交流中,于老师对于每个学生的回答都有适切的理答,有时引导,有时补充,有时肯定,语言轻松幽默,又富有感染力。

    如何让学生了解我们中国传统节日并激发起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我想于老师的课堂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首先,于老师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切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从中秋节的由来、传说、美食等等,让学生发散思维,注重学生的个人参与性。其次,注重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讨论“广式与苏式月饼的不同”再现中秋节中的现实生活,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中华传统节庆的教育十分重要,而通过这样有趣的方式,让学生在“做中学”并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于老师的课堂,娓娓道来如谈话般顺畅,正是与课题《月满“话”中秋》相契合。通过网络学习、绘制思维导图、观看视频、交流讨论、亲子活动展示等方式,达成课时目标,关注生活体验和感受,增进了孩子们对于传统节日的认知和感受,传统文化的浸润加强了孩子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文化底蕴。孩子们也都兴趣高涨,沉浸在课堂的欢乐氛围之中。于老师在注重传统节日教育的基础上,更注重课堂中多样化的表现形式,不仅吸引孩子的眼球,也让我在台下看得十分入迷。关于中秋的传说、月饼制作等,于老师没有用干巴巴的文字来阐述,而是播放了生动有趣的视频并配上活泼的音乐,让学生看得目不转睛。广式和苏式月饼的现场展示更是增强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在洋节日盛行的时代,于老师对课堂的精心设计能让学生感受到传统节日的气氛,传扬民族文化。

    于老师为我们呈现了一堂精彩的课堂,正如课堂中出现的话语“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一样,于老师定是花费了很长的时间与精力去开发和实施民俗节日教育小学班本课程,才有如今成熟的课堂。将思维导图贯穿课堂的三十五分钟的课,包含了很多内容,有思维的培养,中国传统文化的灌输,引领学生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增强民族自信心,体现了师生融合、家长资源与各学科有机结合等。

    思维导图的绘制是课前学生的准备工作,引导学生收集与中秋相关的资料,并加以归类和整合,是于老师整节课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思维导图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文化和内涵,更能够运用这种图文并茂的有趣学习方法,增添学习的乐趣。将思维导图有机融入德育课堂是我观课后最大的收获,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于老师基于班情,善于整合资源,能够将民族文化资源进行梳理,将家校资源进行梳理并充分利用,提高了家校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这个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同时关注教学评价,大大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于老师也启发了我们,在之后的队活动课可以采取多样鲜活的方式上出一堂课。

    2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借着这个契机,逸夫小学的两位老师为我们生动地开展了一次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于淼老师的月满“话”中秋以及何宇老师的月圆“画”中秋。中秋佳节虽已过去一日,但节日的气氛依然还在。民俗节日的教育,能够促进优秀的文化传统,而教育的作用是在持续的文化传统中更好的认识文明的价值。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作为教师,作为班主任,我们有义务对我们的学生进行中华民俗节日教育,传承中国传统节日。

    今天于淼老师的课堂很好的为我们如何进行中华民俗节日教育做了一个范例,指引了我们一个明确的方向。走入观课“小剧场”,看到台上的布景让人叹为观止,耳目一新。心想:这阵容真是高大上!果然,于淼老师的课堂也是让人眼前一亮,即便学生时而没有对答如流,时而“发散性”的回答都无法难倒于老师,老师每每都能接住学生四面八方抛来的“梗”。亲切而又温柔的话语,让我们深感佩服。

    课堂的结构又是这般新颖。于老师用思维导图的学习方式,简单并有效的将思维具象化,将中秋佳节的由来、美食、名称、节俗等各个角度呈现在学生眼前,展示了中秋佳节丰富的内涵,引导学生说出节俗背后的文化与渊源,而不仅仅停留在节日就是放假这表层的意义,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课后的亲子活动更是体现了家校共育的做法,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活动,一起学习一起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例如活动中,台上的每位学生都训练有素,有板有眼的表演着,有小嫦娥、小书生等等,形式丰富多样。还有家长做月饼,邀请孩子们来尝尝,这些都增进了家长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让教育不再变得单一化,也促进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原来班会活动可以开展的如此有声有色!

    活动后,于淼老师提到教育课程不是单独的,而是一个系列,课程的开发需要全方面的考虑,是具有传承性、适用性,能够持续发展的进行民俗节日教育。这样的教育效果我想一定会比仅仅一两次的教育好。这样一次活动,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从课程的确立、修改到最终呈现都是一个团队背后辛劳的付出,值得我们学习。

    在另一个课堂,也同时开展着一堂月圆“画”中秋的展示课。何宇老师带领学生了解中秋并参与课堂。虽然没有华丽的布景,但何老师精心的准备也是让我们收获很多。何老师在课堂中鼓励学生使用“思维导图”的思考法和学习法,挖掘自制手工这一载体,利用学生在主题教育活动中的感想和收获,启发学生倾听、创新、展示等交流活动,深刻体验主题拓展活动的快乐,收获自己的中秋节DIY贴画,相信这堂课结束之后,孩子们的成就感也就不言而喻了。

    不同的课堂却都相同的从多角度出发,让学生了解了传统文化和传统节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在最后两位专家的点评,也让我们积累经验,能有这样的机会学习真是倍感珍惜!

    3

    怀着无比轻快的心情,我们渡过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她的形成过程,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包括中秋佳节在内的中国传统节日,是代代中国人贡献给世界和未来的文化财富。

    在此中秋佳节之际,区进修学院携手逸夫小学,为我们0~3年新班主任,展示了两堂别开生面的主题课。我们也深受启发,在此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首先,是于淼老师的“月满‘话’团圆”主题教育课,于老师让学生利用课前时间,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对收集来的中秋节资料进行归类和整合。使学生乐于主动探索,体验深度学习和拓展阅读的乐趣。

    于老师的课题落实了建班育人过程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内涵意义等了解甚少,根据学生发展特点于老师整合梳理了民族文化、家校资源,让学生在情境下了解民俗、感受传统。在学校教育中,我们也应该根据学生的年段、经历渗透传统文化的思想,随着年段的上升还可引导学生在传承的过程中展开对创新传统文化的尝试与思考。

    我们都被于老师深深地吸引了,她通过民俗节日这一主题不但培养了民族自豪感,而且调动了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探究和积极性,在此基础上以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学会做事做人。通过各个学段采取递进式目标体系、实施各种不同的途径和多元化的评价构建班本课题。

    其实,我们一直觉得很多学生不喜欢过传统节日是因为不知道传统节日的内涵,因此充分挖掘传统节日的内涵非常重要,如何开发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则需要教师探索研究,而于老师就是通过中秋节俗、美食、传说、诗词、由来、影响对中秋进行归类,组织学生走近中秋、走进中秋,并在形式上让学生拥有了体会传统中秋的机会。

    今天,逸夫小学的何宇老师也为我们展示了一堂“月圆‘画’中秋”的主题课。同样的,何老师在课堂中鼓励学生使用“思维导图”的思考法和学习法,挖掘自制手工这一载体,也使学生都感受到了DIY的快乐。

    在今天的活动中,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两位老师都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贯穿整堂课,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更以亲子表演为家长搭建了平台,加强了家校合作。这些值得我们每一位班主任老师借鉴和学习!

    4

    中秋佳节已经过去一日,但节日的氛围还犹未散去。今天我们新班主任们来到了逸夫小学参加中华民俗节日教育专题研讨会,学习如何把课堂教学与中华传统节日带给学生的精气神二者结合起来。在这里我们谈几点感受与收获,权当抛砖引玉。

    于老师的这节课,让我们看到了班队活动课不同的味道,原来班队活动课,也可以上的这么有意思。思维导图的学习方式,既可以培养孩子搜集资料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又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现在很多孩子对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都不太熟悉,于老师开展的中华民俗节日主题课,不仅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于老师自身的民俗文化底蕴深厚,通过思维导图将本课内容巧妙串联起来,层层深入,娓娓道来。让孩子在轻松融洽的课堂氛围中感受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孩子们收获了很多,我们也从中受益匪浅。

    于老师温柔而坚毅的嗓音和亲切的笑容让我们印象深刻,每每遇到学生回答问题不按“套路出牌”,于老师都能以微笑示之,对接自如,这样的教态让我深深折服。作为青年教师的我们往往都害怕学生不按教案回答,往往过分注重了答案,而没有关注学生当时的感受。从课堂氛围中就能看出平时于老师对学生的鼓励和支持,要鼓励孩子不怕说错、要敢于发言,这样才能有更多思想的碰撞,孩子们的思维才能被调动。

    于老师的课立足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同时又渗透进育人的德育内容。孩子们在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学习如何做人,如何做事。记忆犹新的就是在讲到兔爷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于老师马上就问孩子们如何做好兔爷儿,孩子们立马就回答需要匠人精神。润物细无声,孩子早已经在于老师日常的课堂中习得了一些宝贵的品质精神。所以于老师的课可谓是一箭双雕,既有趣又具有深厚的意义。

    她在建班育人的过程中融入了自己的思考,建构以传统文化为主的生活的德育。从课堂的反应来看,孩子们的参与度极高。这也提升了他们对民俗文化的认同感,升华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于老师关于课题开发的报告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班主任在开展班级主题教育活动时不应该只注重活动的形式,而是要发掘活动背后所蕴含的价值观导向。

    令我们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于老师说的“不仅传递民俗,更是传递情感”,孩子们从每节课中感悟到的情感价值和态度才是最令我们感动的,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也要多思考如何挖掘孩子们的内在世界,做对他们成长有帮助的教育活动。在注重中华文化传统文化的当代,对于民俗文化的深度挖掘,是用了许多心思与苦心的。也令我们对这样同类型的班本课程有了一定的启发和了解,民俗风情也是可以让孩子们学得至情至性,课堂上师生的互动让我们看到了于老师在日常学习中与孩子们和谐共处的画面。班主任开展主题教育不是纸上谈兵,而应该从根本着手,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有所受益。

    5

    昨天,我们刚刚度过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还在回味与家人团聚的温馨,以及各式月饼的美味。今天,我们来到逸夫小学,这里的老师又为我们带来了一场传统文化与建班育人相结合的饕餮盛宴。

    于淼老师结合中华传统文化,通过主题教育课的形式,使学生传承和发扬了中华传统文化,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增强了民族荣誉感。通过各种形式将经典融入其中:例如古诗文经典诵读,使背诵不再枯燥,也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

    于老师课前设计让学生收集资料,绘制兔爷儿,制作思维导图,完成学习单,让学生有目的地的了解中秋节的相关知识。课堂中通过互动、提问等反馈信息,并逐步引导学生探讨相关问题,并通过传说、月饼等学生熟悉的知识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并采用了视频、实物等多种多样的形式符合小学生的情感特征和兴趣取向,让孩子们在丰富的活动中结合提问引导,帮助孩子们体会到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推进人文素养的培养。课后更有diy书本的制作,梳理了课堂中学到的知识。丰富的活动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也将这种文化渗透到生活中。帮助学生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及其传承的意义。

    何宇老师让学生通过画“思维导图”的方式,让他们了解中秋节的传统文化与习俗,并让学生上台介绍自己对于中秋节的了解。接着,通过制作中秋节创意D.I.Y贴花挂饰,并在班中展示分享自己的作品,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和表达能力,而且加深了他们对中秋节的认识。

    加强对于中华的传统文化的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加深学生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可感,也能从情感的角度上教育学生推进学生成长。在这个过程中,除了鼓励孩子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也需要提高孩子们的创造意识给中华传统文化注入新鲜的血液。中秋节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她不再是小国小家的团圆,更是世界民族的融合。这不仅向学生展示出中华文化的深远意义,更增加了他们的传统文化自豪感与信心。

    6

    本周的新班主任培训让我们广大的学员好好感受了一次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我们前往逸夫小学,旁听了生动有趣的传统文化课。

    于老师 以“月满话中秋”为题,在学生有事先了解的基础上从中秋的由来、习俗、诗词、美食等方面展开,与学生一同更深入地了解中秋节。中秋节这一民俗节日的教育是基于学生真实生活展开的,在学生已有了解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进行深入探究,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激发了孩子的创造力,也能更有效地引导学生自觉地传承、发展传统文化。

    于老师这一次的精彩课堂让我们收获极多,不单单是传统文化为载体让人印象深刻,更多的是于老师自身的专业知识、教学功底以及谈吐气质都让人极为欣赏!

    于老师将中国民俗文化系统性地融入课堂教学,让我们在座的学员们都觉得非常别出心裁。的确,现在的学生对“洋节日”更为熟悉,而对中国传统节日较为陌生。把传统文化作为课程研究的课题,是非常有意义的,对学生有深远的影响的。于老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也给了我们很多的灵感,相关的设计理念完全可以融入自身课堂,以实现“大语文”的目标!并且于老师充沛的传统文化专业知识让我们在座的所有人叹为观止,正是有这样的传统文化知识积淀,才能塑造出这样有意思,有深度,有启发的课堂。另外,可能是因为于老师独特的个人魅力,从容优雅的谈吐与民俗节日的主题无比契合,也帮助她更好地渲染气氛,推动课堂。而上课的孩子们,虽然年岁幼小,技巧稚嫩,但因为于老师的魅力而深深投入课堂之中!从他们的表情举止也可窥探他们陶醉其中,这就是对孩子们德育的成功,这也是这些主题活动的初衷!

    除了课堂上的整体优异表现外,让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将“思维导图”引入课堂教学。一是考虑学生水平问题,二是考虑此类任务所需耗费的时间,迟迟未真正在课堂教学或者班级教育中实施。很多时候,我们也只是作为复习作业让学生自觉完成,而在于老师的课程中,让学生预习并做出图文并茂的思维导图,并且在课上展示交流,一来帮助学生较全面的、较有效地预习课文背景,二来老师毕竟只有一个人,以直接授课的方式,搜罗的拓展知识还是有限的,而通过分享可以发挥集体智慧,让学生收获更多的知识内容,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和表达能力,同时也有助于知识点的记忆!在这放手的过程中让学生从做中学,培养一定的动手合作能力,老师加以引导让学生有情感价值观的提升,将德育贯彻其中,开展活动的同时可以尝试将活动分成不同的主题和模块,形成特色的班级主题教育专题。

    7

    今天我们有幸观摩了逸夫小学于淼老师的主题教育课—-月满话“团圆”,在老师的亲切话语下,在同学们朗朗的诗歌中,主题班会圆满落下帷幕。但是我们深有感触,主题班会结束了,传承传统文化的艰巨任务却远远没有结束!

    我国是文明古国,有许多民间传统节日和异彩纷呈的生活习俗,它们是构成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部分。今天的月满话团圆让孩子们自己去查找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各方面知识,然后再进行分享与交流,让孩子们能够去感受、去发现、去思考自己祖国的传统文化,使他们受到德育教育的同时,也能进一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进一步说明了传统文化需要孩子们传承,更需要老师们引领。

    中国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国人有责任和义务传承下去的。如何引领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熟悉中国瑰宝,有效利用课堂传授知识,开展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是每位老师需仔细研究的。而今天于淼老师的这堂课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传统节日,展现了自己的知识与风采,又通过亲子活动的方式,更好地促进了家校沟通。

    今天的课所散发出来的馨香,不仅滋养到了课上的孩子们,台下的听课老师们同样大受裨益。于老师在诙谐幽默的课堂中融入了我们熟悉而又陌生的内容,围绕着中秋话题进行拓展,其中对学生的引导是多方面多角度的,学生受到的激励和表现欲是可想而见的,思维的发散和衔接,做到了淋漓尽致。这节课的课堂是属于学生的,这样融合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自身底蕴的课,带给我们的是深入内心的美的享受。

    一开始,于淼老师以话导入,以话扩展,以话升华,详细介绍了丰收节,月亮节,团圆节的多种内涵。整节主题教育课层次分明,环环相扣,逐步过渡,从浅层的丰收到深层的团圆,让新班主任们受益匪浅。谈话的形式生动活泼,寓教于乐,学生可以充分享受上课的良好氛围,提升课堂参与度与拓展度。课后作业纪念册的方式,发散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潜能,以自己的独家记忆将所学内容呈现,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

    课时虽短,但内容却包罗万象,有关于中秋的习俗,比如说赏月、祭月,有月饼流派、做月饼,还引入了思维导图等的先进教育知识。让我们不禁感叹班会课居然可以是这样的。在小品里,让观众自然而然与传统文化拥抱,中国的传统手工艺品兔爷儿,传统小吃,还有文人雅客聚集于酒楼传飞花令。种种形式多样的活动,让班会课成为他们展示的平台,拓展视野的课题。

    其实,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十分丰富的,具有几千年的文化底蕴,但这么优秀的历史瑰宝却慢慢被人们遗忘甚至是淡忘,洋文化洋节日的入侵后,更多的年轻人和孩子更愿意过这些节日,因此于淼老师紧紧抓住了这一现象,将传统文化分年段分主题进行主题班会的开展,在一次次的丰富精彩的体验式活动中,同学们深深感知到了民俗文化,传统节日的强大魅力。最后,在今天两位专家点评中,这样的话令我们受益匪浅:传承固然重要,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更要思考如何创新,引导学生发觉这些传统文化的新型生命力,让其更加蓬勃发展。更重要的是要立足学情班情,对学生的生活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在设计各个主题活动时,形式要时尚化,内容要生活化。这样,传承的意义才是更加做到实际,而不是随口说说的一句口号。

    中秋佳节馨香溢,花好月圆人相聚。于淼老师的主题教育课——月满话“团圆”,它包含了中秋蕴含的文化精粹,是民族基因的表征。知晓来路,方有去路。让孩子们在这旖旎的月光下,赓续传统、大步前行,让这“皓月”,照亮创建美好生活的前路。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传统节日滋养孩子心灵培训学习感悟【7篇】》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192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