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2018年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原创有感

2018年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原创有感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4 09:54:00 | 移动端:2018年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原创有感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不知道大家读过没有呢?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2018年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原创有感,下面大家参考!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原创14篇

篇一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收录了对当年那些与总书记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乡亲和知青们的19篇采访实录,总书记是知青大军中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队时间最长的知青。在陕北7年的插队生活,总书记由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年脱胎换骨为群众眼里的吃苦耐劳的好后生,一心让群众过上好日子的领路人。这段人生历练是他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他恋恋不忘曾经养育他的土地,恋恋不忘父老乡亲,是黄土地忠诚的儿子。总书记高尚的人格魅力,为百姓办实事、好事的优良作风,让我们的心灵深受震撼。这部书,是我们当代年轻人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鲜活教材。

注重学习,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总书记在劳动闲暇博览群书,注重政治理论学习及意识形态研究,坚信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的唯一选择。除了书本知识,总书记也会主动向老百姓学习耕种、担水、砍柴等。总书记曾说过“要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我们理解为要养成良好的学习和阅读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走出自己的人生路,插队生活让总书记了解到了农村的真实情况,了解到国情,这为后来的治国理政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身体力行,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书中讲述了总书记修厕所、打井、修淤地坝的故事,总书记不仅在一线指挥,也在一线劳动,且身先士卒,在他的感召下老百姓干劲十足。在后来的治国理政中总书记也一直坚持身体力行,以模范遵守党章党规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中央政治局同志从我本人做起”的郑重承诺,为全党同志树立了光辉典范。

真抓实干,为老百姓做实事、好事。总书记任村支书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办沼气、办铁业社、办磨坊、办代销店,打淤地坝等,每件事情都是老百姓急迫解决的大事,都是便民惠民的好事,每一件事都是总书记苦干实干做出来的。体现了总书记真抓实干和敢于担当的精神。总书记的远大理想,恰恰不是当多大的官,不是走到多高的位置,而是看似平凡的“为老百姓办好事”,正因为有了插队经历,总书记了解农村实情,农民的苦痛感同身受,十九大报告200多次提到“人民”,三次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四次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处处强调着人民的获得感,三年两次指示“厕所革命”,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百姓民生问题的高度关切。

一心为民,对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总书记步入社会便与最底层的农民同甘苦共患难,培养了他一生都割舍不断的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大学毕业后辞去令人艳羡的工作毅然回到基层,继续与老百姓打交道。总书记走上领导岗位后,很重视去那些贫穷地区体察民情,到百姓家走访时,言谈举止很自然,掀开锅盖看看锅里有啥,嘘寒问暖,与群众谈话都能说到点子上,说到要害处,自然能了解到实情。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一再强调扶贫要攻坚,扶贫要精准,就是因为他曾是一位农民,理解农民、很懂农民,这与他多年在梁家河村上山下乡的经历是分不开的,这是他从知青岁月一点一滴培养起来的对人民的深情厚谊。

总书记是在苦难历史和曲折经历中成长起来的我们党的领导人,是在长期革命实践中成长起来的我们党的领导人,是在人民群众中成长起来的我们党的领导人。梁家河的经历是总书记治国理政的开端,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磨砺让他坚定了了共产主义信念,练就了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像总书记这样的干部在基层摸爬滚打多年,才知道百姓所思所想、所需所求,才能够急百姓之所急、想百姓之所想,才能真正为百姓谋好事、办实事。

篇二

我生在一个小山村

那里有我的父老乡亲

胡子里长满故事

谈笑中带着乡音

如今我走出了山村

如今我摆脱了贫困

如今我步入了小康

如今我将实现梦想

您告诉我现在生活来之不易

但不要忘却过去的记忆

您告诉我梦想不是遥不可及

但圆梦的路上依然崎岖

我们是谁

我们来做什么

我们该怎么做

永远不要忘记我们走来时带着祖辈的乡土气

永远不能忘记即将到达时踏着先烈们的足迹

这是我们的根

这是我们的基

这个根基把我们喂养

这个根基把我们哺育

这个根基让我们耸立在中华大地

这个根基使我们在世界扬眉吐气

您为什么会体恤农民

因为您就是农民

您为什么会爱戴群众

因为您就是群众

只有融为一体才会设身处地

只有合而为一才会不离不弃

您带领我们开拓进取

您带领我们脚踏实地

您带领我们铸就辉煌

您带领我们开创奇迹

您指引我们在新时代的号角中披荆斩棘

您领导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里奋勇前进

篇三

来到党校学习后,宿舍书架上一本《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深深吸引了我,这本书我早有所闻,却一直没有机会拜读。在党校老师的指引下,学习之余,我读完了这本记录伟大领导人当年知青岁月的访谈实录。里面有当年的一些珍贵照片和当时与他一同生活、工作的身边人所诉说的真实故事和感受,内容引人入胜,发人深省。读完最后一个访谈实录,我不禁抚卷沉思,久久不能平静。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那个艰苦的岁月,我们的领导人其实也像普通上山下乡的青年一样挣扎过,彷徨过,但他坚强的意识和一颗为群众老百姓做事的心,支撑着他度过了那个对他至关重要的七年,也是对他日后从政道路上影响深远的七年。

我们生长在新中国改革开放和平年代,都不曾经历过知青的岁月,无法亲身体会其中的困苦,但从书中提到的那“四关”,就是习总书记也提到过的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我便可以从这些最平实却又充满经历的总结性词语中,真切地感受到当年知青生活的不容易。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也只能靠激情才能使他们面对这些困难时,能够迎难而上,用最真挚的心和勤劳的双手,造福当地老百姓,也为自己的青春,谱写下绚丽的华章。

我们伟大的领导人作为知青的一员,实际上面对的困难要比普通知青多得多。书中说到,习总书记当时由于家庭原因目标大,被当地一些人注意上,产生了一些无端的非议与“特殊对待”,虽然最终没有造成后果,但对当时年少的他所产生的心理压力可想而知,正如书中所说“别人是从零开始,习近平要从负数开始。”但是他并没有因此沉沦,而是更积极地向组织靠拢,为群众做实事,成为梁家河百姓口中的“好后生”。现在看来,习总书记如今时时处处为人民群众着想,走到群众中去,为群众排忧解难,为老百姓办好事的工作思想,正是从那个时候就开始的。

体力上的劳累,精神上的压力,都没有击垮当年还是知青的习总书记,反而更激发了他学习的热情,为乡亲做事的干劲,以及锻炼了他善于思考分析的头脑。还是那警句名言说得好,“宝剑锋从磨砺出,”。“是金子总会发光”,七年知青岁月,夺走的是他原本平静的生活,却给予了他奋发图强的途径和自我磨练的机会。对比如今动辄怨天尤人乃至轻生,一点挫折便一蹶不振的青年,那个年代的知青,可以说是青年人的典范,这也是许多年后,这些知青能够站上历史的舞台,为我们中华民族做出伟大贡献的原因。而习总书记作为肩负我们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的领路人,更是知青中的佼佼者。从书中众多访谈者口中,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总书记,也是从艰难困苦中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也是从最基层一步一步历练上来的,也是从锻炼中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这也是为什么他心中总是装着人民群众,是人民培养了他,同时也正是因为这样,人民群众的心中也总是拥护他,爱戴他。我们没有经历过知青岁月,但我们有幸生长在这个新时代,看着祖国日益强盛,我们在感概的同时,也要继续打起精神来,为自己和身边人鼓劲,继续继承知青精神,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带领下,奋勇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篇四

近期,认真学习研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有很大的感触,可从小故事中读出大道理,从众口述中洞察大时代,从真情怀中感受大担当,从奋斗史中汲取大智慧,特别是给青年一代有很大的启示,总书记四十多年前的梁家河峥嵘青春,具有无比强大的感染力感召力,细品《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我们青年一代会有更感性深刻的体悟。

一是艰难困苦是砥砺青春的“磨刀石”。青年习近平面对的苦与难无疑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正如一位受访者说的:“在实现人生价值的时候,别人做事从‘零’开始,习近平却要从‘负数’开始。”自然环境、劳动环境、生活环境乃至政治环境风霜刀剑严相逼下,他毫不气馁,不怨天尤人,而是砥砺前行。2013年总书记寄语青年,“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要历练宠辱不惊的心理素质,坚定百折不挠的进取意志,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变挫折为动力,用从挫折中吸取的教训启迪人生,使人生获得升华和超越。”回想起身边的同事好友不想自己的孩子到边远的山区工作,虽然考到边远的山区乡镇工作,也想方设法把他尽快调回市区。显然,这种方式对青年一代的发展是不可取的。

二是理想信念是青春远航的动力引擎。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如何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关键是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他以实践做出了诠释。与他同窑洞住过的雷平生说,习近平有强烈的使命感,在农村的7年逐渐建立起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就是要为老百姓办实事。正因如此,习近平先后8次写入团申请书,先后10次写入党申请书,不屈不挠,饱经周折方入团入党。当身边的知青或当兵、或招工、或推荐上大学,一个个相继离开梁家河,只剩下他一个人,他还能从容淡定,奋发作为。因为他把自己看作了黄土地的一部分,立志改变梁家河的旧面貌。习近平总书记的这种从容淡定,奋发作为的精神,体现了有坚持就有收获,激励我们年青一代坚定理想信念,撸起袖子加油干!

三是勤学努力是青春飞扬的通行证。习近平的博学多识赢得了村民的尊重。他在梁家河“有个针缝的时间都读书”,渴求知识,崇学尚读,留下了许多好读书善读书的佳话轶事,如煤油灯下熏面看书,走三十多里山路借书。在梁家河同他一起劳动过的王宪平说“很卖力气,肯吃苦,一点儿都不惜力”,因而被誉为“好后生”。当上村支书后,他在全省率先引进沼气新技术,实干苦干创新干,让全村较短时间内就焕发勃勃生机,也让自己的青春在梁家河格外熠熠发光。我们年青一代要向习总书记学习,刻苦学习,甘于吃苦,努力拼搏,新时代新作为,干出一片新天地!

我们年青一代要坚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捍卫、追随党的领导核心和人民领袖。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重要思想,切身体察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和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进一步激发对习近平总书记的衷心爱戴,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维护、捍卫、追随党的领导核心和人民领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篇五

来党校的第一天,看到宿舍书架上有《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随手便拿来看,一看便被书中内容吸引了。我决定,自己再买一本以后晚上给7岁女儿读故事的时候就读这本书。因为习近平总书记是我女儿偶像。我想,她和我同样也会非常喜欢这本书的。希望我女儿可以扣好人生的第一个扣子。

这本书素材翔实、笔触生动、情感丰沛、意义非凡,对青年来说更为意义深远。我开始喜欢红色的衣服,之前看过一个帖,说女人到了喜欢红色的时候就是进入了中年。我已经没办法再重新扣好人生的第一个扣子。但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时常受到感动,对我的思想仍然是一种洗礼,对如何扣好人生的每一扣子很有启发意义。

我之所以喜欢这本书,是因为:从小故事中读出大道理,从口述史中洞察大时代,从真情怀中感受大担当,从奋斗史中汲取大智慧。这是一本群众工作方法论的好教材,“与群众一块过、一块苦、一块干”的经历,是一本总书记“手把手”教我们做群众工作的教材。可以说书中的每一个章节,都是一堂党的群众工作精品课程。

从这本书,我得到一个启示:有温度、有当担、有智慧的领导干部才能做成大事!

“有温度”是我从这本书中深刻感受到的第一个词。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时,用玉米团子和老乡换糠团子,把好一点的粮食分给老乡吃。到了赵家河,在农民家吃饭,把粮票和钱压在了碗底下,还帮老农民拉车。智力上有缺陷的灵娃经常乱来,喜欢在别人身上抓一把,拧一把、推一下,乱开玩笑,所以很多人都不喜欢他,喜欢拿他开心、逗他出丑甚至打他,但是习近平总书记却非常大度的对待他,被抢烟,却总是一笑置之。1993年,习总书记回到梁家河看望乡亲们的时候,知道灵娃爸已经去世,只剩下灵娃妈和灵娃两个人,度日生活十分困难,习总书记知道这种情况后唏嘘不已,还给他们母子俩留了一些钱。

“有当担”是我从这本书中深刻感受到的第二个词。书中讲到,习总书记到梁家河才只有几天的时间,就有一位深明大义的革命母亲去世,他去吊唁并恭恭敬敬的鞠了几个躬。这在当时,很多人都不敢这么做。因为当时是文革的第四个年头,很多传统都作为“四旧”或“封建落后”的东西被破坏掉了,所以很多人都不敢这么做,但他不这么认为,他完全是出于对一个30年代老共产党员的母亲的尊重去做这件事情,所以,我觉得这是一种担当的体现。在当时的政治和经济环境下,国家以粮为纲,一切以粮食生产为中心,习近平任村书记搞一些副业,这是存在一定风险的,很容易被扣帽子。那时候,一般情况下,村干部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过问这些事,也不搞这些副业,而且当时体制死板,办这些副业,并不是那么容易。但是他办了,而且办得很好。我觉得,这也是是敢于担当的一种体现。

“有智慧”是我从这本书中深刻感受到的第三个词。习近平总书记是个很有智慧的人,他对政策把握得很严谨。铁业社给村里人打农具、修农具不盈利,完全免费;给县上供货,他自己去跑,梁家河村党支部和县农副产品公司公对公,这样就没有问题。代销店也是非营利性质的,先跟供销社系统赊账,把东西批发回来,原价卖给社员,一分钱都不挣,为社员的生活提供便利,与当时的政策也不抵触,也没有问题。这样做,既不违反政策,又便民惠民。还有个例子是,习近平动员根栓回到村里打铁,这事是对村里很好,能给村里带来福利。但是根栓发现收入比以前在其他地方少了,就想离开。习近平知道后,就去找根栓做工作。大家担心,他们谈崩的,或者再闹出点什么问题。因为习总书记年轻时就性格直爽利落干脆,讲话也直率。而根栓是个很硬的人。但是实际上,习总书记笑眯眯地回来了,他把根栓工作做通了,把根全老婆打动了。

书中写道,习近平刚担任梁家河村书记时,“上任后做的每一件事都不是那么简单就能做成的,需要处理各种矛盾和情况,做各种细致的工作,才能顺利地把各项工作开展好,近平做群众工作很注意方法,也很人性化,从不采取强制、高压的做法,总是尽量做思想工作,把人的思想弄通了,心里疙瘩解开了,事情也就顺理成章做好了。”

因此,我要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注意方法,把矛盾处理好,做一个有温度、有当担、有智慧的人,只有这样子,才能扣好人生的每一扣子。

篇六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从知青、村民、各界的视角,讲述了习总书记在知青时期,如何在艰苦条件下立志、历练、厉行,如何“扣好人生第一粒纽扣”走上从政为民之路,如何为成长为党和人民领袖打下坚实基础的点点滴滴,图文并茂,史料翔实,读来倍觉真实、生动、深刻。抚今追昔,扪心自问,使我在心灵上受到了震撼,精神上得到了洗礼,信念上愈加坚定。认真研读此书,是坚定不移看齐核心,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政绩观的重要一课。有几点感受特别深刻:

一、在时代的大潮中把握正确的航向。1969年1月13日,当满载北京知青开赴陕北的火车缓缓启动的时候,列车上下一片离别的哭声,唯独年纪最小的习近平面露笑容,表达了一个青年那份异于常人的成熟与沉稳、独立与清醒、乐观与豪迈,这是对自己选择的道路无怨无悔、自信满怀的一笑:对党忠诚、报效国家就要义无反顾,毛主席号召广大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是当时国家的需要,时代的呼唤,无条件服从党的安排、自觉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就是青年人融入时代大潮的坚定选择;把握命运、走出新天就要果敢抉择,事实证明,正是陕北人民的收留、爱护和保护,使他得以安身安心的扎根基层锻炼成长,从而更加坚定地走上感恩群众、依靠群众、造福群众的康庄大道;追求理想、实现梦想就要胸怀天下,正是在农村这片广阔天地里,习总书记找到了施展才华、成长进步的第一个舞台,也正式开启了他实现治国理政抱负的奋斗历程。成长之路上变的是形势、舞台、角色、任务,不变的是信仰和初心,七年间习总书记先后写了8份入团申请书、10份入党申请书,他比任何人都执着,永远在党的旗帜下走好每一步,这是一个青年从不迷茫、从不埋怨、从不气馁的指路明灯和力量之源。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际遇,都应担起每一代人的责任,革命战争年代如此,上山下乡年代如此,迈向复兴的新时代也如此。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我们要时刻牢记青年人的使命,自觉把进步的理想融入国家民族事业的大局中,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一代代人的接力奋斗中变成现实。

二、在艰苦环境中磨练坚强的意志。“没有天生的伟大”,是书里始终贯穿的一条脉络,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伟大也是一样。刚刚下乡时,年轻的习总书记也和其他知青一样,曾经感到孤独、忧虑、苦闷、犹豫、彷徨,也必须经受“四大关”等重重艰苦考验,别人从零开始,他却得从负数开始。但是,习总书记从未消沉,而是把艰苦环境作为坚定意志的磨刀石。面对生活工作的巨大落差,他从不诉苦、从不向困难低头,扎扎实实地在“耐烦”二字上痛下功夫,很快克服了各种挑战,融入了基层,认识了实际,懂得了群众。面对社会的现实,他没有像大多数人那样仅仅停留在议论抱怨上,而是奋力驱浊除弊、改造时势,始终保持青年人的使命意识和锐气担当,增强了干好领导工作的自信、品质和本领。面对浮躁不安的心态,他始终坚守信仰,不倦追求精神思想的升华,真切感悟到原来苦苦期盼的光明大道,其实就在自己的脚下,只要是为老百姓干好事实事,哪里都是青年人创业奋斗的热土。经历了艰苦的知青岁月,再苦的日子都不会觉得苦,再好的日子也会记挂着那些仍然困难的地区和百姓,后来习总书记坚持放弃优越的军官工作立志从政,主动到正定、宁德等困难地区工作,视察调研足迹踏遍全国各个最艰苦的地区,带领我们打好脱贫攻坚战等工作,他的关注点和着力点从来没有离开过艰难困苦的地区和群众。习总书记在2013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干部多‘墩墩苗’没有什么坏处,把基础搞扎实了,后面的路才能走得更稳更远”,艰苦环境的锤炼,是青年成长的最佳考场,是培养造就干部的必由之路。我们应该主动到条件艰苦、情况复杂、矛盾突出的地方去,练就处变不惊、知难而进的意志和品格,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三、在扎根群众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近平是我们农民的儿子”,这是乡亲们最质朴的语言,也是胜过千言万语的最高评价,充分体现了“群众在干部的心里有多重,干部在群众心中就有多重”的道理。习总书记心里永远装着百姓,和群众在一起,再糙的米饭也吃得香,再穷的人也看得起,群众需要什么,他就干什么,这都源于他亲身体会到农民生活面临的难题。在离开陕北的时刻,他最割舍不断的是乡亲,他千叮万嘱,“好像哪里都有他放心不下的地方”,他和乡亲同甘共苦、流汗流血,唯独在看到残疾的石玉兵老人努力前来送行时流下了热泪。离开陕北后,习近平始终牵挂着乡亲们,乡亲的每一次探望、来信他都视如珍宝,把扶助乡亲、改变村貌作为一种责任,每次回到梁家河,都始终不变地保持着和乡亲们当年那份亲密无间的真挚感情。群众永远是习总书记力量的源泉。他坦言,“当我和群众融为一体时,就感到自己活得很充实。”他从知青时代就把为人民做实事作为一件乐事和自己的抱负,把“做一些更能影响老百姓命运的大事情”作为志向,当习总书记郑重承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时,当他明确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方略时,当他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坚定强调“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时,我们都清晰地看到习总书记的为民情怀始终如一,执政为民之路也必将越走越宽、越走越远、越走越坚定。作为中青年干部,我们应该把“入尘寰,与民悲欢”贯穿于时时处处,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在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中实现自我的价值。

四、在担当实干中发挥先锋带头作用。“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然后再严格要求别人。”这是习总书记从青年时代起就一直遵循的原则。他在引领学风上树立了威信。群众最集中的评价之一就是“近平爱读书”,他在原原本本读经典原著中打牢理论基础,带头营造知青乡亲共同研学交流的良好氛围,发挥以文化人的作用。他还把梁家河视作“大有学问的地方”,处处留心,拜群众为师,和群众一起把知识理论用于改造农村的实践中。他在敢说敢做敢担当上树立了威信。苦活累活他总是冲在第一线,修筑淤地坝每次都带头赤脚站在冰中凿冰清理坝基,乡亲们“从来没见他偷过懒”;新事好事他总是争在前,带头到四川取经,建成陕西第一个沼气化村;改革创新他敢于担风险,组织成立铁业社、缝纫社、办代销店,在严守政策的前提下创出了便民惠民的新模式;分享成果他总是将自己摆在最后,把白馒头留给乡亲,把糠窝窝留给自己,把上级奖励的三轮摩托换成村民实用的农机具。他在广泛团结群众中树立了威信。凡事讲究方式方法,善于把群众的思想工作做深做透,一次不行反复做,亲力亲为,明辨是非,充满人文关怀。他始终保持公道正派的作风,坚持当领导必须“把一碗水端平”,让群众感到不偏不倚、可靠可信。他对集体认可的决策始终保持定力坚持到底,不搞三把火、三板斧,吃透实际,循序渐进,既干成了很多开创性的工作,也绝不留下一个半拉子工程。他在廉洁自律中树立了威信。做事不带私心,不搞特殊化,不但没有被当时农村中存在的裙带关系、多吃多拿多占等作风所沾染,而且敢于亮剑批评,带头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习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发挥带头作用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是全面的而不是有选择的。推动新时代新发展,我们要全面发挥“关键少数”的“头雁效应”,以干事创业的决心、襟怀和行动来赢得群众的信任、拥护和口碑,凝心聚力,抓铁有痕,真正做到干一事成一事。

重温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习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是青年一代为党为国为民、立志历练厉行的光辉典范,其中蕴含的历史价值、思想价值历久弥坚、超越时代。无论我们身处何方、身居何位、在哪个年龄段,都应该从中汲取养分,及时调频共振,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密结合起来,自觉在新的历史方位里把握新的际遇,谋划新的人生,实现新的价值。学思践悟,永远在路上。

篇七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本口述历史,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阅读中,我们除了看到了党的领袖,经历的“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还看到了在总书记在七年知青岁月中一直闪光的实事求是精神。

实事求是精神是习总书记在知青时期,在与群众融为一片,带领落后地区老百姓克服各种困难中,锻造的宝贵精神财富。“实事”与“求实”的精神一直影响着总书记各个发展阶段的治国理政思想,尤其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焕发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实事”讲的是党员领导干部做事情处理问题必须做到真正了解群众,深入群众,既殚精竭虑干成老百姓所思所盼,又要善于弹钢琴,有个轻重缓急,首先集中力量摆平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贯穿人类发展史的永恒话题,他需要在我们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征程中不断加以满足。在特定的是历史时期,国力都是个有限的命题,摊大饼求大全,什么事情都办,不但不能真正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反而会造成资源耗散、甚至于一事无成。

实践出真知。我们可以回顾总书记在任梁家河村支书的经历。梁家河是黄土高原上一个穷山恶水的贫困地区,交通也不方便,在当时那个年代能拿出来的资源不多。习总书记在担任村支书期间,除了常规工作,特别善于集中精力办大事,比如铁业社、代销点、缝纫社、磨坊等等。他并没有把什么事情都拍脑袋都去办。这样的办事方式得到当地村民的广泛认可,按照武晖的说法就是习总书记“说一不二,丁是丁,卯是卯,从来不说过头话。近平打坝、办沼气、办代销点、办铁业社等等,干一件成一件。”

党的十九大报告,习总书记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核心思想就是要求全体党员干部,既要关心关注群众所思所想,时刻把群众冷暖挂在心头,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坚定的奋斗目标;又要以实际行动“反四风”,在群众纷繁复杂的多元利益需求中,沉着冷静、务实进取,不说过头话、不做过头事,结合我国国情国力,利用有限财力、有效的人力首先做到“兜住底线、补上短板”,杜绝光说不做、做了做不好、做好了兜不住的形式主义。

但强调“实事”精神,并不是说党员干部治国理政做到看菜下饭、量入为出就行了。“求是”精神同样是我们工作的另一个法宝。求是,讲的是共产党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有敢闯敢干敢担当的精神,履行好我们的入党誓言,解决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事情。

在习近平任梁家河村支书的时期,创新担当已经在总书记工作中留下深刻的烙印。办沼气池、挖深水井、打坝田那是当地从来没有干过,或者想过没有办成的技术进步,为做成这些事情,当时还很年轻的总书记甚至差点出现危险事故。办铁业社、代销点、缝纫社的确解决了老百姓的生活需求,估计很大程度源于当年总书记带去的《国富论》。《国富论》提出的观点属于商品经济与社会分工的社会实践。在那个年代对于一个被盖上“黑帮分子”的领导干部子女来说,这种制度改革创新是有很大风险的。但总书记认为对人民群众有利,能提高生产能力,降低群众劳动压力,他硬是干了。正如书中村民回忆,“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这句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这需要干部有一颗真诚的心,有一定的处理问题的经验和技巧”。

这种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强调担当,正是对全体党员干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强烈要求。改革必须勇敢走向深水区、创新是第一发展动力,党员干部必须敢作敢为、善作善为,这就是“求是”精神。用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来说,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我们要不负人民重托、无愧历史选择,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以党的坚强领导和顽强奋斗,激励全体中华儿女不断奋进,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篇八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既明确了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也指明了路径和方向,就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的大战略,是广东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的重大机遇。我认为,要从广东的实际出发,以县域为基本单元,以城乡统筹为根本方法,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为什么要以县域为基本单元、以城乡统筹为根本方法?解决农业农村问题,要树立整体观念、系统思维,解决一直以来存在的城乡分割、就农村论农村、就农业论农业的状况。现实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单靠农村的资源和力量显然是不够的。必须整合一定区域内的行政、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资源,以城带乡,优势互补,城乡融合、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才能推进乡村振兴发展。

“县”是我国最具基础性的行政单位,是一个经济系统,也是一个社会系统、文化系统,是可以对国土、区域和城乡建设进行综合协调的基本单元,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而且“县”各有资源特色、文化和风俗习惯,认同感强,农民进城门槛低等,在实现乡村振兴中的角色十分重要。因此,乡村振兴发展,要以县域为基本单元,以城乡统筹为根本方法。

一、统筹规划城镇布局。将县城和中心镇按中小城市来规划建设,使其成为产业集聚的平台、农民转移就业的载体;其它镇区规划建设成特色小镇、农村区域服务中心,辐射区域内各村;合理布局、建设生态宜居、具有岭南特色风貌、地方乡土文化的村庄。

二、统筹发展主导产业。重视培育县域优势产业、支柱产业,为农民转移就业、增强财政实力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奠定基础;引进和鼓励有实力的公司与村集体合作,共建共享,整体推进产业、就业、社会保障、新农村建设等工作,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培育和扶持家庭农场,打造特色品牌;发挥供销社服务“三农”作用。

三、统筹建设基础设施。县域整体规划,统筹推进交通、供电、供水、网络、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档次,使城乡的联系更紧密,县对镇、村的辐射带动能力更强,城乡群众生活生产更便捷。

四、统筹推进公共服务。发展和完善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加快推进教育、卫生、文化、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同样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

五、统筹优化生态环境。推进县域主体功能区规划,建立“多规合一”的城乡规划管理体制;统筹山、水、田、林、路、湖规划建设,实现资源环境的最大利用和保护;注重大地景观整体规划,塑造自然与人文和谐相融的生态景观。

六、统筹构建乡村治理。建立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的体制机制,加强乡镇政权建设,建立有效的乡村治理模式。将县直属的“所”“站”尽量下放给镇,确保责权一致;探索建立从“村官”和镇(街)事业单位负责人中定向招考乡镇公务员、从复退军人中定向招考武装干事制度,优化乡镇干部队伍结构;加强村党组织建设,科学配备村级“两委”干部;推广以自然村为单位的村民自治,并从乡镇干部中派驻自然村村务助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破除陈规陋习,培育文明新风尚。

篇九

省委党校把《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列入专题教学,非常有意义。通过学习讨论,有利于更加深入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成长历程,有利于更好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基层一线时学习、工作、深入群众等方面的好方法、好作风,有利于更加自觉地增强“四个意识”,有利于激发大家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自觉投身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具体实践中来。通过学习,我的主要体会是四个“度”。

第一,“温度”,是指饱含了感情的温度。《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知青说、村民说、各界说。围绕习近平在插队下乡的七年知青岁月,通过对知青、村民、社会各界三类不同人群的采访,从不同的侧面,给我们还原了习近平青少年成长关键时期一段鲜活的经历。从离开北京到延安到梁家河的过程,从住窑洞、吃腌菜、打水井、办沼气、办铁业社、打大坝,从读书、劳作、休息等等,都是些细小的事情。但让我们惊讶的是,习近平从1968年插队下乡,1975年离开梁家河,到2016年采访,时隔已经40多年,但采访中的每一个人记忆都异常清晰。无论是与习近平同吃同住同劳动的知青,还是当地的父老乡亲,他们在回忆40多年前的这段经历,谈起习近平总书记七年岁月的往事,买六六粉灭跳蚤、生吃猪肉片、狂吃腌咸菜、灵娃抢旱烟、向去世的“闹红”革命前辈三鞠躬、向一个素未谋面的乞丐“解衣推食”等等,都如数家珍,娓娓道来。他们道的就如家长里短,说的就是邻家男孩,描述的就是那个时代艰苦的环境,述说的就是一个青少年的成长往事。这些故事都很平常、很平凡,但从这些受访者口中,我们都能感受到他们饱含深情的温度。这些充满温度的故事,那些“好后生”、“好得很”的评价,充分说明了习总书记在这群人心目中的地位,体现了总书记对人民群众的关心、关爱和关怀;也正是这些充满温度的故事,把我们党、我们国家和我们中华民族高大上的伟大领袖,瞬间拉回到了我们的身边,让他充满了人间烟火味,让他拥有了普通人的温情。这股子的人间烟火味、这些普通人的温情,让我们感到分外温暖,也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就在人民当中,而且始终与人民在一起。

第二,“深度”,是指揭示了普通人的成长规律。正如书中王燕生所说,人“从来就没有天生的伟大”,成就伟大的路径只有奋斗。作为习仲勋的儿子,作为“那是要上伟人像”伟大人物的儿子,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给习近平带来的并不是光环,不是资源,而是灾难。顶着“黑五类”子弟的帽子,他被迫插队下乡。七年的岁月,他的思想从迷茫、困惑到坚定做农民的儿子,张开双臂拥抱延安这片黄土地,到最后决定从政,希望能多做影响百姓的事情;从很难适应、慢慢适应,到主动适应,想方设法为人民做点实事。这个历程的转变,我们今天看来,轻描淡写、云淡风轻,但对于当事人来说,无疑经历了众多的艰辛和痛苦。但在受访者一众人眼里,年轻的习近平靠着坚定的毅力,超常人的勇气,通过奋斗去改写自己的命运。戴明说“近平在梁家河从来就没有放弃过读书和思考”,王宪平说“近平是靠自己踏踏实实干出来的”,白光兴说“入党、提干、上大学都是近平奋斗的结果”。如果说七年知青岁月的奋斗起始于改变自己命运的选择,但大学毕业后毅然选择从基层做起,这就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了,用王燕生的话说,那就是“有大抱负、有大气魄、有大本事、有大勇气的人才能做出的选择”。这一段的描写让我深深感到,如果说习近平的奋斗起始于改变自己的命运选择,但他并不以此为终点,而是以改变党、国家、民族的命运为目标,心系百姓、胸怀天下。正是朝着这样的目标奋斗,让他成为我们新时代的领路人,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巨轮的伟大舵手,成为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引领者。时至今日,伟人奋斗如斯,作为普通人,还有什么不奋斗的理由?

第三,“厚度”,是指历史的厚度。《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这段历史的新的维度。文革尤其是插队下乡这段历史,很长时间在意识形态的层面讳莫如深。作为70年代后的人,对于这段历史,很少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去作深入的了解和探讨,更多的是出于猎奇的心态获取相关的信息,从而让人感到这段历史充满了传奇、争论、不可思议。而七年知青岁月,给了解这段历史开启了一个新的窗口、打开了一扇新的门。从访谈的口述中,透露出很多那段历史时期的事件,对于十年文革、上山下乡,他们没有太多的抱怨,更多的是想着怎么去改变,因为他们坚信我们党终究会走回正轨,这种铭刻在骨子里、融化在血液里的坚定信念,放眼当下,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因此,我在思考,这段历史给我们党和国家造成了巨大损失,但是否真的一无是处?杨汉卿校长在党史专题讲座上提到,我们党的确在那段时期走了弯路,但那段历史并不是一无是处。我很赞同这个观点,因为《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告诉我们,这段艰苦的岁月,锻造了一位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领袖、中华民族新时代的伟大领路人。通过《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这段历史,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我们党自我纠正、自我调适、自我革命的强大能力,更加坚定我们党长期执政的信心。

第四,“高度”,是指蕴含了习近平治国理政理论来源。党的十八后,习近平总书记从治党、治国、治军、外交等各个方面,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取得了重大成果,干成了很多大事,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习近平总书记治党治国治军外交等重大方略,绝不可能一朝一夕之间形成,重要萌芽就在于七年的知青岁月。比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加强学习,强调党的干部、尤其是高级领导干部要学哲学、用哲学,强调建立中国特色的智库,比如说党的建设、精准扶贫、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新发展理念等等,习近平总书记在七年知青岁月中都有深入的思考。对于七年知青岁月与习近平治国理政理论来源的关系问题,中央党校何毅亭等学界人士在书中作了很好的探讨分析,对读者应该有很好的启发。而我的体会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理论来自于实践,也必将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彰显出更加强大的真理力量。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由于它的温度,让我感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可亲;由于它的深度,让我感到总书记的可敬;由于它的厚度,让我进一步坚定了对党长期执政的信心;由于它的高度,让我对“四个自信”更加坚定。读完这本书,相信大家和我一样都坚信,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带领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必将一往无前、破浪前行!

篇十

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1969年1月,未满16岁的习近平乘坐“知青岁月”专列从北京出发前往陕西,开启了他在陕西梁家河的七年知青生涯。从繁华的首都北京来到“穷山僻壤”的黄土高原的山沟里,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心理上都存在不适感,从最初为适应新的生活环境他克服了四关:“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和“思想关”,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年到后来成为梁家河村支书,七年知青岁月的磨炼对习近平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习观和工作观都产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

脚踏实地、努力拼搏的人生观。习近平背着“黑帮子弟”的帽子来到陕西省延川县梁家河村插队,他的起跑线落后于别人,别人做事从“零”开始,习近平却是从“负数”起步。虽然艰苦的农村生活条件最初给他带来的是诸多的不适应,但他自己调整自己,不久就在农村扎稳脚跟,同农民吃在一起、住在一起,与农民打成一片,完全融入农村生活。在7年的时间里,他努力拼搏,自强不息。正是这种顽强拼搏的意志,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勤奋工作的实际行动,再加上出色的领导能力,赢得了当地人民的充分肯定,得到了意外的收获,先是公社团委批准他入了团,后来又批准他入了党,当上村支书。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农村中的“地、富、反、坏、右”的子女不允许入党,那些来自城里的“黑帮子弟”也是禁止入党。习近平凭着执着的精神,一次又一次地写入党申请书,前前后后一共写了好多份入党申请书,1974年元月终于批准入党。最后,习近平又被推荐上大学。习近平入团、入党、当村支书、上大学完全是他自己积极要求进步、努力工作、受到群众拥护的结果。可以说,一个当初不满16岁的少年在7年的知青岁月里,锤炼了他坚忍不拔、坚毅刚强的性格,逐渐培养了自己脚踏实地、努力拼搏的人生观。

服务群众、为民谋利的价值观。习近平来到农村时是一个没有出路的“黑帮子弟”,但是纯朴的梁家河农民没有“看人下菜碟”,而是慷慨地接纳了他,并且都愿意尽自己的力量照顾这位背井离乡的孩子。正是通过与这些朴实农民的朝夕相处,一方面,使习近平真正了解了中国农村农民的实际状况,他曾讲道这是他的收获之一:“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我获益终生的东西。”另一方面,培养了习近平热爱、关心人民,以恩相待,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浓厚感情。正因为此,习近平说自己是“黄土地的儿子”,自己的“根在陕西,魂在延安”。在习近平离开梁家河的头天晚上,他召集全村人座谈讲道:“我来咱梁家河这七年时间,学会了很多东西。咱梁家河的群众无私接纳我、帮助我,让我在这里步入社会,入团、入党、当村支书。我从这里出发,返城上大学。梁家河给我的一切,我一辈子都不会忘。”

依靠自学、勤奋好学的学习观。离开学校来到农村后,就是一名农民,学习方面没有老师的指导,要学习只能靠自己自学。但艰苦的环境阻挡不了习近平学习的热情,当时一同插队的知青说习近平读书有“书瘾”。只要有空闲时间就看书,为了硬挤出时间来学习,他时常在昏暗的煤油灯下看书看到深夜才睡觉。习近年阅读了大量的书籍,政治、经济、哲学、历史、文学等等,涉及面非常广泛。既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如《中国古代经济史》、《中国通史简编》、《静静的顿河》、《战争与和平》、《悲惨世界》;既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也有中国经典古籍,如《共产党宣言》、《法兰西内战》、《资本论》、《史记选》、《汉书选》、《后汉书选》、《三国志》;既有军事方面的,也有文学方面的,如《毛泽东军事文选》、《十大军事原则》、《战争论》、《离蚤》、《李白诗选》、《三曹诗选》等。习近平一直保持了这种好读书、肯读书和善于学习的学习习惯,他后来总结道:“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工作观。习近平当上村支书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办沼气,以解决当地百姓生计的大问题。因为当时陕北农村砍柴难,做饭、取暖、照明都是很大的难题。1974年1月《人民日报》介绍了四川推广沼气的报道,习近平产生了到四川学习办沼气,以解决当地缺煤缺柴的问题的想法。对于办沼气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人不相信,也不支持。后来,习近平亲自到四川考察学习建设沼气技术带领大家办沼气,建起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并点火成功,打破了“沼气不过秦岭”的谬言。从这以后,沼气得到大大面积普及,解决了当地农民燃料不足的问题。同时,习近平还带领村民办铁业社、代销店、缝纫社、麻坊等副业。当时的政治经济环境是以粮为纲,以粮食生产为中心,搞这些副业有一定的风险,很容易被扣帽子;并且在当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办这些副业也并不那么容易。由于习近平心里装着老百姓,一心为群众做实事,他克服种种困难,最终都把事情办成、办好,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坚持为民、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工作精神。

习近平当选总书记后,反复强调做人民的勤务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精神,号召“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些利民、惠民的治国理政思想理念、行为实践无不与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所培养起来的人生观、价值观、工作观存在或多或少、直接间接的关联。正因为此,七年的知青经历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历史起点。

篇十一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以访谈实录的形式再现了知青习近平在陕北黄土高原七年知青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总书记的家国情怀、理想追求和其中所蕴含着信仰、真理和人格的力量,读后令人深受震撼和冲击,让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敬仰,进一步强化了一名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和公仆情怀,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增强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更加深化了拥护核心、爱戴核心、尊崇核心的政治自觉。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是一部历史书、教科书、指导书,是探寻党的领袖成长足迹的珍贵实录。书中并没有记录多少惊天动地的大事件,更多的是在亲历者闲话家常中展露的历史细节。习近平总书记的成长故事,润物无声、富有滋养,让人不知不觉从中受到教育、受到启发、受到召唤:

基层的历练造就了担当意识。知青时期习近平在1969年到陕北插队的时候还不到16岁,是全国1600万知青中年龄最小的,而他所去的陕北又是条件最艰苦的地方,正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习近平没有抵触,没有怨言,而是努力克服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与群众一起放羊、铡草、挑粪、拉煤、拦河、打坝,什么苦活累活脏活都干,下雨刮风在窑洞里铡草,晚上跟着看牲口,白天放羊,什么活都干,扛200斤麦子,十里山路不换肩,一干就是七年,连村里的人都感叹:“近平是北京的娃娃,大城市来的,但是干活跟咱农村人一样,一点也不惜力。又有文化,又爱学习,又能吃苦,了不起呀。”

艰苦的环境磨炼了意志品格。习近平是当时下乡队伍中“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队时间最长的知青”,他带着“黑帮子弟”的身份走进知青队伍里的,被扣帽子、被歧视,忍受着各种各样的不公平。他和乡亲们打成一片,闯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然而,正是这样艰苦的生活环境和思想政治环境,宽大了他的胸襟,思想得到淬炼,境界得到升华。七年光阴,锤炼了习近平同志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塑造了他刚强坚毅、勇敢无畏的鲜明性格,铸造了他自强不息、志存高远的赤子情怀。

扎根基层厚植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知青习近平在他年轻的时候就志存高远,但他的远大理想,恰恰不是当多大的官,而是看似平凡的“为老百姓办实事。”他用七年时间,扎根中国最基层,贴近中国最底层,与普通农民朝夕相处,在服务群众中了解了农民、了解了中国、了解中国共产党,他的奋斗历程是青年人不负韶华、勤于学习、敏于求知的生动案例,是青年人勇担历史使命,关心人民、关心社会、关心国家的生动表达。

勤奋好学成就了博学多才。知青习近平在梁家河那种吃不饱穿不暖,每天要进行高强度劳动的恶劣条件下,依旧没有忘记学习,只要有一点时间就坐下来看书。在插队期间,面对特殊历史时期的苦难和磨砺,习近平没有抵触,没有怨言,坚持广泛阅读书籍,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同时,又通过身体力行的劳动,将自己的学习感悟付诸实践,带领乡亲们改变村庄的面貌。从兴办全省第一口沼气池到带领群众打坝子,挖水井、从创立铁业社到办代销店、缝纫社、磨坊等,青年习近平在严谨把握当时政策的条件下办成了便民惠民的好事,给群众带来了实惠,村民武晖现在提起这些事都感慨地说,“近平既一心为民办事又善于为民办事。”

我们要努力学习知青习近平的优秀事迹,学习他忠于人民,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始终以人民为中心的伟大情怀。学习他坚定理想、热爱群众、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以习总书记为榜样,更加自觉地向习总书记看齐,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忘初心、坚守本色,更加自觉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忠实践行者和坚强捍卫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篇十二

“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这个理念的形成,与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脉相承,也与新思想的主要缔造者——习近平总书记早年在西北农村插队的经历息息相关。1969年1月,还不满16岁的习近平带着简单的行李,走进延川县梁家河,开始了他7年的知青岁月。在苍凉贫瘠的黄土高坡上,习近平与当地群众吃在一处,住在一处,劳动在一处,不仅克服了种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顽强、乐观地生存下来,并且还以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后代对于党的无限忠诚,以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者的赤诚,以对脚下的土地和这片土地之上的人民无比热爱的情怀,奋力拼搏,为改变陕北群众生存境遇、生活状态,做了很多力所能及的实事和好事。总书记在回忆这段经历时,把它比作人生最可宝贵的一笔财富。也正是这一段经历,使总书记进一步理解了共产党来自于人民、哺育于人民的深刻内涵,了解了基层农民群众的疾苦和心声,坚定了要为党和人民奋斗终身的决心。在习近平离开陕北之后的几十年岁月里,这种信念使他坚定如泰山的磐石,经受住了各种艰难、诱惑和考验,始终不渝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不渝地弘扬马克思主义理论;使他柔软如三春的寸草,对人民始终怀有最深沉阔大的情感,始终不渝地坚持和倡导为人民服务;并以一位理论家和领袖的自觉,把“为人民服务”理念进行了扩充和升华,最终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时代治国理政新理念。

正因为此,这部浩瀚史诗般的“少年成长记”——《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被所有用心阅读它的中国共产党员视若心灵的瑰宝,视为人生的指引,每读之,都深感震撼,备受启迪。

顺着总书记的视角,我们清晰理解了“人民”的定义是什么。人民是陕北高坡的父老乡亲,是给知青娃娃端来一缸子酸菜的房东大娘,是田间地头耕作的农民,是炼钢炉前奋战的工人,是集市上的手工业者,是边陲哨所执勤的士兵,是教师,是学生,是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我们每一位中国共产党人,都是人民的儿女,也是人民的一员。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我们清楚看到,“以人民为中心”不是一句空洞的说辞,不是政治化的说教,更不是欺瞒民众的道具。它是与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奋斗同甘苦的至情,是布衣陋室兼与蚊蝇虱蚤共舞的至性,是身无长物却毫不犹豫解衣推食的至侠;是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高远,是探索治国理政、富国富民新路径的理性,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博大……它与生俱来,是为至善;它不断生发壮大,启发来者,是为至智;它果敢从容,是为至勇。它的宣示掷地有声,连世界都要起震动;它使得中国共产党具有了与人类历史上其他所有政党不同的、无可替代的优越性,使得人类朝着更加文明的高度进发成为了可能。

领悟总书记的嘱托,我们更加清醒认识到,“以人民为中心”知易行难,伟人所创设的伟大理念,值得每一位中国共产党人用一生的时间学习领悟,用一生的时间践行体现。要做到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不忘初心,不忘记自己从哪里来——从人民中来,受人民哺育;就是要牢记使命——为人民幸福不懈努力;就是要深入基层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不高高在上,不好大喜功;就是要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话语,与群众交朋友,及时了解群众的疾苦和呼声;就是要时时处处换位思考,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脚踏实地,做实事,做好事;就是要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把“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精髓渗透到我们的血液之中、灵魂的深处,慎独律己,时刻践行。

“为什么,我的眼中时常饱含热泪?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篇十三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部书,厚重、温暖、真实,从中,我了解了习总书记青少年时代的曲折经历和艰苦生活,更读出了伟人在困境中崛起、在奋斗中成长的伟大历程。

一、以信念引领奋斗

1969年1月,15岁的习近平从首都北京到陕西延川县文安驿镇的梁家河插队落户,生活上,面临着从熟悉的繁华之地转变为偏远、陌生环境带来的种种不适;思想上,背负着从品学兼优的革命后代变为“黑帮子弟”的沉重包袱,他苦闷、孤独、忧虑。习总书记2015年在伦敦发表讲话时说:“年轻的我在当年陕北贫瘠的黄土地上,不断思考着‘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最后,我立下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正是有了这伟大、坚定的信念,青年习近平在困境中实现了精神的升华,他成功度过了“思想关”,不再犹豫、彷徨,充满信心全身心投入为群众奉献的工作中去。即使家庭和个人仍前途未卜,入团申请书前后写了八份、入党申请书先后写过十份,即使工作推进遇到重重困难,都丝毫没有动摇他为祖国人民矢志不渝奋斗的信念。信念,是奋斗的航标灯,是伟大的起点与源泉。

二、以艰苦激发奋斗

总书记当知青的那些年是陕北最艰苦困难的时候,苦到什么程度?“生活上除了煤油、盐以外,什么酱油啊醋啊都没有。就是有一点辣椒面,好一点的再有点芝麻,可以压点芝麻盐。一年四季除了冬天吃点酸菜,夏天也基本没有什么菜吃。一年的粮食,连六个月都吃不到。” 1973年5月周总理陪外宾到延安,看到老百姓生活艰苦,周总理难受得流泪。如此艰苦的处境,激发了青年习近平迫切地想为这块贫穷落后的地方改变面貌尽一份力的决心和斗志,锤炼了他的坚定信念和坚强意志,对他成长、成熟、成功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可以说,没有知青岁月的艰苦奋斗,就没有今天的人民领袖。

三、以担当成就奋斗

当时的习近平虽然年轻,但是成熟、稳重,爱思考,做事踏实,深得组织的信任和老百姓的爱戴,有重要的工作,大家先想到他;有难事要商量解决,大家先找他,他都全力担当。被选调到赵家河大队开展蹲点整顿工作,他坦诚地说“我之前没有这方面的工作经验。”但是仍勇敢地担起这个重任,并独立承担了主要工作,出色完成了历时七八个月的蹲点整顿任务。青年习近平担任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办事公道,敢作敢当,群众“都对他很服气,他说啥我们都听”。伟人的经历教育我们每一名领导干部:担当成就奋斗,担当树立威信,担当赢得肯定。那个时候,他没有任何人情和关系可以依靠,“入党、提干、上大学都是近平奋斗的结果。”

四、以学习助力奋斗

在艰苦奋斗的七年里,习近平始终坚持学习。白天要种地、挑粪,劳动强度很大,十分疲劳,可他吃过晚饭就拿起书本,常常看书到深夜。在山上放羊,也如饥似渴地读书。他阅读的范围非常广泛,内容包括历史、文学、哲学、军事、政治、外交,时空跨度涵盖古今中外。在阅读的基础上,他还注重对比分析与思考。不仅向书本学习,也向民间学习。外出办事见到寺庙门口的对联,他认真抄写记录下来,学习研究。他还注重讨论交流,一次外出时,向一位中央党校的教师学到一些新知识,他立刻融会贯通,那种求知的热情令人深深感动。今天,我们折服于总书记渊博精深的知识、完美的口才与治国理政的大智慧、大格局,其实这都来源于他不懈的学习。学习,使奋斗如虎添翼。

五、以行动实现奋斗

习总书记的经历使我们懂得:奋斗不是挂在嘴上的口号,不是高悬天边的星星,奋斗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延安时期,他带领群众打坝、挖水井、修梯田、办沼气,干活“一点儿都不惜力”,比村民干活还拼命,“群众需要什么,近平就干什么”,以实际行动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难题。从清华大学毕业后,习近平不愿走捷径,主动放弃优越的工作,又回到农村基层第一线,仍然坚持和发扬求实务实的工作作风。他担任正定县委书记时,中央书记处的同志曾听取几个县委书记的工作汇报,评价“还是小习讲得最实在”。习总书记要求全党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他早已身先士卒,用行动作出了表率。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生逢这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时代,全党和全国人民必须继续勠力同心、砥砺奋斗,“全党一定要保持艰苦奋斗、戒骄戒躁的作风,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特别是我们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篇十四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收录了对当年那些与总书记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乡亲和知青们的19篇采访实录,总书记是知青大军中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队时间最长的知青。在陕北7年的插队生活,总书记由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年脱胎换骨为群众眼里的吃苦耐劳的好后生,一心让群众过上好日子的领路人。这段人生历练是他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他恋恋不忘曾经养育他的土地,恋恋不忘父老乡亲,是黄土地忠诚的儿子。总书记高尚的人格魅力,为百姓办实事、好事的优良作风,让我们的心灵深受震撼。这部书,是我们当代年轻人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鲜活教材。

注重学习,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总书记在劳动闲暇博览群书,注重政治理论学习及意识形态研究,坚信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的唯一选择。除了书本知识,总书记也会主动向老百姓学习耕种、担水、砍柴等。总书记曾说过“要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我们理解为要养成良好的学习和阅读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走出自己的人生路,插队生活让总书记了解到了农村的真实情况,了解到国情,这为后来的治国理政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身体力行,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书中讲述了总书记修厕所、打井、修淤地坝的故事,总书记不仅在一线指挥,也在一线劳动,且身先士卒,在他的感召下老百姓干劲十足。在后来的治国理政中总书记也一直坚持身体力行,以模范遵守党章党规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中央政治局同志从我本人做起”的郑重承诺,为全党同志树立了光辉典范。

真抓实干,为老百姓做实事、好事。总书记任村支书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办沼气、办铁业社、办磨坊、办代销店,打淤地坝等,每件事情都是老百姓急迫解决的大事,都是便民惠民的好事,每一件事都是总书记苦干实干做出来的。体现了总书记真抓实干和敢于担当的精神。总书记的远大理想,恰恰不是当多大的官,不是走到多高的位置,而是看似平凡的“为老百姓办好事”,正因为有了插队经历,总书记了解农村实情,农民的苦痛感同身受,十九大报告200多次提到“人民”,三次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四次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处处强调着人民的获得感,三年两次指示“厕所革命”,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百姓民生问题的高度关切。

一心为民,对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总书记步入社会便与最底层的农民同甘苦共患难,培养了他一生都割舍不断的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大学毕业后辞去令人艳羡的工作毅然回到基层,继续与老百姓打交道。总书记走上领导岗位后,很重视去那些贫穷地区体察民情,到百姓家走访时,言谈举止很自然,掀开锅盖看看锅里有啥,嘘寒问暖,与群众谈话都能说到点子上,说到要害处,自然能了解到实情。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一再强调扶贫要攻坚,扶贫要精准,就是因为他曾是一位农民,理解农民、很懂农民,这与他多年在梁家河村上山下乡的经历是分不开的,这是他从知青岁月一点一滴培养起来的对人民的深情厚谊。

总书记是在苦难历史和曲折经历中成长起来的我们党的领导人,是在长期革命实践中成长起来的我们党的领导人,是在人民群众中成长起来的我们党的领导人。梁家河的经历是总书记治国理政的开端,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磨砺让他坚定了了共产主义信念,练就了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像总书记这样的干部在基层摸爬滚打多年,才知道百姓所思所想、所需所求,才能够急百姓之所急、想百姓之所想,才能真正为百姓谋好事、办实事。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018年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原创有感》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180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