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研究性学习与中学生物课堂教学的整合研究总结

研究性学习与中学生物课堂教学的整合研究总结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8 14:19:53 | 移动端:研究性学习与中学生物课堂教学的整合研究总结

研究性学习与中学生物课堂教学的整合研究总结

“研究性学习与课堂教学的整合”研究总结

《研究性学习与课堂教学的整合》是我校申报的惠安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首批立项课题。两年来,课题组教师,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现在学习、研究、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现行中学生物学教材太脱离生活实际,课程内容过分偏重基础知识,强调理论性,基础性,而忽略了实践性,己成为生物学课堂教学的一致命弱点。就是在生物学实验课的设置上,也存在同样的弊端。尤其是在高中阶段的实验课,多数属于验证性实验,告诉学生一个结论,让学生花费大量精力去验证这一结论,这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但在很大程度上,窒息了学生的创造力,有悖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更会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长期积弊的缘故,大多数生物学教师思想陈旧,墨守成规。在教学中仍然以知识教学为中心,以课堂的灌输式教学为主,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自身的能力培养,忽视了教学中的实践环节,使学生的学习成了被动吸纳的过程,使理论知识脱离了生活实践。使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

面对生物教学的这种现状,我们深切的感受到,在中学开展研究性学习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

二、课题的意义

201*年初,教育部在《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实验修订稿)》中,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必修课纳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但是,研究性学习在教学实践中却举步维艰。许多学校由于担心高考,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相当一部分学校是在做形式,走过场,研究性学习课常常被数理化所分占。即使安排研究性学习课,大多还是“放羊式”地进行,时间上不保证,制度上不落实。

如果能将研究性学习和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为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创造真实可行的条件,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体验探究问题的过程,培养与发展学生对问题现象进行探究的基本素养,并使学生逐步形成对社会生活的现象、事件及问题的主动、积极、科学探究的基本能力,就能为真正独立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实际生活中自主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是一种仿照科学研究过程来学习科学内容,在掌握科学内容的同时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研究方法,形成科学研究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

研究性学习因为符合了学生的好奇、探索的心理特点,满足了学生的动手动脑、亲身参与、自己作决定等心理需求,所以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

第1页共6页性,从而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

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不受时空限制,内容丰富,范围极广,而教师仅凭教科书上的以及自己的专业知识远远不能解决学生所提的诸多问题,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课题去补充相关的知识,这样才有信心对学生进行指导,才能适应新形式的需要。因此研究性学习有利于改变教师的知识结构,有利于教师知识的更新。

四、探究式教学实施困难的几个原因

1、教师教育观念的滞后。

由于探究式教学很难在短期内看到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因此认为探究式教学是花架子,对探究过程轻描淡写,还是只重视教学的“结果”轻视了知识的获取“过程”。而且由于探究式教学本身比较耗费时间,有些内容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只需要十几分钟就能解决问题,而用研究性学习的模式,就得要几节课!这样必然会使教学进度受影响。因此,很多教师对探究式教学认识不够,认为只要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学到更多的书本知识,无论采用什么方式进行教学都是可行的。

探究式教学不仅追求探究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要重视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研究性学习法的核心是思考,即以思维为核心的认识活动。无论是知识的感知、理解、掌握过程,还是巩固、应用过程,都是在思考活动中,在脑力作用下完成的。而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脑力劳动,教给学生一定范围的牢固的知识和能力。

2、探究式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

探究式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并不是否定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相反,它对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它要求教师应该具备更高的理论素养,教师要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增强课程改革意识,把教学的重心转移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上来。另一方面,它还要求教师要具备灵活掌控课堂教学节奏的能力,努力做到创设探究学习情境,引导学生探究,组织学生讨论,及时反馈探究学习的信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总结等。

3、学校教学条件的限制

现代化的教学条件是实施探究式教学的必要条件。研究性学习对教学设备、教学环境、学习手段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图书馆、实验室、实验活动场所和必要的经费等等。要实现教育现代化就必须为教育提供现代化的教育物质条件。

五、对探究式教学的一般程序的认识

1、创设问题情境

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是思考,即思考惯穿于学习活动的始终,而思考要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因此,探究式教学从创设问题情境出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

第2页共6页探究激情,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体验知识的发生过程,还原原来的科学思维活动。“问题情境的创设”是探究式教学设计的精髓所在。

创设问题情境有以下几种方法:(1)通过自然现象、生活生产实践设置情境,如植物的向光性、无土栽培等(2)通过生活细节创设情境,如炒菜时会渗水(3)通过生物学实验创设情境,如“渗透原理”、“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4)通过热门话题创设情境,如非典、禽流感、转基因食物等(5)通过科学发展史创设情境,如光合作用、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等(6)通过小故事创设情境,如英国化学家道尔顿出现色盲。

在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教学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情境的真实性。

创设的情境真实或接近真实,在生活中能找到。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迁移生活中的现实情境,通过对情境相关问题的探究,完成对主题意义的构建。

(2)情境的目的性。

创设的情境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必须围绕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学习任务来进行。否则,再好的问题情境,不能问成教学任务,也是徒劳的。

(3)情境的简洁性。

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简洁明快,直奔主题,切忌在情境中流连忘返。而且并非所有的问题都从生活引进。

(4)情境的适度性。

教学情境的创设不是越多越好,一节课创设几个或十几个情境,学生一会儿忙这,一会儿忙那,关注的只是活动的本身,不是学习的内容,效果可想而知。

(4)情境的启发性

创设的情境要能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学生的积极思考,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悬念,从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将学生带入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使他们产生积极思考的欲望。

(5)情境的针对性。

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基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和情感状态,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知识积累、思想认识水平和情感特征来设置。要深入分析和挖掘教材内容中蕴含着有能力价值和情感价值的知识,利用这些知识作为情境素材,创设问题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提出探究的问题: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探究的问题要是在教师设置问题情景、经过启发诱导之后,由学生自己提出来,这当然很好。如果这样的程度学生不能达到,就完全可以由教师直接提出探究的问题。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也可以进行有高度探究性的学习活动。而且,只要学生真正进入了探究知识的过程,就会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问题意识同样可以得到培养和提高。

第3页共6页提出的问题要具体且具有针对性。苏霍姆林斯基说:“使你的学生看出和感到不理解的东西,使他们直接面临着问题。如果你能够做到这一点,你就成功了一半。”

3、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是整个探究式教学过程的主体,在引导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探究学习的前提

在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肯定会有错误发生,这是正常的,教师不能嘲笑、讽刺和挖苦,必须给学生制造一个自由、安全的心理环境,把更多的关怀、尊重、理解、信任带给学生,这是学生学会探究的前提。

(2)要深入的钻研教材

教师应精心备课,深入钻研教材、领会《课程标准》的精神,研究教材的编写意图,明确教材中“哪些内容是有教学价值的,哪些内容是能够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哪些地方需要探究,哪些地方不需要探究,哪些内容渗透了生物学的思想和方法的”。

(3)对教学材料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确定具体的教学方案并编写好教案、设计好板书板画,制做出有关的课件,准备好实验器材以及对探索的问题所涉及的知识和事实材料等。

(4)要实施恰当的指导,避免盲目活动

探究是学生的一种本能,但学生的探究多是随兴的,没有计划性。一项探究活动,究竟要探究什么?究竟要达到什么目标?让学生明白如何进行探究?探究过程需要注意哪些事项?这也是教师要特别加以指导的。而这种指导不应该是命令学生如何去做,而是要善于捕捉教学中的各种时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始终成为学生探究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

(5)要处理好与其它教学方式之间的关系

在实施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既要防止将探究式教学与其它教学方式对立起来,认为只要开展探究式教学,就不能有其它教学方式同时应用于课堂教学;又要防止将探究式教学方式与其它教学方式等同起来,认为既然探究式教学可以是局部的,那么只要在现行课堂上多让学生做几个实验,多让学生回答几个问题,多组织几次活动就是探究式教学了;更要防止不管探究的内容和目的,学生是否达到相应的探究水平,一味的让学生探究,只追求探究的形式,忽视探究的结果的教学。使探究式教学同其它教学方式相互融合,取长补短,促进教学方式多样化。

4、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在学生独立探究的基础上,在学习小组内或班级内,组织学生围绕某一任务或问题进行交流、讨论、活动,发挥班级教学的优势,互相启发,补充、修正,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由于交流讨论,是在动态中进行

第4页共6页的,不能在备课时完全预设,因此,能否组织好学生的交流讨论,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

(1)学生应当交流什么?

①交流学生搜集的有关探究问题的资料。②交流自己的探究学习体会。③交流问题。学生提的问题,可能是自己真不明白的,也可能是自己懂了,但认为很有价值,提出来让大家讨论的。只要敢于放手,这个环节一般都非常精彩。

(2)在交流和讨论中,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①恰当地进行指导,作为学习的参与者,学生的合作者,教师应在恰当的时机发表自己的见解,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既要避免以教代学,也要防止一味地退出。

②恰当地安排时间,由于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安排好各个教学环节。讨论交流时间要充分,但不能过于频繁,过于频繁就会削弱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反馈,同时也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③恰当地进行分组。把能力强的和能力差的,会表达的和不善表达的,性格活泼的和性格内向的进行有机组合,让学生之间互相影响、共同进步。

5、课堂评价

课堂评价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它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评价应侧重考察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实际表现。应关注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逐步形成观察、归纳和发现问题的能力,结合探究活动的全过程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在评价中,教师要注意:(1)公正客观地评价学生,增强其内在的自信心。(2)评价速度要快慢缓急适中得体,让学生容易接受。(3)要注重对学生探究过程的评价,激发进取心。(4)多运用激励语言评价学生,保护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1、受时间、场地、交通、安全等多种条件的制约,不能大胆放手开展研究活动,使得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有限。

2、评价机制落后。很多教师也理解探究式教学的优势及其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中,虽然中考、高考命题也正在一步步地向着新理念靠近,但在操作方法上却相对滞后。

3、课时不足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个突出矛盾。有些内容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只需要十几分钟就能解决问题,而用研究性学习的模式,就得要几节课!这样必然会使教学进度受影响。因此在现有的条件下,只能在教学中少而精地设计一些研究主题。

4、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尽量为学生制造一种乐于探索、团结合作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探究知识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掌握主动获取知识的方法。

5、学生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培养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们的探索与实践还刚

第5页共6页刚起步,目前还处在“扶”得多“放”得少阶段,要真正落实到当前课程改革的课堂实践中去,使生物课堂教学注入真正的活力,是本课题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第6页共6页

扩展阅读:生物课堂开展研究性学习之我见

生物课堂开展研究性学习之我见

在中学教学实践中,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进行研究性学习并不鲜见,但鲜有学校形成自己独有的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特色。在大多数情况下,一般是将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思想,具体地、有针对性地融合到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在具体的学科教学里彰显研究性学习的活力。我非常关注研究性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并在课堂教学上开展了系列探究,把研究性学习引进中学生物课堂教学中。一般而言,研究性学习所指向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能力和对任务的实际完成能力,切实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所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运用非常规的教学方式,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突显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例如,人教版生物教材中有“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蛋白质、脂肪的鉴定”这一部分内容,按照过去的教学模式,教师一般通过表格,以列举的方式进行讲解,首先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还原糖、蛋白质、脂肪,用什么材料最好,用什么试剂去检测,将会产生什么现象;接着让学生死记硬背。如果让学生动手操作,通常也是验证一下所设定的结果而已。反之,如果将研究性学习的思想体现在生物课堂的有效性教学中,则需另辟蹊径。如我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先把常见的还原糖、蛋白质和脂肪的测定方法向学生解释清楚,特别是在原理方法上讲清楚;然后为学生提供测定实验的相关设备;最后,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让他们把从家里带来各种日常食品(比如苹果、大白菜、鸭蛋等),运用课堂所学的方法,测定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并形成简单的实验报告。由于学生的实验是在对操作结果无从预知的情况下进行的,这样就将课本的实验变成了探究性实验。如此一来,探究性学习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的内容,而且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可以由教师从教学内容出发拟定相应的研究课题,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找到问题所在。研究性学习系统就可以分解为提出假设、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数据统计分析和得出结论以及陈述表达等多个流程节点。与此同时,教师拟定学习重点时,必须关注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特别是与学科有关的问题。就高中生物的学习难度而言,我认为应该略高于学生的学习水平为好,即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果子”,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成就感。教师提出的问题切忌不可太难,以免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有专家曾说:“基础教学阶段的研究性学习,不但要重视教学目标,更应该重视学习过程。”这种重视学习主体感悟的教学思想,就是看到很多探究实验虽以失败而告终,但参与者能从失败的教训中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科学研究,从而端正研究态度和树立真正的科学精神。

目前,生物课时不足,这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个明显障碍。有些适合学生探究的课程,如果用传统方式进行教学,可能只需要十几分钟;但如果采取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则可能需要几个课时。学习时间的无节制必然影响整个教学进度。所以,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最现实的是开展一些少而精的选题探究活动。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研究性学习与中学生物课堂教学的整合研究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研究性学习与中学生物课堂教学的整合研究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研究性学习与中学生物课堂教学的整合研究总结》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584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