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高一上学期历史教学工作总结3篇

高一上学期历史教学工作总结3篇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20-10-14 10:35:02 | 移动端:高一上学期历史教学工作总结3篇

点击查看更多:高中教师个人教学工作总结汇总

高一上学期历史教学工作总结3篇1

  我作为一名高一历史新教师,自从20XX年9月进入淮滨二高工作以来,在学校领导和年级组的大力关怀下,在历史教研组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指导帮助下,我的教学工作能力得到提高,专业得到成长。坚持做到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关心集体,团结同志,关心爱护学生。

  这学期(文理分科后)我担任高一3个文科班的历史教学工作。由于教学经验尚浅,我始终坚持认真学习教育理论,不断深入研究教材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取得了一些微不足道成绩,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感受,现将本学期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学情况: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最初接触教学的时候,我还不懂得了解学生对教学的重要性,只是专心研究书本、教材,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学生不易接受。在教学的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

  一方面,学生初中不重视历史学习,而且考试是开卷考试,学生的历史基础相对较弱,到了高中学生还有些不适应,初中的观念加上高中课程很多以及重理轻文观念的影响,想学生投入学历史的确有些难度;另一方面,有些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但中等生、差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讲得太深,较多同学接受不了,所以说没有照顾到整体。我备课时也较少注意到这点,因此教学效果有时不太理想。从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教材,备学生,又要备教法。本学期以来,我的大部分时间是花在教学方面。特别是钻研业务和备课占了大部分的时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上好一堂课,没有备好课是不行的。备课时我能够认真钻研教材、教师用书、课程标准,虚心向同教研组的老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

  为了上好一节课,我经常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反复观看教学录像,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时常和同组有经验的老教师研究教学环节。

  除此之外,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在业余时间,看一些有关师德方面的书,拓宽自己的业余知识。

  在教学中,我不仅要教学生会学,还要教学生学会做人。先成才,后成人。给学生爱和鼓励,让学生在爱的沐浴下健康、快乐的成长,步步提高。

  二、教研情况:

  本人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教研活动,在本学期主动和前辈学习,各尽所能,共同探讨新教材。本人坚持听课并做好记录,写好教案。积极参加学校为新教师组织的培训活动,并且积极参与名师公开课的学习,收获不少。在向本学科及其它学科和班主任的请教中钻研教学方法,学生学法,教学管理,教学组织等等,这些都对于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平时还注意在网上搜寻与教学相关的资料课件,听网络课程,努力充实课堂。在给学生讲解练习之前先就自己不是很明白的问题向组内老师请教或上网查资料解决,就知识,方法,技巧,思维等给学生予以指导。

  最后,本学期还有一项最大的挑战--期末考试。为此,本人和全体学生进行了共同努力,加强复习引考工作,并有针对性进行个别辅导,指导学生在最后阶段的全力冲刺,希望能取得好成绩。

  学海无涯,学无止境。特别是作为一名新进教师,更应该努力学习,努力提高自身教育教学素质和教学水平。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以身作则,树立榜样。这是我近一学期来的最大感受。


高一上学期历史教学工作总结3篇2

  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和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构成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征。结论:是否符合生产力的发展是判断历史进退的依(:高一历史必修一教学工作总结)据。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

  中国出现早期国家政治制度。

  2.夏商政治制度的内容:

  (1)中央: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设相、卿士,掌管政

  务。

  (2)地方:封侯和伯(方国首领)

  3.夏商政治制度的影响: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西周宗法

  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

  4.分封制(“封建”指的就是分封制)

  (1)目的:周武王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

  (2)内容: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和人民

  (3)受封对象:王族(主体)、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

  (4)诸侯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

  职

  (5)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6)影响:

  积极影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形成了对周王室众

  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消极影响:西周后期王权衰弱,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争。

  (7)结果: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

  立性,如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随着诸侯国势

  力的日益壮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5.

  (1)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

  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西周实行了与分封制互为表

  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宗法制。

  (2)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

  固国家统治的制度。(规定家族嫡庶关系)

  (3)最大特点(核心):嫡长子继承制(皇族到了第五代就

  有了平民)

  (4)宗法制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6.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分封制为表,宗法制为里;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表现是分封制。

  7.为了更好地维护分封制、宗法制和等级制度,西周还制定了各种礼乐制度。监察:秦(御史大夫)汉(刺史)魏晋南北朝—隋唐

  (御史台)宋(通判)明清(都察院)

  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的确立,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是官僚政治取

  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秦并六国的原因:

  (1)春秋战国,战乱频仍,人民渴望安定,统一符合历史潮流。

  (2)商鞅变法大大增强秦国实力。

  (3)有效的策略(远交近攻)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特征:皇帝独尊(诏、玺、朕??)皇权至上(阳陵虎符??)皇位世袭

  (2)中央集权的基本特征:权力高度集中

  (3)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及影响:

  积极作用:使秦实力增强,通过战争扩大疆域,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世界大国;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消极作用: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

  (4)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最高官职。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

  负责管理全国军务。丞相之下还有诸卿。(秦朝的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5)秦朝中央的主要官职,在地位、职责和权利方面互相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

  3.郡县制:

  (1中央官吏

  /乡亭(亭长)

  特点:中央集权,分工明确。

  4.作用:

  积极作用: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有利于形成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消极作用:个人专制

  暴政亡国

  1.中央集权: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

  2.趋势: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增强。

  3.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逐渐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形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三冗”现象,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4.元朝:除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央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行省之下,还有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

  5.君主专制: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6.趋势: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

  7.唐朝中央的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下辖六部:户部管户口、土地和赋税,礼部管科举),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8.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废相原因:

  直接原因:宰相胡惟庸骄恣擅权

  根本原因:相权过大,威胁皇权

  2.后果:加强了皇权;皇帝政务繁忙,身心疲惫。

  3.措施: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4.内阁的出现:

  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繁多的政务。

  明成祖: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入值宫中的文渊阁,随侍皇帝,并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由此出现。

  明宣宗:票拟权

  明神宗:内阁首辅(张居正)

  注意: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

  5.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利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皇权受到很大限制。

  康熙:设南书房,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

  雍正:设军机处。

  6.军机处:

  (1)最初目的:西北军务需要

  (2)特点:简(机构简单)精(人员精干)速(办事效率

  高)密(保密性强)

  (3)职能:上传下达、跪受笔录、承旨遵办

  (4)作用:提高了行政效率,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高一上学期历史教学工作总结3篇3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分封制(政治的目的:巩固政权)

  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③受封者权利——职位世袭、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②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但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埋下分裂割据的隐患。

  特点:周天子是诸侯的共同主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

  意义:加强统治,巩固王权

  二、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

  定义:宗法制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统治的一种社会制度。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

  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注释:1、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

  2、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

  三、秦的统一: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

  四、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重点、难点)

  内容:①建立“皇帝”称号,确立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皇帝制度的核心内容:皇权至上、皇帝独裁,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②设置三公九卿中央官制: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全国军务。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的长官是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均由皇帝直接任免。郡是秦朝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影响:(1)对秦朝的影响:①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②初步奠定祖国疆域,巩固国家的统一③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④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人民的专制统治,加强对人民的压榨,秦朝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阶级矛盾激化。

  (2)对后世的影响: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

  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五、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车同轨,书同文”

  ①颁布秦律、统一法令;②统一货币、度量衡;③统一文字;④修建驰道、灵渠;⑤修筑万里长城;组织移民。

  注释: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

  1)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

  2)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国与家同治)

  3、秦朝灭亡的原因是秦的暴政。

  六、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背景:汉初郡国并行,出现王国问题

  措施: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作用: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局面。

  唐末至五代出现了藩镇割据局面

  七、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唐朝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分散了相权。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

  八、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措施:①军事上:杯酒释兵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加强禁军、强干弱枝。②行政上:派文臣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③经济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影响:①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消除了藩镇割据现象。②造成三冗(官兵费),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九、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背景:疆域空前扩大

  概况: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十个行省和宣政院辖区

  意义:加强了对全国的管辖;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是中国行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

  十、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汉代察举制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隋唐宋—清朝科举制

  十一、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明太祖调整中央和地方官制,加强中央集权:①废丞相(宰相),设六部;废行省,设三司。废除宰相,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使得君主专制强化②内阁的创立。实质:为减轻皇帝工作压力而设立,是君主专制强化的

  产物。

  【了解: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大权,其地位十分牢固。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并无决策权。)

  明朝内阁制度与西方近代内阁制的本质不同:内阁是皇权专制的产物,它维系了君主的绝对权力,保证了君主对全国有效的统治,进一步巩固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西方近代内阁是政治民主监督机制,有助于防止专制独裁。】

  2、清朝雍正帝设军机处(上传下达)——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总结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

  1)积极: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政治保障。

  2)消极:严重地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减缓了社会发展的步伐,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注释:总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1、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汉承秦制“中朝”和“外朝”

  2、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逐步形成三省六部制

  3、我国古代三省六部制的完善是在:隋唐时期

  4、宋朝的政治制度特点:不断削弱和分割宰相的职权,进一步加强皇权。

  5、宋朝的“二府”: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是最高军政机构。

  参知政事——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权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

  6、元朝的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综合汉蒙政治制度,加强皇权有新发展

  中书省——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最高军事机关

  元朝时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是:宣政院;

  7、中国省制的开端是:元朝时的行省制度;

  元朝行省制度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重大变革。

  郡县制(秦朝)——郡国并行制与州郡县三级制(汉)——州县两级制(隋——宋)——行省制度

  8、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

  (2)在中央政权中,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中央严格控制地方政权,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

  (3)地方官吏必须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中央。

  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

  一、希腊的政治制度(人类早期主要文明多发生在大河流域,古希腊文明的发源和兴盛却以海洋为依托)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原因:①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小国寡民的国情;②海外贸易和工商业的发达。城邦的基本特征是: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

  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历程:前6c初,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前6c末,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政治;前5c,伯利克里改革——把雅典民主政治推向顶峰。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1)积极①实行民主政治,社会相对公正一些,有利于社会安定。②促成了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高度繁盛。③为后来欧美资产阶级建立民主政治提供了一定的借鉴。2)消极①妇女、奴隶和外邦移民没有政治权力,真正能够享受到民主的只是少数人,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②过于泛滥的民主,容易导致无政府主义的泛滥。

  二、罗马法

  1、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早期的罗马国家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成文法诞生标志是《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公民法: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的罗马法律,被称为公民法

  万民法:在古罗马对外扩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即“万民法”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编纂《民法大全》

  注释:1)罗马法从形式上可分为:成文法和习惯法;

  2)罗马法从整体结构上可分为:公民法、万民法等。

  2、罗马法的评价:

  1)积极方面:①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维系了帝国的统治,稳定了社会秩序。②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极大影响了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司法制度;是近代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有力武器。

  2)局限性:维护奴隶制度。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一、英国革命

  背景: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詹姆士一世、查理一世)实行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1640—1688):1640年英国爆发革命。期间,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国。但斯

  图亚特王朝复辟。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英国革命的完成。

  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特点:①保留国王,实际上“统而不治”的地位,作为国家的象征而存在。②国家的最高权力在议会,实行代议制。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

  18世纪责任制内阁逐步形成。

  注释:1、现代英国君主立宪制度是哪三位一体的混合物: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

  2、英国君主立宪制主要特点是:保留君主,议会掌权;

  三、美国政府的建立:

  1775年,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1776年,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美国诞生。独立之初的美国实际上是13个州的松散联盟(即邦联)。1789年联邦政府成立,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19世纪中期,美国形成民主党、共和党轮流执政的格局

  四、美国1787年宪法:1787年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通过了一部联邦宪法

  评价:①是世界上第一部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②加强了国家权力,实践了三权分立原则(“分权与制衡”),体现资产阶级民主精神。局限性:承认黑人奴隶制,印第安人没有公民权,妇女地位低下。

  注释:1)美国1787年宪法的理论基础源于:18世纪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孟德思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2)美国联邦政府机构与权力分别为:国会掌握立法权,总统掌握行政权,联邦法院掌握司法权;

  3)美国政体特点是:总统共和制,简称总统制;

  五、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1789年法国大革命和第一共和国建立;1870年第三共和国的确立。

  六、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875年初,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意义: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制共和国),标志着法兰西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点击查看更多:高中教师个人教学工作总结汇总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高一上学期历史教学工作总结3篇》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806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