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测绘工程学院组织部期末总结

测绘工程学院组织部期末总结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9 19:39:36 | 移动端:测绘工程学院组织部期末总结

测绘工程学院组织部期末总结

组织部年终总结

大家好,我是一名组织部部员,我叫李启龙,我们组织部主要是负责学生思想工作方面,包括负责团员的教育管理,负责团组织关系转接,团费收缴等,然后我们组织部还负责各种活动方面的事情。作为系分团委的一个重要部门,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协助各部门做好各项工作,是我们一直摸索和努力的方向。回顾这一学期本部门的具体工作,我做了认真、细致的工作总结。

对组织部的认识:(一)部门性质:

组织部是我系团总支学生会的一个核心、综合部门,主要负责各班级班会及其材料的考核,管理系部各班团员的团员证、团档和学生的入团工作,包括团员团籍的管理、团员证的补办、档案材料的收集审核、团费的收缴等;其次是协助主席团处理各种事务和其他部门的各项重要活动,对系部各项活动的组织策划及活动安排,人员调动,组织活动入场及纪律等,同时负责团总支学生会各部门之间的团队建设,更是我系学生会团队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二)部门职能:

1、熟悉掌握全院团组织的基本情况,了解基层团组织的活动、组织生活2、严格做好团员的发展工作,团员证的注册和管理工作,做好团员登记、团费收缴、团员组织关系转接等工作;

3、负责业余团校、学生干部培训班的组织工作;4、督促检查系部团总支、团支部组织生活开展情况;协助团委做好“五四”奖先工作和团总支平时考核工作;

5、推荐优秀团员作为党员发展对象,并协助做好具体考查工作;

6、做好团组织、团员的档案建立和管理工作,做好组织工作的各种数据统计和材料收集工作;7、完成学生会交办的其他任务。

现将本年度组织部具体工作的实施作如下总结:(一)整理团员档案、补办与入团。

在组织部做事,对于团员证件的管理相当重要,对于大一大二各班的团员证件的整理与分类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整理中有的同学未交齐相关证件的就整理出来,并告知其团支书要其补办,还有帮助未入团的同学申请入团。从这几件事情中我得到了很多的锻炼,使我了解到没有一件事情是不用付出努力能做的很好的,知道了为同学们服务虽然有些累,但是这能锻炼自己的各个方面的能力,了解到一个团队中每个人所应具备的团队合作的精神。(二)收缴团员团费

开学初始,为了收集团员活动基金,我们部门进行了一次系部的团员团费收缴活动。我系学生大部分是团员,因此做好收缴团员团费工作是一件困难、重大而意义深远的事情。全系有这么多人,其任务之艰巨可想而知。但我部应用积极的心态,本着为全系同学服务的精神,排除万难,坚持不懈,成功地把工作安排了下去。首先,在班团会上我们对工作作了具体的安排,我们规定了收缴团费的日期。把任务分配到每个班的团支书,由团支书负责收取然后上交给部门,然后由部长负责把钱汇总,统一交到校团委。

此次收取团费,在各班团支书的密切配合下,我们高效率、高标准地完成了任务。通过此次团费的收取,为团委收集到了活动资金,为将来开展各项活动提供了有利地物质保证;也让同学们明白了作为一名团员,不应该只是享受权利,还应该履行自己义务,做到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三)关于开展团日活动的通知

为了贯彻实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为了团结支部成员,并扩大支部影响力,加强支部与社会的联系,提升成员的整体素质。我们部门传达了院里面的团日活动的通知,并认真的对活动进行了组织。举办团日活动,让同学体验乐趣的同时加强了团员的思想教育工作,收获一定社会认可,创造一定的社会价值。(四)我部例会

作为院里较大的一个部门,给其他部门起表率作用,我部门每两星期举行一次例会,无一例外,通过开例会,总结两星期以来我部各方面工作情况,给每位部员下达一定的任务,完全起到团员应有的责任,带动广大团员及师生积极参与各种活动,更好的服务每位同学,起到尽职尽责的职能。(五)推优入党工作

团支部对本年度申请入党的团员青年,在广泛听取团内外有关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提名,团支部召开团员大会,团支部委员会介绍推荐对象的基本情况,团员本人具体介绍自己的思想、学习、生活及工作情况。团支部全体成员进行民主评议,大会以举手表决或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获得超过到会人数半数以上同意,即成为推荐对象。(六)部门文化建设

辩论赛是本部门的特色活动,也是院里较大活动之一,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活跃校园气氛,展现地大学子的青春风采,体现大学生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培养发掘测绘工程学院辩论人才,积极响应我院的大学生辩论赛。同时,提高学院学生的阅读、视听、演讲和团队组织、团队协作能力,为学校挑选出优秀个人。我部将在下学期举行辩论赛,每位部员做了策划书,此次策划中每位部员对辩论赛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七)工作反思及不足

回顾前段工作,整体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这与我们组织部成员之

间的努力和配合是分不开的,尤其是组织部有时需要做一些数据统计等一系列需要耐心和细心的工作,这一点都取得了不俗的成效。

同时,注重经济宏观把握和细节思考的统一,在重大活动中要有

全局观念,注重分析影响工作的各个要素,使活动达到整体的效果。同时还要注重活动中的细节,有时一个细节都能决定成败。

应该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学生会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整体的凝聚力关系到我们学生会的战斗力,因此应密切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密切与主席团之间的联系,更好的推进学生会的各项工作。

(八)下学期展望

在下学年的工作中,我部将本着打造“学习型,创新型,多元式”优秀部门的工作理念,发扬服务广大学生的精神,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及时反思、总结,不断改善自身不足,努力把下学期的辩论赛办的比上届更加出色、更加完美,给每位广大师生提供更好的服务,把组织部的工作做到更好!

测绘学院组织部

李启龙

201*年12月27日

扩展阅读:测绘部门考试题目总结

二、题型1、笔试

选择题[20]、名词解释[5]、简答[5]、论述[3](题量不一定所有试卷都一致)2、面试

结构化面试(4~5题+着装、仪态等等)三、笔试试卷(回忆版)版本一:

名词解释:1、测绘基准2、地理信息3、比例尺精度4、空间数据库5、元数据

1、重力基本网、高程控制网、国家平面控制网、国家GPS控制网1.)重力基本网

国家重力基本网是确定我国重力加速度数值的坐标体系。重力成果在研究地球形状、精

确处理大地测量观测数据、发展空间技术、地球物理、地质勘探、地震、天文、计量和高能物理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提供使用的201*国家重力基本网包括21个重力基准点和126个重力基本点。

2.)高程控制网

国家高程控制网是确定地貌地物海拔高程的坐标系统,按控制等级和施测精度分为一、

二、三、四等网。目前提供使用的1985国家高程系统共有水准点成果114041个,水准路线长度为416619.1公里。“十五”期间,将在全面规划和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高程控制网的新一轮复测工作。

3.)国家平面控制网

国家平面控制网是确定地貌地物平面位置的坐标体系,按控制等级和施测精度分为一、二、三、四等网。目前提供使用的国家平面控制网含三角点、导线点共154348个,构成1954北京坐标系统、1980西安坐标系两套系统。“十五”期间将对现有的国家平面控制网和国家高精度卫星定位控制网进行联合处理,形成新的覆盖我国全部国土的动态三维地心大地坐标系统。

4.)国家GPS控制网

“201*国家GPS控制网”由国家测绘局布设的高精度GPSA、B级网,总参测绘局布设的GPS一、二级网,中国地震局、总参测绘局、中国科学院、国家测绘局共建的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组成。该控制网整合了上述三个大型的、有重要影响力的GPS观测网的成果,共2609个点。通过联合处理将其归于一个坐标参考框架,形成了紧密的联系体系,可满足现代测量技术对地心坐标的需求,同时为建立我国新一代的地心坐标系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地理信息(GeographicInformation)是指与空间地理分布有关的信息,它表示地表物体和环境固有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的数字、文字、图形、图象等的总称。地理信息属于三维空间信息。

3、比例尺精度: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因此也叫缩尺。用公式

表示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确定测图比例尺的主要因素是在图上需要表示的最小地物有多大;点的平面位置或两点距离要精确到什么程度,为此就需要知道比例尺精度,通常人眼能分辨的两点间的最小距离是0.1mm,因此,把地形图上0.1mm所能代表的实地水平距离称为比例尺精度。用公式表示为:ε=0.1m,m为比例尺的分母。比例尺精度就是比例尺的大小所放映的地图详尽程度。人眼能分辨的两点间的最小距离是0.1mm,通常就把地形图上0.1mm所代表的实地水平距离称为比例尺精度。用公式表示为:ε=0.1m(其中ε为比例尺精度,m为比例尺的分母)。

4、空间数据库

空间数据库指的是地理信息系统在计算机物理存储介质上存储的与应用相关的地理空间数据的总和,一般是以一系列特定结构的文件的形式组织在存储介质之上的。空间数据库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地图制图与遥感图像处理领域,其目的是为了有效地利用卫星遥感资源迅速绘制出各种经济专题地图。由于传统的关系数据库在空间数据的表示、存储、管理、检索上存在许多缺陷,从而形成了空间数据库这一数据库研究领域。而传统数据库系统只针对简单对象,无法有效的支持复杂对象(如图形、图像)。

空间数据库的设计

数据库因不同的应用要求会有各种各样的组织形式。数据库的设计就是根据不同的应用目的和用户要求,在一个给定的应用环境中,确定最优的数据模型、处理模式、存贮结构、存取方法,建立能反映现实世界的地理实体间信息之间的联系,满足用户要求,又能被一定的DBMS接受,同时能实现系统目标并有效地存取、管理数据的数据库。简言之,数据库设计就是把现实世界中一定范围内存在着的应用数据抽象成一个数据库的具体结构的过程。

空间数据库的设计是指在现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建立空间数据库的整个过程。主要包括需求分析、结构设计、和数据层设计三部分。

1、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整个空间数据库设计与建立的基础,主要进行以下工作:

1)调查用户需求:

了解用户特点和要求,取得设计者与用户对需求的一致看法。

2)需求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包括信息需求(信息内容、特征、需要存储的数据)、信息加工处理要求(如响应时间)、完整性与安全性要求等。

3)编制用户需求说明书:

包括需求分析的目标、任务、具体需求说明、系统功能与性能、运行环境等,是需求分析的最终成果。

需求分析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应该由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完成,同时用户的积极参与也是十分重要的。

在需求分析阶段完成数据源的选择和对各种数据集的评价

2、结构设计指空间数据结构设计,结果是得到一个合理的空间数据模型,是空间数据库设计的关键。空间数据模型越能反映现实世界,在此基础上生成的应用系统就越能较好地满足用户对数据处理的要求。

空间数据库设计的实质是将地理空间实体以一定的组织形式在数据库系统中加以表达的过程,也就是地理信息系统中空间实体的模型化问题。主要过程是见图2-7-1。

1)概念设计

概念设计是通过对错综复杂的现实世界的认识与抽象,最终形成空间数据库系统及其应用系统所需的模型。

具体是对需求分析阶段所收集的信息和数据进行分析、整理,确定地理实体、属性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将各用户的局部视图合并成一个总的全局视图,形成独立于计算机的反映用户观点的概念模式。概念模式与具体的DBMS无关,结构稳定,能较好地反映用户的信息需求。

表示概念模型最有力的工具是E-R模型,即实体-联系模型,包括实体、联系和属性三个基本成分。用它来描述现实地理世界,不必考虑信息的存储结构、存取路径及存取效率等与计算机有关的问题,比一般的数据模型更接近于现实地理世界,具有直观、自然、语义较丰富等特点,在地理数据库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逻辑设计

在概念设计的基础上,按照不同的转换规则将概念模型转换为具体DBMS支持的数据模型的过程,即导出具体DBMS可处理的地理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或外模式),包括确定数据项、记录及记录间的联系、安全性、完整性和一致性约束等。导出的逻辑结构是否与概念模式一致,能否满足用户要求,还要对其功能和性能进行评价,并予以优化。

从ER模型向关系模型转换的主要过程为:①确定各实体的主关键字;②确定并写出实体内部属性之间的数据关系表达式,即某一数据项决定另外的数据项;③把经过消冗处理的数据关系表达式中的实体作为相应的主关键字④根据②、③形成新的关系。⑤完成转换后,进行分析、评价和优化。

3)物理设计

物理设计是指有效地将空间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在物理存储器上实现,确定数据在介质上的物理存储结构,其结果是导出地理数据库的存储模式(内模式)。主要内容包括确定记录存储格式,选择文件存储结构,决定存取路径,分配存储空间。

物理设计的好坏将对地理数据库的性能影响很大,一个好的物理存储结构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地理数据占有较小的存储空间;二是对数据库的操作具有尽可能高的处理速度。在完成物理设计后,要进行性能分析和测试。

数据的物理表示分两类:数值数据和字符数据。数值数据可用十进制或二进制形式表示。通常二进制形式所占用的存贮空间较少。字符数据可以用字符串的方式表示,有时也可利用代码值的存贮代替字符串的存储。为了节约存贮空间,常常采用数据压缩技术。

物理设计在很大程度上与选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关。设计中应根据需要,选用系统所提供的功能。

4)数据层设计

大多数GIS都将数据按逻辑类型分成不同的数据层进行组织。数据层是GIS中的一个重要概念。GIS的数据可以按照空间数据的逻辑关系或专业属性分为各种逻辑数据层或专业数据层,原理上类似于图片的叠置。例如,地形图数据可分为地貌、水系、道路、植被、控制点、居民地等诸层分别存贮。将各层叠加起来就合成了地形图的数据。在进行空间分析、数据处理、图形显示时,往往只需要若干相应图层的数据。

数据层的设计一般是按照数据的专业内容和类型进行的。数据的专业内容的类型通常是数据分层的主要依据,同时也要考虑数据之间的关系。如需考虑两类物体共享边界(道路与行政边界重合、河流与地块边界的重合)等,这些数据间的关系在数据分层设计时应体现出来。

不同类型的数据由于其应用功能相同,在分析和应用时往往会同时用到,因此在设计时应反映出这样的需求,即可将这些数据作为一层。例如,多边形的湖泊、水库,线状的河流、沟渠,点状的井、泉等,在GIS的运用中往往同时用到,因此,可作为一个数据层。

5)数据字典设计

数据字典用于描述数据库的整体结构、数据内容和定义等。数据字典的内容包括:1)数据库的总体组织结构、数据库总体设计的框架。2)各数据层详细内容的定义及结构、数据命名的定义。

3)元数据(有关数据的数据,是对一个数据集的内容、质量条件及操作过程等的描述)。

简答题:

1、程序编制的要求

答:

1)尽量使用GIS基础软件的编程资源:

GIS建立在GIS基础平台上的应用,除对GIS基础平台的功能进行定制外,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开发获得系统所需的专有功能。实现这些开发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利用操作系统或通用编程语言的资源进行编程;而是利用GIS基础平台提供的资源进行开发。前者由于直接进行开发往往工作量大,而且无法享受由基础平台升级带来的好处,所以系统维护工作量大,系统生命周期受到很大的影响。后者因为GIS基础平台建立在操作系统资源上,所以用户既能够享受到操作系统升级带来的好处,也可以享受GIS基础平台升级本身带来的好处,所以在不影响功能实现和严重影响效率的前提下尽量采用后者进行开发。

2)注意系统配置要求

GIS设计大容量数据处理、显示、读写,所以对硬件、网络等设备要求较高,特别具有一定仿真功能的三维GIS,一般的PC机甚至满足不了要求。

3)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

GIS处理对象多,操作也往往具有较多的非流程化的过程,这导致程序流程复杂,这样保证程序的可读性和稳定性非常重要,故必须保证程序具有良好的设计风格。

4)程序容错性

GIS服务对象是业务人员,而且系统流程性差,索引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可能面临许多不规范甚至非法操作,如果程序稳定性不强,容易导致系统陷入瘫痪。

5)采用版本控制管理程序编码

版本控制指将系统分为若干个具有一定顺序的部分,即所谓版本,首先实现系统的轮廓或框架,在此基础上不断添加新的功能,逐步完善,最后达到系统物理模型所要求的全部功能。

2、GIS的组成部分及功能

1)GIS由计算机硬件:输入输出设备、存储设备、输出设备。

计算机软件:GIS支撑软件、GIS平台软件、GIS应用软件。数据:地理数据

用户:系统管理操作人员。2)基本功能需求:位置-》条件=》模式=》趋势=》模拟

基本功能:数据采集功能、数据编辑与处理功能、数据存储、组织与管理功能、空间查

询与空间分析功能、数据输出功能、二次开发与编程功能。

应用功能:资源管理功能、区域规划功能、国土监测功能、辅助决策功能。

3、DEM的特点

与传统模拟数据如等高线形图比较,DEM具有如下特点:

精度的恒定性:常规的模拟地图随着时间的推移,图纸由于环境的改变而会产生变形,从而失掉原有的精度,DEM采用数字媒介,从而能保持原有的精度。另外,由常规地形图用人工方式制作其他种类的图件,精度也会损失,而如果通过DEM进行生产,输出图件的精度可得到控制。表达的多样性:地形数据经过计算机处理后,了产生多种比例尺的地形图、剖面图、立体图、明暗登高线图;通过纹理映射、与遥感影响数据叠加,还可逼真再现三维地形景观,并可通过飞行模拟浏览地形的局部细节或整体概貌。而常规的地形图一经制作完成后,比例尺是不容易改变的,若要改变比例尺或显示方式,需要大量的手工处理,对有些复杂的三维立体图甚至不可改变。

更新的实时性:常规的地图信息的增加、修改都必须进行大量的相同工序重复劳动,劳动强度大并且更新周期长,不利于地形数据的实时更新,而由于DEM是数字化的,增加或修改信息只在局部进行,并且计算机自动完成,可保证地图信息的实时性。

尺度的综合性:较大比例尺、较高分辨率的DEM自动覆盖较小比例尺,较低分辨率的DEM所包含的内容,如1M分辨率DEM自动包含10M、25m、100m等较低分辨率DEM信息。

4、数据采集方式

手扶跟踪、数字化仪、屏幕数字化、扫描矢量化

5、空间数据库设计及数据误差来源

(1)空间数据库设计的基本原则:1》尽量减少空间数据存储的冗余量;2》提供稳定的空间数据结构,在用户的需要改变时,该数据结构能够迅速作相应的变化;3》满足用户对空间数据及时访问的需要,并能高效地提供用户所需的空间数据查询结果;4》在数据元素间维持复杂的联系,以反映空间数据的复杂性;5》支持多种多样的决策需要,具有较强的应用适应性。

设计技术指数据库设计者所使用的设计工具,其中包括各种算法,文本化方法,用户组织的图形表示法,各种转化原则,数据库定义的方法及编程技术,而设计过程则确定这些技术的使用顺序。

(2)空间数据库的设计过程:

GIS是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有力工具,其开发需要经历一个从现实世界到概念世界再到计算机信息世界的转化过程。

概念世界的建立是通过对错综复杂的现实世界的认识与抽象,即对各种不同专业领域的研究和系统分析,最终形成GIS的空间数据库系统和应用系统所需的概念化模型。

接下来的逻辑设计,其任务是把概念模型结构转换为计算机数据库系统所能支持的数据模型。在这个过程中最好选取对某个概念模型结构支持的最好的数据模型,然后再选定能支持数据模型,且最合适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最后的存储模型是指概念模型反应到计算机物理存储介质中的数据组织形式。

GIS的概念模型是人们从计算机的环境出发和思考,对现实世界中各种地理现象。它们彼此的联系及其发展过程的认识及抽象的产物。具体的说,主要包括对地理现象和过程等客体的特征描述、关系分析和过程模拟等内容。这些内容在GIS的软件工具、数据库系统和应用系统研究中往往被抽象、概括为数据结构的定义、数据模型的建立及专业应用模型的构建等主要理论与技术问题。它们共同构成GIS基础研究的主要内容。

GIS的空间结构是对地理空间客体所具有的特性的一些最基本的描述。地理空间是一个三维的空间,其空间特征表现为四个最基本的客体类型,即点、线、面和体等。这些客体类型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一方面,线可以视为由点构成,面可由作为边界的线所包围形成,体又可以由面所包围构成。可见四类空间客体之间存在着内在关系,只是在构成上属于不同的层次。另一方面,随着观察这些客体的坐标系统的维数、视角及比例尺的变化,客体之间的关系和内容可能按照一定的规律相互转化。

同时,所有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中的各种空间客体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具有各种复杂的的联系。赵学而联系可以从空间客体的空间、时间和属性三个方面加以考虑。1)客体间的空间联系大体上分解为空间位置、空间分布、空间形态、空间关系、空间相关、空间统计、空间趋势、空间对比和空间运动等联系形式。

2)客体间的时间联系一般可以通过客体变化过程来反映。有些客体数据的变化周期很长,如地质地貌等数据随时间的变化。而有些则变化很快,需要及时更新,如土地利用数据等。客体时间信息的表达和处理构成了空间时态GIS及其数据库的基本内容。

3)客体间的属性联系主要体现为属性多级分类体系中的从属关系、聚类关系和相关关系。从属关系反映各客体之间的上下级或包含关系;聚类关系是反映客体间的相似程度及并行关系,相关关系反映不同类客体间的某种直接或间接的并发或者共生关系。属性联系可以通过GIS属性数据库设计加以实现。

(2)空间数据输入的误差:

1)几何数据的不完整或重复2)几何数据的不完整或重复3)比例尺不正确4)变形

5)几何数据与属性数据的连接有误6)属性数据错误

(3)GIS数据误差的来源

数据的误差大小即数据的不准确程度是一个累积的量。误差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偶然误差)两种,系统误差一经发现易于纠正,而随机误差一般只能逐一纠正,或采取不同处理手段以避免随机误差的产生。主要来源有:

数据搜索:野外测量误差、遥感数据误差、地图数据误差。数据输入:数字化误差、不同系统格式转换误差数据存储:数值精度不够、空间精度不够

数据处理:分类间隔不合理、多层数据叠合引起的误差传播、比例尺太小引起的误差数据输出:输出设备不精确引起、输出的媒介不稳定造成的误差数据使用:对数据所包含的信息的误解、对数据信息使用不当。

论述题:

1、C语言编写冒泡程序

冒泡排序详细注释:

/*用冒泡排序法对一维整型数组中的十个数升序排序*/#include#include

intmain(){

inti,j,t,a[10];

printf("Pleaseinput10integers:\\n");for(i=0;i变形为0.138%,最大面积变形为0.276%;

3)我国新编1:100万地形图采用Lambert投影,这是一种边缘纬线与中纬线变形绝对值相等的正轴等角圆锥投影,其分幅原则与国际地理学会规定的全球统一使用的国际百万分之一地图投影保持一致。

按照表示要素分类,比如点、线、面,因为点要素一般表示不能依比例尺表示的小面积地物和点状地物符号。线要素是位于空间的线,而宽度在地图上依比例尺或者不依比例尺表示。面要素则各个方位都依比例尺表示。

3、地图缩编

地图缩编是目前得到不同比例尺的地图所广泛采用的方法.纯手工的地图缩编方式速度慢、精度差,而全自动地图缩编仍是困扰地图学界的一个难题,并且缺乏统一的相应缩编规范。当前很多制图软件、GIS软件都包含了一些可以用于地图综合缩编工作的功能模块,但还缺乏完善的解决策略。针对当前情况,比较可行的方案是:借助ArcGIS软件,采用人机协同的工作形式,将地图综合过程分解,合理地进行人机分工,交互式地完成地图缩编工作1地图内容的取舍按制图对象的主次关系、重要性标志、数量或质量指标的高低顺序,进行选取或舍弃,主要包括单一要素在一定数学准则下的取舍,要素族的稀疏处理(高程点稀疏、等高线稀疏属此类)。

2制图对象的概括

根据地图比例尺、用途和要求,确定地图内容各要素的分类分级,对地物的形状、数量和质量特征所进行化简。主要包括:对单一地物形状的化简(如斜坡化简为陡坎;弯曲的河流删除一些不起眼的小弯);对同类或同族地物聚集时的合并处理。

3地物的移位在尽量保持自然地理要素和重要的地物位置正确前提下,移动人文地理要素或其它次要地物的位置,以获得各要素相互关系合理、图面表示清晰的缩编效果。主要包括两情况:一是地物符号相对于相邻地物地理尺寸的扩大造成相互压盖(文字注记属于此类);二是要素之间图面距离的缩小模糊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4制图内容符号化相同要素在不同比例尺下表示符号不同,需重新配置符号库。5统一协调保证地物间相互协调的一致性。例如对谷坡等高线形状概括时必须同时考虑水系支流的取舍,使等高线形态与河谷的发育协调起来,一旦谷坡的等高线拉直了,则经过该处的支流就应舍去。

6精度要求制图综合能正确地反映出地物间的相互关系,保持了区域的地理特征,突出了地理精度,但对地图内容的几何精度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地物形状的化简改变了原来的图形结构,在长度、方向、面积和轮廓形态上都产生变化。为正确地表达各地物间的关系,一个或几个地物需要从正确位置上移动而破坏了地图的几何精度。因此“计算机自动制图综合系统”需要在一定的数学指标体系的控制下进行,使地图缩编后的几何精度符合规范要求。

版本二:

选择题:1、坡度计算

用度数来表示坡度,利用反三角函数计算而得,其公式如下:

tanα(坡度)=高程差/水平距离

所以α(坡度)=tan-1(高程差/水平距离)

度坡度(slope)是地表单元陡缓的程度,通常把坡面的铅直高度h和水平宽度l的比叫做坡度(或叫做坡比)用字母i表示。

坡度的表示方法有百分比法、度数法、密位法和分数法四种,其中以百分比法和度数法较为常用。(1)百分比法

表示坡度最为常用的方法,即两点的高程差与其水平距离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如下:坡度=(高程差/水平距离)x100%

使用百分比表示时,即:i=h/l×100%

例如:坡度3%是指水平距离每100米,垂直方向上升(下降)3米;1%是指水平距离每100米,垂直方向上升(下降)1米。以次类推!(2)度数法

用度数来表示坡度,利用反三角函数计算而得,其公式如下:tanα(坡度)=高程差/水平距离

所以α(坡度)=tan-1(高程差/水平距离)不同角度的正切及正弦坡度角度正切正弦0°0%0%5°9%9%10°18%17%30°58%50%45°100%71%60°173%87%90°∞100%例题:

一个斜坡的坡度i=1:2,若某人沿斜坡往上行进100米,则他的高度将上升多少米.

解:因为坡度通常把坡面的铅直高度h和水平宽度l的比叫做坡度(或叫做坡比)用字母i表示。通常使用百分比表示。

那么,就有:高度上升为:X+(2X)=1005X=100X√5=100X=100/√5因为√5=√5/√5*√5X=20√5简化为:100*√5/5=20√5米.

其实坡度简单的讲就是一个直角邻角(地面的角)的TAN值.

国际地理学会地貌调查和野外制图专业委员会将坡度分为7级:0-2°平原至微倾斜坡,2-5°缓倾斜坡,5-15°斜坡,15-25°陡坡,25-35°急坡,35-55°急陡坡,>55°垂直坡中国大陆规定>25°不能耕种

西北黄土高原地区15°和25°分别为坡面流水面状侵蚀的下限和上限临界坡角。

2、带号计算投影带号计算6度带n=[l/6]+1;如:测得经度103.xxxx,故n=[103.x/6]+1=17+1=18中央经线经度6度带l0=n*6-3[l/6]*6+3

中央经线经度的计算六度带中央经线经度的计算:当地中央经线经度=6°×当地带号-3°(适用于1:2.5万和1:5万地形图)三度带中央经线经度的计算:中央经线经度=3°×当地带号(适用于1∶1万地形图)

名词解释:1、基础测绘是指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为国家各个部门和各项专业测绘

提供基础地理信息而实施测绘的总称。基础测绘必须在全国或局部区域按国家统一规划和统一技术标准进行。

2、GI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或Geo-Informationsystem,GIS)有时又称为“地学信息系统”或“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3、比例尺精度比例尺精度就是比例尺的大小所放映的地图详尽程度。人眼能分辨的两点间的最小距离是0.1mm,通常就把地形图上0.1mm所代表的实地水平距离称为比例尺精度。用公式表示为:ε=0.1m(其中ε为比例尺精度,m为比例尺的分母)。

4、元数据

5、空间数据库

简答题:1、GIS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基本功能

2、空间数据库设计的主要步骤及空间数据误差的来源

在空间数据使用的过程中也会导致误差的出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数据的解释过程,二是缺少文档。对于同一种空间数据来说,不同用户对它的内容的解释和理解可能不同,处理这类问题的方法是随空间数据提供各种相关的文档说明,如元数据。另外,缺少对某一地区不同来源的空间数据的说明,如缺少投影类型、数据定义等描述信息,这样往往导致数据用户对数据的随意性使用而使误差扩散。

表1:数据的主要误差来源数据处理过程误差来源

数据搜集野外测量误差:仪器误差、记录误差

遥感数据误差:辐射和几何纠正误差、信息提取误差

地图数据误差:原始数据误差、坐标转换、制图综合及印刷数据输入数字化误差:仪器误差、操作误差

不同系统格式转换误差:栅格-矢量转换、三角网-等值线转换数据存储数值精度不够

空间精度不够:每个格网点太大、地图最小制图单元太大数据处理分类间隔不合理

多层数据叠合引起的误差传播:插值误差、多源数据综合分析误差比例尺太小引起的误差数据输出输出设备不精确引起的误差输出的媒介不稳定造成的误差数据使用对数据所包含的信息的误解对数据信息使用不当

3、程序编制的一般要求4、GIS软硬件选择考虑因素

硬件的考虑除了比较各种技术指标,实施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各子系统之间硬件的兼容当然最好选用统一型号,硬件和软件最好是同一家公司负责,设备最好分批进,以适应计算机更新换代的特点;切忌在尚未完成设计之前,先购置大量高档设备和软件,造成积压浪费。

5、GIS开发之前要做什么准备

GIS软件前期工程阶段包括工程调研、可行性研究、制定项目计划、需求分析等子阶段。

论述题:1、C语言编写冒泡程序

版本三(遥感方向):

选择题:时事、地图学(矢量vs栅格)

名词解释:1、元数据2、比例尺精度

3、绝对定向确定立体模型在物方坐标系中所处方位和比例的作业过程。简答题:1、现代测绘技术手段2、共线方程及应用意义

描述目标点与其相应像点及投影中心三点共线的数学方程。共线方程是表达物点、像点和投影中心(对像片而言通常是镜头中心)三点位于一条直线的数学关系式,是摄影测量学中最基本的公式之一。

当已知若干像点和物点时,可用它来解算拍摄时像片的方位;当已知立体像对两张像片的方位元素时可用它来解算物点坐标;当已知像片方位和物点坐标时可用它来计算像点坐标(第三维场景生成的虚拟影像即属此用法)。

论述题:1、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主要内容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形成数字信息服务的产业化模式为目标,通过对各种不同技术手段获取的基础地理信息进行采集、编辑处理、存贮,建成多种类型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并建立数据传输网络体系,为国家和省(市、自治区)各部门提供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它是一个面向全社会各类用户、应用面最广的公益型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实用化的、长期稳定运行的信息系统实体。是我国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NSDI)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经济信息系统网络体系中的一个基础子系统。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是存储和管理全国范围多种比例尺、地貌、水系、居民地、交通、地名等基础地理信息,包括栅格地图数据库、矢量地形要素数据库、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库、地名数据库和正射影像数据库等。国家测绘局1994年建成了全国1:100万地形数据库(注:含地名)、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库,1:400万地形数据库等;1998年完成全国1:25万地形数据库、数字高程模型和地名数据库建设;1999年建设七大江河重点防范区1:1万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库和正射影像数据库;201*年建成全国1:5万数字栅格地图数据库;201*年建成全国1:5万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库,并更新了全国1:100万和1:25万地形数据库;201*年建成1:5万地名数据库、土地覆盖数据库、TM卫星影像数据库。现正在建立全国1:5万矢量要素数据库、正射影像数据库等。各省正在建立本辖区1:1万地形数据库、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库、正射影像数据库、数字栅格地图数据库等,并正在进行省、市级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及其数据库的设计和试验研究。

一、地形数据库

地形数据库是空间型的GIS数据库。它是将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上各类要素包括水系、境界、交通、居民地、地形、植被等按照一定的规则分层、按照标准分类编码,对各要素的空间位置、属性信息及相互间空间关系等数据进行采集、编辑、处理建成的数据库。根据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总体设计,国家级地形数据库的比例尺分为1:100万、1:25万和1:5万三级。省级地形数据库的比例尺分为1:25万、1:5万和1:1万三级。1、全国1:400万地形数据库

全国1:400万地形数据库,是在1:100万地形数据库基础上,通过数据选取和综合派生的。数据内容包括主要河流(5级和5级以上)、主要公路、所有铁路、居民地(县和县级以上)、境界(县和县级以上)及等高线(等高距为1,000米)。数据分为6层。2、全国1:100万地形数据库

全国1:100万地形数据库的主要内容包括:测量控制点、水系、居民地、交通、境界、地形、植被等。

该数据库利用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分版二底图作为数据源,执行《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编码》(GB/T13923-92)国家标准。3、全国1:25万地形数据库

全国1:25万地形数据库共分水系、居民地、铁路、公路、境界、地形、其他要素、辅助要素、坐标网以及数据质量等十四个数据层。

该数据库按地理坐标和高斯-克吕格投影两种坐标系统分别存储。4、全国1:5万矢量要素数据库

全国1:5万矢量要素数据库是由水系、等高线、境界、交通、居民地等大类的核心地形要素构成的数据库,其中包括地形要素间的空间关系及相关属性信息。

该数据库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1980西安坐标系和1985国家高程基准,按6°分带。二、地名数据库

地名数据库是空间定位型的关系数据库。它是将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上各类地名注记包括居民地、河流、湖泊、山脉、山峰、海洋、岛屿、沙漠、盆地、自然保护区等名称,连同其汉语拼音及属性特征如类别、政区代码、归属、网格号、交通代码、高程、图幅号、图名、图版年度、更新日期、X坐标、Y坐标、经度、纬度等录入计算机建成的数据库。它与地形数据库之间通过技术接口码连接,可以相互访问,也可以作为单独的关系型数据库运行。1、全国1:25万地名数据库

全国1:25万地名数据库是一个空间定位型的关系数据库,其主要内容是1:25万地形图上各类地名信息及与其相关的信息,如汉语拼音、行政区划、坐标、高程和图幅信息等。该数据库设计了地名信息、行政区划信息、图幅信息、图幅与政区关系、地名类别对照、行政区划与政区代码对照六个表。前四个表为基本信息表,后两个表为辅助信息表。2、全国1:5万地名数据库

全国1:5万地名数椐库是以最新版的1:5万地形图作为基础工作图,采用内业与有重点的实地核查相结合的地名更新方法,充分利用民政部门提供的全国及省级行政区划简册、地名录(志)、地名普(补)查图等地名资料,以及最新的测绘成果,进行了全国范围建制村以上地名数据的核查与采集。共核查、采集1:5万地形图地名数据500多万条,数据量为1.2GB,更新地名近140万条,占全部地名的26.4%。数据库中县以上地名数据的现势性达到201*年底,街道办事处、镇、乡及建制村达到201*年底,其中9个省采用201*年撤乡并镇后的资料。

三、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库(DEM)

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库是空间型数据库。它是将定义在平面X、Y域(或理想椭球体面j、l)按照一定的格网间隔采集地面高程而建立的规则格网高程数据库,简称DEM。它可以利用已采集的矢量地貌要素(等高线、高程点或地貌结构线)和部分水系要素作为原始数据,进行数学内插获得。也可以利用数字摄影测量方法,直接从航空摄影影像采集。其中,陆地和岛屿上格网的值代表地面高程,海洋区域内的格网的值代表水深。1、全国1:100万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库

全国1:100万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库利用1万多幅1:5万和1:10万地形图,按照

28".125×18".750(经差×纬差)的格网间隔,采集格网交叉点的高程值,经过编辑处理,以1:50万图幅为单位入库。原始数据的高程允许最大误差为10-20米。利用该数据内插国内任一点高程值的中误差,如下表所示:地区高山中、低山丘陵平原

中误差(米)7041201全国1:100万数字高程模型的总点数为2500万点。2、全国1:25万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库

用于生成全国1:25万数字高程模型的原始数据包括等高线、高程点、等深线、水深点和部分河流、大型湖泊、水库等。采用不规则三角网模型(TIN)内插获得全国1:25万数字高程模型以高斯-克吕格投影和地理坐标分别存储。高斯-克吕格投影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格网尺寸为100m×100m。以图幅为单元,每幅图数据均按包含图幅范围的矩形划定,相邻图幅间均有一定的重迭。地理坐标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格网尺寸为3″×3″,每幅图行列数为1201×1801,所有图幅范围都为大小相等的矩形。3、1:5万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库

1:5万数字高程模型利用全数字方法生产。部分采用1:5万数据库数据、采用ARC/INFO软件的TIN和GRID模块,生成25米×25米格网形式的全国1:5万DEM。存储格式为ARC/INFOGRID。

采用6°分带的高斯克-吕格投影,1980西安坐标系和1985国家高程基准。

四、数字栅格地图数据库

数字栅格地图数据库是空间型数据库。它是已经出版的地图经过扫描、几何校正、色彩校正和编辑处理后,建成的栅格数据库。该数据库可管理DRG的数据目录,支持数据分发。库体中存储和检索的最小单位一般是图幅,可按图幅/区域进行管理。1、全国1:5万数字栅格地图数据库1:5万数字栅格地图数据库是现有1∶5万模拟地形图的数字形式。扫描输入400-600dpi。按地面分辨率4米输出。按照1:5万地形图分幅存储,存储格式为TIFF(LZW压缩)。全国1:5万DRG数据库在空间上包含19000多幅1:5万地形图数据,覆盖整个国土范围约70~80%。五、数字正射影像数据库

正射影像数据库是空间型数据库。它是由各种航空航天遥感数据或扫描得到的影像数据经过辐射校正、几何校正,并利用数字高程模型进行投影差改正处理产生的正射影像,有时附之以主要居民地、地名、境界等矢量数据,构成的影像数据库。影像可以是全色的、彩色的,也可以是多光谱的。影像数据可以采用压缩方式存储以节约存储空间。其比例尺系列与地形数据库相一致。

1、1:5万数字正射影像数据库

1:5万数字正射影像数据库是将扫描数字化的航空像片的影像数据,经逐像元进行几何改正,按标准1:5万图幅范围裁切和镶嵌生成的数字正射影像集而构建的空间影像数据库。其影像数据是按照1:2.5万地形图的精度进行生产,地面分辨率为1米,同时具有地图几何精度和影像特征的图像。

六、土地覆盖数据库

土地覆盖数据库是利用全国陆地范围201*年前后接收的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采集的,共计752幅(1:25万分幅),数据量约为12GB。土地分6个一级类和24个二级类,采用6度带高斯投影,包括栅格和矢量两种数据格式。数据库采用基于ORACLE8i的ArcSDE和ArcMap平台进行管理,可满足检索、查询、浏览和分发服务的需求。

七、航天航空影像数据库

航天航空影像数据库是利用各种航天航空遥感数据或扫描得到的影像数据为数据源而设计构建的空间影像数据库,其具有多时间分辨率、多光谱分辨率、多空间分辨率、多灰度分辨率等特征。

1、航空影像数据库

航空影像数据库的内容包括航片扫描影像库、航片预览影像库、航片定位数据库和航摄文档参数数据库。数据库包括我国50年代以来航空摄影资料,扫描精度不低于4μm。目前数据库正在建设中。

2、卫星影像数据库

卫星影像数据库就是利用遥感卫星对地观测的影像数据数据源,经加工处理、整合集成而形成的空间影像数据库。TM卫星正射影像数据库业已建成,其数据源为LandSat7卫星ETM+传感器所获取的15米分辨率的全色影像数据和30米分辨率的多光谱影像数据,共包括覆盖全国陆域范围的522景影像。SPOT卫星正射影像数据库数据源为SPOT全色波段数据(10米分辨率)的覆盖全国陆域(除新疆和西藏的少数荒漠地区)的卫星影像数据。

2、机载激光雷达技术的特点及应用

机载LiDAR(LightLaserDeteetionandRanging)是激光探测及测距系统的简称。(1)能够提供密集的点阵数据(点间距可以小于1米);(2)能够穿透植被的叶冠;

(3)不需要或很少需要进入测量现场;(4)可同时测量地面和非地面层;(5)数据的绝对精度在0.30米以内;(6)24小时全天候工作;

(7)具有迅速获取数据的能力。

机载LIDAR的应用现状

机载LIDAR一高精度、高分辨率、高自动化且高效率的优势,已成为世界各国进行大面积数值地表数据测制的重要主流与趋势,其多重反射的特性,可同时获取地面及其覆盖物(植被、电力线等)的精确三维坐标,而透水激光雷达系统更可穿透水体而量测水底的地形起伏。其获取的高精度高分辨率DEM,可作为土地利用、工程建设规划、都市计划管理,河海地形、潮间带、集水区、山坡检测,地理信息系统、防灾、矿业、农业、林业、公共管理线等方面数值化、自动化等应用基础。1.数字城市应用

在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基于二维城市形象系统已经不能满足形象时代的要求,将三维空间形象完整呈现已经成为发展的必然,也是“数字地球”的要求。因此,对快速获取三维空间数据,模拟和再现现实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LIDAR系统在城市中更能体现其不受航高、阴影遮挡等限制的优势,能够快速采集三维空间数据和影像,房屋建模速度快,高程精度高,纹理映射自动化程度高,能够满足分析与测量的需求,广泛用于城市规划的大比例尺地形图获取。2.工程建筑测量

机载激光雷达测量能够为道路工程及其他建筑项目提供准确的高程数据。机载激光雷达生成的DEM结合GIS及CAD软件,可以是设计人员模拟各种方案以选择出最佳路线或最好位置。对于施工钱的原始预测,DEM结合正射影像可以为工程设计人员提供他们所需的大量地形和测量信息。

3.电力设计勘测选线和线路监测应用。

在进行电力线路设计时,通过LIDAR数据可以了解整个线路设计区域内的地形和地物要素的情况。

4.灾害监测与环境监测

利用机载LIDAR产生的DEM,水文学家可以预测洪水的范围,制定灾难减轻方案以及补救措施。典型的一套机载激光雷达系统可以在四小时内用一架固定翼飞机完成长30km区域的勘测。其垂直精度和达15cm,平均点距为1.5m,合计记录了153000000个反映详细地形和地物的数据点。也广泛应用于自然灾害(如飓风、地震、洪水滑坡等)的灾后评估和响应。5.海岸工程传统的摄影测量技术有时不能用于反差小或无明显特征的地区,如海岸及海岸地区。另外海岸地区的动态环境也需要经常更新基准测量数据。机载LIDAR是一种主动传感技术,能以低成本做高动态环境下常规基础海岸线测量,且具有一定的水下探测能力,可测量近海水深70m内水下地形,可用于海岸带、海边沙丘、海边提防和海岸森林的三维测量和动态监测。

6.林业应用

机载激光雷达系统的最早商业应用领域之一即为森林工业,森林业者和国土管理者需要森林及树冠下面的准确数据。在传统技术下,树高与树的密度很难获取的信息。在数据的后处理中,独立的激光返回值可分为植被返回值和地面返回值,根据LIDAR数据,分析森林树木的覆盖率和覆盖面积,了解树木的疏密程度,年长树木的覆盖面积和年幼树木的覆盖面积。通过LIDAR数据可以概算出森林占地面积和树木的平均高度,及木材量的多少,便于相关部门进行宏观调控。7.文化遗产保护

大型的文物古迹和室外的不可以移动文物,需要测量其三维数据,以便进行修复和保护。对于出于恶劣测量环境下或不可直接触摸的文物,LIDAR技术就成为了一种直接获取三维数据的很好的解决方案。8.油气勘探

石油及天然气工业的勘测程序常常需要在短时间内快速传送与地形数据XYZ为准相关的数据。虽然有多种方法处理收集位置数据,但机载激光雷达测量是一种高速且不接触地面的数据获取方法,大多数情况下,从勘探开始到最终数据发送只需要几周的时间。在一些复杂的环境地区勘测,砍伐树木的费用要几千美元一公顷。如用机载激光雷达进行勘测,最多只需要砍伐几行树,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经费且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三维激光雷达技术是实现空间三维坐标和影像数据同步、快速、高精度获取的国际领先看空间技术,在采集地表数据方面具有传统航空摄影测量所无法比拟的巨大优势,三维激光雷达技术是即GPS以来测绘领域的又一场技术革新,是高精度逆向三维建模及重构技术的革命,是进行大区域空间探测的利器,是数字中国及各行业数字化的必由之路,将对电网、水利、交通、规划、国土、矿山、海洋、气象、农业、林业、古迹保护等各个领域产生深远影响。

四、面试试题版本一:

1、GIS组成及功能

2、中国地图信息(能从一幅地形图上读到那些信息)3、地物符号按比例尺的分类4、GIS开发前准备5、选址分析版本二:

1、数字摄影测量的特点

从数字影像中获取物体三维空间数字信息的摄影测量。

2、数据结构及分类

线性存储,非线性存储,单链表,数组就是线性,树和图就不是3、矢量数据vs栅格数据(各自特点、区别等)

4、项目技术设计书的主要内容or如何开展活运作一个新项目

元数据的英文名称是“Metadata",它是“关于数据的数据”在地理空间信息中用于描述地理

数据集的内容、质量、表示方式、空间参考、管理方式以及数据集的其他特征,它是实现地理空间信息共享的核心标准之一。目前,国际上对空间元数据标准内容进行研究的组织主要有三个,分别是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TC287)、美国联邦地理数据委员会(FGDC)和国际标准化组织地理信息/地球信息技术委员会(ISO/TC211)。空间元数据标准内容分两个层次。第一层是目录信息,主要用于对数据集信息进行宏观描述,它适合在数字地球的国家级空间信息交换中心或区域以及全球范围内管理和查询空间信息时使用。第二层是详细信息,用来详细或全面描述地理空间信息的空间元数据标准内容,是数据集生产者在提供空间数据集时必须要提供的信息。

元数据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的作用:

(1)用来组织和管理空间信息,并挖掘空间信息资源,这正是数字地球的特点和优点所在。通过它可以在广域网或因特网上准确地识别、定位和访问空间信息。

(2)帮助数据使用者查询所需空间信息。比如,它可以按照不同的地理区间、指定的语言以及具体的时间段来查找空间信息资源。(3)组织和维护一个机构对数据的投资。

(4)用来建立空间信息的数据目录和数据交换中心。通过数据目录和数据交换中心等提供的空间元数据内容,用户可以共享空间信息、维护数据结果,以及对它们进行优化等。(5)提供数据转换方面的信息。使用户在获取空间信息的同时便可以得到空间元数据信息。通过空间元数据,人们可以接受并理解空间信息,与自己的空间信息集成在一起,进行不同方面的科学分析和决策。描述空间信息的元数据标准体系内容按照部分、复合元素和数据元素来组织,它们是依次包含关系,前者包含后者,即:后者依次组成前者。具体分为8个基本内容部分和4个引用部分,由12个部分组成,其中标准化内容包括标识信息、数据质量信息、数据集继承信息、空间数据表示信息、空间参照系信息、实体和属性信息、发行信息以及空间元数据参考信息等内容,另外还有4个部分是标准化部分中必须引用的信息,它们为引用信息、时间范围信息、联系信息及地址信息。元数据标准内容体系是通过元数据网络管理系统来实现的,该系统主要由权限验证功能(服务器端验证)、输入和合法性校验功能(客户端校验)、查询功能(服务器端查询)与返回和显示功能(服务器端格式化查询结果并返回,客户端显示)等组成。利用空间元数据网络管理系统作为空间交换站的共享软件可基本上实现空间信息的网络共享。

2)西安80坐标系

(北京54坐标系(BJZ54)

北京54坐标系为参心大地坐标系,大地上的一点可用经度L54、纬度M54和大地高H54定位,它是以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为基础,经局部平差后产生的坐标系,其坐标详细定义可参见参考文献[朱华统1990]。1954年北京坐标系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大地测量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再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正规的,全面的大地测量和测图工作,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参心大地坐标系。由于当时的“一边倒”政治趋向,故我国采用了前苏联的克拉索夫斯基椭球参数,并与前苏联1942年坐标系进行联测,通过计算建立了我国大地坐标系,定名为1954年北京坐标系。因此,1954年北京坐标系可以认为是前苏联1942年坐标系的延伸。它的原点不在北京而是在前苏联的普尔科沃。

西安80坐标系

1978年4月在西安召开全国天文大地网平差会议,确定重新定位,建立我国新的坐标系。为此有了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采用地球椭球基本参数为1975年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推荐的数据。该坐标系的大地原点设在我国中部的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位于西安市西北方向约60公里,故称1980年西安坐标系,又简称西安大地原点。基准面采用青岛大港验潮站1952-1979年确定的黄海平均海水面(即1985国家高程基准)。

3)ArcSDE

ArcSDE,即数据通路,是ArcGIS的空间数据引擎,它是在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中存储和管理多用户空间数据库的通路。从空间数据管理的角度看,ArcSDE是一个连续的空间数据模型,借助这一空间数据模型,可以实现用RDBMS管理空间数据库。在RDBMS中融入空间数据后,ArcSDE可以提供空间和非空间数据进行高效率操作的数据库服务。ArcSDE采用的是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所以众多用户可以同时并发访问和操作同一数据。ArcSDE还提供了应用程序接口,软件开发人员可将空间数据检索和分析功能集成到自己的应用工程中去。

4)DEM

参考:

(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ElevationModel,缩写DEM)是一定范围内规则格网点的平面坐标(X,Y)及其高程(Z)的数据集,它主要是描述区域地貌形态的空间分布,是通过等高线或相似立体模型进行数据采集(包括采样和量测),然后进行数据内插而形成的。DEM是对地貌形态的虚拟表示,可派生出等高线、坡度图等信息,也可与DOM或其它专题数据叠加,用于与地形相关的分析应用,同时它本身还是制作DOM的基础数据。)

5)GPS即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简单地说,这是一个由覆盖全球的

24颗卫星组成的卫星系统。这个系统可以保证在任意时刻,地球上任意一点都可以同时观测到4颗卫星,以保证卫星可以采集到该观测点的经纬度和高度,以便实现导航、定位、授时等功能。这项技术可以用来引导飞机、船舶、车辆以及个人,安全、准确地沿着选定的路线,准时到达目的地。

三,简答题1)现在有什么GIS系统,他们各有什么特点,有那些不同?

(国内的SuperMap,MapGIS,国外的有ArcGIS,Mapinfo)

2)WGS84坐标转到西安80坐标的方法

(西安80坐标系与北京54坐标系其实是一种椭球参数的转换作为这种转换在同一个椭球里的转换都是严密的,而在不同的椭球之间的转换是不严密,因此不存在一套转换参数可以全国通用的,在每个地方会不一样,因为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椭球基准。那么,两个椭球间的坐标转换,一般而言比较严密的是用七参数布尔莎模型,即X平移,Y平移,Z平移,X旋转(WX),Y旋转(WY),Z旋转(WZ),尺度变化(DM)。要求得七参数就需要在一个地区需要3个以上的已知点。如果区域范围不大,最远点间的距离不大于30Km(经验值),这可以用三参数,即X平移,Y平移,Z平移,而将X旋转,Y旋转,Z旋转,尺度变化面DM视为0。方法如下(MAPGIS平台中):

第一步:向地方测绘局(或其它地方)找本区域三个公共点坐标对(即54坐标x,y,z和80坐标x,y,z);

第二步:将三个点的坐标对全部转换以弧度为单位。(菜单:投影转换/输入单点投影转换,计算出这三个点的弧度值并记录下来)

第三步:求公共点求操作系数(菜单:投影转换/坐标系转换)。如果求出转换系数后,记录下来。第四步:编辑坐标转换系数。(菜单:投影转换/编辑坐标转换系数。)最后进行投影变换,“当前投影”输入80坐标系参数,“目的投影”输入54坐标系参数。进行转换时系统会自动调用曾编辑过的坐标转换系数。)

3)简单说一下,你做项目的进程以及其中所得到的收获?(自己做就写什么啦)

4)数据质量分析有几种方法?(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工程的原理和方法中有讲到)

5)WebGIS的现状与发展的趋势?答:

1.WebGis的概述:Webgis利用Internet在Web上发布和出版空间数据,为用户提供空间数据浏览、查询和分析的功能.

从互联网的任意一个地方,Internet用户都可以浏览WebGIS站点中的空间数据、制作专题图,以及进行各种空间检索和空间分析。因此,WebGlS不但具有大部分乃至全部传统GIS软件具有的功能,而且还具有利用Internet优势的特有功能,即用户不必在自己的本地计算机上安装GIS软件就可以在Internet上访问远程的GIS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GIS分析。WebGIS的关键特征是面向对象、分布式和互操作。WebGIS的特点:

1)浏览器/服务器应用:WebGIS应用浏览器/服务器概念来执行GIS的分析任务

2)大众性:网络功能将使GIS更容易被全社会所接受,真正实现GIS无所不在,无所不能。3)扩展性:WebGIS很容易跟Web中的其他信息服务进行无缝集成,可以建立灵活多变

的GIS应用4)跨平台性:随着Java的发展,未来的WebGIS可以做到“一次编写,到处运行”,使

WebGIS的跨平台特性走向更高层次5)动态性:由于WebGIS是分布式系统,数据库和应用程序部署在网络的不同计算机上,

随时可被管理员更新,对于Internet上的每个用户来说都将得到最新可用的数据和应用,即只要数据源发生变化,WebGIS将得到更新。2.应用前景

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分布式计算环境,使得传统的GIS有望实现开放GIS的目标。信息共享和地理数据的互操作,以满足不同产业部门的需求。事实表明,Internet、Java/JDBC结合的网络地理信息系统从理论和实践上都是实现上述目标的解决之道。

随着宽带家庭化的到来,现在的互联网带宽已经基本上能够满足WebGIS数据传输的要求。而且各大软件厂商对各自软件开发的规范性加强,技术的提高,开发成本的降低。现在的WebGIS产品已经逐步走向成熟。可以预见,随着Internet技术的发展,WebGIS应用终将走上普通人的办工桌、走进千家万户的家用电脑,与Internet本身一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实用工具。

WebGIS还可以应用于Intranet建立企业/部门内部的网络GIS,可以在科研机构、政府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得到广泛应用。WebGIS提供了一种易于维护的分布式GIS解决方案。尽管目前的WebGIS软件提供的空间分析功能很难满足专业应用的需要,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WebGIS终将取代传统的GIS。

2.数据质量的评价流程

地理信息数据质量评价可用于数据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包括制定规范、生产、分发、使用和更新的每个阶段有不同的目标。

数据质量评价过程是数据质量评价结果从获取到记录的有序的一系列操作。

在对空间数据质量进行评价时,首先要选择评价方法,然后根据评价方法和质量规范确定质量特性(元素),并对数据集进行质量评价,最后形成质量评价报告,。在实际操作时,数据质量评价方法的优选顺序为:先直接评价方法,后间接评价方法;或以直接评价方法为主,间接评价方法为辅。评价流程

1)按照产品规范或用户需求,选择适合的数据质量量化元素、数据质量子元素和数据质量范围,并按需确定需要重复的不同测试次数。

2)确定数据质量度量方法,即确定数据质量的检测方法、数据质量值的类型以及相应的数据质量值的单位。

3)针对前一步确定的每一种数据质量度量方法,选择相适应的数据质量评价方法。数据质量评价方法可以是直接评价法,也可以是间接评价法。

4)确定数据质量评价结果:应用评价方法进行评价,获得量化数据质量评价结果、一个或一组数据质量值、数据质量值单位和日期。5)按照产品规范或用户要求中说明的一致性质量级别,将数据质量结果与其对比ulai判定一致性数据质量结果(合格/不合格)。

GoogleEarth是一款面向大众的商业软件,侧重满足大众的浏览、导航、量测的要求3.GoogleEarth平台进行GIS开发的可行性和它的优缺点

由于GoogleEarth平台提供的技术支持,它完全可以进行GIS的开发。(1)优点:

a)GoogleEarth包含全球大部分地区的真彩色遥感影像,并根据用户观察视角不同即时发送给用户不同分辨率的图像。用户可以通过鼠标点击、拖拽来控制飞行高度、方向、角度,也可以通过点击导航板或键盘控制。GoogleEarth除了浏览的功能外,还具有量测功能包括位置星测、高程量测、距离量测和垂直跨大率verticalexaggeration)调整。b)GoogleEarth的三个突出特点:一是可以显示矢最数据地标,包括点、线、面等几何类型;二是具有栅格图象叠加的功能,允许用户将本机上或从网上下载下来的地图图片叠加到GoogleEarth上,并且可以调整祥加图片的透明度,此功能可以方便用户进行深入的观察和分析;三是具有三维虚拟模型,提供了一些城市的三维模型,允许用户使用三维对象。但三维模型的表示能为远没有GoogleEarth地标灵活,GoogleEarth地标是GoagleEarth最吸引人的地方。

c)用户可以创建和分享地标,这给GoogleEarth带了很大的灵话性,也给GoogleEarth带来了更多的信息。每个人都可以在CoogleEarth上某个地点、线段、区域上定义自己的地标,加入自己的知识,并且用户可以发布和共享地标信息,这样,GoogleEarth就成为一个具有空间标识的信息载体,大量信息、以地标的形式集成到C,oosleEarth上,这些地标内容丰富,包含文字解说、照片等信息。目前网络上已经有很多共享地标,

用户可以直接下载,加入到自己的CoogleEarth软件。GoogleEarth4已经支持中文地标。

d)GoogleEarth地标使用KML描述。KML全称是KeyholeMarkupLanguageKML,是一个基于KML语法和文件格式的文件,用来描述和保存地理信息并在GoogleEarth客户端之中显示。(2)缺点:

虽然C,oogleEarth提供了GIS的功能和影像地图,并让人们感受全民GIS的感觉,但GoagleEarth毕竟不是专业GIS软件,以后他可能会走专业GIS的道路但至少现在不是。它不能满足专业GIS所特有的地理信息功能。

a)GoogleEarth不具备GIS的数据采集与编辑功能。

b)GoogleEarth不具备GIS的制图功能。GIS可以提供矢量地图和栅格地图,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分层数据各种专题地图,还可以通过空间分析得到一些特殊的地学分析用图,如坡度图、坡向图、剖面图等等。

e)GoogleEarth不具备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功能。专业的GIS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功能的包括拓扑空问查询、缓冲区分析、叠置分析、空间集合分析、地学分析、数字高程模型的建立、地形分析等。

ArcGIS的技术优势及优越性

ArcGIS是美国ESRI公司集近40年GIS研发之经验,奉献给用户的一套从低到高、可无缝扩展的GIS平台系列产品。ArcGIS产品建立在工业标准之上,不但功能强大、使用方便,而且界面友好,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用户需求。悠久的历史和强大的产品家族使得其在GIS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许多先进的设计思想和概念被其它产品借鉴和采纳。功能强大

在GIS领域,ArcGIS一直以具有强大的空间分析和空间数据处理功能著称。其独特的空间数据模型及空间分析等功能,使得基于ArcGIS构建的应用系统为相关部门和领导提供了科学的计算结果和决策依据。

ArcGIS产品是目前世界上最为领先的GIS产品,全球有100多个国家在使用各个级别的ArcGIS产品,产品具有完善的系统架构,丰富的GIS功能,为各行各业的用户提供了全面的解决方案。

ArcGIS能够支持超大数据量的存储和用户对响应效率的需求,并且在全球范围内真正拥有TB级数据存储的实例,美国地调局,国家影像局,国土安全部都使用ArcGIS产品管理超过上百TB的基础地理数据,中国的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各个地方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各级测绘局,各级国土局都在采用ArcGIS的存储方案管理上百GB到几十TB的空间数据。ArcGIS支持最多的数据格式,并且全球几乎所有的GIS软件都支持ArcGIS的数据格式,我国各级测绘部门发布的GIS数据都是采用ArcGIS的格式,ArcGIS的shp和E00数据格式已经成为事实上的数据标准。可伸缩性

由于ArcGIS系列产品具备相同的核心技术,这就为系统资源的共享、系统的无缝升级、数据和应用功能的平滑移植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这样用户可以根据不同应用阶段的需求,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从而充分地保护前期资金投资和工作投入,保证系统的分步实施不会因为平台的提升和系统规模及功能需求的扩展而陷入两难的境地,避免了系统“升级即重建”的尴尬,使构建的系统从整体上具有极大的延展性和灵活性。

ArcGIS的可伸缩性还表现在它不但可以配置在一个独立的桌面系统上,还可以在互联网上进行部署。使更多用户获得定位、可视化、空间分析以及决策等功能。

标准、开放和互操作性

作为最大的GIS技术提供商,ESRI始终遵循国际通用标准,其产品建立在一系列行业标准和开放的IT技术基础之上。一直以来,ESRI在不断引领全球GIS发展潮流。ArcGIS的先进性、开放性和标准性,保证了基于其所构建的应用系统的技术先进、标准开放和可持续发展。技术成熟、安全稳定

系统的安全性应具有三个方面的意义:一是系统自身的坚固性,即系统应具备对不同类型和规模的数据和使用对象都不能崩溃的特质,以及灵活而强有力的恢复机制;二是系统应具备完善的权限控制机制以保障系统不被有意或无意地破坏;三是系统应具备在并发响应和交互操作的环境下保障数据安全和一致性。平台软件是系统的基础,GIS平台的安全稳定直接决定着整个系统工程的稳定性。ESRI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GIS技术提供商,从事GIS理论研究、产品开发以及应用拓展近四十年,在全球拥有数以百万计的用户群体,其产品经历了数十年的应用考验-可以说是千锤百炼,技术成熟,成功范例多,稳定性强。操作简便、易于开发

全新的ArcGIS系列软件不仅有着完善的可扩展的体系结构,而且在保留原来强大功能的基础上,界面风格更加简单友好,易于使用。同时ArcGIS具有公共组件库,详尽的文档和例子代码,使开发ArcGIS变得异常简单。海量数据的存储

企业级信息系统以及社会级信息系统的核心是数据仓库,用来存储和管理所有的空间和属性数据。这势必要求所选用的GIS软件具备海量数据的存储和管理能力。ArcSDE对海量数据的存储和管理以及多用户的并发访问等在国内外众多用户现场都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和考验。例如NIMA存储全美的数据量高达5TB(1TB=1000GB),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存储管理全国全要素各种比例尺的海量数据;北京市交管局存储了全北京市1:201*和1:500两种比例尺的全要素的地形图,数据量达到2GB。长事务处理和版本管理通常RDBMS采用“锁定-修改-释放”的策略以实现其对多用户并发操作数据库的控制。但这种策略不很适合用于处理地理数据的DBMS,因为有些业务,可以几分钟完成,但有些业务由于其特殊性,也可能要花几个月的时间。这种情形即所谓的“长事务处理”。ArcSDE对长事务处理提供了底层的支持。每个用户都是在直接对数据库进行操作(编辑,修改),但是ArcSDE为其建立了版本。只有在完成了长事务工作后,系统才将其版本进行存储,并在此时进行版本冲突管理。

ArcSDE提供版本控制的能力(即VERSIONCONTROL),该功能使得多个用户可以同时编辑一个图形数据库,甚至是同一空间要素,ArcSDE可以将不同用户对一个要素的编辑形成不同版本(Version),并通知用户不同的编辑结果,以决定最后以哪个结果为准。这样可以很好地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同时实现多用户高效的并发访问机制。系统的开放性

为了充分利用已有的企业资源,要求GIS软件必须具备良好的开放性,包括支持多种硬件平台、操作系统、数据库以外,还要求能够将已有的各种格式的数据转换目前可用的数据类型,及支持多种数据格式的转换。ESRI的产品已经实现全面开放,硬件平台可以支持SUN、IBM、HPUnix、DigitalUnix、SGI、WindowsNT、AlphaNT等多种;数据库可以支持Oracle、SQLServer、DB2、Informix等;开发工具除了软件所带的宏语言以外,由于采用微软的组件对象模型(COM)技术,还可以是Delphi、VB、VC、C等大量其它的开发语言。离线编辑

随着基于DBMS管理空间数据的方法渐成主流,同时,在局域网环境下,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网络带宽已经足以应付联机编辑的需要,对空间数据库的联机编辑操作就成了理所当然的选择。但是,对于一些需要频繁地将数据带到野外或其它数据采集现场进行更新的需求,却又难于满足。

ESRI在圆满地解决了基于ArcSDE和Geodatabase的联机多用户并发操作和长事务处理问题后,在ArcGIS中,给出了针对离线编辑的解决方案。

该离线编辑全面发挥了她的版本管理技术优势,将取出的空间对象置于独立的特定版本中,并在客户端对取出的数据完成离线编辑修改之后,在放回时自动对版本的一致性进行检查,以确保不同的“取出”动作在随后的操作中不会造成数据的不一致。不仅如此,这种新的解决方案还可以延伸到对空间数据库同步的处理。可以避免通常基于数据库的同步操作给网络通讯带来的巨大压力,也不需要完成数据修改和编辑的终端一定要与空间数据库服务器端处于联机状态,从而轻松实现多数据库之间的同步。ESRIArcGIS系列

优点:业内的龙头老大哥,产品丰富多样,产品稳定。B/S到C/S,独立应用程序到辅助脚本,全部都有。现有大型企业应用基本全部指定使用这个系列的软件。用起来奔儿有面子。缺点:产品线冗长,封装太好,二次开发可扩展性受限,性能由于其产品机理解决和提升受限

Mapinfo公司mapinfo系列

优点:属中小型企业开发的鲁班斧,近来又有Mapxtreme201*出现,让人值得期待。重量级小,使用灵活,速度良好。

缺点:产品不够稳定,支持的内容有限。

其他考试1.三维坐标仿射变换

2.地图分幅,计算中央经线和带号

3.AE的控件(英文)MapControlPageLayoutControlTOCControlToolBarControl4.测量误差的原因、分类

5.拓扑关系的定义、分类,在GIS中的意义6.网络地图的工作原理和发展趋势7.比较.net平台和J2EE平台的优缺点8.比较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9.差分GPS的原理

10.什么是遥感匀光,如何匀光

11.让你做一个地理信息共享平台,你要如何实现12.比较两种你熟悉的编程语言13什么是地形图及其内容组成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测绘工程学院组织部期末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测绘工程学院组织部期末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测绘工程学院组织部期末总结》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734018.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