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夺冠》观后感

《夺冠》观后感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20-10-12 10:16:27 | 移动端:《夺冠》观后感

点击查看更多:电影《夺冠》观后感精选范文

点击查看更多:2020年电影《夺冠》中国女排精神 观后感

《夺冠》观后感

  我想看过《夺冠》的朋友都不免被开场的苦练震撼到。整部影片从80年代开始,那时候百废待兴,中国人急需要向世界证明自己的时刻。体育最快速的方式,女排人当然也知道,排球不是个人的事情,关乎到国家荣辱。当时发达国家体育赛事上已经使用计算机分析,中国女排只能通过加高球网继续苦练。老女排精神里看不见对个人健康的体恤、心里的关怀。青年郎平说“原本不怕吃苦让自己有了现在的成绩,可是到了国家队发现大家都能吃苦···”这也是那个时代特有的集体主义精神的写照。影片后期记者问“为什么中国人这么看重一场比赛”“可能是因为内心不够自信······”郎平的回答很实在,也是容易忽略的根本因素。21世纪的今天中国综合国力上去了,不再需要某一项竞技项目来证明国家的“实力”,过去最重视魔鬼式练习的女排也在郎平2013年回归后开始提倡快乐排球,丢掉包袱打比赛。国民自信被敲黑板···自评依据,如果够自信就不会死盯着一个标准评判自己、评判周围的人,也可以更自然的发挥内在力量创造佳绩。

  回到影片也许观众和郎平都很矛盾难以解释的便是08年中国主办奥运会的同时,郎平任职美国队主教。不论是影片中,战胜中国队后郎平独自黯然离场,还是观众一出影院就问郎平为什么去美国?都可以看得出这里有很多难以撇清的家国情和个人实现之间的冲突。本身作为体育运动是无国界的,中国人当然可以去美国执教,却因为大众观念、家国忠孝、个人束缚变得不容易,幸运的是郎平冲破了这一切屏障取得了更高成就。这也为更加自信、更有大国视野的郎平打下基础。

  郎平回国后开辟性的发布了三项改革,同时提倡把排球当成工作,生活中还有很多事情值得队员去体验。这样的举动让很多老一辈“苦”过来的人不看好,毕竟她们的成功经验就是流血流汗换来的,她们也不愿意相信更“自由”能够换来成绩。然而事实证明全球思潮汇聚,个人意识崛起,选择多样化今天,靠灌输价值观已经没有办法支持个人走远。个人的内在动力需要唤起。影片中朱婷被认出是块好苗子,只是总不能发挥出实力。在郎平一再追问下朱婷由最初“打球是为我爸妈”到后来“打球是因为想成为你”再到最后“打球是为了我自己”找内在打球的动力帮助朱婷发挥出正真的水平。然而简单三句话的背后是很多人一辈子没有实现的“做自己”。

  当然因为对真实内心的追问,也会带来队员离开。陈鹿走前说“从来没有人问过我爱排球吗,我要去考大学了” 。也许对于集体失去一枚大将是遗憾,然对于陈鹿的个人实现,却应该是满满的祝福!我们呢?是不是习惯了周遭,不敢问自己喜欢现在的生活吗?喜欢身边的人吗?选择未知需要勇气,选择看到自己真实的需求更需要勇气和智慧。

  影片里我们看到改革前期并不顺利,也不断输球。郎平却可以淡然回应“我们还可以再输”不会因为输球而怀疑自己改革的正确性。面对没有“立竿见影”的改革效果加上众人的质疑,很容易动摇,郎平没有。她的坚持让看似对老女排精神“背叛”的三项改革取得了成功。但我想这不仅仅是个人观念转变和实现的夺冠,更映射这个时代的需求,一代人用40年走完了集体主义到个人实现,由强压式学习转换到尊重个人独特性。影片中排球也可以是任何与观者自己有关的事物,引发观者自身的思考和看见,我想这就是一部值得看的电影。

点击查看更多:电影《夺冠》观后感精选范文

点击查看更多:2020年电影《夺冠》中国女排精神 观后感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夺冠》观后感》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806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