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2018年读《梁家河》读后感范文12则

2018年读《梁家河》读后感范文12则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4 10:26:45 | 移动端:2018年读《梁家河》读后感范文12则

《梁家河》这本书之所以被人周知,是因为其精神让人值得学习。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2018年读《梁家河》读后感范文12则,有兴趣的的小伙半快来一起看看,参考参考!

(篇一)

5月2日,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陕西人民出版社策划编撰的纪实文学《梁家河》一书面向全国公开发行,为了第一时间阅读该书,当天下午,我立即去书店买了一部,中午“加班”一口气看完。

纪实文学《梁家河》全书10余万字,40幅图片,共分为四个部分。该书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情节生动,具有浓厚的陕北乡土气息,有很强的可读性、思想性、教育性。该书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及深刻体悟,对党员干部锤炼党性、提升素质,为当代青年坚定理想、立志成才都有着重要意义。书中蕴含的为民造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埋头苦干的作风、攻坚克难的意志、复兴民族的梦想,并且坚持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态度、工作责任,始终保持敢打硬仗、敢啃硬骨头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第一部分“树高千尺忘不了根”,记录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回梁家河的生动场景及40多年来对梁家河乡亲们的绵绵深情和关心牵挂。书中难忘梁家河这一篇目中讲到,2004年8月14日,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接收延安广播电视台《我是延安人》栏目记者专访,回忆起在延安的插队岁月,他说:“陕北高原给了我一个信念,也可以说是注定了我人生以后的轨迹。经过了陕北这一人生课堂,就注定了我今后要做什么,它教了我做什么。”

当在回答“有没有把自己当做一个地地道道的延安人”的提问时,习近平脱口而出:“我确实把自己当做一个延安人,因为这是我人生的一个启程点……我现在所形成的很多基本的观念,形成的很多基本的特点,也是在延安形成的,所以我理所当然地把自己看作是延安人。”

第二部分以“窑洞里长满了故事”为题,讲述了他带领村民打坝造田、修沼气池、建铁业社等发展生产的为民情怀以及刻苦学习、不忘修身的励志故事,让人深刻认识到青年习近平是如何在逆境中成长,在磨砺中脱胎换骨,在窑洞里读书求知、汲取精神力量,在实干中逐步树立“要为人民做实事”的坚定理想信念。正如梁家河村党支部原书记石春阳所说,“能跟老百姓打成一片,群众需要什么,他就干什么。”当年的北京知青习近平,从群众最需要、最迫切的一桩桩实事做起,为当地百姓谋幸福、谋发展,身体力行地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这,也成为他后来一以贯之的人民立场。

书中提到高产的淤地坝、陕西第一口沼气池、磨坊和裁缝铺、知青居住的窑洞……一处处旧址、一件件实物照片、一个个故事,无不诉说着习近平七年知青生活的艰辛,把我的思绪带回到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为了人民的幸福,为了让贫穷落后面貌一去不复返,习近平在山沟沟里和村民情同手足、同甘共苦,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战天斗地,一干就是七年。

**年,习近平在英国伦敦时,回忆起梁家河:“年轻的我,在当年陕北贫瘠的黄土地上,不断思考着‘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最后我立下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这股一往无前的执着和永不松懈的劲头,源于总书记无比鲜明的人民立场和坚定真挚的人民情怀。正是这种真情大爱,获得了群众的情感认同,让群众发自内心地崇敬爱戴,发自内心地坚定追随。

第三部分以“一声声喊我小名”为题,讲述了当年与习近平交往中的小伙伴们获得了哪些人生大学问,进而提升了他们的人生境界,影响了他们的人生道路。四十多年过去了,铁锁、黑子、王栓、随娃……

现如今,习近平的这些“小伙伴”已是儿孙绕膝,但耳旁依然萦绕着习近平插队时在土窑洞里、热炕头上说的话:“做行动上的巨人”“一碗水端平”“人来到世上,就是要为人类办好事”“要想办法巧干,避免苦干”“当干部的身上要留住泥土味”……该书中“随娃”是石春阳的小名,习近平当时任大队支部书记,有意推荐石春阳当大队党支部副书记,习近平为了培养“随娃”,在一次给村民分配救济粮时恪守“一碗水端平”的处事原则,至今让“随娃”受益匪浅。

第四部分以“我们走在阳光路上”为题,讲述了梁家河4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乡亲们的幸福生活,为我们展现了梁家河村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近年来,梁家河人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住上了大房子,用上了互联网,种植高端水果,发展起观光农业,成立了公司经营文化旅游产业,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同时,村上实施生态环境治理,营造美丽宜居环境,引导村民树家风、正民风,打造文明村庄,还办起了民间艺术馆,成为名副其实的“最美乡村”。

据了解,去年12月,在“**寻找中国最美乡村推介活动”中,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标准,经过专家学者和媒体公众评选,梁家河获评全国“十大最美乡村”之一。

梁家河,一个有“大学问”的地方,一个把心留住的地方,一个让人向往的地方。

(篇二)

我用整整一天时间,一口气读完了《梁家河》。翻开书的第一页,便被其中纯朴的陕北方言和质朴的叙事方式所吸引,而书中生活化的内容细节更是让我对那段时光和那些人物充满了好奇。合上书,我的脑海不断浮现出“随娃”、“黑子”、“铁锁”这些“受苦人”的敦厚形象和他们生活的那个像是被巨人随手抓出来的千沟万壑。我试图在自己的词库找寻一个能十分贴切形容我读完《梁家河》感受的词语来,权衡许久,觉得没有比“影响”这个词更合适的了,没错,就是影响。影响的力量是巨大的,且又是双向的,可以说如果没有梁家河,也就没有我们今天看到的永远“以人民为中心”的习近平,反过来,如果没有习近平,梁家河也许将永远湮没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默默无闻,无人问津。

1969年1月,不满16岁的习近平带着“逃离”政治歧视的目的,被迫来到了这个黄土高原腹地,被称之为梁家河的小村庄。那时候的习近平倔强,不甘受欺负,被冠以“黑帮子弟”的头衔,他根本不会想到就是这样一个生活环境恶劣、人民穷困无知的小村庄将在他的人生旅程中扮演何等重要的角色。令人震撼的劳动强度,近乎“二流子”般的寻吃现象,PM250一样恶劣的生活环境,这所有的一切给年少的习近平的知青生活蒙上了一层重重的阴影,正如他后来回忆说:“我刚来的时候和这里有种距离感”。这种距离感在“面包喂狗”事件之后愈加强烈,此时的习近平迷惘、彷徨,甚至一度成了“逃兵”,可以说这时的习近平和梁家河是两张皮的关系:无法融合,亦不受影响。

几个月后,饱受摧残的习近平被迫再次回到梁家河,他重新审视这片土地和自己的处境,最后做出了“扎根农村,扎根一辈子,不再有回北京一说了”的决定。善良淳朴的梁家河人民没有排斥这个城里来的“黑帮子弟”,反倒给予了这个“后生”温暖和关怀,让他在人生受挫时感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善良与温情,习近平至今难忘,时时感到来自梁家河的温暖:“我饿了,乡亲们给我做饭;我衣服脏了,乡亲们给我洗;裤子破了,乡亲们给我缝”。正是梁家河人民的包容和大度深深感染和影响了习近平,给了他“扎根群众、融入群众”的信念,也让他拥有了战天斗地,帮助梁家河人民搞经济、促发展的无穷力量。这时候的习近平和梁家河更像是一对新婚夫妇,两张皮开始有了血液的交流。

对习近平来说,这七年的“受苦”时光并没有被荒废:田间地头、放羊间隙、煤油灯下都成了他学习的场所。他重学习、勤实践、肯动脑、不放弃,先后在梁家河建立了铁业社、缝纫社、磨坊、代销点,解放了生产力,同时促进了生产。1974年由习近平带领梁家河人民成功建成的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彻底改变了梁家河人的生活方式。此时,习近平已经把自己当成了梁家河的一员,在接受延安广播电视台采访时,他如是说:“我确实把自己当作是一个延安人,我是衷心希望我那个梁家河村子,能够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不难看出,那一刻,习近平已经和梁家河血浓于水,他们相互影响,共同进步。

八份入团申请,十份入党申请,都饱含着习近平那股“永不言败,绝不放弃”的执着精神,这也是梁家河教给他的:认准的事情就要办成。

潜移默化中,习近平的一言一行也深深影响着他那些梁家河的“小伙伴”们:在他的影响下,梁家河党支部书记石春阳始终以“一碗水端平”的工作原则处理着村里的大事小情,并圆满完成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退耕还林等重要工作;武晖将自己的一生都投入到了发展教育的事业上,成了名副其实的“行动上的巨人”;“能人”刘永耀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花在了技术创新上,将习近平传递给他的“想办法巧干,避免苦干”的思想落在了实处;也正是这种触动人心的力量,跨越历史时空共振共鸣,震撼心灵,洗礼着我们当代青年一代的精神,引领我们将激昂青春梦紧紧融入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

(篇三)

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处 从最需要处为群众服务

   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新华出版集团、陕西人民出版社策划编撰的《梁家河》一书,用纪实的方式,平实客观地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知青生活,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生动的情节,直观地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知青时期崇高的理想追求、为民造福的党员初心、攻坚克难的坚强意志、埋头苦干的奉献精神,体现了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深刻含义,阐释了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全景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当年的形象栩栩如生,仿佛就在眼前。一口气读完后,蓦然间进一步加深了对习近平总书记的崇敬之情。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处,从最需要处为群众服务,这是“梁家河大学问”最真实的写照:

一、离群众有多近,群众对你就有多亲

   风华正茂,同学少年。对自己初到梁家河迷惘、彷徨、“反思”后的习近平带着“娘的心”,遵照父亲传教的“团结观”,真正走进梁家河、走进群众。从祭拜革命老前辈张景林开始,仁义对待“开心果”,启发教育“管制分子”,把大衣脱给铁锁,棉被、针线包送给卫庞,《毛主席诗词》赠给“翻译官”。打井、修路、办沼气,打坝淤地、造良田,三轮车换钢磨、开办铁业社、缝纫社、代销店,义务理发教游泳,把土炕上的拉话变成课堂,再累的活也干得了,再穷的人也看得起,再糙的饭也吃得惯。亲民,他有真感情;爱民,他有真精神;为民,他有好方法。把群众装进心中,从最直接处解决群众的最需要。在这里,铸就了他为民造福的初心。“百姓心里有杆秤”,梁家河的群众也惦念着牵挂他们的“好后生”,这家送“酸菜”,那人送“米饭”,这边送“柴禾”,那里送“吃喝”.......“我饿了,乡亲们给我做饭吃,我衣服脏了,乡亲们给我洗,我裤子破了,乡亲们给我缝.......”他扎根农村、接触农民、操持农活、读懂了农民、读懂了生活、读懂了中国社会。习近平总书记与群众之间水乳交融、淳朴深厚的情感不断证明:群众愿与你交朋友,是因为你把真心交给了群众,群众跟你有感情,是因为你对群众倾注了真情。习近平总书记的言行为我们做党派工作树立了楷模,为我们联系好、组织好、团结好党派成员提供了典范。

二、公心有多强,得到的民心就有多深

   在七年的知青岁月里,当年的习近平总书记把心交给了培养他不变信仰的地方。在梁家河、赵家河,当年的习近平总书记是大家一致认可的“公道人”。解放“管制分子”,改变开会风气,动员随娃再“出山”、石春阳当支书,帮村民识字、夜查各户存粮、划拨教师“菜地”、“争气儿”进缝纫社、王宪民当村医、赵家河整社、梁家河宗族矛盾处理......一桩桩,体现着公道;一件件,“端平一碗水”;一个个镜头,为全体村民着想;一幕幕场景,为全体社员未来谋划。七年艰苦岁月,年轻的习近平总书记脚踏延安热土,置身于人民群众之中,用心接触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听民声、聚民意、汇民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为群众解决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最根本的利益问题。耿直为人、公道处事、公心谋事、廉洁奉公,以“一碗水端平”深深地赢得民心,为我们修身做人、用权律己、干事创业树立了标杆。青春作伴,你陪我一程,我记你一生,不舍的再见,全村人排起长队送行,很多人不舍的哭诉,不少人送了一程再一程。初心之处是人心,公心换得众心归。我们要以廉洁奉公的作为,为自己所联系的党派成员服务,把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好、落实好,使参政党成员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坚实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政治上有坚定,就能在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上走多远

   《梁家河》是一部树立正确人生观、励志成才的党性教材和人生宝典。习近平总书记当年的入团之路如同陕北劳动时走的山路一样蜿蜒曲折,先后七份入团申请都未获批准,“我是什么人?我干了什么事?我是一个年轻人,追求上进,有什么不对?”,认定的目标、倔强的性格、优异的作为,终于使当年的“好后生”在递交了第八份申请之后成为一名共青团员。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入党之路更为曲折,他一次次拿起笔,倾注对党的挚情,一份份申请畅心扉,谈对党的认识,一遍遍亮忠诚,诉自己渴望成为党员的强烈愿望,直至写到第十份申请,才获得批准。在这里,他扣好了人生第一粒扣子。曲折的经过,直观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期崇高的理想追求和宝贵的政治品质。“一个人,无论处在什么样的逆境,只要能积极面对生活、无私地为他人奉献,抱有远大的理想,那么将来无论成为工人、农民、学者、医生、教师或是国家干部,都能为人民服务,都能起到重要的作用,直至成为栋梁之才”。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作为知青插队时,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时间最长的习近平对党忠诚无比,习近平总书记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奠基于梁家河,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奠基于梁家河,人民至上的思想奠基于梁家河,卓越的毅力定力奠基于梁家河。这里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历史起点,这里培养出了习近平总书记要为人民做实事的不变信念。我们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的不舍追求,自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多党合作制度坚持好,担当起参政党的政治责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更加自觉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忠实践行者和坚强捍卫者。

四、担当有多大,取得的成绩就有多大

   当年走进贫困地区的习近平总书记,是行动的巨人,敢为人先是他最宝贵的优良品质之一。先人一歩的担当意识,使自己从“一个什么都不会做的十五六岁的孩子”很快锻炼成为群众眼里“能吃苦、干实事、不撒奸、好读书的好后生”。要为人民做实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时期养成的最宝贵的品质之一。欲与天公试比高。开创“新能源革命”。为了解决村民的照明、生活困难,自信满满地开始猎取“地火”。考察、调研、学习,绘图纸、烧石灰....一个高速运转的陀螺,在白手起家的情况下,用实干的办法把一个一个难题踩在脚下,打破了“沼气不过秦岭”的禁忌,建成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挑战造地新技术。打水坠坝是於地造田的新技术,在经历艰难的动员之后,说干就干,一边干一边学,既当指挥员,又当突击队员。一边干,干最苦最累的活,不分白天黑夜.....终于,梁家河最好、最平整、最大的一块良田造成了,直到现在还是梁家河历史之最,成为梁家河永远的财富。提升饮水新意识。“甜水井”使梁家河村民第一次喝上了卫生的水。挖井时,抢着干最危险的活,井挖好前,没有穿过干净衣服。一切的一切,都走在前列,无不折射出共产党人强烈的使命担当。“敢想,能干成”是梁家河村民对当年习近平总书记的一致评价。群众对他的高度赞誉和真诚拥戴是发自心底的。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榜样,以百倍的信心,百倍的干劲,践行好党的政策,从自身做起,以实际行动,引领所联系的党派成员始终走在“正道上”。

   我们要讲好梁家河故事,弘扬梁家河精神,不断体悟习近平总书记的心路历程,进一步悟深悟透“梁家河学问”,更加自觉地坚定信仰信念,补足精神上的钙。我们要以中国共产党为师,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以坚定的政治定力,引导广大成员带着深厚的感情学习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用这一最新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旗帜鲜明讲政治,不断自我教育,以上率下,以新作为添力三秦新发展,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篇四)

一、志存高远修身修心

  总书记从当年一位十五岁的北京知青到如今的党的总书记,他的信念从未改变。他说:“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茫,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

  我如今面临着同总书记当年一样的困惑,迷茫,彷徨,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我要向总书记学习,在成长的过程中为自己树立一个坚定的人生信念,用信念为我们的情绪和欲望指引方向。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除了享受之外,还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总书记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这代人从小就受这种思想的影响。上山下乡的时候我15岁,我当时想,齐家、治国、平天下还轮不到我们去做,我们现在只能做一件事,就是读书、修身。”

  我们还没有平天下的能力,我们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总书记看书的涉猎面就很宽,就连美术书他都会认真鉴赏。所以,我们也要努力认真的去学跨专业的知识。虽然很难,但是我们要有攻坚克难的精神,总书记都敢去弥补大自然的不足,我们还有什么困难是不能克服的。

二、参赞天地之化育

  弥补天地造物的不足是一件非常不易的事情,而在梁家河,总书记敢于挑战从未有过的事,即使有人对总书记说:“好后生哩,别逞能,四川暖,延川冷,沼气在咱这儿办不成!沼气过不了秦岭”,有的表示怀疑:“挖那么个坑,填上粪,就能着火?不可能!”有的人断言:“要是沼气能点灯煮饭,除非母鸡叫鸣,公鸡下蛋。”正是在各种不赞同的声音下,总书记建起了第一个沼气池,在山沟里打河坝,做坝田,正是敢于攻坚克难,才能弥补天地造物的不足。

  我们不能因为有困难,我们就不去做,任何一件没有做过的事都存在着不同大小的困难,经验是在实干中积累出来的,不干永远不知道怎么干,在平日的工作中,如何干好工作,如何发挥自身最大的作用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在干的过程中不断总结优化的。所以,我们需要考虑清楚面临的问题都可能有什么,如何去解决。

三、最难的“修行”是平等心

  总书记还叫小伙伴们的小名,石春阳发言,刚念了开头:“尊敬的习近平副主席——”习近平马上打断他的话,说:“碎娃,你咋也这么称呼我呢!”王宪平说:“那时候咱们年纪都小,不过,我当年要知道你现在能当这么大的官,就不敢和你摔跤了!”总书记哈哈大笑,说:“你看你这是啥话嘛!”总书记并没有因为发小还是村民就高高在上,在总书记的心理,曾经梁家河的村民和他的关系从来没有改变过。

在我们组工这个大家庭里,有着各种各样的人,有人胖,有人瘦,有人学习成绩好,有人学习成绩差,我们要平等对待每一个人,善待每一个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总书记讲的“一碗水端平”。

(篇五)

求真务实有担当

天是灰蒙蒙的,西伯利亚寒风吹打着沟沟梁梁上七零八落的枯草,不多的碎田块,星星点点般镶嵌在山坡上、沟道旁。梁家河沟道口,一个面庞刚毅而又稚气未退的青年,站在刺骨的冰水中,奋力铲起沙土,干的满头大汗,一旁的乡亲们也是各个热火朝天不惜力的干着活,吆喝声、加油声、水泵“突突突”的响声,仿佛就是一曲劳动交响乐,贫瘠的黄土地并不寂寞......发明快一个世纪电的光明显然还未走进黄土高原上这个小小的山村,夜已很深了,黑黝黝的天空冷冷清清,大地万籁俱寂,只有一孔窑洞的窗棂还隐隐约约地透散出一丝丝光亮......书卷合上了,可这些场景和形象并没有消散,反而随着回味而在心间、脑海中越来越清晰。

对人“实”。习近平梁家河的小伙伴这样说他:“在我们家吃饭的时候,我婆姨做什么,他就跟我们一起吃什么。他这个人就是这样,再粗糙的饭也吃得香,在穷的人也看得起。”在梁家河一对插队的北京知青王翠玉这样评价习近平:“在习近平眼里,没有高高低低,没有看得起谁,看不起谁。他待人讲话,总是面带笑容,总是很和气。这是很不容易的!”还有梁家河有智力缺陷的灵娃,在习近平卷好烟准备抽时,就把烟抢走,揉碎扔了,多次发生,但习近平从没恼怒过。乡亲们把这事看在眼里,说“近平这后生仁义”。这些“实”不是一天两天的,后来官越做越大了,可习近平还是和以往一样看待乡亲们,为吕侯生看病,资助村里困难户,为梁家河村通电、修学校、修桥而帮忙,一次又一次给梁家河村写信,鼓励乡亲们努力过上好生活。对人“实”,其实就是习近平高尚的人格魅力的外在表现,因为他说过,“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热爱人民,愿意与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打成一片,善于从群众中汲取力量,这是习近平对人“实”的根源。愿意用自己的青春来换取梁家河山乡变换,让梁家河的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则是习近平对人“实”的强大动力。梁家河村民说,“近平和我们心贴着心”。

对事“实”。刚去梁家河,习近平还是个不足15岁的孩子,对农活可以说很陌生,可他向村民学习,不惜力的干活,从不“撒奸儿”,掏地、挑粪、耕种、锄地、收割、担粮,样样精通,去了两年后就拿到壮劳力的10个公分。后来当了梁家河党支部书记,带领乡亲们在梁家河沟口打水坠坝,不辞劳苦到外地学习办沼气,回村亲历亲为打下陕西第一口沼气,然后在全村推广,办铁业社,商品代销点,缝纫社,打甜水井,办扫盲班......那一样活路,习近平都是身先士卒,干得有声有色。处理村子里的事时,习近平“一碗水端平”。习近平后来说,“我了解乡亲们最需要什么”,“我是衷心地希望我那个梁家河村子,能够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正是这样济世为怀的思想,使得习近平甘愿为了乡亲们而实实在在做事。对事“实”,这是习近平心里始终装着老百姓,始终装着老百姓的疾苦哀乐,甘愿为他们的幸福去奋斗,这就是“俯首甘为孺子牛”精神!这就是“公而忘私”的精神。梁家河的老百姓说,“近平这个娃娃确实可靠,他也确实是为村里好”。

对生活“实”。从年幼时习近平就受到父亲习仲勋冤案的牵连,“文革”中,更是遭到不堪的对待。试想想,这对一个还未成年的孩子心灵会有多大的伤害呢?为了躲避残害而远走他乡,从北京一下子到一个穷乡僻壤的小山村去,这中间会给人思想上有多大的冲击呢?习近平也有过短暂的彷徨,但很快他就接受了插队生活。白天和乡亲们一块山上劳动,到了傍晚时分就如饥似渴的看书学习。就在那样一个“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的年代,物质极端匮乏的年代,为了看一本《浮士德》而跑30里路去借书的习近平,成晚挑灯苦读。不但自己读,还发动身边的人读书。不虚度青春岁月,不辜负生活的厚望,“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这就是理想信念。习近平在一篇文章中回忆说,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正是胸有大志,才能不荒废,不随意对待生活。“现在所形成的很多基本观念,形成的很多基本的特点,也是在延安形成的”。梁家河是个小山村,习近平从15岁到22岁,在这个小村庄里,实现了脱胎换骨式的成长,并触摸到了一个真实的乡土中国。这不由得让人想起这样的一句话来:“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

七年的知青岁月,习近平和梁家河的村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今天的梁家河家家户户过上了好光景。这其中包含了习近平多少的梦想和关切呀。可是忆起梁家河,忆起梁家河的乡亲们,习近平说:“我饿了,乡亲们给我做饭吃;我的衣服脏了,乡亲们给我洗;裤子破了,乡亲们给我缝......”

对人“实”,对事“实”,对生活“实”,这不就是今天我们党提出的“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吗?实不仅是干事创业的基本要求,更是一种历史责任。能不能求实、务实,能不能唯实干、重实效,见证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更检验党性与品行。“实”就是责任和担当,就是共产党人为了实现神圣使命,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基础。习近平说过:“我们作为共产党人,我们一定要把他们(人民)放在心上,真正地为他们办实事,否则我们的良知在哪里啊!”掷地有声的话语是对每一名共产党人的要求,这也是我们每位党员在前行路上庄严的职责和义务

(篇六)

读完《梁家河》,对比梁家河的今昔变化,感受到的是为民造福的初心、攻坚克难的意志、砥砺前行的精神,进一步的感受习近平总书记的青年时代,毫不夸张的说那段岁月不仅是总书记难以忘怀的珍贵记忆,也是我辈青年永远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书中写到的习近平总书记进村时再见老友的三两对话这让人为之动容,也让人深思,我不由的在思考,究竟是什么东西能够让他在梁家河这片贫瘠却淳朴的红色热土上一待就是七年,并且扎下了根,留下了魂?

依然记得书面扉页上的那句话: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大学问是什么?对于我来讲着实不知道。老话说得好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所以领会不了这学问也并不觉得脸红,不过还好,虽然没有习总书记的经历,但是有幸一读《梁家河》,通过梁家河乡亲们与习总书记斩不断的乡愁去细细感受。

年幼的习近平由于受父亲习仲勋案的牵连,遭到歧视。不得不离开北京。而选择延安在当时基本属于流放。去延安的知青专列上,整车人都哭,就习近平笑。别人问他为什么笑?他却说,我不走才得哭啊,我不走在这有命没命就不知道了。我走不是好事吗?就这样,习近平来到了梁家河。不得不说,这种“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豁达与坦然我自问是没有的。

从十五岁到二十二岁的七年时光里,在梁家河这个小村庄里,习近平实现了脱胎换骨式的成长,并触摸到了一个真实的乡土中国。深入群众,团结群众,扎根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青年时代的习近平学会的第一课。刚从北京来的知青,自然是不习惯梁家河这样的农村环境的。吃不好,睡不好,与村民之间也有距离,总之,处处不习惯。为此,习近平还当了一次“逃兵”。但是后来,习近平却逐渐消除了距离感,表明了心迹“扎根农村,扎根一辈子!”同时,并开始融入群众,融入乡村。也正因为如此,使他逐渐形成了扎根人民、团结群众的观念。正是因为这个“团结观”,成就了他日后能团结他人的鲜明领导风格,也正是因为他团结乡亲们,用真情实意去贴进乡亲们,他也成为了梁家河乡亲们了解外部世界的一个通道。

习近平总书记在青年时代扎根梁家河,勤以修身,通过知识来武装自己,这为他日后走上领导岗位,带领人民群众走上繁荣幸福之路,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他说,陕北高原给了我一个信念,也可以说是注定了我人生过后的轨迹。经过了陕北这一人生课堂,就注定了我今后要做什么,它教了我做什么。因为如此,习近平从那时起,就已经把人民牢牢装在心中。从社教员再到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都是因为习近平心中装着人民大众,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毋庸置疑,梁家河这片土地正是影响习近平一生的重要财富。也正因为此,习总书记才饱含深情的说:“陕西是根,延安是魂,延川是我第二故乡。”

(篇七)

星期五这天一直哗哗的下着雨,我坐在窗户边用一个上午仔细的阅读着纪实文学《梁家河》。书的封面醒目的印着:“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通读全书,我深受感动和教育,当年在梁家河的窑洞里,十来岁的习近平点着自制的煤油灯读书、修身,汲取精神力量。对他而言,读书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个不断成长、丰富自己精神世界的过程。我尤其对这段话有很深的感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这代人人自小就受种思想的影响。上山下乡的时候,我15岁。我当时想,齐家、治国、平天下还轮不到我们去做,我们现在只能做一件事,就是读书、修身。

看到这里,我合上书不禁在想,我们基层干部还没有治国和平天下的能力,但我们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进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当今时代,知识总量成倍增长,更新周期大大缩短,各种新知识、新情况、新事物层出不穷。一旦放松了学习,就有迷失方向、落后于时代的危险。要有加强学习的紧迫感,要有本领不够的危机感,主动广泛学习各方面知识,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和视野,跟上时代前进步伐。自己身为普通的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党员身份,要根据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边学习、边思考,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努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展现新气象、干出新业绩,努力把学习的收获体现到推动工作上。在博学广识的基础上,还要注意提高学习的针对性,重点学习掌握那些与做好本职 工作、履行岗位职责密切相关的知识,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化、专业化水平,使自己真正成为行家里手、内行领导。此外,还要多学习了解一些哲学、历史、文学以及科学技术、信息网络等方面的知识,学习感悟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把握新鲜事物,以学益智、以学修身,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生活情趣。具体到我所在的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当前需要学习的知识就有很多,在时事政策学习方面要深入学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加强党章学习培训和党史国史教育,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在业务知识方面要认真开展陕西养老保险手机APP运用推广、学习掌握好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政策等等;在岗位技能方面要提高公文写作、媒体应对、应急管理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提升工作效能和水平。树立全局观念,增强协作意识,有效运用各种沟通方式,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动员组织和做群众工作的能力。

说到底,作为年轻的我们这一代不论是理论学习还是业务和岗位知识的培训, 都要以青年习近平为标杆,立足本职岗位,提升工作水平,珍惜舞台,感恩时代,紧盯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推动养老保险经办事业高质量发展

(篇八)

读到《梁家河》这本书后,我感触颇深。了解到真实的习总书记。伟大源自平凡,伟大源于超越。在那样物质匮乏的年代,被“流放”到艰难的黄土高原,加上被扣上“黑帮子弟”的帽子,能坚持从黑暗之中追寻光明,追寻真理,追求理想,让人肃然起敬。正如习主席所说“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生活处处有学问,我们也应重视细节,方可铸就成功。

梅花香自苦寒来。习主席身体力行,用行动践行着真理,习近平总书记16岁便去了陕北“插队”,正是辛苦的劳动,艰苦的环境,磨练出了一股不屈的意志,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习总书记在从事劳动的时候从不“撒奸儿”,正是这样踏实苦干的精神,成就了一个时代的英雄和历史的伟人。习总书记正是用这种不屈的意志带领着我们向着“中国梦”前进,我们更应以此勉励自我。俗话说的好“百炼成钢”,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知难而上,勇敢的接受挑战,方可成功。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习总书记在梁家河用行动,打破了“沼气不过秦岭”的谬误。习总书记用实践证明了在沟口大坝的可行性,善于观察,勇于决策我们应该学习习总书记做一个“行动派”,因为事实才是最好的辩手。

学习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习总书记坚持学习,坚持读书,充实自己。将所学所获升华、净化。我们如今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互联网的发展、自媒体的兴起,碎片化的阅读已成了当代阅读的主要形式,这样是不好的,我们在有如此好的时代下,更应该静下来,多读书,读好书,来充实、提高自己。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个不断成长,丰富自己精神世界的过程。才能使我们更好的处理困境。

饮水当思泉。习总书记都如此,更何况我们,更须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用实践行动,投身于家乡建设。七年的艰苦岁月铸就了伟大,谱写了传奇。同时我们也应该向着这份精神前进。学习这份坚强,学习这份勇敢。将会使我们受益无穷。

(篇九)

在梁家河的那些日

在毛泽东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的号召下,习近平“逃离”北京,插队延安。不满十六岁的习近平从此开始长达七年的改变后来人生的梁家河的日子。不经回想,我们十六岁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光景?可能连“知青”、“插队”都是从老一辈嘴里隐约知晓。套上时代的光环,可能脑中想象的是到乡下旅游的情景。但现在从《梁家河》里看来,我们的时代多美好啊!

登上知青火车的那天,习近平是笑着的,那对于他来说,是 “重生”的希望。可是理想总是要与现实对视。城市与乡村、平原与山区、繁华与贫穷、开放与封闭、东部与西部,这些不同的概念在习近平脑海里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他刚开始的插队生活蒙上了重重的阴影。但也正是在那些日子里,才一点一点使迷惘、彷徨的心扎根在梁家河。

从书中不难看出,梁家河这片贫苦的土地改变了习近平的人生轨迹,也给了他坚定的为民做事的信念,使他内心得以升华与净化,使他“不忘初心”,在以后能为百姓做什么,怎么做,都有根、有源。一点一点评读书中的文字时,是震撼的,时代造就了伟人,而土地则给予一切情怀生根发芽的机会。我们生在这个好时代,只能盯着书本惊叹:好了不起。

有人说:“失去土地的伊始,再好的农人都变成浅薄的、渺小的、悲惨的、滑稽的、没有明天的小人物。”习近平在延安这片土地上,从什么都不会的知青到贴近农民的村里娃,他习得各种各样的农活,当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一边进行农民化实践,一边到处寻书,填补精神的空缺。正是这段岁月,为他打下了很多知识的基础。也正是在这片土地上,我们看见了渴求,我们看见了一步一步的转变,看见梁家河与习近平的相互给予,相互前进。让我们不得不惊叹这片土地的神奇魔力。

也是受这本书的启发,周末的时候,也想当一回“地地道道的农民”,在帮爷爷给玉米捂土时,才发现我这是污了“地道农民”几个字啊。虽说农活干的一塌糊涂,但当我的脚真真实实踩在土地上时,我的心才感觉踏实了,我也有点懂得为什么梁家河这么让人难以忘怀。

在梁家河的日子里,习近平了解了人民群众需要什么,时代需要什么,也坚定了他从政的心。正是他坚定的为老百姓干实事,才能为梁家河的乡亲们修成大淤地坝、沼气池、铁业社、甜水井。也同样让他在离开梁家河后的好多年里,念念不忘这片土地,致使他回来探亲时,仿佛曾经的每一幕都仍在眼前,刻骨铭心。

这片土地给予了习近平自信,给了他真正了解人民群众的机会,让他感受现实的一切。而习近平也“不忘初心”,始终不曾忘记自己的根在延安这片土地上,正是这七年的光阴,才让自己在后来的人生里,让祖国大地开出回报的花朵。也是这七年光阴,给了梁家河“新生”的希望。这个习近平精神的起源地,让人们深深记住了:为民造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埋头苦干的作风、攻坚克难意志。更让人民记住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的共产党人精神。

在脱贫攻坚如火如荼的推进过程中,埋头苦干、攻坚克难、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的精神和打堤坝、造沼气、打甜井的事迹,都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仔细研究,使我们的脱贫攻坚也可以开出灿烂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篇十)

延安福地谋革命,梁家河村育知青。

大坝淤地苦中建,沼气代销敢为先。

扛锄打井陌上牵,魂绕梦萦几回田。

奉献青春全为民,换了新天不忘根。

—— 题记

手中握着一册红色《梁家河》,感受着红色圣地伟人的点滴故事。伴随着书中情节一路走来,仿佛自己也经历了那七年的知青生活,细腻的画面一幅幅在脑海中浮现,让我对这个村子有了全新的认识,对我们的领导人习总书记肃然起敬。

梁家河一个小小的村落,如何成为了举世瞩目的地方?习近平从当年的一名下乡知青,如何成为了新时代的领导人?正是这七年的缘分,让梁家河因为习总书记的挂念而被世人熟知,迎来了发展的新春天,也是因为那七年,让习总书记在梁家河这块注定不平凡的土地上不断磨砺提高自己,成为国家领导人。

梁家河是一个村庄。它位于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地处红色革命根据地,保持着陕北高原上特有的地貌。一九六九年习近平作为知青初次到梁家河,七年的时光里他带领村民谋发展共建设,锻炼了自己。二零一五年习总书记的再次到来,让梁家河一鸣惊人,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父老乡亲们正以他们朴实、勤劳的双手改变着家乡的面貌。“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这是习总书记的原话,也赋予了梁家河不一样的定义。

梁家河是一种精神。七年的知青工作生活中,习总书记用亲身经历凝练出最质朴的精神。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品质。从北京到乡村,环境的变化对于一般人是不可能接受的,但习总书记留了下来,高强度的劳动、简单的食物、居住条件简陋这些考验都没能打倒他,反而带头实干,为群众谋福祉。矢志不渝的信念。在农村生活条件极差的环境中,他始终没有放弃学习,学习应对生活的必备技能,白天利用空闲时间看书,晚上依旧看书到深夜,对知识充满了渴望,为自己奉献国家始终保持着初始的信念。

梁家河是一条路线。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方针。习总书记从梁家河实际出发,带领群众打坝淤地增加耕地面积,减少水土流失,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你离群众有多近,群众就对你有多亲。他想群众所想,为了解决吃水、燃料短缺等当务之急,带领群众打井、建立沼气池;为了减少村民去镇里买日用品花费的精力,他在村子里开办代销店,真正做到了为民情怀。而当他离开时,村民都自发前来送行,感激他为村子做出的贡献。

梁家河是一面镜子。习总书记的成长历程折射出良好的品质,成为当代青年的引路明灯。坚定理想,提升素质。很多人在较为艰苦的工作中容易迷失自我,失去了方向,这主要出于没有能够坚守自己的梦想,没有锻造出自己从基层小事做起,真正将自己与责任联系在一起的使命感。以习总书记的经历为坐标,才能时刻督促自己、修身自强。

《梁家河》给我们的启示不仅仅止步于此,它是一份时代的“厚礼”。作为新一代的知识青年,我们更应该学习梁家河的故事,实践习总书记的模范。坚定理想,不断提升自己,无私奉献,绽放青春。选择成为一名高速收费员,需要在工作岗位中,克服一切困难,时刻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服务司乘,为实现交通强国奉献己身。

(篇十一)

他扎根基层,从人民中走来。通过在梁家河知青岁月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习近平了解了基层,了解了贫困,培育了对人民群众的感情。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脚踏在大地上,置身于人民群众中,会使人感到非常踏实,很有力量。在梁家河的岁月,青年习近平把自己看作黄土地的一部分,同梁家河老乡们甘苦与共,用脚丈量黄土高原的宽广与厚度,一心只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从心底里热爱人民,把老百姓搁在心里,这样的爱民为民情怀孕育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由此,便不难理解他为什么反复强调“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为什么要求“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为什么勉励当代青年“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他扎根基层,从人民中走来。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历史起点。他曾经讲过:“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我获益终生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他提到的“实际”“实事求是”都是实践的具体表现。唯有实践,才能认识到实际;唯有实践,才能做到实事求是。唯有人民群众,才是实践的主体。从基层的村支书干起,从为人民办好事的具体实践做起,不断扩大实践范围,不断深化实践层次,不断在实践中夯实自信心,并把这种自信心提升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心,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可以说,梁家河的经历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历史起点。

《梁家河》让我看到了一位深深扎根于农村、扎根于农民的朴实青年;看到了一位胸怀理想、执着追求的壮志青年;看到了一位忧民之苦、感时之难的大爱青年。读了这本书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追寻真理、脚踏大地、植根人民的成长历程,进一步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这一新时期党的领袖、人民领袖发自内心的崇敬与爱戴,进一步把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紧跟核心融入血脉、植入灵魂,化为坚定的信仰信念和自觉行动。为我全景式地展现了总书记当年“与群众坐在一条凳子上”“与群众一块过、一块苦、一块干”的经历,是一本总书记“手把手”教我们做群众工作的课本。可以说书中的每一个章节,都是一堂党的群众路线的精品课程。学习这本书,就是要学习总书记融入群众、植根群众、造福群众的群众工作方法,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记心中、落到实处。

(篇十二)

世界读书日,我捧起了《梁家河》

   其实对于爱读书的人而言,天天都是读书日。只不过,如今是刷屏时代,真的能捧起书本看书的不多了。于是乎,我们格外在乎读书日,希望通过某种仪式感,唤醒人们对于读书的需求和渴望。读书本来和吃饭、睡觉没什么两样,因为生存的本能必须,所以才要读书。如今搞的好像是一种神圣的仪式,不容亵渎。

   好吧好吧,我们回到故事的开头。想要读《梁家河》就是喜欢,就是想读,没奢望单位统一购买,因为那时候读感觉是一种命令式的被迫,如今读来则是一种天然的喜爱。于是世界读书日,捧起了这本书《梁家河》。

“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印在《梁家河》封面上的这句话,是**年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回到梁家河时对年轻人和孩子们说的话。梁家河是一所学校,这所学校教给习近平总书记的不仅有立足百姓,一心为民的宗旨意识;还有扎根基层,摘掉穷帽子,带领百姓致富奔小康的初心。当初习近平希望梁家河人人都能吃饱,都能吃上一顿肉。如今习近平总书记带领8**0多万中共党员,向13亿多中国人民庄严承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彻底摘掉穷帽子。梁家河这所学校,究竟还蕴含着哪些伟大的精神,我们从习近平总书记生活了七年的梁家河,究竟要找寻什么,又要学习什么?

读完《梁家河》,我问自己,你究竟学到了什么?我学到了什么是初心,什么是苦难,什么执着信念,什么是为民情怀?

什么是初心?共产党员要一心一意为老百姓谋幸福。当年只有15岁的习近平随同北京知青来到延安这片革命圣地,迎接他们的不是欢声笑语,不是敲锣打鼓,而是残酷的现实。贫瘠的土地,挨饿的群众,而他们自身也面临着严酷的考验。过好“跳蚤关”,做到“百毒不侵”;过好“饮食关”,做到不畏逆境;过好“生活关”,做到自立根生;过好“劳动关”,做到勤奋工作;过好“思想关”,始终摆正心态。7年时间,习近平总书记将最美的青春年华留在了梁家河。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浸透着他们的心血付出。当时习近平总书记就想着带领乡亲们改善生活条件,增加粮食亩产,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建立沼气池免了上山打柴之苦,发展打铁社为民排忧解难,开展扫盲班储备人才,这一桩桩一件件不都是以人民为出发点吗?

什么是苦难?苦难是磨刀石,锤炼人的意志,磨炼人的胸怀。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吃的苦,百姓都看在眼里。老百姓最朴实的观点就是这个人能不能吃苦,能不能劳动。当时习近平总书记事事都抢着干,带领村民修拦河坝,改良土壤;修沼气池,改善生活;带头干,苦干加巧干,赢得了群众的认可,从上到下都对他认可,打心眼里服他。正因为梁家河太苦了,习近平总书记清楚地看到了人民群众对于小康生活的美好向往,才有了今天的脱贫攻坚;在梁家河那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人们与天斗,与地斗,与自然环境斗,与生存斗,才磨练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坚强性格。不畏艰难险阻,撸起胳膊加油干、

什么是执着的信念?信念是一个人的根本动力所在。当初习近平总书记就想着一定要为群众干一点实事。他把人民群众的疾苦放在心上,才有了到四川省学习沼气池,不仅学习人家建设沼气池的经验,还细心观察沼气使用之后的小发明,小创造,只要是人民群众需要的,他都记录下来。有时间就研究,柴油机拉磨不就是最大的科技提升生产力吗?

什么是为民情怀?永远不忘记自己就是一个农民的本色。四次来到梁家河,40年的岁月时光,他能随口叫得出梁家河同伴们的小名来;他能记得梁家河发生的每一件事儿,记得当初的每一个人。他始终没有忘记梁家河的父老乡亲们,始终没有忘记梁家河群众送他上清华大学时的情景。打开门的那一刻,全村的老少爷们都来了,给他准备了他们能拿的出来的最好的东西。他们舍不得习近平总书记走,他们又怕耽误了习近平总书记上学的机会。你把百姓放在心里,百姓就把你记在心里。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不忘初心,不忘为民情怀。中央八项规定,“三严三实”群众路线教育,打老虎,拍苍蝇,建立强军之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那一条不是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哪一款不是为了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为了千千万万人民致富奔小康的宏伟心愿。

梁家河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还有很多很多,寻根溯源,我们从《梁家河》看到了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读过的七年岁月,我们也看到了梁家河改革开放40年的巨大变迁。梁家河,还有很对故事值得我们去追寻,去挖掘,还有很多精神值得我们这代青年人好好学习,认真体会、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018年读《梁家河》读后感范文12则》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183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