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2018年利用旅游推动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2018年利用旅游推动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4 10:39:46 | 移动端:2018年利用旅游推动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现在很多自然风景独特的乡村通过旅游来带动乡村的振兴发展,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2018年利用旅游推动乡村振兴工作总结,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哦!

乡村旅游业,将旅游和扶贫相结合,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贫困群众的稳定增收,是实现精准扶贫的有效路径之一。位于石泉县的后柳镇,立足全域旅游规划,结合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迈出了旅游扶贫的铿锵脚步。

找准产业定位 吸引能人返乡

后柳镇中坝村辖3个村民小组,1个移民搬迁小区,共有307户876人。一直以来,村民以劳务输出和种养殖业为主要收入来源,产业分散不成规模,属于典型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营,整村贫困发生率高达39.7%。要实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从而改变贫穷落后面貌,明确主导产业、找准发展突破口是关键。中坝村依托地处AAA级景区后柳古镇和AAAA级景区中坝大峡谷之间的区位优势,确立了以农业为基础、旅游业为主导的总体发展规划思路。

镇党委针对农村脱贫致富“发展缺项目、关键缺人才”问题核心,通过项目上吸引、环境上优化、政策上激励、行动上感召,积极动员外出能人陈国盛返乡创业,科学规划了中坝作坊小镇。该项目总投资1亿元,政府给予大力扶持,企业自筹4000万,政府捆绑项目投入4000万并帮助银行融资2000万;在项目争取、土地审批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各职能部门通力配合,做好“小镇”外围景观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做到了能人回得来、留得住、能壮大,有力带动了村域经济快速发展。

做精做强景点 打造旅游品牌

中坝作坊小镇按国家AAAA级景区标准来定位,总体建设布局是实施“12345”工程,即修建“一湖”即中坝河拦坝成湖、“一心”即游客接待服务中心、“一点”即移民搬迁安置点;“两场”即文化娱乐广场和生态停车场;“三园”即农业示范体验园、荷花鉴赏观光园和休闲亲子林果园;“四街”即陕南特色美食一条街、秦巴风情作坊一条街、民俗宾馆一条街、陕南特产一条街;“五化”即绿化、净化、美化、亮化、文化(农耕文化展示、民俗文化节目常态化演出和“茶乐”主题休闲店)。规划建设手工茶作坊、手工豆腐作坊、传统榨油、传统酿酒等72行传统行业展示体验项目;集中体现楹联文化、农业手工业文化、巷道文化、作坊文化,充分展示陕南特色民俗文化;增加漂流、游泳、露营、烧烤、果蔬采摘、篝火晚会等游客参与度高、趣味性强的游乐项目。

助推生产要素激活 多元收入增长

按照“中坝建景区、周边建园区、产品供作坊”总体发展规划,采取闲置资源入股、人才技术占股、集体经济注资、群众带资入企、订单农业生产等多种模式,将村级组织、能人企业和贫困群众有力地链接为一体,既盘活刺激各类生产要素竞相迸发,实现了“三变”,也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又推动了能人企业发展,实现了“三方”共赢。共组织72户农户将闲置门店采取租赁或资产入股的方式建成了七十二作坊,年收益租金和分红150余万元;集体注资200万元,年增加集体经济积累20万元;41户贫困群众带资入企205万元,年增加财产性收入20余万元;流转土地1500亩,建成茶叶、林果、蔬菜园区3个,辐射带动周边8个村600余户(贫困户168户)发展订单牲畜800头、家禽10万羽、传统及特色种植1000余亩。600余人依托作坊小镇景区建设实现就业创业,贫困户年人均收入达1万元以上。通过旅游与扶贫深度结合,发展红利与群众共享,实现了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的目标。

实现乡村文明新风,村域治理更优。随着一座古色古香、文化浓厚的高颜值“小镇”拔地而起,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让农民变居民、农村变社区、社区变景区,推动了中坝村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增添了后柳水乡的无穷魅力。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018年利用旅游推动乡村振兴工作总结》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185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