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报告体会 > 工作报告 > 区委书记调研报告:转作风、问诉求、谋良策

区委书记调研报告:转作风、问诉求、谋良策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07 09:41:00 | 移动端:区委书记调研报告:转作风、问诉求、谋良策

区委书记调研报告:转作风、问诉求、谋良策 本文简介:

我到离县城40多公里的大柳乡大柳树村,吃农家饭、住农家屋、拉农家话,  为了更进一步问作风方面的差距、问困难群众的诉求、问为民服务的举措、问加快发展的良策,并以该村为标本,对全县农村问题进行解剖。  通过与群众和干部整三天的零距离接触,我深切感到,农村有些情况,就像小马锳过的河水,既没有老牛说得那么

区委书记调研报告:转作风、问诉求、谋良策 本文内容:

  我到离县城40多公里的大柳乡大柳树村,吃农家饭、住农家屋、拉农家话,

  为了更进一步问作风方面的差距、问困难群众的诉求、问为民服务的举措、问加快发展的良策,并以该村为标本,对全县农村问题进行解剖。

  通过与群众和干部整三天的零距离接触,我深切感到,农村有些情况,就像小马锳过的河水,既没有老牛说得那么浅,也没有松鼠说得那么深。听过、看过、亲身经历过,才会知道,这里面有感动、有触动,也必须加快行动。

  感动,缘于一种境界!

  感动之一

  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

  群众究竟如何看待现在的干部?还有没有血肉联系、鱼水深情?是不是真像有些声音那样说得隔心隔肚?

  带着这个问题,我每到一户农家,都迫不及待地先问他们关于这方面的想法。可在村里走了一圈之后,这个最令人忐忑的问题成了最不是问题的问题。

  听听群众的声音:

  刘先科说,我们怎么会恨你们干部,我过去是要饭过来的,想想过去啃树皮的时光,共产党对老百姓的恩德真是太大了;詹德军说,过去是老百姓向国家缴东西,现在国家一分钱不要,种粮给补贴,养猪有保险,房子坏了补钱盖,老了还发养老钱,现在政策就是好;魏发友说,胡书记,你不要一直责备自己看我们少,县里的事很多,上下左右你都要应付,分不开身很正常。就是我们自己娃子,一年到头也回来看不了我们几回。你能来看我们,我们高兴都来不及。

  看看群众的举止:

  在村里面走访,我还没到门口,老老少少都迎了出来;走进村民家,我想和他们说句话不容易,因为他们一直忙着要给我烧鸡蛋茶;临走了,拉着我的手久久不放,再三要求,这几天一定要到家里喝一杯,实在不行,下次来一定要兑现;还有,我给住宿费、生活费,推来让去,说啥也不要。

  这就是最基层的群众!当我觉得对他们关心不够而心怀愧疚时,他们展现给我的,却是亲人一样最朴实的情感、最欢快的笑容、最博大的胸怀。有这样的群众、有这样的支持,我不知道我们还有什么委屈不能忍受、什么困难不能克服、什么事情不能办到。

  感动之二

  八十老汉砍黄蒿,一日不死当柴烧

  这句话出自71岁的老党员刘先学之口,是郧县的土话,意思是人不论年龄多大,只要身体允许就要劳动,砍下的黄蒿虽然用处不大,但当柴烧也体现出了劳动的价值。

  刘先学目前只有老两口在家,三个孩子成了家都在外打工。按照城里很多人的想法和活法,刘先学现在是颐养天年、乐享清福的时候,但老刘种了7亩地,养了30只羊、3头猪、12只鸡,平时闲了打打短工,放羊时还顺便采些草药换些零花钱。

  他给我算了笔账,7亩地每年收入有5000元,羊每年出栏一半可以创收3万元,3头猪杀一头卖两头可以创收7500元,打短工、采草药、养鸡每年最少挣1000元,再加上国家给的养老金、惠农补贴,这样算下来,老两口年收入在4万元以上,刨去开支,手头上还有不少闲钱。

  刘先学只是大柳树村民勤劳持家的一个缩影。该村总共有360户1371人,耕地面积1740亩。除去外出务工310人、举家外出87户288人以及在校学生,能够参加劳动的人数将近700人,基本上是人均种地2.5亩。另据调查,现常住大柳树村的273户中,除去养殖大户外,户均养猪2头、养羊3只、鸡鸭7只。这么大规模的种植养殖,在青壮年劳力基本上外出的情况下,对每家每户来说活儿都不算轻。

  干活干活,以干求活,越干越活,这就是大柳树村群众展现出来的生活态度。

  我们经常讲,身处社会,每个人都应当尽一份责任、有所贡献。乐观、向上,不抱怨、不乞求,幸福生活靠自己双手创造,

  感动之三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在村民黎学友家座谈,当我问他有什么困难、什么问题需要帮助解决时,黎学友的一席话令人感慨。

  黎学友说,胡书记,我自己三个孩子都已长大成人,生活过得去,没有什么劳你费心。就是我们组上秦天华一家,很是困难。

  秦天华本人残疾,50多岁,前几年才组合了一个家庭,夫妻俩带俩孩子多年来一直住在别人家的房子里,现在不能住了想自己盖房,可手里只有一万多元,我们想帮衬他们家几个钱盖点房子,但还差不少,看政府能不能帮帮忙。

  在走访中,还有一个令人难忘的家庭。在高高的草虎垭山上,住着80岁老汉陈烈才和他的侄儿媳程良梅。陈德才一生无儿无女,老伴死后,侄儿陈克友便把叔叔接过来赡养。这几年,陈克友在外打工,一双儿女已经长大,便在城市里买了房。可叔叔的养老问题让陈克友犯了难。到十堰市城区生活,叔叔不习惯;在农村生活,又没人照顾;送到福利院,老人又不肯。思前想后,陈克友决定让妻子辞去了一年几万元收入的工作,回到山里照顾老人。当我对程良梅一家的举动表示赞扬和敬佩时,程良梅笑着说,大养小,小送老,这都是应该的事。

  大柳乡福利院,是全县的模范。走进去,有绿树花草点缀,有文体娱乐设施,院民厨房、寝室都非常干净,每个星期伙食安排有酒有肉。我揣摩着院里资金每年应该有些缺口,便问院长王成海有什么需要帮助。谁料王成海?a href=http://www.bsmz.net/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党龅幕埃钊艘馔狻K担罱蚁胱鲆恍┏甙鸭降乃喟澹好衩侨ナ酪院螅咳朔厍傲⒁豢榈备霰⒖躺厦郑晕颐抢此凳歉瞿钕耄坏┯兴堑暮笕讼肴ド照胖剑彩歉龅愣U馐虏宦涫担谛睦锸歉龈泶?落实吧,又怕触犯点啥,胡书记你看行不行。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这些质朴的老百姓,让我想起托马斯·哈代的一句话,金钱比起一分纯洁的良心来,又算什么呢?

  感动之四

  钱少事杂多受气,村里干部不容易

  这次蹲点,我同村干部开玩笑说,对你们,我们不说也不是,说也不是。不说,总感觉工作离要求还有差距;说着吧,你们也真不容易。这真是不打不解气,打着又心痛。

  之所以说不忍心过多批评,主要是村干部的工作环境和待遇确实一般。比如在薪酬上,虽然这几年我们尽力提高了不少,但毕竟财力有限、基础较差,实际情况依然说不上好。

  而村干部在工作上所面临的现状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所有工作最终都要落到村里。

  以大柳树村为例,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村会计、村治保主任,4个人一年工资加起来只有3.2万元。按照现在外出打工的普遍行情,这基本上只是一个人的打工收入。掰指头算算,他们承担上面对口下来的主要任务达20多项,每年对上对下处理大大小小的事应该过千件。

  农村有句俗话,米面的夫妻,没有物质基础做保证,村干部的家属也是怨声不断。出门在外工作压力大,回到家里唠叨声音大,里外受气作难,常常使村干部生活得十分辛苦。

  靠一种信念工作,对一些人、在某一个阶段来说不是不行,但要长时间坚持,就不是一件容易事。现在的村干部,普遍是村里的能人,能站出来把担子搁到自己肩上,已经很不容易。吵狠了,人跑了,不干了,重新去选干部,也很不好选。

  触动,缘于一些见证!

  触动之一

  走一走,转一转,矛盾化解一大半

  我最大的一个感受就是,当基层干部,不能嘴勤屁股懒,要经常到群众家里去看、去听、去问、去说。

  在大柳树村调研,走一走,转一转,很多矛盾就成不了矛盾,即使真有问题也能得到很好的化解。

  比如,我在走访群众时,村民周光林说,他们组的会计现在没当了在外打工,但前几年退耕还林补贴有三年没给群众兑现,问明了情况,我请村里一个星期之内先垫钱把群众的账结了,再去追偿;

  村民任时清说,组里原有一处土坯房,通过公开竞争自己以4.2万元拍到了手,但组长又反悔了,现在拖了好几年,想盖房盖不成,我表态半个月之内一定把事解决了;

  60岁的退伍老党员吴顺均,因为年龄在前后两代身份证上不一致,造成现在仍然拿不到养老金,把吴顺均的情况和大柳派出所沟通后,他们请老吴第二天就把证件带过去修改;

  村教学点的学生上厕所要经过一段土场子,下雨下雪几岁的孩子常摔跤,我现场用电话和县教育部门商量,先筹措点钱硬化了;

  村卫生室两个医护人员一年只有几千元收入,我请县卫计局作一个调研,争取再提高一下待遇;等等。

  问题一路走,一路解决,等到后来开党员群众座谈会,再问大家有什么难题、有什么解不开的疙瘩时,大家都兴高采烈,连连摆手说没有了没有了,气氛和谐融洽得就像一家人。

  触动之二

  一碗饭,一杯茶,群众眼里泪花花

  为了让全县的干部弄明白 什么样的语言群众能接受、什么样的工作方式群众能认可、什么样的干部是群众心中的好干部,在今年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请基层群众,开展群众帮学。

  在一次讲课中,一位基层群众说,要想让老百姓尊重你、亲近你,就不要出门拿杯子、坐凳垫垫子、接烟看牌子、吃饭擦筷子。通过大柳树驻点,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

  几天在村里调研,走到哪里,不论家境好坏,都先坐下来;

  坐,不看凳子脏净,只管一屁股坐下;

  群众递上一支烟,不论什么牌子连忙起身接过来,主人家如果吃烟,坚持先给他亲手点着;

  群众递上一杯水,不论什么杯子什么水,都双手接过来当面喝一口;

  不论群众的手有没有泥巴,只要拉着我的手不放,我就不先放。

  在村民陈克明家里吃午饭时,我听到几个妇女悄悄在厨房里说,这个县委书记一点架子没有,说话客气得很,刚才给他那杯茶,端到他跟前时才发现有渣渣,人家也没说就喝了。从村民魏发友的家里走时,他拉着我的手一直颤抖,眼眶里含着热泪,嘴里反复说,你这么大的领导来我们家,是瞧得起我、心里头有我们老百姓呐!

  现在老百姓多数不缺吃不缺穿,不在乎你当干部给他多少东西,最在意你是不是打心眼里重视他、瞧得起他。

  后来聊起这些事,大柳树村党支部书记任少勇说,人都是这样的,

  灰沾到屁股上,拍一拍就掉了,可让老百姓的心里有了疙瘩,再化解就难了。

  群众热心待你,你若讲讲究究,其实是脱离群众的一种表现,骨子里保不准有嫌弃的成分。

  触动之三

  解决了关键少数,就团结了绝大多数

  领导干部是关键的少数。为了解决关键少数身上存在的问题,这几年我们用成就事业凝聚队伍,用政策措施激励队伍,用规章制度规范队伍,用选拔调配优化队伍,用科学培训提升队伍,用真诚关怀融合队伍,用示范带动影响队伍,使全县干部队伍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作风得到了转变。

  在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上,村干部是关键少数。

  对村干部,我们建立健全了岗位目标责任制、绩效考核机制、激励保障机制、优胜劣汰机制,实行三定(定岗位职责、定任期目标、定年度计划)、三评(基层组织自评、党员群众测评、上级组织考评)、三挂钩(考核结果与经济报酬挂钩、政治待遇挂钩、退岗保障挂钩),有效破解了村干部责任不清、目标不明、考核不严、落实不力、待遇不高、动力不足以及能上不能下的问题。

  向村干部提出要经常用四看来衡量自己:

  同时,我们还借鉴老百姓的智慧,

  一看

  自己的亲戚朋友是否享受了低保和困难补助等不该享受的政策,

  二看

  落实党的优惠政策是否走了人情、听了招呼、接了条子,

  三看

  自己亲戚朋友违纪违规是否依法依规处理到位,

  四看

  自己平时对弱势群体的态度。

  以此为标准,时时将心比心、以心换心,老百姓的气顺了、心齐了,基层工作也好开展了。

  在大柳树村蹲点时,撇开村干部,晚饭后我独自进行了一些走访,老百姓基本上没人说村干部的坏话,都说干部一碗水端得平,群众都很服气,说啥事大家都相信都拥护。尽管这不能以点带面说全县村干部都是这样,但至少表明,我们这几年抓住关键少数、团结绝大多数的做法是对的,也见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触动之四

  农村遍地都是金,就看用心不用心

  这几年,受打工潮的影响,农村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尽管收入也算可观,但毕竟外出存在着许多工作和生活的不便,算算收入支出,也常常是河里捞块板、屋里丢扇门。

  而且劳动力的缺失,也成了农村很多建设无法进行、农村面貌难以得到较快改变的一大原因。通过调研,我发现,外出打工是一种从众心理。扎根家乡,立足本地资源,同样能够发家致富。

  大柳树村张博士,自筹资金在全村建了第一栋150模式标准化郧阳黑猪养殖场,年出栏250头,可获纯利12.5万元;村民刘胜军,在家种了20多亩玉米,酿造本地小窖酒,一公斤按最低24元算,近2000公斤酒可以卖到四五万元,这还不包括用剩下的酒糟喂养4头猪1万多元的收入;

  比刘胜军规模更大的是白泉村村民宋进斌,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从事小窖酒加工销售,经过多年的摸索发展,目前已成为集小窖酒、玉米糁、干野菜等农特产品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销大户,年营业额在二三百万元。

  更为可贵的是,在家门口发展产业,对邻居的拉动作用也非常明显。宋进斌目前所招收的10名工人,全部是残疾人、妇女、老年人,这些人在外面打工要么没人要,要么工价很低,而在宋进斌的厂子里,平均每个人一年可有3万元收入,基本上和青年人在外打工的收入一样。

  张博士的养猪场,也是按照自己先行先试、然后带领村民进行规模养殖、最后形成统一品牌的路子发展,目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都不错

  行动,缘于一肩使命!

  行动之一

  建一本账

  通过蹲点调研,我深切感受到,凡事要做到胸中有数,不能坐而论道。

  为掌握大柳树村的情况,我设计了一张调查表,设置栏目包括对每户家庭的人员构成、政治面貌、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从业情况、联系方式、家庭收入支出情况、承包土地、特色产业发展情况、享受国家惠农政策情况、家庭财产、存在的困难、主要诉求、将来打算以及对干部的意见建议等二十多项。

  尽管登记时工作量比较大,但经过几天的逐户走访登记,我发现一册在手,村里的情况了然于胸,再稍加整理,主要矛盾、问题的脉络已非常清楚。我要把这种做法在全县推广,利用一个月时间,把全县每家每户的基本情况摸清楚,并以纸质和电子两种形式建成台账。定思路、做决策,以此为参考,我想我们的决策一定会站到绝大多数人的立场上,代表绝大多数人的利益。

  行动之二

  发一张卡

  为了更好地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我在大柳树村蹲点时,给每家农户制发了一张党群连心卡,上面写明,发卡是为了让我们的党员干部扎根基层连民心、建强堡垒聚民心、回应诉求顺民心、铭记宗旨暖民心、同步小康固民心。

  在卡上,我们将包村乡镇干部、村干部的职务、联系方式,以及财政所、派出所、卫生院、中心学校、供电所等基层服务单位的电话全部录入,并明确规定,电话号码不得随意更换,个人电话必须24小时畅通。如果有人员调动、单位变迁等特殊情况,必须在一个星期内进行变更告知。

  刚发下去,就得到了群众的正面回应,说过去找村里乡里办点事,山高路远,找人不方便,跑了不少冤枉路,现在有这张卡方便多了,按卡上的电话打过去,人在就去,人不在就不去,省了不少事。

  制一张卡,花费二三毛钱,却把干部和群众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在此之前,我县不少乡镇也在这方面做了尝试。我要把这张卡普及到全县每家每户,通过小小连心卡、联系你我他。

  行动之三

  结一门亲

  大柳树村共有23名残疾人、484名贫困人口;从全县初步统计的情况看,我县还有痴呆傻残人口5万多人,贫困人口将近20万,贫困面相当大。解决这一部分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除了必要的政策兜底外,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发动干部职工的智慧和力量进行帮扶。

  我们全县有一万多名干部职工,在前期摸底的基础上,按照认人认亲、扶智扶贫的思路,以领导干部包2至3户、一般干部职工包1户的标准,现在已经对口将贫困户帮扶任务分配给了每一名干部职工,并且一定7年不变,直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迈入小康。

  从掌握的情况看,很多单位已经组织干部职工去对了门户、认了穷亲,还有的同志甚至双休日干脆带着家人到穷亲家里过,社会反响很好。下一步,就是要进一步督促大家,结合各家各户实际,帮群众迅速拿出有效管用的脱贫致富办法,加快实施。

  行动之四

  解一些难

  在大柳树村蹲点,群众反映生产生活中的难处不尽相同,但多数人反映、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就是路和水。

  路

  ,该村虽说公路通到了村部,但只是通到了行政村,很多自然村落依然是泥巴路。路不通,盖房子拉料豆腐盘成肉价钱,发展产业东西又不好卖,勉勉强强是赔本赚吆喝。

  水

  ,全村人原来吃水都是吃井水、泉水、河水,只是前几年村里一位在外创?a href=http://www.bsmz.net/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党晒θ耸炕丶易炅怂⒔怂淞舜宀扛浇?07人,还有一半人吃水状况依旧,遇到天旱,人畜饮水非常困难。

  即使吃上水的户,铺设管道每户得投入500元,吃水每月缴12元钱包底费用、多了再缴,这对农村家庭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在大柳树村蹲点后,我又到大柳乡其它村走访,情况一样,还是路、水两大诉求;再到全县其它乡镇走访,还是路路路、水水水。路、水之所以成为老大难,是因为投资较大,每年上级部门的建设指标有限,县里财政也只能每年安排一部分。

  毛主席讲,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水是生命之源,路是致富之基,路和水都是农村发展的基础性问题。

  按照从群众最关注事情改起的思路,县委、县政府很快形成了决议,今年4月底以前,由县交通运输局、水电局、各乡镇共同把每个村的路、水情况摸清楚,拿出详细的工作方案,整合相关资金,按轻重缓急分年度实施,力争在5年之内将全县路、水问题全部解决。

  行动之五

  找一条路

  让群众自己身上长肉

  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雪中送炭固然需要,但更重要的是帮群众找到一条可持续管长久的发家致富之路,。

  大柳树村山场面积达30790亩,每户平均下来有百把亩,山上植被茂密,盛产各种药材。山下土地多且肥沃,而且因为是高山气候,种植出来的玉米口感良好、营养丰富,畅销省内外。

  只要紧扣住种养采三字,就一定能快速富起来

  我当时给村民们建议,。

  种

  ,就是在地里大面积种植良种玉米;

  养

  ,就是利用山场优势大规模养殖黄牛、山羊和郧阳黑猪;

  采

  ,就是平时多上山采药卖。算盘珠扒扒账面清,煤油灯挑挑眼前明。

  心里一合计,很多群众都觉得有道理,有两户正准备外出打工的一听不出去了,立刻开始着手买猪、牛养殖。

  推而广之,郧县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是山区县、农业大县,要想让发展和环保双赢,就必须坚持生态立县,高举绿色大旗,发展特色产业。

  这几年,我们在促进农民致富的问题上,大力整合各方面的涉农资金,围绕蔬果畜药茶大做文章,建成了近百万亩的产业基地,初步形成了以十堰农产品加工园为龙头的农产品深加工业,促进农民人均因此增收1500元以上。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下一步,要结合各乡镇各村实际情况,围绕县定特色主导产业,进一步组织动员群众投身产业建设,使全县现代农业的规模更大、档次更高、链条更长、效益更好。照这样的路发展,我相信,郧县在不久的将来,一定呈现出的喜人图景。

区委书记调研报告:转作风、问诉求、谋良策 本文关键词:良策,诉求,调研报告,作风,区委书记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区委书记调研报告:转作风、问诉求、谋良策》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89482.html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