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201*扶贫工作总结

201*扶贫工作总结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8 11:48:17 | 移动端:201*扶贫工作总结

201*扶贫工作总结

黄桑坪苗族乡201*年扶贫工作总结

今年,按照县委县政府有关扶贫开发的文件精神,在县扶贫办的指导下,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我乡认真贯彻“十七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会议精神,按照“到村入户,整村推进”的原则,以贫困村为主战场,贫困户为对象,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乡政协工联委主任任副组长的乡扶贫领导小组和扶贫办公室。坚持“项目到村、资金到户”的方针,立足本乡实际,发挥资源优势,依托项目拉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上级扶贫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全乡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逐步提高,为我乡扶贫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上堡村的扶贫开发工作

黄桑坪苗族乡上堡村地处绥宁县西南端,距乡政府驻地有18公里。全村3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406人,山林面积2万余亩,耕地面积400多亩,其中集中连片的农田有280多亩,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该村海拔高,气温底,地势复杂,气候恶劣,属于高寒山区,再加上耕作土壤层薄,农作物产量非常底(水稻产量300公斤亩)。全村人均收入仅1200元,村民相当贫困,201*年纳入省级贫困村。为了让村民早日脱贫致富,我乡党委政府紧紧抓住扶贫重点村的机遇,积极申报项目、狠抓项目落实,发动贫困户的积极性,参与扶贫开发。

1.引进种植核桃,增加经济渠道。我乡与省司法厅扶贫小组多次深入实地调研,根据该村的地理条件、地质特征、

气候等因素,组织多方科学论证,决定以上堡为中心拟建一个优质纸皮核桃种植基地,计划优化本地纸皮核桃树,引进外地优质纸皮核桃树,进行连片种植。目前,已引进种植400株,并以取得经济效益。

2.着力民生改造,彰显苗族风韵。为改善上堡村村民的居住条件,打造清洁、优美、文明的上堡旅游新环境,建设村容整洁、生态良好的民族村寨,充分展示民族建筑居住特色,把上堡村建成乡村特色旅游民村,提升“上堡古国”旅游品牌的核心吸引力,对黄桑坪乡上堡村进行“清理庭院美化家园”村容村貌的民生工程改造。该工程主要包括对上堡村村民房屋修缮和改造;辅助生活设施的规范和整理;居民庭院的清理和整洁;乡村旅游示范点的规范性指导和建设;公共环境的绿化美化;田园自然生态的控制和保护六个方面。

3.创建表演队伍,弘扬民族文化。为了进一步挖掘黄桑的民族文化底蕴,黄桑坪苗族乡党委、政府经过周密规划和积极筹备,组建了一支独具特色的民族艺术表演队伍。该表演队伍还特意邀请了数位具有丰富民族艺术表演经验的老师进行现场指导和培训,并为之配备各种设施,大大提高了表演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演艺水平。不仅带动了黄桑旅游的发展,而且为部分农户找到了工作。

4.修建活动中心,丰富村民生活。为了改变村民单一的生活方式,以“打造健康、丰富的生活”为目的修建上堡村活动中心,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共造价80余万。内设医务室、妇检室、办公室、远程教育室、会议室、农家书屋、活动室等,让村民在物质与精神上得以共同发展。

5.兴建上乌公路,打开致富之门。“要致富,先修路”,对于一个位于偏远高寒山区的村庄,交通是致富必不可少的前提,上乌公路的建设为该村增加了一条交通要道,不但能为该村的旅游带来可观经济效益,而且能促进整个乡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目前,该毛坯路已基本打通。

二、“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

自参加我县“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动员培训会以来,我乡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精心组织,科学部署,强化措施,积极宣传,全面动员,使该项工作扎实有序地开展:(一)扎实开展前期各项准备阶段工作,成立了“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领导小组,精心制定了工作实施方案,科学分解贫困人口。(二)全面完成了扶贫对象的识别、登记、审核、录入和建档工作。严格坚持个人申请、村小组评议、村级复评、乡镇审核、县级审批的工作程序。至9月初,通过调查,扶贫资金已经打入农户一卡通,部分扶贫户已经将资金取出用于产业发展。该工作圆满完成。经统计全乡两项制度衔接试点工作共登记贫困农户192户396人,其中,扶贫五保户2人,扶贫低保户4人、扶贫户390人。

1.主要做法。(1)强化领导、分级负责,切实建立职责分明的工作责任体系。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各司其职,并安排工作经费。(2)宣传发动、统一认识,准确把握“两项制度”衔接政策的精神实质。开好动员大会,加大宣传力度。(3)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严格开展识别工作和规范识别程序。科学合理测算,控制贫困规模,严格开展识别工作,规范识别程序。(4)统筹规划,认真落实好帮扶政策。(5)将扶贫工作与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有效衔接,扶助贫困家庭子女就读于邵阳高级技工学校。

2.取得成效。(1)政策宣传到位,家喻户晓。利用宣传栏、村务公开栏等办好主题专栏和墙报,在交通要道和人口集中地张贴标语或悬挂横幅,较偏远的以宣传资料直接告知。(2)群众积极配合,参与度高。在衔接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各村主动向我们提供有准确可靠的信息资料,积极配合使我们工作顺利进行,按时圆满完成工作任务。(3)社会认同感高,广受好评。各村村民在认识上充分了解到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的重要意义,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各村组干部严格公开评议扶贫对象,并张榜公示。确保各扶贫对象评议公平、公正、公开。识别认定的扶贫对象和农村低保对象得到群众认可,没有到县、乡上访的群众。群众参与率和社会认同感达90%以上。

三、下一步工作目标

扶贫开发是一条曲折而又漫长的工作路程,是一项为人民办实事的重大民生工程,是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要求,是当前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统筹城乡发展、缩小贫富差距、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共享经济社会改革发展成果的制度保障,是新时期扶贫政策调整、工作中心转移有效形式的积极探索。我们将充分认识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克服困难,扎实推进。坚持“既扶贫又扶志”,让更多贫困人口得到相应得扶助,让现有的扶贫对象早日脱贫致富。

黄桑坪苗族乡人民政府

201*年11月30日

扩展阅读:乡镇201*年扶贫开发工作总结

双河乡201*年扶贫开发工作总结

201*年,我乡扶贫开发工作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为指导,按照“整村推进、到村入户”的原则,以贫困村为主战场,贫困户为对象,坚持“项目到村、资金到户”的方针,立足本乡实际,发挥资源优势,依托项目拉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上级扶贫部门的大力支持,我乡的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现就一年的扶贫开发工作总结如下:

一、完善机构,建章立制,加强各级扶贫组织建设扶贫工作开展的关键在于加强领导,有了完整的领导组织机构,才能确保各项扶贫工作顺利开展。为此,我乡及时成立了党委书记为组长,乡长和主管扶贫开发副乡长为副组长的乡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同时,各村也成立了由支部书记任组长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聘请村里有威望的老党员、老干部、有文化的年青人、妇女干部以及关心公益事业的农民群众参与扶贫开发、资金监督和项目实施。为了确保扶贫工作切实能从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出发,我乡还建立了《扶贫资金管理制度》、《项目招投标制度》、《项目监督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了扶贫开发工作办事人员的工作职责。

二、明确重点,理清思路,狠抓扶贫项目的实施

扶贫项目的确定不但与贫困户脱贫致富息息相关,而且直接关系到全乡的经济发展,为此,我乡在确定扶贫项目时,经过了深入调研和周密考虑,广泛征求广大农民群众的意见,让农民群众提出本村经济发展思路,从自身实际出发提出致富增收的想法,并将各种建议汇总,了解贫困户的真实愿望。我乡积极转变扶贫方式,由政府主导式扶贫向群众参与式扶贫转变,通过宣传教育,激发广大贫困户的热情和积极性,发动贫困人群积极主动投身于扶贫工作,参与扶贫开发,从“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通过自身辛勤劳动取得扶贫效果。在年初,我乡积极为麻子沟、大庄科两村协调争取贫困互助资金贷款项目,现正在办理各项手续中;完成了全乡33户136人困难群众危窑危房改造任务;配合老区办完成了全乡“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并开展了全乡608户1259人低收入人口普查工作,彻底摸清了困难群众的底子,为下一步扶贫开发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立足实际,加大宣传,认真做好扶贫开发培训教育工作

在继承传统教育方式的基础上,适应新形势,探索新思路,不断改进扶贫开发培训教育的方法,增强教育效果。坚持把培训教育活动与十七届五、六中全会精神活动相结合,与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相结合,与“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与农业农村工作实际相结合,与发展产业、开发项目、增加

农民收入相结合,加强对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力争使每个农民都能掌握1-2门致富技术。今年以来,全乡共举办各类宣讲活动63场次,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9场(次),参加教育培训农民累计达到5200人(次),彻底改变了以往农民群众“想致富,没技术”状况,为扶贫开发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技术保障。

一年来,我乡扶贫开发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让部分贫困人群切实受益,但离整体实现脱贫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我们相信,只要全乡广大人民群众团结一致、克服困难,就一定能使双河农民早日摆脱贫困,过上幸福的生活。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201*扶贫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201*扶贫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01*扶贫工作总结》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570507.html