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报告体会 > 心得体会 >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心得体会10篇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心得体会10篇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4 09:53:10 | 移动端: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心得体会10篇

今天给大家整理的是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心得体会10篇范文,《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精髓是什么?你学习到了什么?

【篇一】

2014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讲话指出,“我们纪念邓小平同志,就要学习他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无比坚定的崇高品格。信念坚定,是邓小平同志一生最鲜明的政治品格,也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挺起的精神脊梁”。这篇讲话的一部分,即《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一文,收录进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今年2月19日,是邓小平同志逝世21周年的日子。我们深切缅怀和追思的同时,还要学习小平同志崇高鲜明而又独具魅力的革命风范,学习他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无比坚定的崇高品格,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信念。

牢固树立信念。早在苏联求学期间,邓小平同志就立志“更坚决的把我的身子交给我们的党,交给本阶级”。在此后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无论个人处境如何艰难,无论革命道路如何坎坷,邓小平同志都坚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坚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光明前景。是的,信仰对我们青年党员而言,犹如指南针对航行大海的帆船。船无司南,方向不明,就会“迷路”;人无信仰,精神上就会“缺钙”,意志上就会“迷茫”。没有信仰的干部,终日浑浑噩噩、恍恍惚惚,累月忙忙无用、碌碌无为,长年不明其所向、不知其所止。青年党员,生逢大好时代,必须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信念。《论语》有言,“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古代儒生志士,循“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信仰;新时代的青年党员,也应有胸怀“为党、为国、为民”的理想和信仰,有誓言“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的情怀,立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始终坚定信念。邓小平同志说:“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面对战争年代里的枪林弹雨,他浴血奋战、视死如归;面对新中国建设的艰难局面,他励精图治、百折不挠;面对“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他信念执着、从不消沉;面对国际国内政治风波,他冷静观察、从容应对,他始终坚信马克思主义、坚守共产主义理想,坚持在社会主义道路上推进我国现代化事业。这启示我们,生活在新时代,奋进在新时代,我们不仅要树立正确的信仰,更要坚定人生信仰不动摇。应当说,大多数党员干部都曾有理想信念,但唯有坚定信仰、始终不渝,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理想信念化作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才能成为人民拥护的好干部。我们党员干部应对马克思主义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矢志不渝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始终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不动摇,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前面立场坚定,在关键时刻靠得住、信得过、能放心,用坚定理想信念炼就金刚不坏之身,抵御住人生道路上的螟虫邪风、惊涛骇浪。

忠诚坚毅笃行。1992年,88岁高龄的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说:“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是的,热衷空谈不能实现理想,惟有奋斗才能成就信念。古人说:“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意思是说,理想信念坚定的人,再遥远的地方也能达到,再坚固的东西也能突破。“革命理想高于天。”纵观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建设和发展事业的历史,没有一大批具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的中华儿女,就没有中国共产党,也就没有新中国,更没有今天中国的发展进步。进入新时代,要把国家发展得更好,也离不开理想信念的力量。坚定信仰,锤炼党性,当前就要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为契机,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学习邓小平同志矢志不渝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而奋斗的执着精神,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韧不拔、风雨无阻,坚定不移朝着伟大目标奋勇前进,以笃行人生信仰之力,让理想信念终成为现实。

【篇二】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王安石《元日》有诗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峥嵘岁月,欢庆如歌。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为有春节传统佳节而自豪。如今,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迎来了欢庆喜乐的2018年春节。

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宣部、中组部关于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的通知》精神,充分利用春节假期放松工作的宝贵时间,我粗略阅读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从而有所感悟,特与同行相互学习交流,因势利导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向深入。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从2014年8月18日至2017年9月29日期间的讲话、谈话、演讲、批示、贺电等99篇。我通过细读思考,学习第九、第十2个专题,来谈如下学习体会。

习近平谈治国理论(第二卷)第九专题中关于坚定文化自信,是以“努力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来要求继承和传统文化。他精辟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

习近平总书记的精辟阐述,放到中国传统年的传承和发展的眼光,一直是执政者与民同乐,老百姓举家团圆的喜庆日子。如体现在改革开放后的摩托车大军,千里之行回家团圆;体现在平民百姓亲情话语中的“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一切的一切,都与中华大地博大精深的文化传承紧密关联。看!春节到,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迎喜庆,大红灯笼高高挂起来;听!除夕夜,鞭炮声声,短信拜年、祝福……都在不言中传承。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关于“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的专题论述中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我们要在全党全社会持续深入开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高扬主旋律,唱响正气歌,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让理想信念的明灯永远在全国各族人民心中闪亮。

阅读着习总书记的亲切话语,让我们拥有更多地自豪感,要以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为首的党中央英明领导下,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专题论述中提出了三点希望:第一,希望大家注重家庭。第二,希望大家注重家教。第三,希望大家注重家风。

我来自农村,受过高等教育,为党从事教育事业工作20余载,对习总书记谈治国理政中提出的三点希望,我感受至深。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中国华夏大地拥有4亿多个家庭组成同一个国家,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爱家才能爱国,有国才能有家。

家教,在于言传身教,耳濡目染。我是一个农民家庭的儿子,受家教的熏陶,懂得“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勤劳作,懂得“用知识改变命运”的重要,但我更懂得感恩。不忘初心,我要感恩于我的父辈;继往开来,我更要感恩伟大的祖国。

家风,犹如正能量。从古至今,好家风则家和万事兴;好家风有荣同享,有苦同担。人们常喻:“父母不嫌儿女忍,儿女不嫌家境贫”。过去,长辈们无论生活多么艰辛,把儿女养大成人,让儿女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二卷第十专题关于《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明确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

因为民生工作离老百姓最近,同老百姓生活最密切。以我们从事的社会保障基本医疗保险走过的历程而言,于2002年启动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于2007年下半年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于2016年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一路从改革发展中走来。从无到有,从少到大,从弱到强,无不与百姓息息相关。但我们在发展中的保障和改善民生之事,还不是终点,也没有终点,离让老百姓有实实在在对医疗保障无后顾之忧的需求任重而道远。

习近平淡治国理政二卷第十专题关于《推进健康中国的建设》中告诫指出:没有全民的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从中,让我深深的体会到:无论是从事卫生健康事业的工作者,还是协从做好医疗健康事业的工作者,都要竭尽本职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而努力,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多做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事业,我想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问题。

学思践悟,我走在家乡走亲访友的田间路上,溪水边的柳树绿叶舒展欢喜;路边桃树鲜花正欢心开放。这一切的一切,不正是春回大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迎来第一个春天。2018年,中国大地,振兴发展,大有希望!

短短的春节假期一晃而过,我为自己春节期间能尽一份孝心与家眷其乐融融,又能独慎自觉完成粗略阅读习近平治国理政第二卷学习获益而感到充实。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我要进一步扎实深入学习好习近平治国理政第二卷,用以指导工作实践。

【篇三】

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就是要坚持读原著悟原理,切实增强政治思想和行动自觉;把握精髓要义,与学习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结合;坚持学以致用,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做到学而信、学而思、学而用,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一、抓作风建设、反对腐败

习近平总书记履职就出台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使党内存在的“四风”问题得到了一次大整治。同时,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这些行动顺应了民意、赢取了民心。在反腐败的同时,加强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的制度建设,已逐步形成使领导干部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使领导干部不能腐的防范机制,这样一种反腐倡廉的明晰思路,使人们对于未来在中国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充满信心。

二、重担当,尚实干

敢于担当,就是要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这种担当精神,责任感,使命感,顺人心,得民望。这种精神也开始浸透到全社会,成为一种风尚,一种价值尺度。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要以踏石留英抓铁有痕的劲头,切实干出成效来。

【篇四】

近日,按照院党组的要求,我通篇阅读并认真学习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通过学习,使我对我党的光荣传统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我党新时代的任务和目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加坚定了在我党的正确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信心。具体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治国理政新的实践中,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

习近平总书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党的十八大以来,在领导全党全国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理论家的深刻洞察力、敏锐判断力和战略定力,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作出了决定性贡献。

二、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

党的十九大报告用“八个明确”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对这些核心思想都有充分反映。一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书中以“现代化”作为关键词出现了60多次,“伟大复兴”出现了50多次。二是“五位一体”“四个全面”和“四个自信”——习近平总书记这方面的文稿极为丰富,书中对“五位一体”、“四个全面”的每一个方面都设立了专题,并将“四个自信”贯穿其中。三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书中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为题,集纳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这个重大问题的论述,强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必须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这部著作鲜明体现了习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思想方法、风格特点和作为大国领袖的风采。作为一名年轻党员、法院干警,有幸生活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好本职工作、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与全国人民一起见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时刻的早日到来。

【篇五】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收入习近平近3年多的讲话、谈话、演讲、批示、贺电等共99篇,分17个专题编排。书中提出的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和主要内容,构成了系统完备、逻辑严密、内在统一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巨著,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全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是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大方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巨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先后产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集中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发展脉络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包含《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主要内容在内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巨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围绕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在治国理政新的实践中,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提出并收入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中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了行动指南。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这是贯穿《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全书的一条红线。“中国梦必须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成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等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这些经典论述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体现了亲民、爱民、忧民、为民的真挚情怀,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价值取向。正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五年来一大批为民惠民措施落地生根,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城镇年均新增就业1300万人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和医疗水平大幅提高。

提供解决人类问题的中国方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集中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治国理政实践中,习近平同志把中国人民的伟大梦想同世界各国人民的梦想、中国发展同世界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的中国方案,表明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这部巨著之所以能够引起全世界关注热议、赞同认同,正是因为书中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理念和政策主张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可以说,这部著作既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也是为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宝贵财富。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我们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结合起来,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准确把握精神实质,切实领会核心要义,从而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篇六】

习近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最近我认真研读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书里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8月18日至2017年9月29日期间的讲话、谈话、演讲、批示、贺电等99篇,分为17个专题,还收入了习近平这段时间内的图片29幅,受到国内外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好评。该书生动地记录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高屋建瓴、气势恢宏,信念坚定、正气凛然,给全党和全国人民以巨大的勇气和信心。习总书记讲话常引经据典,内容博大精深,涉及古今中外。该书全面展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代领导集体的崭新面貌,详细阐述了习近平同志的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结合实际工作,我简单谈谈三点学习体会。

大情怀:红色基因深深融入血脉

“行程万里,不忘初心。”历史的传承永在,精神的光芒长存。红色基因是我们党的根,是党的事业的灵魂,是取得革命胜利的根本保障,更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支撑。一艘承载千钧的小小红船扬帆起航到现在已经96年了,它划过的每一道水影、迈出的每一步脚印,无不记录下了党的苦难与辉煌,更是彰显出我们党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和敢于胜利的勇者风范的红色基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开篇是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这既是对老一辈革命家和革命先辈的深切怀念,也是对和邓小平同志一样的红色基因的衷心感念。在书的第32页、33页有这样一句话:“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明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总书记就带领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在一大旧址重温入党誓词,在红船旁回顾党史。作为新时期的共产党员,我们更要在思想上树立起红色旗帜,在血脉中融入红色基因,努力成长为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掌舵人。作为桂林新中心和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的主战场,在临桂区这片土地上,恰巧需要共产党员的这种红色基因,需要更多共产党员展现出为建设新临桂的志气,可以说这也是当前我区党建工作中的一大优势。我们要将其与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起来,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结合起来,与即将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结合起来,推动红色基因融入每一名党员干部的精神血脉中,让全区广大党员一起为再掀“桂林新中心”建设高潮,为决胜我区“两个建成”目标共同努力奋斗。用“临桂梦”凝聚共识,激发正能量。

敢担当:历史责任重重扛在肩上

大情怀定有大担当,但更需要敢担当。研读第二卷《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就会发现,“担当”是一个高频词汇,是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的一条主线。该书最后一篇文章是《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回顾了100多年的人类历史,展现了大国担当。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开宗明义点出了治国理政的责任: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神圣使命的历史担当。敢于担当是对新时期党员干部的时代召唤,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我们要树立铁肩担道义勇于担当的精气神,掌握一剑定乾坤善于担当的真本领,常怀一切为人民乐于担当的公仆心,主动适应时代召唤,争做敢于担当的好干部。“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历史的接力棒交到了我们手里,我们必须要有勇气、有胆识、有担当。“为官避事平生耻。”习近平总书记把“敢于担当”作为新时期好干部标准的重要一条,并在《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一文中指出,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要发扬“钉钉子精神”,坚持“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临桂区正处于建设“桂林新中心”的高潮,作为组织部长,我深深感受到了自己肩上的重任,因为只有选准了干部、用好了人才,才能带动一方发展,促进一方和谐,若用错了干部,将会贻误一方一代甚至是几代的发展,还会祸害到地方百姓。所以,我时刻牢记习总书记的这句话,在选人用人时明确要突出敢于担当这一导向,把那些精神饱满、干劲充足、勇于担当、奋发有为的干部选拔到乡镇或区直部门的领导班子中,对那些在急难险重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干部坚决予以提拔使用,让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人得到重用。在组工干部会议上,我也多次提出,组工干部作为管干部的干部、管党员的党员,不仅要乐于奉献、甘为人梯,还要乐于担当、敢于担当、善于担当,争做善落实、敢担当的表率。

善作为:伟大事业稳稳迈出步伐

使命呼唤担当,担当开创未来。敢担当才会有作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过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下面我就用“两个前所未有”来总结一下我们可以亲眼看见和最能切身体会到的。一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度高度前所未有。制定实施了中央八项规定,有力整治了“四风”问题,深入推进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反腐败斗争做到了零容忍,查处了一大批腐败分子,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二是扶贫攻坚的力度广度前所未有。举全国全党之力,实施精准脱贫攻坚战,全国几千万人将摘掉贫困的“帽子”过上小康生活。到2020年全国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过上小康日子,这是多么了不起的成绩。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写到:“五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些列新理念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些列重大举措,推进一些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成而没有办成的大事……”这是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的高度评价。我们知道这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善作为取得的伟大成就,5年来中国走过的路并不平坦,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却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带领党和人民涉险滩、闯深水,团结一致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了新时代。这种敢作为善作为的精神鼓舞着我们,让我们明白在全面开启新时代美好临桂新征程上,要立足岗位,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为再造临桂新未来付出更多的努力,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们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决拥护习总书记的的决策,紧跟习总书记的脚步,要用习总书记的新时代重要思想武装我们的头脑,撸起袖子加油干,铸就新的“里程碑”。

【篇七】

习近平总书记一再指出,在工作实践、日常生活中,必须有底线思维。底线是不可逾越和触碰的红线、警戒线,一旦失守,就会产生无法承受的严重后果,就要花费巨大的精力和人财物力来处理问题。领导干部应该以高标准、严要求强化底线思维,守好法律底线、纪律底线、政策底线和道德底线,才能清清白白为官,干干净净做事。这是市委扎实开展“走新路、有作为、创亮点、守底线”解放思想大讨论的应有之义。

坚守法律底线,做到尊法守法。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在法律面前始终保持一种战战兢兢、如临深渊的敬畏心态。时刻敬畏法律,心存惮虑,闻过则改,警钟长鸣。坚守法律底线,要忠于法律。必须自觉把个人行为、行政行为等严格约束在法律框架内,在法律之下行使权利,坚决杜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行为。法律是底线,更是红线,是高压线,党员干部要做“守住法律底线”的明白人,切记法律底线不能碰,碰了不仅害工作也害自己。

坚守纪律底线,做到令行禁止。2015年10月12日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把党章对纪律的要求整合成“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筑牢践行“三严三实”纪律基础;要自觉树立民主意识,遵守党的组织纪律,对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等都必须坚持集体讨论决定;要坚决走群众路线,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要守好工作纪律,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更要坚守廉洁纪律,常怀律已之心,经得起各种诱惑。

坚守政策底线,做到政令畅通。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不折不扣地学习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首先要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掌握做事的原则和方向。其次要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能以个人或者局部利益来定取舍,有利的就执行,不利的打折扣或不执行。要从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坚决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维护政令畅通。

坚守道德底线,成为普通大众的道德标杆。恪守道德底线,是做人之基,也是为官之本。党员干部要明确道德底线,增强道德修养,自觉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努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要为人民群众树立道德新风尚,宣扬美好品德,让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在社会生活中成为常态,逐渐祛除不健康的负能量。

以高标准、严要求强化我们的底线思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在治国理政新的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集中展示了中央领导集体的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11月15日至2014年6月13日这段时间的讲话、谈话、演讲、答问、批示、贺信等79篇,分为18个专题。全面系统回答了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国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是国际社会了解当代中国的重要窗口、寻找中国问题答案的一把钥匙。

一、用“中国梦”凝聚民族共识,激发正能量

中共十八大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并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的本质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有56个民族,人口众多,国家尚未完全统一。加之当前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不同领域、不同方面,想法都差异甚大。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凝聚共识,一心一意求发展,推动民族复兴。中国梦提出后,民族凝聚有了一个坚实内核。中国梦的提出,可谓意蕴深远,他把国家民族和个人利益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使得当今中国社会充满激情,充满创业、创造的活力。每个人为实现梦想的努力,汇聚成了推动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强大正能量。

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阐明当代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发展走向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艰辛探索,中国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履职伊始,就郑重宣示,“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写下去。书中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反复强调和理论阐述,彰显自信,也传达和传导了自信,大大增强了全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感情认同。鲜明的旗帜、坚定的步伐,展示了中央领导集体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对世情国情的清醒认识,对中国未来发展走向的深沉思考,让世界感受到中国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和自信。

三、提出改革发展的一系列新思路新举措,描绘出发展新蓝图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思路和举措,书中以大量篇幅,全方位展现了从改革总思路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等各领域具体改革思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再难也要向前推,敢于担当,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胆子要大、步子要稳,不能犯颠覆性错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制定了总体方案,提出了路线图和时间表,涉及15个领域、330多项重大改革举措。可以说,新一届党中央描绘的改革发展新蓝图,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更大的前进动力和成功的自信。

四、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彰显了真挚深厚的为民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体验过农村的艰苦生活,经历过不同工作岗位的磨练,对中国的国情了然于心,对人民的所思所想所盼感同身受。从本书的字里行间,能深切感受到中央领导集体执政为民的情怀和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他要求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真正做到对历史和人民负责。他强调,“要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制定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些重大举措在本书中都有充分体现。透过这些内容,可以感受到中国领导人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和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体会到中国共产党执政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五、抓作风建设、反对腐败,顺民意、赢民心

习近平总书记履职伊始就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题研究改进工作作风问题,出台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以落实八项规定作为改进工作作风的突破口,中央领导人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自觉接受全党全社会监督,推动党风政风改进。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使党内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得到了一次大整治。同时,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铁腕反腐,腐败分子纷纷落马,一批重大案件得到查处,这些行动顺应了民意、赢取了民心。在反腐败的同时,加强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的制度建设,已逐步形成使领导干部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使领导干部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使领导干部不想腐不易腐的保障机制。这样一种反腐倡廉的明晰思路,使人们对于未来在中国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充满信心。

六、重担当,尚实干,增强党和政府公信力

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担当就是责任,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敢于担当,就是要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这种担当精神,责任感,使命感,顺人心,得民望。这种精神也开始浸透到全社会,成为一种风尚,一种价值尺度。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切实干出成效来。正是本着这样的精神和作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不喊空口号,招招指要害,件件有着落。全党全社会崇尚实干,埋头苦干抓落实蔚然成风,党和政府公信力大大增强。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内容结构层次清晰,涵盖全面,其中的重要思想,既有目标上的引领,又有原则上的要求;既彰显执政方略,又体现实践路径,具有鲜明的目标引领性、价值导向性和具体操作性,是新时期统一思想和推进工作的科学指南。认真学好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蕴含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对于我们正确认识我党、我国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成就与挫折,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就是要把贯穿在其中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转变为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转化为实际工作的方法和本领,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篇八】

中共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为回应国内外关切,继20xx年x月编辑出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后,中央宣传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局编辑出版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这部著作生动记录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谋篇布局,在实践创新中推进理论创新的历史进程。这部著作的开卷篇,题为《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点明了全书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党的xx大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心得体会及感受范文大全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心得体会及感受范文大全。党的xx大大以来,围绕这个重大时代课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推动党的理论创新不断取得新的重大成果,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篇九】

通过学习,我对党中央的执政方略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视频全面充分展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代领导集体的崭新面貌,详细阐述了习近平同志的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感受当代中国的深刻变革和梦想追求,进一步增进对中国发展道路的理解,从而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更加客观地看待中国、更加理性地读懂中国。

“中国特色”已经成为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很多国家治国理政的榜样和范本。《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诠释了中国特色治国理论在世界东方的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为了建设和谐民主富强独立的中国,既不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模式,也不能沿用前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是我们的正确道路,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成功的奋斗历程用事实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的永恒政治生命力。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不论就其实质还是其象征意义而言都是一个里程碑。它是习近平主席政治哲学的展现,也是习近平主席作为中国领导人的公开亮相。世界对中国及其领导层的认识还存在不少误解。现在不用再猜疑了该视频真实而全面地展现了习主席的所思所想。习近平同志始终坚持“两点论”,分析问题一分为二,既看到有利一面,又看到不利一面。关于经济形势,他强调,在充分肯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基本面是健康的前提下,我们决不能低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所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主要是世界经济低速增长态势仍将延续,总需求不足和产能相对过剩的矛盾有所上升,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和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并存,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矛盾有所加剧。关于经济增长,他强调,经济增速完全有可能继续保持较高的水平;增长必须是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是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增长。关于改革方法,他指出,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来谋划。

在谈到作风时,习近平同志指出,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我们要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在谈到干部工作时,习近平同志指出,党的干部必须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真诚信仰马克思主义、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坚持原则、认真负责,敬畏权力、慎用权力,保持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在谈到组织纪律时,要严明组织人事纪律,对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坚决不放过,对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的决不姑息,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在谈到经济工作时,习近平同志指出,要高度重视财政金融领域存在的风险隐患,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我国有13亿人口,只有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才能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在谈到民生工作时,习近平同志指出,要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做好民生工作,重点保障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做好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强调勤政为民的重要性,由此也可引申出民主制度建设的重要性,所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正是传统民本思想的现代体现;尤其是在多次讲话中引用郑板桥的诗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教导干部一定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重的位置,切身体察人民的疾苦,凡事以民生为导向;引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强调我们为人民服务应有的精神和态度。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不仅加深了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理解,更使我们体会到总书记深植内心的为民情怀。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一名基层党员领导干部,贯彻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就是要统一思想,把精神深入贯彻和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在实践中践行“三严三实”,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

【篇十】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是习近平作为中国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围绕治国理政发表了大量讲话,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集中展示了中共新一届领导集体的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该书收入的是习近平在2012年11月15日至2014年6月13日这段时间的重要著作,共有讲话、谈话、演讲、问答、批示、贺信等79篇。针对当代中国问题的主要关注点,该书将所选篇目分为18个专题。最近一段时间本人通过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全书的阅读,受益匪浅,感悟颇深。

总书记在谈治国理政中明确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我们没有什么理由不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历史反复证明,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

人民是决定我们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要敬畏人民,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必须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主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面对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我们不能有丝毫自满和懈怠,要把压力变为为人民谋利益的动力。总书记谆谆告诫: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

我觉得习主席对待人民的这一论点是深刻总结了我党建党以来的宝贵历史经验所作出的,意义深远。我们一定要心系群众,为广大教职工办实事,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这是我们工作中一定要坚持的原则。不管是在哪种领导岗位上,都要紧密团结周围的教职工,真正做到为他们服务,这是为官之本。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心得体会10篇》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180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