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报告体会 > 心得体会 > 《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读书笔记与心得感悟

《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读书笔记与心得感悟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3 10:37:20 | 移动端:《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读书笔记与心得感悟

《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读书笔记与心得感悟

@坐看云起

“不管船来不来,我只要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就可以了。”很奇妙的一本小说,一个个谜团催着人读下去,日本版的红颜祸水和西游记,主角从玄奘换成了入大唐求取密教佛法的日本高僧空海,情节编织得充满悬疑魔幻甚至有些狗血,生生死死纠缠往复既恐怖又温情,结尾有些虎头蛇尾,却也颇为治愈。书看完了真是有些舍不得,作者17年的心血啊。书中对唐朝风物的描绘令人向往。原来梦枕貘一样有着梦回唐朝的情结。书中文字充满日式风格,读起来时有喜感,既表现了盛唐政治文化和宗教生活,也反映了强者为尊和生命无常的日本文化,值得一读。

1.bsmz.net可是从头读下来却觉得作者有些为了全明星阵容而全明星阵容了,其中刘禹锡的出现完全没必要,而韩愈似乎换成任何一个人名都可以,按照我对历史的粗浅理解总觉得柳宗元差遣韩愈和刘禹锡有些过了。且白居易和刘禹锡第一次见面同席而坐应是在刘禹锡贬谪二十三年回京途中之事,似未曾同一时间均在长安城中。另外书中语言的多次重复也略显冗余,是减分项了。这背景版上的众生人物像就像是上好的油画滴上了一滴水多少有了些瑕疵。

最后说一说小说的故事情节,开头尚好,中间尚可,结局简直无法直视。大德高僧瞬间从理想远大、思想深邃变成了一个算计颇多之人,觉得就像是从云端跌落且失了一切法术的孙悟空,让人感叹起来,哦,不过就是一只猴子。杨贵妃之死从情感与政治博弈,权位人士利益与人性挣扎的深层次艺术片忽然就降到了八点档狗血爱情剧,还顺便带了乱伦的那种,实在觉得词藻匮乏不足以宣泄失望之情。作者在故事的结尾打翻了颜料罐,让一幅价值连城的画瞬间变得毁的再也进不了画展,如果不是那隐隐透出的背景,和颜料之间半掩着的人物确实出众,只怕无人能窥见作者的苦心与心血了。

@追风者

先来一段般若波罗蜜多咒:“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这本书可从两个不同方面去理解:

一是小说以公元805年为横断面(那年唐德宗死,唐顺宗接位,一年后又去世。),使用正、野史等史料,以杨贵妃为线索,让佛、道、仙、神、妖、魔、鬼、怪都登场,叙述了唐玄宗到唐顺宗这50多年的唐代历史,安史之乱、宫廷风云一一呈现,李白、白居易、刘禹锡、柳宗元、韩愈等粉墨登场,让读者在轻松之余,比较详细地了解了这段历史,有点像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

二是这小说可以从佛学方面去读,其实就是《心经》、《金刚经》的注释版,空而不空为真空,有而非有为妙有,佛学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四大”组成,即“地大”、“水大”、“风大”、“火大”,四大皆空,此“空”即为“真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也复如是。人之“无明”就是烦恼,但烦恼即菩提,一切“般若”皆从烦恼中跳出来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若需激发出大智慧,以上六步一步也不能少。

最后再来一段:“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也如电,应作如是观。”

@牛肉

这是读的第二本由日本作家写的中国题材的小说。读到中途,不免觉得细腻而冗长,但当真正读进去后,感到它真的如作者所说,是个“强而有力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彼时世界的中心――大唐帝国,何谓“大国”呢?有容乃大。看文章不看出处,重才华不重来历,只要你足够优秀,就可以在朝廷里位居要职。为了应和大唐盛世吧,作者的故事也写得大气磅礴,荡气回肠。首先是时间空间跨度大,作者从唐玄宗写到唐宪宗,从闽地写到敦煌;其次则是涉猎广,正史野史参杂,想像传说会集,有文学,有书法,有琴有歌有舞有酒,有幻术,有咒法,有佛理……作者将它们巧妙地融合、创造。

书中的人物都很有趣。拥有迷之自信、迷之微笑的不可思议的空海,对空海迷之迷恋的橘逸势、大猴、玉莲一干人等,为皇上呕心沥血的高力士,被仇恨蒙眼利益熏心的黄鹤,爱慕贵妃发了狂的白龙……明线是空海入唐盗取密法,暗线是贵妃等人的梦幻人生,明暗交织。

“色即是空”中的“色”原来是曼陀罗,即众生相的意思。宇宙是时空之意,宇宙中的万事万物本无对错,可说存在即合理吧,所谓对错是人法认定。学习佛法不能长生不老,不能消除悲伤,可这也正是佛法意义所在,生和死本就平常,悲伤和我也并无不同,都会消逝。

最后,这句话总是从脑袋里跑出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春天

《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是一个轻松和有趣的故事,尤其是其中明显的日系风格,给我带来了和我国古代作品、当代作品还包括唐朝相关的网文作品都不同奇妙感受。其中尤其可以感觉到,作者对于奇幻故事的独特构思,其中的奇幻部分虽然包括了猫妖(妖啊),不死异术,幻术,强大的咒发等等,几乎没有对当时的社会生活产生什么影响,它们的存在只像饭后的零食一样,可有,可无。但就是这样,反而给故事带来更多的真实感(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空海这个角色很好玩,首先他百分百是一个被上天偏爱的人,卓绝的天赋,天时地利的好运,同时又是一个拥有心灵自由的人(这其实也是上天的偏爱吧),他是个和尚,但他显然并不拘泥于佛教的形式与戒律,他信仰的是经他自己反复推敲验证的“佛法”。正是因为如此,他信仰的每一丝每一毫,都是他灵魂里自发生长的一部分,运用起来自然如臂使指,没有拘泥和束缚。所以才会是那么有趣的一个人,总是出人意料却不会使人讨厌的一个人。这个对比强烈的就是橘逸势,也很好玩,但他的人生就是充满的拘泥,瞻前顾后,左右为难。他并没有一个完全自由的心灵。

最后,大多数日本作者的作品都有一种基本的工匠精神在里面,不管是思如泉涌的天才作者,还是套路满满的平庸作者,能够读出那种匠气。

@林恩

让我们拿起一张滤网,滤过所有的神魔奇幻,留下作者最想说的话。在陈凯歌导演的电影里,白居易的一句台词其实就道出了作者和众多读者的心声:

“多少次,我梦想自己生活在玄宗的时代。”

那是中国最鼎盛的时代,那是个可以允许将人的想象和能力发挥到极致,并给你机会实现的年代。但也是她跌下巅峰的时代——就如同成熟太过的果实,总会跌落。书中盛极如妍、贵不可言的杨贵妃,正是众多带有象征意义的人物之一。她被封入棺墓活埋于地下,再见天日时已是垂垂老矣。书中杨玉环一直被当作复仇的工具和精美的玩偶,遭人摆弄。作者在她身上直著的笔墨并不多,但她却与空海是一暗一明两条脉络。如果空海被比作天,那么杨玉环就是地,她是整个故事的载体。如果她立不住,那么空海就只能是作者对偶像的朝拜。好在,杨玉环立住了,也成了我最喜欢的角色,因为她活得明白。

空海的历程正如他的名字,由“真鱼”到“空海”——“真”便是“空”,“鱼”即是“海”。他唯一的执念便是“时不我待”,也貌似被凤鸣点醒(嗯貌似)。而杨玉环则是爱恨生死都经过,只想跳自己的舞。空海修的是生——有生之年,弘扬佛法;杨玉环修的则是死——死还生来,执念不再。

空海作为书中绝对的主角,集世间的智慧与幸运于一身。他走到哪里都得到礼遇的情况,实在不太符合中国国情,无法说服作为读者的我。除却作者通过众人对话讲解佛法的段落值得细品外,故事本身总让我觉得牵强。对于唐朝律例、民俗,宗教名词、传说多次强调式的重复,让人觉得作者似乎总是怀疑读者的记忆力。即便芸芸众生都被描绘成爱恨纠结的复杂体,却总让人觉得少了画心的一笔。庄子说,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只能说,这个故事有梦有觉,却非大梦大觉。

作者:筑香书馆众书友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读书笔记与心得感悟》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156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